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3-0004-02

1引言

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开始不断设立,各种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与国外非营利组织比较,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起步比较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机制和体系还不够健全,这些不足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实现预期的关键原因。由此看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制度存在极大的欠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与完善菰诒匦校这将对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非营利组织自身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许多非营利组织总以自己是慈善机构的借口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政府也看在是慈善事务的份上大包大揽。一些组织一直依赖政府的帮助与扶持,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经营维持该组织的运行,所以对自己所负责任与所承担义务的履行情况较差。

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做到完全公开。近年来,在的带领下政府官员的行为不断被揭穿,其中有一部分官员挪用公众通过各种非营利组织对地震灾区、贫困山区等地区的捐款,而非营利组织对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一般不向公众说明,即使公布了,所公布的信息也可能是虚构的。

非营利组织在票据领用和使用时的管理不严谨。该问题主要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出现。这是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从事非营利职业的专业人员稀缺,而高校教育缺乏对这方面的专业教育。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缺乏利润指标。这不仅破坏了财务指标的完整性,而且使财务人员在制定财务目标和财务预测时产生争议,在类似的组织间也不能运用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导致非营利组织无法进行自我评价,也无法评估某一会计期间的营运状况。

3改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政府应该对社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让非营利组织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政府在扶持非营利组织时所表现出的不仅是对非营利组织的鼓励与支持,更多的是一种大包大揽的行为。因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组织内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能把他们的工作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来对待,靠组织自身的智慧来经营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应该将每年的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向捐助者、社会、政府等部门或人员公开,同时接受政府部门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是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实施的审计并不能有效的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真实性,因此,可以让会计师事务所加入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审计的行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从而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相关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里还没有普遍开设,而针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专业更是稀少。专业财务人才稀缺,尤其是会计核算人员流动性大一直是困扰广大非营利组织的难题。教育部应该鼓励各高校增加非营利组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专业人员,使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时驾轻就熟,以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非营利组织是由政府直接管制,但是政府作为地方的力量核心,其负担的的职责很多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能力不从心。其次,非营利组织减免税政策的税收管理问题也需要改善,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因此,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机构来管理非营利组织这一部分的运行,监督非营利组织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以及对收入、捐赠等款项的使用是否合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无法替代,但是非营利组织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亟待改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应该受到社会监督;政府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与控制,预防和应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使其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更加顺利。

主要参考文献

[1]宋亚伟,赵宏伟.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3(8).

[2]秦潇.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例[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4.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营利;财务管理;差异

和企业财务管理一样,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它最能体现现代医院管理精准、实效的要求,医院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变化都可以通过财务绩效体现出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但是二者也有差异,现试比较如下:

1、医院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目的不同

企业财务管理要对其所有者负责,完全为市场化经营,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医院则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医疗服务价格严格遵从政府定价,不得进行无序的市场竞争,不以盈利为目的。

2、运用手段相同,但使用深度不同

电算化管理使财务管理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当前,医院和企业基本都实行了电算化管理,但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都已进入到ERP管理的应用层次,实现了财务管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管,而医院财务电算化还普遍停留在用电算化进行算账、报账的事后核算监管水平,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称。

3、成本核算具有不同特点

区别于企业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成本核算本质的非价值补偿性

企业通过核算成本作为补偿商品生产耗费的价值尺度,这把尺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基础。而公立医院的经营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医疗经营不收税,医院的各项收费价格由国家的物价部门根据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医务劳动“产品”价值的真实反映。

3.2、 成本和费用在会计处理上的无差异性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应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规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分别项目列示。而医院的财务制度则明确:管理费用等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然后结转收支结余。

3.3、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与方法的不同性

企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与方法,一般根据企业生产技术过程和生产组织的特点来确定。主要有:以产品品种为对象特征的品种法、以产品品种分步骤为对象特征的分步法和以产品批别为对象特征的分批法。但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与方法的确定,无法考虑兼顾到各专业专门医疗技术的特殊性,只能依据于管理上的需要加以选择,一般分为医院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

4、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

现在不少医院开展 ISO9001 质量认证,各项管理制度、管理规章都制定得很完整,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但无法落实到位,执行力很差,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由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从属被动地位,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控制严密、操作性强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5、 非营利性医院缺少明确的、清晰的财务管理目标

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医院的所有业务全部纳入国家计划,很少顾及资金来源和医疗成本,管理者不用考虑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实现的主要目标,也是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医院谈经济效益有悖于政府办医的初衷,故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明晰的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6、 非营利性医院筹资渠道狭窄,形成潜在的财务危机

企业的筹资渠道包括发行股票、债券、银行贷款、赊购、租赁等多种手段。而公立医院的筹资渠道狭窄,医院的资金补偿渠道主要是政府补助、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另外还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但是银行贷款容易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贷款的比例要有一定的限制。医院单纯依靠以上几种筹资方式将越来越难以满足资金的需求。

7、 非营利性医院在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医院投资存在盲目性,如有的医院在没有考虑本院的实际资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未分析存在的服务需求和设备的投资回报率,而是竞相购进大型医疗设备,造成资源的浪费。

8、 非营利性医院预算编制与控制存在问题

预算编制是医院财务计划的书面体现,也是执行控制的依据。但许多非营利性医院财务预算流于形式,预算编制的内容在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和过程不科学,没有充分了解医院的环境变化,缺少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大部分医院的预算编制都是在上年度编制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变动而得出的,在医疗活动实践中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9、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组织的职能缺乏和人员水平不高

我们反对医疗行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拒绝汲取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仿效:

9.1、 非营利性医院应明确本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

非营利性医院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讲求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的最高目标。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社会效益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医院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90%多的资金需要依靠市场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否则医院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得到发展,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医院稳健生存的基础上,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最优的医疗服务。

9.2 、非营利性医院的财务管理者应该扩大筹资渠道,吸引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到医院中来。但医院在筹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各种资金来源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例,确定资本结构,以使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相配合,避免陷入财务危机。

9.3、借鉴科学的财物管理方法进行投资管理,提高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医院要搞好日常性的、例行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特别要重视现金、银行存款和应收帐款的管理,减少呆帐的发生;要定期召开会议商讨预算与实际发生额差异之所在,避免出现资金周转与调度不灵等不良管理行为,避免现金使用空缺或大量闲置这种现象的发生。

医院项目投资前要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建立投资分析、论证、报批制度,避免投资的盲目性,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9.4 、科学的编制计划年度的财务预算,真正发挥预算的计划和控制作用

对于预算的编制方法建议采用零基预算法替代以往的基期法。零基预算法是对任何一项预算都以收支为零为始点,分析预算期内实际的需要和效益,而后确定其发生额的一种预算。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3篇

高校是科学研究重要的阵地,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承担的科研活动出现了数量增多、金额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如何加强高校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成为保障高校科研活动正常开展,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加速高校财会制度改革的关键。当前,现有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与高校的科研实际和管理实际有着一定的差异,产生在管理体系、资产核算、经费来源、项目进程、监督机制方面的隐患与问题,导致高校失去对科研经费的全面管理,造成科研经费出现浪费、沉淀等现象,制约了科研活动向深入发展。高校在新时期应该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要建立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新机制,做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预防和处理,在提升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推进高校科研活动向更深、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

1存在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实际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校对科研经费采取个人负责的策略,科研项目人对资金具有直接的、自由的控制,这会出现结算和报账程序难于控制,甚至出现只要票据合法,就能够进行科研经费的报销,缺失了财务管理中审核申报的环节,造成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整,容易引发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问题。

(2)科研活动资产核算不规范

高校科研活动中会涉及无形资产积累和固定资产购置等问题,资产核算是确保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控制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前科研活动中广泛存在对资产的重复、闲置和浪费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负责人虚构资产购置,形成科研活动资产的虚增加,影响科研经费和资产的真实性,对资产核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3)科研经费来源复杂

市场经济体系下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复杂,不但有传统的上级拨付和自身筹集,而且当前相当多的企业和社会单位将科研任务转移给高校,这构成了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样性的基础。由于传统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没有对社会单位和企业资金的控制体系,导致科研经费在支出和控制上出现一定的无序和混乱,既影响了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体系完整性,也会降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效度。

(4)高校科研项目进程失控

当前科研经费主要有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控制,而财务管理部门只能根据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人的要求和申请进行管理,由于三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全面地协调,导致科研经费在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产生脱节的问题,进而导致高校科研项目进程出现滞后的问题,不能够实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对项目进程的有效控制,容易产生经费的浪费和沉淀,对高校科研活动无疑是一种阻碍,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无疑是一种制约。

2建设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措施

(1)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应该建立报账制度,经费必须经过科研处和财务处共同审核,确保对高校科研经费做到体系性管理。高校科研项目要设置独立的项目经费管理机制,通过项目核算、内容检查来提升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2)加强高校科研活动资产管理

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降低不合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尽量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或者设备闲置。高校科研设备购置应根据科研互动的需要,要按照高校财务流程进行项目预算、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设备购置、设备验收等各过程的要求进行合理地工作,在提升高校科研活动资产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高校各项科研活动对设备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科研整体实力向前发展。

(3)规范不同来源科研经费的管理

要针对市场经济体系下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复杂的情况,继续强化对传统上级拨付和高校自身筹集资金的管理,同时做到对企业和社会单位将科研任务转移过程中资金和经费的全面管理,构建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的控制体系,避免科研经费在支出和控制上出现一定的无序和混乱,做到在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体系的同时,提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4)加强科研项目的进程控制

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部门在信息上应及时共享,在工作上保持沟通,做好工作衔接,形成部门联动长效机制,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流程,科研经费己经用完但是项目却未完成,或者科研项目己结题,结余经费却长期挂账等现象的出现。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076-02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1]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从拓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2]。但是,通过调查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财务工作不够规范,有的小型企业甚至没有建账,或类似于收入、支出的流水账记录,给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对企业内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极为不利。

一、非公有制经济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全,会计人员流动频繁,会计责任意识普遍淡薄。据调查,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限于家族式管理方式,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财务人员政策水平及业务素质不高,有些企业虽然为了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聘请具有会计师职称的人员担任兼职会计进行月末记账,至于业务的真实规范性,会计人员一般不予追究;同时,许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一是没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缺乏适当的决策核准程序和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会计职责划分不明,部门间、岗位间缺乏相互监督机制;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不少民营企业只有纯粹的记账式会计,没有建立起计划、预算、统计、信息、审计的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管理工作极为不利。二是会计账簿设置不健全,会计科目设置及原始凭证使用不规范,不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一些小型企业费用支出白条入账现象较多,而且现金使用量较大,影响了成本及利润核算的真实性,不利于企业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潜力。三是存在账实、账表不符现象。四是违反财经制度规定,擅自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会计制度执行难。近年来,由于新的会计制度频繁出台,非公有制企业会计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少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不执行新制度“游戏规则”,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会计制度执行难。违反财经法纪,编制不实财务信息进行偷税、漏税。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增长,不仅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每年的企业工商年检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上报的会计报表很大一部分都显示亏损。然而,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上报年检的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中,很多企业财务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改变成本结转方法,调节当期成本,减少利润,少交所得税;通过编制虚假合同,少计交易金额,减少营业收入,少交流转税;通过虚列成本和负债,少计利润,少交所得税进而转移资金;通过承包等方式,少交或不交增值税等有关税收,损害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的利益。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组织难。财政部明文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接受培训每年累计学时高级和中级不得少于20个学时,初级不得少于24个学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非公有制企业的会计人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一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非公有制弹性较大,操作起来缺乏强制性。

4.内部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审计监督部门监管不力。中国审计分三部分,即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缺少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部门没有对其行使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则是社会审计机构。中国有关法律规定了企业设立、工商年检等环节以及年度会计报表均需社会审计机构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鉴定。但是,由于社会审计的体制机制问题,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是同一主体,社会审计机构为了争取客户,以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甚至有些审计人员政策及业务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思想意识不够健康等,在审计执业过程中常常不能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对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审计行为,出具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因而给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5.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约束力不强。中国《审计法》规定政府审计的范围限于各级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的企业以及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等。同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从企业管理淡出后,对企业的财务监管随之弱化;此外,政府等有关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财务监管主体不够明确,监管力度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也给企业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财务行为提供了条件。

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有关财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从企业角度看,不利于加强财务管理,考核成本费用支出及利润率等重要经济指标,进而不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节约支出,降低成本,达到资本利润率的最大化;对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资本利润率,进行扩大再生产极为不利。从财政投资管理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不利于财政考核其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财政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影响财政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银行贷款角度看,不利于考核企业的偿债能力,衡量贷款风险,并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不利于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加强税收征管,影响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1.加强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法规建设。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财务监管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相关审计责任,进一步修改《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扩大政府审计范围,强化社会审计责任,对于社会审计机构,实行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相分离,并由各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相应的适合当地非公有制经济财务监管的有关法规、规章以及制度办法,加大监管力度,细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手段,明确监管内容,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管,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对会计咨询及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管,对违反财经制度及审计法规的机构及从业人员加大处罚力度,确保会计咨询及社会审计机构作用的发挥,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2.加强会计执业资格监管。由于会计专业人员的相对缺乏以及非公经济对财会人员需求的日益增加,近年来,会计咨询等记账机构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为非公经济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为此,应加强会计执业资格检查,严格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财会人员以及会计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会计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具备一定规模的经济组织还要有会计师人员担任会计,督促非公有制经济财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便于做好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为管理者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3.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及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或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派驻财务监管人员,帮助他们制定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加强会计核算,规范财务管理,以利于企业内部加强管理,进行科学决策。

4.加强企业注册、年检指标的考核管理。建议工商、税务和社会审计机构等单位在办理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会计咨询等记账机构注册登记、发放营业执照、进行年检时,把审查企业以及会计咨询机构的财会人员资格作为一项注册、年检考核指标,以督促企业选好财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以利于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立足于目前中国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和现实需要,加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行为规范,推动企业观念的转变。通过政府引导、法律保障、社会监督、企业自身规范等手段,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制约那些只追求经济利益、不讲社会责任的企业,严格对非公有制企业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制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引导和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主导作用,并在商业伦理和社会价值取向上增强对讲诚信、关注社会事业的企业的激励。

6.加强政府扶持等项目的考核监督。在政府扶持及银行信贷支持等方面,凡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不规范甚至是有偷漏税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在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方面,给予一票否决,以促使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严格执行财经法纪。

参考文献:

非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财务指标 价值管理 价值动因 因果关系

    平衡记分卡是试图将非财务指标纳入管理控制系统的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它强调因果关系链的选择与运用,但平衡记分卡所描述的只是企业中众多因果关系的一部分。因果关系中的因与果实质上是一种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关系。非财务指标具有双重性:虽然从产出的角度看,它可以作为一种结果指标,解决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模式所无法反映的产出结果,如无形资产、风险产出。但是它更主要的是从动因的角度,作为财务指标的前导指标,是企业发展的价值驱动因素。因此,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的研究核心是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分析。对非财务指标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进而研究它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对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非财务指标的相关研究综述

    综观国外相关研究,与非财务指标相关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以战略为导向的非财务指标的选择与业绩的关系

    这是侧重于研究非财务指标与战略之间的紧密度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现有对非财务指标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集中于验证顾客满意程度与全面质量管理(TQM)方面非财务指标的运用与业绩间的关系。

    1.在顾客满意程度方面。Anderson等(1994,1997)通过从77家代表不同行业的瑞典企业中取得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会计业绩与顾客满意度正相关。Perera等(1997)发现公司通过改变他们的生产战略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使用非财务指标与改进业绩有关。Ittner等(1998)用顾客层面、业务单位以及公司层面的数据检验了顾客满意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公司层面的顾客满意度与公司当前的市价有关,但与当前的会计指标并不相关。

    2.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现有对TQM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基本上都证明了采用TQM的公司会计业绩与市价都会提高。Symons 等(1995)研究表明,基于TQM的报酬体系会带来更高的业绩。Chenhall(1997)的研究认为,同时采用TQM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会比只采用TQM但是未使用非财务指标的企业得到更好的业绩。

    这方面的研究总体上都表明同时使用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比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要更为有效地反映企业真实业绩。

    (二)基于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解决委托问题及研究激励机制的主要经济学理论。基于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从管理效率的角度,分析综合业绩评价体系能否更有效反映管理行为,以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如Barua等(1995)的研究发现,将非财务指标加入业绩评价体系在一些情况下能比单一使用财务指标更快与更直接地反映出管理行为。Rees等(1994)认为,非财务指标能更好地衡量现在的管理行为所能带来的经济影响,这使管理人员能够很快地纠正管理上的行为。另一方面,研究非财务指标在经理人报酬契约中的作用。Rees 等(1994)研究表明非财务指标更不容易纵,因为它们不象成本分配或资产估值那样那么依靠管理人员的判断。

    (三)基于权变理论研究不同变量对非财务指标选择的影响

    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所形成的两大综合理论之一,它强调对管理会计特定技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通过早期一些不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非财务指标的使用与企业的一些变量(如:时间等)相关。当考虑到非财务指标是否与公司的特性相符时,非财务指标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权变的关系。这使近年的一些研究意识到基于管理会计的柔性化特点,只有从权变理论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影响变量,才能更好区分非财务指标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的有效性。如:Ittner等(2002)通过对雇员的报酬体系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非财务指标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所产生的业绩是不同的。Amal 等(2003)的研究则表明非财务指标的使用与企业以下几个变量显着相关:是否存在革新进取的战略、质量导向的战略、产品开发周期的长短、行业规则、处于财务困境的程度。

    对现有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从以上文献可看出现有研究具有如下优点:强调了非财务指标与战略相结合的重要性,改变了传统业绩评价模式下,业绩衡量与战略不相关的研究方式;验证了非财务指标与业绩方面存在的关系,研究方法具有多样化,采用了实验研究和实地研究、统计研究调查等不同实证研究方法,符合非财务指标具有多种量化表现形式缺乏统一比较规则的特性,在数据取样上,也使用了横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不同的数据取样方法;研究了非财务指标在激励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解决传统业绩评价模式难以解决委托问题的困境,并且开始用权变理论的观点对非财务指标的变量选择进行研究。权变性是非财务指标区别于财务指标的一大特点。权变理论的引入,是符合非财务指标特质的研究基础。

    但是,从文献中还可以看到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大部分研究将非财务指标作为财务指标的补充,侧重于从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结果角度对它进行研究,而对它在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非财务指标作为价值动因在企业价值管理中所形成的因果链研究得很少。除了Ittner等少数学者的一些研究开始注意到权变理论在非财务指标研究中的意义外,相当部分的研究对权变关系并不十分关注,对非财务指标的研究还限于一些粗糙的模块分析,套用财务会计的实证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因此,对非财务指标在价值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仍处于进展中,各种实证研究还需进一步结合企业内外部影响要素进一步细化深入,特别是对因果关系链的研究应成为对非财务指标进行研究的关键要点。如果缺乏因果关系的研究,将会使在非财务指标研究中出现以下不足:可能对不正确的目标设置了错误的指标,导致了最后结果的不利;可能导致企业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之间出现背离的现象,缺乏因果关系,非财务指标同样易于受到人为操纵,由于财务指标具有统一的披露规则与适用标准,具有规则约束,刚性较强,而非财务指标并无统一标准,一旦受到操纵,影响企业未来决策,可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可能导致企业产生大量“噪声”,误导管理人员决策选择;对一些公司而言,它存在成本效益问题。大量的分散的业绩指标通常会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大量投资,以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信息,如果指标间缺乏因果关系,用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可能费钱费时。

    基于因果关系的价值动因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对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应围绕价值管理为核心,强调企业因果关系链的价值动因研究。而对因果关系链的研究,最终应以能找出对长期财务业绩影响最大的非财务指标为目标,这使构建一个有效的因果模型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围绕企业战略建立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建立是确定所选指标权重的基础,而指标与权重二者又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因果关系的建立应该围绕企业战略而建立,才可以令企业取得战略成功的价值驱动因素与企业业绩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链与企业价值链连为一体。

    验证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与建立后,都存在因果模型是否有效的问题。在因果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对因果模型也常常出现意见难以一致的现象,需要对不同的几个因果模型进行验证,选取最有效的模型。对于已建立因果模型的企业,也需要进一步验证非财务指标的改善是否确实会对未来的财务业绩产生影响。

相关期刊更多

理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审计厅

中国财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