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的特色

会计专业的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专业的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专业的特色

会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应该着力提升自身的特色教育,不能一味地与普遍的教育特点相迎合,不注重自身教育的针对性,这样无论对于学生还是企业都是其供需关系中的屏障。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高职会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高职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策略。

高职院校应用型特色教育会计专业建设

一、当下高职会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是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和职能也越来越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专业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中广泛成立,且历久弥新。截止当下,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已经高达全国第六的行业,每年也会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为社会不断输出优秀的人才。就在专业极具膨胀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出现,会计的就业难就成为了典型的、突出的问题之一。总的来看,当下国内高校的会计专业大多都设置雷同,没有根据企业和地区的特色开展,缺乏创新,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缺乏创新动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为主,以就业为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注重实践技能方面,重点要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高职会计专业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实践性人才,满足了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对于会计的需求。会计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方法和体系,其教育模式较为稳定,很多会计院校都属于省级的师范专业,甚至到了国家级的示范专业,但是从根本上,院校缺乏改革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专业发展与社会出现了偏离。

2.专业建设具有较强的趋同性

受到专业特性以及院校自身经济情况的影响,很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仍以理论为主,以实践训练为辅,这样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校内实训,而学生没有充分的工作环境去历练,动手能力较差。除此之外,学校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对不够关注,这就导致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充足的文化底蕴。最后,由于课程的体系陈旧,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雷同,不能紧随时代步伐,将信息化的内容融入其中,总的来说,创新性明显滞后。

3.供需不匹配

新的时代为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而是对其综合素质展开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从本质上来看,这些素质与学生的从业经历以及学生对于有关岗位的磨炼都有关,只有学生真正地融入岗位,才能够切实地理解会计工作的内涵,理解作为一名真正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拥有怎样的素质。然而在当下的会计教学中,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实训环节安排,这就导致容易导致人才培养入不敷出。

二、高职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策略

1.确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

高职院校应重点培养应用型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内容。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当下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人才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培养体系,最终要以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具体的会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的特点,确定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办学宗旨,在其中融入订单培养,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将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训练习在一起作为改革的重点内容,以此来提升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融合,并进一步提升专业的建设。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化的人才培养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念,包括从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业务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的教育。本着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结合具体的人才培B目标,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以及座谈会的召开,了解学生和企业双方需求,进一步优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会计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岗位上的需求,特色专业建设应着力从实践环节入手,打开校企合作的通道,为学生拓展实训的基地。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学生参观、观摩和实习,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实现有关技能得到真正的应用与实践。

3.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教学的创新设计,做好教学与研究齐头并进的工作,以校本教研工作的发展来推动学校的办学质量,以专业的特色教学鼓励专业更好地进行改革实践。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鼓励彼此创新,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以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一些对会计专业术语的使用,让会计专业教学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当中。例如在讲到资产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把精力放在背诵上,但是他们不一定真正地理解。那么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启发,将学校想象成一个企业,我们在这个企业里都是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会看到什么?学生会说办公楼、宿舍和电脑、桌椅等等。教师可以通过企业获得这些物品的方式来解释什么是资产,逐步引导学生利用资产来做出相关概念的引述。重视对学生思想、方法、态度以及道德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此更好地应用在工作当中,只有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才能够确保教学的作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特色会计专业教学应该结合行业的需求,结合本校资源的优势,确定好专业的定位,明确今后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人才输出时出现雷同的情况。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教育还需要提升教师工作的能力和方法,让知识和综合素养可以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淑萍.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业经济,2016,06:148-150.

[2]陈怡.高职院校“循环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11-113.

会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视会计;优势特色专业

我校会计专业2011年设立,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取得快速发展,已累计毕业生437人,现全日制在校生679人,其中“3+2”“五年一贯制”194人,在校班级总数15个。

一、会计专业建设背景

我校地处国家首家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内,实验区现已吸引华谊兄弟等400多家影视企业入驻,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影视制作与影院娱乐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05年起《电影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实施对电影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校影视会计专业建设可谓天时、地利。

二、近五年来会计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创新性开展“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学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与浙江横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紧密对接,共同开展“订单班”特色教学。在校内实训室安装企业会计软件,邀请影视企业会计专家和师傅来“订单班”授课,合作开发课程。

到目前为止,“订单班”培养学生人数累计达到93人,影视行业的会计专家和师傅累计授课达300课时以上,校企合作开发影视特色教材两部:影视会计实务、影视作品成本核算。

(二)以核心职业能力为标准,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在进行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把职业基本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三)以工作过程为中心,创新性推进“课、岗、证”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1)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分解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对应提出明确的考证考级要求。

(2)强化职业态度养成,实施“双证制”教学,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一本其他会计类资格证书。2015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为100%,双证书考取率为92.95%。

(四)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石,大力提升实践能力

校内已建成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同时,先后与横店集团下属10多家影视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累计已选派150多名学生赴上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有力地支撑了以影视会计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五)以赛带教、以训促教,学生培养质量好,培养目标达成度高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在多个竞赛类别的7个以上的项目中120多人次获奖。其中,省级一类竞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3人次、三等奖105人次。

本专业毕业生近3年(2012―2015)来初次就业率都在98.54%以上,三年平均就业率99.07%,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六)深化教育教学研究,社会影响力广

本专业教师近5年来完成各级各类教材5部,完成省教育改革项目1项,完成校级教改课题4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4篇,完成浙江省教育d项目5项,申报成功两门校级优质课程。

完成企业横向课题8项,合计项目金额超过2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十三五”会计专业建设目标及举措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突出影视会计特色,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做结合、课证结合”为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影视制作与影院娱乐企业、中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具体目标及举措

1.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将在优势专业项目建设期内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浙江横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开展“订单班”联合培养影视会计人才的实践,彰显影视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紧密对接义乌拓兴电子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开展中小微企业会计人才联合培养的合作项目。在影视院线会计、剧组记账和中小微企业工商注册及记账、中小微企业税务等服务领域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不断完善“订单班”教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人数累计达到150人以上,影视行业的会计专家累计授课达600课时以上。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将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建成一个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3.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本专业在今后四年中新增会计手工实训室1间,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间。将采用多渠道、多元化建设模式,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未来4年,将建成2家以上示范型、6家紧密型、60家以上的一般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4.课程教材建设方面

通过推动教师深入影视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校企合作,与合作企业会计专家共同编写3本以上的特色教材,包括《影视企业税务筹划》《影视企业审计与内控》《影视制片管理》。力争建设4门校级优秀课程,完成2部省级重点教材和4部校级实训教材,出版6本会计专业核心教材。

5.社会服务建设方面

依托专业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文化经济学院管理咨询部为主要对外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围绕记账、财务顾问、体系培训、内控咨询等领域,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提升本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内横向课题经费到款达到年均15万以上。

6.国际合作办学方面

推进会计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群建设

本专业借助本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外语教学方面的优势,在“十三五”期内,在对“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开展以“交换生”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上,通过做好专业群建设,使交换生数量达到30人以上。

参考文献:

[1]蒲海燕.广西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15,7(72).

会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3篇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定位不够科学准确,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错误倾向:一种是对会计知识与非会计专业的内在联系认识不清,采用的仍然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一套老方法,实行的是无差别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学对象所学本专业的特点。另一种认为,对这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略知一些会计概念,会看报表就可以了,因此,给他们上的“会计学”课程,只是简单地讲一个会计专业相应课程的简化版本。就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讲,总以为这门课教的内容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反正自己不会去记帐”,所以,学习这门课的劲头不足。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面向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面临着尴尬的局面,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其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院校的非会计专业来讲,会计学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懂会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将来的工作定位绝大部分不是专门从事会计或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如审计等),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但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以控制和决策能力,就是要知道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尤其是会计报表上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能够读懂报表、分析报表、运用报表。因此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涵盖于两个方面:①懂得本专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如何在会计核算(或会计资料)中体现;②能通过财务报表知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使学生树立会计思想和思维方式,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并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2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要载体,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主要资料。教材选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纵观各个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基础会计”类教材,一种是选择“会计学”类教材,大多摆脱不了编写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思想束缚。主要表现为:①编写指导思想未变,仅在原有会计教材基础上小打小闹,并未根据其学生本专业要求进行;基本上是会计专业的教材的减缩本,其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所占篇幅较大,过分注重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介绍,而涉及会计信息分析及应用的内容很少。在教材的难度深度上,以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非会计专业,偏难,不太适宜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需要。②编写体系未变,还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活动论”的会计专业教材编写,少有是按“信息系统论”编写的,均不适应教学目标定位的要求;教材的选用没有体现专业特色,不能体现出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对开设这门课程在教学目的上的不同要求。目前的教材更注重介绍“如何做会计”,在结构、内容等方面也不能体现出非会计专业的特点,不利于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环境的变化较快,我国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会计相关法规、制度、知识也随之加速更新,新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不断推出,知识更新的周期相对缩短,这些都应在使用的教材中及时反映,而会计教材的编写远远落后于其更新速度。选择教材时,应本着课程体系科学、教学内容充实、反映最新学科内容、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原则,选用与非会计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跟踪学科发展动态的完整的新的教材和权威的教材。

3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雷同于会计专业。传统的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教育没有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没有根据各专业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会计教师对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缺乏必要的了解,致使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基本相同,无法体现出非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要求,缺乏特色和创新,针对性不强,内容的完整性也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对非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不应该照搬会计专业的内容,讲一个简化版本的教学内容,不应该过于侧重会计核算,课程教学内容狭窄,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处处蜻蜓点水,致使教学内容相对肤浅。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立足于他们是未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突出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的教学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强调财务会计为决策提供信息的功能,以及会计控制的功能;应让学生以会计规范为基础,以会计报表为目的理解会计原则和实质,增强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内容上也应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主要讲授簿记方法不同,重点应是讲授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会计循环、会计报表等内容,还可以结合各专业的特色,从优化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讲授财务会计,使学生理解会计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可以专设相关章节,以满足其需要。同时应强调综合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管理和决策的实际能力,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针对非会计专业各专业的特点,结合师资等情况采用适合各专业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会计头脑”,可实行以案例教学为主、课程相互融合、师生“互动的”、注重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思路和能力的培养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这就必须在会计教学中增加启发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会计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用或自行设计能配合理论教学的相关案例,通过剖析会计案例,通过案例的呈现和教师对真实、生动、典型案例的分析、评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可加快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会计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119-2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用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地方,在高等教育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众多专业中实用性更强,就业前景较高的一门专业,基本存在于高职教育的每一所高职院校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应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并应与于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区别,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工作,展现会计专业的高职特色和实用性,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会计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会计行业就业率的不断提高,国家各大院校基本都设立了会计专业教学工作;此外对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自己就业率,也会选择考取会计资格证书,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虽然国家每年都有大批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但由于高校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多的集中理论基础方面,而较少关注社会的发展需要,甚至说,高校的会计教学工作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强,但实用性较差,一般只能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会计工作。

国家过度重视会计资格证书,以至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会尝试去考取会计资格证书。相对其他证书来说,会计资格证书的获取比较容易,对于获得会计资格证书的学生,他们虽然具有了从事会计行业的资格,但他们不仅缺乏理论基础,而且不具有实际经验,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虽然国家会计人数众多,但真正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较少。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课程改革不够彻底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工作应以培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目前的会计专业高职教育中,随着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力度还不够大,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没有摆脱学科教学的理念,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融合完全。

2.2 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虽然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师资力量的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及可能改革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数量较少;能够真正满足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较少,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以本科生为主,硕士生为辅的模式,高学历专业人才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工程师较少,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在高职教学工作中真正具备理论和实践双佳的教师基本没有,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难保证会计专业课程的全面实施。

2.3 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还不完善

会计专业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重视学生实训,注重实践能力的、适应市场需求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的不完善主要体现以下赘龇矫妫

一是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一体化设备、教学场地不完善,在综合模拟实训条件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二是校外实训基地较少,实训企业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没有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高职教学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为会计高职教学工作创造更好的校外实训条件。

2.4 专业课程没有特色体现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还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没有展现出专业的特色性。会计课程的教学高职基本还是按照本科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只有一些形式上的改变,实质上相似的,没有高职特色。

3 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建议

3.1 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彻底的改革

高职院校之所以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是因为两者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是不同的,高职教学更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确保培养出的毕业生具备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利用对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可以采取分段设计的方式,对学生三年的教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遵循社会发展需求,以确保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安排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开始相关的课程,例如,会计基础学、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大概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学生第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取得助理会计师的资格。这一阶段的学习就比较倾向于专业的教学内容,在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可以开设以下课程:经济法基础学、财务管理学、初级会计实务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课程。在学生完成了上述两个阶段的培养计划后,基本具备了从事会计行业相关的资格,第三阶段的培训就是以实训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具备直接从事会计相关工作为目标,主要开设纳税申报、税收实务以及出纳实务等实用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实现对学生这一目标的培养,确保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3.2 优化校内实训资源,完善校外实训建设

会计专业高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如何完善实训教学设施,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校内实训教学;二是校外实训教学。

优化校内实训教学可以在高职院校建设一整套智能实验室,集财务、业务和税务为一体,通过案例系统、考试系统和管理系统等教学辅助功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连接,避免教育工作与社会的脱节。将会计专业教学与财务系统相结合,培养学生财务一体化处理能力。通过智能实验室,可以对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流程进行模拟,让教学工作更贴近实际,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外实训教学,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便更适应社会需求。作为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校外实训教学的力度,有效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去。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针对企业的选择也要慎重,应多选择优秀的企业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合作。

3.3 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其他行业也是日新月异,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会计行业也是如此,随着各种财务软件的不断更新,为保证会计人员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必须跟随市场需要即使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企业越来越多,外贸会计人才成为市场需求的对象,传统的会计培训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培养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外汇业务核算、出口商品税率核算等,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同时,高职院校的培养工作也应围绕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为目标。

4 结论与展望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学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国家培养实用性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工作也应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会计专业的高职教育工作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假设工作是确保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关键。针对现有不足,本位提出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彻底的改革、优化校内实训资源,完善校外实训建设以及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的措施。笔者相信,随着国家的重视和高职教育的不断完善,会计专业高职教育也会越来越适用社会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苗翠萍.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3(10).

[2] 杨亦民.李继志.我校会计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会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

随着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准则的把握、对会计信息处理方法的理解、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能力是评价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管理者也日益意识到会计信息在其日常的工作及业绩评价的地位。

目前,各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其教学最终目标应是为其本专业服务的,显而易见,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当前国内的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独立学院要想获得人才培养的优势,必须考虑走差异化的路线,找准培养定位,走差异化路线,着力培养。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培养方向,是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会计专业培养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会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记账、算账、报账及用账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各独立学院大普遍重视课程理论性,强调其课程构成体系,而忽略了会计课程教学和各专业的相关性,未结合针对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色,培养学生运用和分析会计报表的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使学生较快地了解、理解会计是怎么一回事,会计工作是怎么做的,以及作为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者,怎样才能准确地阅读、理解会计报表,领会其中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判断,为决策作参考。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其能理解并分析财务报表。大多数会计教师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通常按照教材目录第一章讲到最后一章,这种方法有其实用性,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有助于他们系统、全面和详尽地掌握整个会计学课程体系。但是,对于非会计专业教学来讲,就没有必要照搬,因为学生中的大部分将来未必从事会计实务操作,很可能从事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以便为管理提供依据。

由于对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了解不足,因而授课内容过多强调会计理论知识讲授,忽略了会计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的讲授,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是比较表面化的,缺乏感性认识,对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流程不清楚。在以后的就业中,社会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将成为他们的“短板”,因此非会计专业也应注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独立学院《会计学》课程内容设置普遍没有结合经管类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设置不能满足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专业需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会计学是一门集实践性、操作性于一体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按照课程的书面表达教学,只注重会计方法的讲解、会计制度的理解,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经管类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过多强调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突出了以教师为主体,却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完善措施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取舍。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阅读、运用会计报表数据,掌握报表的分析方法,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管理方面的需求。

(二)结合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独立学院立足于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应针对专业特色需求和重点突出实用性。要求其教学内容应突出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将会计报表作为会计教学的重点、重点突出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的教学,而教学模式则应侧重于案例分析,提高其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会计报表及其分析部分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利用,不仅要介绍主要传报表的格式、内容及其作用,重点还要讲述会计报表的各种分析方法及各种经财务指标的含义及运用方法。另外,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把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立“学生为主”的参与式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讨论、辩论、讲演、案例教学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采用真实的凭证、报表、账簿等实训材料,使学生真正完成从填制凭证――设置账簿――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声像并举,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强化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

质,在《会计学》课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一方面可以加深经管类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对实际经济工作的感性认识。《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关键,应结合经管类不同专业特色的要求设置具体的实践性教学,可采用上机操作、实习锻炼和现场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设立创新型实验项目,加强实验与社会实践结合。重点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设置《会计学》课程内容时,合理确定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重,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增大实践课时比重,鼓励老师积极探索课程改革,设计适合《会计学》课程和经管类专业特色的实践内容。通过实践,能让他们懂得会计工作跟企业各种经济业务、企业各个部门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会计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此外,修改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强调了校企合作环节,增加学生校外实践的机会。

(五)推进课程教材建设。通过选择优秀、实用的实验教材、合理地组织实验实训环节,对教材的选用,以应用为主。同时加强组织编写适用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的会计学课程教材、习题集等。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最后形成了比较科学、系统、有特色的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材,确保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闻曦燕.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浅谈究 [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2):126-128

[2] 周顺奎.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问题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193-194

[3] 谢品杰.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