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风险管控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范文第1篇

1.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都是由国家控制,及时在财务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风险,都是国家承担,因此医疗卫生企业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他们认为,只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财务制度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非常大,一方面是受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疗卫生企业财务活动日益复杂,很多的财务风险是管理者无法遇见的,加之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风险意识不足;另一方面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更加稳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财务人员的行为风险

财务人员的行为风险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财务风险。财务人员在企业中长期工作,对于企业各方面的规定都比较熟悉,而且自身拥有第一手的财务资料,因此财务人员很容易为了个人利益,作出一些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情。医疗卫生行业的企业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经营与发展也需要很多的财务人?T的支撑,因此其财务人员的行为风险依然非常大。这种风险一方面是由于财务人员制度道德所致;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财务风险并不是主观行为,而是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利益的损失,进而引发财务风险。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医疗卫生企业内部的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缺乏财务风险费相关的制度,使得工作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强,无形中增加了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控制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流程不科学,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在医疗卫生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不分离,这为财务人员行为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财务风险不断提升。

4.对资金管控不重视

医疗卫生行业的财务费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资金管理,因此医疗卫生企业应该加大对于资金的管理与控制,然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企业对于资金管控不重视。医疗卫生企业的管理者把大部分的经理都放在了增加经济效益上,他们更加注重如何增加营业收入,宁可多花钱打广告也不会拿出资金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因此,医疗卫生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比较低,影响了财务活动,增加了财务风险。

二、如何应对医疗卫生行业财务风险

1.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企业也开始市场化,及时是公立医院也开始走市场化之路,因此,医院需要自担风险,为了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提升风险意识,管理者一定要意识到只要风险发生了,那么医院就会承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该提高对于风险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在医院内部,应该积极宣传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让全体员工都提高风险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降低风险,监督财务工作,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汇报,采取有效措施把防止风险发生。

2.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育力度

会计人员的行为对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防止会计人员的行为带来的财务风险。医疗卫生企业应该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降低由于专业水平不足造成的财务风险。另外,还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视,设置培训机会,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防止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带来的财务风险。在招聘财务人员的时候,要加强对于财务人员道德水平的了解,如果道德水平低,那么及时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再高都不要录用。

3.完善内控体制与风险方略

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对财务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首先,应该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保证制定能够真正的执行,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让制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降低医疗卫生行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因该提升财务制定的科学性,保证制度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再次,应该增加财务制度的全面性,防止制度漏洞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损害医疗卫生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财务风险。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范文第2篇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把疫情防控作为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措施,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四早”、“四集中”原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应急指挥体系

各社区(村)、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的要求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防范、防控救治、信息、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工作职能。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决策服务平台,为指挥机构决策提供参谋意见。

(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继续认真开展医疗机构哨点监测、症状监测和病例监测,公共场所外环境监测,药店购药人群监测,社区管理人群监测,重点场所人员监测,病原学检测以及舆情监测,确保实时监测人群感染、发病情况,外环境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及时开展快速风险评估和预警,果断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将可能发生的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三)加强高风险人群管理

1、加强入境人员管控。各社区(村)、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镇常态化疫情防控办公室最新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入境人员管理措施,建立境外来返我镇人员“推送-核查-转运一集中隔离-社区防控”的全流程管理工作闭环,坚持“四个一律”防控措施,构筑好“三道防线”,确保不因输入性病例导致二代传播,杜绝三代传播和社区传播,坚决防范和化解境外输入性疫情扩散和蔓延的风险。

2、加强重点人群排查。对于外地中高风险区域来返我镇人员要重点开展排查和管控工作。一是对其他地区通报的来返我镇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管控;二是对其他地区通报的中高风险区域的来返我镇人群,组织各社区(村)、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开展排查管控。

3、规范人员有序流动。对低风险地区人员,持健康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对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包括重点地区来返我镇人员),在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分类有序流动或隔离观察政策,杜绝其他不合理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

(四)做好应对准备

介于本镇截止到目前暂未发生疫情,按照国家、省、市、市的相关要求,进行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应对准备。

1、隔离场所准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提前签约具备隔离条件的宾馆,作为密切接触人员、入境人员、无症状感染者隔离点,密切接触人员按不少于30个房间准备,入境人员按不少于10个房间准备,无症状感染者按不少于20个房间准备。

2、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杀队伍准备。在镇常态化疫情防控办公室的组织下,组建并培训由乡镇3人,镇卫生院1人,公安局1人组成的流行病学调查行动小组。组建并培训由每社区(村)3—5人规模储备流调协查员,建立人员名册和微信QQ群。一旦需要流调协查员参与,保证随时可以加入。镇疫情防控办公室按不少于10人规模,准备专业消杀队伍,负责疫点消毒处置。按每社区(村)3-5人标准,组织环卫工人或卫生保洁人员做好社会外环境消毒杀虫工作,也可采取购买服务方式组织社会机构做好消杀工作。

3、全程心理疏导服务准备。落实完善疫后康复和心理疏导机制,成立由社区(村)工作人员、村医、网格员等组成基层服务团队。肺炎治愈患者所在社区(村)安排1名“两委”成员负责心理疏导服务工作。

4、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广泛宣传发动,进一步强化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让扫码测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社区、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集贸市场管理。

5、强化流感等秋冬季传染病防治。提高流感疫苗、b型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肠道病毒灭活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减少流感等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将老年人、儿童、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作为优先接种对象,减少常见呼吸遂传染病发病,避免造成医疗挤兑。

6、机关企事业单位疫情防控准备。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物资储备、留观室设置、宣传教育等工作,严格做到“五有三严”:即有防护指南、防控管理有制度和责任人、防护物资设备有储备、医护力量有支持、留观室和转运有安排;专业机构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

7、生产、生活运行保障准备。结合实际做好医疗及防护、居民生活、国计民生城市运转等各类“停不得”企业生产运行保障工作,储备需要的实物物资,特别要做好产能、原辅材料的储备,确保应链畅通,做好人员、资金、煤电油气运等保障;及时启动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加强运行调度,全力做好能源安全供应保障。

三、有效应对风险等级调整

(一)应急监测和风险预警

1、应急监测。疫情发生后,镇疫情防控办公室立即启动应急监测。对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暴露场所和单位的可疑商品、食品、物品、环境及相关生产和交易环节开展风险监测。对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暴露人群、疑似病例及其他潜在风险人员开展主动追踪管理和核酸、抗体扩大检测。如感染来源不明及疫情有扩散趋势时,及时启动中、高风险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组织开展入户主动排查,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者,及时送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和诊治。

2、风险评估。按照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充分发挥传染病直报网络作用,主动分析疫情时空聚集性风险和与既往疫情及其他地区疫情的关联性。详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感染者感染来源和传播风险的活动轨迹。综合利用传染病直报网络、现场调查和应急监测的数据,动态评估疫情态势和传播风险。

3、风险预警。根据市卫健委公布的疫情风险等级,结合风险评估结果,精准划定和动态调整中高风险区的防区域及疫点疫区,及时预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对象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果断处置,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和扩散。

(二)中风险地区防控措施

1、防控区域划定。将病例发生地所在的社区或行政村;及与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地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的防控区域。当发生散发病例时,将病例所在的楼栋或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当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将病例所在的小区或与其周边相邻较近的自然村(组)划定为疫点。

2、人员流动管理。疫点实行封控管理,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动,组织落实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保障、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等工作。中风险社区(行政村)人员减少外出和聚集。

3、社区管理。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做好社区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治理、公共场所排查、外来人员管理等工作。有疫情的社区(行政村)所有小区设置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出入口严格执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及扫码的要求,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

4、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有疫情发生的学校、托幼机构,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程度、学校规模等采取学校停课、校区停课等紧急措施。其他学校、托幼机构,允许上课,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教育部门做好教职员工和上课学生健康监测、通风消毒等工作,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课)追踪等措施,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5、企事业单位管理。有疫情发生单位停工停产,落实防控措施经评估后可复工复产;可能被污染的单位采取扩大核酸检测、终未消毒等措施后可不停工停产。防控区域内单位实行封控管理,减少人员进出,鼓励远程、居家等弹性办公,鼓励错峰上下班;如疫情进一步发展,经评估,及时采取停工停产的措施。

6、特殊机构防控。疫情发生时,养老院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禁止人员进出,暂停接收新进人员,停止家属探视活动。对确有探视需求的,可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视具体情况稳妥安排。

7、公共场所管理。疫情发生时,暂停开放影院、健身场所、网吧、舞厅、酒吧、KTV、培训机构等密封场所。各类公共场所对进出人员实施体温必查、口罩必戴、扫码或查验健康证明方可进入,合理控制人流量和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8、医疗机构管理。疫情发生时,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安排疾控流调队伍定点驻守,对每例发热病例提前开展流调;镇卫生院、新荒卫生院应当在相对独立区域设立临时离病房留观发热患者;村卫生室配合社区开展发热病人排查。医疗机构严格落实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核酸检测制度,实行医院主要负责人带队的院感防控日巡查制度,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以及防控的基础设施、基本流程逐一梳理,摸排整治各类风险隐患。

9、隔离场所管理。疫情发生后,镇疫情防控办公室按疫情波及人群数量,启动隔离场所运行,负责密切接触者、无症状感染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卫健部门安排专职医务人员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10、公共交通管理。疫情发生时,公共交通停止运营。其他区域由交通运输部门落实客运场站和各类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消毒、控制乘坐率(不超过70%)、客运车辆空调使用、留观区设置、发热乘客移交和信息登记等各项措施;乘客扫码、测温后乘车,全程佩戴口罩。

11、薄弱场所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排查,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薄弱场所卫生防疫水平。

(三)高风险地区防控措施

在落实中风险地区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防控区域范围。防控区域从有疫情的社区(村)扩大到镇区。将疫点的防控范围扩大到社区(村),划为疫区进行管控。

2、人员流动管理。按社区(村)实行封控管理,禁止人员进出。高风险地区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镇”,确需离开本地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社区管理。所有小区实施管控措施,禁止非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出。

4、学校和托幼机构管理。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全面停课停学,实行在线教学。如疫情进一步发展,经评估可进一步采取关闭高风险区所辖所有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措施。

5、企事业单位管理。疫情波及的一类和二类企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可不停工停产,三类和四类企业停工停产。如疫情进一步发展,经评估可进一步采取关停高风险区所辖所有企业的措施。

6、特殊机构防控。疫情发生时,养老院人员一律不得进出,取消所有探视。

7、公共场所管理。疫情发生时,餐饮服务单位停止堂食;暂停开放影院、健身场所、网吧、舞厅、酒吧、KTV、培训机构、如疫情进一步发展,经评估可进一步采取关停高风险区所辖所有公共场所的措施。

8、隔离场所管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一定规模的隔离点。

9、公共交通管理。疫情发生时,公共交通停止运营,限制私家车、出租车等出行。

10、疫苗应急接种。根据疫情风险,经专家综合研判,适时启动高危人群疫苗应急接种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负责人直接指挥疫情防控的工作机制,主动谋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压实四方责任,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医疗保障组及时调整,动态上报医疗物资使用和储备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需求;物资保障组要为排查、管控、隔离、消杀、随访、流调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范文第3篇

一、实行疫情防控触发机制。

时刻警惕国内疫情,当域外出现本土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商品、外环境等检出阳性后,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风险防控触发机制,做到闻“疫”而动,快速反应,精准有效处置。

(一)开展排查。各村主动对疫情发生地返(来)人员开展排查管控和核酸检测,排查时间追溯到首发病例发病之日前14天,如发病日期尚不明确,追溯到病例信息之日前21天,2天内实现排查清仓见底,最大限度减少“重点人群”暴露时间。

(二)主动配合监测。配合卫健部门强化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通过大数据排查,反馈各村进行跟踪调查。配合质量监督管理局在农贸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场所等开展环境监测,重点加大对自疫情高发国家进口食品的检测力度。

(三)及时预警响应。根据卫健部门的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按规定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公众信心。

(四)卫生系统管控。卫生院对就诊者,特别是涉疫地区就诊的发热患者要严格筛查流行病学史、外出史、旅居史;在扫码、测温基础上,立即登记、推送涉疫地区返(来)柳人员信息,开展排查管控,严格实行闭环管理;药店在对购买“一退两抗”药物人员信息登记报告的基础上,重点标注涉疫地区人员购药信息。

二、充分做好疫情应对准备。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及早研究,深入研究,提前安排,提前部署,做到心中有谱,心中有数。

(一)防疫队伍准备。进一步充实各村防控、采样、医疗救治、转运等专业队伍,确保人员充足,业务精通,一旦发生疫情,各支队伍能够立即响应,立即集结,立即有序开展工作。由镇村干部组成的“组织动员群众队伍”,每个村至少3人,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卫生院医护人员负责具体业务工作。

(二)专业能力准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医积极开展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认症和鉴别诊断能力。将省第121次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例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潘频华教授专题报告中总结出的“一问一测四查”排查法和询问流行病学史时“三来自、三接触、一聚焦”的理论经验纳入到培训中,严格遵守问诊流程,防止病人漏诊发生。【一问是指问病史;一

测是指测体温;四查是指查血常规、胸部CT、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三来自”是指①14天之内是否来自国外;②是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③是否来自聚集现象的区域(两周内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出现2例以上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三接触”是指①14天之内是否接触来自国外、中高风险地区和聚集地区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②是否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③是否接触有病例报告社区(同一小区)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聚集”是指14天之内是否有聚集聚餐的经历。】

(三)医疗救治能力准备。按照上级要求,遇有突发状况时,按照“四集中”原则,第一时间联系卫生等相关部门,做好转移救助等各项工作,

(四)集中隔离场所准备。按照平战结合原则超前规划、集中隔离场所要配备充足的医务人员、村干部、公安干警、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坚守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护安全、垃圾处理安全“五道安全线”

(五)防控物资和社会保障准备。按照疫情常态化下重要医疗物资保障供应有关要求,储备好重要医疗物资并健全调用机制,医疗机构物资、药品储备量原则上应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做好社会防控物资储备和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确保储备物资的质量和储备场所的消防安全。

三、突出常态化精准管控

落实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精准做好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的各项要求,根据疫情科学划分风险等级,依法依规及时采取交通管制、限制人员聚集、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持续推进村部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整治,清洁消杀、通风和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强化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监管场所、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大重点人群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接种力度,倡导坚持“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对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分析、预警,及时有效处置疫情,降低与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药企业 内部控制 完善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医药企业生产的产品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国家很多法律法规的管制。这表明医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明显大于其它普通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医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通过内部控制来进行风险管控,有效规避各种风险是医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医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当前,国内医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性风险、市场性风险、环境与法律类风险、财务性风险。一是经营性风险:医院是国内药企的主要客户群体,各大医院的药品采购量占据了大半江山。其中,大部分医院为公立医院,因此,真正通过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的药品占比极小。随着医疗需求的日益增大以及医药分开制度的实施,药品零售企业在零售市场中的占比将明显增大,药企间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从而使经营性风险增大。二是市场性风险:当前,医药企业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与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压力。而很多地方药价仍偏高,加上农村合作医疗市场带有不确定性因素,均给医药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让医药企业面临着更多未知的风险。三是环境与法律类风险:医药企业本身承载着人道主义责任,所承受的环境与法律风险也更多。因此,环境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的改变均会给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四是财务性风险:尽管医药品是刚需产业,但随着市场趋冷,必将影响到医药企业的正常经营与销售。近年来医药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提高,偿债风险也随之增大[1]。

二、医药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医药企业普遍建立起内控管理体系,在风险防范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医药企业内控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很多领导以及财务人员均未真正意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而医药企业随时都面临着来自各方的风险,比如,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资金链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二是内控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由于很多医药企业是国企,属于国有资产,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仍比较严重,同时,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重视。这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其中,内部审计独立性差,基本由领导说了算,加上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性差,很难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作用。三是对重大采购项目缺乏有效的管控。重大采购项目往往耗资巨大,需要医药企业进行专项内控管理,尽量规避采购风险。在采购前,必须进行全面预算,掌握采购材料的数量、金额、相关风险、资金付款方式等信息。同时,还应由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财务部、采购部以及其他部门共同讨论采购方案[2]。但很多医药企业并未完全按上述流程操作。

三、健全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各类风险

(一)进一步完善医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下,医药企业也应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现医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全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公司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简而言之,医药企业必须把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中,尽快形成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医药企业要健全股东大会机制,限制股东权利,规范其行为,同时,要完善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制度,改进绩效激励机制,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另外,要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及时提供准确、真实、完整的信息,便于医药企业做好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风险管理属于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医药企业内控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医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首先,要完善财务核算体系,重视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出预算的预知,实现对资金活动的有效管控。其次,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中重要作用。要对内部审计进行明确的定位,并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3]。同时,要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加其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话语权,扩大内部审计范围,改进内部审计方式方法。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形成以制度管理企业,以内控监督企业的管理,从而使医药企业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另外,要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控,实行岗位牵制制度,防止采购权利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现象。

(三)重视风险评估环节,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基于内控理论的要求,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实现内控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医药企业必须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风险评估结果,将涉及到的错误与纰漏及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部门,安排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财务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二要建立医药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处理系统,及时收集、分析、处理相关财务信息,建立财务预警信息库。三要建设企业风险文化。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均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这也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企业灵魂的所在。将内控理念以及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更能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内控意识,提高其风险预判能力,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陆晔.试论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3,27(9).

医疗风险管控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来往日益密切,综合医院财务管理岗位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复杂。为了让综合医院能够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使医院财务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中央政府于2012年推出了新一代的医疗体制[1]。综合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新体制的指引,处理好内部预算工作、对支出环节进行控制、正确应对财务风险,确保医院顺利开展治疗工作。

二、顺应国内经济格局扩大医院财务管理的覆盖范畴

1.财务部门要对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结构进行调整

当前国内医疗卫生系统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改革。综合医院要把握改革机会,对内部财务管理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医院财务管理的覆盖范畴,使财务部门能够更规范、更有序地开展财务控制工作。扩大财务管理范畴的措施包括:(1)医院可以参考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在医院的财务部门中建立责任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2)根据医院财务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医疗收入与固定支出涵盖的一系列内容进行整理与区分。(3)将需要审核的医疗器材与药品进行细化分类,并分别对药品、器材进行价格审核。医院除了要扩大内部财务管理的覆盖范畴之外,还要根据医院财务资源的收支情况,适当调整医务人员和内部员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增加职员的归属感。

同时,医院要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分配,使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例如,医院要定期对各个科室的治疗仪器进行检查,如果仪器的型号过于陈旧,医院就要合理调拨资金为临床科室更换设备。又如,为了提高临床科室的医疗护理水平,医院应将有限的资金优先分配给医药研究项目和医护人员培训项目。资源配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必须将优化资金分配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此外,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医院可以在内部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将医院的各项收支情况记录到信息系统中,方便财务人员对资产流动信息进行监控与审核。比如,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药品使用与采购是最频繁的支出项目,为了管理好药品采购项目的收支账目,财务部门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详见图1)。

图1 综合医院药品信息管理模式

2.财务部门要支持医药科研项目使医院能够自力更生

我国的公立医院大多数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因此医院开展工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同时,医院通过提供治疗、护理服务及出售药品也可以获得部分收入。但地方政府的医疗资金有限,许多综合医院无法获得充足的财政拨款。为了维持医院的日常运作、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财务部门要合理调配资金,支持各个临床科室开展医药科研工作,使临床科室能够自主开发新型药物,并将自主研发的药品投入到日常治疗工作中,以此来降低采购药品的成本[2]。

三、财务人员要处理好对外投资项目与资金募集工作

1.做好资金募集项目的管理工作

医院必须拥有充足的资金和资产成本才能维持日常工作、开展医疗改革。为此,医院的财务部门除了要支持临床科室开展医药研究之外,还要做好资金募集工作,使社会企业能够为医院提供发展资金。医院在对外进行资金募集工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利益纠纷或财务风险,因此财务人员要在开展资金募集之前,对筹款项目进行风险估测,并针对具体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在实施筹款项目的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募集资金的全过程进行严密把关,防范风险发生。在进行筹款时,医院要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运用法律协议来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保障双方的利益。

2.对医院的投资项目进行管理

从笔者实际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许多综合医院为了确保内部管理和临床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都运用单位具有的独特优势,向社会上的经营企业进行商业投资,并通过投资途径获取医院需要的资金。医院财务部门对外开展投资活动,除了能让医院获取高额的利润收益之外,还能为医院开辟一条稳定的资金来源途径,使医院能够通过投资获取充足的经济资源。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要做好沟通协商工作,共同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预控,同时还要估测投资项目的支出和收益。在投资前,财务人员要对投资项目进行了解、识别经济市场的变化走势,选择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项目进行投资,防止医院遭受不必要的资产损失。

四、提高综合医院收支预算管控效率

1.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控职务

为了在复杂的经济形式中处理好综合医院内部的资产预算控制活动,医院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医院的日常运行状况,在财务系统中创设专门的资产预算管理岗位,同时,医院还要面向社会招聘经验丰富的预算管理人员,并根据人才的胜任力来分配岗位。医院在单位中创设专门的预算管理岗位可以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同时能够有效防范人为失误的发生,全面提升账目记录的准确性。

全新的医院财务控制规章提出,医院内部从事预算管控的工作人员在对收支预算进行编排时,必须严格遵守中央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出台的预算控制标准,对上一年度预算报表和实际收支账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审查上一年度的财务支出与编订的预算是否相符,并医院的赤字或节余进行总结。负责控制预算的财务人员在制定收入和支出预算方案时,不但要考虑单位的常规开支,还要兼顾医院即将启动或正在实施的开展项目,从全局层面确定支出预算。如医院内部维修基础设施、新建住院大楼、更换医疗设备、开展员工培训培训等。

同时,医院应当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财务部门应当职能加强与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的沟通,运用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业务部门开展各类事项均符合预算要求,并依据相关工作计划和定额标准严格执行预算。

2.地方政府加强干预考察医院的预算管控工作

在当今社会,综合医院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内部财务管控问题除了会对医院的发展情况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3]。只有先处理好医院的财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医院研究、改革医疗水平。因此,各个省市的政府部门都要对当地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干预,为医院的财务部门提供技术帮助和财政扶持。比如,地方政府可以经常委派机关单位中的专业财务工作者到医院的财务部门开展视察工作,对医院年度、季度和月度的预算报表进行检视。同时政府还要定期调查医院各个科室每个的季度预算申请与支出活动,查阅预算报表和收支账目。

此外,政府部门要协助医院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评审。重点评审预算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状态、职业能力及风险应对能力。政府派遣的财务专员在对综合医院财务预算工作进行考察时,必须深入研究医院的预算工作机制,挖掘预算编订与实际执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为医院提出改善方案。

五、结束语

言之,综合医院的财务状况会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医院各个科室开展治疗工作的前提。为使医院能够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必须对财务预算进行严格把关。在21世纪,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展变化,综合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为了提高综合医院财务管控工作的实施效率,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全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的指引下,医院要积极进行财务管理改革,优化风险控制环节、财务信息管理环节和支出控制。

参考文献:

[1]戴小,郑大喜.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职能拓展与思路创新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03):121-122.

[2]苏梅英.浅析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1):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