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法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产权不清晰问题
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土地征地手续不合法或不完善、土地以租代征,有房无地、房屋无报建或验收手续,以及其他原因无产权证;或由于资产重组、股东投资、资产置换、以物抵债等进入公司的资产未过户,或者由控股股东拥有产权证。
为此,IP0申报前要解决主要经营性房产、土地、专利、商标等资产的产权问题,办妥相关资产的产权证,对办理产权证确实有困难的,若不属于主要经营用房屋和土地,可以先转让给控股股东或其他方然后租用,资产专利和商标也可由控股股东长期授权使用。
案例一: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晶科技”)的LB0专利权长期未过户,对此IP0申报中,专利所有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物构所”)声明如下:
自本所将LB0专利权转让给福晶科技以来,该项专利(含其在美国和日本的权益)实质上归属福晶科技所有,其使用LB0技术不构成对本所的侵权。本所保证将根据福晶科技的要求尽快将专利权过户至福晶科技,并配合福晶科技排除任何第三方对福晶科技自由使用及处分该项专利的侵害及妨碍。
律师及券商对此作了核查声明:经核查,发行权及物构所目前正在办理该项专利的过户手续,专利权过户不存在实质的法律障碍,该事项不影响发行人资产的完整性,对本次发行及上市没有实质不利影响。
二、关联方交易及同业竞争问题
目前,一些民营企业从避税角度考虑开办了若干家业务类同或上下游企业,独立性相对较差,导致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相对较多。另外,核算基础薄弱使关联交易在安排、核算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交易目的、动机是为了调节利润;交易依据不充分,缺少相关合同及确认;定价不公允;关联方界定不完整;会计处理不当;交易程序不规范;实质关联方非关联化。 证监会在IP0审核中对关联交易是否必须、是否真实、是否公允,以及最近一年及最近一期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关联交易比例是否超过30%较为关注。对于发行人存在外包、外协生产模式的也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拟上市民营企业应提前规范关联交易,通过资产重组等方法消除同业竞争;减少不必要的关联交易,经营所必需的关联交易应完善相关程序和法律手续,并注意按市场原则定价。
三、收入确认问题
收入不真实是民营企业财务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般来讲,民营企业在没有上市融资需求的前提下,通常是少计、晚确认收入,少体现利润,尽可能地少缴或晚缴税。当企业有上市融资需求时,少体现利润是极其不利的。
另外,还存在收入确认凭证不完整,如缺合同、发票、交货或发运单、对方确认单等;或买方提供结算数据不及时或不准确;退货处理不规范;利用关联交易虚构收入、不真实反映收入等情况。由于与收入有关的重要合同、协议是收入确认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应格外重视合同的规范并妥善保管,尽可能地将合同的内容与条款予以细化。对于一些金额极大的重要合同,还应考虑聘请专业人士协助草拟并进行复核。
同时,企业应按会计准则要求制订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明确收入确认的时点、依据,并严格执行,以减少IPO审计时的调整。但目前相关的收入准则,主要是针对传统行业及传统销售方式制定的。对于新型产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行业、网络相关行业),以及药品的特殊销售方式,现有判定标准显得过于抽象,而只能依赖企业、审计师及监管部门的职业判断。下面以药品特殊销售方式为例,说明其应如何规范收入的确认问题。
案例二:某公司药品销售的主要方式是先将药品出售给分销商,继而由分销商完成药品的终极销售。公司在将药品发运给分销商时确认为收入实现,主要理由就是它与分销商签订有购销合同,根据这些合同的相关内容,不论分销商能否完成二次销售,都将如期收款。
而我国收入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分销商能否回款取决于其是否能最终实现销售,如果分销商持有的存货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全部实现药品的二次销售。换言之,靠二次销售赚取价差的分销商将因此没有支付能力,还会将货物退回公司。由于公司未来的销售仍需依赖分销商,不接受分销商的退货是不现实的。所以,公司虽然已发出商品,但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报酬实际并未转移,故公司在将药品发运之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是不合理的,其销售行为应按寄售模式予以反映,待分销商将药品最终销售后,再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四、
税务方面问题
民营企业在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采取各种方法逃避纳税,如设置账外账;不开发票不入账;向关联方转移利润;成本费用虚列,不配比结转;虚假购物(有增值税发票);应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所得税扣除与税法不一致,但往往得到税务局默认;个人所得税未代扣代缴;税收优惠不合法,无文件或审批级别不够。
由于IP0过程中,省级税务部门将对企业前三年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家法规政策是否相符出具确认文件,并就可能被追缴的风险作特别风险提示,以及证明近三年内有无税收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受过税务部门处罚。因此企业应早作安排,规范运作,依法纳税。企业在取得税收优惠时,应取得并妥善保管税务当局及其他政府部门有关征、免、减税文件及税务鉴证清单等正式书面文件。
这里还需提醒企业在日常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表审签中,报表应由相关责任人自行或书面授权签字。曾有企业在IP0申报中因比对纳税申报表法人代表签字笔迹不一致且无书面授权资料而被证监会否决的情况。
五、社保问题
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未按规定为全部在职职工办理社保关系。但IP0申报中对人员社保情况应予以披露,曾有企业因社保问题被否决的情况。故企业在申请IP0时,应充分准备并收集相关书面材料,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本公司社保执行情况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劳动合同以及劳动服务合同。
六、会计基础问题
民营企业往往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会计基础工作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政策及估计常见问题。如会计政策不够稳键,随意性或目的性强;资产减值计提方法不合理、计提基础不准确、计提金额不充足、计提范围不完整、大额冲回以前计提等。
(二)一些费用及款项长期挂账。某些民营企业在往来账如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银行存款未达账或预付款中存在名目繁多、责任不清、用途不明的费用性款项,长期挂账,未作清理,部分已成为死账。企业应在IP0过程中逐一清理,落实责任并进行账务处理。
(三)长期投资业务多且账务处理混乱。如投资挂账于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等;核算方法选用不适当,或不反映损益;股权投资差额及商誉处理不恰当;投资关系不清晰,无合同及被投资单位出资证明。为此,企业应在IP0过程中按会计准则规定对投资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并完善投资文件,如对外投资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投资协议、被投资单位章程、验资报告、营业执照等相关投资业务证明文件。
(四)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中的常见问题。如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方法、年限、残值率不当或经常变更;利息资本化不符合准则要求;停工损失资本化;试运行期间会计核算不正确;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时点不当,折旧起始时点不符合准则要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依据不充分;开发支出资本化依据或条件不充分;非专利技术是否能确定受益年限,以明确予以摊销或减值测试。
(五)资产、负债账面反映不完整。主要表现在:部分收入不入账,比如边角料销售;以物抵债资产、接受捐赠资产不入账;借款不入账;未付款购货未进行暂估入账;已办理报废手续但仍在使用资产等。
公司管理层应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健全财务机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七、研究开发费用问题
民营企业大多属于新兴高科技行业,因此企业的日常研究开发费用一般较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其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规定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并在受益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因此IP0申报中,对研发费用资本化,需充分考虑其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作为证明。
八、准则衔接问题
大部分民营企业IP0前尚未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所以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递延税款等方面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调整。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100-02
盈亏临界点,也就是损失与利益两平点或保本点。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分析企业成本、销售量、所得利润三者之间的盈亏平衡。盈亏临界点主要是指在特定销量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是等同的,即不盈也不亏。如果销售量比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低时,就会产生亏损;反之就能获得利润。盈亏临界点是重要的数量指标。
一、盈亏临界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时的特殊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处于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盈亏临界点分析也称保本点分析。
首先,它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在何种业务量下企业将盈利,以及在何种业务量下企业会出现亏损等总括性的信息;也可以提供在业务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企业降低多少成本,或增加多少收入才不至于亏损的特定经济信息。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为企业内部制定经济责任制提供依据,比如,企业决策层-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层下达以某年的利润总额和销售量的经营指标。
(二)盈亏临界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是对销售数量、销售的价格、基本成本、变动成本、盈亏等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评价计划工作可采用计算盈亏临界分析的方法。其研究内容为:利润受有关因素变动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利润增加的目的,如何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不同的生产计划或生产方式进行盈亏比较,并能达到最高的利润等。大多都采用数学加工的多少来表示。在非盈利企业组织中和盈亏临界分析的方法是相同的,也称之为“效益、成本的分析”。并且是对非盈利组织的各种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是否符合成本要求进行衡量的。偶尔也用对于企业规划的评价中。
(三)盈亏分析法的用途
对许多生产问题和全公司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盈亏平衡点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对公司盈亏平衡“点”的最佳估计,在图上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相当大的包括该点本身的“斑块”。这是因为要获取关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的精确数据,实在是具有内在的困难,同时也由于日常管理决策常常改变盈亏平衡点。在多产品综合性的企业中,数字的意义变得粗略而模糊不清,因而所得出的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等项目的粗略数字使许多重要细节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使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看起来,整个公司的状况还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在计算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营业额时,必须包括汽车、冰箱、大型内燃机、货车、洗衣机、火花塞和其他许多项目。一个产品或一个部门良好的成绩掩盖了其他产品或部门的不良情况。
二、盈亏临界分析对企业财务规划的意义
盈亏临界分析是一项实用技术,它不但可运用于生产决策、销售决策方面,也能用作财务管理中成本决策和预测利润等,在现实运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使财务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
通过分析图,能容易地看出企业当前是处于盈利还是亏损状态,及经营生产的情况和企业安全性等,让企业财务决策具备科学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企业控制成本费用
经过盈亏临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成本的最底线,并且以此作为依据,用尽一切办法提高现有固定资金的利用效率,各项开支都得到合理运用,进一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制定合理科学的价格标准
以最低成本的价格作为企业营销的基础,假设固定资本、单位性变动成本也是固定的,而售出价格与所收利润是成正向变动的。正常的提高销售价就能马上增加利润收入,这种情况出现就使企业更加的关注价格的波动,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动,及时的调整价格,就能促使企业对盈利的稳定性、可能性有所增加。
(四)调整产品结构
在品种较多制造企业中,综合贡献率是不一样的。如果企业想提升利润就必须调整贡献率产品的比例,不但可使企业大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而且能主动寻找新的利润关键点,使企业能盈利更强、更长久。
(五)订货过度冲动和盲目的避免
通过盈亏临界分析,最低资金与企业生产与否以及生产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在价格高于变动成本时才能接订单;假如价格低于变动的成本,除了特别的情况,一定不能接订单,否则利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变动成本是产品售价的真正底线。
(六)古老的成本观念转变成本动态观
通过盈亏临界分析,成本受时间和条件的影响,即使是固定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成本管理、控制和考核时,应形成成本动态观。
三、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及用途
(一)盈亏平衡分析是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判断经营状况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可用以下方式表达:企业收入=成本+利润,如果利润为零,则有收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收入=销售量×价格,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量×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
可以推导出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每计量单位的贡献差数
盈亏平衡分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方法:
1.按采用的分析方法的不同分为:图解法和方程式法;2.按分析要素间的函数关系不同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3.按分析的产品品种数目多少,可以分为单一产品和多产品盈亏平衡分析;4.按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分为:静态和动态的盈亏平衡分析。
(二)对生产问题和全公司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盈亏平衡点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公司盈亏平衡“点”的最佳估计,因为要获取关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的精确数据,实在是具有内在的困难,同时也由于日常管理决策常常改变盈亏平衡点。数字的意义变得粗略而模糊不清,因而所得出的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等项目的粗略数字使许多重要细节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使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看起来,整个公司的状况还是可以接受的。一个产品或一个部门良好的成绩掩盖了其他产品或部门的不良情况。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每个产品应该使用不同的盈亏平衡点图,这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常常很难合理摊派许多成本,特别当产品盈亏平衡点品种易于发生变化时更是如此,即生产的产品是同类型,且产量可以用诸如件数、或单位数、吨数、加仑数、桶数等来计量。尽管存在着这些困难,但对于形成有关预算控制、利润计划和生产过程。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很重要的。它使管理部门能够获悉,产量变化或准备采取的行动路线将怎样影响盈亏平衡点和利润。
四、盈亏临界分析在企业财务中的运用
(一)盈亏临界分析
要进行盈亏平衡点分析,首先应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为维持企业提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一般不轻易改变,不随销售额(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采购商品都是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销售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商品的成本则保持不变。
(二)盈亏临界分析计算公式
BEP=Cf/(p-cu-tu)
其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
Cf----固定成本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由于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常常是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与营业税及附加税率的乘积,因此公式可以表示为:
BEP=Cf/(p(1-r)-cu)
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利
(三)盈亏临界分析在企业财务中的运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三支队伍;存在问题;职业规划
一、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理论概述介绍
三支人才队伍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这三种人才代表着企业工作的不同领域,只有三方面人才队伍都得到充分开发,企业才能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局限于管理与领导阶层,还包括各层次、各类别人才的储备和发展,对国有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错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发生错位的现象较为严重,对未来没有信心、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过分注重索取、不安心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严重。
2.生存环境束缚了发展的空间。国有企业人才与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人才一样,都会面临养家糊口、竞争升职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困惑感与落差感。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考虑,将企业地址安排在郊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艰苦的工作环境都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员工的正常工作,从而给“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3.人才流失严重。一些国有企业发展前景不佳,而且福利、薪酬较少,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也不多,受这些因素影响,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都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人才流失,短期后果就是影响企业某一时间段的经营生产,长期后果就是影响企业人才队伍稳定,从而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很多企业缺乏定量化、规范化的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大多单位仍沿用传统陈旧的绩效评估手段,经验化、主观化严重,这些都将导致激励公平性、针对性不强,特别是享受特薪的人数、比例过低,从而难以对人才进行有效的激励,尤其是在国有大型经营生产企业,一些重大的生产项目或者经营任务需要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配合协同,团队协作必不可少,这些都将导致特薪待遇的人员压力大,而引起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
三、影响国有企业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的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1)政治环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政治环境是保障职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最重要的环境,如果国家处于战争或者动乱状态的话,企业根本谈不上稳定发展,更别说企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了。(2)经济环境。对于国有企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来说,当经济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企业与个人可能都对存在的问题较为麻痹,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可能会存在不足,员工由于安于现状可能也不会付出太大的努力去提升自我。(3)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各种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但关于企业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
2.内在环境因素。职业发展规划与技能培训不一样,应该强调针对性,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正是由于这种区别对待的特性,才更加体现了职业规划与发展的价值。人才的职业价值观、个人理想、个体特征、兴趣爱好、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是影响职业发展规划的内在因素。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人才职业发展规划时应该结合人才的个人理想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并且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根据企业需求对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树立其职业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完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职业发展规划
1.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计划
(1)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每个企业都需要在现阶段企业文化特征、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策略。在结合企业发展方向与战略的前提下,造就、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现代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为员工量身定做适合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职业发展计划。(2)改变人员配置体制,开发职业潜力。以往的企业往往只把人才当做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工具,这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是格格不入的,需要改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看成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3)职业发展计划实施。计划再优秀,如果贯彻执行出现短板,那么等于没有计划。因此,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固定部门进行监督、考核。将职业发展计划制度化,促进贯彻落实,成为企业人才管理与战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
(1)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梯队建设计划。由企业人力资源部与企业管理层代表组成专家小组,针对国有企业现在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要求,制定出各岗位的发展方向,可以以图文或图表的方式制定出来。(2)国有企业内部定期召集管理人员开会,不断优化、调整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制度,让部门负责人充分理解并支持和配合。一方面人力资源部可以在企业内部宣传人才建设计划,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负责人还需要将规章、计划及时落实贯彻到实践中去,形成一个企业范围内的人才培养造势。(3)部门经理根据符合梯队成员条件对各类人才进行考察,并制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时间,并把人才梯度建设工作纳入部门负责人的考核业绩中,硬性规定某一段时间。必须培养出若干名哪一类人才。凡是符合梯队建设标准的人才,需要及时上报,在人力资源部存档,由人力资源部填写人才信息表,及时了解人才的发展方向、发展的优、劣势,了解人才需要得到何种培训等。
3.完善考核福利制度
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考评、福利体系制度,制定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科学体系。各类人才、员工实行优胜劣汰,同时增强内部晋升的机会和公平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通过企业业绩与满意度,综合考核工作的目标完成情况;为每一位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中小企业的存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活力体现的重要标志。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产品技术创新、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运营发展的过程中,更要重视财务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目前,吉林省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吉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分析吉林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入手,研究如何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吉林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解决就业、技术创新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我省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我省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我省中小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生存能力较差。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如何完善财务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我省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文献综述
国外许多学者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金融市场研究为基础,主要研究财务决策与企业效益关系的模型。近年来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前提对其进行了研究。国内许多经济学者认为,重视企业管理,关键是重视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运转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载体。所以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就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2 吉林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现状
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小企业势必要健全财务管理体系。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我省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在我省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中小企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在实践中,我省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与当今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环节。
3 吉林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我省中小企业大部分管理者在财务管理理论的认识上缺乏客观性,未能及时掌握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他们的管理中,只重视生产和销售,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重视,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并不同于大企业,财务工作量小,业务简单,所以并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也不需要细化财务工作职能。这样就造成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应该发挥的监督、检查、资金控制、企业前景预测等功能难以实现。
3.2 融资难、投资机会少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吉林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同时,政府大力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除了政策的支持外还需要企业内部合理使用和分配资金,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一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设置较高、使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缺乏保障。
其次,投资机会少。吉林省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等问题,致使他们在项目投资方面的能力较弱。当面临企业技术升级或者生产转型的时候,企业在有机会投资的情况下,由于融资难就失去了转型和升级的机会。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导致投资方面出现一些短期性和盲目性的问题,使企业在发展前景上缺乏长远的规划,在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及分析等方面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资金使用缺乏控制,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盲目投资;资金周转速度慢等。
3.3 法律法规不健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中,仍不能满足现阶段财务管理的需要。会计法规由于制定的部门不一样,导致会计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等问题。在对财务工作监督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致使财务监管部门很难对一些会计违法乱纪现象进行检查。主观上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现有的会计法律法规认识上存在偏差,是造成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不能发挥作用的主观原因。
4 解决吉林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合理设置会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在企业内部,财务机构的科学设置和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单位在经营管理上要求越高,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就越高,从而体现了设置会计机构的必要性。而会计机构的设置需要配置相应水平的专业人员,财务人员要具有专业的业务水平,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投资、风险预测等学科有一定得理论基础;而会计人员要掌握与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会计原理、会计法规等。
4.2 强化资金链的控制
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同时,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在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上严格控制,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建立健全的财务控制提系,才能使金融和担保机构对企业有信心,放宽企业的融资门槛。只有解决了融资问题,才能保障投资的效益,使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提高企业的效益。
4.3 建立健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健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法律体系,规范和制约会计业务;健全会计监管的法律制度,明确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定期参加学习国家的财务相关法律及政策、特别是财务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法律意识、财务管理意识、更新思想;对于财务人员要定期参加税务或政府部门举办的财务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4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管制度
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内部财务监管体系。要保证财务监管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避免流于形式的监管制度。为了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必须做到事前控制,以便于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监管。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价值管理系统,渗透在企业的各个领域中。税收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从税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为提高税收筹划效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将税收筹划融合进财务管理的各环节之中,通过各环节间的内在互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筹划方案的选择和筹划内容的安排都应围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来进行,不能一味地仅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综合考虑筹划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收益,给社会带来利益。决策者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
2.合理性原则。企业在税收筹划活动中所构建的事实要合理。对此,一是要符合行为特点;二是不能有异常现象,要符合常理;三是要符合其他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从税收筹划角度考虑问题。
3.事先筹划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导致偷税、欠税,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税收筹划。
4.服从财务管理总目标原则。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税收筹划时,如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可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5.服务财务决策过程原则。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安排来实现,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决策。避免税收筹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从而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6.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机会收益、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7.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边缘上进行操作,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充分防范未能依法纳税及不能充分把握税收政策整体性的风险性。
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是以符合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不仅有利于正确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我国企业而言,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尤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资金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税法中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选择更有利自己的融资结构,更好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
1.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首先,税收筹划主要就是谋划资金流程,它作为减少税收成本最有效可靠的途径,将被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者所采纳。税收筹划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条件的,为此就需要企业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程序,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管理,进行正确的财务处理,使整个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合理、合法、经营活动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其次,税收的法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其一定的适用性、相对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企业要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要求其会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既精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又熟悉现行税收政策和税法,以使企业在税收政策和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