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城市农贸市场的概念与发展演变过程城市农贸市场是指经城市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或开办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之需,以经营蔬菜、粮油、果品、肉、禽蛋、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为主,由若干经营者组成,实施集中、公开交易的场所。农贸市场是从集市中分离出来的时代产物,农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农贸市场的出现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自发形成,具有流动性、不固定性的特点,交换对象为农业产品,交换场所为露天场所。第二阶段是农贸市场的发展完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以农贸市场经营为生的商人出现,固定场所、固定时间、有一定规律性。第三阶段是农贸市场的升级转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农贸市场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工精细,场所固定,经营管理规范化。
1.2城市农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城市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不平衡,现状农贸市场存在以下几类。第一类:路边马路市场。主要存在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城市旧城区。这类农贸市场的优点为价格便宜、服务方便,缺点为“脏、乱、差”现象严重。第二类:室内大棚农贸市场。现阶段我国农贸市场主要的存在方式。这类农贸市场的优点为功能齐全、价格适中,缺点为交通混乱,存在“脏、乱、差”现象。第三类:各类生鲜超市。主要存在于城市新建区或者居住档次较高的区域。这类农贸市场的优点为卫生安全、分类精细,缺点为价格高、消费人群较少。目前,农贸市场正经历着三个转变:地点——从室外到室内的迁徙;形态——从简陋到精致的蜕变;经营管理者——从街道办事处到企业的交接。
1.3城市农贸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农贸市场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生鲜超市作为一种全新流通模式,对传统的流通渠道形成了巨大冲击。无论是先进国家的经验还是我国近年在大中城市的实践都表明,生鲜食品的超市经营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所谓农贸市场超市化,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引导大型流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消费要求的原城市农贸市场,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对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使其成为经营主体组织化、经营产品标准化、经营方式超市化及服务规范化,以经营生鲜农副产品为主的超市。“农改超”已在全国许多城市推出,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农改超”存在着多层次分布和地域性差异,这就意味着“农改超”将根据各地市场特点,存在着一个逐步演进的发展过程,现有农贸市场虽然受到很大挤压,但仍具有面向低收入和传统消费阶层的市场生存空间。
2农贸市场发展规划方法探索结合东营市农贸市场规划的经验,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对中小城市农贸市场发展规划参考性的方法。
2.1通过规划控制实现农贸市场发展模式转变
2.1.1经营模式的转变首先,对现状马路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整顿马路市场秩序,逐渐取缔马路市场。其次,对现状农贸市场进行“规范、改造、提高”,使现状农贸市场达到规范化要求,加快农改超的步伐。再次,对新建农贸市场原则上采用“生鲜超市”的模式。最后,鼓励综合超市的生鲜部进入居民生活区,鼓励大型连锁企业开办生鲜副食品超市。
2.1.2投资模式的转变农贸市场建设投资必须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兴办农贸市场。
2.1.3运营模式的转变一种是BOT模式,由政府委托开发商开发或者改建,政府拥有产权,开发商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另一种是产权式,将农贸市场等配套作为土地拍卖中规划的条件,使菜市完全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一样,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合一。
2.1.4管理模式的转变明确农贸市场的管理和建设必须法规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制定明确的建设和管理流程、章程,将责任法律化。
2.2“刚性与弹性”结合的规划控制方法规划中对农贸市场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所属居住片区和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强制性的规定,而对农贸市场的具体发展模式实行因地制宜“弹性控制”。
2.3采用可操作性较强的分级分类标准
2.3.1规划农贸市场的等级,一般可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三级(1)市级农贸市场。市级农贸市场是指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辐射整个规划区或地区性的农贸市场。市级农贸市场的经营范围是以综合批发为主,将各类农贸专业批发市场综合设置,主要包括蔬菜类、果品类、水产类、粮油类、副食品类、家禽类等经营项目为主,配以仓库区、餐饮、工商、金融、旅馆、医疗等服务设施。(2)区级农贸市场。区级农贸市场是指以零售为主的农贸市场,服务半径1000米以上,服务人口3~5万人。区级农贸市场的经营范围主要是蔬菜、水果、水产、副食品、家禽等各类农副产品的综合零售。(3)社区级农贸市场。社区级农贸市场是指零售型的农贸市场,服务半径500米以上,服务人口1-1.5万人。社区级农贸市场的经营范围主要是蔬菜、水果、水产、副食品、家禽等各类农副产品的综合或单项零售。
[关键词]“农改超”;制度创新;组织演化;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 F12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5-003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交易效率和契约选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06BJY088)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首先放开了对鲜活农产品的计划控制,实行市场调节。与之相适应,城乡农贸市场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农产品终端流通的传统模式,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农民“卖菜难”和城市居民“买菜难”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城乡农贸市场成为城市居民购买鲜活农产品的主要场所。农贸市场为鲜活农产品买者和卖者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发展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流通业态的发展和食品结构的调整,传统农贸市场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对卫生、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农贸市场这一经营方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因此,从2002年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如福州、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开始探索对原有的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产生了由生鲜超市从事鲜活农产品经营的全新模式。
由于“农改超”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献并不多。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1)“农改超”的意义探讨。胡定寰[1]、黄祖辉[2]、周应恒等[3]学者研究表明,与农贸市场相比,生鲜超市经营在一定程度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解决食品安全的市场失灵,并且超市经营的农产品具有产品优质、环境整洁、服务便捷等优点。在此基础上,胡定寰等[4]进一步指出,采用“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不仅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还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和订单式大农业的发展,提升国内农产品的竞争能力。(2)消费者对农贸市场和超市经营的购买行为实证分析。胡定寰[5]、刘李峰等[6]学者调查研究认为,质量、价格、收入是消费者在“集市购买”和“超市购买”之间行为选择的决定因素。刘李峰等[7]还从不同经营模式下超市农产品价格形成的特点出发,对超市农产品整体价格水平过高以及超市与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水平差异的原因作了深入剖析。(3)从产业组织、经济演化理论等角度进行分析。乔颖丽[8]、李忠旭[9]分别从市场竞争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农改超”形成的农产品超市在实践中出现的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原因;朱李明[10]则从演化理论分析认为,“农改超”是一项交易制度的演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政府在这一变革中不应该成为推进“农改超”的主角。
可以看出,我国“农改超”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农改超”现象的现实层面,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而且,随着城市、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农贸市场这一农产品零售业态向生鲜超市演进是大势所趋。因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将为农产品超市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从制度创新与组织演化的视角来研究“农改超”这一现实问题,认为农产品超市替代传统农贸市场是交易制度在边际上的创新,是在制度需求大于制度供给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这一边际创新过程伴随着市场交易组织的生成与演化。文章的结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农改超”这一制度创新过程进行“供给-需求”结构平衡分析;第三部分对农产品超市经营替代传统农贸市场作组织演化分析;第四部分从组织经济学的角度比较研究农产品超市经营与传统农贸市场的治理机制与运行绩效;第五部分是结束语,将对本文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二、制度创新:“农改超”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制度是一系列对人的行为施加约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11]制度的创新则强调制度诸要素或结构随时间推移、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局部改变,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市场形式是一种交易制度形式,农贸市场交易属于一种传统的初级市场形式,而生鲜超市经营则属于现代商业形式。因此,“农改超”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一项交易制度的变迁,它的演进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舒尔茨是最早运用“供给-需求”分析框架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展开分析的学者,他认为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12]经济发展尤其是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对制度产生了不断的新的需求。而制度变迁只不过是为适应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作出的滞后调整。制度变迁理论指出,只有当行动主体的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一项制度才有可能创新。也就是说,只要存在潜在的制度创新利润,就会有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就存在制度创新的压力。从现实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在原有市场组织经营制度框架内无法获得的外部收益,产生了对新的制度(即新的市场形式)的需求,因此生鲜超市经营对传统农贸市场的功能取代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
1.农产品质量相对需求的变化
农产品质量相对需求的变化可能是影响传统市场形式进行创新的最直接、最有力、最常见的动力因素。近年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生产进入了一个相对过剩的时期;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发生了变化,开始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食品的口味、营养和品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农贸市场内部经营秩序混乱,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加大了消费者进入购买的交易成本,也导致农产品经营价格水平低下。因此,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求以及高质量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在现有市场形式下存在不可获得的潜在收益,产生了对改变传统农贸市场经营的制度创新需求。需要强调的是,农产品价格的相对变化趋势要持续一段时间后才会对制度创新需求产生真正的影响,形成制度创新者的心理预期。
2.技术条件的变化
技术创新产生了许多新的收入流,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因。对于制度本身来讲,技术进步也降低了制度运作成本,提高了制度收益,使某些制度从无到有、从不可行到可行。每一种零售业态的出现、发展与变化,都与其所处的技术条件息息相关。我国生鲜超市经营发展所必须的技术条件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逐渐具备,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连锁超市经营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的进步上。2005年底,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五纵二横”的“绿色通道”网络,鲜活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运输和配送更为快捷和经济,加上农产品贮藏技术条件的提高,部分城市超市鲜活农产品经营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且,超市在我国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从事连锁经营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现代管理技术及计算机等先进管理手段也更加普及,城市生鲜超市农产品经营发展已经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从新的和更为有效的技术中获得潜在收益,是促进个人或团体改变市场经营形式的强大动力。技术进步要求更大规模的工厂和公司制度,这就要求生鲜超市经营的发展,从而代替传统的农贸市场粗放的经营模式。
3.其他制度安排的配套
不同制度安排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某个特定的制度安排要依靠其他制度安排才会发挥作用或者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些重要制度的创新会以强大的力量拉动相关制度的创新。传统农贸市场经营中存在环境脏乱、质量参差、短斤缺两等痼疾,这些均与政府城市环境整治等目标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纷纷号召和鼓励连锁超市参与农产品经营并鼓励传统农贸市场向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超市改造。从2004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在这项创新中持积极的态度,“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另外,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农产品认证机构的出现及规范化客观上也为农产品进入超市创造了条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以及“QS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一大批农产品相关的认证政策和认证机构对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客观上为农产品进入超市提供了条件。
(二)制度的供给分析
1.成本高昂导致制度创新主体投资不足
诺斯与戴维斯强调,只要存在现有制度下无法获取的潜在收益,制度创新就会产生。然而事实上,当制度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成本时,并不必然意味着制度创新肯定发生。生鲜超市经营替代传统农贸市场,由于投资成本大,投资者望而却步,不少仍持观望态度。商务部曾做过一项调查,认为“农改超”之所以进程缓慢,主要是投资成本太大。有人初步测算,改造一家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需要投资上百万元,要改造全市农贸市场,需要投入数十亿元,这笔巨资不是几个企业所能吃得消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即使是政府创建生鲜连锁超市,投资不足的问题依然会存在,而且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实践证明,政府应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投资商做好“农改超”先期的配套工作;出台相关政策,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建设。
2.利益受损群体的存在阻滞制度的有效供给
制度创新主体对外部收益的追求,必然会带来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原有利益主体的利益如果受到侵蚀,对制度创新的抵制将成为合乎理性的选择。因此,对这些受损群体进行利益补偿,就成为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以厦门市实施“农改超”为例,作为第一家“农改超”试点,政府选择了当时空摊位较多且周边居民消费水平较高的莲花农贸市场与生鲜超市“每日鲜”合作,进行“农改超”改造。按原计划,应该是整个农贸市场都进行改造,然而由于原有经营者的反对,“每日鲜”不得不作出让步,只将农贸市场一半左右的面积进行改造。于是,一个有些畸形的农改超模式就出现了――在同一个市场里,一边是按现代模式经营的生鲜超市,另一边则是传统的农产品摊位。这种过渡式的制度创新不仅没有解决利益受损群体的补偿,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竞争的无序性),实践也证明这种模式是失败的。
3.新的社会成本问题导致制度供给不足
要使潜在的制度收益得以实现,必须首先清除阻滞制度起源或制度创新的障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制度以减弱外部不确定性,建立制度又必须付出交易成本。这就出现一个怪圈,制度创新的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以获取潜在收益,而进行制度创新又必须先增加额外的交易成本。[13]这就给制度创新收益-成本比较分析带来新的均衡点。“农改超”可能造成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改超”势必会直接导致巨大的失业洪流。福州市一些农贸市场的“失业者”为了生存,不得不挑起扁担走街串巷,或加入到占道摆小摊的大军中去。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设法引导失业者再就业,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力度,这都需要花费成本,从而导致“农改超”的进程缓慢,甚至倒退。
4.农产品流通体系整体落后也导致制度供给不足
一项制度是否出现或得到创新,不仅受其它配套制度是否同步的影响,还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如果技术因素表现为投入不足,则制度创新的进程就会放缓或停滞。缺乏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改超”的关键症结。农产品进入超市还是进入农贸市场,表面上是农产品分销渠道的问题。实质上反映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建立、整合与完善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80%~95%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和大型食品商店流通的,而在我国城市中,只有6%的农产品进入超市。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生鲜超市经营得益于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通过大规模配送中心组织鲜活农产品流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尽管目前为止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农产品实行超市经营所要求的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仍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在流通环节我国水果损失率高达20%~25%,蔬菜的损失率高达25%~30%。
三、组织的生成与演化:“农改超”的市场组织化
在有关研究成果中,交易组织是指那些从事交易活动,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媒介交易的组织。一定程度上它是在一个层级秩序中由一个(或几个)领导者来协调(通常这样的关系和责任得不到完全的界定)。交易组织的功能是组织市场交易,保证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的顺利交易,而不是交易组织自身进行某种市场交易。交易组织的内部组织规则体现着实现市场秩序的要求,或者本身就是市场规则,交易组织的运转构成了市场运行的主要部分。[14]在人们的经验语言或部分研究者的学术术语中,交易组织有时被直接称为市场,包括由政府有关部门以一定的形式投资兴办的农村集市贸易或城市农贸市场等多种形态。
与交易组织不同,企业组织是以追求盈利为目标,使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企业组织所组织的交易是一种“管理的交易”,而不是市场交易。而交易组织所组织的交易主要是不同企业组织(或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企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市场,而交易组织以其内部的交易制度构成了市场。市场和组织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都需要花费成本,市场交易存在交易费用,企业组织内部交易存在管理费用。科斯指出,当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与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相等,则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边界达到均衡。农产品连锁超市的出现及其与传统农贸市场并存的局面在此恰好可以得到一个脚注。
(一)农贸市场的发展与局限
在市场过渡背景下,农贸市场这一交易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实现组织化的内在需要。市场组织化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如体现在各种交易方式中的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借助组织体实现的交易行为的空间组织化,以及市场交易者的组织化等等。从1985年国家开始逐步放开农产品流通市场后,交易本身的内在需要亟待农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实现市场数量和交易额都大幅增加。农村集贸市场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是因为形成了与这种交易方式相适应的契约关系。任何交易活动都是要花成本的,每一次有效率的交易都是人们节省交易费用契约选择的结果。可以说,在相应的局限条件或环境下,农贸市场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减少交易费用的契约安排。[15]
但是,农贸市场是一种传统、初级的交易市场形式,交易者只需向市场开办者或管理人员交纳一定的入场手续费用,或者以固定期限承租的方式就可以在市场内部摊位摆货。农贸市场交易的规模和范围小、交易信息的传递方式原始、交通运输技术落后、交易范围人口密度低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其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集贸市场的契约安排节约了交易费用,但这种节约是有限度的。当原有的局限条件或环境被改变,农贸市场交易的种种弊端开始暴露,并且在这种原始的市场形式下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不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首先,传统农贸市场经营的商品质量堪忧。由于农贸市场进入门槛低,经营户都是个体小商贩,并且流动性也较强,这种分散经营的状况,客观上形成了进货渠道广而杂的混乱局面,导致市场管理者难以对商品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市场内部也缺乏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手段。其次,农贸市场整体环境与现代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与现代生鲜超市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洁净的卫生条件相比,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以致有“一家市场污染一条街”的说法,“三放心”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第三,农贸市场经营者整体素质偏低。市场内多为小商贩和农民个体经营,人员素质较低,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宰人坑人现象时有发生,经营服务水平落后。第四,市场管理经营秩序不规范,管理难度较大。由于进货渠道复杂,进货数量、成本和销售额只有经营户自己知道,统一管理上存在相当困难,这也导致征税难度增大,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经济文化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传统市场形式的农贸市场尤其是开办于大城市的农贸市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二)农产品连锁超市:企业组织的生成
生鲜超市经营是在传统农贸市场这一市场形式出现后市场需要进一步组织化的结果,意味着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整合。实践证明,尽管市场组织的途径多种多样,交易活动的整合方式各不相同,之所以要进行整合和组织化,是因为市场交易活动在流通渠道的安排、市场占有的实际份额、交易规则、交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交易者的组织状态等方面出现了程度较大的变化[14]。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生鲜超市经营的生成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在新兴的生活社区直接由开发商和投资商合作开办;另一条路径是在原有农贸市场市场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发起,具体企业负责改造并经营。具体来讲,直接兴办生鲜超市先由社区房产开发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将摊位的产权售给农产品经营公司,经营公司也可以将拥有的摊位进一步卖给商贩或其它经营团体,但由公司统一商品采购进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银。保证购物环境舒适,产品质量和计量有保障,统一的进货渠道和整体规划,使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比较放心,购物更加方便。
对传统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政府为生鲜超市经营创造的良好政策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投资,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生鲜超市经营的快速发展。以福州为例,作为全国“农改超”搞得较好的城市,政策扶持自然是首当其冲,特别是“农改超”后对原有农贸市场商贩的安排,其做法是“一补三转”,即补贴、转移、转化、转行。“补贴”,即由市、区两级政府筹措资金,对因撤销农贸市场而蒙受损失的商贩进行资金补偿。“转移”,即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联系,将预交摊位费的商贩们转移到尚未改造的其它农贸市场,补齐经营时间。“转化”,即通过培训挑选,将符合条件的原农贸市场商贩转化为超市员工。“转行”,即帮助商贩转换业态,开日杂店,或根据所长向其它行业转移。这些措施极大的降低了“农改超”过程中的阻滞因素,促进了企业组织的生成。
生鲜超市经营的组织生成具有双重特点,从制度变迁的连续性角度考察,可以看到改造的初始状态特别是传统的各种市场形式对企业组织的生成过程造成了巨大影响,大部分生鲜超市都是在原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改造而来,涉及到原有市场形式下经营主体的利益,因而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度也相对在社区直接开办生鲜超市要大得多;从经济整合机制的具体特点来看,在生鲜超市经营的生成过程中,尽管市场力量和市场原则已开始发挥作用,但在现实条件下,行政组织按再分配原则进行资源动员的活动在“农改超”过程中仍处于重要支配地位,也正是近年来不少城市政府力量对市场的干预,才使得“农改超”的进程较快。
可以预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鲜超市会逐渐取代农贸市场和个体商贩,在鲜活农产品零售业中占统治地位。这一点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鲜活农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验证。[16]“农改超”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的一个新动向,也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的必然经历的历史进程,“农改超”在我国已成一种趋势。
四、组织治理机制与绩效:农贸市场与生鲜超市的比较
依据组织经济学分析的观点,一项交易可以在市场进行,也可以在组织内部完成。市场交易依赖运作的是自由竞争下的价格机制,而组织交易的运作则是一种集体行动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性质的合作。在此,笔者将农产品的质量看作是组织的目标函数 ,据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农贸市场接近于市场交易模式,而生鲜超市经营则接近于等级制交易模式。Williamson将制度环境与治理机制二者结合,强调市场、混合型和等级制三种不同的交易模式具备不同的组织工具与绩效特性。下面就激励机制、权力控制、自发性调适与合作性调适等[17]各方面的组织工具与绩效特性,来对市场型、混合型及等级制三种治理模式运作方法作一比较。
激励机制是行为决策者采取策略的动机,当自我执行的行为与利益结果产生比较紧密的连接时,激励机制就会相对提高;反之,当行为与利益结果紧密性降低,激励机制就会相对降低。以激励机制为比较标准,生鲜超市经营对质量追求的激励程度要比农贸市场高,这与经营者自身的商品质量观念以及客观经营条件都有关系。权力控制的运作在强调上下级指挥服从关系的等级制交易模式中多以命令的方式进行,在强调合作关系的混合型交易模式中多以合作规范方式进行。Williamson指出,权力控制在等级制组织交易中最强,在决策权分散的市场型交易模式中最弱。生鲜超市经营内部管理严格,对货物的采购必须要求按照既定标准执行,对违规者将予以惩罚,在有效的权力控制下,工作人员都会服从规定章程。农贸市场因其进货渠道复杂,经营者组织分散,市场管理人员难以对市场内经营的农产品统一进行质量鉴定,高昂的监督、管理等相关成本削弱了权力控制的力度,甚至导致权力控制无效性的存在。
调适性是指参与交易的行为者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所能作出适当反应的应变能力。交易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在不确定因素发生时参与交易的个体能够自动自发作出决策,进而采取快速有效的反应者,Williamson称之为“自发调适性”。由于自发调适性的高低与激励机制直接正相关,因此,市场型交易模式的自发调适性要高于等级制。当市场上高质量农产品价格提升时,传统农贸市场商品经营者相关独立,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难以形成一致性努力来经营高质量的农产品,从而削弱了自发调适的效果。相反,生鲜超市经营理论上来讲,尽管自发调适性不强,但由于超市经营者对商品质量的意识较强,而且生鲜超市从一开始就是将商品质量摆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弥补了自发调适性的不足。与自发调适性相对应,在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发生时,参与交易的个体必须要考虑对手的反应才能作出最适决策,进而采取最优策略,Williamson称之为“合作性调适”。合作性调适与激励机制呈负相关,这是因为激励太强会阻碍双方合作的进行。从上面的分析结论也可以看出,农贸市场的合作调适性相对生鲜超市经营要低。
上述说明可以整理如表1。借助Williamson的分析思路,经由组织工具和绩效特性,提供一个将交易模式维度化的比较分析结果,借此可以清楚区分出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经营模式所属的类型,以及组织治理机制和绩效特性的比较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生鲜超市经营的组织绩效特性不论在哪个维度都要强于传统农贸市场。在实践经营中,生鲜超市经营不仅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订单式大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而且可以改善购物环境,增加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满足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需要。
五、结束语
作为一项交易制度,农贸市场交易属于一种传统的初级市场形式,而生鲜超市经营则属于现代商业形式。生鲜超市经营替代传统城市农贸市场交易问题本身实际上是一项交易制度的变迁,它的演进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当传统的市场形式不适应组织发展的目标要求,现存制度安排下存在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时,就存在制度创新的需求,从而产生的交易制度的创新需求。新的制度安排就是在制度供给与需求主体之间权衡的结果。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制度的创新过程离不开组织演进的配合,交易组织的生成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制度创新,并在可行限度内完成着组织市场交易的使命。市场实现组织化的努力和新的制度规则的确立都是通过交易组织的组织规则的确定(组织工具)和组织的绩效特性的改进来实现的。可见,交易组织生成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是制度创新与市场组织化彼此耦合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定寰.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5,(2):12-19.
[2]黄祖辉,等.中国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9-13.
[3]周应恒,霍丽,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53-80.
[4]胡定寰,Fred Gale,Thomas Reardon.试论“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新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1):36-39.
[5]胡定寰,俞海峰,T.Reardon.中国超市生鲜农副产品经营与消费者购买行为[J].中国农村经济,2003,(8):12-17.
[6]刘李峰,武拉平,张照新.价格、质量对超市农产品经营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消费者角度的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2007,(1):24-35.
[7]刘李峰,白晶晶,武拉平.城市超市的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基于与集贸市场对比的视角[J].中国物价,2006,(12):21-26.
[8]乔颖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6,(3):66-70.
[9]李忠旭.蔬菜流通模式的制度变迁――关于农产品市场改建成超市的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5,(8):83-85.
[10]朱李明.演化与变迁:我国城市中的“农改超”问题[J].商业 经济与管理,2004,(2):13-16.
[11]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12]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科斯,阿尔钦,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连书店,1994.
[13]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7-210.
[14]张群群.论交易组织及其生成和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1-249.
[15]蔡荣,祁春节.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与契约行为[J].改革,2007,(6):108-112.
[16]Englewood.N.The 1995 POPAI Consumer Buying Habits[M].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ong Institute,1995.
[17]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和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01-322.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Systematism: An Analyse Frame of Changing Urban Produce Markets into Supermarkets
Cai Ro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 Wuhan 430070,China)
(一)生鲜超市的定义及特点
生鲜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其中包括蔬菜、水果、水产、粮食等,它是人们家居饮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鲜超市则是指专业从事生鲜经营并结合现代超市经营理念的专卖店、连锁店,其类似于家电超市、建材超市。但此时的生鲜则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一般的农副产品,还涉及到一些强相关性的产品,例如,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厨房用品等,可是说生鲜超市经营的内容是农贸市场所有的,是家庭厨房所需的。
生鲜超市是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取二者之长,弥二者之短,充分发挥特色优势。
1. 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严格的准入制度,防止了有毒有害农产品的进入,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规范农产品市场,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
2. 舒心、幽雅的购物环境,有利于“菜篮子”产品的高效流通,贴近了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
3. 生鲜超市的专业化、多样化、优质化经营,有利于促进现代零售业向小而精的一头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水平。
4. 生鲜超市所创建的“绿色市场”推动了绿色生产,加快了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超市的转变,有利于使产品资源通过现代化的流通渠道面对终端客户,促进投资者改善和树立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
(二)生鲜产品与超市业态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上十年的励精图治,“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 “菜篮子”产品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产、供、销的各环节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目前“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正日益侵占着以往街头小店、百货店等传统业态的地位,其功能日趋多样化、全面化,以至形成“很多东西非要到超市才能买到”的局面,连锁超市异军突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一站式购齐”的购物观念,另一方面人们将大卖场购物看作是一种新型休闲娱乐方式。连锁经营被称为商业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因为他把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提高了协调运作能力,实现了规模经营效益,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流通方式,超市作为连锁经营的主力业态在现代商业流通领域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连锁经营在我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诸多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市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态势,面对严峻的形势,加快推进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对于改善流通结构,进一步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专家预言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的五大趋势中,“以经营生鲜食品为主的超市和专卖店将替代农贸市场”首当其冲,可以想象,生鲜经营将是外国进入的又一个争夺点。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在商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到“十五”计划末期,“全国连锁企业店铺将发展到10万个,销售额达7000亿元” ,“培育5家至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二、生鲜超市市场机会分析
1、 “菜篮子”产品与超市相结合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中国农副产品的销售一直是“提篮小卖”或集贸市场,而超市则被视为工业制成品的销售场所,中国发展到现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跨越,但微观上农副产品及其销售的发展一直滞后,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托超市这样一个抓手,把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形成农业的全新观念”。从陆续报道于各地新闻媒体的关于生鲜经营的消息,我们足以得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超市取代农贸市场经营“菜篮子”产品将是必然的趋势。据调查,发达国家的超市中生鲜食品占有10%以上的份额,而我国仅有1%。
2、 “菜篮子”产品现有的经营模式与竞争环境
生鲜消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过去是农贸市场和国营菜店一统天下,现在的消费需求已明显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层次化。各种零售终端的生鲜销售功能在不断分化、重组和提升中,正不断创造着各自的市场特色和生存空间,传统农贸市场原有的销售地位倍受排挤。研究生鲜经营的环境,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三种竞争形式:传统农贸市场、小型超市大规模连锁、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既有优势又有劣势。生鲜超市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的竞争环境,认清形势,找准对手的弱点,取长补短,才能准确定位,把握主动权。那么建立生鲜超市的真正意义在哪里?这就是以“菜篮子”产品为结合点和突破口,以实质性的找到和解决怎样使生鲜经营在最有效的载体形式下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发挥,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生鲜超市市场定位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需要农贸市场配合规划管理,改变脏乱差的局面,同时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推动着农贸市场朝着能够有效建设食品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的形式发展。为此,通过长期的摸索,近几年各地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造模式,主要有广州模式、武汉模式和深圳模式三种。其中要数深圳模式最为有效,其以原有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批发市场为后盾,发展连锁生鲜超市,生鲜经营的利润源跳出批零进销差价的局限,向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延伸,在生鲜供应链上形成的优势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比较以上三大模式,深圳模式显得更具特色,更有创新意识,关键在于其对生鲜的流通渠道这个载体形式进行了本质上的改造,摒弃了传统运作了几十年的旧有农贸市场模式,从根本上依靠超市概念改造旧传统,从而解决农贸市场引起的诸多问题,探索的真正意义无非在于积累经验,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市场切入点,降低风险。在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农贸市场面前,生鲜超市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作为农贸市场的替代品,与其共生存、共发展,直至最终取代农贸市场。为此,生鲜超市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合理定位。
1. 实行产品多样化和创新经营;
2. 经营方式更要贴近消费需求;
3. 在环境、卫生、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高水平的专业化改造。 四、生鲜超市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一)产品策略
国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根据消费中的餐食加工者和用餐者、加工地点和用餐地点的不同,将生鲜食品消费形态细分为内食、外食、中食。内食主要指传统餐食加工消费方式,主厨和用餐者都是消费者家庭成员,做饭的厨房和用餐地点也是在家里,外购做饭所需的原材料,但整个餐食加工和消费过程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外食主要指在外用餐形式,主厨者以及厨房和用餐地点都在消费者家庭以外,整个加工和消费是在家庭以外的地点完成的,用餐者则有多种组合方式。中食是近年逐渐流行的用餐方式,其加工者和加工地点是在家庭以外的加工场或超市完成,加工品一般是半成品,消费者则以家庭成员为主,用餐地点可以在家里也可以不在家里。因此,在体现专业化的生鲜超市中应具备较全面的消费品类,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1. 以内食为主, 2. 覆盖面广, 3. 分类清晰;
4. 辅助外食,
5. 建设超市厨房工程;
6. 大力推广中食,7. 扩大超市产业化规模;
8. 辐射产品经营范围。
(二)价格策略
由于生鲜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小,属于消费频率高的需求品,市场定位在于中低端,实行优质中价或优质低价的定价策略不失为最明智的价格策略,因此薄利多销应是生鲜超市遵循的原则。在产品价格定位上要灵活决策,这主要体现在分拆后产品的定价和合并后产品的定价两个方面。根据需要的不同,生鲜超市很可能要进行一些化整为零的操作,这样无疑会改变一些原始的数据,使定价复杂化。因此,超市要灵活处理,运用有效的计算方法合理制定价格,达到既有竞争力又实现客观利润的目的。
(三)促销策略
促销的目的是告知信息、说服客户、提醒客户采取购买行动等,要达到促销目的,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运用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首先必须针对自己的特定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生鲜超市在掌握消费群体行为的情况下,可以充分运用广告、公共宣传、有奖活动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促销,宣传自身的优势,引导顾客消费。
1. 以社会责任为主题,突出生鲜超市的绿色营销;
2. 以浓厚情感为主题,显示价格及品种优势;
3. 以提升形象为主题,贴近生活,宣传服务;
4. 以不变应万变,创新促销模式。
(四)渠道策略
项目位于某某市城区的西北角,东临某某路,南临某某路,北临某某路。交通便捷,用地60亩,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市民菜篮子工程。是市民高品质生活配套项目。是集蔬菜、果品、水产、粮油、干调、禽肉蛋奶等为经营内容的综合性农贸商城,其经营业态为零售兼小额批发。
本项目物业细分为公寓、商铺和摊位三种形态。公寓及商铺为销售独立产权,摊位为销售经营权。品牌化经营,超市化布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创造体验式消费环境。
启用形象识别系统,打造经典案例(农贸市场样板),为后续项目的开发建立良好的口碑基础。
农贸城以5个相对独立的建筑主体,组成浑然一体的“回”字形的裙楼建筑。人流自动形成回路,通路纵横交错又让人不失方向感,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会感到疲劳和烦躁。所有的商铺和摊位都规划在主通道(客流线)的两侧,不会形成客流死角。
一、项目定位的基本方向
某某市房地产的业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迅猛,步子大,速度快,城区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住宅性楼盘已经开始出现“烂尾”盘和滞销盘:
商业地产的业态与功能也基本完善,临街店铺、社区店铺和一些专业市场中都存在闲置商铺。
但目前还缺少一个形象好,档次高的零售业态农贸市场。该定位的客源基础坚实,市场需求量大,经营的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容易启动。但农贸市场的总体经营利润不高,这是影响项目产权(经营权)式销售的最大障碍。
我们必须从项目包装、经营模式和规划布局等方面下工夫,营造租售两旺的市场氛围。
二、项目的SWOT分析定位
1、项目的优势定位
交通便捷,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项目的规模大,档次高,符合市场需要和发展潮流;
项目的投资和经营对资金实力的要求可高可低,选择性大;
项目的形象好,与脏乱差的老农贸市场会形成鲜明对比,更容易受到人们的认可。
2、项目的劣势定位
项目处于城区的西北角,位置有些偏,项目商圈内居民少;
农贸类产品的经营利润总体来说相对较低,这就会导致商铺租金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低。
3、项目的机会定位
目前某某市正缺少一个规模大、形象好、档次高、物品丰富、价格低廉的零售业态农贸市场。
农贸产品是市民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快速消费品,也就是说农贸市场永远不会没有生意做。所以,投资农贸市场的物业,回报会稳中有升,没有风险。
4、项目的危胁定位
由于某某市房地产开发已经过量,临街商铺已经过量,还有政府规划的专业市场已处于半停业状态,使得人们在投资地产和商业经营上,比较保守,总是观望,等待买现房。这对于项目物业的预售十分不利。
市民多年来形成了在早市买菜的消费习惯,而且城区的早市多,市民购买极为方便,这一点也不利于农贸城项目的推广。
三、目标客户群体定位
1、投资者定位
在某某市医药、房地产、金融、证券、通信、旅游和商贸等行业工作,职务上为高层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是具有投资意识和投资能力的群体。
在某某市经营农贸产品的个体商户、小商贩多年的经营有了一定积蓄,可以投资买铺,自主经营;
农村高收入群体进城投资者。
2、经营者定位
项目周边小型农贸市场的商家
市区内零散的小商贩
在青州出早市或赶集的个体经营者
3、消费者定位
项目辐射半径1公里以内的居民
步行或自行车5至10分钟路程之内的居民
上、下班途经此地的城区居民
中、低端消费的城区居民
四、产品定位
产品类型有出售独立产权的公寓、出售独立产权的商铺、出售经营权的摊位三种类型。公寓、商铺和摊位的使用面积,均设计成大、中、小三个标准单位,给投资者和经营者留有选择空间,便于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建议公寓面积为30(占总面积的15%)、50(占总面积的70%)和80(占总面积的15%)三个标准单位,建议商铺面积为25(占总面积的20%)、50(占总面积的70%)和100(占总面积的10%)三个标准,建议摊位面积为2起租(售)。
五、价格定位
项目的初步价格定位,根据房地产市场竞争情况,和对同行业市场的综合评价,设定一个中等或中等偏高的内部认购价位,具体价格制定根据内部认购咨询期内市场准买家的反馈信息及踊跃程度具体调整。
品质高,升值潜力大,但售价不高,让经营者对项目产生较高期望,采用一次定价,不分位置,统一价位的定价原则,争取让项目物业在预售期一抢而空。
六、项目主题定位
菜篮子工程、一站式消费、体验式商城、全面升级版的农贸市场。
七、案名定位
案名定为“某某农贸城”。在农贸城前冠以某某字样,具有官方色彩,使项目更具可信度,让消费者有归属感和亲切感。强化项目首席农贸中心的地位,有利于项目物业的销售和招商。
八、经营定位
主要经营项目为蔬菜果品类、水产品类、肉类、禽蛋类、调味品类和副食品类等。
统一管理、独立经营,既保证市场的整体性,又给经营者自主经营的空间。
展销大厅为开放式摊位,方便消费者的选购。
经营业态以零售为主,兼营小型批发。
九、装修定位
某某市目前还没有突出主题形象的农贸市场,如果我们在某某首家推出主题形象农贸城,一定会产生极强的震撼力和轰动性,同时又能形成项目的差异性和竞争力。
项目的主题形象可以定位为:绿色、鲜活、美食、健康。
通过色彩、图片和标识来表现主题形象。
重点包装出入口,形象墙,过道,门面,店招和吊牌,体现主题形象。
启用形象识别系统,应用标识,标准字和标准色。
标识设计要有现代感,表现美味与健康,体现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色彩的运用以明媚、畅快的白色为主色调,适当点缀暖色调的装饰物,给人以热闹和兴奋的感觉,促进消费,增加环境的生动性。
十、整体规划定位
农贸城以5个相对独立的建筑主体,组成浑然一体的“回”字形裙楼建筑。这样的规划布局有利于人流自动形成回路,通路以纵横交错又不失方向感,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会感到疲劳和烦躁。
此种布局整体性强、市场氛围好,有利于分卖区经营。
呈“回”字形布局,所有的商铺都可以规划在主通道(客流线)两侧,间间都是黄金旺铺,不会形成客流死角,更有利于物业和销售及招商。
农贸城内共分为六个卖区,“回”字中间位置是蔬菜果品展销阳光大厅;农贸城内街商服分别设有水产品,生鲜
肉,禽蛋类,调味品和副食品五大卖区。农贸城外商服主要经营酒水、饮品以及银行储蓄、手机收费、餐饮店、打字复印、配货站等商业配套项目。
物业的一、二层为商铺,三到五层为公寓。
十一、功能定位
功能完备、设施先进方能赢得经营者的青睐。
1、商铺功能:
2、阳光大厅功能:
3、公寓功能:
4、交通功能:
5、其它配套功能:
十二、形象设计定位
良好的形象,可以让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最佳方式。外立面设计建议以简洁,整体感强为宜,外街立面与内街立面考虑适当设置广告位,即可以营造繁华的商业氛围,又能为经营者创造商业价值。
四个出入口上方设置鲜明的LOG0(商贸城标识)形象。
中厅内通过使用艺术造型的货架,海报,吊牌及形象墙等来美化环境,提升形象,创造顾客体验。
售楼处的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展现热情与感染力。大体风格以简约为主,突显时尚感,档次感和厚重感,体现出项目的实力与水准,让客户产生信任,发自内心的赞赏,做到这一点我们的销售就成功了一半。
十三、智能化定位
目前,虽然很多农贸市场都没有应用智能化系统,但智能化却是专业化市场的一个发展趋势。物业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将极大地提高项目的档次感和时尚性,对项目的销售和招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建立闭路电视监控安防系统
商贸城的货物和人员的安全以及治安环境,是广大经营者和顾客极为关心的问题。
2、互联网入铺
互联网线与电信接线及有线电视连接线共同接入公寓和商铺,体现项目的科技化和信息化。
十四、销售定位
只有销售才能创造利润,销售是项目工作的中心内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销售来展开。销售工作与招商工作同时进行,一次完成,这样售楼处就容易形成顾客盈门的火爆局面。而且销售和招商这两项工作,可以相互产生正面的影响,互相带动,互相促进。经营者多,投资者就会更有信心,投资者多,经营者也会更有信心。
商铺和公寓为销售30年独立产权或经营权。由于农贸市场具有提高商品流通,平抑物价,确保食品安全,解决市民的菜篮子工程等重大的社会意义,建议农贸城中的大厅部分,由政府买断经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如果与政府不能答成协议,建议将大厅摊位以出售一年、五年和十年经营权的招商方式让经营者来选择。
十五、营销推广定位
营销推广就是把我们想做的,要做的和已经做的告诉大家,争取他们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1、营销推广的思路定位
抓住销售的本质解决问题,实现低成本快速启动市场。
2、项目卖点定位
3、营销推广渠道与策略定位
[关键词]城市蔬菜物流;物流体系;南京;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65-02
近年来,蔬菜的价格问题一直倍受关注。一方面各地频繁爆出菜价暴跌,农民蔬菜滞销的消息,“菜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市区内菜场或超市的菜价一直居高不下,蔬菜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经过许多环节,价格差已超过十倍,“菜贵伤民”的现象一直持续,但是中间的各流通环节并未出现明显的“暴利”。
许多学者对此也展开了研究,有按流通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也有对不同流通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分析。许多学者已能对于大量的一手数据借助模型研究,比如对北京蔬菜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实证分析等。尽管研究的视角不同,但共同的结论是中间环节多、物流成本高,从而产生了许多对蔬菜和鲜活农产品物流运营模式等问题的探讨。相关研究通常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具体问题相结合,比如讨论了徐州的配送策略问题、淮安的连锁经营模式问题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不是简单的价格问题或物流模式问题,更是一个宏观的商业流通及物流体系的优化和整合问题,更需要加强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考。比如从交易成本角度进行的销售渠道优化研究,以及市场结构视角下的供应链优化研究等。但是相关研究偏重于理论分析,结合具体问题的实证应用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南京市非农业户籍人口500万人以上,是华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人口密度继上海、广州、北京之后在全国排名第4位,蔬菜价格问题突出。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蔬菜流通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也对整个城市蔬菜物流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一、蔬菜物流体系概况
南京的城市蔬菜物流体系主要包括:生产环节(供应源)、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这三类主要环节形成了物流节点,每个节点之间还有物流运输配送从而形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南京市区的蔬菜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周边农村或郊区的菜农和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流入产地批发商,或由“菜贩子”上门收购并流入到批发环节;二是山东、安徽等大型蔬菜基地的蔬菜调运至南京,虽然有些基地与南京的批发市场有长期合作关系,但多数会通过经纪人或中间商完成这一工作。
批发环节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一级批发市场,特别是以“众彩市场”为代表的大型果蔬批发物流中心,是华东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之一,集综合交易、加工、储藏、配送、物流、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与一体;二是次级批发市场,主要指从一级批发商处进货并从事批发业务为主的中间商,依渠道和规模可分为二级、三级等,相对均布于南京市区相对偏远处,如长江大桥、惠民桥、水关桥、应天大街等。
对于零售环节,除了一些超市的社区店以外,已初步形成了一些蔬菜专营门店以及电子商务的社区提货点等其他场所。但是总体来看仍以农贸市场为主,在市区散布了约500个规模不等的菜市场,是普通市民蔬菜供应的主流。
二、各物流环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生产环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蔬菜大多取自作物的茎和叶片等部分,相对于稻米等可以大规模室外种植的农作物要脆弱的多,因此种植上需要更多的照看,运输上需要更多的保护。目前大多蔬菜的种植仍依靠手工精细作业,相对而言不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尽管许多地区已出现了蔬菜生产基地,但是总体来看仍然呈现生产规模小、分散生产、独立经营、不易管理的状况。
这样必然出现资源不能共享,缺乏市场信息等现象。从物流的角度看,一方面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储运是分散进行的,另一方面种出来的蔬菜也是分散运输的,物流成本必然增加。此外这一环节的运输方式和工具相对落后,使得蔬菜的损耗相当大,约占蔬菜总量的20%。
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更应对生产组织进行调整,通过有效的组织把农户和农户、农户和市场、农户和企业进行连接并产生合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运输方式和工具的改进将直接有效地解决成本和损耗问题,这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二)批发环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蔬菜在进入批发市场前,批发商要进行采购、检验、分等、包装、装车和运输,目前以人工作业为主。进入一级批发市场后仍需要雇佣工人进行卸货、分拣、加工或重新包装等作业,并要支付市场管理费。有些蔬菜是要进入冷库进行存储的,相应的作业更多,成本更高。对于二级批发商而言要从这里进货,必然要把拣选的蔬菜运到自己的车辆上,但外来车辆一般不允许进入市场内部,只能通过三轮电瓶车完成短距离的运输,然后再次装车运至二级批发市场并卸货。对于三级批发商或零售商而言仍要在二级批发市场里完成同样的作业。
因此整个批发过程环节多、时间长,不利于蔬菜的保鲜。装卸搬运的作业多,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成本,并且每次装卸搬运难免形成损耗。这一过程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包装,因不合理包装而造成的腐烂、损坏损失约占5%。尽管有些蔬菜有简单的包装,但在一、二级市场等不同物流环节之间要进行换装,难以进行有效衔接,此外周转箱的使用程度也很有限。
由于目前的交易手段落后,基本都是现货交易,现金结算,所以必然产生上述作业和成本,因此适当的推行拍卖制、销售制、配送制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手段。同时需要提高物流技术,特别是蔬菜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技术。重视装卸搬运过程的周转箱技术,一方面应有相关部门或大公司进行回收和协调,另一方面应开发和推广适用于蔬菜的,具有保护作用和保鲜功能的专用周转箱。
(三)零售环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尽管很多居民已习惯于在超市买菜,也有一些其他的零售场所,但是多数市民仍会在附近的菜场购买蔬菜,并保持着传统的交易模式。对于菜场的经销户(菜贩)而言,主要费用有:摊位费、包装费、运输费还有损耗费、保险费、工商管理费等。从实证调研看,一个普通的摊位一年还要产生五六万元的其他费用,如卫生费、水电费、赞助费等,几乎所有农贸菜场的经销户都认为向市场缴纳的费用太多,并且在不断增长。可以说,各种费用过高影响了商贩的收入和积极性,成为菜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从物流的角度看,大多经销户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如面包车、小型货车,进货方式一般采用一家单独进货方式,难以形成多家联合进货或共同配送,造成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这一环节的运输以市内交通为主,相应的费用则更高。项目组成员对于锁金村菜场、南园菜场等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在不包括自己开车并完成装卸搬运等人工费用的情况下,71.4%的经销户每日仅燃油费、过桥过路费等运输成本约20-30元,28.6%的经销户达100元以上。
因此增加公益性菜市场的数量,对菜场用地价格实行优惠,降低摊位费,水电费等,这无论对行业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能带来巨大的好处,从而促进蔬菜物流的发展。此外,对于市区的短途运输,鼓励多家联合运输,从而平摊运费,降低总成本。
三、整体物流体系优化与改进的对策
除了对上述物流环节的改进外,更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对整体物流体系进行优化与改进,具体可以有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发展蔬菜供应链一体化模式。主要指大企业对蔬菜的种植、批发、零售以及期间的运输流通等环节进行统一的管理,像管理企业一样对蔬菜供应链进行管理和经营。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合同和长期合作的方式向产业上下游渗透,组织起整个蔬菜供应链体系。这种一体化模式对企业来说,可以整合资源,降低供应链之间的交易和管理费用,使企业有更大的机会和空间来拓展更多层面的经营,提高利润。一般按照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商主导型、运输商主导型和销售商主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