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药企业的特征

医药企业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企业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药企业的特征

医药企业的特征范文第1篇

生物医药企业是高新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表现活跃的产业,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导致其融资困难,制约了它的发展。本文希望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征,在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构建具有生物医药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客观、科学的评价其信用状况,从而拓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1生物医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1.1生物医药产业的概念

生物医药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新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治疗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业。狭义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在医药产业中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1.2生物医药产业的特征

生物医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因此,其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般特征: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和知识技术的密集性。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一样,生物医药产业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因此对人才与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了其高投入性。一般而言,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周期可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很容易实现其价值的快速成长,成长速度过快与技术成果的不确定性,共同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长周期性和政府管制性较强。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生产研发过程较为复杂,阶段较多,导致了其具有周期性较长的特点。如一项新药从最初的研发到在市场上流通,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而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涉及人身安全与社会稳定,必须受到政府政策的严格管制。

2生物医药企业应用传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2.1未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征进行评价

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但是,高科技企业所属的行业众多,很少有学者结合生物医药企业的行业特点,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对其的案例应用方面研究更少。研究分析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生物医药的行业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针对该行业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补充和丰富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2.2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其科技含量很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对其进行信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考虑不够充分,如企业的产品认证情况、R&D投入比等。

2.3对财务现金状况的评价不充分

企业的财务现金状况是企业经营管理与整体运营情况的重要体现,而且这类指标可以从企业公开的财务报告中获取。为了使生物医药企业在应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时更具客观性与科学性,应该在指标体系中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现金状况,从企业内部决策的视角来评价企业的信用状况。

3.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文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征及其应用现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局限性的分析,本文在参考已有高新技术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增加了销售现金比率,并重视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构建了生物医药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该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财务与非财务两方面出发,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部分。其中,定量指标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财务现金状况五个部分;定量指标包括企业基本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信用记录三部分。接下来对所用的各一级指标进行解释:

3.1定量指标分析

(1) 企业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信用的保障前提,是企业信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债务可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既然都属于负债,迟早都是要还的。如果企业不能保持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生存将会面临危机;长期偿债能力则可以反映企业对财务杠杆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我们对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指标都进行了选择。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为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报酬率。

(2) 企业营运能力。营运能力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以及资产使用效率,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取利润的水平与其资产管理水平是正相关的。在评价企业营运能力时,我们选取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3) 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的盈利质量能够反映出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与未来的前景,对以获取股利的股东而言,盈利能力的分析至关重要。我们选择了具有概括性的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4) 企业发展潜力。企业的发展前景可以通过对以往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得到,没有企业是停滞不前的,特别是对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而言,预测其发展状况尤为重要。本文筛选的评价发展潜力的二级指标有:净利润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5) 财务现金状况。持续健康的财务现金流可以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断裂或存在隐患时,给企业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评价企业财务现金状况的指标,以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些指标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销售现金比率。

3.2定性指标分析

(1) 企业基本素质。企业的基本素质反映企业的基本组织状况,对企业的信用状况有很强的影响力。分析企业基本素质的具体指标有:政策环境、管理层及员工素质和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

(2) 科研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含量高,生物医药企业也不例外,科研创新能力甚至能决定一个生物医药企业是继续生存发展还是走向灭亡。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分析从专利及核心技术、R&D投入比和产品认证情况三个方面分析。

(3) 企业信用记录。我们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信用状况合理推断企业未来期间的信用趋势,因此信用记录也作为考察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企业担保记录和合同履约情况。

[参考文献]

[1]潘家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J].财会月刊,2011.

医药企业的特征范文第2篇

在业务处理模式上,具有全国统一联网的特点,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经营绩效受全网全过程各环节的影响,成本弱增性特征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自然垄断概念,经济学家总结出自然垄断行业的一般特征是规模经济。1977年,鲍莫尔首次以成本弱增性定义了自然垄断。1982年,鲍莫尔、潘扎、威利格出版了《可竞争市场和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用范围经济和成本弱增性系统论证了自然垄断:如果单一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企业成本具有弱增性〔5〕。克拉克和米勒(Clarkson&Miller)用q表示产量,C(q)表示成本函数,产量q变化量为1<人毛卜。时,企业成本函数关系为:C(人q)<入C(q)由上式可以看出,在产量q附近存在着规模经济效益。把公式两边同时除以入q可以得到:C(人q)/人q<C(q)/q在成本弱增性的情况下,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要比由几个较小规模的企业同时生产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社会总成本最低。因此,只要单一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企业的成本就具有弱增性。由于邮政物流的主要成本在于网络建设成本,邮政网络建成以后,邮政业务品种(产品)的增加不会引起总成本的明显增加,邮政行业具有明显的成本弱增性。具有大量的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是指因过去的决策导致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弱,其形成沉没成本的部分就越大〔了〕。经济活动中的沉没成本是指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退出市场时不能回收的那部分投资。它构成企业的退出壁垒。在自然垄断领域,巨大的沉没成本还构成行业的进入壁垒。邮政成本的沉淀性主要表现在资产投资的专用性,这些固定资本一旦形成,折旧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这些工具设备和基础设施很难转作其它用途。

邮政网络对医药物流的适应性

药品体积小、价值高;品种多、规格复杂,生产和使用高度分散;需求发生急迫,有效期有限而且效期管理严格;使用批量小,进货频繁18〕。药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众多的药品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必须建立一个非常复杂高效的医药物流体系。这一物流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覆盖能力,它的一端必须能够覆盖中国国内所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进口商,它的另一端必须能够覆盖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十万家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药品实物精细配送是药品中间流通环节的中心任务〔8〕。邮政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特性和全程全网综合组织管理能力,为邮政网络开展药品物流配送业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果邮政体系适当加强药品质量管理能力,邮政网络就完全具备药品物流配送条件。药品的特点和邮政网络特性使药品“天然”地成为邮政网络精益物流的最佳对象之一!9]。

医药企业的特征范文第3篇

笔者认为,医药企业面临的困惑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药企营销思路困扰

根据GMP认证对生产、仓储和管理进行了改造后,一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临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运营资金紧张和市场拓展无力等境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苦苦支撑着内忧外患的双重考验。怎样度过资金难关?如何提升销售业绩?是在一级市场坚守到底,还是到二三级市场另辟天地?是继续大量申报仿医药品低价竞争,还是研发新药通过差异化发展扩大市场范围,抑或是通过委托加工方式解决产能闲置?很多药企业苦寻无策。

进军终端的困惑

终端为王的提法和国家相关政策对社区和新农合的支撑促使很多医药企业进军终端,以图通过自建网络掌控终端的方式来反控市场和渠道。自建营销网络这种模式也曾经造就了很多医药企业的成功和辉煌,但是大多数医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管理队伍难以维系,成本的泥沼导致很多医药企业都茫然和彷徨。

渠道环节无力掌控

由于国家对流通体制进行多次改革,我国医药经销渠道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个省招标配送的指定,医药商业集中度正在进一步提高,全国性物流企业、跨区域物流企业和区域强势物流企业业正在蓬勃发展,医药流通业的区域寡头垄断格局将逐步形成。既往的传统物流体系被打散:经销商低价销售、折价出货、价格倒挂和冲窜货成为一种常态,渠道客户和终端客户忠诚度不断下降,市场人员怨声载道。医药企业是继续用“堵”的方法去治标,还是用“疏” 的策略去治本?如何与跨区域的分销商密切合作实现销售的有序增长?

药企面对市场倍感乏力

因为受到降价、招标和新医改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医药市场显得动荡不安,市场运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对社区和新农合的投入,第三终端市场似乎成为了药企的新的蓝海,但是很多药企在第三终端试水后纷然铩羽而归。一些生产OTC产品的企业企图通过扩大对药店的投入来拉动OTC的销售,但是促销费用的上涨也让otc企业叫苦不堪。从医疗市场的份额分解来看,医院市场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国内医药企业对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乏力,导致大部分医院高端市场配置医药企业少的可怜的营销资源?这些都成为医药企业心中的痛。

既往的销售模式失去昔日的作用

以前很多医药企业为了减少市场投入,采取了总总经销的商业合作模式,简单的模式虽然管理起来很是经济,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变化简单的总经销或总模式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企业单一的依靠总经销或总模式无法完成对市场的有效覆盖:总经销商或总商只对自有网络内的销量大、利润高、货款安全的网内客户进行覆盖,对网络以外的客户无法企及,导致产品在当地市场上的成长遭受了无情的扼制;渠道过长,市场信息反应缓慢,层层加价,导致最终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不大,没有分销兴趣甚至拒销该产品。医药企业将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全都放在总经销商或总的网络里,总经销商或总会借此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医药企业被辖制的没有办法,只好殚精竭虑的满足其要求,哪怕销售利润已经捉襟见肘。这样做法是医药企业在对市场进行豪赌,赌的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

既往的销售模式还有就是招商。现在,招商再也不是企业资金回笼的有效销售模式。从现在的招商情况来看,招商类广告的急剧减少、招商会和药交会成交额急剧下降。2005年《药品差比价格规则(试行)》办法实施,“规则”中所称的药品差比价,是指同种药品因剂型、规格或包装材料不同而形成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或比值。如果这一制度真正实行起来,这些药厂就很难再钻空子了。改换了不同包装、规格或剂型的同种药也能测算出最高价。在新的价格管理政策下,以改剂型、规格和包装材料的招商方式要想成功几乎不可能。传统的招商模式已经跟不上新的医药时代的要求,其缺乏竞争力的形式已越来越不能承载现代医药企业的招商需要,中国的医药招商已经进入市场细分招商为主要特征的招商时代,因此,药企期盼有新的更为有效的招商模式出现。

医药企业的特征范文第4篇

(黑龙江省首信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谋求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和机会,各医药企业都在积极地改革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大幅度地调整经营方式。同时,为了避免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医药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关键性作用。鉴于此,在分析现代医药企业所具有的经营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医药企业产生呆坏账和应收账款的原因、现代医药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管理应收账款的相关策略,以期使医药企业在周转资金方面的耗费得到及时的补偿,保证资金得以良性循环、利润不断提升,最终增强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医药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29-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王蕾(197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会计,中级会计师,从事成本管理研究。

应收账款会严重阻碍医药企业周转资金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了加快企业的资金流动、提高经营效益,医药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应收账款,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地回笼资金,补偿资金周转的消耗,进而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转。

一、现代医药企业的经营概述

(一)现代医药企业的分类

现代医药企业一般分为制药和批发零售两种类型,医药企业因类型不同,而使其面对的客户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就批发零售类型的医药企业而言,其具有商业企业的基本属性,主要针对的客户包括医院、零售药店或者规模不大的医药公司。而医药批发企业主要的经营范围是批发药品,其下游是一些药品的连锁零售药店,主要从事零售药品的业务,它们销售的终端客户是药品的消费者。而药制药企业具有工业属性,医药批发企业和医疗机构则是它的主要客户。

(二)医药批发企业的经营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严格控制医药批发企业的数量,切实抬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核经营资格,有关的商业公司只有通过GSP认证,以及获得经营药品的许可证,才可以从事药品经销的业务。因此,批发医药的相关企业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药品的销售量,往往会开办连锁药品经销店,以达到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收入的目的。然而连锁药品经销店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它们只能作为批发医药的企业的子公司而存在。

(三)销售渠道

经销医药的公司,其销售药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一是面对如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药品销售;二是通过设置连锁医药经销店来扩大销售,主要的销售对象是普通的药品消费者;三是具有较大批发规模的医药企业,面对小规模的零售企业批发药品。综合上述三种销售药品的渠道,第一种获得利润的空间比较大,药品的销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然而医院有的时候迫于自身资金的压力或者经营方面的原因,可能要求以赊销的方式进货,导致医药经销公司没有办法快速地回笼流动资金,进而使周转资金的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二种可能比较大地受到市场导向的严重影响,尽管可以利用广告的效应扩大药品的销售量,但是利润空间还是十分有限的,此渠道同时却具有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回笼资金的速度比较快;第三种虽然利润空间不大,但是能够扩大销售量,最终也能够实现利润的增加,而且企业流转资金的速度是最快的。

二、现代医药企业产生应收账款和呆坏账的原因

目前的医药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买方市场,因此在药品交易的过程中买方的优势是很大的。鉴于此,医药企业为了尽量争取更多的客户,进一步扩大药品的销售量,一般都会在交易中对客户采用赊销的方式,从而给医药企业造成的信用风险是极大的,更严重的可能因为客户拖欠货款而使企业陷入经营亏损的不利局面中。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之下,有的医药企业为了能够迅速抢占、扩大药品市场,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在现金流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药品的销售额,而事实上通过赊销增加的收入一般不会短期内回笼资金,只能以数字的形式体现在账面中;二是医药企业的市场信用意识不强,没有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合理地进行评估,以及有效地加以控制。有的时候一些医药企业不具备很强的商业信用意识,往往由于己方首先违约,导致对方拒绝给付货款,因而产生应收账款。此外,因为没有合理地评估买方的信用等级,往往也会由于客户存在的恶意欺诈行为导致产生应收账款;三是没有针对客户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对销售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不到位;四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或者不完善、不科学,导致管理应收账款效果不佳;五是落后的结算手段导致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从而延缓了资金的回笼;六是医药企业与赊销单位之间的路程太远,不能及时地传递内部结算单据,导致延误了回收自己的时间。

三、现代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一)责任不清,不能及时对账

部分医药企业的内部责任制度不健全,没有落实催收应收账款的具体责任人,因此无法及时有效地落实应收账款工作,致使产生坏账。有的医药企业对账不及时,又是即使进行了对账,但是却不具备有效合法的依据,导致双方如果产生债务纠纷,难以及时收回货款。

(二)内部考核制度不健全

有的医药企业其内部的考核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从而导致销售部门只是单纯地注重药品的销售量,而忽视回款,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应收账款。除此之外,医药企业因为内部考核制度不健全,一些销售人员在离职后,没有其他人员负责回收其在职时产生的应收账款,因而最终形成坏账。

(三)风险意识不强

医药企业本来因纳赊就已经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而当赊销收入计算到经营成果中的时候,就需要缴纳赊销账的税款,这无疑是企业更加雪上加霜,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正常,被迫缩小自身的营业规模。

(四)客户信息档案管理不善

医药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利,销售部门有时不能向财务部门及时反馈客户信息,同时也没有针对客户统一建立信息数据库,不能做到合理科学地管理客户信息档案,从而导致财务与销售之间存在严重的业务脱节,这可能为业务人员与客户之间相互勾结创造了条件,最终导致形成坏账。除此之外,有些企业没有针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建立相应的评定标准,无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准确地进行判断,往往只能依靠销售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信用风险就难免会产生。

(五)管理财务不严格

第一,医药企业对结算的方式与条件没有进行正确的选择,易使买方故意拖延还款时间;第二,有些医药企业盲目地进行财务决策,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在管理资金和审批项目时,往往凭借领导的主观臆断和单方决策,容易在应收账款方面产生失误;第三,催款的力度不够,相关的法律意识不强。有的医药企业一般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追收货款,因为它们认为走法律渠道需要走繁琐的程序,因而会耗费很长的时间,从而只能坐视应收款转化为坏账。

四、现代医药企业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具体策略

(一)切实重视应收账款,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分析

医药企业领导必须要切实提高对于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及时对企业回笼货款的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全面调查、认真分析形成应收账款的原因,准确预测企业潜在的药品销售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控制。

(二)坚持定期对账,保证债权金额的有效

医药企业要确定专门的财务与销售人员,定期就应收账款与客户进行对账,从而避免产生差错。在经过双方对账后,医药企业必须把相关的资料予以完好保存。一旦客户超过规定的时间还没有还款,企业要拿到相关的延长有效期的证明,从而延续法定的债权追索权利。

(三)完善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医药企业为了切实减少或者避免产生应收账款,必须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回笼资金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人员的头上,针对每名销售人员在收款时都要确定一定的期限,据此考核他们的营销业绩。对于回笼资金业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反之要进行相应的惩罚。通过这一措施促进医药企业全员重视回笼货款的相关工作。

(四)通过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加强销售管理

第一,要切实加强管理发货、收款、清欠、仓储等销售过程,各部门要坚持分工负责,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工作机制,对于工作敷衍懈怠或者舞弊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要加强管理相关的结算票据,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收账手续;第三,必须针对客户建立完善信息数据库,保证企业随时掌权客户的相关信息,以期把客户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

(五)构建转移风险的机制

为了使医药企业避免财务和经营危机,可以尝试针对较难回收或者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建立转移其产生风险的机制。一是医药企业产生的应收账款转可以转化成应收票据,以增强其索取性,从而减少产生坏账的可能;二是医药企业可以向金融机构转移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在向银行贷款时把部分或全部的应收账款作为信用抵押担保,或者通过转售的方式转移应收账款风险;三是对部分应收账款,医药企业可以灵活地进行处理,如果实在难以收回应收账款,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向客户采购所需的资产来进行冲抵,从而转移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志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对策初探[J].企业家天地,2010,(6).

医药企业的特征范文第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已经到来,消费品已普遍地被符号化,即品牌商品,在现代消费市场中,消费者通常购买与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和品牌来达到自我意义的实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营销重点逐渐从产品的物质和功能属性转向对商品品牌的创造与发展,并且品牌本身具有多样化趋势的特点。品牌的发展是必然的,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不再以单纯产品本身来竞争,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形势,因此,我国医药行业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医药品牌体系。

1.我国医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1.1提高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药业

如今是品牌经济时代,我国医药企业的品牌名声,是决定我国医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医药企业具有竞争力,是与他们具有世界一流的品牌企业分不开的。所以,我国医药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壮大我国医药企业的品牌实力,可以有效提高医药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振兴国家的民族药业。

1.2 增强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创新力,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促使企业快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缩短,产品的生存周期必然不断缩短。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适应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而产品创新的前提是技术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药业研发投入排名见表一)

2.医药企业品牌现状分析

2.1 对品牌概念认识模糊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我国一些医药企业认为,建立品牌是未来的事,目前企业要以生存为主,以后再图发展,眼光紧盯着短期利润,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更不会为医药品牌战略的建设“破费”。众多医药品牌希望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这种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他们违背了医药品牌推广中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先导的基本规律,往往在前期医药品牌知名度的推广上不惜重金,在医药品牌的维护管理上却后继乏力,导致品牌只有知名度没有美誉度,品牌建立无果而终。

2.2 只顾建立品牌却忽视产品质量,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造就高价值的品牌

我国一些医药企业很想在品牌上下功夫,但事实却是,企业一边在打造品牌,一边却因为产品质量不过硬,或因片面追求产量而放松质量管理,或因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最终使企业的无形资产贬值,企业信誉受损。调查显示,我国医药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与发达国家指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质量是医药品牌创立、发展的根本,是医药品牌的生命。放眼全球,著名的跨国大公司无一不是以产品质量打牌子、创市场、建信誉,同时重视产品的创新。只有以超前的眼光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推陈出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医药品牌永葆青春。

2.3 品牌文化建立不到位

品牌代表的是价值和承诺,医药品牌文化的形成对一个品牌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不少国际医药品牌在经营过程中,把建立社区文化与消费者建立长久的信任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并逐步让这种文化深入人心。与之相反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营造上缺乏规划,往往以短期价格促销来解决市场问题,以牺牲企业长期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不断毁灭已经建立起来的医药品牌基础,吞噬着医药品牌承诺的基本诚信精神,更无法建立起医药品牌文化。即便有些企业意识到或强调了医药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其品牌文化内容却又像只徘徊在心门外的摆设那样显得空洞而乏味,缺少打动人心的元素。

3.我国医药企业的品牌战略

3.1 优化品牌成长的政策环境

品牌本身想长久的发展,离不开我国政策环境的支持。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情况是,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最终导致药品销售层次低。同时我国医疗机构存在一些漏洞,致使医药混为一体,医药养医。甚至医药的负责人成为药品消费的人,使得药品销售不再以塑造药品品牌来赢得市场,而以红包,回报等方法占领市场份额。要改变上述现状,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调整医药产业结构,提高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其次,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尽快实行医药分业管理,消除医院方面对药品消费的作用,实现公平的药品营销环境,最终形成医药企业以品牌争天下的良好氛围。

3.2 树立科学的品牌理念

在这个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医药企业依然重视的是有形资源投入的产品经济的时代。在品牌经济的竞争时代。塑造品牌而不仅是单纯地依靠广告,人员促销,而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的完美统一。高价值的品牌是需要正确的理念定位,确定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并将企业理念严格地贯彻到企业行为识别和文化识别中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锻造出一流的品牌,赢得市场,进而赢得消费者忠诚。

3.3 进行并购和重组,壮大企业规模

在消费者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国内外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整合传播的重要性。自2011年6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后,我国医药行业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日渐活跃。2011年,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华润集团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此外,华东医药、康芝药业和科伦药业等上市公司热衷收购重组,解决产能矛盾,加快产品或结构调整。未来几年将成为医药行业并购期。从国际上看,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医药商业集中度都在90%以上,且药品批发整合快于零售,制药会相对滞后于批发。在新医改环境中,我国将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张然.塑造药品零售业核心竞争力[N].市场报,2003

[2]戴贤远译.塑造品牌特征[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