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组干部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严格责任分工

今年开始,副县长到乡进行集中宣讲18次。在10月份,于10月14日参加“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推进会”。

安监局局长积极关心联村情况,多次到村进行宣讲。在10月份于10月20日及10月28日到所联系贫困村庄子村进行集中宣讲。

去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测评结果公布以后,乡测评结果很不理想,党委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不断的从自身寻找原因,并通过认真分析,找出了问题症结所在。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的干部联村小组,将乡机关干部分别安排到每个村组,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宣传到位。

二、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效果

1、责任分解到位。党委会研究决定明确要求党委书记、乡长每年开展爱家树风活动宣讲8次以上,乡党委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宣讲要达12次以上。截止今日,乡党委书记宣讲次数为7次,乡长宣讲次数为5次,其余班子成员均已完成宣讲任务。

2、宣传发动到位。

一是开好五个会,写好一封信。一是要开好五个会:第一是乡村组三级干部会,重点要讲清楚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的对象就是我们乡村组干部,转变干部作风,为群众做实事,树好形象。第二是要开好辖区内企业业主和驻乡机关职工会,引导大家为说好话。第三是院坝会,向群众讲清社会评价电话调查的注意事项,引导被调查对象正确回答问题,引导被调查对象文明接受调查,引导被调查对象客观作出公正评价。第四是开好党员大会。要引导党员在社会评价工作中做好榜样,发挥党员作用,广泛进行宣传。第五是开好老年协会座谈会,我乡老年协会有一个总会,7个分会,协会成员多达两千多人,通过召集座谈会的形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为、为说好话、挣高分。

二是写好一封信。我乡长期外出误工人员有三千多人,有很大部分过年都不回家,他们为了家人和朋友联系方便,始终保持着户籍地的号码,而这部分人在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讲的时候,往往是遗漏的对象,我们以党委政府的名义给他们写一封信,告诉他们家乡的变化,告诉他们社会评价工作测评的方法,请他们为家乡说好话、挣高分、添光彩。

3、问题解决到位。问题解决是否到位、合理诉求是否兑现,决定着群众是否满意,做好社会评价工作就是要把解决群众突出问题和合理诉求放在首位。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体会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认识或看待发展问题,并指导发展实践。2004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精辟阐述: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难知道,以人为本是根本,全面、协调是前提,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只有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是可持续的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等一系重大举措无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思聪乡近几年的工作,同样可以感受科学发展观的巨大指导作用,可以说思聪的发展实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体现。

首先是坚持了以人为本。从机关干部管理到村组干部待遇的改善,从改制引进创办企业到“抓大扶小”的税收管理措施,从综治计生工作到群文及工会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对老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情愫,人性化管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与认可。以干部管理为例,尽管也制定了不少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因素,从未体现处罚,完全寄希望于干部的自觉。此外在众多的重点工程建设中,从未加重群众负担,完全由财政负担,特别是数十万元教育债务的化解,都是发展惠及民众的真实体现。

其次是全面协调。近几年,思聪乡从改制企业入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屡掀企业创办,工业企业的掘起,促进了财政税收的高速增长,四年时间从不足300万元连翻三番达到2361万元,成为茶陵县第一个财政税收过2000万元的乡镇。党委政府没有为抓经济而抓经济,注重了全面协调发展,一年一个主题,加快了公益建设步伐,从2004年开始,累计使用财政资金近600万元,相继完成了中学、中心校、敬老院等公共设施的扩建改造工程;与此同时,道路、水利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民政、老龄、文化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狠抓了计生综治工作,维护了人口的低生育水平,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面对村级规模调整和转移支付的新变化,创新村干部管理监督的新机制

2003年进行了村级规模调整,*镇由原有12个村合并为8个村,112个村民组,总人口22596人。村干部由原来53名减少到29人。干部的指数少了,工作量增大了。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村干部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成为摆在镇党委面前的一项紧迫工作。为此,镇党委深入村组调查研究,发现了不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认为工资是国家转移支付,镇里无权定标准,怎么干都是吃“大锅饭”。甚至有些村干部本来自己应做的工作雇人干,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二是有的村干部认为我们是村民直选产生的,镇党委、政府无权罢免,出现了个别村干部无视党委和党支部的领导,我行我素,对镇党委、政府要求协助的工作不认真抓。三是不少村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缺点子、少办法,尤其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驾驭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等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极不适应,与群众想富、盼富、求富的愿望有较大差距,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四是有些村干部服务意识差,早晨到村部点个卯,人就没影了,甚至有的几天不去村里一次,只顾干自己的事,群众办事找不到村干部。

对以上问题,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为此,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分析形势,统一思想,一致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三农”工作的落实、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的新机制。

因此,镇提出了“三制一化”的管理方式,即对村干部实行日薪制、考勤制、奖惩制和机关化管理。所谓日薪制,就是按全年出勤240天折算工资。考勤制,村干部日常出勤实行签名制,由各村党支部书记负责考勤,每月的出勤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奖惩制,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程度增减工资。机关化管理,就是村干部实行机关作息时间,春秋农忙季节和镇政府机关干部一样放假,村干部工作实行错时制,串休补假,保证每天有1名村干部值班。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制一化”和《村干部工资奖惩兑现考核实施方案》,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下发实施。

村干部的工资由基础工资、出勤工资和效益工资、奖惩工资四部分构成。基础工资占全年工资基数的20%,根据村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大小确定;出勤工资占工资总额的30%,由实际出勤天数折算;效益工资占工资总额的50%,根据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奖惩工资,全面或单项工作有突出贡献并受到省、市、县、镇表彰的村和个人,给予1000至50元不等的奖励。村干部在任职期间,镇里给村干部落实养老保险。村书记、主任每人每年1.5万元,委员每人每年1万元。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违反工作程序,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损失严重、人为造成上访、没有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除给予100至1000元不等的罚款外,视其后果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镇里成立了村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村干部工作业绩进行百分考评,并直接与村干部效益工资挂钩。考评按着规定的镇党委评议、机关站办所评议、群众评议的权值比例打分,注重村干部业绩。要求村干部年初要有工作计划,年底有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并在村民代表、村民组长、党小组长会议上述职,群众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镇党委成员还要征求个别群众意见。凡经测评不满意率超过30%的,找本人谈话,指出问题,限期改正,不满意率超过40%的,取消该人的效益工资,严重不称职的建议村民大会依法免其职务。镇每年根据对村干部考核情况核定、兑现工资。2006年,*镇村干部最高工资1.2万元,最低工资4600元。

二、新的管理监督机制,给村干部工作注入了活力

创新村干部管理新机制,是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探索和尝试。我们通过实行“三制一化”,完善村干部管理监督制度,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热情,有力地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村各项工作呈现出了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1、收入与绩效挂钩,村干部带上了“紧箍咒”。由于对村干部工资实行百分考核,就等于被带上了紧箍咒,过去镇党委、政府召开村干部会议通知八点开会,九点到,开会时坐不住,打手机等现象经常出现。实行“三制一化”管理后,会议实行签到制,与工资挂钩,不仅会议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村干部都能积极完成镇里布置的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招商引资、发展村集体经济、土地山林承包、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由于实行机关化管理,保证了村干部的工作时间,村民到村上办事不论什么时间都能找到人了,村民感觉办事方便了。村干部服务意识也明显增强了。我镇地域面积大,各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村民到镇办事要花费半天或一天时间,年迈、体弱、病残群众更为困难。各村干部利用到村民组办事时机,收集群众需要办的事项,由村统一到镇里集中办理,深受群众欢迎。实行“三制一化”后,村干部普遍感到,再不干实事,不但过不了群众这一关,更重要的是工资也无法兑现。过去村干部工作是由镇党委牵着鼻子干,现在是主动想事干,找活干,争先恐后上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林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姜文君按着镇里的要求,带着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地向村民宣传烟草种植的相关政策及镇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村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每名村干部种植烟草8亩以上,当年亩产效益都在1300元以上。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烟草种植面积达到了1700亩,创收221万元。

2、压力转为动力,村干部都变成了“拼命三郎”。以前村干部的报酬评定往往是平衡照顾,“不伤筋,不动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现在村干部报酬以工作实绩评定,完全由镇党委、机关站、办、所和农民说了算,村干部思想有了重大转变,工作有了压力和动力。考核注重实绩,绩效挂钩,拉开了村干部报酬档次。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增收的劲头明显增强。去年以来,*镇的保林、武装、爱路、阎家等村针对山区特点,积极发展板栗、烟草、养殖、种植等产业,给村民带来了实惠。8个村全部为村民安装有线电视,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完成了5公里水渠工程改造,解决了4000亩水田灌溉问题。修建了15公里柏油路,赢得群众的好评。“三制一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求村干部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及时完成镇里交办的工作任务,并采取村干部兼任村民组长等办法,减少村民组长指数。现在有9名村干部兼任村民组长,精简信息员86个,年节省开支4.8万元。

通过三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在村干部队伍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收获,我们的体会是:

1、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党对村干部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使村民自治工作自觉地置于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健康发展,使村干部真正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按照"政治坚定、忠于祖国、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的要求,规范干部的行为,保证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对干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纳入干部目标考核,现将有关制度通知如下:

一、学习制度

1、自觉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经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工作目标分1分。

2、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自学4-8课时,无故少参加学习1次扣目标1分,累次累记。

3、做好读书笔记,全年不少于3000字,半年镇党委组织检查一次,年终经检查未完成读书笔记或笔记少于3000字的,扣减工作目标分1分。

4、每周召开例会,学习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分析总结上周工作,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实行会议点名制,旷会一次,按旷工处理。

二、工作制度

1、机关上班实行双休日工作制,压滤机滤布上班时间为上午9点-12点、下午2-6点,下班时间有群众办事必须保证随叫随到;全体干部职工必须自觉遵守作息时间,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擅自离岗,若有违反者每次扣目标分1-2分。

2、各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每个干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妥善处理日常事务和包村工作任务,搞好工作上的上传下达,确保信息畅通。未按时到岗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参照迟到、早退、旷工予以考勤。

3、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三制"管理。即一是去向报告制,党政领导外出办事或下村,应给党政办告知去向,包村干部外出办事或下村,应向联系村领导报告。外出又不告之去向的,按旷工论处。二是领导查岗制,由党政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机关工作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时由办公室做好查岗记录,查岗不在扣1分。三是考勤公示制。考勤实行一周一汇总,全体机关干部的考勤情况与年终目标奖挂钩。

4、全体干部职工必须自觉遵守纪律,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扣目标分1分。因未完成工作目标影响全镇目标考核或受到上级部门通报批评,扣相应责任人目标分2分。凡不服从领导(包括包村组长)安排,不完成任务者扣目标分2分。

5、计生工作严格按照县计生办目标完成,未完成任务扣责任人目标分2分。

6、维稳和工作,联系领导和包村干部实行一岗双责,在每月20日前进行上报及提出处理意见,如未定期上报或对基本情况不了解的扣目标分1分,并按县维稳和工作条例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7、机关工作人员无责任意识,严重损害投资环境,受到一次投诉查实的,报有关部门处理。

8、下村工作据实际情况安排,以完成任务为准。未按时完成的,扣目标分1分。

9、中心工作受到县、市、省表彰的相关的人员,分别对其目标分增加2-5分。

三、首问责任制

1、热情接待群众,认真办理来信来访,主动询问办事者需办事项,全程陪同找承办人,办好交接程序。不热情、不主动询问、接待或承办不力,情节较轻的,一次扣目标分1分。

2、不准有冷漠、推脱、刁难办事者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情节较轻的,扣目标分1分。情节较重、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按干部处分条例进行处罚。

四、联系群众制度

1、每位干部每月下村至少15天,做到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情况。联系村干部对所包村或组群众的情况要清楚,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日少于10天、情况不明、工作目标任务不清的,扣减目标分2分。

2、做到及时上情下传,下情上报。未达要求的,扣目标分1分;对、失职、渎职造成国家、集体利益重大损失的,报请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3、对联系的村发生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好工作,并报告党政主要领导,不得越级上报。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到场、处置不力的,扣减目标分2分。

4、干部下村必须做好记录,无记录的扣减目标分1分。

五、值班制度

实行双休日、节假日值班和住勤值班制度;

1、全年值班请假3次以上,请假不住勤1次,扣目标分1分;旷工1次,扣目标分2分。

2、双休日由干部进行轮流值班,由党政办排班,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值班。缺勤1次,扣目标分2分。

3、节假日值班临时安排,不服从安排未到岗的,按旷工处理。

4、住勤值班领导若不按规定打考勤,一次扣目标分1分。

六、请销假制度

1、迟到、早退一次,各扣减目标分1分。

2、无请假手续或请假未经批准不到岗按旷工记,早退或迟到超过1小时,记旷工半天。口头请假期满次日内不出具签批假条的记旷工。旷工一天扣减目标分2分,连续旷工3天以上或一年内超7天的,进行诫勉;旷工10天以上或年内累超25天的,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等次;旷工连续超过15天或年内旷工累超30天的,按干部处分条例报有关部门处理。

3、事假、病假。请假手续完备,全年事假、病假累记7天以上每天扣目标分1分(病假住院治疗除外);累记超过30天,不参加年终目标奖的评定;病假(住院除外)、事假累计超过30天,旷工超过30天,取消年终目标奖。

七、目标考核制度

1、党委、政府对干部实行目标管理,除党政办不包村外,其余科室工作人员必须包村。党政办以业务工作作为考核内容,工业滤布其余科室以业务工作和包村工作结合作为目标考核内容。

2、每半年各科室必须要有工作小结,年终工作要有总结。若无总结的扣目标分1分。

村组干部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策

为相应2006年诸暨市对全市各乡镇行政村撤并的要求,大唐镇将原有38个行政村,撤并为10个行政村和三个社区。在新的形式与情况下,撤并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集体资产的管理成为了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对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问题,谈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集体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明,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在农村集体资产存量的统计标准与统计口径方面,均没有较规范的要求,以致有的村级组织说不清有多少集体资产,因而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不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在农村经济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农村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集体企业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土地所有权造成的产权不明晰

在实行时,原有的资产没有划清所有权。由于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集体与农民权利边界模糊。在缺乏民主和监督的情况下,有的村轻易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或重新分配、或另行承包给他人、或中饱私囊等等。改革开放后,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资产所有的产权性质始终没有改变,产权主体缺位和产权边界模糊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集体资产产权主体虚置,产权边界不明晰,产权制度滞后、效率偏低的弊端逐渐显现。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的产权不明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农民个人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其产权主体如何体现。或者说,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实现产权主体的人格化。二是如何将模糊的集体资产产权明确到每个农民的头上。经过艰苦探索,股份合作制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股份合作制以合作制为基本原则,吸收了股份制的适用规定,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它类似于合作制,但它明确了资金的联合,明确了农民个人产权,明确了按资分配,使农民真正拥有自己的产权分额。

然而,在实践中往往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反而造成了投资主体不明,无法划分所有权的集体资产很多。

(4)其他资产的产权不清的情况

有的集体资产被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无偿占有、使用;有的集体资产被工商、税务、土地管理等部门平调,形成了大量产权不清的集体资产。有些国家扶持,乡村集体投资、群众集资,或占用集体设施兴建的公益性事业、基础设施和镇企业没有明确各自的产权。

2.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落后

一些改制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清产合资时,本应当由具备资产评估资格的权威机构对企业资产存量进行正规的资产评估,并建立起正常的验资审计和资信评定制度,而一些村下属企业在改制时,是由村委班子确认企业净资产的。同时一些改制集体经济组织的企业经营层与普通职工之间股权分配比例失调,实际中仍存在法人股比例过高的现象,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同时也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因而这几年的集体资本金没有产生相应的增值,造成了有些村民的上访、集访。

3.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必要的审计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支关系到组织内每一位农民的切身利益,集体财务会计不仅反映了国家、集体、农户之间的分配关系,更反映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和干部的作风。因此,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但长期以来,由于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财经观念不强、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落实、财务公开不规范和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等原因,造成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主要表现在:

(1)费用审批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第一,审批不符合有关程序规定,有些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开支不经理财小组讨论,个别人说了算,或者说理财小组只是走过场。第二,审批手续不全,有的有经办人无审批人、有的有审批人无经办人、有的甚至无经办人也无审批人、有的自用自批。第三,报销凭证不规范,收据、自制单据、白条入账的现象大量存在。

(2)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账务处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第一,账簿尤其是明细账设置不全。在调查中,有的村应收款和承包及内部往来科目设置了明细账,其它科目都只是在摘要栏中作了记录,时间长了,业务多了,不易核对,容易发生错误。第二,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有的科目,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有明显的差错,都堂而皇之的进行账务处理并每月进行结账。第三,账务处理错误。村级会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经常是以收抵支,差额入账,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第四,会计出纳对账不及时,相互监督不力,凭证传递不规范,有的村会计和出纳甚至长期不对账,出了问题相互推诱指责。第五,工作不认真,有少记、多记、漏记及随意调账等现象发生。

(3)会计档案管理不善,财务资料保存不完整。现在农村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办公在许多仓库或者是危房中,没有特别的档案室来摆放各种档案资料,出现了许多村会计档案出现霉烂、鼠啃、虫蛀、遗失等情况。有些村是过了许多年才发现情况的,造成了部分资料的缺失、不连续。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法律制度完善、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立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不明确、《宪法》和《民法通则》都只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性有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究竟属于何种形态的组织,法律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其产权不清,法律责任不明确,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难以较高效地开展商品经营活动,集体经济的交易成本非常高。同时,对集体资产的处置、评估等也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因而随意性较大。

2.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素质低下

从本质上讲,农村集体资产面宽范围广,涉及部门多,认识也不够统一,导致集体资产管理相当混乱,常常出现有好处时哪个部门都管,无好处时谁都不管的现象,管理机构的不明确,使得管理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任务与目标模糊。农村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不少管理人员认为,集体资产管理就是看管好“分”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已为较少的集体资产,没有认识到集体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好、用好、保值增值。

3.集体债权催缴困难或催缴不力

农村集体债权既有历史上积存下来的,又有承包以来新形成的,都存在催缴困难问题:主要是债务人长年出走下落不明(外出打工经商);债务人经济确有困难无力偿还、历史欠账不好理清;有的在合同中没有清楚的规定权利和义务,同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己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胜诉权消失等。“催缴不力”主要是对部分无故拖欠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措施不力,或有些欠款属于村组干部关系户欠款而给予包庇或放任等。债权越多,拖欠时间越长,出现坏账的概率就越大,时间长了,就不了了之。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

1.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国家层面上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基本法律体系和具体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法规体系,是构建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的重要前提,是搞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分清不同主体、层面、部门之间职责的法定依据。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责任制度,至少要确立五个方面的规章: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界清政府部门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的权能和职责;明确农村集体企业受托的农村集体资产数量、法人财产权对应的责、权、利,明确政府部门与农村集体企业之间的责任、权能界限,并成为农村集体企业拒绝行政干预的法规依据;明确年度农村集体企业经营者的责任目标,奖惩的数额,奖惩的形式,奖惩的范围等;关于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监督方面的规章,向农村集体企业派出不同身份的监督人员。并按规定行使监督职权,对监督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对监督报告及时处理等;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收益、集体股权管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查处、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的规章,维护国家所有者的权益,服务农村集体企业改革,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

2.避免出现过度集权的问题

在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过程中,由于强调作为农村集体资产“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所有者代表,因而很容易走向过于集权。过于集权,一是容易导致对农村集体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度干涉,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权;二是面对大量的农村集体资产,过于集权容易造成管理幅度过宽,影响管理效率。

所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要实现责任与权利的统一,行使作为出资人应有的全部权利,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l)管资产。应通过立法或规章的形式明确管理委员会与农村集体企业的关系是资产管理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履行农村集体资产的出资者职能;要从实物形态管理向价值形态管理转变,明确第二层次运营对象是资本,而不是资产;要逐步实现从前置性审批管理向后置性监督管理转变,管理委员会主要监督运营主体是否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科学决策,而不是事事都要事先报经审核和批准,出资人的利益将来主要依靠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来维护。

(2)管人。应实现从管班子向推荐或委派产权代表转变:从按劳分配为主向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并重转变;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农村集体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党务工作特别是党管干部方式的转变。一是对全资农村集体企业,仍实行现行的干部管理方式;二是对非独资或全资农村集体企业,采取国际通行的推荐或委派董事的办法;三是对非独资或全资农村集体企业,总经理人选完全由董事会依法定程序确定。要注意实施人力资本管理,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做到既要按出资者份额分配,又要按人力资本的份额分配,实践上可通过年薪制与期股制相结合等形式使农村集体企业的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把自己的利益与农村集体企业的利益真正紧紧地捆在一起。

(3)管事。要逐步实现从对农村集体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重视微观管理向注重中观管理和宏观管理转变。主要是通过立法、政策、授权、委托、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产流动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等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的中观和宏观管理。立法和政策上:一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范畴是经营性农村集体资产;二要明确如何确定农村集体资产运营主体及其权责;三要尽快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等有关产权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资产统计报告、保值增值奖惩考核、收益收缴、资产评估等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推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融合,并加速培养一批懂资本运营的干部队伍。

3.进行“分类”监管

农村集体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复杂,目标也多种多样,分类监管十分必要和重要。迄今为止,人们在论及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时,过多的强调“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所有者代表职能,忽视了农村集体企业的目标和行业的差别问题,很少提及分类管理问题。一般认为,农村集体企业的症结在于经营效率低下。其实准确地说,由于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双重存在,农村集体企业牺牲了根本的经济目标却获得了有限的社会目标。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的经验表明,必须进行分类管理。要提高监管效率,就必须进行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菊香.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农业会计.2008/09

[2] 何伟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的做法与成效.新农村.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