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现代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主要针对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企业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才能顺利进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施工 财务风险 防范
我国关于财务风险的多数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金融机构、大型上市公司之间,对于施工企业这一特殊行业的财务风险危险性的了解程度不足,对该行业的财务风险的特点及有关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相对匮乏。有效预测、考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并防范财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把风险降至最低标准,为施工企业创造收益的最大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资金管理环节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企业往往面临承接工程就要垫资,而不承接就没活干的两难境地。如果承接垫资工程,也许会遇到工程完工却无法正常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施工企业利用投标中标来承揽工程,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下去,全然不顾自身的财务状况而压低标价,忽略了投标成本与投标回报还有盈利空间的决策结果,也许会造成财务收不抵支。导致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越来越厉害。施工企业的主要资金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约束条件多,资金成本负担重,借款期限短,如果借入资金不能出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万一资金周转不过来,势必会导致施工企业不能及时足额付本还息甚至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会形成恶性循环,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务风险。
(二)成本控制方面风险
因为施工企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建设工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所以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很难掌握,其中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施工企业假如不联系项目规模、性质、特点、复杂程度及施工要求,制定出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方针政策,就容易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求的机械设备增加,施工质量下降,放进去的成本费用增加,例如因为在采购和验收程序的忽略,致使所购材料不合乎一定的标准、机械设备功能不符合标准,施工质量下降为后期工程成本扩展了风险因素,使所有项目实际收益低于期望值,致使施工项目亏损。
(三)合同条款带来的风险
众多建设单位运用施工企业揽到工程项目的急切心理,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附加一些不平等条款,比如:工程总造价的让利、开办费让利、工程技术措施费让利、需要施工企业垫付很多建设资金和收取工程保证金等等。假设施工企业签订了以上合同,使施工项目利润必然下降,加大了项目资金往里面的投入,资产负债率居高,财务负担沉重,造成项目"先天不足",现场工作稍一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更有甚者产生项目刚获得承接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严重的会陷入合同陷阱,相应提高财务风险的系数。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资金管理调度机制,加强资金运行效益
保证资金合情合理、安全使用是施工企业增强抵御财务风险能力的必要方法措施,因为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分析并判断了施工企业加强对源头(施工项目部)资金的管理调度是推动资金全面控制必然的决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模式,严格实施“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要求项目部一定按时编报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依照以收定支和资金有偿使用的基本原则,施工企业尚可建立有效的风险基金,为长期负债的专项补偿打下基础,从而降低对日常施工活动执行的作用,还能够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自身利益扩展到最大化。
(二)要实行全面成本控制
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实行全面成本控制,材料成本占总体工程成本的60%-70%,因此严格依据成本计划实施和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点,施工管理费中开支占大部分的是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与业务招待费。项目首先实施时,应遵循施工预算及工期要求,制订出合理的费用开支计划,对每一个费用开支项目逐一核定指标程序,并严格依据计划实施,对构成生产资料费用的材料、人工、机械施工现场管理费用分不同方针,运用施工预算严格控制,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方式与施工班组结算,节约给予相应的奖励,监督施工班组合理支配材料,防止损失浪费。
(三)应建立合同评审制度,为企业合同把关
在签订合同时形成严格的审查备案制度,逐一推敲合同条款,对涉及到验工计价时间、方式及工程结算的违约条款,各自应负责的经济责任等严格把关,应清楚知道工程款的支付、结算、违约索赔的时间及方法,清楚发包方因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时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或数额,与此同时,应将合同的各项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合同附件与特殊条款加以细化和明确,保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规避不平等条款承包合同的签订,将施工企业置于被动境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建立投标风险评估机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自始至终都存在,所以施工企业应该树立风险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回避风险。在项目决策开始时,需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对风险较大的项目从源头上予以防范,推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模式,第一,建立并完善企业风险分散机制,把握有利时机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第二,建立并完善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适度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第三,建立并完善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本身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为宗旨,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第四,建立并完善项目承接前期的细致调查、合理论证与决策程序,坚决摒弃饥不择食的做法,对承揽工作要做到有准备、有选择、有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而当企业存在下列征兆时,便意味着财务风险变成了财务危机。
第一,企业资产总额超过负债总额,但是资产配置的流动性差,无法变现用于偿还债务,现金净流量低。
第二,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
第三,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经协商进入重组的状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由于各生产环节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之为内在财务风险。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负债资金数量和筹资成本以及偿还时间;资金投入过程中的投向、数量、结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经营管理水平等;收益分配过程中收益的确认以及收益分配政策、数量和形式。
(1)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
(2)财务决策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是指资金从筹集、投入、运营、收回到收益的分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2.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目前,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供求变化多端,汇率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风险。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企业全体职员能够长期保持风险的危机感,形成一种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防范机制,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就能有效地化解风险。
1.“阿尔曼”,财务预警系统。“阿尔曼”模型是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Z=0.012×1+0.014×2+0.033X3×0.006×4+0.999×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2.对单一指标制定红色警戒线。利用现金额度、存货额度、应收账款额度等绝对指标和流动比率、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安全率等相对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根据公司规模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货币资金余额为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货币资金余额为3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6;货币资金余额为2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4;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3;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以下时,安全系数为为0.1。如果货币资金降低到2亿元以下,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再如流动比率一般认为应该保持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如果低于1,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事中风险控制是事前风险防范的延伸,因为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变数。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原因
(一)企业并购定价风险分析
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不当而导致并购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其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企业在进行并购定价时,主要考察目标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其外部环境,由于目标企业可能对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就使并购方无法全面掌握目标企业有关情况,直接影响了并购价格的合理制定。
2.企业价值评估体系还不完善。
国际上通行的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的三种方法是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得到的并购价格也不相同。并购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并购动机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评估方法,但多数企业选用的方法往往都不能达到预计的要求。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评估,它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而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而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故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很难具体量化。
(二)企业并购融资与支付风险分析
按照资金的来源不同,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内部融资,二是外部融资。企业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证券支付、杠杆收购支付及承债式支付五种。融资与支付方式的选择常常关联在一起,一旦并购企业没有采用适合的融资与支付方式,就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使整个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在融资与支付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财务风险:
1.资本结构风险
采用贷款、发行股票等较为传统的方法,狭窄、单一的融资渠道不能够使并购企业很好的防范融资风险,比如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本身的资产负债率就过高,此时不适合采用债务融资,但是股权融资又有严格的限制,这时企业就不能达到运用丰富的融资渠道来调节资本结构的目的。
2.流动性风险
企业需要平稳地发展就必须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在并购活动中,保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以现金支付的并购活动以及以负债融资进行的并购活动,会使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增大。使用现金支付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现金,这就使得并购市场的进入产生壁垒,不能及时筹到大量现金的企业只能望而兴叹,放弃收购;其次,并购方因支付巨额现金而导致资金紧张的局面,影响了其并购后的整合和经营。现金支付是一大笔开支,企业会背负上巨大的债务负担,还有高额的利息负担,而且现金支出导致企业内部经营资金不足,对后续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样便发生了连锁反应,恶性循环,有可能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3.控制权分散风险
并购企业在采用股票支付方式时,参与利润分配的股本数会有所增加,自然,每股收益就会被稀释,致使原有股东的收益会被稀释,如果企业所发行的新股数过多,就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甚至可能使原股东的控制权丧失。
(三)企业并购整合期风险
在并购交易完成后,还必须对并购的公司健康发展而花费整合成本,而财务上的整合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并购企业未对本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管理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如今很多并购企业在做出并购决策时,对自身的发展和定位仍不明确,所以并购完成后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财务协同效应。一般对多数并购企业而言,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双方的财务考核体系均是不一致的,由于与企业有关的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能是不真实的,而且双方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一致,故很难在完成并购后将双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整合处理。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定价风险防范措施
1.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质量
并购企业应尽量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审定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2.选择适当的价值评估方法
不同的并购活动,应当选择适合其特性、最能准确评估其价值的价值评估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并购企业实行并购活动的目的是要取得目标企业的继续经营权,而目标公司也能在并购后持续经营,此时,应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
(二)融资与支付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融资风险的规避
合理搭配不同融资渠道,控制融资风险。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并购融资工具通常有两方面考虑:一是现有融资工具和融资环境能否为企业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保证;二是何种融资成本最低而风险较小,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在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应该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对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进行分析,不同的融资方式其成本的形成、核算和支付方式各不相同。二是融资方式的选择程序。
2.企业支付风险的规避
(1)正确选择适合企业的支付方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来达到规避支付风险的目的。
(2)选择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随着我国并购有关的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完善,并购企业必须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有机的与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相结合,采用股权、债券、现金等多种不同的支付方式进行组合。
(3)推迟支付协议。如果并购企业无法一次性支付并购款,这时可以要求并购企业推迟支付部分或全部款项,或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同时收购协议可以制定为弹性的。可以根据目标企业被收购之后经营状况的好坏,盈利增长的快慢,来确定支付金额的大小,盈利多,支付的多,反之亦然。
(三)对企业并购整合期风险的规避
1.财务经营战略的整合
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同时,应注意将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的业务单元之间进行有效分配,使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提高,创利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与企业的策略相融合、扣除不良资产、提高企业自身的资金利用效率。并购企业也要从负债的角度出发,调整资本结构,避免并购后可能遇到的偿债风险。
2.财务制度体系的整合
不同企业所对应的财务制度体系也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实现并购后,财务制度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整合,包括对资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利润管理制度等都要进行整合,这样才能保证今后企业对于资产使用的效率。
3.需要整合的是双方财务部门人员
只有对财务部门人员进行有效地整合,才能使今后的财务权利和职能有效地相容,其中要分离不能互容的岗位。
总之,企业并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经济行为,只要遵循并购原则,规避各种风险,就一定会使企业在高速运转中导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张丽媛.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分析;防范和控制
[DOI]10.13939/ki.zgsc.2015.45.129
建筑企业在资金筹措、工程价款结算、成本预算及考核等财务工作上与其他企业不同,财务风险贯穿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过高的财务风险容易导致建筑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如何降低防范财务风险显得日益重要。根据施工企业特点,财务风险如下。
1.1 投标风险
目前施工企业取得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投标时信息掌握不全,对标书研究不到位、调查不全面,盲目估价,使投标价位过高或过低。高报价,导致不能中标;低报价,一方面会扰乱市场,另一方面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利润过低或亏损,引发财务风险。
1.2 合同风险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为了生存,许多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不平等合同。如材料一次性包死,或暗中要求施工企业垫付大量资金,收取各类保证金等。这样的合同一开始就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增大了财务风险系数。
1.3 资金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没有取得预付款的情况下,垫资施工,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用货币资金的形式支付履约保证金,加重企业负担。企业不得不采取向银行贷款的形式取得资金,用以保证施工生产的有续进行,这就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上受影响,引发财务风险。
1.4 成本控制风险
施工企业往往是低价中标,本身利润空间就小,而近年来材料、人工费持续大幅上涨,加大了施工成本。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成本主要集中在项目成本上,而项目预算管理不到位或没有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力度不够等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支出,带来财务风险。
1.5 安全风险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高危作业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形成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加大财务风险。
1.6 竣工决算风险
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业主调整设计方案、增加工程量等原因,设计变更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只是口头上的协定,到最后结算时拿不出有效的证据。也有一些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没有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另外,业主本身资金周转困难,故意或拖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和竣工决算。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资金结算后,资金链断裂,加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了工程保修费用,增大了财务风险。
2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2.1 加强财务控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同时通过企业安全分析法、财务费用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资产负债表分析法等财务预警机制判断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出现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经营者对出现的各类财务风险采取规避、降低、转移风险的策略。
2.2 加强投标管理
投标前,对业主的资金信用程度做严格调查,对于评估信用不好的,不能盲目投标,避免中标已亏损的现象出现。决定投标后,对投标的标书从报价范围、技术要求、招标文件内容等方面仔细研读,对标书上模糊不清的地方要及时与对方沟通,同时进行现场勘察、测算等,从而达到规避及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2.3 加强合同管理
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施工企业须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对于合同中涉及的验工计价、工程结算时间、付款方式和时间、竣工结算时间、违约条款等要清晰、明了。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可以签订一些将合同的风险转移给业主或其他人的条款。对于业主的“霸王条款”,一定要积极与业主协商,做好工作,尽量签订对施工企业有利的严密的合同。从而规避合同风险,减少财务损失。
2.4 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点,成本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
(1)加强成本的预算管理。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工程环境、设计、工期、质量等要求,以及施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状况,预先对工程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并在施工中起到组织和约束施工生产的目的。
(2)加强施工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发生的控制。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成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项目,因此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施工企业全面实行责任成本制,按预算的成本划分责任,分层次,采取谁承担谁负责,配合节约奖励、超支罚款的办法,使每个部门把节约成本当己任,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5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更是全体职工的事,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吸取安全教训,把安全铭记在心,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时刻监督,规范施工,确保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可以采取购买保险的方式,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2.6 加强资金管理,实行项目资金集中管理
做好现金预算控制,以现金收支预算表作为企业资金收付的依据。在签订劳务、大额物资采购等合同时要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一旦出现资金风险时应由双方共同承担,支付时间要视施工企业资金情况而定,支付比例原则上不高于业主合同,避免出现业主还未付款,施工企业先行付款的现象发生。避免盲目融资,可以采取以长期借款为主,短期借款为辅的融资方式。跟进应收账款的回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程度作为评价业绩的指标。成立资金中心,将分散的资金进行归集,并以资金中心这一平台,调剂资金余缺,融通内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避免资金短缺风险。
2.7 保证工程质量,跟进竣工决算
(1)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无法竣工决算,或因质量问题工程质保金不能退还的现象发生。
(2)切实加强工程项目的变更索赔工作,在施工阶段,项目就要抓好对变更索赔工作的筹划、实施、跟踪、信息管理,明确工作目标、派专人跟踪,及时反馈进展情况,避免口头同意而无纸面签认。
(3)在工程后期,要及时、积极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工作,避免业主因为自身资金周转问题而有意拖延竣工决算时间,加强竣工后的余款及质保金回收工作。
(4)建立考核与奖罚制度,将办理变更索赔、竣工决算工作的结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及员工绩效考核的评判标准,实施相应的奖惩标准,达到减少财务风险的目的。
3 结 论
总之,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施工企业从上到下,构建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财务风险做到预防为主,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减少、转移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荣平.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10.
关键词:建筑企业;防范及预防;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建筑企业面临一定风险以及挑战。财务风险是经济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因为没有办法控制以及预料因素,使企业财务在预计的收益与实际的收益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很有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方面的损失。在我国,建筑业属于支柱产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建筑企业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财务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建筑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及预防工作,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企业在经济方面的效益。
一、财务风险类型
(一)投标风险
目前,在我国建筑业中呈现出激烈化的竞争局面,许多建筑企业将报价进行竞相的压低,使企业能够顺利中标,中标施工企业仅仅是依靠较低的利润或者是等同于成本价,甚至是低于工程的成本价中标,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够保障利润,也就谈不上企业效益了,使企业在生产以及经营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二)合同风险
在建筑企业中,合同风险是财务风险根源。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一些业主利用建筑企业的心理在合同中附加了许多不平等的条款,使建筑企业在施工初期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时会出现合同的陷阱,使建筑企业承担财务风险。
(三)资金短缺风险
在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多的,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建筑企业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将会产生无法采购建筑物资的状况,企业也无法支付施工人员的工资,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严重时会使合同没有办法继续履行,使建筑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四)筹集资金风险
建筑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主要方法是银行以及信贷的投资。建筑企业往往利用土地以及房屋等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相对于股权的融资,债务融资可以运用利息的支出进行抵税,财务的杠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债务融资过多,将会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当银行的利率较高或者是项目的利润率低于银行的利率时,将会使企业财务风险提高。
(五)回收资金的风险
在建筑合同方面,业主不能将合同严格履行,通过各种借口拖欠工程款,使建筑企业存在坏账的风险。建筑企业往往要承担业主转嫁的投资方面的风险以及成本,加大了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的方面,很长时期内不能够变现,使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企业没有办法实现应有的收益。
(六)成本亏损风险
在建筑工程中成本是综合指标,包括人员的费用、管理的费用、材料的费用以及机械的费用等等。投标的报价决定了工程造价,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因为材料的市场、劳动力的市场以及设备的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管理,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出现超支现象,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二、预防以及防范措施
面对存在的风险,施工企业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以及防范,使财务风险有效降低,将自身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施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投标方面
建筑企业要将风险的评估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对施工项目要进行合理的承接。在投标方面,要对招标的文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招标的文件要正确理解,将风险成本进行充分的考虑,将图纸进行详细审查,对工程量的复核要全面,将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确定,将受益与成本进行衡量,最后将投标的方式以及是否进行投标进行确定,减少投标风险。
(二)合同方面
建筑企业要对合同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以及预防。建筑企业中管理的人员要将自身法律意识进行有效提高,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对相关法律以及法规进行了解以及掌握,将合同中的条款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对合同中缺失的条款要进行及时补充。如果合同中的条款损害企业利益,要及时进行规避。建筑企业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将合同的审批权、洽谈权以及批准权进行有效分离,将合同中的漏洞进行避免。
(三)资金的短缺方面
建筑企业在资金方面要建立调度体系,在企业中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将原有的收付分散以及资金结算的局面进行转变,使资金的零星沉淀转变为整体的集聚,将资金周转的效益进行有效提高。建筑企业可以运用规模的运作,将资金调度进行有效加强,降低整体的资金成本。在对资金进行管理的方面,将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有效明确,建立资金划拨以及预算的制度,将资金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规范,使企业能够对资金预算进行控制,对日常的业务进行控制以及对资金支付的风险进行控制,使资金流出以及流入能够相匹配。
(四)资金筹集方面
在建筑企业中,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风险是因为企业举债。建筑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采取稳健的战略进行融资,保障项目的利润率要比银行利率高,保障本息的偿还能够按期,使企业增加收益,同时要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将债务的资金与企业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合理确定,将贷款的规模进行有效控制,防范资金筹集风险。
(五)资金回收方面
建筑企业要将收款的策略进行合理制定,保障能够顺利地回收债权。企业中的财务部门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分析,整理应收账款以及往来的账目,将欠款的详情进行罗列,及时的分析原因,在收款的策略方面要依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制定,减少企业中存在的坏账。同时,在对拖欠的工程款进行管理时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清欠工作,在经营的考核指标中加入清欠工作,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将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促进清欠的进度。除此之外,将项目部门、计划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预算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加强,将工程款及时地收回,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六)成本亏损方面
建筑企业要将项目人员的责任以及职能进行明确,依据技术资料以及图纸,将现场条件以及工期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施工,使工程的工期能够有效缩短,工程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成本能够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要对预算加强控制,对责任成本进行管理,在责任成本范围之内控制成本费用,防范成本亏损风险。
三、总结
在建筑企业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财务风险,建筑企业要对其具备清醒的认识并高度重视。建筑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以及预防招标方面、合同方面、资金短缺方面、资金筹集方面、资金回收方面以及成本亏损方面存在风险,使企业在财务方面面临的风险有效降低,保障企业在经济方面实现收益,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本篇文章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简单介绍,提出相关的方法以及预防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