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营销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概念
电子商务依靠网络得以存在,并且运用电子交易来完成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属于一种虚拟商务交易模式。
1.2应用价值
第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环境不变化,电子商务使交易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运用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实现了在何时何地,只需有互联网就可实施网络交易的可能。第二,在市场不断变化以及互联网诞生的背景下,电子商务让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以海外商品只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花费几秒钟就能够购买,打开了海外营销市场,有利于促进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国内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满足各类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第三,传统的交易速度较慢。交易程序也极为复杂,而电子商务加快了商品交易速度,也简化了现实交易中的一些繁杂交易程序,网络化的虚拟交易越来越方便、快捷。第四,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购买各类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且有效减少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流通费用,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品成本,使电子商务平台上商品价格比现实市场中商品价格便宜得多。第五,电子商务的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需求。现如今,我国社会俨然成为了信息化的社会,消费者的追求日益趋于方便、快捷、讲究个性等,而电子商务符合人们消费发展需求,且适应了社会的迅猛发展。
2.分析我国市场营销的未来发展
市场营销属于企业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新模式,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活动的职责以及产品劳务设计、定价与销售等,使企业自身获取市场利益,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从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及重点主要放在引领消费者消费、并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上,不仅仅只是满足消费者当前需求,应当包括消费者在未来的一些潜在需求等,所以,企业通常在面对不同的顾客需求时,需利用各种市场营销模式来对应,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并运用新的营销手段,刺激、引导消费者消费。企业的市场营销大多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消费欲望、所需产品、利用价值等重要关键因素来展开。首先,企业需要了解、掌握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的以市场营销的身份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各类消费者消费的欲望,并且激发了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购买欲望。从而根据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消费欲望去研发更多新产品,而企业营销人员则依靠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市场需求和消费欲望。企业在选择研发某些新产品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进行研发、产生,通常情况下,把这种标准称做价值标准。所以,在企业的市场营销中,营销人员务必把握好产品、消费欲望及利用价值等相关概念,并分析几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良好的市场营销方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能使企业自身获取更多市场利益,以此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分析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诞生对我国市场营销产生了极大影响,着重体现与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方面。市场营销能否成功主要以是否具有时代敏锐感来体现,表现与示范能够充分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充分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需求,并合理的实施营销、推广。在未来的市场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市场将会成为最大的市场,其将各类客户群体充分吸引并集中于虚拟的网络当中,实现产品的相互交易以及利益空间的提升,因此,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使网络营销得以普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3.1营销速度迅速提高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网络营销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营销中交易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电子商务网络销售非常重视营销的速度。并且,网络平台上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网站内容的更新速度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查询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未来的市场营销基友可能会全部转移到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来。
3.2加强了营销信用度及服务质量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方式与传统市场现实营销模式相比较,现代化的电子商务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有力保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需要借助物理介质,而是应用相应的网络密码来认证便可进行交易,在市场环境当中,企业营销者的信用程度能够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电子商务平台的诞生,为企业和消费者双方之间都创造了极其有利条件,提供更过利益保障,并且能够准确反应市场实际情况与消费者的反应,便于企业对商品的研发、商品价格等进行调整。
3.3提高消费者需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品的更新与研发速度也在大幅度提升,而商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新奇、有用的商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扩充了消费者的消费范围,也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
3.4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
1.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电力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电力营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供电公司必须不断提升营销服务质量,从而确保营销优质服务目标的实现。大体上可将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电能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供电公司能否为社会提供充足、稳定、可靠的电力,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国家的安定繁荣,同时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由此使得供电公司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鉴于优质服务的电力营销业务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相符,所以提升电力营销服务质量,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2有助于提高供电公司核心竞争力
供电公司是一个性质比较特殊的部门,其除了具有基础性和公用性之外,还具有服务性的特点,由此使得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供电公司应当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相对较低的供电故障率、较高的供电可靠性,使优质服务成为供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供电企业得以稳步发展的重要策略。
1.3有助于促进供电公司持续发展
在电力商业化运行的背景下,供电公司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优质的服务去获得客户的认可,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可见,提高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可以使其在新形势下得到稳步发展,有助于其生存能力的提升。
2.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的推动方式
为提升供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供电公司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入手,精心打造优质服务体系,具体包括:
2.1建立客户服务中心
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内的供电公司基本都转为商业化运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公司必须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赢得客户,抢占市场先机。鉴于此,供电公司可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客户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微信等途径,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务水平。作为客户服务中心,应当尽可能为电力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并将客户反馈回来的信息,作为改进服务质量的依据,以这种方式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争取更多的客户群体,提高公司效益。
2.2推广“互联网+电网”服务模式
供电公司要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打造“互联网+电网”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多样化的服务,为创建优质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该服务模式属于智慧能源领域,能够改变电力消费观念,促进供电公司、客户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是电力市场营销服务的重大创新战略。在该服务模式下,供电公司可开通掌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等服务平台,提供移动支付、一站式缴费、简单业务办理、小额贷款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全电子供电服务。同时,供电公司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和建议,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2.3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
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人员的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务水平,应加强高素质营销队伍的建设,提高营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在打造高素质营销队伍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秉承优选人才的聘用理念,选拔责任心强、技术全面、服务意识好的人员,组成营销团队。同时,应对在职的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使营销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机制,做到奖罚分明,用规章制度确保优质服务目标的实现,这对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4建立优质服务评价体系
供电公司应当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借此来提升用户服务质量。该评价体系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企业评价、客户评价、社会评价。其中企业评价主要是指供电公司对相关营销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有员工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服务效果等;客户评价则是指客户按照对供电公司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对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评价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时间、服务用语、服务环境、方式方法以及问题的处理效果等;社会评价是指由社会有关部门、公众、媒体等对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的评价内容如下:公司的口碑、形象、效益等,可采取的评价方法有回访、投诉、座谈会、回执单等等。
结论
总之,供电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环境,必须从强化自身内部管理和提升营销服务质量入手,提高客户对供电公司电力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供电公司要顺应时展,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营销服务模式,拓宽营销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从而增强供电公司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光.电力市场营销及电力优质服务在营销中的作用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06):86.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市场营销学; 考核方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5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98- 02
1 引 言
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受到了普遍关注,大量相关研究从课程体系内各课程的衔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对策。但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首先,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某一方面进行,缺乏一种整体性的分析,系统地把握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其次,现有研究集中在从现状到对策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经验型研究,或者是解读文件、引经据典的思辨型研究,缺乏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找准问题根本,提出既有针对性、又有一定普遍性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营销学教学的问题,着力点应在于针对性和实效性,核心就是要抓住大学生的需要,并对其需要进行引导、满足和提升。本文选择了发展性评价这一切入点,即将评价贯穿于高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之中,建立新的学生考核体系,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要求,提升教学质量。
2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从评价的功能、目的和角度出发,针对市场营销学教学改进和促进学生知识获取而提出,重点在于发挥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对学生采用发展性评价,目的是融合教学与评价。教师运用发展性评价这一工具不断开展评价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手段和课程设计,最终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3个方面共同发展。
对市场营销学课程采用发展性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评价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多元化。高校市场营销学课堂上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个体差异较大,各地的学生受当地传统和文化的影响不同,因此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学习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只要这些差异对于学习市场营销知识没有影响,就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授课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每个课堂上的学生都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采用发展性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这样对发展性评价的采用才不会在一开始就受到学生的抵触。
(2) 课程、教学与评价的结合。采用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如果脱离课程和教学必然失去意义,发展性评价的基础和核心是突出评价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强调三者间的相互推动和促进。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在课程和教学中蕴含评价,是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采用发展性评价的必经之路。评价既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也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而通过评价所获取的信息,则是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调整的依据。课程、教学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3) 评价方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真实掌握程度,因此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充分地衡量学生的特点。在课程结束后的卷面考试对于学生的评价并不全面,一个科学的市场营销学考核体系还应包括学生在课程开始前、课程进行中对营销知识掌握程度和对课程反馈的评价,不仅需要对知识的掌握进行测试,也需要对课程和授课教师进行测评。因此,在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全方位评价。
(4) 评价过程动态化。实施发展性评价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关注最终的结果,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和表现,期末考试成绩仅仅只能说明学生在某一时点上的表现,不能作为其在课程学习上的最终评价。要使用市场营销学全过程评价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应强调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授课中、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使评价的实施日常化。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流程,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5) 评价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正确实施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立。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双方才能在将发展性评价持续下去,师生双方在评价过程中应增加互动和理解,这样双方才能通过发展性评价获益,达到“共赢”。因此在设计市场营销学发展性评价考核体系时,既要考虑考核体系的科学性,也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3 考核体系创新
针对高校市场营销学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本文认为,现行的考核体系应做如下的改进。
3.1 由单一的期末考核方式转变为多次考核
市场营销学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学生平时上课学习,到期末阶段再集中复习考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卷面成绩,结合出勤情况综合给出最终成绩。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学生平时上课并不积极,课下也没有太多动力去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堂授课时只要涉及讲授过的知识,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而到了期末阶段,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于期末考试,只注重所谓的考点,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忽略了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不仅复习量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只能是仅仅通过考试而已,死记硬背的知识往往在考过之后就被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为缓解学生因复习量大而造成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平时自主学习市场营销知识,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知识的兴趣和动力,本文认为教学和考试的融合是一条重要的路径。把考试融入平常教学的全过程中,降低期末考试在最后总成绩中所占比重,不仅可刺激学生注重对课堂知识的消化,时常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最佳状态之中,而且因期末考试的比重下降,学生期末复习的压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整个考核体系由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让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知识的有效时间由期末复习的1~2周变为贯穿于市场营销学授课始终,同时降低期末考试的压力也有利于消除学生作弊等投机行为。
平时的考核可以灵活设置,如案例分析报告、营销策划、名著读书心得、小测验、现场讲课等。在考核对象上,可以学生个人为主,也可以学生团队为主,学生不仅需要在考核中体现个体的特质,也要学会在团队中与他人协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学会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2 由学生被动考核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考核
现行的考核制度下,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并不对等,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教师给出的分数和评价,学生只能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懈怠的重要原因。教师在这样的制度下,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学生给出评价,由于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所给的评价往往也有很大程度的主观色彩和偏好,同时教师也没有太大的动力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课程。
根据“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首先,学生可和教师共同商定发展目标,共同商定教学与考核的方式。这样可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全心投入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中来,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改善授课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提升授课的质量。其次,让学生担任考试的评判者。在平时,如案例分析报告、营销策划等以小组为单位的考核中,教师可在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代表,与教师共同组成考核评委会,考核评委会对每个小组的报告都给出成绩,并且让每位学生代表对报告进行逐一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由于需要对他人报告进行点评,也考验了学生评价知识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对市场营销认识的加深。最后,增加学生自评环节。学生在每次考核后,对自己在考核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其主体地位的实现,对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加强。学生还可通过这样的自评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为自己今后就业的定位提供帮助。
3.3 由考核注重书本内容转变为关注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高校市场营销学的传统考核方式多以教材上的知识点为考核最终标准,教师所出的考试题目几乎全都围绕教材,每一年的试题与以前的版本相比也没有太多变化,所有的标准答案都源自教材。学生要想获得好成绩只要把教材背熟,特别是一些所谓的重点和考点,根本不用考虑市场营销知识的应用,市场营销学课堂上的学生大多认为学好市场营销学就必须死记硬背。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型管理学科,但这样的考核内容与其学科本质实在是相去甚远,在这样的考核导向下,学生自然无法真正领悟到市场营销学的精髓。
因此,考核内容的改变迫在眉睫,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考核不应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而应该加强学生对营销知识应用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情况下,冲破课堂、教材的限制,主动去观察社会,观察企业,把握营销学科的前沿及其最新动态,让学生在思考和应用的过程中加深对营销知识的认识。应把对营销知识的应用能力、基于营销知识对企业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运用营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运用已有知识与企业、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市场营销学的考核应该是开放式的,在考核中应加大主观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多设置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甚至罗列一些当前的营销热点,让学生进行分析。考题尽量不设置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教师打分的依据是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点的提及数量。考核内容中还可考虑设置名著读书心得,考察学生对专业经典文献的认知情况。
4 总结与展望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创新设计高校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引导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阶段关注营销实践,积极应用营销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设计新的考核方式也可支持教师从多个维度,较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授课质量。但是从发展性评价理念出发设计的新考核方式并不能解决高校市场营销学课堂上的所有问题,在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上并没有尽头,要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好,还需师生之间更多的配合与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红利. “过程式”考核在高职营销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运用[J]. 鸡西大学学报,2013,13(1):15-17.
[2] 刘川, 王仕尧, 张承德. 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研究, 1999(3):75-76.
[3] 于开莲. 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 当代教育论坛, 2007(3).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市场营销方法多种多样,各具优劣。不论是传统营销方法还是现代营销方法,只要接合企业自身特点,恰当选用,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的市场营销方法,主要是近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成功的经验。这些营销方法,有的属于传统市场营销理念, 有的属于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但都是当前我国企业在经营中能够采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只要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管理和经营的实际情况, 针对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的特点, 有选择地恰当运用, 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也叫有形商品的无形营销。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生产手段极其先进,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已经到来的现代社会,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或近似产品,其设计、制造、质量、科技含量等不相上下,产品有形部分的属性如品质、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消费者购买时对商品的判断与选择,主要不再只依据商品的有形属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无形属性的一面, 即企业如何提供商品, 如何服务顾客。服务竞争把企业之间低层次的有形竞争引向更高层次的无形竞争的领域。现代市场竞争就是高科技含量的优质产品+ 优质服务的竞争。对我国企业来说,服务营销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服务相对于商品、资金、经营设施等硬件要素来讲,可塑性、可控性更强,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质量保证体系, 改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方式和质量,努力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准。更重要的是,各个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因地、因企、因时制宜, 采取不同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顾客。
二、形象营销
企业形象就是经营理念(MI) 、行为识别(BI) 、视觉识别(VI) 三者的综合统一, 也是企业关系者及所有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 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竞争的白热化,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选择余地很大, 认牌选购明显增强,企业形象在消费者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企业要获得综合利润的最大化, 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长远观念,在企业关系者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象营销就是把企业通常的商品营销组合与经营理念、行为识别、视觉识别有机组合起来。其特点在于, 对内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 使企业内部的整体行为、价值观念和目标取向更加一致, 充分发__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外具有识别促销功能,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使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易于辩认。形象营销多应用于服务行业,如零售、餐饮、美容美发、医疗保健等。
三、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就是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观念融于企业的营销管理中, 要求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把消费者需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使用的全部营销过程都要充分考虑环境与生态利益,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绿色营销兴起于80 年代中期。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非再生性资源匮乏的情况下, 消费者保护自身健康, 维护生态平衡及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使绿色消费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据估计, 到2000 年, 全世界绿色消费的经济规模将达到3000 亿美元。绿色消费运动的迅速发展,潜在市场规模的巨大, 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将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列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这样, 绿色营销便应运而生。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在产品开发、价格制订、产品分销、产品促销等方面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尽可能开发出“绿色含量”高的产品来。绿色营销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开展一系列工作: 收集绿色信息;拟定绿色计划; 进行绿色定位;制定绿色价格;建立绿色渠道;开展绿色促销;塑造绿色形象;加强绿色管理等。可以肯定的是, 在21 世纪, 绿色产品是一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极具开发潜力的产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和用完后, 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能否回收再利用。在有的发达国家,不具有环保特点的产品已经禁止进入市场。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 已经禁止出售和使用不能自然降解的塑料袋和一次性泡沫饭盒;含磷洗衣粉由于会对河流和城市地下水造成污染, 可能在近期被禁止生产和销售。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工程、绿色商店、绿色商品、绿色消费的出现,绿色营销将成为营销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一。
四、整体营销
整体营销观是美国西北大学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应包括构成其内部、外部环境的所有重要行为者,即包括供应商、分销商、最终顾客、职员、财务公司、政府、同盟者、竞争者、新闻传媒和一般大众,核心思想是“合作”。整体营销把市场营销与公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统的针对最终消费者的营销扩展到了针对环境因素中所有重要行为者的营销。整体营销依赖于企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因此也称“全员营销”。整体营销由9 个具体的子营销活动构成: (1) 供应商营销。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详细的具体标准,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商品质量、财务状况、时间观念。(2) 分销商营销。它包括正面营销——与分销商开展直接的交流合作,给分销商在经营方法、营业设施、资金、人员培训、招贴广告等方面大力支持;负面营销——绕开分销商个人的主观喜好, 用强烈的广告宣传攻势, 在最终顾客中建立并完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使该品牌商品成为顾客购物时的首选。(3) 最终顾客营销。它有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针对目标顾客的销售,二是主动引导顾客。(4) 企业职员营销。一方面通过对全体职员(包括科研人员、生产工人、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等) 的专门营销培训, 树立他们的市场观念和顾客观念;另一方面,强化与全体职员的沟通,理解并满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5) 同盟者营销。现代企业在经营中要与原辅材料和零部件商、经销商、广告商、运输商、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外贸部门、银行、法院以及水、电、煤气等众多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企业必须建立并维持与他们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生产经营才能健康顺利进行。(6)财务公司营销。对上市公司而言,一般要聘请独立的会计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 (7)大众营销。(8) 政府营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等,往往对企业的生产或经营产生很大影响。 (9)媒体营销。媒体就是报纸、电视台、广播、杂志等新闻媒介部门。
五、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以管理企业的市场关系为出发点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发展良好的顾客关系,使顾客保持对某个企业或某一品牌商品的高度忠诚。关系营销观念认为, 建立和谐有利的商业关系, 需要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强调不仅要争取顾客和创造市场,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关系营销适合于商业、餐饮、旅游、宾馆、娱乐等第三产业,它的主要内容是对顾客进行科学的细分与管理, 方法比较灵活多样。如, 可以建立消费者数据库, 使企业能够准确掌握消费者的有关信息, 使商品能够准确定位,同时,使企业的促销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营销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顾客俱乐部、顾客信用卡、会员卡制度、对重要顾客设立专门的关系经理等等方法,对顾客进行主动管理。
此外, 现代营销还有定制营销、多国营销、立体营销、直接营销、借势营销等多种形式,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介绍。
参考文献
[1]钟育赣.市场营销方法的新发展.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随着电力企业公司制改组、法制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和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政企分开、网配分开、配售分开等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电力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县级供电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和经济实体。县级供电企业必须积极改革,建立新的营销管理机制和体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效益。
一、影响县级电力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供电企业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局),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服务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和供求规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企业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
(二)管理体制比较僵化,没有形成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营销体系
目前的县级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责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严重妨碍了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供电企业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农电体制改革也没完全到位,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造成营业站所数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欠费数字虚假,结零现象不实,呆账死账大量存在。没有面向电力市场完整的营销体系,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
(三)管理的手段不能及时的更新
目前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窃电成风,违章用电猖獗,拖欠电费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因为行政干预太多,法律显得无能。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业扩报装手段落后,从客户申请到报装接电、用户档案和合同管理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同时由于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业扩报装一口对外;三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报表分析、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销售环节人工干预过多,造成分析失真、错抄、漏抄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开拓电力市场的方法策略
电力市场营销是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一)更新服务观念,积极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观念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最基层,应该从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旧观念中摆脱出来,确立全新的服务观念,赢得客户信赖,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
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面对巨额电费欠款,如何维护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销自己的商品—电力,应成为供电企业职工思考的热点。要调整营销战略,把解决用电“卡脖子”作为扩大电力市场的重中之重来抓,生产调度部门应采取调度经济运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和故障抢修时间,采用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来增加电能。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经济的电力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县级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推广“一户一表”工程,大力推进自动远程抄表建设,完善自动化抄表系统,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营销机制。应把现在的用电部门改为“营销中心”,将“用户”改为“客户”,将管制用电改为推广用电,将“用电管理”改为“客户服务”,把“电力供应”转变为“电力营销”,把“坐等客户上门申请用电”转变为"上门推销开拓电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负荷管理机制。要建立用户负荷预测信息网,及时分析用电负荷结构,最大限度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力。全面推广高效、低耗用电装置及技术,并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定期进行用电咨询与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
(三)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开拓电力市场培养人力资源
针对人员素质现状,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鼓励职工参加自修、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要着重加强对营销服务人员的培训、激励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把市场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一方面在选拔营销人员时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注重将文化、业务等素质好的人员优先选择到主要的营销岗位,并提高营销岗位的待遇;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既要进行营销理论的系统培训,又要在营销实践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断选拔优秀的营销服务人员走上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