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本管控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转型升级;财务人员;财务部门

一、财务转型升级的意义

财务转型升级是要从记账型财务转为价值创造型财务,这种转变确实很难,但这是财务人员必须要做的事情。财务转型不仅仅是企业高层重视的问题,而是财务人员是否具备转型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财务部门仅是后勤支持服务部门,还是价值创造部门,是财务部门通过工作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业绩来确定。

二、目前企业财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现状: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2、统一了各矿区成本核算体系,强化成本管控,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3、强化财务动态监控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对标分析找差距,提出解决办法;并统一规范各车间分析内容。4、合理筹划,用足用好财税政策,节税效益显著;5、规范各项工程项目核算流程,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6、加强全面预算管控,发挥预算管理在量化经营目标、优化资原配置和成本费用控制的作用,全面预算涵盖到各车间及职能部门。7、加强往来欠款的清收,压缩非生产性资金占用。8、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合理调配闲置资产、处置不良资产,切实提高资产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1、全面预算的事中控制需进一步加强,没有通过系统工具进行有效控制,导致预算与实际有偏差,预算执行、分析、考核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成本核算涉及业务多,工作量大,没有一套有效的成本核算系统支撑,需要手工计算分配,人为因素多,辅助生产核算细化程度不够,没有与内部市场化相结合,不能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3、财务信息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物流系统不能与总账系统兼容,全面预算系统与国资委预算不统一,各管理公司用友预算系统处于可用可不用的状态,不能取总账数据,与全面预算的管控作用相背离。

三、财务转型升级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方面: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加强成本管控,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战略保障作用。进一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控制企业日常活动、分散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制,实现企业综合全面的管理。一是准确、科学合理的制定全面预算指标,并将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和管理标准,对企业各部门进行过程管理和控制,并将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关注全面预算不仅仅关注预算编制本身,而要达到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报告、预算监控、预算考评等完整的预算管理循环,将预算控制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全过程。三是为全面预算建立起配套执行、控制机制,强化预算考核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力度,从材料消耗、动力、人工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定额,控制成本费用列支,对费用报销、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等相关业务都要以预算目标为依据,设置预算预警机制,变人控为机控,通过全面预算系统的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控制成本、节约增效的目的。

(二)成本核算及成本管控方面:一是借助用友系统成本管理模块的开发,完善成本核算系统,制定统一的核算模式。结合成本对象、成本项目、要素费用等重要成本内容,通过成本核算系统对费用归集、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的过程来实现成本处理的业务流程,达到成本核算与全面预算相结合,使财务管理科学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合理化。二是对于成本控制,需要对成本费用构成设定配套的控制方案,各部门将依据方案执行,通过成本核算系统加大成本的管控。认真做好成本的预测、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盈利水平,达到降本增效目的。三是在成本模块的开发中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事先控制,哪些方面需要事中控制、哪些方面需要事后分析,达到尽可能用最低的代价保障最高的生产效益。在正常生产运作的情况下,做到最低储备、最少人力、最低费用。四是为了完成降本增效的目标,并结合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要求,成本控制工作需分为三个大环节:预算环节、生产执行环节、 监控环节。

成本控制达到的效果:一是制定合理准确的材料耗用定额,降低材料耗用成本。二是规范生产需求计划提报,监控计划领用情况,控制库存储备。三是备件现场跟踪管理,压缩备件储备资金,降低备件管理成本。四是生产成本执行过程可监控,为定额分析制定、材料计划领用执行、备件现场使用跟踪、成本费用对比控制提供分析参考数据,辅助管理手段到达成本控制、监督的目的。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 成本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33-01

1 工程成本管理内涵

工程成本管理为建设施工单位有效管控生产耗费,提升资源应用效益,创造良好的经济利润的重要工作。可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经营发展水平。实践工作中通过良好的成本预算,客观、精确的分析管理,可预防多计成本、利润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可令企业做好生产规模管控,调节经费投入,扩充市场占领份额,预防亏损现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程单位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优化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还应靠价格取胜,只有有效的通过成本管控节约费用投入,方能获取更长效的发展。工程成本是全面映射企业管控经营、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各个机构、单位、员工个人工作业绩是否优秀均会对工程成本形成显著影响。为此应依据岗位职能、责任分工,创建衔接有序、合理协调的成本控制管理责任制度,基于清晰明确的成本指标,进行工作业绩的全面评估,方能快速的发掘问题,应用有效整改策略,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综合发展水平。

2 工程成本管理包含的问题

基于工程成本管理特殊性,一些工作人员没能充分引起重视,导致观念意识不强、存在偏差错误认识。同时,一些工作人员没能形成安全理念,无法跟上时代形式,创新科技手段,无法创建完善健全的成本管控工作体制,令实践工作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为,长久以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主体由财务机构负责,由于工作人员欠缺良好的成本工作意识,仅能由自身职责视角负责相应任务,因而形成了成本管理不良割裂、松散不连贯的状况。同时,一些工程建设方在投标承揽阶段中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当成功中标后,便放松了警惕,无法做好成本管控,令其投入经费持续上升,对企业创造效益利润造成了不良影响。

由某种层面来讲,安全生产即是效益的代名词,一旦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将导致工程项目以及施工建设单位蒙受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还可威胁人身安全,并会对企业信誉以及持续发展建设形成负面影响。工程建设体现了劳动密集属性,因此实践过程中员工通常仅注重传统工艺应用,忽视了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加之施工建设单位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一些管理人员虽具备一定经验,却对发展创新之路上形成的一些新技术工艺报以冷漠或是排斥态度,令工程建设效益不良下降。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实践管理,均应配套创建权责利全面集成的管控制度,方能优化成效。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同样如此,项目经理应承担总体责任,同时他类业务机构主管领导以及部门工作人员也应担负具体责任义务。当前工程成本管控制度,却没能实现权责利的良好集成,一些经理人员仅单纯的将工程成本工作由成本主管人员负责,没能创建一体化管理工作系统。

另外,实践工作中还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欠缺实践参考标准,没能全面注重材料、工期成本控制与质量成本协调管理等问题。

3 工程成本管理科学策略

3.1 健全成本工作体制,由质量入手提升成本效益

为强化成本管理,项目经理应承担主体责任,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创建优质的成本管控工作体系。应明确各机构、工作人员权责,赋予其应有权利,进而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层级分解,令成本管理无死角、不重复,实现权责落实到位、事事良好管控、各项工作有据可循,预防扯皮推卸责任的良好管理目标。工程质量关乎企业命运,因此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由质量入手,提升成本效益。并非所有产品其质量水平越高便一定越具有优势。倘若没能把握好合理的质量标准,则会导致质量过剩现象。因此,不论质量欠缺还是质量过剩,均会导致质量成本不良提升。只有优化调节,树立科学的管控目标,节约质量成本,方能创设显著效益。工程成本管理中,应把握好平衡度,依据工程建设特征、核心需要、企业施工建设水平、发展状况,把握好控制点。

3.2 优化工期成本管控,提升全员成本优化意识

工程建设工期管控,并非越短便越合理,应科学调节工期以及成本互相关系,令工期成本总量实现最低标准。因此,项目经理应有效调节各项管控措施投入的经费,还应预防由于工期目标拖延形成的索赔事项。由于自然状况导致的工期损失,相应额度标准较低,一般来讲可不进行赔偿。而对于由于工程内部原因引发的工期损失,伴随工程进展,通过经验积累,应衡量各类工期成本内容因素,找寻工期成本理想控制环节。即明确工期最短以及成本最低优势,进而优化成本管理效果。工程单位还应强化宣传管理,提升经济意识,令员工思想意识全面一致。应由项目工作人员直至施工人员良好的开展经济教育,提升其经济意识。同时应通过宣传栏、标语警示等手段,将各个员工至于成本管控核心位置,提升经济效益。

3.3 完善管理方式、强化合同约束与材料管理

各项工程项目均包含显著的自身特征,应依据不同特色,明确成本管控方式,协调质量、工期目标,优化招投标管控、合同评审方式,规范材料应用。应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位,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方案可行性。为预防法律损失,应以合同为依据,通过严谨的协议约束,不给对方留有钻空子的机会,进而降低索赔损失。应严密细化的编制合同条款,并配设固定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同时,应掌握各项相关法规制度,提升经济合同工作人员责任心,并确保合同内容格式的一致统一。为全面实现成本目标,应做好预算编制,良好调控成本费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应依据施工优化方案,同时参照施工现场规划布局完善劳动组织,优化各项材料器具的配套管控,明确工程建设总量以及测算经费的各项标准。

工程施工建设中,强化材料管理尤为重要,可显著的节约采购材料经费,预防超支、浪费、材料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应依据相关规定,履行重要施工建设材料的招投标管理。例如大型钢材、砂石水泥、板材、沥青等重要且价值分量较重的材料应通过全面优选,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同时,应履行必要的材料验收管理以及出库管控流程,规范手续报表,做到出库入库手续齐全,通过岗位分离,形成良好的牵制管理。另外,应完善核算管理,做好财务清点,确保账目齐全,通过实物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4 结语

总之,工程成本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只有明确工作内涵,针对实践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节约成本费用,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燃气企业;企业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城市燃气企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燃气工程的建设与运作具有资金投入大、项目周期长、管理工作复杂等多方面特点,因此成本控制与管理在企业经营效益提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水平才能确保企业能够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可能。

一、成本管控问题分析

当前燃气企业在成本管控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成本管控意识缺乏问题,成本管理意识缺乏不仅仅是指不了解成本管控的重要性,更是指不知道如何在具体工作当中真正树立起成本管控意识。再如成本管控的制度建设水平较低,没有配套的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及问责机制,从而让成本管控变成一纸空文,无法发挥实际作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制约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及国家全面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二、加强城市燃气企业成本管控水平的思考

在加强城市燃气企业成本管控总体水平的措施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从管理意识树立、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具体措施推行以及配套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从而有的放矢的、全方位的提升城市燃气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一)树立科学成本管控意识。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对于现代企业不言而喻。就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这一点来说,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也都了然于心。但是正确成本管控意识的科学树立不仅仅是指企业领导者了解到成本管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落实这种正确意识、让这种正确的意识全面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提升成本管控的全员参与程度。具体工作方面,首先要加强成本管控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将此项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企业人员培训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本管控具体培训内容,帮助企业员工熟悉成本管控在具体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提升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执行成本管控制度的技能水平。其次是要营造适合成本管控制度推行的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打造良好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从被动执行管控制度到主动参与成本管控,打造出成本管控、从我做起的积极环境。

(二)加强成本管控制度建设。成本管控制度建设包括了总体管理制度、具体执行细则、内部监察制度以及绩效考评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多个方面。总体管理制度在制定上面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进行制定,要兼顾企业成本管控与城市建设发展乃至国家建设发展的多方面要求。具体执行细则的制定与执行要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运作情况、制定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细则和规范,确保成本管控与企业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内部监察机制建设,首先就要进行针对成本管控具体工作的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在内部审计的人员组成上应该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内部财务人员与社会审计专业人才的混合队伍模式。调派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担任审计工作能够提升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对企业忠诚度,同时能够利用内部人员更了解企业具体工作及项目运作特点的优势来增加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但是内部人员担任审计工作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受到企业内部其他利益团体意识侵扰的消极一面,无法完全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严肃性。所以企业也应该加强与社会专业审计机构的密切合作,聘请专门化的审计人才担任审计职务,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严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专门审计人才多年来从事同类型审计工作的丰富经验来为企业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具体工作方案和流程,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发挥出更大监管效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成本管控工作的问责机制建设,要切实的将成本管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及具体工作人员头上,对于重大项目的管控责任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推行终身问责制度,提升管理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最后在绩效考评机制与约束机制建设方面,也要根据企业的成本管控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机制建设,不仅要加强成本管控进行具体操作的财务管理队伍的绩效考核和客观评判,同时也要加强对其他部门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方面执行成效的考核与评价,从而将成本管控工作切实的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生产运作环节当中,有效建设成本管控的网络化管理体系。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方面也要切实的与绩效考评保持高度一致,从而提升成本管控的总体成效。

(三)成本管控具体细则。燃气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比其他企业来说更具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在具体细则的制定方面必须契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及行业特点。首先要加强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采用招投标的形式确定项目设计方案及工程项目预算。同时还要加强对投标企业资格审查的工作力度,避免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其次在材料采购方面要加强材料采购申请、具体采购、材料运输、材料仓储、材料使用、废旧材料回收及报废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设置成本管控关键点,推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机制,确保材料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强成本管控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燃气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来说,信息是否能够及时获取、及时分析就决定了成本管控是否能够具有成效。所以企业 必须加强成本管控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要建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通路与沟通交流平台,同时内部网络建设提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速度,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让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悉其他部门的工作进展与成本管控情况,从而及时跟踪、及时调整,确保成本管控始终能够符合项目运作的具体实际。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已经不能向过去那样仅仅依靠扩大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运作规模来实现经济效益提升,这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现代企业已经从过去的巨利时代进入了竞争日益激烈的微利时代。所以企业想要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想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就必须从加强内部管理工作质量入手,尤其是要加强成本管控工作的总体质量,只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寻求精细化、科学化、全面化与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成本管控质量、提升企业实际经济效益,从而助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城市燃气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绩效考核;新会计制度;医院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改革进入深水区,为了便于对医院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财政部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提出新的措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新会计制度不断实施,对医院会计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医院在组织开展财务和会计等控制工作的过程中,绩效考核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重点改革的内容。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综合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对绩效考核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明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理念。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明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断完善会计工作制度和会计工作水准,所以,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和工作,进一步强化创新的针对性。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通过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能够帮助医院有效地开展成本预算工作,同时在实际成本方面,便于与其他医院进行对比,进一步帮助医院合理配置、优化医院资源。在效考核过程中,通过分析绩效考核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发现医院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为医院正常运营奠定基础。在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是一项内控措施,这是因为,对于医院来说,借助绩效考核,可以帮助医院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完善现有的经营体制,进而有利于医院实现战略目标。在当前的医院管理过程中,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是一个重要环节,并且绩效考核作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在体系内部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时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证明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医院来说,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通过对绩效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激发医院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系统地评价医院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成果,进而不断调整制定实施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帮助医院员工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益。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由于绩效考核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绩效考核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遵循的原则

在医院会计制度下,为了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在选取、确定考核指标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运用系统分析理论,针对成本管理的特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决策分析等进行成本管理评价,使医院运营管理做到技术适宜、经济合适、成本最小和效益最高。

(二)政策性原则

医院的成本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适当的评价办法,考核医院的成本管理效果,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重要性原则

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医院成本管理评价应抓住运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因素加以控制,制定适合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并落实实施。

(四)灵活性原则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运营环境不停地发生变化,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制定成本管理的评价指标,保障考评系统发挥作用,使成本评价更符合实际工作。

(五)适用性原则

成本管理评价要适合各医院自身的特点,评价项目、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要按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六)可比性原则

医院的成本管理评价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能够在不同层面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模式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需要遵循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原则,秉持全新的绩效考核理念,通过对绩效考核进行系统性分析,进一步明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方向,同时为绩效考核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一)明确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面临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医院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需要熟悉了解绩效考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医院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需要系统地分析绩效考核中涉及的具体方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绩效考核工作需求,还是绩效考核工作标准,社会公众的要求还不太明显,但是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不断实施,社会公众的绩效考核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医院的管理层,需要及时制定全新的工作方案,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放开了医疗卫生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抢占中国市场,国外的医疗机构纷纷进入我国。基于此,我国不断落实相关改革政策,通过完善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工作方案,确保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此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医院还要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社会性问题,不断解决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对于医院来说,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环境下,绩效考核作为其中的关键性问题,需要给予系统性的解决和完善,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政策,以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绩效考核作为推广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院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成效进行科学、合理地考核评比,以及系统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系统地评价相关人员的工作状况,进一步实现医院、员工的共同成长,间接实现医院的既定发展目标。但是,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绩效考核工作刚刚开始,所以,需要调整今后的工作重点,通过系统分析当前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树立全新的绩效考核工作理念,进而推动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合理配置人员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展开,医院需要合理配置人员,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的人员基础。在人员配置方面,具备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是基础,借助这些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组织医院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院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实践巩固强化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绩效考核水平。对于医院领导层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开拓各种途径,确保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在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时,为了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医院可以借助外部监督的方式对绩效考核进行管控。医院领导层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通过以身作则为医院员工树立榜样,将新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必要性等信息传递给员工,帮助医院员工深刻认识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思想原则,正确认识工作岗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能将绩效考核简单地看成绩效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今后的工作,医院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绩效考核问题,逐步完善考核指标,充分挖掘效考核价值,进一步释放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医院其他职能部门来说,要及时纠正对新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的偏见,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转变绩效考核理念,不断推动新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对于医院来说,在选取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绩效考核标准时,一方面需要设置相应的财务指标(例如经济利润等),另一方面还要设置服务满意度、员工学习情况等指标,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确保医院绩效考核的公正性,需要根据部门、岗位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此对医院内部的不同人员进行考核评价。

四、加强财务预算和信息化管理

医院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对不合理开支进行控制,借助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医院财务预算的可行性,对医院潜在的亏损进行管控,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经营绩效。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对于医院来说通过组织开展预算工作,进一步对医院的经营目标进行数量化、系统化,确保医院收入的合理性、合法性。通过对各项财务支出进行合理安排,帮助医院准确预测医疗市场的变化,对各种潜在问题进行事先分析,预先优化配置资源,规避各种影响目标的因索,避免资源短缺对医院的经营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借助信息化系统组织开展预算工作,对于医院来说,借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医院正常运营提供信息支撑,帮助医院从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的信誉。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增加了医院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私自修改账务的可能性,进而威胁账务的私密性、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为了提高医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加强财务信息化控制。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系统分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问题,对于医院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医院来说,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标准,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不断激发医院工作的积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要想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其中释放员工的潜能是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越加明显。医院在组织开展财务、会计等控制工作时,需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同时对其进行深化改革。综上所述,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全新的绩效考核理念,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医院财务人员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实现医院、员工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崔学刚.我国医院会计改革:内容、成效与问题――兼论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02).

[2] 张慧平.基于新医院会计制度论医院全面预算管控的加强[J].财会学习,2016(07).

成本管控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优化现有标准流程,细化部分管理流程。由于三集五大改革需要,检修分公司由原变电、输电、电缆、带电四家单位重新组合,扩大了专业覆盖范围,过去流程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检修分公司自合并以来,对四个专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全体财务人员深入各专业工区调研,并通过职能处室发挥其归口部门作用,捋顺各项业务流程,将业务人员提出新增业务需求和功能需求变化仔细斟酌,将切实可行的需求更新部分业务流程,优化部分运转低效的流程。同时,将衔接紧密的业务环节逐步融合进财务标准流程,更新财务管控标准流程手册,明确与标准流程相关的系统操作细节,将财务管控流程与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衔接。建立标准流程监控机制,强化财务管控能力。开展财务管控标准流程监控,按照“监控能力逐步提升,监控流程逐批部署”的策略,对步骤合规性、岗位合规性、流程效能和流程状态开展监控,综合考虑检修分公司实际情况,对标准流程实用化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业务流程的变化,为防止财务控制功能弱化,不断优化内部工作标准化流程,加强财务集成系统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理顺各个运行环节的管理,实现对各项经济业务前端部门的控制和监督,保障财务账目往来渠道畅通和各环节的规范性。以办公用品出入库为例,在出入库时,需要办公室行管中心专责审核、主任把关,只有审核通过的办公用品才能出入库,月末还要由专责和库管员对账,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库存办公用品数量和规格存在误差,确保财务数据准确。

二、重视内外部审计监控

有效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公司财会人员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会计控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将会计内控机制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保障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安全运行。会计人员在充分掌握和研究政策的基础上,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关、风险收益关和经济行为关,尽力规避经营风险,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对单位各项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监督,狠抓经济业务的审核,保证各项业务合规合法。检修分公司通过结合公司协同监督工作,制定常态化的自查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与分工,分别从会计凭证管理、账务处理、成本费用管理等方面有序开展,并以此为契机全面评估分公司成本管理风险,及时修订《检修分公司资金审批的规定》《检修分公司财务报销管理实施细则》,在细化费用支出标准的同时,强调了内部审批手续及佐证材料的提供,提升成本列支的规范性。高度重视内外部审计,实行财务部门审计问题“三制度”,即:“汇报制度”“随改制度”“典型案例分析制度”。“汇报制度”,就是将内外审计遇到的财务相关问题,特别是基础工作反应出来的问题如实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让单位负责人充分了解、重视财务基础工作。“随改制度”,就是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实时整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例如将依法治企专项检查反映的问题,将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及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典型案例分析制度”,就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细致分析,分类整理,形成案例,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消除隐患,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推进规范化管理,将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升管理效益。

三、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持续深化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应用。加强源头信息质量控制,实现业务信息一次录入、凭证自动生成;应用协同、对账功能,实现合并抵销凭证自动生成;开展财务日报编制,报表编审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推广财务日报在各单位的常态化应用。推动将会计核算规则嵌入业务系统,简化会计记账过程,进一步提升核算的规范化、自动化水平。推动套装软件工程、物资、资产等信息集成,实现相关报表信息的“一键式”生成。

四、全方位开展决策分析

夯实财务分析基础。加强业务部门集成数据治理,优化数据集成方式,缩短业务数据交换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向上传的及时性、准确性。创新财务分析手段。深化应用国网辅助决策分析系统的建设成果,以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指标为重点,建立分析评价体系。充分利用与财务信息关联密切的各种数据,研究建立包括现金流量趋势、企业偿债能力等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指标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增强辅助决策支持能力。

五、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