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的经营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进行多角度观察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十五届三中全会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这样的认识,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才取得的共识。这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与规律。在此之前,从什么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在什么位置,是颇费脑筋的。刚开始的时候,多是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图以此解决小农生产的盲目性。的确,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向市场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是贸字当头,把产品的销售放在了第一位,依据市场的需求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依据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去布局和组织农产品的生产。这是对生产什么卖什么的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改革。农民生产的原料通过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变成最终产品流向市场,解决了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初级产品的问题。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理想选择
农业产业化应始终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随着农业劳动者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家庭经营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家庭经营制度不会改变,是长期存在的基本制度。同时,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业生产率增长不平衡必定开始缩小。由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农业产业越进步,影响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自然界限就越退缩”,而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产业进步的产物,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理想经营模式应是土地家庭经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家庭经营仍然是农地经营主体,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兼容大规模经营的优势。这种方式的规模经营,其重点不是用行政手段集中农民的土地而是强化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者的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1.1 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一是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核心,做好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二是大力发展各种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2.1.2 建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一是要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经济信息;二是要适时解决生产资金和生产资料,以便能按照市场的需要组织农产品的生产;三是要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以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四是要提供农副产品的销路,提高农副产品的增值能力;五是要提供方便的运输,加大农产品的流转,确保货畅其流,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1.3 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教服务体系,通过广泛深入农村服务,使农业的技术应用得到保障,通过大力普及科技教育和文化教育,培养新一代农民,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2.1.4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实行农业投入主体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要扩大服务领域、改进服务质量,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开列农业贷款专项资金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
2.2 农产品加工到销售的整个循环过程中同一部门、同一生产阶段上各企业、农场或农户之间的合作,通过横向的合同联系,形成一个全国性、综合性、服务性法人企业或社会经济组织。以日本农协和法国的农业合作社联盟为例,农协通过它的各项事业组织、基层组织、各级联合会在农村形成了一个遍及农业生产、农业信贷、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保险、医疗、生活指导、信托等领域的网络。市场、企业、农民以农协为中心,形成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法国农业合作社联盟代表法国全体农业合作社及社员利益,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服务,并起到互通情报,使社员在农业工业化和商业化过程中互相协调与协作,进而把制定生产配置、品种、规模和投资计划大权转盟手中。这种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纵向一体化的形成,使农民组成的各类合作社便利于与工、商、财界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农民通过合作企业逐步增加收入和提高现代化水平。
2.3 联合经营农业,并兼营与农业有关的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收购、销售、贮运、加工等业务。这种形式的一体化在西方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农场主为了发展生产,扩大经营规模,以便获得更多的收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场主联合起来,加强了小农经营与垄断资本的对抗,减轻了垄断资本对农业的掠夺。此外,发达国家政府对合作社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某些优惠政策。在美国,由农场主联合组成的合作社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大量建立。当初的合作企业主要是为了对抗垄断资本的中间剥削,因而主要从事供应和销售活动。但是战后以来,除了经销农产品和供应农场所需的生产资料等农用物品以外,不少合作企业还直接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工业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
1、目前我国流行的休闲农业模式
传统型 包括农产品直接利用型和农作过程利用型两类。由于很多农业和农作的生产过程不为城市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可吸引相当的城市人。可由农民进行那些传统和现代的农作过程表演,供游客观赏;也可由游客亲自采摘果实或在农民指导下直接参与一些简单的农作过程劳动。
农村文化利用型 可利用的是两种形态。一是地域文化,二是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即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即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融进旅游休闲农业,让游客在田园风光里既得到物质享受,又获得文化享受,可以成为旅游休闲农业的一大特色。
科技型 是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农业结合发展的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相当丰富,随着高新技术渗入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将是最吸引人的。例如,基因农业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用基因方法生产出的马铃薯、番茄又大又好,同时还能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2、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
根据上文表述的流行模式,我国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下列经营类型:
观光农园 包括成熟的果园、花圃、菜园、茶园等经营范围,提供给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购买及参与生产等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科技农园 以农业生产为主,向游客展现农业科学技术、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休闲农业经营,如农技博物馆、基因农场、生物工程、温室栽培、阳光农园等。
生态教育 以自然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户外渡假住宿、户外野餐活动等。
乡野畜牧 以圈养或畜牧方式饲养牛、羊、马、鸡、鹅等家畜,规划放牧、挤牛乳、剪羊毛、捉小猪、抓土鸡、坐牛车、骑马等活动。
农庄民宿 在农村地区规划具有农村特色的建筑物供游客休息、住宿,并且提供具有乡土特色的餐饮,让游客体验农民的生活形态,并享用新鲜农特产品的经营,如一般农庄、自然修养村、渔村、民俗村等。
民俗旅游 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作为休闲农业活动的内容,如农村民俗文化馆、乡村博物馆、农产品生产作坊、民俗古迹、地方人文历史、乡村居民建筑、体验农家生活等。
渔业风情 把渔业资源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海洋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渔业等活动,如溪边垂钓、岸钓、船钓、体验渔村生活、让游客直接参与捕捞作业。
3、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 休闲农业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农业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其示范和推广作用,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媒介招来八方宾朋不仅为本地区带来大量服务收入,而且会带来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收。由技术变革所产生的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源泉。休闲观光农业广泛地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可以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休闲农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投入不多,就业成本低,因此,开发旅游农业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方向。因此能带动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能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产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可获得高额经济收入。它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而且能把农业的生态效益和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理想模式及功能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创新的理想模式及其功能分析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实现途径探析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探讨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绿色农业”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西南山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演变方向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发展刍议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 与时俱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财政部农业司解读《关于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意见》 关于松原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调查报告 农技推广部门服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产业特征匹配性初探 财政部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意见》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模式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2][3]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24、5.
[4]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132.
[5][6][7]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210、210、20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 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 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 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 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 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 。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 (附图 [图]) 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 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 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 。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 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 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 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 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 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 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 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 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 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 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 )。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 ;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 ,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 [,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 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 [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 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 的变化。 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 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 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 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 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 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 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 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 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 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 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 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建设应用有效建议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其中,传统经济属于一种物质单行道流动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它经常会对地球资源和物质进行高强度开采,并在消费以及加工的过程中,将大量废弃物以及污染排放至环境,对资源进行一次性或粗放利用。而循环经济则重点强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并要求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严格依照自然生态模式来进行,属于一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经济。在整个消费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较少,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传统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将资源变成废积物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该发展模式的缺陷在于,会产生资源枯竭或短缺问题,最终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循环经济则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属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思维,在各生产环节中均倡导行为准则和经济规范。在循环经济中,生态工业属于重要形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工业体系包括:消费产品之后的资源再回收、企业共生产生的生态工业园以及企业单独的清洁生产等,由此也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循环,终极目标是为了降低废弃物排放,并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投入其他工厂或作为原材料,实现废弃物循环应用,最终实现工业生产的零污染排放目标。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在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的作用之下,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可对相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充分借鉴,从而逐步建立起多功能、多层次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终极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回报。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实现农业经济系统投入产出链与生态工程食物链的有效结合,更加有助于获得高收益,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商品价值。此外,在产出链和加工链环节中,可提升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合理性,实现多种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并将生产出的产品投入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有限的土壤数量,创造出更多高品质产品,从而逐步形成高效化、多元化的农业生态链,以达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佳境界,具体分析如下:
(一)多种生物共生互利
结合生态经济学发展原理,可将多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共同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产、增收的目的。以生物物种为例,可衍生出多种生物组合类型,具体如芦苇-鱼-禽、鱼-水稻-萍等等。目前,在我国的南方以及北方地区,稻田养鱼模式已十分普遍,待水稻插秧返青之后,向稻田中注水,并放养鱼苗,在经过病虫害防治以及晒田施肥等一系列管理工序之后,鱼苗会随着水流进入水沟,在收稻时节,将鱼苗捞出转入其他鱼塘。在这种生物养殖模式中,水稻可为鱼苗提供阴凉、饵料以及适宜水温等,而鱼苗则起到了施肥、除草、灭虫等作用,将大量的光合细菌、浮游生物转化为鱼产品,实现了鱼苗、水稻的互利共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渔业以及水稻种植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土壤肥力。据相关调查研究统计,在稻田养鱼模式下,每2500hm2水稻产量可达8/hm2,相比于普通的水稻种植模式,可增产15.5%,鱼苗养殖期15天可收鱼1.4万/hm2。
(二)多层次资源循环应用
发展再循环利用和立体开发式的生态农业工程,可实现加大工业、渔业、林木业、农业的协调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具有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例如,可利用瓜果、落叶、沼渣等养殖蚯蚓,并将蚯蚓作为鸡、鸭、鱼饲料,其粪便可作为肥料,以此实现粮食生产、渔业以及畜牧业的平均增产。另外,通过秸秆转化,可对生物循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将各种牲畜粪便、生活污水等,经过沼气池的处理之后,使其形成多用化无害化资源,并逐步形成高层次的生物产品,实现高收益,并将其用于无废料农业生产中,降低对土壤以及水体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山东省某股份开发研究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将家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在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用于双孢菇生产,并创建了双孢菇加工生产基地,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该公司利用玉米和小麦秸秆2万吨,可加工生产出高品质双孢菇1.5万吨左右,生产废料可用于高效菌肥、多糖系列产品加工,以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年产值高达2亿元,成为了当地的先锋模范企业。
(三)基于加工养殖业的庭院农业生态
所谓“立体化养殖”,主要就是借助食物链形成农作物、家禽、沼气、鱼的循环生态网,并形成一条龙式的自然经济发展体系。杭州市某养殖场便对农业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了充分利用,由此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过程中,该养殖场主要是借助氧气池,对于糖、茶庄、水稻田以及畜牧养殖场等进行连接,将发酵之后的家禽粪便用于生猪饲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以及茶叶烘制、鸡舍增温的主要能源。此外,以家禽粪便为原料的沼液还可作为农业生产用肥,经深层次加工制作之后还可生产出有机肥,该农业生态发展模式更加有助于保护农村环境。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效建议
(一)完善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保障体系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以及政策保障体系,通过对国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借鉴,发现在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保障体系是前提也是关键。在此情况下,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完善农业发展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增加农业财政投入,积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循环式农业组织,强化对农业环境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从而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发
在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的过程中,重点强调清洁化农业生产以及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并倡导在信息化模式上组织农业生产。因此,还要强化对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新技术的研究,通过这些技术的实践应用,可最大限度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领域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色能源开发技术、数字化农业技术、废弃物资源转化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等。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发展的根本取向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而这也是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经之路。若想实现上述目标,首要工作便是进行资金的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结合地区资源发展优势,对当地的优势产业以及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最大限度凸显废弃物资源转换技术、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可为相关产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平台。与此同时,还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