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范文第1篇

每年,澳大利亚都会根据本国的教育、就业和移民等因素综合考虑,列出不同门类的热门专业,内容基本大同小异,如何选择却成为了一个为难的问题。本文从专业角度结合了我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对这些专业进行了分析,为准备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学子提供中肯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但适用于打算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同学,有些同样也适用于打算去其它国家留学但是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困惑的同学。

会计专业,人才通道拥挤

据了解,很多中国学生留学澳大利亚都会选择商科专业,包括会计类专业、银行、金融等。由于会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澳大利亚移民紧缺专业,并且澳大利亚很多高校专门为没有会计教育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生课程,没有严格的专业背景要求,使得近年来赴澳大利亚攻读会计专业的人数激增,导致澳大利亚会计专业的人才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再找到跟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时一定不要扎堆,而是要将未来国内和澳洲,乃至亚太地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供需关系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衡量选择。

当然,在商科领域中,也有很多专业可供选择,例如保险精算学、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创新管理、公司法务、税务、金融分析或者项目管理等。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专才专业,就业有优势

所谓的通才专业和专才专业都是相对而言的,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往往被认为是通才专业,因为所学的内容涉及会计领域的方方面面;而税务会计、金融分析、保险精算学等则被认为是专才专业,因为是会计专业的细化和深化。这些专业往往要求有相关的教育背景。

很多家长和学生担心选择专才专业就业面比较窄,只局限于某个行业的某个领域;并且专才专业的所学内容往往比较复杂,很难学会。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专才专业选择的人少也就意味着竞争较通才专业要小很多,就业机会却多很多。专才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使你具备从事某职业的专业资格,因此在就业的时候,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

5大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工程类专业

中国的工业刚刚发展了一半,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相应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就很多,比如土木工程类人才、电子工程、化工工程、食品工程、矿业工程类人才等。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

澳大利亚拥有一流的旅游管理学院,教育品质国际公认,去澳大利亚学旅游课程性价比非常高。

一些优质大学的旅游学院在课程中都安排了较长时间的带薪实习机会。近年来,随着澳大利亚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即将举办,国内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增加,该专业人才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将被看好。

IT专业

目前IT行业的职位空缺相应增长。宏观经济条件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都使得人们对IT业进行大额投资充满信心。这一行业的多个部门再次出现人力短缺。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的影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该专业逐步恢复几年前的热情。

护理专业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显现,护士短缺呈现全球性危机。很多国家都在积极从国外引进护士,以解决本国的护士急缺,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世界范围内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护理从过去的底层职业一跃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给中国很多护校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留学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赴澳攻读护理专业基本限于在国内已经有护理背景,受过专业学习或训练的学生。

2008年年底,澳大利亚移民部引入了CSL关键职业技术清单(Critical Skills List)。CSL清单职业将得到移民局优先处理申请,甚至优于之前的MODL清单。CSL清单主要关注于房屋建筑、信息技术、工程以及医药领域,这个结果也是在咨询了澳洲各州领地政府得出的结论,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各州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显示出以上专业人才在当前的形势下依然是供不应求的。除此以外,由于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澳大利亚本身也是强调“无烟工业”,注重第三产业的国家,因此服务业中的金融、咨询、大众传媒、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范文第2篇

一、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学历层次决定了进入金融性行业的难度。

我校现有会计专业目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的共有十家企业,其中以本地金融行业、服务性企业为主。而其中用工量较大的银行等企业,随着近年来市场用工行情的变化,对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柜面服务工作岗位的用人学历要求在本科以上,高职学历很难成为其正式员工。

(二)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深入企业会计实务的难度。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保密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工作纪律要求中有一条保密原则。正因为企业资料具有保密性,所以,许多企业不愿意让外部人员接触企业的会计资料。高职学生想要进入企业接触会计业务、积累工作经验,存在操作性困难。

(三)会计岗位的人员确定性决定了接受大量实习实训学生的难度。

学生到企业后面临的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经济业务,企业不可能将实际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交给学生,因此,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担任指导老师。但企业会计人员毕竟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能否将核心技能和经验在短时期内传授给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岗位本身能容纳的人员有限,对于一般企业而言,会计部门所设置的会计岗位人数在个位数,即使我校目前为止,已与10家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一次也只能接受一两个学生实训,解决不了会计专业每年近百名学生的实训问题。

二、分析当地行业人才需求,拓展校企合作广度

面对以上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校招生就业处与会计专业教研室联手,通过市场调研、三年制会计专业、五年制其他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教师下企业锻炼、专家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信息,找准当地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思路,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在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文修养类选修课,将会计岗位从后台推向前台。

经市场调研,我们发现银行、保险公司、通讯公司等一些用工量较大,工作较稳定,对学生吸引力较大的企业,后台会计工作岗位趋于饱和,但对前台服务用工需求量较大。根据这个结果,会计教研室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商务礼仪、英语口语、应用美学、历史、地理等选修课,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适应今后的岗位需求。

(二)积极应对企业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走访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重要信息: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各银行已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各营业网点开始考虑增设大堂服务助理一职。我校获取这一信息后,及时与实习基地联系,多次与他们就这一服务内容进行商讨,最终与他们两家企业签订了大堂服务外包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为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据初步统计,两家银行共需大堂服务助理60―80名,解决了我校会计专业三分之二的实习岗位问题。

(三)广泛寻求合作资源,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广度。

《镇江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未来镇江将形成以机械、化工、造纸为3大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交通设备、食品、电力为5大主导产业,以化工、电子信息、造纸及纸制品、五金工具、工程电器、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特种船舶及船用设备、眼镜、木业、醋业为10大产业群的产业格局,并将建成5个销售超千亿元的产业,10个销售超百亿元的企业。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校招生就业处和会计教研室联手,主动出击,广泛寻求合作资源,目前已与机械、化工、造纸等支柱产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洽谈合作事项,力求在四年级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落实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目标。

三、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实现校企合作多样化

(一)将专业教师派往会计师事务所,成为驻所会计师。

我校会计教研室目前已与本地有影响的中信、成通会计师事务所多次沟通,初步达成意向,由我会计教研室负责协调校内课务安排,安排1―2名教师,成为该事务所的驻所会计师,共同参与事务所的工作。此举为增强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零距离对接,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筹建会计咨询服务公司。

我校会计专业教师80%取得了会计师职称证书。在这个人才优势下,我校专业教研室开始了创建会计服务公司的前期调查、咨询工作。在充分了解公司开办程序和所需条件、手续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拟创建会计服务公司的组织形式,拟建公司的营业范围为记账、咨询与培训。成立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可以使教师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更为学生们提供了顶岗实习的机会,加大了学生专业实训力度,积极推进了工学结合,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为将来就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通过开展社会培训,加强校企合作的密度。

我校连续3年被设为江苏省镇江市会计从业资格考点,是镇江市唯一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点和考点,常年承担润州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是经江苏省考试院批准的合法社会助学机构,常年举办财务与会计的特色自考。会计专业的社会培训的有效举行,学校师资的高素质、组织的严密性和服务的周到,都受到参训单位和个人的很高好评,增进了与行业、企业间的情感,为加强校企良好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

(四)以精品课程为抓手,涉足校企合作新领域。

根据我校会计专业建设规划,我校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为了打造这一精品课程,我校会计教研室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召开了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经过充分讨论,会上确定了校企双方在课程能力目标制定、教材编写、质量监控、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这一合作形式,对探索校企合作新领域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马能和.集约化推进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职教通讯,2008.12.

[2]王建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技能发展.职教通讯,2008.10.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反思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稳步增长的办学规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

会计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创办于198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专业前身为昆明地质学校、云南旅游职业学校(中职)会计专业,共招收了26中职班,培养了1100名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后于2013年开始招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校学生规模三年制大专727人、五年债大专754人,年平均报到率92.25%。2016届毕业生数113人,其中,直接就业87人,升学25人,升学率为22.12%,参军1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 98%。

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社会需求:截至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地区需求: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25万户,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私营企业39.5万户,比上年增长34.8%,增速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

产业需求:旅游业是云南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云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成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个旅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就目前而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恰恰是云南绝大部分旅游企业(包括酒店和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

学历需求:根据我院对社会和旅游行业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明显高于学历要求、实践技能要求高于理论知识要求。中小企业对专科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占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58%。

岗位需求: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办税员、审计助理。

三、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准确的培养规格定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出纳、报税、成本核算、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技能,能胜任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有深厚的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出纳岗位、财务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审计助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在基层积累多年工作经验后,通过努力取得中、高级专业职称,可提升至会计主管、财务主管岗位从事专业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面向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会计、审计服务中介机构的审计或税务鉴证岗位、会计或税务咨询岗位。本专业根据服务面向的企业和岗位以及学生未来职业拓展路线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见图1)

(三)定期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实时调整培养目标规格,保证和社会经济或地区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相适应

1.紧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两轮会计人才需求调研

一轮针对社会通用会计人才需求,一轮针对云南旅游行业会计人才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确保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制定和修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直接引进行业标准作为专业培养标准,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到社会、学习到工作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不定期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全面了解社会、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以三年(一届学生)为一个周期,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教学质量监管,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建立健全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方法研讨与改革、教学检查与评价、学生职业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条件,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大以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为重点的办学经费投入;强化以“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建立和实施毕业生回访,跟踪制度,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来衡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

通过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定期向毕业学生进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回访,反映出目前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中,高职大专是用人单位较为广泛选择的学历层次,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本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技能。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较强,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较为扎实,能够较为快速的熟悉工作岗位流程,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四、围绕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打造“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手段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基础

学院马列部在开设政治思想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增强了政思想教育的可操作性和考量性,也使政治思想教育的效益由隐形变得显性。在专业系部,从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介绍、到学生学习期间的专业课程教学、再到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指导,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贯穿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整个工作过程,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开设了《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定期开展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解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并自觉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

(二)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核心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行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学中做、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实施,实践性教学占整个专业教学课时的60%以上。在完成必须的专业教学的同时,本专业在校内定期举办包括出纳实务、纳税申报、票据翻打等方面的会计技能比赛,积极组织参加校外各项会计技能大赛。

(三) 打造带有浓厚企业、行业特点,体现职业特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校授课,举办讲座,开展以企业冠名的各种专业比赛、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交融,营造就业、创业氛围;在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班级文化建设等物质表现形式凸显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使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四) 加大会计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强化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变得有目的、有方向

五、建设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会计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科W合理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也是确保教改成功的关键。我们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把教学教法的改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作为教改的重点,提出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职业岗位技能,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根据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等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效保证

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相结合、教师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广泛筹措资金,多方面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见图2)

(一) 进一步优化师资数量与结构

(见表1)

(二)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

通过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聘请企业、行业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校内兼课等方式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三)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重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培养1~2 名专业带头人,3--4名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校内讲师”和院级教坛新秀为中坚力量,以外聘教师为补充的教学梯队。

(四)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通过组织岗前培训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深造等方式来培养青年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配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业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五) 加强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升级;高校转型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16-03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在部分普通高校转型职业教育院校的推进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与区别、层次与类型以及从根本上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优化生源等问题,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为例,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趋势、国内社会经济的需求形势和职业教育的现代语境等方面论证专业升级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必成性,并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升级的途径。

一、高职会计专业升级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一)会计专业全球的趋同趋势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商业语言”的特征在当今尤其明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主席迈克尔・普拉达(Michel Prada)于2014年4月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基金会理事会议上所作“通往全球通行准则的道路”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全球129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都公开支持IFRS成为全球准则。另有超过100个国家和三分之二以上的20国集团(G20)成员要求其国内上市公司使用IFRS作为其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我国的会计准则已渐渐地实质性地趋同于IFRS,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开始做出调整。

全球会计准则趋同趋势是会计问题,也是经济学问题。因为,在会计准则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形下,无法产生经济附加价值。假如一国的财务报告要求异常繁重,企业就会寻求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融资;如果一国的准则不为人所知或缺乏严谨性,投资者就会谨小慎微,而企业也会因为信用原因而导致融资成本方面的问题。全球会计准则趋同趋势下,在某种意义上为会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国际化财务管理水平与资质的衡量基准。此外,这个趋势还有助于纠正对财会专业的一些认识误区。在传统会计教育的潜意识里,会计是内向的、辅的,因此,其教育教学也是相对封闭的。但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必须是外向的、开放的。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会计都不仅是服务于一个企业的会计,而是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的会计。

(二)中国会计行业的需求

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注册会计师16万名,按照英国注册会计师占人口的比例,中国需要注册会计师530万人,按照美国注册会计师占人口的比例,中国需要210万名注册会计师。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职能看,中国现有国家审计人员8万名,而需求是20万人。内部审计人员22.8万名(截至2007年),仅有1.7万人取得CIA资格,而如果以德国内部审计人员占人口比例计算,中国内部审计人员应为80万名。

随着中国在2011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数据显示在未来若干年内会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潜力需要依托大量的职业会计师来实现。注册会计师岗位的巨大缺口,就是市场需求的当口,是职业教育专业升级的入口,是未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出口。

(三)高职会计专业升级――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

目前,有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了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但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定位上颇为含糊。有观点认为,不能将培养目标单纯定位在培养注册会计师上,也不能与会计专业没有区别,科学的定位应是根据行业人才建设,对获取注册会计师资格前的教育提出新要求,着重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与之相反,在我国的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中,注册会计师考试似乎已成为本科学生的一项自觉的“必修课”。但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角度,普通高校本科会计学绑定注册会计师是有瑕疵的,它会把本科教育变成一种职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基础的、理论的学习,从而失去本科教育的方向目标。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曾第5号公报,明确反对将本科会计教学与执业资格考试直接挂钩。该报告认为,在美国有些州中,学生未毕业就可以参加会计师考试。这样一来,学生接受会计教育的目的就变成了是考执业资格,很可能导致学生不专心学习其他课程的倾向。国内也有观点认为,我国的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应采取“能力导向”而不是“需求导向”。无论是从社会、产业的需求来看,还是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执业的性质来说,高职培养注册会计师甚至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都是其培养专业会计人才的本分。

二、高职会计专业升级的路径突破

(一)开放延伸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由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提升常常会局限在封闭体制当中。现在,国家层面强调建设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在开放的意识形态下,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应向校外延伸,直接引进外脑及其教育资源。从校外引进行业、产业、企业以及同业所蕴含的优质培训资源;从国外引进先进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资源,积极与世界银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开展会计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西方多个发达国家在衔接注册会计师目标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并适用于国际化的经验,加上国际会计准则的组织与技术在全球的推动,高职会计专业以注册会计师为方向升级,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

(二)实行弹性的学制、学籍管理

以2~3年时间完成高职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学习确实有难度。在改革学制、学籍及学分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学制可以是弹性的。一方面,高职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考虑学制延长。一是将其学制以特定的模式延伸,如可以模拟研究生的方式延伸,即在正式的学制完成毕业后,选择注册会计师方向的学生可以登记或注册的方式在特设的班或系随特定的教师继续学习。二是将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衔接起来,在完成学历教育后,可以由学校组织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定向就业或顶岗实习,如与总部结算中心、会计师事务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合办相关证书课程。三是安排一段时间的国外实习或采取访问学生的方式去国外学习考察,最好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研习基地,并使之成为学制和学校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对选择注册会计师方向的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延长学制、保留学籍,直至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三)实现院校自身的“产教结合”

企业的财务信息一般是绝对保密的,这一点给会计专业的实训与实践课程带来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既然“校企合作”行不通,不妨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突破。一是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具体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二是将具体的产业与特定的专业融合,高职院校或自主或合资举办自己的产业(或工作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一体”。如广东理工学院几乎每个专业都建有一个企业(或公司),这就为在校内创办一个财务中心、结算中心或直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创造了条件。在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的同时,这些机构也解决了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难题。一些高职院校自身“产教融合”的尝试,已经证明了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邹励军,郑素丹.国外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会计之友,2007(10):84-86.

[2]商思争,周雯,李学岚.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分析――苏浙沪2011年审计人才需求调查[J].财会月刊,2012(17):67-70.

[3]吴小蕾.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来自台湾职业教育的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7-78.

[4]杨耀宇.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会计专业行业产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应根据市场需要,同行业共同研究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计划的整合优化,教师应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编制教材,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应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产学研的结合,以适应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高职会计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

第一,首先应开展合作教学。让教师、科研人员和行业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 ,加强教学的指导力量。同时,教师要为行业着想,协助行业搞课题,攻克行业在科研技术上的难题,而且合作课题中的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可以由学生去做,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使行业成为学校教学实习和科学实验的基地;学校则成为行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完善高职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稳定和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基地。

第二,开展合作教学应将学校的科技成果和行业的先进技术有计划的引入教学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三,开展合作教学有利于吸引行业积极参与办学,加大投资力度来改善学校教学、研究和试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完善此类教学模式,形成实践和培养人才的中心机构,逐步成为实践教学产业化的雏形模式,产业和教学的机制在共同利益的模式下达到统一和完善。

第四,鼓励教学模式的建设需要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教学人员这一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模拟实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笔者设想建立适合高职会计专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模拟实训基地。这个模拟实训基地将专业课程(包括技术课和技能课)搬到模拟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到现场,就象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一样,在机房边教学边实践,边学习边操作。通过模拟教学和实践以及对各种案例分析,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更完善的结合。

三、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吸收企业界人士充实师资队伍

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应对教师的培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目前特别迫切需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应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教师应积极参与 科研和深入实习实训现场,为行业解决科研和技术课题和难题。不但要上好专业理论课程,而且要上好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同时,要注重学校与行业的合作,重视吸收企业界人士充实师资队伍。在合作过程中,校 企双方实行人才的双向流动,一方面高校教师流动到企业界,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界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会计师、经济师到学校参与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知识。并应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培养和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四、教材建设的设想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材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材,它必须符合专业的要求,体现实用技能的培养要求。教材的编写要讲求质量和适用性,讲求新颖和具有专业特色。如我院组织教师与行业合作编写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等有专业特点的教材,目前出版了一部分教材并已投入到教学中。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应着眼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不要受已有知识的束缚,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知识圈”,敢于创造性地实践。从实习实训设计方案、实训操作、案例分析、解决实训中的问题,直至完成实训报告,把实训过程变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同教师一起积极参加科学研究,通过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毕业后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我院的会计专业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通过产学研结合,将行业与学校以科技为纽带加强了联系和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新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同企业的联合,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逐步完善会计专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模拟实训基地,整合和优化教学计划,强化实践环节, 编制特色教材,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深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