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市场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药企业 农村市场 营梢管理
一、引育
中国是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为8.5亿。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医药市场日益兴盛。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村药品消费总额为82.39亿元,人均9.49元,至2000年增长到12.55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25.24元。2005年全国农村人口按照8.66亿计算,即全国农村市场药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18.57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对医药企业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力。毫无疑向,21世纪,在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成功占领农村市场的企业。由此,如何抓住先机,提前一步进人农村市场成为众多医药企业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启动难度大,投人时间长,企业收益小等因素使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市场举步维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医药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实的情况下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农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那么,在进人农村市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要分析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
二、农村医药市场特点分析
(一)农村药品消费呈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在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品种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农村疾药市场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即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村屯。同时,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总体收人水平的大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也在逐年快速增加。
(三)农村药品需求结构与城市不同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为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肝炎等)。这与城市人群易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富贵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四)零售药品为主要消费药品
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虽然个体诊所、个人承包医院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且多为自费购药,因此农村医药市场基本属于OTC市场.
(五)管理无序
相对于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医药市场管理存在混乱无序的问题,作为农村医药市场的主体,县镇零售药店、村医务室进药时受到的约束较少,进药渠道混乱,至使很多地方假药劣药泛谧。
针对以上农村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医药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必须按照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农村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以“4C”的观念进行营销活动,真正做到患者导向;在战略上,企业要端正认识,要把农村市场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新的增长点来对待,并投入必要的资源,做出战略规划;必须克服可有可无,三心二意或生搬套、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详细分析开辟农村医药市场的几个核心问题很有必要。
三、农村医药市场开发核心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分析
市场调研是企业开辟农村市场的首要环节。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差异巨大,用开拓城市的办法去开拓农村,自然是行不通的。农村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与城市有很大区别,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之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农村患者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产品进行开发。
市场调研主要要分析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的药品消费缺口。即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哪些药品是农村市场最急需的。2.农村的消费水平。要确定某种药品的价格定为多少才能被农民接受,哪些药品是适应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富裕地区、发展地区、贫困地区对药品价格的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已经加大,富裕农民与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3.农村的消费心理。要弄清农民的消费习惯、心理偏好。据调查,农民及城镇居民购药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物美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就成为首选。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也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他们认为,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很少关心一种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或者毒副作用的大小。再有,他们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就会被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总之,只有经过全面的调研,企业才能推出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才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定位,从而制定可行的推广和行销策略.
(二)销售网络的构建分析
对医药企业来说,销售网络的建设十分重要,拥有运行良好的销售网络,是成功的一半。然而,网络建设费时、费力、费钱,农村市场更是因为其地域分散、购买力分散使许多企业半途而费。农村网络建设有四个重点:1.员工队伍的建设。农村市场一般以县城为中心,再分片设立分支营销机构。根据具体县市的规模及分支机构的多少,确定县级营销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应的工作人员数量。员工应以本地人为主,以减少费用。招聘员工时,不能片面追求学历(也不能太低,以高中文化为宜),以保证营销队伍的稳定性。2.培训。员工招聘结束后,应当对其进行培训。员工来自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达到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营销专业水平。企业文化教育也是新员工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才会与企业一起努力拚搏。3.给织自己的批发网与直销网。首先要组织经销商,联络经销终端,把产品充分渗透到各药店、卫生院、村卫生室。经销商和经销终端是货、款流通的渠道,货的合理顺流可以调动经销商和经销终端的积极性,款的按时回流是货物顺流的保证。使遍布全国农村的经销商和经销终端做到货的合理顺流和款的按时回流是深入县、乡、村的农村的营销队伍的重要工作。还有一种渠道是由企业员工直接将产品送到镇卫生院、药店、村卫生室直至患者。目前,由于医药商业企业的大量亏损及破产,农村市场的直销网络作用日渐突出.但同时应该看到,企业经常会由于员工的跳槽而失去掌握在部分员工个人手中的网络资源。因此,加强销售网络的管理,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会长表示:实践告诉我们,改变粗放型的、低端重复生产的发展方式,转型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要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重点应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原始创新。我们要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否则与国外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尽管原始创新周期长、环节多,新药审批时间长,资金投入大,但必须迎难而上,既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又加速推进,下好棋,起好步,出成果。对这一点,早一点认识,就早一点主动。自主创新是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二,抢仿全球一大批专利到期药品。
据资料介绍,2008-2010年专利到期药品有468个,专利即将到期的药品2011年有167个,2012年有227个,2013年有285个,2014年有326个,2015年有293个。到期和即将到期的合计共1756个,市值超千亿美元。其中:抗感染药492个,呼吸系统药220个,内分泌代谢药382个,心血管系统药322个,消化系统药193个,抗肿瘤药175个。我们要把握住世界专利药到期高峰的机遇,做好抢仿工作。
抢仿专利药,一要结合企业实际,有选择性地确定抢仿目标;二要对到期专利药品进行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具体品种;三要组织好力量进行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等。要抢仿就要仿好,仿得一模一样,仿好了,功底扎实了,再去自主开发搞原创专利药才有基础,这也是提升研发水平的实战练兵。
第三,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抓好国外已生产、非专利药的仿制工作,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新兴国家2009年医药市场增幅达12~13%,我国更是达到了20%。全球仿制药处方量增长了5.9%,而同期品牌专利药处方量下降了7.6%,所以,仿制药市场潜力非常之大。预测2011年全球处方药市场销售规模将增长5%~7%,2013年全球仿制药市场容量将达2500亿美元,加上我国新医改后市场扩容,这将给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第四,开发高端新剂型和新的释药系统。将已有药物开发成新的药物制剂,也是重要的研发创新。国外一个原料一般有8~10个制剂品规,我国一般在4~5个以下。美国制剂品种规格有15万个,为我国的43倍,德国有6万多个规格,为我国的17倍,所以,我们转方式、调结构也包括开发新剂型、新疗效和新的释药系统,如缓释、控释制剂、控释微丸、透皮控释剂、靶向制剂、脂质体制剂及肿瘤药领域的微球、脂质体,单抗等。高端新剂型药物是我们调结构的重要领域之一,青岛市黄海药厂的硝苯地平缓释片一个品种销4亿元,利润近亿元,当然他们对市场开发工作也做得“深耕细作”,事实说明,有好品种、好剂型,如果市场开发不好,也是要被打入“冷宫”的,所以要两手抓,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市场深度开发。
第五,改变原创药的化学结构也是创新,也是调结构。如阿斯利康的奥美拉唑2001年专利到期,他们通过手性药物合成拆分工艺,推出了左旋奥美拉唑,提高了疗效,另外又把奥美拉唑转为OTC,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日本武田药厂将奥美拉唑工艺改造结构后,申报了蓝素拉唑又变成了新药。日本三共制药将辛伐他汀结构中含有的内酯环,改为羟基酸,又形成了普伐他汀新药,使之成为水溶性药物,疗效更好,形成了新的专利。这方面已有不少可学习借鉴的例子,创新之路广得很。
第六,开发复方制剂,不但增加新疗效,而且服药方便。如国外很多降血压口服复方制剂已获准上市:德国勃林格的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片;日本常用处方药坎地沙坦酯,甲磺酸氨氯地平(8mg:2.5mg、8mg:5mg二种):诺华药厂的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日本第一制药的氨氯地平,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印度Lupin的小剂量复方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又如我国有肺结核患者近400万人,开发复方抗结核药大有必要,像开发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西胺+异菸肼复方制剂既可创自己的品牌。又满足了结核病治疗之需。
第七,研究药品不同特点,开发自己的特色药品,特色品牌药。
如糖尿病治疗药物是市场用药大户,在口服用药方面,合资、外资企业做了很多工作,不少产品已有自己的品牌和复方制剂了。我们也可开发胰岛素新的给药途径或新的复方品种,创造自己的品牌(如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复方片)。
从抗生素头孢类10个品种来看,头孢呋辛抗菌谱广、抗耐药性好、稳居销售额首位,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和头孢哌酮作为老抗生素品种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增速放缓,其中5个新的小头孢产品中,头孢米诺、头孢硫眯、头孢唑肟呈现两位数增长。我们要根据市场情况以变应变,才能持续增长,求得发展。
第八,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可考虑自产原料药制剂化或制剂所需的特色原料自产化,是加快转变方式、调结构、增效益的必然。它的好处是:一是优化了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优势,提升了原料药的附加值,并向多剂型制剂延伸;二是降低了原料成本、提高了产品毛利率,提升了产能的协同效应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更要看到,制剂创新、抢仿专利药和仿制国外非专利药,在拉动医药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效益、效率是大于原料药的。
第九,发掘、盘活自身的优势和潜在产品,老产品可开发新用途和新的适应证。
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做到原有优势产品更具优势,特色产品更有特点、特长。如: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主要技经指标;通过技术转让,成果转化、合作开发、兼并、收购和重组来获取新品,这些都是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措施。对已有优良产品、独家产品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市场需要的中、小产品,也要向做专、做精、做优的方向发展。老产品开发新用途和新的适应证,也是升级换代。
我们要在关注老品传承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增加新用途,如加兰他敏、雷公滕、肿节风、秋水仙碱都大有文章可做。
第十,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转变观念。要站得高看得远,敏感地发现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善于捕捉新的增长点。并争取政府支持做好创新工作。
企业要树立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创新的紧迫性、主动性。要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制定调整产品结构计划,加大科研开发费投入,利用社会资源,借助外力,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研发领军人才,重视信息情报和专利申报工作,盘活资产和已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存量资源。主动申报国家重大专项,专利新品,抢仿产品的创新计划及技术改造,专项计划,申请政府关于创新方面的财政补贴,以扩大经费来源。增强创新活力。
关键词:中药研发;市场战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中药是我国所独有的,蕴涵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人类宝贝财富,也曾经为华夏民族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中药正被新科技、新材料的现代医疗技术所取代,中药市场地位正在逐步萎缩,研发的步伐正逐步减慢,中药市场也逐步被西药市场所挤压,发展空间越来越小。2009年,我国进行了新的医疗制度改革,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中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从国家的政策角度来看,新时期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民族中药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发挥中药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充分发挥中药所具有独特功效和产品优势,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继续推动中药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新时期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策。
1 新时期中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全球化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对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做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国外各制药纷纷瞄准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通过独资、合营等方式开设各制药企业,国内传统西药企业逐步被外资企业代替,这样就使发展国内中药企业,开辟中药产品的国际地位,成为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具有对中药产品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丰富的中医药人才资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可以说,中药是我国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领域。基于此,目前,让大量的中药、中成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专利,以此作为我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一个重要举措。
1.2 中药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医药消费的意识也开始逐步从治疗观向保健观转变,通过身体锻炼和饮食预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自助、预防和保健成为趋势,这也为植物药、传统药物,特别是中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目前,从临床情况来看,我国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范围广泛的保健作用,能适应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中药内含绿色概念,能够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因此,中药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不断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
2 新时期我国中药研发和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研发创新能力低:目前,我国中药的研发水平较低,还主要依赖于传统中药的历史积淀,“老方子、老药材、老配方”还成为各个中药企业发展的基础,市场对新的中药产品认识程度不够,主要还是购买传统中药品牌。和国际医药企业的高投入、高科技、高人才相比我国对重要发展的政府支持、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我国的科研制度还不够健全,在中药科研界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及行为规范。
2.2 中药市场拓展缺乏国际市场意识: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在市场定位中还仅仅拘囿于国内市场的开发,产品的包装、营销理念往往还站在国内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进行的,国际市场开发的意识不浓,手段不新,例如我国传统中药企业同仁堂,近几年来,在国内市场实现了销售额成倍的增长,而出口销售额始终徘徊在固定水平线,这种过度重视国内而轻视国际市场的现象,容易出现国内中药企业的销售短板,进而导致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对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3 新时期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思考
3.1 中药重点产品的市场培育:目前,国内中医药企业众多,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中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重要企业标准化的现代化管理意识不足,产业升级慢,产能效率不高。为了提高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培育中药市场,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所独特的治疗优势与特色,对成熟度高的中药成果,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不断稳固其市场地位;对新产品要加强临床实验,稳定其疗效,使更多的疗效确切的新产品走向市场,同时进行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逐步培育出一批名药、名厂,为中药企业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2 选择中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跨国公司:我国中药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要具有国际化的思想,同时要眼睛向内,先练好“内功”,从内部挖潜入手,并逐步找出和国际制药企业的差距。要重视产业集中度,改变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提高中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解决中小中药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时,所存在的进入壁垒较低,产业政策规范不到位的问题。其次,鼓励中药企业兼并或重组,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势扩张和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益,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研发实力和生产实力,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中药企业形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环节,拥有属于自己的完善的产业链。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比如加大财政投入,实行税收、信贷和保险等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对中药龙头企业在成长为跨国公司起步阶段的扶持,增强这些中药企业的资本实力,促进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产品顺利出口。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李成学.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与战略选择[J],东岳论从,2006,(2)
第一大难题:渠道混乱,无从选择
渠道混乱,假药横行。
目前的中国农村,由于市场经济的洗礼,原来四级站的末端,县级站已经分崩离析,倒闭重组改制,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加上药市集贸的这几年的发展,一些医药公司也纷纷组建覆盖农村的网络和队伍,这样就使得覆盖农村的药品网络复杂化、地下化。加上农村医疗机构是自主进药,以价格和利润为导向,考虑配置没有城市那么严格。造成假冒伪劣药横行农村,给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的农民兄弟雪上加霜。造成厂家开拓农村市场是渠道选择成为难题。不知道该用什么渠道,似乎很多渠道都能覆盖农村,什么渠道都又不能比较完整的覆盖农村。
对策研究:
1、管理重心下移:设立三四级市场办事机构。仔细研究农村医药市场通路变迁,及时掌握覆盖农村的网络,跟上渠道的变化。
2、利用一些医药公司送货下乡活动,比如湖南双鹤的大篷车。西北双鹤的大篷车活动。利用“小蓬车”,即一些具有小型面包车的从业人员,挂靠在一些医药公司,自己开车下到乡镇,进行逐村扫街式拉订单和送货活动。比如典型的有浙江绍兴的华通医药公司。只要把产品就进入他们的渠道,就可以,此外还有一些较大医药公司的农村会、后者叫医药联盟等形式下乡。
3、利用农村两网建设走在前面的公司:比如关系梧州的百姓大药房等。
第二大难题:价格低廉,操作空间小
难题:药品价格低廉,操作空间小,质优高价药难以上量
由于农村和城市收入水平的差异,农村的药品购买力还是明显远远低于城市,这就给一些品质不是太讲究的低价药横行创造了条件。比如在笔者曾经在华源医药网上检索到牛黄消炎片24粒盒装的最低供货价是0.54元/盒。笔者算了算,成本价都不够。还能这样出货,品质是较难保证。这几年中成药品质下降,决不是中成药本身疗效有问题,而是原料和投料量有问题。中成药不少是不做含量测定的。只要定性检测有逐个成分就行。此外还有就是原料,板兰根就有众多的等级。用最好的等级和最差的等级,疗效差异较大。
质优高价药在农村销量小,这目前的问题。但并非不可克服。
解决对策研究:
1、赠送对比法,开拓农村市场。通过高品质产品的赠送让农村消费者认识你的品质,通过计算治好病的成本分析,说明高价药的实际省钱,且降低了痛苦。
2、广告法:通过自印产品知识读物、广告读物、覆盖农村的墙体广告,说明自己的产品品质和特点,引导消费。
3、印刷优质的带有一年日历农村售点广告,广泛传播产品信息。一般这些广告可以保留近一年时间。如能半年一换,效果更佳。
第三大难点:地域广阔,开发成本高
难题:地广人稀路远,配送成本高,开发管理成本高。开拓农村市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由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由于路远,交通差旅、运输成本等都是较高的,因此药品进农村,一般的普药在农村基本没有那个厂家的人员去做终端工作,主要是成本高不上量。一些炒作的药品也被农民识破,即使做终端也同样难以上量。
解决对策:
1、商业开票员开单费。你可以在一些批发公司售点促销,给这些公司的开票员一些开票费用,让他积极主动开你的药品,农村终端只要买回去,自然就能消得完。用不着跑终端。
【摘要】 为了解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和完善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07、2008年级的2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2.8%的学生认为目前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实践能力培养调查有22.4%的学生反映存在脱节现象;34.8%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部分学生在受教育的培养模式方面认识较为模糊,定位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作为新办专业课程体系在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基本合理,在体现办学特色方面仍需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在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为近年来的新兴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善于市场营销开发与管理的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强理念性、高技巧性、强实践性的特点有别于其它管理类专业[1]。我校于2008年开办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本科教育,与国内许多开办类似专业的院校一样,在该专业的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缺乏办学经验。如何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与我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使课程体系体现“懂医药、会管理、通营销”的培养要求,现有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笔者在校内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课程体系调研,以期通过分析现状,探索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方向。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及抽样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07和2008年级的管理学、药学、预防医学三个专业学生,按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为91.3%。
1.2 调查方法 参考国内其它医学院校课程开设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以学位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去向为主要内容,采取无记名调查问卷法,由被调查人自己填写。
1.3 数据分析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采用率及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其中对合理性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
2.1.1 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目前我校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主干学科包括医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核心课程包括临床医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医药商品学、国际贸易与实务、商法药事法规、药剂学、中医药学基础、药物化学、医用化学、药理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市场调研与预测、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推销艺术与技巧、公共关系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理论与实务、项目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统计学原理和运筹学等24门。认为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设置合理的有100人,占47.6%;部分合理的95人,占45.2%;不合理的15人,占7.2%。
2.1.2 学位课程 由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见表1。表1 210名学生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学位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调查在学位课程设置“部分合理”和“不合理”的学生中,针对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分别进行了调整和增设课程的调查,结果见表2。表2 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
2.2 实践能力培养
2.2.1 课程设置 理论课学时占84.9%,实践课学时占15.1%,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为1∶0.18,毕业实习共22周。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仅有19.5%的学生认为理论学习与实践联系程度密切;对能力获得问题,47.2%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详见表3。
2.2.2 生产(毕业)实习 我校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生产(毕业)实习为22周,在调查中认为实习时间合适的占55.2%,时间过短占39.8%,时间过长占5%。
2.3 专业前景和毕业意向
2.3.1 专业前景情况 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的73人,占34.8%;认为一般的76人,占37.6%;而认为不乐观的20人,占9.5%;还有41人不知道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表3 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营销方向)学位课程
2.3.2 就业意向调查 医药工商企业、医药商贸公司71.9%;药品检验所及药品监管部门34.8%;大专院校从教 11.4%;从事药物科研7.1%;其它6.7%。
3 讨论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既要体现培养目标,又要体现专业特色。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医药市场营销方向)课程设置其主干学科包括医药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课程体系除思政课和公共课外,学位课程由6门医学基础课、7门专业基础课、11门专业课和11门选修课构成,基本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建议加大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的开设,例如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模拟商业计划书设计、课程实训等课程的设置,以扩大专业知识面,进一步体现“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我校教学大纲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学时占84.9%,实践课学时占15.1%,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为1∶0.18,实践课的教学限于案例教学、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实验教学和毕业实习,方法相对单一,今后实践教学的模式采取校内、校外以及校内外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而成的校企互动实践教学方式,[2]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引导正确的就业理念,加大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有专家预测[3],未来3~5年,医药行业将提供10万个营销岗位。营销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战略判断能力,熟悉和了解医药行业的特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从事药品销售、市场开发与推广等等[4]。
参考文献
1] 冯夏红,肖晗.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2):195-196.
[2] 张黎,于芳,娄鹏宇.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