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营企业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行动迟缓;实证分析;原因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37-04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我国的民营经济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基本细胞,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重复建设,再到低成本扩张的艰难历程。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时代,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认为,面对日益成熟化的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在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前提下,民营企业实施以“创新”为主旨的“二次创业”――走高端成长之路,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我们与许多民营企业家的接触中却发现,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对“创新”投资,热情有余,但行动不足,显得比较犹豫、迟缓。为了验证这一状态是否具有普遍性,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我们曾经进行的关于“创新强度与企业成长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成果,结果意外地证实了上述状况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金华市民营企业的创新强度只有区区4.36%(见表三),而且这一数据还是从广义的角度得到的;如果从狭义上看,这一数据更低,只有2.35%(见表三)。这足以证明民营企业在创新投入上是热情有余,行动不足。
2.实证研究与分析过程
2.1界定两个概念
2.1.1创新强度
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创新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造与发明;广义的创新,除包括狭义的含义外,再加上市场营销模式和管理的创新。为了调查和分析的方便,我们采用了广义的创新概念。由此,我们进一步把创新强度定义为:创新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其中创新投入包括企业的研发与专利支出和市场开拓与管理创新两部分;之所以采用销售收入,是因为在调查中,许多企业不愿意公开他们的利润情况。
2.1.2民营企业
什么是民营?理论界有许多解释,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所有制的角度下定义,另一种是从经营主体的不同来下定义。我们赞同第二种观点,即民营的定义是指以民间人士、民间组织、民间机构经营的经济。因此,民营企业被定义为由民间人士、民间组织或民间机构经营的企业,它不仅包括非国有制经济,还包括实行国有民营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之所以选用该定义,目的在于使所选择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选择面更宽。
2.2调查结果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2.2.1被调查企业的行业分布(表一):
2.2.2被调查企业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表二):
2.2.3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三):
2.3销售收入增长与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2.3.1分析工具的确定
在研究销售收入增长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首先用格兰杰(Granger)检验,确定RD和MM是S的“因”,把S定为因变量,把RD和MM定为自变量,然后用2001年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经EVIEWS软件运行后,发现其拟合的程度比较差,各系数都不显著,R2值较低,只有0.45,这说明在绝对量上,销售收入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显著。于是,我们改用对数模型来拟合,对数模型的实质是创新投入的增长率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销售的创新投入弹性”,发现结果比较理想。我们在拟合时采用逐步增加数据的方法,从2001年到2004年每一步都进行一次拟合,得到了以下结果。
2.3.2逐步拟合结果:
(见下面表四、表五、表六)
2.4简单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明显的结论:
①被调查企业涉及高科技、纺织、轻工、化工建材、食品等各类行业,样本分布广泛(见表一),因此,可以认为可信度是较高的。
②研发(包括技术与专利)支出与市场开拓、管理创新支出,虽然不同的年份互有出入,但总体上持平(见表二),这说明,民营企业家们在看待资本投向时,并没有十分偏爱研发与技术创新,这一点也可以从表三中得到印证:从2001年到2004年,企业的创新强度在增加(从3.51%上升到5.53%),但资本投向的分布是基本均衡的(2.35%与2.28%)。
③市场开拓支出对近期的销售增长影响更大一些。这可以从比较表四、表五、表六中得到说明:研发支出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在增加,表现为Log(RD)前的系数是不断增加的[由0.3912(表四)上升到0.4967(表六)],而Log(MM)前的系数,即市场开拓和管理创新支出的系数却在减少[从0.521(表四)下降到0.316(表六)],这说明研发和专利支出对企业的长期增长比之市场开拓与管理创新支出具有更大的意义,而市场开拓支出对近期的销售增长影响更大一些。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在本文开始时的假设:民营企业家们对与企业走高端的选择是热情有余,行动不足(迟缓),因为相对于研发来说,市场开拓的风险更小一些。通俗地说,当企业还能接到大量的传统定单的时候,与其冒险走高端创新之路,还不如在传统市场上稳步的前进。
3.原因探讨
为什么在研发投入每增加1%,销售收入就可以增加0.497(表六所示)这样的高投入产出比条件下,民营企业家们却更愿意选择传统产业、传统产品作为投资方向呢?或者说,为什么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们不太愿意主动从事所谓的“二次创业”呢?我们认为,根本原因不在于像许多论者所阐述的那样,中国民企融资难,制度缺陷,导致民企不能享受所谓的国民待遇等等;而是因为,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资本还有更多的投资机会,相对于这些投资机会来说,知识创新的投资,机会成本过高,风险过大,但收益与风险却未必成正比例。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一问题。
3.1这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
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本质特性。当资本面临着高风险与较高收益、较低风险与次较高收益的选择时,资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因为就当前利益来说,前者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要大大高于后者,两相比较,后者的收益虽然在数量上看是不高的,但实际上不仅是高额的,而且还是安全和稳定的。
3.2民营企业家的性格所致
无论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还是第二代民营企业家,从他们成长的过程来看,大多数来自民间。因此,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维方式都受到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润,从而也就深深的烙上了中国文化中缺乏冒险精神、追求中庸之道的印记,这也是导致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行动迟缓的重要原因。
3.3经营习惯所致
从起源上看,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从简单模仿起家的,通过低成本扩张,规模虽然变大了,但经营范围至今仍然停留与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另一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家们大多数又是来自民间,同时又是他们行业的专家或熟练技术人员,他们对于本行业的经营状况了如指掌,而跨行业经营可能一窍不通。因此出于企业安全的考虑,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更愿意从事他们熟悉的领域。这一点,从管理学角度看,也是有一定依据的――盲目多元化、四面出击,这是管理的大忌(或曰管理陷阱)。
4.简单建议与对策
4.1要尊重民营企业自己的选择。
这种尊重的实质是尊重资本的运行规律。民营企业家们的选择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经营资本的真正高手和行家。作为政府也好,作为社会舆论也好,要求民营企业进行所谓的“二次创业”,其出发点肯定是善意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运动的规律性,人为的干预是不可取的,在我国,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当资本的创新投资收益远远高于其他投资方向的收益时,资本自然会作出最佳的选择。
4.2制度创新
站在政府和社会的立场上看,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建立和完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使民营企业在进行创新投资时风险降到最低,机会成本最小。例如,由政府搭台与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攻关;或由政府创建科技创新中心,创立多形式创新服务体系;或由政府参与建立多行业、多机制的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等等。
4.3培养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从长远看,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全新的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的职业经理人,并为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氛围。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5~2006年度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创新与企业成长及相关因素研究”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1990商务印书馆.
[2]严基河.现代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文章代,侯书森.创新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忠明.中小企业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唐五湘,刘宗明.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冯德连.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林汉川,叶红雨.中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美]彼德・德鲁克著.创新与创新精神[M].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骆鹏.创新强度与企业成长关系实证研究[R].课题编号:04Z63.
关键词: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民营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08年民营企业家数在中国法人企业中占比已达60%以上,民营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GDP的比重已超过65%,实现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8%,全年实现纳税占中国税收总额近60%。另外数据还显示,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不仅为中国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还提供了中国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随着民营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加强民营企业管理,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基础
关于盈余管理,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过定义。顾兆峰(2000)强调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宁亚平(2004)在分析了前人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后认为,盈余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作假两个内容,两者互斥。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的价值。广义的盈余管理指盈余操纵,狭义的盈余管理指盈余作假(贺德富、邹晶,2008),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建立在广义的盈余管理的基础上。
盈余管理最主要的操作法包括两个层次,报表层次和交易层次,报表层次的盈余操纵主要是要与营业相关的应计项目操作、营业外项目、会计政策与估计的选择;交易层次的盈余操纵主要有交易事项的安排等。通常情况下,通过报表层次进行的盈余管理比交易层次的盈余管理更为普遍(Johes,1991),而且在法律保护程度较低的国家,譬如奥地利、南非和韩国等国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高,而在美国等国家法律保护程度较高,则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较低。
财务报告中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盈余不符合“过去的永远是过去的”这一经济学教义,但在持续经营这一会计假设下,会计盈余可以传递公司未来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由此影响政府、所有者、债权人等信息需求方的决策,与此同时,作为会计主体的各利益集团间也有利益冲突,所以盈余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动机源于拉丁语“morore”,动机对行为有引发、指导和维持作用。盈余管理目的是在一定外部环境下,盈余管理主体为维持民营企业活跃于市场这一具体目标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引发、维护盈余管理主体从事盈余管理活动的力量源泉。
二、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一)对民营企业与税收政策的界定
对于民营企业的准确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意义上,民营企业是从企业性质的性质来划分企业类型,即相对于国有性质而言的。因此,民营企业可以指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的所有企业。为保持前后一致,本文将民营企业的界定为私营企业与个体经营企业,相关数据选取也以此作为标准。税收政策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种,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税收政策也是税收制度的一种,也体现在税制要素的不同规定,但具有临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在规范的税收制度下,国家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在一般的税制规定内,做出一定的调整,如缩小课税范围,降低税率,延迟税款征收等,以降低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现状
本文从一般性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两个方面分析陈述民营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的现状。从一般性税收政策来看,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以外的民营企业按照25%的税率,对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有扣除一定的费用后纳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按照个人所得税的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税率是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从税收优惠政策来看,一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对于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0%征收。而且,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小微企业,按其所得的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促进民营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民营中小企业对于投资的吸引力不够,我国政府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出台政策鼓励投资企业对于特定民营企业的投资。
二、国外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
西方国家促进民用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和德国的税收政策:
(一)美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美国陆续颁布实施了《小企业投资法》、《纳税人免税法》、《经济复兴税法》等。首先,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按个税纳税方式缴纳所得税,避免重复征税;其次,在企业投资方面,允许企业使用加速折扣,加速民营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最后,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二)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
德国扶持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全面,深入到了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首先,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德国给以其所得税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其次,在鼓励企业投资上,德国政府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于机器设备的部分给予附加折旧的优惠;最后,德国政府对特定地区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除特定税费的税收政策扶持。
(三)国外民营企业税收政策的启示
一是,政策目标明确。国外政府都对民营企业在本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制定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目标明确,特定的税收政策对应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将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法制化。二是,分类实行税收优惠。各国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并非完全相同,对于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各国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技术创新企业都给予了区别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此外,对于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政府也设立了特定税收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如德国政府对在落后地区新建立的企业,给予5年内免征营业税的税收扶持。三是,多种方式并存。各国采取了多种税收优惠方式一同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例如: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既有对小规模企业的税率优惠,又有鼓励投资的加速折扣优惠,还有对投资收益的减免税。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改进思路
按照“万通定义”,民营企业的原罪即在做企业第一天所犯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民营企业家在下海时没有钱去投资。没钱投资就得借钱。所以,任何一个民营企业没钱去投资的时候,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错的。从第一天开始,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超过百分之百。这个财务上的结构就导致了后来所有的问题。
由于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出钱,就容易导致权利的合法性受到挑战。钱赚下来怎么分,在权利的合法性上就没有保证。于是,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变成江湖组织。江湖组织带来江湖上所必然有的问题就是拥兵自重,根据个人的资源控制局部,导致了企业进一步的加速扩张。这个时候债务问题又没有人管了。原罪带给民营企业的影响,第一是暴利化、高负债倾向,第二是造成了组织结构的不稳定,第三是造成了多元化发展思路。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万通集团的做法非常简单,即缩小规模,把资产负债表做小,不要追求大,把那些该清理的东西都清掉,承认小买卖就是小买卖。民营企业家要战胜自己的虚荣心,用常识来战胜常情。真正认清楚自己的企业是个什么状况,在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什么位置,面对报表,实事求是,然后把规模缩小,按照正常的民营企业的常识去做。把那些多余的动作、多余的资产、多余的想法全部都割舍掉,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接下来就会顺利地产生新的发展。
民营企业家要战胜自己的虚荣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财务负债表的问题,二是专业化的问题,三是治理结构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家要逐步地变成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江湖大哥,更不是一个媒体上的企业家,而应该变成报表上的企业家。民营企业组织的一个相当大的问题,主要就在于组织的江湖化、家族化。这种情况下公司内部的治理就没有办法,股东不像股东,CEO不像CEO,经理不像经理,所有公开的标准都不起作用,这样的公司组织就非常乱。民营企业可以江湖方式进入,商业方式退出,把原来最初按“水浒模式”建立的一种企业组织,最后变成一种公司制。
民营企业要做到持续、健康增长,首先要解决一个持续健康的标准问题。民营企业要做到持续健康一定是要改变原来的标准,不能用政府的标准,也不能有老板的标准,一定要用市场的标准,公开的标准。所谓市场的标准即中间机构的标准,如会计师、律师、咨询顾问等的标准,另外还包括投资人标准、股东标准等资本市场的标准。
其次,要遵循商业规则、商业伦理,同时要明白财富创造的规律。如果不建立公司内部公共的商业伦理,那么基本上内部的企业语言就是混乱的。民营企业应在专业化、持续发展上下工夫,要专注在一个领域里持续做好。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企业文化;老板行为规范;文化资金管理
引言: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居多,绝大多数中国人工作在这些企业,这些企业的文化建设质量高低关乎绝大多数职业人士的对工作的态度和满意度。但是 现实中,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老板自身个性缺陷和素质参差不齐、企业经营业绩稳定性差引发的人力和财力配置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成效不足,使得企业和员工双方劳资关系矛盾突出,员工与企业以及老板之间的信任感、亲密感不足,最终产生人员流失率过高,员工消极工作等系列问题,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运行效率。中小民营企业想要提高运行效率,就不能回避一些根本性问题、现实性问题,而是要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符合实际、实操性强的对策,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改观。
1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源于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偏颇,首先是自己要建设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其次是作为老板自己在文化建设问题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再者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如何才能有序有效地开展。以下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1企业文化边界界定不清晰
有人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或方式,也有人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管理的有益补充,还有人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或最高境界。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和研究企业的文化,就可能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定义。根据百度百科的相关介绍,在学术界有关企业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公认的定义。进行学术研究,“百花齐放”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企业文化的定义庞杂,客观上导致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和其管理者无所适从,始终回答不了自己要建设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在缺少系统性思考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在还没界定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情况下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喊要建设企业文化,逐步陷入了两种误区:
一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建设、各项管理职能混杂在一起,不能正确认识之间的区别联系,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变成无所不包的工作,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迷失了方向。
二是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光提理念,光喊口号,光走形式。多数情况下是照搬别的成功企业的形式和措施,依葫芦画瓢,学着搞企业形象设计,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搞文化大纲、员工手册,搞文化活动……花费不少人力、财力,却始终无法形成自身特色的文化,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这些现象都说明中小民营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缺少一个清晰的理论体系作指引,没有界定清楚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边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漫无边际,始终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1.2 “老板”在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不清晰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从股东构成上可以大体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单一股东,俗称为老板。二是多股东,多股东又分为真实的多股东和虚假的多股东。真实的多股东,通常也会有一个大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俗称为大老板;虚假的多股东,实质上是单一股东,只有一个老板。可见,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股权单一或企业话语权过于集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形同虚设,老板或大老板的个人意志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显现得过于强烈。在我国,很多中小民营企业老板“出身草莽”,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和受过很好的企业管理培训和教育,老板作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员工心里,老板代表企业,老板的思想和言行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源。但老板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不太清楚自己在文化建设中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老板自身定位不清晰,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诸多弊端,比如:
老板容易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家长”应该公平对待每位员工,往往在薪酬、奖励、工作和生活的关心问题上,对员工存在偏心的情况,个人喜好表现过于明显。对某些员工的关爱表现过度,而对其他员工的关爱体现不足。偏心意味着不公平,老板表现出来的不公平对企业文化的破坏作用最强。
老板容易将自己的工作习惯,乃至生活习惯带到企业中来。让所有人都去适应老板,而不是去适应公司制度。老板喜好晚上开会,喜好周末员工围着他转,喜好将家里的事和公司的事搅和在一起等等,一系列的个人习性影响公司的制度和规则形成和执行。从本质上体现出老板对员工的不尊重,对制度和规则缺乏信仰,因此,难以实现老板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型。
1.3 文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应该形成制度,形成规范,使文化建设在制度和规范的保障下成为常态的、可持续的工作。但现实当中,中小民营企业由于控制显性成本的需要或是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等原因,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力、财力配备上往往不足。这就会导致两种情形:一是企业有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但缺少贯彻执行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文化建设资金、文化建设的人才、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的时间、场地等等。二是缺乏制度化的信心,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忙闲时间缺乏严格的规律性、经营业绩稳定性不足,经济实力有限等问题,因此老板往往有意回避或模糊将文化建设制度化的问题,保持企业在文化建设投入上、在文化建设措施的实施上的灵活性、可控性,避免“将话说死”。企业文化建设由于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就容易产生工作随意性大,一些工作的连续性差,负责文化建设的人工作积极性受打击等一系列的问题。企业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最终给员工留下老板爱打折,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印象,久而久之,很多承诺的福利、学习机会等等往往被质疑,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逐步被拉远,使文化建设的作用逐步被削弱。
2文化建设对策
2.1 结合企业的实际形成一套自己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只要与企业员工的思想、言行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在企业管理的任何环节都可以体现企业文化的元素,因此,企业文化内容本身可以是无所不包的。如果不探索形成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框架,不将企业文化的定义明确、不将文化建设工作内容的边界界定清晰,文化建设就会因为缺少了理论支持而非常容易偏离方向、无限延展、漫无边际。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要探索形成自己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不同的理论体系选择,带来的文化建设思路差异较大。例如一下两种理论体系各有特点:
理论体系一的特点:理论性强、文化建设内容边界较宽。
理论体系二的特点:实践性强、文化建设内容边界清晰。
任何的理论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某一个企业,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建设可以有两种思路:
一是选择某一种理论体系,适度创新后成为指导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即对各种学术性的、实践性的、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进行学习、分析、评价,选择其中一种比较适合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对这个理论体系进行小幅度调整,最后确定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二是综合各种理论体系,最后探索形成一套符合本企业特色的全新理论体系。即全面学习、研究各种文化理论,提炼一些基本的文化建设要素,并结合企业实际,创造出一种适合本企业的新的理论体系。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结合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还需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持续创新和丰富自身的文化理论体系。
2.2 制定老板行为规则,推进“老板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型
老板是企业的所有者,除了受到法律约束,在企业内部具备“为所欲为”的权利基础,随时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表现最突出的方面包括:随意批评、辱骂员工;明显偏袒某些人员;决策程序和时间的随意性;让所有员工适应其个人的工作习惯和时间安排……这些都是不尊重制度、不尊重规则、不尊重员工的行为。
老板自身的思想和言行不能符合企业文化要求,势必成为影响所有员工的反面教材。不管老板素质高低,难免存在个性缺陷和偏好,也需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约束老板的行为,缺少制度约束的老板权利容易被滥用、乱用。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探索制定老板行为规则,并建立其相关的自我约束和特定监督机制,来对老板自身在企业内部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促使老板成为遵循制度的典范。
老板行为规范内容应该包括老板决策的基本原则、在企业内部的言行举止、工作时间安排、个人习惯的规避等方面的规范以及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通过这些行为规范起到促进老板自身不断反省和改进自己,同时通过引入员工监督、处罚机制,迫使老板强化尊重制度、尊重员工的意识。这样,便能逐步消除老板个性陋习对企业氛围的消极影响,使企业文化真正变成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共同遵守的“企业公德”。有利于员工从心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为老板打工”转变成为“在企业平台发展”的转变。
2.3 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使文化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中小民营企业若要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且想要获得较好成效,势必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上努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变得有章可循,获得制度保障,能够有序开展。在文化建设体系的建立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权责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非是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因此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身上,可以是常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但必须是有人来承担相应职能。此外,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全体,也需要全体参与,离开了广大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变成空洞的口号。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权责体系应将老板(企业领导)、各层级、各部门人员全部纳入进来。使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也让所有人都受益。
二是文化建设资金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员工福利、文化活动、人力配备等,这就需要企业有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在这个问题上,企业不应回避,而是应该将其规范和明晰,建立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及使用制度。为了使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有保障,同时又有一定弹性,可以考虑资金投入与经营业绩一定程度挂钩,使企业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刚性减弱,消除老板刚性投钱的“心理压力”;为了让文化建设资金使用恰到好处,可建立文化建设资金预算和审批制度,基于预算的经费申请,可加快老板的决策。此外,老板投入资金和精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稳定团队、提高员工满意度,对外树立企业形象,最终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潜在收益。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实实在在是一种投资行为。为此,还应建立相应的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产出评估体系,去评价企业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带来的潜在收益(员工满意度、人员流失率、客户满意度等等)。
参考文献
[1]张一青 蒋天颖.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经济论坛》, 2004 第10期: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