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资金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财政专项资金 项目化管理 监督 绩效评价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国家财政安排的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财政拨款项目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须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为突破口,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创新财政管理机制,严肃财政纪律,依法理财、从严治财,逐步搭建起规范、长效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机制。
一、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的作用
一是完善了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强了专项资金项目立项、审定、预算安排到使用监督、效益考核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形成了财政、用款单位、会计中心三位一体全方位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挪用专款、资金浪费现象;提高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明确了专项资金核算的会计责任。长期以来,将专项支出与基本支出合在一起核算,基本支出挪用专项资金无法反映,会计中心与用款单位之间相互推委责任时有发生。实行专项资金项目核算后,会计中心严格按照用款单位提供的专项资金收入、支出报账单进行项目核算。基本支出挪用的专项资金在经常性结余里直接反映。三是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减轻了年报工作量,利用“专项资金收支明细表”数据直接填列年终会计报表,由于该表数据直接取数于账户记录,有效地保证了年报数据的真实性。由于减少了人为破解支出的环节,大大减轻了年报工作量。
二、当前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管理体制有缺陷
随着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部门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主动研究事业发展经费的决策分配机制,推进“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资金拨付方式,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考评试点,在规范资金管理的同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但在改革和完善投入管理体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基层财政基本上是新旧体制双轨运行,基层财政上解基数过高,留给基层的自有财力十分有限,造成部分基层财政基本能够维持“吃饭”财政,部分形成了大收入、小财力甚至赤字财政的局面。同时由于体制的原因,造成县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大幅减少,在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等刚性支出的压力下,安排其他资金难免会捉襟见肘。
2、缺乏对专项资金科学合理的项目论证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财政部门在项目审核上,几乎说不上话,只有拨款的义务。不少主管部门都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具体项目的安排上,热衷于多立项目。立大项目,而对这些项目的经济价值缺乏深入、科学的分析论证。对如何管理监督项目投资很少有全面周到的考虑。当前虽然已普遍实行了“先论证项目,再申报资金”的申报程序,但在一些用款单位想方设法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虚增用款资金的现象还存在,从而形成专项的滞留或挪用,严重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使违规操作成为可能。
3、财政管理与监督薄弱的问题依旧存在
表现在地方财政支出过程中,从政策的掌握运用,到财政拨款,缺少内在的制约机制,涉及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支出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的问题,特别是以前年度发生的违规事项,目前还只是要求违规单位今后予以杜绝,而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处置缺乏应有的力度。
4、缺少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
由于现行财政法规对专项资金支出范围没有科学的界定,在专项资金管理中支出标准、范围没有明确,使得项目单位和监督部门很难操作。如九江市某单位2003年拨付专项资金140万元,该部门当年用此专项支付差费、招待费等达20.1万元,占所拨付专项资金的13.94%,这种支出比例没有明确界定,使得项目单位支出随意性大。同时对于各部门、单位上报的各类报表停留在数字上的汇总,而没有从资金使用的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别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评价以及同类专项使用标准的归纳和确定。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项目论证;二是安排经费标准不一,存在着安排不同单位使用同类专项时标准不一的问题,使得用款单位在取得专项资金上分配不合理;三是挤占挪用,违规花钱,扭曲了专项资金的真实用途,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5、会计核算不规范
有些财政专项资金核算有专门规定,如农发资金、扶贫资金等,要求单设账户,单独核算,有专人管理,而有些单位没有严格按规定办理,同时有些单位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造成手续不健全,存在发票的使用不符合规定。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账表不符,大额提取现金,“白条”入账等问题。
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化管理的建议
1、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树立公共财政意识,解决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中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将财政资金投向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礼会保障、医疗生领域,投向关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科技、环保、教育等方面。在专项资金分配上保障重点,扶强扶优,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完善部门预算,细化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提高预算透明度,防止资金分配和执行中的“暗箱操作”,以便于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积极推行财政性专项资金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通过集中支付将专项资金直接支付到最终收款人,提高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
2、加强预算的执行
首先按照项目要求明确内部职责分工,配备业务能力强,勤奋敬业的人员负责项目实施,并对项目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力求保证每一位项目成员对所要开展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对项目目标有准确的把握。其次是对项目总体目标的具体分解,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具体目标,通过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检查。第三是在项目各个阶段目标完成后,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验收检查、分析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保证项目按照目标确定的方向有序开展。
3、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丰富财政监督方法和手段,切实建立起财政专项资金监督体系。一是强化监督检查,保障资金安全。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监督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也是维护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与完整的重要制度保证。财政部门要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事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与监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要和共性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探索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部门应从总体上把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原则和基本操作规范。各专项资金的使用部门要开展各自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制定本部门的绩效标准。绩效评价制度可以在事前评估待分配使用的资金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可以产生预期的效益,为资金分配提供参考,也可以在事后评价专项资金的实际绩效,为财政性资金支出计划的安排和筛选提供依据。这一制度可以提高财政及有关部门对资金支出的业绩和效率的重视程度,促进专项资金科学合理分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资金管理 项目管理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
一、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资金的分配在财政投资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资金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渠道属于由财政部、环保部共同负责的中央财政拨付的环保专项资金。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资金管理体系的运作来看,专项资金的分配作为财政投资管理的核心部分,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规划和实施的载体,也是为了实现环保目标和具体规划的过程,但资金分配不是最终目标。不能就资金分配来研究资金分配,最终的项目评审工作为了评审而评审,流于形式,而应当将资金分配和项目评审相融合,到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整个规划实施流程中。
二、 “十一五”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资金管理变化的分析
(一)资金分配新方法和思路不断应用
“十一五”期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资金的分配冲破了原有的项目申报法,开始采用“因素分配法”、“以奖代补”、“以奖促防”等新的资金分配模式,逐步在各类环保专项资金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这里的因素分配法是按照设定好的资金分配因子来进行财政资金的分配,根据计算方案,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至省级,省级在财政指标的范围基础上,对污染源监督性检测项目的清单进行确定。该方法加强了国家财政对资金科学分配的总体设计的重视程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项目的事后评审上,也实现了根据绩效结果进行考核和奖惩。
能够将专项资金转化为奖励性资金的是“以奖代补”和“以奖促防”。分配给各地区的资金额是依据其完成情况、污染减排的实效、以及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而确定的。简而言之,完成情况好的地区就会获得较多的资金额。
(二)重点从由全面铺开向范围和内容明细化转变
一直以来,我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资金的投向,都存在着难以集中发挥资金效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资金投放的分散、支持范围过于宽泛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专项资金逐步集中化。目前,对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专项防治等方面应用了这一方法。2010年开始施行环境连片监测,有效的解决了的环境保护问题。
(三)从注重项目评审向投资与绩效并重的管理要求转变
因素分配法的广泛实施,使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资金管理重点发生了变化,环保部门负责顶层设计,不断增加新的具体专项,新国家财政支持的方向和具体设计,以及对项目的总体管理和绩效目标的研究,开始将着眼点从注重投资转向投资与绩效并重,由省级部门来完成以往的具体项目评审工作。
(四)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由单一部门管理转变为多部门联合监管
十一五阶段期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不再是由单一部门主管,而是逐渐由多部门联合监管。随着国家对环保项目的日益重视,审计部门、发改委、相关稽查部门等都开始参与环保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工作。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监管已经采用由内部监管、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三、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专项管理上的新要求
(一)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将成实施和绩效考核的基础
预算编制一般有两个程序:第一是资金申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实施方案作为主要依据;第二是根据因素分配法下拨财政资金后,省级部门应根据预算组织相关单位,做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实施方案,其中要包括项目安排、效益预期计算等内容。一般情况下,实际到账资金要小于申请资金,所以,财政资金拨付后,要调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申报材料,调整具体内容。项目方案批准后,要作为运行过程中监管和绩效考核的凭据。
(二)推广使用签署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协议模式
预算资金下达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通常使用签署项目实施协议的模式,作为实施合同备案,该协议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项目内容、项目条件、财政拨付资金、自筹资金、绩效目标以及各层级的责任分工情况。该模式有助于权责明确,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会大大提高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运行效率。
(三)发挥社会咨询评估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监督深度
对于该项目的监督,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应当重视社会中介力量的发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咨询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的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管理制度等等,都要加强检查和监督,避免监督流于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做到不留隐患,及时加以改正,来实现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监管水平和深度的提高。
(四)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执行人员的能力建设
随着政府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各级环保部门的业务管理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缺乏对该专项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技术人员和队伍也比较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不够健全,不过细化,对项目做不到深入把握,跟不上项目作业的日益复杂化,对该项目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各级环保部门的业务管理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建设是现阶段各级环保部门工作重点,要不断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加强培训力度,增强目执行人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科研项目;管理;项目资金;预算
一、引言
从当前科技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企业科研管理往往对项目立项、上报经费的拨款、结题审计、研究等几个大的环节方面比较重视,而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效益关注不够。与事业单位经费管理相比,企业对拨付的科研经费和自筹的科研经费管理过于粗放,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收支核算的好坏和结题的财务审计报告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
二、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1.科研项目立项的预算科目缺乏合理的预算。根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经费的支出范围中,直接费用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咨询费、会议费、管理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档案/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费用等十二个科目。首先,有些单位在申请课题时,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往往对课题研究工作中的经费支出情况不能客观地予以分析和估算,而是为了尽量增加申请经费支出类别和数额。其次,企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由于缺少财务知识,所编制的项目预算经费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活动中实际所需的成本,造成预算编制科目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不一致,实际经费超支。再次,有的企业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考评只认科研项目第一负责人、科研论文第一作者,致使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方面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导致申报项目规模小而数量多,科技含量不高,没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企业匹配的自筹资金投入大,这样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困难,使得团队的跨学科联合科技攻关受限,科研创新的学科优势互补和交叉集成效应难以实现,影响了重大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和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
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项目(课题)首先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实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其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许多科技企业制定有详尽的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但由于科研经费种类繁多,资金来源的多层次、多元化,尤其是在横向经费管理方面,不容易被监督控制,导致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执行乏力。
3.科研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成本难以计量。科学研究与企业经营有着密切联系,把科学研究成果推向市场,用纵向科研经费作横向课题的实验经费或其他研发支出,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企业对从事科研所用的房屋、水电费、交通用车、仪器设备使用费以及科研人员的工资、科研津贴、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从企业成本费用列支,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开支范围。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将经费花在何处,用途是否与科研管理条例规定的科目有关,科研、财务等部门缺乏协作审核,加之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科研项目是他们争取来的,因而出现了科研经费支出无序性和随意性,“专款未必专用”,而且支出结构也不尽合理。
4.科研项目结余资金处理不明晰。科研项目在预算编制时,各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尽量多报预算,使得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工作;预算内容没有细化到具体开支项目上,缺乏可操作性;科技项目支出预算缺乏可比性和参考性,影响了预算编制数与执行数的差异性。预算编制的不准确、不细化导致科研项目资金不能按阶段及时用出去,形成结余。单位为了不使结余资金上缴,申请项目延期结题,集中采购支出经费,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使课题的预算收入和研发支出不匹配,同时也给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5.科研资产管理混乱、材料领用大进大出、设备利用率低。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名义上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处等部门共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科研用较多。其次,由于科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些科研项目购置了固定资产,课题完成后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造成科研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闲置长久不用,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而且设备利用率不高。再次,企业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软件等无形资产管理措施也非常薄弱,造成被侵权事件的发生和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6.科研项目资金流失严重。目前,研发机构科研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纵向、横向和企业自筹专项三部分组成。对于横向科研经费由于其来源的多样性,有科研收入、有企业与事业合作项目以及其他单位投资等等,大部分要以科技服务或科研成果作为企业的投资回报。纵向财政资金(无偿性)和企业自筹专项按规定纳入科研管理经费的管理范畴,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失控。
7.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完善。首先,现存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课题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作用不强。其次,企业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管理监督检查意识不强现象,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尚未建立经费监管下的科研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科研项目技术水平与经费开支的综合考核没有开展,成为科研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科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1)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不断完善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企业科研部门、财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财经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科研部门、财务等各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不断完善科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体制。(2)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建立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制度。根据科研项目性质和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实行科研经费的分类管理和核算,避免科研项目支出挤占科技企业日益紧张的经营费用,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坚决不予以报销,国家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严禁在科研经费中开支,建立科研经费审批权限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3)加强科研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利用科研经费或结题经费购置的资产,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规定均属国有资产,企业应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核算、管理和处置,以达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目标,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4)制定科技企业科研结算管理办法,强化结题经费管理。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通称禁令)的第六条禁令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科技企业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科研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明确科研课题的结账时间和课题剩余经费的使用方向,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执行科研合同,按规定及时结题。(5)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建立健全科研经费核算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企业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努力构建以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管,资产管理部门、审计和行政部门参与的管理监督信息系统。(6)开展科研经费的结题审计和效益审计,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首先,课题结题审计是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其次,绩效考评注重的是科研结果的评价,而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少有人将其纳入其中进行评价。因此,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经费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张振刚.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会计.2007(5)
[2]姬长全,张文颖,翟祥.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J].现代商业.2008(9)
【关键词】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思考
1、引言
实践证明,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摆脱这种窘境,加强资金管理,减少财务风险,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2、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很明显,房地产企业加强资金控制,是确保资金发挥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企业资金存量过少或过多都是不合理的,而应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持有的资金过少,就有可能会对危及企业的偿债能力,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持有过多的资金,增多的机会成本就会造成一定资源的浪费。因此,对资金的使用与控制应当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全面加强对资金的管控。通过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资本结构最优化,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实际与问题分析
3.1 实际现状
主要表现在:(1)调控不力。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撤销段(分公司)队,强化项目等一系列的结构调整,这就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和内部项目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各基层单位资金纪律普遍执行不严,财务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形势,开支随意性较大,沉淀资金严重,没有激发资金的活性,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目益显露。(2)内控不严。一些施工企业资金流向和控制脱节,上级单位难以及时掌握下属单位或项目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存在严重的体外循环。企业财务资金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致使企业对资金调控乏力,财务风险加大,不利于施工企业对资金的整体调控。信息失真。由于企业内部存在整体利益和小集体利益的矛盾,但又迫于量化指标的压力,两者之间的矛盾解决起来比较难,所以在财务核算和报表中人为因素作祟,经常出现盈亏不实、资金管理指标不真的状况。
3.2 原因分析
分析认为,造成资金管理不当的原因主要有:(1)投标保证金不能及时退还;(2)履约保证金期限过长;(3)垫支过大;(4)管理薄弱,资金使用效益差;(5)业主和银行对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监管,资金不能合理调剂;等等。
4、加强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
4.1 必须重视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筹资规划
一般,资金管理应当提前至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说,通过对将开发项目的功能、规模、背景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以初步对投资成本给予确定,并以投资成本为依据确定资金使用量。首先,为了确保投资能够收回,应认真调查开发项目的背景情况;其次,在通过调查掌握了相关资料基础上,应对开发项目的市场供应和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科学、客观的预测;再次,对于开发进度企业的时间安排应科学、合理,如可按照前期工程、主体工程、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合理安排项目开发进度;此外,企业还应对开发项目进行力争与开发事实相符的成本初步估算,以切实提高相关评价的准确性;最后,房地产企业应以项目投资估算、项目开发进度安排等为依据,对资金需求量进行合理估算,拟订筹资方案,通过不同的方式筹措资金,减少筹资成本,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这是工程管理资金控制的前提与基础。
4.2 不断加强资金计划分析和预算管理
在确定资金计划后,将资金计划的预期情况与执行情况相比较,对计划偏差找出原因(计划编制不合理、计划执行不力等),从而予以改进,使后期的资金计划编制更趋合理。而资金预算管理是保证资金控制有效的主要环节,资金预算有效、合理能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为资金的合理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资金预算应在遵守收付实现制基础上采用直接法编制,同时采用间接法编制以相互验证。以最优的资金成本制定资金使用方案,综合平衡和编制单位的资金总预算。预算管理的关键点在开发进度的精准匹配和衔接,以保证资金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4.3 严格把好施工过程中“四关”控制资金的使用
施工质量控制也制约着资金的使用,只有保证施工遵循设计,质量保证第一,才不至于到工程后期阶段出现超投资的现象发生。工程在质量管理体制上,应建立项目法人统一管理、施工单位严格自控,监理单位认真核查,政府监督全面到位,使用单位提前介入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严格把好“四关”。(1)把好材料关。工程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石骨料、膨润土、石料等主材,全部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进场前由建设、监理踏勘考察施工单位选定的厂家,就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厂家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综合评价,优选厂家。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实验室、监理部和工程部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监理单位按照不少于施工单位抽检总数的20%送第3方检测单位检测。并做到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到本工程中。(2)把好施工队伍素质关。工程往往由于施工面广,施工班组多,工段间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为确保质量,工程队伍管理上实行样板法。进场的队伍必需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完成样板段。通过监理和业主验收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3)把好现场验收关。严格“三检”制逐级验收,前道工序未完成通过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并按照规范要求办理好工序签证手续,技术不达标、资料不全一律不予验收。对完工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按照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和验收规程及时组织评定和验收,各单位工程投入使用前组织阶段验收。(4)把好建设过程关。1)逐级建立工程质量目标责任制、质量一票否决制度。明确质量目标、责任、权利和奖罚措施,落实到每个单位工程、单元工程,甚至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工程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和逐级督查,强化了工程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促进了工程施工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力地推动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2)处理好工期与质量控制关系。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工期控制与质量控制的关系,绝不因工期紧或赶工期而牺牲质量;处理好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间的关系,质量控制上推行“小业主、大监理”逐级督查的质量管理体制。
4.4 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加强资金运用管理,一是应尽可能地使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期限保持一致,如果能做到应收账款回收期限比应付账款交付的期限更短,基本可以保证应付账款的按期支付,使企业避免过多资金占用。二是要防止资金的过度预支,以免因发生债务危机,而对企业的生存在造成危害。三是严格控制管理费用的支出。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还应避免出现讲排场、面子铺张浪费的现象,对管理费用严格控制。
其次,科学安排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数额巨大的资本,而资金的最终回收要等到工程竣工并出售后。所以,房地产项目的资金筹措,大多通过债务安排来实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资金供应能否及时、有效,对于开发项目进展的顺利与否至关重要。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管理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核,不合理支出坚绝拒绝,以确保不浪费流动资金。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减少资金的占用,包括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加强计划管理,推行定额管理等措施,以通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速资金周围来加强资金管理的直接效果。
关键词:BT模式 施工企业 资金管理
BT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建设模式,无论是市政部门,还是施工企业对于这种模式都抱以赞赏的眼光,通过实际的应用发现,BT模式对于解决政府部门的融资问题以及施工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获益的同时,也发现了BT模式下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难以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发展,下面笔者将对BT模式下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相应问题进行讲解。
一、BT模式在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中的运用
BT模式是一种由政府主导,施工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在该模式之下施工企业主要的角色就是施工方,并且该种模式的运行方式是先建设后移交,具体是指业主方与BT项目方当成一种协议,作为项目方需要自行进行融资建设,并且保证建设中的安全质量问题,而业主方则负责回购的一种融资建设模式。这对于市政项目的建设一种援助,但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则是一种挑战。因为每一次施工建设就意味着施工企业必须解决大量的资金问题。
BT模式的运行得到了业内的广泛欢迎,解决了系列问题,比如:政府融资难、民间资本难寻投资方向等问题。这种模式要求项目建设方与银行的相关金融机构还有民间资本持有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协调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施工企业对市场经济风险的抵抗性,对于资金的利用价值具有较大的提升性。但是BT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给施工企业的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这些阻碍主要体现在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以及融资的风险等方面,这些阻碍的存在限制了BT模式下施工企业的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同时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BT模式下的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在BT模式之下,由于模式的特殊性,因此为了减少施工企业的资金筹措的压力,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都会走上融资之路,但是融资对于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在进行融资之前,企业需要做好许多相关的工作,对企业的整体实力进行衡量以保证融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管这样但是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依旧是不可避免。此外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成本问题,而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问题也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如何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成了施工企业在BT模式下的又一难题。
(一)项目施工预算成本控制缺乏力度
在BT模式下,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大多数都是局限于最初的招标量,也就是说后续的拓展空间较小,并且实际施工中成本和预算成本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这一切使得成本预算工作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项目施工预算成本控制缺乏力度。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的就是实现成本的动态监管,但是动态监管的难度之大是施工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
想要使这种情况得到解决施工企业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并完善责、权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之所以会出现成本控制缺乏力度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责权相对应的意识并不强,因而急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企业责权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只有权力与责任相对应了,工作人员才能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参与到成本的指标设定,成本管理考核中,才能保证预算成本的控制力度;二、成本预算要结合全方面情况吗,充分考虑。项目施工预算成本之所会缺乏力度,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在进行预算时考考虑的不充分而导致的。施工所涉及的成本较多,比如原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人力成本等,这些成本因素对于成本预算的影响是较大的,任何一项成本的忽略将会导致成本预算的严重不合格,从而致使成本的控制力度会下降。
(二)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在BT模式建设下,镇府部门扮演着业主的角色,这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的所有权在政府的手中,而BT项目公司则只是扮演着施工的角色,在这种模式下双方的权责问题将会成为施工的重要问题之一,权责不明往往会引起较多的纠纷,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紧张,这并不利于项目建设,而致使这个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成本管理是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资金管理的保障,从当前的成本管理模式来看,有待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想要对成本管理进行完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业主及施工单位对于双方的工作职责具有较为清楚地认识,认真的履行各自的职责;二、将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从管理的方式手段、激励机制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好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
(三)BT模式下的施工企业融资的市场风险
BT模式下所实行的就是先建设后移交,这就意味施工企业必须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施工所需资金的筹备工作,但是建设资金的数量一般都较为巨大,面对巨额的资金,施工企业无法凭借自身的能力解决,因此融资时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必经之路。融资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同时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也会使施工企业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窘境,这对于适用企业来说是巨大的风险,在BT模式之下,施工企业该如何减小风险?这成了所有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想要减小市场的融资风险,施工企业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合理融资。融资时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因此在进行融资时,施工企业应该要保证合理性,具体体现在融资的方式要合理,融资的数目要合理这两个方面。只有保证了融资的合理性,才能保证市场风险对施工企业的威胁降到最小化;二、融资所得资金安排得当。融资所得资金的管理工作属于后续工作,但是做好融资所得资金的管理工作、安排工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的市场风险。资金的合理管理能够使得资金回笼速度加快,从而保证获利的可能性。做好这两项工作对于降低施工企业融资的市场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BT模式对于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以及市政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只有做好相关的工作才能保证BT模式的良好的效果得以实现。BT模式的运行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机遇,但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处理好相关的问题,积极的寻找相关解决方法,才能保证模式下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继而保证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真正的经济价值,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玛依努尔・阿布都哈地尔.对我国基于BT模式下的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
问题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