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沼气;畜禽粪污技术

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22

1 沼气智能管理处理畜禽粪污技术产生的背景

1.1 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当前农村年青人大多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小孩,他们缺乏沼气使用管理知识,很难做到勤进料、勤出料、勤搅拌,大换料更是无能为力,只能有气就用,无气就不用,导致闲池、病池大量出现。

1.2 农村养殖结构发生了变化

养殖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大多农户不再养猪,户用沼气池发酵原料短缺,影响沼气的正常运转。

1.3 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沼气维修服务网点少,对灶具等沼气配套设备缺乏日常的检查、保养、维修,脱硫剂得不到及时更新,沼气灶灶具托架长期使用后腐蚀烂掉,甚至脱硫器受热变形后弃用,直接将沼气管接到灶具,沼气池日常使用缺乏技术支撑,无法保证农户正常、持续、稳定地用上、用好沼气。

1.4 农村生活用能的多元化格局形成,降低了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

目前农村能源从主要以薪柴、煤炭为主的传统用能模式,逐步转变为煤炭、电、沼气、液化气互为补充的多元化用能格局。相对于用沼气而言,用电、液化气等用能方式更加方便,且无需后续服务,因此农民对使用沼气的热情也越来越低。

1.5 沼气项目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效益没有凸显

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推广停留在自发阶段,不少地方对沼气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的单一利用上,在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方面没有有示范、引导,有机肥得不到充分发挥利用。个别农户甚至将沼液、沼渣就地排放,造成二次污染,违背了国家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初衷。

为解决沼气使用各环节遇到的问题,北京天极公司经过6a不断摸索、优化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户用沼气池为基础,以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为支撑,以全托式物业服务为核心,以‘以肥养气’为主要方式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2 沼气智能管理处理畜禽粪污的关键环节

2.1 建立智能沼气表管理系统

北京天极将云计算、三网融合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沼气运营维护相结合,自主研发了“沼灵通”智能沼气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一键报修、实时用气流量监控、无线传输核查等非常实用的功能。

2.2 建立“全托式”沼气物业服务系统

收集畜禽养殖场粪污进行预处理,做为沼气池所需原料,定期为用户进行抽添料,全面及时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维修服务,保障用户全年正常用气。

2.3 研发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加工

公司对用户沼气池的沼渣、沼液定期抽取、收集,运用北京天极研发的有机肥专利配方,将户用沼气池抽出的沼渣、沼液制成有机液面肥。至此,形成了畜禽粪污处理、绿色能源开发、有机肥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3 沼气智能管理处理畜禽粪污的重大意义

3.1 “全托式”沼气物业服务解决了户用沼气使用率低的各方面障碍

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问题,解决了沼气抽、投料问题;维修服务问题等,使用沼气相比用电、用天然气在费用上相对要低,提高了农户用沼气的积极性,为农村户用沼气广泛使用提供了新的模式。

3.2 解决了沼液、沼渣综合利用问题

沼液、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氨基酸、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以往抽取的沼液、沼渣随处丢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造成二次污染,北京天极公司利用研发的有机肥专利配方,通过特殊工艺,把沼渣、沼液做成生物有机肥,变废为宝,真正做到了无污染、零排放,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

3.3 沼气智能管理处理畜禽粪污的模式可复制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沿海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的产业,如果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不断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村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难题,即使发达国家也不例外。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们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样板;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经历了农村聚落、农业生产布局、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几个阶段,尽管曲折艰辛,但是还是推动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一、东部沿海农业近年发展情况概述

(一)东部沿海省份农业对沿海经济的贡献率偏低

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使是农业产值最高的山东省,2011年全省也才3900多亿,而以经济发达著称的浙江省,全省农业总值区区1500多亿,和福建不相上下。东部沿海的农业产值偏低,在GDP中的贡献不强,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匹配。

(二)东部沿海农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个省市,但是由于京、沪、津三个直辖市农业比重更小,以城市为主,故不采用三市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沿海7省农业平均增长速度在4.0%——4.4%之间,除海南省因为基数较低而增长速度稍微好一点(均速6.56%)以外,其余6省平均增长速度只有近4%,落后于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

二、农业发展问题:系统论的视角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在1932年提出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系统论给我们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农业当然是一个系统,要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其结构、动力、要素几方面都得到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农业发展动力、农业发展的业态三个维度就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动态结构。 这三个维度必须联动发展、整体推进才能切实地推动沿海农业的持续增长。

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农业自身内在的基本矛盾无疑是其根本动力,但是从表象上看,推动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却是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可以作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致使农业主体改造对象能力的提高。

所谓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结构造方式,从数量上表现为一种比例关系。结构往往会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农业系统的结构就是其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况。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系统的主结构,是农业的骨架。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农业系统内部要素发挥作用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

业态是农业的外在表象,也是农业系统依赖的载体。什么样的业态才是最理想的形式呢?一个耗能最少、有利于能量的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农业业态才是最好的选择。业态的优化是最直观的的外化表层。

动力、结构、业态三个向量相辅相成构成农业发展的一个三维立体。

三、东部沿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立体”路径探讨

(一)农业发展结构的优化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农业发展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对各种资源和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就是把农业内部各个比例协调好,使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源、要素能够优化调配,使农业内部各个行业互相依赖,互为所用;对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指的是国家层面制定和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包括政府根据国内市场形势和国际形势变换所采取的一系列价格、利率方面的优惠措施等。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农业要素的链结与构成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要实现农业内部要素组成结构的合理化,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以“一次性”开发的方式让资源枯竭。寻求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农村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协调,既弥补由于某些部门的滞后发展所造成的木桶短板,也要遏制某些部门的不合常规的发展超过市场需求的所谓“长处”。

(二)农业发展的业态优化

仅有结构的优化,对于农业系统来说,还是不够的。还得从农业的业态上下功夫。农业的业态是农业系统的载体。生态农业是优质高效农业可供选择的优质业态。

东部沿海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这将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遏制这一现象,必须走生态农业的路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由于发展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资源性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使农业发展后劲增强。

白和盛等人对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稻麦双链型“草-鹅- 稻+鸭”生态农业体系进行了研究和示范,分析了该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稻-蛙”模式中 经济效益达2163~4693元/亩,而单纯种植水稻的试验地中 经济效益仅2607 元/亩,“稻-蛙”模式是单纯种水稻经济效益的3.56~7.71倍,而且栽培出的水稻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其稻谷的质量要比对照单纯种植水稻的稻谷更好。

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畜牧业。目前消费者喜好无公害产品,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农业技术保障体系是发展生态的技术支撑。完备的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等方面,农村基层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所需要的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三)农业发展动力的优化

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力。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把新发明或新发现引入生产体系,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的农产品或生产方法的产生,到普遍推广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思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一系列的活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指政府、企业、公众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政策、科技、投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三个要素,在这3个要素中,只有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因为政策因素经过一定时期后会进入稳定期;劳动力和物质投入对农业推动的顶峰期则已经过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发展一定阶段后,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支持农业的各种政策因素的逐步到位,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措施保证:要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改善农村信息条件的作用;改革政府公共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农业研发投资比例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左右;提高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引进农业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

参考文献:

1.白和盛, 张家宏, 王守红等.草- 鹅- 稻- 鸭”生态农业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

2.赵宇,信惠雯.浅析农村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1(1).

3.赵详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1(1).

4.张富刚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

5.周丕娟.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6.欧阳涛,肖海燕,袁辉斌.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2).

7.于娟.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初探[J].经济师,2011(1).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农业;效益农业;完善;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当地传统农业发展的不足

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在解决当地群众的温饱方面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想在农业方面获得更多的效益,其功效还很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农业的改造能力差

丘陵地带的地势起伏较大,土地被分割成条块状,生产效率低,并且山地较多,山坡陡缓不一,坑洼地有积水,出行十分不便。由于地块分割为小块,机械化程度低,很难实现大面积的灌溉和收割,都是靠着人力来进行管理。

由于农业耕种的效益低下,靠种地收入无法实现增产增收,所以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老弱群体留守农村。他们只种一季大春作物且以自给为主,不注重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因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这样会造成小范围的粮食危机,一个地区的粮食紧缺,会影响几个地区的粮食价格波动。

1.2 传统农业的生产能力有限

贫困地区普遍是靠天吃饭的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糊口农业”。若赶上风调雨顺,作物的长势良好就是丰收年,倘若遇到干旱或者洪涝则产量就会大减。

土地生长能力弱,再加上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由于地处山坡丘陵地带,夏季的降水较为集中,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小块的土地分割严重,梯田很容易遭到破坏。

农作物的病虫害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一旦发生就是大范围受害,控制难度大,治理成本高,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传统农业在应对这样的灾害时,不能做出强有力的治理措施,要么加大农药使用量,使农作物的农药残留超标;要么就是治理不及时,病害侵蚀严重。

1.3 农业的综合效益低,生产结构单一,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究其原因,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落后,深加工程度低。在生产环节时只是靠天吃饭,没有采用高效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收割和运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只是依靠人工作业,生产效率比较落后。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态,只是跟风的种植作物,在品种选择方面不知道最佳选择。缺乏懂技术的推广人才,种植理念落伍,难以抵挡市场化的冲击。

2 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效益农业

建设效益农业要符合当地实际,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物要素进行合理、有序的布局,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效益农业发展的前提就是提高第一生产力,活化整个农业系统,积极鼓励开发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方法。树立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鼓励符合效益农业的生产创新和技术改进,努力形成有利于技术发展和转变的新体制。努力实现农民的社会意识和行为习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努力形成有利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机制。部分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充分挖掘农业系统内部资源活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另一方面,高效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作物附加值,来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降低成本,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开发符合生态要求的效益农业技术,通过物质循环和产品深度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农业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为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 效益农业的可行性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我国现行的有关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取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农业发展的国际接轨工作,积极调整和引导,积极鼓励多元化加大对效益农业的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比如西南地区的道路基础建设。

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依靠科技,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究各类适用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要领。因地制宜地推广立体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技术等,进一步提高效益农业的生产水平,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西南地区可利用国家补贴资金,购买水稻机械化设备,以县为单位的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协会的团体,并以村为单位组建水田作业协会。通过组建水稻作业协会,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了农机装备资源,提高了水稻机械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节本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水稻机械插秧作业将大大提高插秧效率,可以有效地保证季节不误农时,使广大稻农的水稻产量实现了高产、稳产、节本、增效。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成果的多样化、优质化、专业化、安全健康化模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及农产品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提倡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文化科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积极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条龙生产模式,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使农业发展商业化、资本化。

4 结论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循环农业系统,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它的发展主要依靠现代工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基础。效益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既注重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无公害的生产,又涵盖了良好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力完善水稻种植,提高其生产效率,完善生产体系,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张维芬,吕跃强.发展效益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浙江省庆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思路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范文第4篇

“想让外界知道我们的研究水平”

华中农大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从事转基因水稻研发的重要机构,但林拥军团队的工作之前一直不为外行人所知,直到2009年8月,农业部为“华恢1号”及其杂种“Bt汕优63”颁发了安全证书,这里突然成了媒体的焦点。“很多记者不知道安全证书是怎么回事,以为要产业化了。”范敬群回忆说。

不过,直到今天,这两个获得安全证书的品种仍没进行商业化种植,但转基因水稻还是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其实是担忧。

“我们在1995年就开始进行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发,2005年开始进行安全证书的申请,2009年获批,这是第一代转基因水稻,第二代产品是双价Bt水稻,就是带两个不同的Bt杀虫基因,抗虫效果更强,另外还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林拥军说。

“Bt蛋白对人体是无害的,Bt食物美国吃了16年,Bt农药作为有机农药,用了60多年了,它的安全性是做过充分评价的。”林拥军特别强调。不过,他也表示,目前实验室已经研制成了第三代Bt水稻,其特征是Bt杀虫基因主要在茎秆和叶片组织中表达,在大米中表达量接近于零,消费者更易接受。现在他们正在研究大米中既不含Bt蛋白也不含Bt基因的新品种。

“一位美国同行说我是用错误的命题做错误的科研——我承认,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想让外界知道我们的研究水平。”林拥军说。

“回到过去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不实际”

转基因水稻对农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像抗虫水稻,不能说所有的虫子都不用防了,但主要的虫子,比如鳞翅目害虫就解决掉了,这部分可以减少80%的农药使用,光这一块就可以每年节约100多亿;还有除草的问题,现在用的是很贵的专杀性除草剂,第二代的抗虫除草剂水稻应用后,用普杀性的除草剂就行,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恢复农业生态。”林拥军告诉记者。

对于恢复农业生态,一种观点是想返回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的所谓生态农业,林拥军认为,这种想法可以局部尝试,但很难普遍推广,主要是现在制衡的环境已经失去,天敌不能制衡虫子,虽然可以努力恢复,但过程非常漫长。

“我们曾经在金华做过两个实验,用天敌对水稻害虫进行制衡,尝试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但那种做法是不计成本,不计损失的。对于只有一两亩地的农民,很难操作,因为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虫子,才有它的天敌,那就必须以一定损失为代价。而现在农民希望的是零损失。”林拥军分析说,现在土地面积越来越紧张,需要的粮食越来越多,已经没有更多空间和余力来做这种实验。

绿色超级稻的梦想

中国4.5亿亩水稻种植面积,目前单产在400多公斤。虽然袁隆平先生的超级杂交稻可达到近千公斤的亩产,但这是在探求水稻的增产潜力,是建立在精耕细作,大量施肥的高投入基础上,这种方式很难说是可持续的,普通农民也做不到。对于中国农业来说,无疑需要找到一条少投入、多产出,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发展路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概念,即少打农药、少施化肥、抗旱节水和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林拥军进一步解释说,这种水稻必须将转基因技术和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稻种资源内和其他物种的有益基因才能达到,在基本不打农药,粗放管理的条件下,就能得到较高的产量,这样经济上更划算。

多年来,国家对水稻转基因研究非常重视,包括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大学在内的多个研究单位分别在抗虫、抗除草剂、抗逆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水稻抗逆研究领域积累了相当的优势。

“从世界上来说,真正大规模种植抗虫水稻的是伊朗,05年开始商品化生产。菲律宾目前正在对黄金大米进行田间测试,明年有望大规模种植。”林拥军又表示,对于中国何时会放开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目前还不得而知。

转基因粮食产业化搁置多年

2009年,与华中农大转基因水稻品种同时获得安全证书的,还有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发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对于这一先进品种,当时有媒体称“商品化生产已箭在弦上”,但四年过去后,这支“箭”还是没有发出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饲料用作物,不过,玉米中植酸磷含量很高(作物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但猪、鸡、鸭这些单胃动物缺乏相应的消化酶,而缺磷又会对导致动物生长不良,不能被吸收的磷结合了钙镁等元素排泄出去,还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植酸酶基因转入到玉米中,使得玉米植株自身产生就具有高活性的植酸酶。”植酸酶玉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的团队研发,团队主要成员陈茹梅研究员向记者介绍说。

陈茹梅表示,转植酸酶玉米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能有效的通过农业方式替代工业方式。

转基因粮食产业化政策缺失

按照规定,获得安全证书以后,离商业化种植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是最艰难的。与1997年即在中国获批种植的转基因Bt棉花相比,由于水稻和玉米是用来吃的,其商业化种植要慎重得多。

《种子法》规定,转基因品种要变成育种资源,还要进行生产性实验,育成新的品种还要像常规品种一样进行品种审定,而品种审定工作由农业部种子局负责。陈茹梅介绍说,常规种子的审定并没有问题,但像水稻、玉米这样的转基因粮食作物,还没有出台品种审定的相应政策,进入不了品种审定程序,也就没有合法的身份,“获得安全证书以后,我们就不知道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了”。

至于为什么一直出台不了“政策”,受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无法评论。“反正不是安全评价问题。”林拥军说。

反转舆论制约转基因产业化

事实上,中国转基因水稻、玉米迟迟不能商业化,与近年紧张的转基因舆论有关。

“过去一段时间认为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有可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又拉大了。由于近年来反转的声音太强烈,相关工作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不过,今年又重新启动了,现在处于缓慢推进的过程。”罗云波如此评价中国转基因农业的现状。

在罗云波看来,中国的反转舆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执著于反转的都是非专业人士,比如某某经济学家、某某作家,某某演员,纯粹把反转当作一个理想;另一方面他们反转时是非理性的,几乎不讲道理,不用逻辑的方法。

“他们的言语往往能蛊惑公众,甚至绑架上层决策。”罗云波感叹。

不一定等到形成一致意见再做决策

最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还存在争议,应该等一等,或者说中国可以做转基因科研,但不要急于产业化。

在林拥军看来,这种观点很难成立,“不能产业化,那研发的意义何在?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希望我们的成果能造福社会,我们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在这里。”林拥军还表示,不能产业化还会引起猜测,“如果是安全的为什么不放开?”

陈茹梅认为,像孟山都、杜邦这样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占据优势,很大原因是他们一条龙的业务模式,通过市场反馈的消息,研发能够准确定位。

生态农业商业化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北地区;金融机构;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西北地区农村金融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局限于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小修小补,必须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完善西北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小额信贷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所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从农村信用社开始,使其成为真正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1.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定位和产权制度改革

现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原则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济实力考虑其可能的发展方式。为此,中央银行应制定相关的转制标准,以规范其改制。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西北各大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的势力较强,对这些信用社的重组,取消两级法人制度,将若干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近的信用社合并组建、转变为地域性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与目前西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造类似,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和合理的选择。

对广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地区而言,如果农村信用社实力较强,可参考上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做法,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重组为商业银行。贫困地区信用社的业务主要应是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脱贫工作,带有政策性业务的成分。因此,它们的出路可以是:转变成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或互助式信用社,或转制成国家政策性银行即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机构。当然,后一种做法的前提之一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将国家政策性长期融资、短期融资和扶贫等政策业务完全担当起来。此外,可以考虑降低或者取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储蓄存款利息税,减征或免征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城建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陕西省政府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了财政贴息政策的有益探索,三年来财政共为农户小额信贷贴息1000万元,带动信用社小额信贷、联户担保贷款、农民自身投入和龙头企业投入的资金达1.88亿元,使示范区62.8%的农民直接受惠。

2.以扩大农村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鉴于农村地区资金短缺,储蓄成本、贷款和管理成本都较高的情况,应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04年10月28日,央行取消贷款利率的上限,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货币政策手段。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要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就必须能够覆盖储蓄和贷款的管理成本、行政成本、违约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不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各正式金融机构、非正式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就不能展开充分的竞争。另外,根据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经验,小幅度放开存款利率是无风险的,因为金融机构的变相高息吸储在许多地方已经是公开的做法,农户和企业可以直接从中受益。据统计,到2004年9月末我国最早进行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为7.38%,比改革前大大提高。

3.大力推行小额农业贷款

小额农业贷款,大有可为,这是很多农村信用社用实践得来的经验。国家在农村最主要的两项金融政策是信用社小额信贷和支农再贷款,这正是通过信用社来执行的。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并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要改善金融服务,要求信用社“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贷意义重大,它将促进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丰富信用社的真正内涵和完善其体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有利于抑制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金融时报》2002年1月22日报道,西北五省区农村信用社到2001年末,共发放给农户贷款244亿元,开办小额信贷的农村信用社占五省区信用社总数的68%,开办联保小额信贷的占总数的39%,这两种贷款合计余额为39亿元,本息收回率平均在85%以上。加大对农户小额信贷的支持和服务,是一个积极的、可喜的趋势。

二、加强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支农的作用

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下的“市场失灵”将使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其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保护是重要举措,是其它方式和渠道不能替代的。在目前西北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极大困难的新形势下,应该加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措渠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的依赖,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逐步拓宽融资渠道。其一是增发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发行金融债券是规定中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为了保证农业发展银行债券的顺利发行,可以考虑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或者强制要求保险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必须用于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债券,并由中央银行予以保证。其二是允许农业发展银行公开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农业开发建设债券,筹集个人、企业手中的大量社会资金。其三是将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通过中央银行划归农业发展银行使用。其四是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贷款项目和扶贫开发贷款,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转贷。其五是统一国家支农资金的管理,特别是国家预算拨款用于农业的资金和其他用于发展农业的专项基金,都必须存入农业发展银行。

2.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应在继续支持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同时,通过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信贷投向,在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业区域布局上对农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达到帮助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农业发展银行尤其要扩大农业开发贷款,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上,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成为农业“发展”银行。

第一,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应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扩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贷款。一是支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西北农村干旱地带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注重支持西北各地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三是作为信贷扶贫的主力军,农业发展银行应对西北贫困地区的各种扶贫经济实体进行支持,特别是那些既和本地资源相结合,又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第二,强化对农业服务领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的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发展银行首先应为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开发组织等提供资金支持。西北农村地区严重缺乏科技人才,通过科技教育投入,为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合格劳动者。其次,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对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西北地区新、优、名、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与农业科研成果鉴定转化的政策性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支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主要是以公路、电网、供水、通信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项目,使农村的农业和非农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分享到农村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支持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资源保护的投资力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整治,退耕还林还草,防风固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要支持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应该着眼于支农,为了满足西北农村地区的金融需要,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由于西北地区农业的明显弱质性和“三农”的特殊性,完全商业化的正式金融机构必然不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因此,主要为“三农”服务的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就不应该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相同的模式,必须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即中央银行把中国农业银行的赢利性指标压低,以便于补贴其从事“三农”业务所带来的必要亏损;另外,中央银行还可以设立专项贷款,作为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其次,中国农业银行应该切实建立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信息掌握,增强对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力度。第三,要完善和规范中国农业银行设在县及县以下农村经营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取消单纯吸储的网点。

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渐近式改革中,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抓住我国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使农村金融和西北农村各项改革更加有效。农村金融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农业,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够共同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桂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3,4:45-47.

[2]宋维佳.我国西部地区投融资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