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员工管理激励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绩效;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65-03

一、目的与基本目标

(一)目的

绩效是指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和态度表现出来的工作效率和结果,是直接成绩和最终效益的统一体,也可称为工作业绩、成效等[1]。为了建立和优化学院政治辅导员的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管理成为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提高学院的运行效率;同时保证薪酬管理体系的动态、持续发展,成为政治辅导员激励的有效方式;为构筑系统、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保证学院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学生工作管理干部绩效管理方案。

(二)基本目标

1.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保证辅导员老师行动与学院核心价值取向和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提高学院的整体运作能力。

2. 依靠制度性的规范与约束,建立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3. 通过绩效管理帮助每位辅导员老师提升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辉煌,同时建立适应学校和学院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队伍。

4.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参与、沟通的团队氛围,增强学院学生工作的凝聚力。

二、基本原则

(一)公开性原则

考核者要向被考核者明确说明考核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考核有透明度。

(二)客观性原则

考核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对被考核组织和被考核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有事实根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彩。

(三)开放沟通原则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沟通。

(四)差别性原则

对不同岗位的被考核者进行考核评价时,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内容制定切合实际的标准,考核的结果要适当拉开差距,不搞平均主义。

(五)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在考核过程中尽量做到既有定性分析更有定量分析,不能只用一种。

(六)多角度考核

由于辅导员老师的工作绩效由多方面影响,在考核时要做到全方面,多角度的判断和分析。

三、考核者和被考核者

(一)考核者

在本绩效管理规程中,绩效管理的考核者为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考核者必须将绩效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成为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考核者有责任指导、帮助、激励被考核者的工作,被考核组织和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是考核者业绩的重要体现。

(二)被考核者

被考核者有权了解绩效管理的规则、程序和方法,有权知晓考核结果,并对不公正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申诉。

四、绩效管理技术与考核周期

绩效考核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一定的指标体系,定期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是测定员工有效工作程度的一种行为[2]。结合本次考核的目的和辅导员的职业特点,经研究决定在本次绩效考核中采用的技术为关键绩效指标法。根据辅导员岗位的职业特点,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经研究决定:辅导员岗位考核周期为七周,即在每个学期的第七周,第十三周和第二十周对辅导员岗位进行考核。

五、绩效管理程序

(一)绩效计划制定

在各考核期初,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本考核期内的工作任务进行沟通、商量并确立最终的绩效目标,由学生工作组长领取绩效管理表格。

(二)绩效监控

任务变更――被考核者在考核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若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工作任务变化,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变化的工作任务沟通,双方在任务变更栏中签字;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考核期间的重要工作表现进行记录,作为考核评价的客观依据。

(三)绩效评价

考核期内,考核者根据双方沟通的工作任务,按照绩效管理体系要求的评价标准评价被考核者的任务绩效。

(四)考核反馈

被考核者将评价结果送办公室,由其对考核分数进行整合,并会同被考核者的上级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办公室将整合并审核后的评价结果通知考核者。考核者就审核后的评价结果与被考核者进行面谈沟通,并与被考核者达成工作绩效改进计划;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就绩效考核结果在规定时间内签字。

(五)绩效申诉

如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绩效管理申述表,提出申诉;已签字确认的考核结果,办公室留存备案。对提出申诉的,办公室将申诉表及相关材料送交被考核者的上级进行复核;对于提出申诉者,办公室将考核者上级的复核结果通知申诉者。由申诉者在申诉及复核通知单上签字,并将该复核交由办公室留存;没有申诉的考核结果作为最后的考核结果。已申诉的,申诉与复核通知单上的结果为最后考核结果。

六、绩效计划――辅导员岗位

(一)基本要求

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顾全大局,积极承担院系安排的其他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特殊任务

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参加有关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同班主任及有关人员共同抓好学生的实习、军训、社会实践等;积极协助学院党委做好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关心学生的业余生活,支持学院工作;抓好班委会、团支部建设。

(三)辅导员岗位绩效指标体系(见表1)

七、绩效监控

在整个周期内,评价者采取恰当的领导方式,积极指导下属工作,与下属进行持续的建设绩效沟通,预防或解决绩效周期内可能出现或发生的各种问题,以期达到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的目的。

1. 正式沟通:正式的书面沟通,定期会面。

2. 非正式沟通。

八、建设性沟通

建设性沟通是指一种在不损害,甚至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解决特定问题的作用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沟通。

1. 组织绩效信息时的原则:

A完全性原则:双方提供全部的绩效信息。

B对称性原则:双方提供的信息是精确

2. 合理定位原则:

A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B责任导向原则。

C事实导向原则。

九、评价方法

结合本次考核的目的和辅导员的职业特点,经研究决定在本绩效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为行为锚定量表法。

十、评价者误区

(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宽大化倾向;(4)严格化倾向;(5)中心化倾向;(6)首因效应;(7)近因效应;(8)溢出效应;(9)评价者个人偏见。

十一、绩效评价

辅导员岗位绩效评价记录表(见表2)

十二、绩效反馈面谈

(一)目的

1. 使辅导员老师认识到自己在本阶段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评价者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促使辅导员老师改善绩效

2. 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3.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协商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

4. 为辅导员老师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提供相关信息

(二)绩效面谈的方法

1. 绩效面谈的前期准备

A选择合适的面谈时间。

B选择合适的面谈地点和环境。

C收集、整理面谈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 设计面谈的过程

A如何进行开场白。

B明确面谈目的与预期效果。

C确定面谈顺序。

3. 分析和诊断绩效问题

4.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

1. 绩效诊断与分析

四因素法,三因素法

2. 绩效改进计划

A辅导员老师的基本情况、直接上级的基本情况以及该计划的制定时间和实施时间

B根据上以周期的绩效评价结果和绩效反馈情况,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

C明确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原因,并附上一周期该辅导员老师的在相应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情况和评价者对该问题的描述

D明确写出辅导员老师现有的绩效水平和经过绩效改进后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目标明确表示为辅导员老师的某个绩效指标上的评价得分

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A用于员工报酬的分配和调整。

B用于招募和甄选。

C用于人员调整。

D用于人员培训和开发决策。

十三、绩效申诉

如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绩效管理申述表,提出申诉;对提出申诉的,办公室将申诉表及相关材料送交被考核者的上级进行复核;对于提出申诉者,办公室将考核者上级的复核结果通知申诉者。由申诉者在申诉及复核通知单上签字,并将该复核交由办公室留存;绩效评价结果申诉表。

十四、绩效等级转化

在对被考核者绩效进行综合结果评价后,均按等级评价的方式进行处理,具体的等级标准分为五级S -(72-78分) 工作绩效始终超越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等明显超出规定的标准。

A -(66-71.4分) 工作绩效经常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并经常提前完成任务,经常在数量、质量上超出规定的标准。

B -(56-61.4分) 工作绩效经常维持或偶尔超出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基本上达到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等工作标准。

C -(50-55.4分) 工作绩效基本维持或偶尔未达到本职位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偶有小的疏漏,有时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

D -(小于43.4分) 工作绩效显著低于常规本职位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工作中出现大的失误,或在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经常突击完成任务。

十五、薪酬转换

在本院的工资组成中基本工资占60%,而绩效工资占40%,因而在绩效考核后根据相应的绩效等级评价个人的绩效工资:

S 级绩效评价获得全部绩效工资

A 级绩效评价获得绩效工资的90%

B 级绩效评价获得绩效工资的75%

C 级绩效评价获得绩效工资的55%

D 级绩效评价将获得绩效工资30%

在年终考核时将每个岗位的年内各考核周期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年度考核结果:

年度绩效水平=∑(年内各绩效评价)/6*0.7+∑(年终考核)/6*0.3

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往往奔波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任务较繁重,他们工作的有序开展事关高校稳定大局。现在无论是学校人事部门,还是学生工作管理干部本身,都希望在建立薪酬体系激励员工的同时,广大员工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肯定与回报。通过举例研究与分析,我们也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考核标准与努力方向,从而将学生工作做的更细、更好 。

参考文献: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范文第2篇

一、实施税源分行业类管理的背景

为了解决税收管理中“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区地税局于*年10月起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制度实施后虽然相对减少了税收流失,对增加税收收入也起到了明显的保障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管理人员少、管户多、职责多的条件限制,辖区范围内的税源管理要想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面临不少困难。从以下几方面管理现状就可见税源管理不到位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人手少、管户多,管理力量明显不足。*区地税务局是南宁市地方税务局下属管户最多、税收收入最多的一个城区局,全局管辖纳税户19918户,其中各类企、事业单位14097户,个体工商户5821户,划分为税源一、二、三个管理股,税收管理员有45人,人均管户将近500户。目前,除税源管理一股按自治区地税局重点税源“扁平化”管理的要求人均管理重点税源户30户以下外,其余两个税源管理股人均管户均过百户,甚至过千户,其中:税源管理二股有干部职工22人,管理非重点企业11943户,人均管户近600户,最高人均管户达到一千多。由于人少、户多、事杂,税收管理员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日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和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管事不管户,工作中多以被动应付,难以对税源实施有效控管。

(二)实行税收管理员划片管理,管辖片区内各行业统管,纳税人类型不同,管理上的差异很大,要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就必须成为全能型人才,对税收管理员的素质要求高,加上税收管理员对各行业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不利于落实各项管理要求,规范行业税收管理。

(三)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对重点税源实施单一重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部分非重点户、重点行业和重要部位及环节的管理,造成对重点税源户以外的税源管理理念和方式仍然十分粗放,管理不到位。

(四)信息支撑不够,缺少管理员工作平台。尽管近年来各级地税机关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实现了从纳税登记、税款征收到税款划解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的信息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没有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有效的税源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和引导机制也没有完全确立起来。

(五)行业间的税负不公平。实行纳纳税人按片管户管理以来,由于每个税收管理员都或多或少地管理不同行业的纳税户,管理员素质高低不齐,造成相同范围内同等经营条件下同行业纳税人的税负难以体现税负公平。

(六)难以对管理对象开展有针性的纳税服务及税收管理。对各行业实施分散管理不利于统一对纳税人的纳税辅导,统一政策咨询口径,也不利于区别不同行业采取不同方式实施纳税服务。同时,由于实施分片管理,会只注重片区内的普遍性管理,造成管理没有针对性,管理效果不突出。

二、实施税源分行业类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积极探索,做好行业分类管理准备工作。为推动分行业税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地税局广泛开展工作调研、借鉴取经和集思广益活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税源分类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辖区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确定实施税源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力求先从部分行业突破,积累行业管理经验,找出行业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制定相应管理办法,逐步规范行业管理,为全面推行行业分类管理奠定基础。明确分行业先进行分类管理的原则为:按部分行业分类和按片分户管理相结合,以按行业为主,分片(户)为辅,分户到人,分组管理,突出重点,规范行业,抓大控中管小。

(二)科学分类,实施按行业税源管理模式。因地制宜,选择辖区相同或相近有代表性的行业,分析行业特点,研究薄弱环节和问题所在,对管辖区内地方税税源实行按行业类和按户管理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确定不同的管理重点。结合税源管理结构和现状,将各税源管理股所分管的纳税人分为A、B、C三个类别,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目前初步形成的分行业类管理基本格局是:

1、税源管理一股:将管辖的826户纳税人进行归并分类,实行按组分行业进行管理,具体划分为:房地产行业499户,建筑安装及重点工程项目行业54户,饮食娱乐行业57户,商业117户,服务业99户。

2、税源管理二股:由于人员缺乏和管理员素质以及行业规模小,户数多等原因,我们的行业分类基本按大类或相近归属进行,没有做到更细。具体为:饮食、娱乐、宾馆行业501户;建筑安装(包括外来报验建安168户)1678户;货物运输、进出口40户;物业管理部门214户;广告、、租赁业840户。各管理组根据自己的管理对象具体再划分行业小类,建立分户台帐。主要是根据行业分类来进行,这样既便于税收管理员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管理侧重点的差异有效地开展工作,也方便对同行业同等类型纳税人相关信息的横向比较。除上述行业外,其余的纳税户按片分户管理。

3、税源管理三股,由于管理大量的个体工商户,并实施委托城区代征,主要是采取划片管理方式,同时突出对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饮食娱乐行业、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加强行业分类管理。

(三)对税源管理各股的管理员管户及分组进行了重新划分和调整。结合本辖区税源变化特点,根据纳税人登记类型和管理方面要求的不同,按照人员数量、管户多少、地域大小,在各股设置了行业管理组13个,并按照干部的能力、专长、工作经验等,合理调配征管人员;在“按行业分户”管理税源的基础上,还实行了“按行业分组”管理,每个专业组还确定了管理小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税源管理工作。

(四)建立适合分类管理的岗责管理体系,明确行业分类管理的职责和要求。为确保税源分类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组织人员制定了《*区地方税务局税源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配合分类管理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明确税源分类管理对各税源管理股及税源岗位的工作目标、内容、标准、步骤等基本职责,分别根据三个税源管理股所管税源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税源分类管理考核指标》与分类管理办法进行配套运行,为分类管理顺利实施打下制度基础。

(五)创新管理手段,分步推进分类管理工作。在分行业管理实施的初级阶段,考虑新办法不断完善需要,针对税源管理基础需要一个逐步提升过程的现实问题,在实施办法中明确实行税源分类管理工作与税收管理员工作质量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对各类考核指标分阶段进行考核,按年分类划分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及标准组织修订,逐步补充和完善考核指标及标准。注重结合重点税源管理,创新管理手段,抓住占全局收入总额71.5%重点纳税户的管理主动权,对重点纳税人分行业实施管理并采取了全程服务、跟踪管理、多级监控、“一户式”档案管理的办法,在申报率、税款入库率、催报催缴、欠税管理、税源分析等方面量化考核指标,加强税负监控,同时要求税收管理员对重点税源户提供纳税申报、纳税辅导等全程优质高效的服务,将被动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服务。针对中小税源类纳税人面广、户多、税源小、财务核算不规范等特点,分行业实施精评细管,异常申报挤水分,在税源管理上侧重于对纳税人税款申报缴纳、发票使用、户籍税源变动等情况监控,通过勤下户、细调查解决纳税人低税申报、无税申报、虚假申报等问题,有选择地量化对纳税人的申报率、入库率、欠税管理、发票检查、票税比对、户籍管理的考核,通过分步增加考核指标、提高考核标准的方式,逐步提高征管质量。

三、实施税源分行业类管理的主要成效

(一)税源监控能力提高显著,收入增长明显。实施按行业分类管理模式以来,能更好地掌握税源分布和变化情况,通过管理员有针对性地管理,大大提高了税源管理质量,为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为组织收入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税源,二是对收入任务的预测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对年度收入任务的分配更加切合税源实际。行业分类管理实施以来,特别是*年9—10月,分行业管理的税收收入增长加快,其中:房地产行业实现地方税收10036.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57.34万元,同比增长105.7%;饮食娱乐行业实现地方税税收281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8.29万元,同比增长14.13%;建筑安装行业实现地方税收917.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22万元,同比增长53.4%,其他行业收入较*年同期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做好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人手不足是各基层单位普遍面临的问题,通过按行业分类管理税源模式,把有限的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行业,大大优化了人员配置。尤其是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安排业务熟、素质好的管理员进行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深度和质量。

(三)管理趋于精细,征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对重点税源户实行分行业管理,便于更准确地掌握税源分布和变化情况。现在各行业税源业户征管底册清楚;各行业重点税源户和监控户情况清楚;税收对比增减原因清楚;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利润水平、税负水平清楚。分行业管理后,由于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变得较为单一,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压力,使管理员有较多的时间下户调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从而对该行业的税收前景分析及收入的预测更加准确。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款按期入库率达100%,基本实现当期无欠税,申报准确率100%,零(低)申报率较*年同期明显下降,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程度大大提高。

(四)促进纳税服务渠道延伸和拓展。通过分行业实施税源管理,让税务机关更易了解和掌握同行业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对纳税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个性化的服务,便于统一税收政策执行标准,尤其是结合开展行业纳税评估,从评估单个企业中发现行业存在的共性管理问题,以便及时对整个行业纳税人进行自查完善,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服务,按行业开展的纳税服务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税源管理水平。

(五)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管理成本下降。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对同行业纳税人采取相同或相近的管理办法,提高了管理经验的应用价值,也减少了重复劳动,有效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如通过对饮食娱乐行业实行行业税源管理,*区地方税务局管辖的饮食娱乐行业企业纳税人有416户,管理人员5人,相对实施分行业管理前减少管理人员23名,但对饮食娱乐行业的管理质量没有下降,饮食娱乐行业纳税户税款按期入库率达98%,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申报情况以*年9、10月为例,餐饮业申报率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31.18%和18.32%,娱乐业申报率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9.39%和18.24%,零(低)申报率也较*年同期明显下降,饮食娱乐业纳税户的纳税遵从度得到逐步规范和提高。

(六)提高税收执法的公正性、透明度。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把个案分析拓展为行业性分析调查,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了行业性税收管理办法。发挥了以控促管、以评促管的作用。行业性分类管理的实施,不仅堵塞税收漏洞,增加了税收收入,把握了同行业间的真实情况,增强了税收信息的可比性,为行业管理平衡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执法环境。

(七)税收管理员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素质得以锻炼和提高。实施税源分类管理以来,*区地方税务局重点税源管理股的税收管理员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在*年的纳税评估工作中,各行业管理小组均能对所管行业提出符合实际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和实施行业纳税户纳税评估,其报送参评的纳税评估案例分别获得了南宁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优秀案例评比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的好成绩。

四、进一步深化税源分行业类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科学符合实际的分行业类标准和体系。一是依据行业内在规律和行业规模,分别确定大行业、子行业标准,并分A、B、C三级确定重点管理行业;二是对分类管理中确定的重点行业,分行业设立不同的管理组,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实施专门管理,探索建立条块结合的税源管理体制。

(二)结合纳税评估管理手段,建立并实施分行业的纳税评估管理工作标准和机制。一是按行业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和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不同行业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进行专业评估;二是设置专业纳税评估岗,增加专业评估人员,专职负责行业评估模型和行业管理办法的建立和完善行业信息的采集,并定期对行业评估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三是建立分行业纳税评估工作流程和规范,分行业制定评估计划和组织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三)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以分行业类税源管理为导向的税收管理员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税收管理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重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工作流程,最终实现重点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要探索建立行业税源管理电子档案,形成信息化加专业化有机结合的税源管理机制。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危机管理;幼儿园;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80-01

这几年,校园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幼儿园安全问题也成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因而制定了各项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这些工作的关键点,就是需要相关工作者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增强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与检查。只有做到提前预防,才能更好地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茁壮成长。

一、当前幼儿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幼儿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年龄较小,没有足够的防范经验,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也很低,再加上幼儿活泼、好奇心强等特点,使得他们在遇到危险时无法做出正确的辨别,造成不可预见的后果。第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失误。当前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有些是隔代抚养,非常容易产生过度保护和溺爱的问题。这种过分限制孩子活动的行为,造成孩子的独立能力缺失,很多安全教育的机会也白白溜走。另外,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忙碌,对于孩子的关心也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第三,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部分幼儿园依然没有将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到首要位置。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要想消除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具备必要的危机管理意识,防范于未然。

二、危机管理理念下的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

(1)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幼儿园的安全保障工作,是幼儿园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增强管理者危机意识。安全保障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必须时时树立危机意识,并要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者非常熟悉幼儿园各项安全工作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需要部署好各项安全计划,真正做到防微杜渐。第二,增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一方面,加强他们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知识、规章制度以及应急问题处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应当强化教职工的责任意识,真正让他们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时时处处讲安全。第三,增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阵地,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幼儿安全问题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安全意识形成。因此,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安全危机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保护自己,能识别各种危险情况。

(2)健全危机管理制度。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在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健全的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幼儿园应该设置相关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具体说来,幼儿园在防范园内危机时,可以设置校园安全执行组长,包含各个方面如食堂卫生、校门保卫、校园设备、校内巡视等等。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危机防范制度。幼儿园的工作不单单是指幼儿教育工作,还包含食堂、卫生保健和门卫安全等工作。而与这些工作配套的就是各项制度,这些制度是保证幼儿园工作安全推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防范幼儿园危机的过程中,必须健全各项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和彻底执行。做好这一工作,对于防范幼儿园的危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设置危机防范措施。处理危机的最佳办法就是做好危机的防范工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危机防范检查工作。幼儿园的检查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的巡视,同时还应该包括食堂卫生、园内设备、桌椅等等。而且检查工作的周期也不能过长或者相同,应当根据检查的内容,设置科学的检查时间。例如,园内食堂卫生检查工作应该至少一天三次,真正保证幼儿的食物是安全健康的。而对于幼儿园所配备的设备,则可以根据必要设备折损周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第二,开展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其一,将危机防范工作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教育、学习当中。例如,提醒幼儿食不言,告诉他们这是为了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其二,开展自救表演工作。幼儿对于表演会有浓厚的兴趣,开展自救表演能够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到防范危机的知识。其三,丰富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质,对于预防幼儿身体安全危机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幼儿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危机防范工作,将危机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有机整合,建立家庭、幼儿园、社会相结合的安全教育网络,防微杜渐,以人为本,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构建安全和谐的幼儿园, 促进幼儿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齐永亮.幼儿园危机管理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4).

[2]罗玫丹.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探析幼儿园安全管理[J].亚太教育,2015(31).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要保证企业自身免遭损害,还应该把对公众的危险降到最低。地方供电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与国家电网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全管理风险高,建议逐步纳入国网一体化管理,逐步改进安全管理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如何在新时期形势下援助地方电网保证安全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杜绝和预防各类电力生产恶性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地方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责任心不强.维护和运行人员素质不高

供电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职工素质和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供电企业员工结构复杂,整体素质不高。但在实际安全管理中鉴于人情、关系等原因,不敢真抓实管,使安全工作落不到实处。

1.2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不具体.流于形式

(1)重效益,轻安全生产的思想始终在有的地方供电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中占主导地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年度任务上,而对抓落实不够,不深入,讲的多,做的少,号召多,检查督促少,流于形式。没有建立一整套层层包干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事故的奖罚避重就轻。

(2)轻视作业现场过程风险管控。大多数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生产作业现场过程中。一些地方供电企业往往不愿意将过多的管理技术力量投入到现场监督管控过程中,导致现场监督缺位。

(3)工作负责人职责不清楚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执行工作任务时,工作负责人不能只安排工作,自己不履行职责,不在工作现场实施监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4)经常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抓得不够。重技术培训,忽视安全专题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5)纪律松弛,管理不严,有章不循,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供电企业由于效益不高,在安全生产器具的配备、维修,试验未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安措资金的投立较少,导致现场工作时安全措施无法完全布置落实,该挂的接地线不挂,一些试验到期的验电器、绝缘操作杆不按规定校验。

1.4安全专项活动开展少,宣传力度不够

缺少开展大型的安全专项活动,不能使安全管理理在员工群体中入脑入心;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即使开展上级组织的大型安全活动也是走走过场。

2.提升地方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地方供电企业最终应纳入国网一体化管理,建立起“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实现现代集约化管理。传统的安全管理理论是与企业管理理论同步发展的。早在二十世纪初,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学者就从事故的角度出发,开始对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逐渐产生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多重原因论、事故树分析法、等等安全管理理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现代安全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出现了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学、安全心理学、全面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管理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推动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必须加强将安全风险管控摆在重要位置。只要控制了事故风险,减少了现场有章不循行为,就能预防事故发生。

必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三大机制”和“三大体系”,即安全生产的运行、约束和动力机制。“三大体系”是以党委书记为首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与单位党群系统机构设置相同,包含单位工会及共青团机构;以生产副总为首的技术保障体系,主要由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和各基层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以上级安全监督部门为首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包括各级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和专责安全监督员。目前强调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两大体系,实际上是把安全生产的三个保障体系统称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但三个体系都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全面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落实重大倒闸操作现场、重大检修施工作业现场、重大隐患处理现场管理及专业技术上岗到位,将现场事故风险降为0,重大现场上岗到位人员既包含保证体系人员,同时又要包含监督体系人员。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班组是企业的基本细胞,必须加强班组的安全工作,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落实全过程录音制度,班前会、班后会等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近年来重庆市公司提出的“黄马甲”、“风险提示牌”“小毛说违章”等提升了安全文化氛围。万州供电局建立起“行动后反思”安全日学习机制,打造起全新的安全文化。

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善意的法律制度为武器、以打造高执行力的队伍为保障、以事故防范为目标。

3.安全管理体系创新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09000和IS0 1 4000等标准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OHSM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机制,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它通过系统化的预防管理机制,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控制各种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有效的管理体系。因此,安全管理体系创新必须与超前预防结合,达到有序可控、长治久安的目的。

在重庆市电力公司统一指导下,万州供电局开展了以“追根溯源反违章,防微杜渐治隐患”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按照活动要求,各级领导贴近一线,深入宣传发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创新工作举措,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通过活动的开展,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提高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落实了电网安全风险差异化控制措施;建立考评机制,强化了隐患治理,体现出重庆公司的“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的安全管理特色。

在今年的秋检中,万州供电局结合新的安全管理体系,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加强秋检安全管理,杜绝各种违章行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标准化作业,为秋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秋检和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现场到岗到位要求,严把现场安全关。加强大修、技改现场的全过程管理,推进大修技改工程按期完成。加强应急管理,重点关注主设备安全,杜绝变电设备带病运行。严格执行检修计划,及时完善相关手续。

员工管理激励方案范文第5篇

一、调查目的以及意义

调查目的: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国家加大对项目的投资、专项资金的使用、地方资金的拨款,在资金流通的过程中,为了杜绝社会腐败的情况出现,检察机关、财政、审计部门联合加强对资金的监督,通过对财政各专项经费的审计调查,摸清经费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确保国家自己能拨款到位,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分发挥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各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投资项目的健全发展,同时健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

调查意义:从新闻上我们看到,中行行长许超凡、许国俊“两许巨款非法移到海外、佛山禅城区刘字荣挪用公款、台北贪污事件。深刻吸取这些教训,心感痛疾,为此机关部门要改良社会腐败风气,健全社会主义社会。针对近年来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挪用、贪污专项资金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有关业务部门规范管理指导工作服务。

二、工作依据以及范围

工作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检察机关工作规定》、《国家财政拨款计划》和等相关财政、审计、检察机关具体管理办法、规定、专项经费分配及下拨通知书等。

调查范围:调查近年来国家投资项目的进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征地补偿款到位等情况,主要对上一年度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国家投资项目资金以及进展资金的数额、以及国家所建设专项经费、国家财政专项经费收支余、国家对地区的拨款等财政专项经费进行审计调查、监督,根据需要检查当年或以前年度专项经费情况。

三、调查内容

1、经费落实状况:通过预算与电脑资料分析,并到国际投资项目基地、拨款地区、进行核查,落实当地财政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查清专项经费来源和具体到位金额;

2、经费动向情况:加强审计部门对各项经费的手指状况与经费只要用于哪个方面进行核算,加强检察机关的检察力度,对于各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并且通过各方面调查,查清各类资金的使用是否在预算之内;了解统计全年专项经费收入的增减情况等。统计专项经费各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及结构等,工程项目所购原材料和设备是否按规定纳入政府采购;。

3、经费管理情况:

首先完善法律制度,例如对各项资金使用进行管理,并且核查各项资金来源与支出是否合法,监督方面是否到位;查有无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基金)行为。

其次加强审计核算,对国家财政各项资金进行明细核算,对国家财政的预知与国家专项资金的支出还有就是就是对各地的拨款状况;

再次核对资金各项数据,当年专项经费结余是否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最后查阅资料结合现实状况分析;专项经费相关的文件、资料是否完整齐全并归档保存。上一年的资料与今年的财政支出,有无计划外工程和超标准建设,并对今年项目各项预算。

4、考虑其他因素,目前影响和制约各项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例如环境的影响、国家财政是否安全到位、当地区民的看法等等。

四、调查步骤

1.根据《关于财政专项经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和《国家对各项资金的预算》和一些相关的文件,结合实际情况,联系检察机关、审计部门,制定调查工作计划和具体监督、审计调查实施方案,并对各项资金的来源、动向、拨款情况、用途进行分析。

2、对上一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各项工程进行核查,通过国家预算计划于实际状况,结合当地状况落实各个部门的分工工作,并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到基地核查。

3、规范和完善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的机制和程序,严格按国家下发的流程图操作。不定期召开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加强与安监、检察、审计等单位协调,突出解决按规定期限结案的问题,落实责任追究。

4、加大监督、审计机构。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深入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群众反映,新闻媒体进行进一次调查,到地方对核查国家的资金是否到位,并且对投资项目进行列表分析,找出哪些是与预算不符,哪些在计划之内?

5、继续开展监测与审计工作。发挥财务监察的灵活性,在监督检查和办案过程中,挖掘案件线索,多方开辟案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对财务监察工作任务。

6、检察机关继续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投资羡慕银行账户清理、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及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并形成监督检查报告上报省纪委。

7、数据分析、处理,完成方案。并把各项调查数据与工作中核算的对象存档,上交资料,同时总结经验。

五、调查要求

1、审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违纪状况。

因为上面已经说到针对性调查,然后地区对各项项目的预算情况与国家的预算进行核对,看看在什么范围波动,对于波动较大的项目,进行重复核算,如果发现调查单位违反省级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向有权作出处理、处罚的权力机构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2、开展财政法规纪律教育活动

(1)首先向上级申请获得上级肯定,最好就是得到上级的支持。

(2)对典型案件曝光。对这次调查的单位进行教育,并获得上级的允许,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加强对其他部门教育。

(3)组织学习财政法规、纪律条规。深入到国家各项工程基地宣传国家法律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在财政专项资金(基金)监督管理部门中,深入开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学习教育活动。

3、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基金)监管长效机制

当前,针对工作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资金审批、管理和使用相互制约的规章制度,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安全高效使用。

4、高度重视财政专项经费审计调查工作,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专门人员负责,认真部署实施,根据下达的具体工作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省级财政专项经费审计调查。

5、各被审计调查单位,要根据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对专项经费收、支、余实行专项明细核算,根据财政预算计划进行分析。

6、发挥财务监察的灵活性,在监督检查和办案过程中,挖掘案件线索,多方开辟案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拨款单位的财务监察工作任务。检察机关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国家投资项目银行账户清理、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及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并形成监督检查报告上报省纪委。同时也要做好准备好相关的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预决算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积极配合审计调查,保证审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7、扩大审查范围,从多方面的资料扩大范围,对被审计调查单位对其提供的与审计调查相关的会计资料与自己的进行搜查的资料分析、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8、调查小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并充分听取被调查单位的意见。调查工作结束后,各市司法局要将审计调查情况按照专项经费项目分类形成书面专题报告,随同调查表等主要资料一起上报省厅审计处。

9、根据调查的数据与资料,检察机关与审查部门,将资料上交,国家财政部将调查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确定专项经费补助额度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被审计调查单位拒绝或不配合审计调查而未经审计调查的,省厅将减少或暂停当年度或下一年度省级财政专项经费的划拨。对于一些与国家预算有出入的,并且合法经营的项目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对于专项资金用得好的国家加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