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然气公司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天然工程;管理模式;安全控制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energy gradually change,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natural gas more and more widely,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management mode of natural gas and the safety control exist many problems, also faces a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mode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control of natural ga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process in the use of the subject.
Keywords: natur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ode;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天然气的储量非常庞大,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大,天然气的使用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的程度和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的应用程度必将加大,这也符合能源发展和转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天然气工程的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控制。
一、天然气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控制的含义
天然气管理模式是对天然气工程管理的过程、手段和目标的描述,是一种概念性的模式。优化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是为了实现天然气工程的合理、高效和有序的管理。管理者在做出合理的决定之后通过通畅的渠道下发之后,在各个单位中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产生最高的效益。在目前政企分离的经济条件下,寻求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对于推动天然气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控制需要对天然气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和安全检查,加强天然气利用的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每一个步骤的开展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备案。天然气工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和优化是实现天然气工程安全控制的基础,只有在高效的管理模式下,才能够在天然气管理中做到权责分明,整个施工过程做到井然有序,从而推动天然气事业的发展。由于天然气本身的危险型极高,随着工程的深入,危险系数必将加大,这也需要进行安全控制来降低危险性。对于天然气工程的施工主体单位必须压迫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如果天然气工程只是建立管理模式忽略安全控制,那么管理工作必将出现很多漏洞,如果只讲究安全控制而不重视建立安全管理模式,那么安全控制的效果也必将降低。
二、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控制管理的原则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相适应的原则。在天然气工程管理模式中,必须要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相适应,提高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管理幅度是横向管理的下属机构和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是指纵向管理的层次数量。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管理体制是企业的管理框架、体系以及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是保证管理体制运行到有效动作以及过程。只有实现这两者的协调,才能够保证整个天然气工程顺利开展。
3、安全风险承包的原则。天然气工程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必须树立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观念。因此需要采用积极手段,将工程实行安全承包的管理制度,分散整个工程的风险。
4、权责分明的原则。在天然气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必须要全面实现权责分明的原则,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对各自的工作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坚守好各自的岗位,出现事故或者安全问题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样可以避免天然气工程管理中出现推卸责任和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三、天然气工程管理模式的建立
目前天然气工程管理模式分为集约型和粗放型两种类型,集约型就是将几个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管理部门,这个部门具有整合部门的所有职能;粗放型就是将管理工作按照职能的不同分为多个管理部门。集约型管理模式的工作效率比较高,缺点是权利的过于集中,决策容易出现独断专行,不利于整个管理过程的监管;粗放型管理模式的部门工作内容划分细致,权责明晰,缺点是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在天然气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应该首先确定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按照职能优先,权责明晰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管理模式,设置管理部门。
四、天然气工程的安全控制机制的建立
在天然气工程的管理模式建立之后,还必须要有安全控制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天然气工程的正常运转,整个工程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
1、物资激励机制。通过天然气工程管理效益的激励,使得各个管理部门和个人之间产生竞争,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例如在燃气公司内部建立项目部制度,各个项目经理的收益是和工程的质量好坏和完成情况相关,做到按劳分配,责任的确立也实现了各司其责、独立施工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提高了公司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过去的经验表明,物质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工程的管理质量和工程进度,经济效益还是比较显著。
2、自我约束机制。企业发展历程证明了任何企业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不仅需要严格的外部监督体制,还需要内部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自我约束机制在不同行业中的产生的效果也是有差异的。在天然气工程管理模式中,在对岗位职责确立过程中,必须考虑工程高效开展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各种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运行情况,并且要随着工程的开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3、风险管理机制。这是天然气工程安全控制的重点部份。主要分为部门设置、制定制度和实施三个阶段。部门设置就是在管理体系中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制度是保证各个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具体实施就是天然气工程安全运行的动态管理的过程。通过风险机制的建立,使得天然气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整体,具备逐级负责,责任明确的安全网络体系。
结语:
天然气工程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将安全控制管理贯穿于天然气工程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建立权责明晰,责任到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天然气工程的正常和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付建民,陈国明,龚金海,等.酸性气田集输系统紧急关断方案设计[J].天然气工业,2009,(6)
[2]王寿平等.普光气田集输系统安全控制与应急管理[J].天然气工业,2011,(9)
关键词: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方面为四川省天然气储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天然气储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四川省天然气储运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提高天然气储运的管理水平,确保天然气储运的安全。传统的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天然气储运的安全管理效果。因此,要分析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1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天然气储运的评定监督力度不够
在天然气储运过程中,对天然气储运的评定监督管理对于确保天然气储运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严格按照天然气储运的评分细则,对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情况进行评定,加强对天然气储运的监督力度,才能确保天然气储运的安全。然而,在天然气储运管理的现状中,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无法实现对天然气储运系统全面的监督管理。另外,也没有专门的对天然气储运的监管部门,难以将天然气储运监督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这些问题对天然气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天然气储运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天然气储运企业的管理者对监督重要性的理解存在偏差,忽视对天然气储运的评定和监督,是造成以上局面的重要原因[1]。
1.2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管理观念落后
一些天然气储运企业的管理者,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管理观念落后,对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缺乏重视,没有在单位的管理规章制度中体现安全管理的精神,没有贯彻落实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忽视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管理,导致天然气储运企业的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知识,无法理解对天然气储运实施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3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较低
现阶段四川省天然气储运行业对国际先进标准的依赖性较强。然而。国际先进标准并不完全适合本省份天然气储运行业的发展需求,对本省份天然气储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较低,无法实现对本省份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指导。因此,四川省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是不利于四川省天然气储运行业的发展的。因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天然气储运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2]。
2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建议分析
2.1完善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天然气储运的快速发展,我国相继颁布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这为我国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然而天然气储运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天然气储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制定明确的规范,通过完善的标准化法律体系来对天然气储运的标准进行明确的规范,加快对天然气储运技术的改进研究,推动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3]。
2.2完善天然气储运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天然气储运的监督管理,是确保天然气储运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完善天然气储运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天然气储运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天然气储运企业要坚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原则,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将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安排专门人员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另外,天然气储运企业要在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和企业运营状况进行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掌握企业运营情况,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确保天然气储运的安全。
2.3强化天然气储运企业管理
天然气储运企业要大力宣传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转变企业对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的观念,增强天然气储运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普及相关的天然气储运安全管理知识,加深员工对天然气储运实施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天然气储运企业要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促进安全标准化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实施。天然气储运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规范的岗位操作规程,督促员工按规范操作。
2.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天然气储运企业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天然气储运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管理能力,为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3结语
天然气是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社会各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满足社会各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确保天然气储运的安全,要分析天然气储运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强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提高天然气储运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天然气储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愉.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5(26).
[2]袁勋.石油天然气生产储运中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054-00054.
【关键词】城镇;天然气;安全管理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优质能源,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我国作为能源消费的大国,也十分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和使用,天然气的利用从2004年415亿方上升到2013年的1676亿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从2.6%提高到了5.9%,并将有计划的实现不断提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的使用必然会进一步推广。我国天然气市场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天然气作为燃料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天然气在给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管理问题。
1天然气安全事故
天然气是一种以烷烃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CH4),这种气体十分容易燃烧,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其燃烧速度快,能量释放大。其爆炸极限是5~15%,常见的安全事故形式是天然气的燃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高温等造成的破坏[1]。天然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天然气用具不符合规定标准、操作不当、天然气管道建设问题、施工问题、自然灾害等等。
2城镇天然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按照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天然气经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用户安全管理系统,加强日常检查、维护、更新等。但是,由于目前发展水平的限制,部分职能部门或天然气经营单位制度建设一时还难以跟上发展的要求。再加上近几年众多单位看中燃气行业的发展前景,纷纷进入终端燃气市场,形成了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燃气经营单位天然气业务单元规模较小,用户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维护维修人员数量不足等。同时,许多单位忽视安全投入、技术更新缓慢等,这些容易导致燃气设备设施的更新不及时、安全管理装备跟不上经营发展的需要等,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2 天然气用户安全知识缺乏
以前,我国城镇居民通常都是使用煤或者电能的,对于天然气并不了解,天然气的普及推广也是近几年的事,目前许多城市的气化率仍不高,再加上缺少有关方面的专门的宣传教育措施,使得我国城镇居民天然气安全防范知识存在不足。安全防护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操作方面的失误,或漠视已查隐患的整改,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城镇居民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也十分欠缺,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不知所措,错失初期正确处置的良机,容易受到伤害或造成更大的伤害。
3城镇天然气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政府方面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一直保持着两位数字的增长率。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天然气安全关系着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在天然气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的责任明确和作用发挥至关重要。首先,强化政府规划引领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14 日在中国政府网,此次《意见》是国务院单独就地下管线建设管理进行发文,具有标志性意义,说明政府对地下管网重视度不断提升。《意见》明确指出:一是“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 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10 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其次,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天然气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建专业化的应急抢险队伍,来应对天然气安全事故,从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第三,政府应该加大城镇居民天然气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电子屏、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天然气安全常识,提高城镇居民安全防护的能力。第四,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制度建设,明确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做好监管工作,对天然气运营商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勒令天然气企业限期整改;对于应用户自行整改而拒不整改的,政府应协调各方资源,全力帮助燃气经营单位共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天然气行业的准入门槛,确保天然气经营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第五,规范天然气燃器具的生产与销售,把不达标的企业清除出去,确保天然气灶具、热水器、采暖炉等的安全性,从源头上保障天然气的安全使用。
3.2 企业方面
3.2.1 建立健全天然气输送管道管理机制
做好输气管道管理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管道维护工作的具体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已有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删除那些不符合现实要求的规章制度,增加新的规定,使各项规定符合城镇天然气管理的要求。首先要明确各个地区工作人员的责任,实行责任制。企业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尤其是针对各级管理者,要实行一岗双责,做到管业务的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管运营必须管安全,管客服必须管安全,做到严格履行职责。其次要改进巡视制度,改变以往的定期巡视制度和不定期巡视制度,建立起常态化的输气管道巡视制度,巡视周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情况复杂,管道面临风险较多的地区应该相应缩短巡视周期。在人员的配置方面,也要相应作出调整,对于复杂区域应该增加工作人员。第三,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线路通道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细致分析,并制定好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
3.2.2 创新天然气输配管网及设施管理路径
天然气公司传统的输配管网及设施管理主要是依靠公司内部力量来完成巡视、维护工作,但是由于天然气的管网建设不断向城市外延拓展,部分企业会出现无法提供足够的维护、巡视人员的现象,对所有输配管网、设施的有效管理会大打折扣。为了解决天然气企业维护巡检人员不足的问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管理途径与方法,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发挥群众的作用,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既能成为输配管网的损害者,也可以成为输配管网的维护者。根据这一思路,可以将输配管网所经过的区镇、街道、城市的村民小组充分发动起来,实现责任共担,使他们以兼职的形式参与到维护巡视输配管网、设施的工作当中。做好此项工作需对群众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知道所在区域的管线走向、发生事故的危害等,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广大的居民参与,可以有效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实现对天然气输配管网及设施的有效管理,从而更大程度上来保障天然气的安全运营。
3.2.3 运用科学方法确保天然气安全
首先是加臭技术。天然气本来是无色无味,一旦泄露不容易立即发现。为了及时发现天然气泄露,就需要使天然气具有味道。加臭技术就是在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臭味剂。对臭味剂的添加要按照标准进行,不可随意乱加,目前常用的为四氢噻吩,按20mg/标方进行添加。第二,企业建立SCADA系统,实时监控管网运行压力、流量等,一旦发生挖断、泄漏事故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置。第三,对于部分天然气使用的场所采用自动保护装置、安装各种感应器,对天然气设施进行实时监控。
3.2.4 落实好安全检查与安全宣传工作
严格按规范要求全面落实好安全检查工作,对于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着手整改,对隐患进行动态管理,形成闭环管理。加大天然气安全宣传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燃气安全扎根于每一位用户心中。
4结语
随着天然气使用的日益广泛,天然气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天然气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尤其是泸州12.26事故的发生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诸多事故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在这些原因当中管理问题无疑是最为突出的。要想确保城镇天然气使用安全,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加强管理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天然气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为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伤亡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促进石油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号)以及《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通过推行HSE管理体系和实施安全生产审核、评价、许可等工作,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石油天然气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点多面广等特点,一旦发生井喷失控等事故,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管理任务艰巨,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已建立了较好的安全管理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高含硫天然气、深水和边际油气田的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化,用工结构多元化,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安全基础管理出现与之不相适应的状况,与国际石油大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全基础管理亟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安全责任制在基层落实不够到位;“三违”现象仍有发生;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有待加强;安全投入相对不足和安全培训不够到位,不能完全满足石油天然气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应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抓住关键问题,促进石油天然气企业(以下简称为企业)安全发展。
二、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3.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安全发展”,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始终把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原则,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工作目标: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减少一般事故,遏止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力争在*-年后安全生产管理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5.主要任务: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现场规范操作和技术管理,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应急管理,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完善HSE管理体系
6.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各级生产单位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委员会(领导小组)主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企业各级生产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比例不宜低于从业人员总数的1%;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和中央企业之外的企业应积极推行安全总监制,安全总监进同级领导班子;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按上述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知识,取得安全资格证,工作岗位保持相对稳定。
7.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重点健全和完善14项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安全例会制度;(4)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6)设备管理制度;(7)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8)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9)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及工作许可制度;(1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1)应急管理制度;(12)事故管理制度;(13)安全奖惩制度;(14)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等。
8.完善HSE管理体系。企业应进一步完善HSE技术标准,加强HSE管理、监督和审核队伍建设,健全HSE信息系统,完善体系运行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审核工作,切实做到可持续改进。
四、明确安全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9.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以主要负责人为中枢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岗位和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0.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在组织生产和经营时,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并负有下列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生产、安全、设备、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在招投标、采购、生产组织、安全监督、安全投入、安全培训、人员聘用等方面的安全职责。
12.明确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能制止他人违章行为,主动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主要有:(1)掌握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2)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工作纪律;(3)正确维护和保养岗位安全防护装置及设施,保持其完好、齐全、灵敏、有效,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方法,按规定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不能消除的应立即向上级如实汇报;(5)有权制止、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权拒绝执行违章作业的指令并可越级汇报;(6)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协同配合,共同搞好安全生产。
13.明确承包项目和承包方安全职责。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企业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4.加大考核、奖励与处罚力度。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级安全生产奖励资金在年度工资总额中列支。对安全工作责任不落实导致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15.加强现场安全技术管理。要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加强钻井现场(平台)、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油气站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技术管理,重点突出“三高”(高压、高含硫、高产)气井、“两浅井”(浅井、浅层气)的井控技术管理和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审批制度。严格安全技术资料审查和管理,健全安全技术资料档案。
16.加强井控技术管理。全面落实井控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将井控技术管理贯穿于钻井、地质、测井、录井、试油(气)、修井、采油(气)等作业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配置足够的井控设施、设备和人员防护器材;落实井控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完善井控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上述作业的施工设计、技术措施的技术论证和审批程序。
17.加强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全面落实防硫化氢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对重点装置、关键部位设置防硫化氢泄漏安全控制系统;配置足够的防硫化氢中毒的气防设备、设施和人员防护器材,落实防硫化氢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程序;完善防硫化氢技术管理制度。
18.“三高”气田技术管理。高含硫气井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套管、井口的腐蚀问题。钻开气层前必须加装剪切闸板防喷器和钻具内防喷工具,井下、井口应安装安全阀,集气管线应安装关断阀。集气管线、站场和净化厂应在现有通用气田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加强井场硫化氢的监测,以及气质组份的动态监测。
19.制定修订安全生产标准。根据生产实际,定期对企业有关安全、钻井、采油采气、储运等专业标准进行清理和制定修订工作,突出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有效性,增强标准的现场适应性。
20.采用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企业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对重大事故隐患或技术难题进行分析论证。重点推广应用高压高硫化氢油气田综合防治、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长输管道不开挖检验、在役特种设备长周期运行等安全生产工程技术。
21.大力研发和引进安全生产技术。根据生产需要,积极开展安全科技攻关,保证必要的安全科研经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
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22.严格安全“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编制《安全专篇》,并按照审查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试生产前,应制订并落实试生产的安全保障措施;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3.加强基层岗位风险管理。组织基层从业人员开展岗位作业危害和不安全行为辨识活动,对基层关键岗位人员、工艺、设备变更及时开展风险识别、评价,将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与日常生产运行和现场活动紧密结合,合理确定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频次和时机,建立动态、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24.强化生产现场安全检查。根据实际,可按专业设置物探、钻井、井下作业、海上作业、建筑施工、生产装置检维修等安全检查站(所),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综合安全检查,其所属二级生产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安全检查,基层单位要切实落实岗检、巡检、交接班、干部值班制度。
25.加强现场高风险作业管理。对动火、动土、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吊装作业、高空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26.加强施工作业管理。对油气田重点施工井施工、生产装置检维修及开工、管道施工,严格施工单位准入审查,严把施工资质关、安全业绩关、队伍素质关、施工监督关和现场管理关。打开油气层前、生产装置停工检修和开工前、管道打开等关键施工环节,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检查。
27.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依法进行登记注册,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做好维护、保养、检查和监控。
28.加强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对承包单位实行准入制度,进行资质审查;要将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HSE管理体系,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对其安全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现场检查。
29.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纪律管理。所有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责任,遵守劳动纪律,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要制定违章处罚规定,加大教育、检查、监督和处罚力度。
30.加强放射源、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放射源使用、储存、运输和废物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与防护,设置明显的放射性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监测与检查,防止丢失或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购买、运输、使用和清理、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环节,油(气)库和长输管道等场所进行重点整治。
3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配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设备与装置,落实现场防治高低温、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危害的措施,切实改善作业环境;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
七、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32.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企业应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设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分级,并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与事故隐患排查相结合,实现了事前管理和源头控制。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建立隐患管理台账、档案。
33.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报送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重大隐患信息报送制度,按规定向地方政府及集团总公司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数量、类别、危险程度及整改情况,特别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予以消除。
34.规范隐患治理工作。企业应明确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资金渠道、进度安排和质量要求,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在隐患治理期间,要落实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5.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并设立专用帐户,专项用于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和隐患治理。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八、加强劳动组织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
36.严格劳动定员管理。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定员组织生产,要层层建立劳动定员考核办法。生产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发生重大改进,以及发现劳动定员存在较大问题时,劳动定员标准应及时予以修订。严禁违反劳动定员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安排作业班次,保障从业人员必要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37.严格从业人员劳动管理。对录用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劳务工),企业应按照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进行上岗前的安全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38.强化全员安全技术培训。企业要制定全员安全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强化操作人员,尤其是班组长、新上岗和转岗人员、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落实井控培训和防硫化氢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9.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培训基地,配备能够满足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等硬件设施,加强培训大纲、考核标准、教材和考试题库建设,健全培训档案,提高培训水平。
40.加强先进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措施的执行力。积极借鉴吸收国际石油大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九、加强应急管理,严肃事故调查处理
41.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成立应急领导机构、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依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各生产单位应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各生产单位的应急预案应逐级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备案。
42.规范应急演练工作。企业下属单位事故应急演练的频次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其中中央企业所属地区公司和中央企业之外的企业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43.加强应急资源管理。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企业应急队伍,并与有关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加强企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以及通讯与信息系统建设;加大对应急物资的投入,保障防护用品、救援装备、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加快应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44.严格事故报告制度。企业及下属生产单位要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对于发生的伤亡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涉险达50人以上以及媒体披露的特大伤害未遂事故,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等要求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严禁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45.认真组织和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企业要树立井喷失控就是责任事故、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观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调查分析未遂事故、轻伤事故和重伤事故,查找设备设施、工艺技术、规章制度缺陷、安全管理漏洞等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和控制对策措施,杜绝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对于由有关政府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企业应做好配合工作,并全面落实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十、支持和推进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46.发展中介机构服务。积极引导安全监管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和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培育和发展石油天然气安全基础管理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47.加强政府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水平,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投产等环节依法强化源头管理,依法加大日常安全监管力度,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对存在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48.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强化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监督;做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油气田周边群众的安全意识;要公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和事故调查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关键词:天然气;安全问题;途径
在我国,天然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天然气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其实,天然气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然而天然气的供给和运输等多个环节里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天然气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天然气行业提供借鉴,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1天然气输气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输气管道施工中存在着问题
在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而管道工程也不断增加。尽管工程量不断增加,但是输气管道质量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一些类似配套指标表述不清、埋地深度不符合标准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安全隐患,在后期影响天然气输送系统的安全。
1.2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天然气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
在很多地区存在着违章搭建的现象,导致一些管道设备被放置在较隐蔽的空间里,这一现象导致输气管道的检查工作和维修工作难度比较大。另外,在建设天然气工程里,受城市化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施工单位没和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沟通,破坏了输气管道。还有一些地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输气管道的标识被破坏,阻碍了管道维修,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天然气管道的自然老化及腐蚀问题
在进行天然气的管道铺设工作时,是按照自然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它有可能会被埋在地下,也有可能会被暴露在地表,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管道很容易老化,除此之外,在土壤里和大气里的腐蚀性物质腐蚀了管道最外层的防护层。对于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资源来说,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内部成分的复杂性导致两者会产生化学反应,腐蚀和破坏管道的内部,在长时间的老化和腐蚀下,管道会产生裂痕或者漏洞,这样一来,尤其会泄露,甚至会造成起火。所以,在进行维护时要特别注意一些服役周期长的管道,通过及时维修;来保障管道的安全性。
2天然气输气安全生产的策略
2.1针对现实情况,做好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在管道工程的建设中,要加强监督,这种监督不仅要涉及安全方面,还要涉及其环保性,贯彻落实相关评价报告和文件里的措施,保障实现同步施工和使用。另外,要深度检查管道和光缆的走向,保障管道达到设计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河流和道路等人口密集处,这些地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其次,要加强对于管道的防腐层和管道补口的检查,记录好补口的位置和时间,定期进行抽样检查,确认其安全性。除此之外,要加大对于布管前后的监督力度,检查好试压后的管道清洁和质量,保障管道内没有沙石等碎屑物,最后,要通过整改和处理力度的加强,解决管道工程建设的问题,提高运作效率,最大化的减少问题遗留。
2.2做好输气管道的日常管理
2.2.1做好管道的指引标记,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果管道的标记清晰,那么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会提高效率。特别的,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里,必须通过显眼的标记来进行提示,指示牌的内容必须清晰明显,除此之外,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还要不断细化管理制度,通过一定的奖惩制度,尽可能的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其安全意识,积极配合管道安全工作的展开。
2.2.2加快管道检修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要合理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来进行检修和管理工作,科学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更好的了解不同区域里输气管道的状况,在有效和准确地信息作为支撑,可以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性,增加使用年限。综合来看,信息化管理和控制是紧随时代潮流的管理方式,因此加强管道检修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迫在眉睫。
2.2.3保障输气管道的完整性,重视管道的资金投入。对于输气管道来说,要加大监测和维修的力度,提高评估意识,要及时修复一些被损坏的输气管道,保障输气管道的完整性。与此同时,要提高检修人员的危机意识,促进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要提高管道维修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对于维修团队的重视,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融资,在区域化的管理中提高效率。通过相关规定,落实责任。
2.3采取天然气管道保护的联防机制
一旦天然气管道投入使用,那么它可以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生活,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过,管道的保护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地方认为管道安全是石油企业的责任,和自己无关。在这一思想下容易产生恶劣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和沟通的力度,使地方政府和地方居民充分了解其重要性,实现信息共享。如果出现天然气管道情况,就要联合当地政府一起采取措施,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危害。双管齐下可以有效避免在项目审批时出现占压现象,避免新的安全隐患形成。要加大整改的力度,控制好一些雷神钻探、挖掘和放炮等会极大的威胁管道安全的活动,及时清理在输气管道周围的植物和垃圾等会导电的物体,严格禁止在输气管道上建大棚的行为,加大对于《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保护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意识。要用严格的奖惩制度来奖励或破坏管道的个人或团体,提高危机意识。
2.4政府和社区联合,构建应急小组
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天然气行业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要提高天然气安全生产,它和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安全管理,维护城市居民的安全。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提高对天然气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完善天然气安全故障应对措施。其次,政府必须和社区联合起来,建立高素质的紧急抢险小组,及时排查天然气管道安全事故,实行及时抢修。最后,政府还要不断加大排查安全隐患的力度,提高维修的及时率。
3结论
综合来看,导致发生天然气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很多,输气管道施工中的问题,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天然气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天然气管道的自然老化及腐蚀问题这些都会在疏忽下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所以,要针对现实情况,做好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同时也要做好输气管道的日常管理工作,采取天然气管道保护的联防机制,通过社区和政府的联合,提高天然气生产和运输的安全,最大化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崔延生 张玉玲 单位: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秋鸿.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4(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