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销售行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结合国家政策,把医药行业分为五大子行业进行逐一分析其投资价值。
关键词 医药上市公司 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是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消费类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理和精神健康的关注以及投入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医药行业长期豁求增长的坚实基础。在证券市场上医药板块对风险厌恶型资金和从周期性行业流出的资金产生强大吸引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0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进一步细分主要可分为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和医药流通业五大子行业,以下将对这几个细分子行业进行逐一分析。
一、化学原料药企业
2006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88.81亿元,同比增长16.7%;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化学原料药工业为1258.50亿元,同比增长13.41%。从利润来看,化学原料药工业为71.99亿元,同比增长17.87%;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但从医药上市公司2008年3季报分析,化学原料药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同比都是增长最迅速的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0.02%,与行业增长速度相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5.19%,远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
二、化学制剂企业
化学制剂生产商研发能力较低,产品主要以普通仿制药为主,产品同质性高,竞争较为激烈,导致盈利能力较低。虽然由于“医改”的因素及包括震后防疫在内的大规模传染病防治需要,一些厂商的普药产品有望放量,但是较低的毛利率水平不易给公司带来太多的利润。相较而言,依靠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品,从而维持较强盈利能力的模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重点关注我国化学药领域内研发能力最强的恒瑞医药。
三、中药企业
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在中药原料和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中药类上市公司大多拥有难以模仿的生产工艺和历久弥新的专利技术.具有垄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能保证风险相对较小但长期稳定而丰厚的收益。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此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对中药企业的发展有利,此政策性文件的公布对中药类上市公司构成利好。另外,中药企业走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路线已成趋势,关注江中药业,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改造传统中药的前景也十分可观,关注先行者天士力。
四、生物医药行业
一方面,由于生物药品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且可大规模生产,生产周期短利润极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其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清晰显示出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意味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政府更多的扶持,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仍然以仿制为主,需要关注具备成本、技术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他们可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且可能抢夺跨国公司市场份额,关注天坛生物、华兰生物、通化东宝等公司。
五、医药流通业
我国医药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医保覆盖面扩大,以及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众多因素拉动医药经济快速增长。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药品市场规模也将是目前的3倍以上,总规模将超过1.2万亿。医药流通业作为药品从生产企业到达医院、药店等销售终端的必经环节,是药品市场扩容的最直接受益者,2007年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规模达到4026亿,年增速创近年新高,达到19.82%。
基于新医改扩容,医药流通行业整合加速,产业格局从春秋到战国,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改善以及我国进入降息周期等理由,我们给予医药流通行业“增持”评级。根据公司的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及未来发展前景,关注四家上市公司: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上海医药。
参考文献:
一、 招商的主体:即由谁来主导招商?这些招商企业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产品的生产企业,其二是产品的总承包商或生产委托方;
二、 招商的特征,就是这些招商企业用什么来招商,即招商的“标的”是什么?这些商品有哪些市场特征:
1、 由生产企业或总承包商来负责(委托)生产,对市场的目标客户进行招商;
2、 产品的毛利高:这类商品的出厂价到零售价之间的毛利空间一般在70%以上,也就是零售价的3折出货甚至更低;
3、 “远程作业”:买卖双方基本上不见面,通过网络、电话、传真、银行汇款等方式完成一系列的交易;
4、 分工“明确”,卖方只负责生产,其余的市场推广、销售工作皆由买方完成,一旦实现货物所有权的转移,风险完全由买方承担;
5、 门槛低: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就可以成为这些商家的经销商或分销商;
6、 基于短期的市场考虑,没有长远的打算,甚至变成了“一锤子买卖”,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很短;
三、 招商的对象(客体):
1、 自然人:以从事医药行业的销售人员作为对象,将产品卖给这些销售人员,由销售人员对铺市、销售,通过这些销售人员本身的市场资源与人脉将这些商品卖给药店与医院;
2、 医药零售企业:将产品直接卖给医药连锁,免去中间的流通环节,这也是医药零售企业中高毛利商品的一部份;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这类销售模式虽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却前景堪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市场弊端:
1、 造成监管困难:这类销售模式很多由自然人作为销售“中介”,其流通环节的没有固定的流程与“进、销、存”票据,游离于监管之外,药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
2、 由于监管的缺位,给不法商人以可乘之机,导致假药、劣药充斥其中,药品安全成了大问题;
3、 为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这类商品大多采用鱼目混珠的方式,在商标、商品名称、包装设计上与成熟的品牌商品相似相近,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严重损害市场公平。
弊端虽然显而易见,但市场机会也是存在的,以致于有大量的群体去追逐这一“细分市场”。那么导致这种药品招商大行其道的市场背景与原因是什么呢?
1、 医药工业的产能过剩是“药品招商”的最直接的原因。随时医药商品的市场化,国内有众多的医药企业参与药品的生产与销售,造成了行业产能过剩,使得众多的中小企业无力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推向市场,只得借助这些医药行业的销售人员或零售机构来完成;
2、 众多的医药销售人员的存在,为药品招商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由于这些的销售人员大多有创业当老板、兼职赚外快的“渴望”,但直接投资又缺乏实力与资金,同时又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这些招商企业的商品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因此这类销售人员就成为招商企业与零售药店之间的商,从市场功能来说,这一群体就是俗称的“药贩子”;
生物医药是国际公认最有发展前景的科技产业之一,目前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以每年约12%左右的增长率向上攀升。
早在1980年,美国生物医药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一小时内,股价从35美元上涨至88美元,创造了生物医药类公司的一个股市奇迹。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安进公司(Amgen)开发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进入市场,该产品随即成为市面上的生物技术明星药品,即使在EPO产品竞争激烈的2008年,其销售额仍然超过130亿美元。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物信息技术与系统生物学不断发展,2014年8月,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引起社会恐慌。全球各大顶尖制药企业加入抵御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公众和政府部门由此再次认识到了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行业是中国“十二五”规划优先扶持的七个新兴行业之一。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表现出异常活跃的态势,年增速稳定保持在25%左右,根据政府规划,2020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值将达4万亿元。目前生物医药企业收入显著增长,但利润增长缓慢,新技术与新领域的竞争日渐激烈,提高创新能力和拓宽融资渠道对于国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聚焦的投资领域
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这些特点造就了行业内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目前,生物医药企业除上市之外,还出现了外包、反向兼并、合资等多种融资形式。融资和退出形式的多样化,促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追捧。
在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机构排行榜中,位列前30名的机构中有95%投资了生物医药行业。这些明星创投机构以其独到的投资眼光聚焦生物医药行业的未来,并主要投资于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等细分领域。
各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各自领域的战略部署已经日益明确,未来在资本市场上会看到更多生物医药企业的身影。下面,针对三个细分领域,结合具体典型案例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和行业前景加以分析。
1、生物技术
代表机构:君联资本
投资案例:信达生物技术
2015年1月,信达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完成由君联资本领投,新加坡淡马锡、美国富达、礼来亚洲基金、通和资本等跟投的C轮融资1亿美元(约合6.1亿元人民币)。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单克隆抗体新药开发和生产的生物技术公司。目前已经建成一条包括10个抗体新药的产品链,治疗领域涵盖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等。信达生物在抗体药物领域的发展潜力很大,并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市场前景良好的产品链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厂房。目前信达生物已递交了7项临床试验申请,第一个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品种已经进入临床研究,还有两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团队核心成员曾在安进(Amgen)、基因泰克(Genentech)、施贵宝(BMS)、默克(Merck)、雅培(Abbott)和罗氏(Roche)等国际顶级药企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高端生物药开发经验,曾领导和参与开发上市安柯瑞(Oncorine)、康柏西普(Conbercept)、阿达木单抗(Humira)、阿巴西普(Orencia)、伊匹木单抗(Yervoy)等多个生物新药。
君联资本,原名联想投资,于2001年4月成立,是联想控股旗下独立的专业风险投资公司,于2012年2月16日正式更名为君联资本。总部设在北京,2003年设立上海办事处。君联资本的核心业务定位于初创期风险投资和扩展期成长投资。目前,君联资本共管理五期美元基金、两期人民币基金,资金规模合计逾13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资于运作主体在中国及市场与中国相关的创新、成长型企业。
2、医疗器械
代表机构:IDG资本
投资案例:九安医疗
九安医疗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血压测量产品、血糖测试产品和其他高附加值的家用健康产品。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及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制造工厂。2009年,公司电子血压计的销售数量已列世界第三位,产品出口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破了由日本及台湾地区厂商对电子血压计行业的垄断格局,成为行业内唯一能够与其抗衡的中国大陆企业。
2007年6月30日,九安医疗的前身柯顿公司董事会做出决议,同意股东Heddington Limited 将其所持有的柯顿公司增资前5.03%的股权转让给IDG控制的龙天公司,转让价款为150万美元,且IDG以溢价方式向柯顿公司增资200万美元,占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的6.27%。股权变更登记完成后,IDG合计持有柯顿公司10.97%股份。2010年6月,九安医疗正式上市,发行价为19.38元/股,对应市盈率62.52倍。按市值计算,IDG差不多获得了10倍回报。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简称IDGVC)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不仅向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提供风险投资,还在投资后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持。IDGVC,原名“美国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中国”(PTV-China),于1992年由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国际数据集团(IDG)建立。IDGVC的投资集中于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通讯、网络技术以及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迄今为止,IDGVC已向中国蓬勃发展的创业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扶植支持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医药服务
代表机构:红杉资本
国内跨国医药技术转移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没有理解和掌握技术转移的具体方式,以至于无法对相关合作的利弊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估。
四种合作方式看利弊
目前,跨国医药技术转移在中国实施有四种合作方式,这就是专利授权、技术许可、合作开发与企业并购。在实施中,它们各有利弊。
专利授权这类合作程序简单,交易周期相对短,转让过程中产生分歧的几率也较低。但医药行业的专利技术转让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时效问题。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而一类新药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期限一般需要5年以上,长的可达10年或更多,这无形中缩短了受让人的获益期间;二是从专利产品到注册药品需经历多个审批环节,在其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失败几率;三是关于后续关联专利开发的问题,如果双方未对此达成明确合意,则很容易在交易后期产生纠纷。
从实践的情况看,国内外企业围绕专利授权开展的合作非常活跃。2010年8月,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成功将一项自主开发的蛋白抗肿瘤药物的专利权授予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一安万特公司,授权金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交易披露,法方需按开发节点分期支付相应的专利许可费,中方则将在一定期限内视情况授予法方进一步开发抗肿瘤新药的权利。如法方在后续动物试验、临床多期试验等环节中失败,则中方将收回专利许可,重觅合作伙伴。这种权利义务的约定说明现行专利授权模式已较为成熟。
技术许可技术许可是国际医药行业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合作或转移方式。技术许可交易一般包含首付款、里程碑式付款和销售提成等几个部分,交易周期覆盖了从产品首次开发到上市销售的全过程,根据产品开况其授权期限可达10年以上。技术许可通过设置不同付款阶段的方式,引导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共担药品开发风险。一般来说,被许可人因需同时承担授权许可费用和后续开发费用,交易风险似相对较高,但考虑到许可方前期所支付的高额开发费用以及为推动项目成功而在许可后仍需提供的技术或其他支持等因素,双方风险分担实际仍较为平衡。
技术许可在我国已有成功的合作案例。2009年11月,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邦”)与以色列D-Pharm签署了一项关于授权开发名为“DP-b99”的急性缺血性中风药物的协议。授权时“DP-b99”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D-Pharn许可万邦在中国独家开展“DP-b99”临床研究、注册、生产和销售,而万邦将为此支付1850万美元许可费,其中包括1500万美元的后期销售里程碑付款。
合作开发合作开发与授权许可的主要区别是所开发产品的相关权益由合作方共有,双方均为权利持有人。为方便开发实施,合作方有可能采取合资注册新法人的方式开展项目开发工作。
成立于2000年的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医药行业跨国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该公司是中国和古巴在生物技术领域水平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以研发和生产治疗恶性肿瘤的人源化性单克隆抗体和疫苗为主营方向,借助古方在单抗方面的先进技术。该公司现已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个人源化单抗药物――泰欣生尼妥珠单抗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物1类新药证书,填补了我国人源化单抗药物的空白。
企业并购采用整体并购的方式可有效地帮助收购企业规避普通技术转移中涉及的授权范围、授权时效、后续开发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但并购所涉及的工作也比单纯的技术合作要广泛的多,需要收购企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尽职调查,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费用和更大的风险。因此,这种方式对企业自身的商务和技术实力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医药企业为获取另一方核心技术或产品而引发的全面并购案例在欧美国家非常普遍,但在我国的成功案例还不多。2008年,深圳迈瑞医疗国际有限公司以2.02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了美国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监护业务。Datascope是全球第一台监护仪的生产者,也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和多元化的医疗器械公司。此项收购成功后,迈瑞不但自动成为全球监护仪行业第三大厂商,同时也将包括80多名研发工程师在内的Datascope监护产品研发部门以及相关品牌和知识产权收入囊中。
三种转让方式看优劣
从产品与技术转让方式上来看。目前国内有三种形式?哪种形式更好呢?
拥有国内新药证书的产品或技术转让这种方式是指外资药企将已获得我国药监局颁发新药证书的产品转让给我国医药企业,由受让企业申请生产批件并进行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对于国外企业来说,通过与具有生产和销售能力的我国医药企业合作,使成熟的产品尽快商业化,缩短产品上市前周期,可使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规避国内政策和市场风险;由于产品已通过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因此,这种转让方式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已将研发风险降到了最低,是最受欢迎也最容易吸引投资的一种方式。
拥有国外新药证书的产品或技术转让这种方式是指外资药企将已获得国外药监部门颁发新药证书的产品转让给我国医药企业,由受让企业申请国内临床试验、生产批件并进行生产和销售。尽管需要在国内重新进行临床试验,但由于产品已在海外完成过一次完整的临床试验并获得新药证书,因此,企业可在申报时将相关数据作为辅助参考资料一并呈报以提高申报成功率。总体看来,这种方式耗时较长(新药申请约5年时间),投入大,但风险仍相对较低。
尚未拥有国内新药证书但已开始临床试验的产品或技术转让这种方式是指外资新药尚未完成其国内临床试验的情况下转让给我国企业继续完成研发并申请报批和生产、销售的情况。该类转让授权范围多为全球市场,既受让企业需承担该药品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开发义务。这种方式对受让企业和转让企业的风险都比较高。对受让企业来说,除为获得产品或技术所需支付的高额费用外,企业还需为产品后续研发和注册进行高额投入,一旦新药无法获得注册,则所有这些费用将得不到任何补偿。而转让企业则要承受因产品申报中途失败而导致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分成损失。此外,申报失败的记录可能会对产品在其他国家进行申报时造成负面影响。
跨国医药技术转移,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外医药产品与技术合作的力度也在逐渐加深,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品技术合作,能使中外医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降低风险,压缩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事实上,很多欲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药企在向医保商会咨询我国贸易环境时都曾表示,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医改投入的逐渐加大,中国医药市场正处于需求迅猛增长时期,任何一家有远见的企业都希望能从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但是,在对自己产品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很多外资企业却面临着销售渠道不完善和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严重缺乏等困难,而管理方式和经营文化的差异又使他们很难在短时间迅速本土化,借助“外力”扩展在华业务成为了很多公司的选择。与此同时,由于以往长期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不足,国内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因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附加值新产品而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的尴尬局面。
当前,欧美很多依靠资本市场输血的医药研发企业面临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情况。这些研发企业缺乏固定项目收入,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其中部分已较为成熟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因此,他们纷纷通过出售优势资产或技术的方式争取新的资金来源,甚至还希望依靠整体出售来避免被破产清算的命运。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间接降低了收购这些技术或企业的成本,在这些情况的相互作用下,已有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开始考虑直接参与跨国技术转移与合作。
李权胜认为,老龄化、医药支出比重上升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他长期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一,老龄化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的问题。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是,不只是医药行业,未来中国的养老行业产业可能都会有很好的发展。一般来说,人生后面的二十年消耗到一生中医药支出的80%,因此中国医药行业成长空间比较明确。第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医药支出占比上升,医疗行业的蛋糕会越来越大。而行业中的优势公司在蛋糕变大,优势更能发挥的情况下,应该是切更大的蛋糕。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医药行业的增长功不可没。别小看200、300块钱,中国有8亿农民,这是非常大的数字。从医药行业长远增长的话,成长空间是显而易见的。”
在资本市场中,医药一直是一个诞生牛股的板块。不只是国内,包括像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中,市场也跑出很多涨得很好的医药股。
“道理非常简单,很长时间来这些行业一直是成长性行业。不像周期性产业,好三年就差五年,波动性很大。把时间拉长,医药行业一直处于成长期,当然每年都有差异,但是大方向一直都是成长的。”李权胜解释道,“虽然短期医药板块会有调整,但是把时间拉长赚钱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稳健。比较现在的医药股跟2007年大盘6000多点时候涨了多少,就可以看出来医药股的优势。”
李权胜表示,医药行业的细分子行业很多,产业链分三级,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消费环节。从种类来看,中药化学、中成药、西药等有很多。“给大家的印象是这个行业很复杂,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好处,即使某一年医药行业整体表现一般,也可以在细分板块中找到好的股票。”
医药股今年以来涨幅不错,但随着A股市场持续调整,市场也担心医药股是否会在后期出现补跌。李权胜表示,医药行业目前来说增长相比大部分行业是确定的,而且一旦调整了一定幅度以后,有些比较好的股票估值比原来高位的时候又低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在今年整个市场是个弱市的情况下,资金的避险需要非常强烈。经过调整以后,其中业绩好、估值倍数降下来的、倍数相对比较低的个股还会有比较好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