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 管理制度 文化核心

一、问题提出

所谓服务,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后勤管理好就是服务价钱合理、服务系统集成优化。一是建议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降低服务成本。二是要有好的基础设施,满足方便、高效、人性化的服务模式。高校后勤的产业愿景和商业模式包括效益、服务、管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包括治理结构、利益机制和权利分配,也包括战略、模式和流程,还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确实,正如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的,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模式转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学校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校后勤产业的初期,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的激活了市场并获得了有利的行业地位,它们的商业模式通过对早期市场特点的呼应获得了成功。然而,随着高校产业向纵深发展,众多的后来者们发现仅仅靠复制先行者们的商业模式并不能让他们成功,反而让他们深陷亏损的泥沼。随着高校服务产业图景进一步的演变,原有的后勤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必须调整或者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方可让企业获得成功。高校后勤的企业需要有真实的成就感,具有多元的服务价值。

二、问题分析:

1985年清华大学后勤提出“服务育人”的行业“宗旨”,学校把后勤员工称为“不上讲台的教师”,后勤承担一些教育责任。后勤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开设的劳动课、技能训练、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在不少高校取得相当成果,对学校教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以来,产业愿景逐渐建立了经济服务方式,商业模式的后勤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后勤市场日益开放,后勤实体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从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一直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改革褒贬不一,认识也不尽相同。一是“单一的推行学校内部承包责任制,以后勤公司任务经费包干、承包人单项定额承包,专业总务后勤大承包”;二是推行校内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后勤体制上构成学校行使计划、监督、控制职能,后勤系统行使经营、管理服务职能,出现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多元后勤管理模式和服务格局,也就是后勤产业集团,从学校事业编制中剥离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后勤经济实体,为全面实现后勤社会化打下了基础。

那么,什么是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呢?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后勤服务的市场机制,提高后勤资源配置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学校持续发展,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理论上说,专业建构涉及的问题远远不仅仅限于校内,它涉及企业和社会的权力要素的影响模式、权力中心的归属,但教育后勤的主体权利空间在实施校内资源管理上的服务是缺乏主体的发展性的,随着社会主体能力多样化,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改革均用模块化的方式。

高校后勤产业愿景,具体来说有“六思”:“一思自身资源优势;二思相关资源整合可能;三思能否给师生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四思存量商圈的排挤力与自身容身空间;五思制度设计与团队融合;六思收入与成本平衡点何时出现。”2对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管理者执行的就是建立强大的责任体系以及检测责任体系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绩效管理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还在于在市场效益和商业风险之间,后勤产业愿景和商业制度将是现代管理者的必然选择。高校后勤部门需要极大的提高工作技能,实现更好的信息管理和管理结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

总体而言,高校后勤服务是有投入、有产出、核算成本、讲究效益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第三产业的生产劳动具有相同的商品价值,并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加以体现。后勤实体需要理清与学校母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后勤实体参与社会市场竞争,占领了其它高校市场,有的还占领了校外社会市场,表明其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力量走出校门,与社会企业争夺市场。?因此,正如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揭示了一种趋势,后勤建立起后勤服务的“机制”,形成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高校后勤实体模式,相对垄断当地高校服务市场,在社会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最后,将高校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以并入、托管、联办等方式参加服务中心为载体的改革,组建专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学校范围优化配置后勤资源。服务公司的关键性变革在于产业愿景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广泛行为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有45%的高校后勤把企业决策作为自己首要面临的挑战,第二项是高校后勤的商业治理风险控制,有42%的学校后勤部门认为需要改善计划预算和预测,3显然,目前的高校公司体系,处在整个经济转型期变化,这个体系的效绩问题首先反应出来,因此,企业风险首先在资金上揭示。因此,后勤问题还是我们进行国有资本的整合、投资、运营的研究。

我们必须结合现代商业背景来研究这个问题。高校后勤问题不是一个职责与收益的问题,如果把高校后勤放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首先要和团队一起建立好股东的委托责任。企业契约理论的理论认为,公司中股东和经理的关系符合纯粹关系,后勤公司法人自然成为股东价值管理的中枢。契约关系和契约背景导致高校后勤的问题的集中与放大。

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的理念问题,企业文化背景问题,这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高校后勤愿景的作用一般在《章程》中对企业价值的界定中可以分析期“价值整合方式”。企业的“获利”,取决于企业的“理念”,而不是沉湎在“报表”。 根据调查,表现最好的后勤模式在两方面表现出色:一个是财务效率,一个是业务洞察力。“研究把这些称作‘价值整合者’,他们精通以上两个关键领域,并能将两者的价值整合在一起。”4在产业链、产品链下面有一条价值链。多少价格才能保证我们的目标毛利得以实现,这就是由战略预算实现的,所以离开商业模式是没有办法有它的保证技术的。

三、路径与建议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服务首先是建立和维系一个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程序。这个程序要保证公司经营理念,反映公司的效益路径,突出效率的整体性。因此,高校后勤问题就是管理报告如何体现公司章程下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公司的独到的运行法律法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管理的职能路径就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经营模式本身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各个运营环节、各个制度流程的风险,使得企业发展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将业绩指标融于公司战略,并贯穿于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管理作为企业变革的先行者,是深入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的战略整合。战略服务对学校而言,就是路径问题。后勤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保证战略得以有效实现,达到经营目标,所以,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动作的战略环节,要解决收益均衡和发展均衡的整合,也就是说,后勤管理还需要履行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的角色,制定一套企业内部整合制度尤其重要。

企业管理的根本核心在于价值,价值必须制定制度进行保护和实施,而制定的基础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企业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公司伦理。首先,公司要强化每个人的价值,使每个员工感觉到是为自己来干,使得企业的机制充满活力。其次,每个人的价值都小于企业,工资的增长不得超过效益的增长,采取的分配措施是累退。企业要求人们去追求卓越,追求的越高越好,所以制度的核心就是追求的越高越好。透过预算这样的方式把企业内部的流程,每个岗位的权力、职责、权限,每个岗位应该完成的动作、目标全部整合起来,让企业充满了制度整合的特征。学校后勤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领导,而在于后勤是否拥有一批懂业务,能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团队。就是抓住“产业发展与商业模式”核心――产业发展与服务育人的“并举”要求,就是说“以人为本”,建立“人的发展后勤服务”的思想,形成学校改革的机制创新的局面,达到(1) 共同育人;(2) 共同发展;(3)共同就(创)业;(4)共同建设的“四育人”后勤服务体制与“并举”的后勤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怀祖.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谢弦.服务企业内部营销问题探讨[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3]李雪松.刍议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期望管理[J].现代财经,2006,(4).

[4]柯超凡.浅论差异化服务营销策略[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李盖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的分析与预测[J].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 吴兆龙,丁晓.服务营销发展刍议[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3).

[7] 陈静宇,温剑娟,雷源.国外服务期望及其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 (8).

[8] 梁彦明.服务营销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9]陈祝平,陆定光.服务营销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发展;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13-01

市场作为连接商品生产与销售的交易纽带,是服务业发展的最早形态之一。商品交易是商品货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被马克思称为“惊险的跳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呈现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趋势,尤其是作为特定商品的专业化批发市场,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会聚之地,既为本地的商品生产提供了流通渠道,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产业链条延伸至加工、配套、流通等环节,形成了全链条协作,又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城市与市场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是一项庞杂而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在市场的规划建设及布局发展上,却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

1科学的规划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南针

市场发展规划既是对市场未来发展所做的预测性计划,又是指导市场沿着既定的方向,不偏离发展轨道的控制性约束。在市场规划的编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发展前景、人口规模、区位优势、地理交通等综合因素,合理布局各类市场的位置和建设规模,保证市场的发展阶段与居民及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业态的设置和消费力能容纳的市场规模既不可太过超前,带来资源的闲置,也不能滞后于市场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

市场建设规划应当包括综合性发展规划和专业市场发展规划。综合性规划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居民需求实际,对主要发展的市场类型、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进行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商超、农副产品、日用消费等各类市场的规模和区域布局,控制总量扩张,限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无优势市场的发展,做到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差别竞争力。专业发展规划是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对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等作出科学预测,明确预期目标和发展措施,指导各专业市场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型商业网点,要根据市场容纳数量和网点辐射范围,对发展数量、规模等进行严格控制,既要符合便民利民的消费原则,又要防止因过度竞争等掠夺性开发破坏商业环境。

2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大型市场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市场的发展,如同一个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企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就难以驾驭市场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单体专业化市场仅靠其自发发展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分散经营也缺乏引导和运营机制,在市场形势把握、市场战略实施上处于劣势。因此应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成立市场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市场组织的主体地位,完善各类管理制度,让市场主体在市场大潮中成长、发展,按公司化要求进行市场建设,以市场化运作赚取市场利润。

对组团发展的市场群,由于各市场(商业街)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如果彼此之间发展定位模糊,经营产品同质,容易造成行业的分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而通过成立市场(行业)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各市场(商业街)的发展定位,有效引导资源的定向集中,调节市场资源的统一配置,使不同行业的同类网点各归其位。同时管理机构对经营业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倡导诚信经营,营造和谐的商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3 因市制宜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繁荣发展的发动机

再好的规划市场,如果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就只能是一座矗立的风景,失去了市场建设的意义。商业模式的选择,如同战场上的兵法一样,只有适路才能赢得胜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城市CBD,同业的集聚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以商流吸引人流对人流形成商流的反鉴。

市场发展模式,外显为行业构成,内化为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在模式基本固化为批发贸易的前提下,品质管理决定了市场的前景。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市场,对其进行技术化、信息化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技术化严控品质管理,以信息化提高交易效率,才是现代市场建设的要求。

4 高效的服务平台是市场提高交易效益的加速器

市场交易环节众多,市场信息千变万化,如何让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程序化繁为简,从烦琐的市场信息中过滤出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来提供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集中,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格、供求、品质等市场信息变化也能及时地反映在信息平台上,给参与者决策提供信息指导。

对木材、钢材等以大宗货物交易为主的专业化市场,涉及海关、工商、税务、商检等多个领域,审批服务环节的分散容易造成服务低效率。而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税务、海关、金融、商检等功能进行整合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就可以缩短审批流程,实现“进得一家门,办结天下事”。

5 充裕的资金是市场发展壮大的新鲜血液

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市场的启动培育,都需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任何的要素投入,都将以资金作为媒介,物化为各类价值形式。在市场启动初期,仅靠当地资金是不够的,必须走出去,加大商业招商力度。市场招商,不单是引进经营业户,也是对外来经营理念的兼收并蓄,活跃当地商业氛围。坚持个体招商与群体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借鉴温州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运作模式,突出市场的整体推介启动,拓宽资金利用渠道,引进外地先进的经营理念,加快市场启动步伐。

大型市场的启动,由于受资金瓶颈、商业习惯、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积累。从各地的成功经验来看,“放水养鱼”是一种很好的启动模式,即在市场启动期,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等降低市场经营成本,吸引商户落户经营,逐渐形成一种“蓄水池”效应,慢慢凝聚人气商气。因此,对大型市场的启动,前期需要以强力的资金注入为动力,逐步培育、形成市场。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开辟融资渠道,通过引进市场运营主体、争取各级市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等弥补资金不足,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军果,刘振华,张均良.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06(7).

[2]秦松寿,冯平宇,张军果.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论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4).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对价值网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进而探讨了两个理论体系的关联性,从而在分析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系统分析了这一开放式创新体系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最后从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网络组织协调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 价值网 开放式创新

引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革命浪潮,将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最重大科技变革力量。“物联网”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具体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

当前,国际上关于物联网应用主要还集中在RFID技术应用上,其中,在智能交通、智能建筑、身份识别、物资管理等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欧洲智能系统集成联盟(EPOSS)在《2020年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第二阶段(2010-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第三阶段(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第四阶段(2020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美国权威预测机构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业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物联网实现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但严重缺乏创新应用开发。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服务尚未商业化,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均不成熟。然而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这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推动力。我国已有大量的市政物联网应用工程和大型企业应用工程,为物联网产业向规模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以价值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物联网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系统模型。首先强调了客户价值系统的重要性,并以价值网为路径基础研究了物联网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系统和机制,最后总结提出了一些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我国“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机遇,同时这一研究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面向国际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价值网与开放式创新

(一)开放式创新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封闭式创新范式逐渐显露出各种弊端。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指出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企业在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找外部合资、委外研究、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技术交易、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以抓住和利用自身和外部一切资源和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实现企业利润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价值网

价值网(value web)的概念最早由Merce(美智)顾问公司的Slywotzky提出,他认为价值网是为了适应顾客需求增加和高度市场竞争而对供应链进行的改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顾客需求的增加、国际互联网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已经演变为价值网络关系。无边界企业的出现促进了虚拟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企业的边界不再是物质边界,而是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产业边界模糊也促进了价值星系理论的发展。在行业边界模糊环境下,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络并非像价值星系里那样,没有规律地相互作用,而是围绕某个行业价值链展开,并以该行业的某个主体企业为出发核心,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的主体企业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见图1)。企业之间通过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价值网是一种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不同节点的业务核心能力是价值网得以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三)开放式创新与价值网关联性分析

在价值网中,企业被定位为一个开放的体系,顾客、技术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不是外生变量,而被置于系统内部。在这个生产和交换系统中,系统成员不但可以转移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并转移价值。价值网结网机理是价值转移,而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则是知识转移,因此价值网络也是知识网络,而知识转移的背后则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开放式创新使企业能够从知识转移中获得收益,使企业知识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结构优化与数量增加。

在价值网中,企业间在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强互补特性,以及彼此间在风险效用体系一致性基础上的共享机制,形成了知识与能力在网络组织内部的快速扩散和渗透,以最小成本和最短时间实现创新成果,从而有效地实现价值转移和增殖;在模块化的技术机制下,价值网络能够确保企业间在各自节点上的模块创新满足整体创新的系统化要求。这从根本上满足了开放式创新要求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贯穿于整个产品系统的协调性整合。

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发现创造性的方式利用内部创新;吸收外部创新到内部开发;激励外部成员成为开放创新的持续支持力量。

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

在新环境和条件下,物联网产业只有变“线性商业模式”为“中心—商业模式”,实时捕捉用户的真实需求,通过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设计,协调物联网供应商的生产供应活动,实时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人机物实时相连。“中心—商业模式”对满足物联网各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为用户和各物联网参与者创造价值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问题的研究,首先应明确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参与主体。笔者按照Verna Allee(2001)对价值网络维度的划分,主要从物联网价值网的交叉研发网络角度总结出物联网产业涉及的各类参与主体,因为这些主体也正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参与主体,构成价值网的内环。主要包括标签制造商、读写器制造商、中间件制造商、ONS提供商、EPCIS提供商、政府和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在最外环,还包括各类上下游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在物联网产业内,有众多企业可能同时提业技术链上不同层级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是在同类型产品中也存在大量竞争性供应商,因此无论是从横向的开发网络还是纵向的生产网络来看,并不存在一条独立的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必能存在各种链间和跨链的业务和信息联系,形成价值创造的关系网状,共同为终端客户创造价值。

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

(一)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物联网产业还是以闭环网络为基础,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示范应用工程,并没有为广泛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所应用。这其中除了物联网使用成本高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强有力的物联网产业的协调者,相关物联网R&D主体之间联系较少。然而在我国当前时期,网络运营商最可能成为物联网价值网的组织者和网络平台架构者。因为运营商拥有坚实的固网和移动网络基础,庞大的用户市场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积极制定者。我国可承担这一角色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以网络运营商为产业主导,可以构建出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二)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运作机制

1.网络运作理念。是一个以终端用户为核心的价值增值和创新知识流动为统一整体的系统,价值增值各节点的创新知识流、信息流在体系之间相互流转、互补,找到各种创新知识的最佳应用场所,从而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除了各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外,还包括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共享知识交流互动,通过多方互动,使产业快速优化升级,价值快速增值,产业竞争快速提升。

2.网络运营商的中心带动作用。运营商作为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架构主体和与物联网接入用户的长期接触者,它最了解各类型用户的产品和服务新需求,并最容易挖掘潜在市场和创新机遇。因此,运营商应该肩负起创新活动核心带动的作用,将大量起源于用户市场,并由运营商提出的创新需求辐射到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共同完成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运营商作为创新理念的提出者,带领网络中各创新主体共同完成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创新研发的进行。

3.开放式创新业务组织形式。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网络中各类软件、硬件和平台供应商之间根据各种业务发展需要,产生了各种外部合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和风险投资等。这些企业同时和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通过委外研究、人才交互学习等建立各种政用产学联盟、科技产业园和孵化器、研发机构等,同时以运营商为主导建立与客户的交互反馈系统。所有这些组织形式是开放式创新网络各节点之间的信息流、知识流、业务流、价值流的有力保障,共同推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效应。

4.网络知识创造和流动机制。在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各类型组织的边界是模糊的。知识产生场所不仅存在于组织内部,而且存在于组织之间。知识产生场所在物联网产业链的结点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边界上广泛存在,为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上升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网络存在着开放式外部边界,可以与外部其他创新主体甚至其他创新网络之间进行技术交换。创新来自于网络内部的企业,也来自网络外部。当新技术和创新在企业之间流动时,企业的边界变得疏松多孔,以便知识的交互流动。各参与主体之间可以通过技术的有意外流,为暂未找到市场的技术寻找外部技术突破口。网络内部的产品和创新通过合理的整合,最终流向已有市场和新市场。

5.价值创造和分配机制。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价值是由运营商最终传递给客户的,并实现了最终的产业收益和利润。并且运营商和客户接触最频繁,最了解客户需求和信息反馈。因此,运营商应充当价值和利益分配主导者角色,构建一个合作共赢、合理有效的方式与系统各节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于创新系统各节点企业,除了向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支付费用之外,还应当对不同节点开展相应的有效激励机制以促进更广泛的合作研发创新,并建立合理的业务规则和监管机制,使创新合作能持续健康发展。

6.开放式创新系统平台。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各创新主体的独特资源搭建一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挥主角作用、产业链上下游互相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搭建公共创新的开放式平台。平台的建设应注重五点问题:平台的作用是促进知识溢出、技术共享,需要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而非市场利益为导向;在技术合作平台上产生的创新产出归平台所有,任何平台内的企业或者平台外的企业需要使用则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该收入用于支持平台今后的研发活动;人才管理上采用流动与固定两种模式,灵活选择;由于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交易问题,需要政府聘请外部专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披露创新投入和产出;领先顾客是开放式创新平台的重要参与者,重要的知识生产源和价值发现主体,这也体现了价值网的核心理念思想。在这方面,北京、江苏无锡等地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或开放社区平台,以此进行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的汇集、整合。

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发展策略

(一)提升物联网创新价值网络的动态能力

第一,运营商在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环境需要、知识需要和技术组织架构需要等来选择最具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且很多主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要求的变化和各主体自身能力的发展变化等,创新网络节点或网络规模也会动态变化,价值网的边界也是动态变化的。

第二,价值网中各利益主体是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因而要求网络组织制定公正合理的竞合机制,提升关系网络管理能力。

第三,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组织核心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业务种类、市场规模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可能在将来终端用户能和创新网络中的任何主体进行更频繁的互动。因此,在未来谁掌握最广泛的客户资源,谁在网络联接和技术架构中形成主导优势,谁就能成为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核心组织者。就物联网产业发展来看,系统集成商、服务内容供应商等都能吸引客户的直接创新参与。因此,创新价值网各主体应该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实际调研企业、非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物联网需求,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以为客户增加价值作为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

第四,无论在任何产业领域,现在的竞争不再表现为单一企业之间或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价值网之间的竞争。就物联网产业来讲,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都吸引了大量组织、非组织或个体用户,三者都能构建自身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它们最需要的物联网应用供应商,同时各开放式创新体系之间的主体和信息知识要素是频繁流动的。因此各开放式创新网络主体应该与创新价值网的其他主体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合作互动关系,使价值网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二)增大知识库存量和增强吸收能力

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各主体节点的知识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新兴技术产业来讲。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链的很多核心信息技术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这一产业领域的发展初期,产业中各级主体就应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网络节点企业首先应建立自身的技术知识学习和开发团队,提升自身技术积累;其次应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外部资源;最后应多样化、多渠道地利用知识产权资源,从而保证各主体能以更低成本、更低风险、更短周期使生产活动内部化,提升自身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性,所有主体的协同开放式创新,以推动整个价值网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的增强。

(三)共同完善物联网技术标准

在国内外,我国物联网产业各大主体都在积极参与物联网各层级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但我国应用该技术和标准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这方面运营商应该与开放式创新网络其他主体协同制定物联网产业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各种通信协议标准、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以开放式创新平台为基础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平台的共享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国际上应加强和主要发达国家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合作开发制定,取得更大话语权。

(四)加强应用开发创新和技术安全研究

在2012年10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众多物联网专家学者都反映两个共同问题:应用短缺和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物联网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商业模式上的空白。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开发问题。物联网应用门槛比互联网高出数倍,甚至几百倍,而这种差距让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搭建和应用都变得难度颇大。物联网是在移动网络基础上的集成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在不同的应用开发中,信息认证、加密和识别技术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将来不同领域的应用开发中,这方面的攻关依然极其重要

因此,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应更侧重应用开发创新和跨层跨链安全技术的突破研究,逐步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降低应用成本和提高使用安全。陈玉川(2011)指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选择大型企业和非企业组织为物联网应用开发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渐实现物联网应用的推广。

(五)加大政策导向和政府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地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引导相关的产业调整和市场调整,促进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建立。随着各地物联网产业示范应用的发展和相关产业技术的成熟,物联网产业应逐渐向更多的民生应用领域发展,只有规模化应用才能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和盈利模式,激发市场活力。而规模化应用不足将严重制约物联网产业的壮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准化的制定,同时也难以激发产业技术链各层级的参与和创新积极性。

政府在鼓励和扶持各类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和创新体系的完善。同时应加大各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储备更多技术力量和后备人才。应加大力度引入外部参与者(其他区域和国外),只有与外部技术实力强大的各类物联网业务主体广泛进行业务和创新互动,才能使本地物联网产业保持持续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物联网发展主体应加强与广大民众的接触和互动,建立相应的互动平台,只有各行业领域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才能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活跃。

参考文献:

1.邱善勤.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0(10)

2.江吉海.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京东方的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4)

3.[美]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英]大卫.J.莫里森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M].中信出版社,2002

4.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组织[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第4篇

    目前国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讨论仍然停留在政策解读和实践操作的层面。如何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纳入到既有的经济学理论语言体系,从而将一个现实困惑转化为可以进行理论提炼和实证分析的学术问题,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起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探索性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理论概念化和操作化,以期推进该领域政策概念与理论研究的对话、衔接和转化。

    一、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政策概念。为了尽快形成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产业政策。其中有关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思路和重点措施的产业政策集中体现于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决定》不仅明确提出“现阶段”将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重点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布局的重点,而且提出了培育发展这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要点——即“三大任务”和“五大支持政策”。其中,“三大任务”分别是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和深化国际合作;“五大支持政策”分别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以及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以《决定》为核心的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框架所确定的政策思路和工具是否符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是否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掘和拓展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优势并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有限的资本、科技、高素质劳动者和政策资源?是否能够支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在面向未来的国际产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主动的位置?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政策概念的提出先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因此有关这些现实重大政策问题的学术研究还远远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甚至有些问题的研究至今仍处于空白。基于此,本文将我国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理论合理性作为研究框架设计和问题提出的出发点和提炼学术研究政策含义的落脚点。

    针对已经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政策思路,我们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质疑:首先,既有的政策框架是否涵盖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科技、市场和国际合作是否是我国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否还存在科技、市场和国际合作之外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形成的其他关键变量?其次,即便在既有的政策框架下,那些被提及的主要变量又是如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即:(1)对于主导技术路径上的主导技术、甚至主导技术路径本身都还不明确的产业,其科技创新的方向如何,其科技创新方式具有哪些特征?如果不能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方式,那么简单地提高创新强度就没有任何意义;(2)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步入中等收入行列的发展中国家,愿意而且能够消费这些基于新兴技术产品的实验性消费者从何而来?当前政策所大力推崇的应用示范工程与理论上最理想的“实验性或领导性消费者”在何种意义上还存在差距?在此基础上,更大规模的新兴技术产品大众市场又如何形成?(3)对处于国际产业竞争焦点、从而各国政府可能严格控制技术溢出和产品流动的战略性产业,国际合作的主体是谁,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又如何?为了回答这三个“基本思路”层面的问题,一个“好”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术研究的任务,是应当提出一个能够识别并包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关键变量的分析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再进行有关主要变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影响机制的分析。

    从政策工具的层次看,以《决定》提出的“五大支持政策”为代表的我国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重心,很显然仍然放在了传统的财政性和金融性产业政策工具上。因此,我们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提出的理论问题是,这些应用到传统产业行之有效或部分有效的激励性政策措施是否同样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或者更具体地说,按照一般的逻辑,激励性政策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激励以企业为主的经济主体加强对技术和产业的投资,相应地,“加强投资激励”是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障碍?尽管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然是一个经济主体基于经济理性进行物质和非物质投资的过程,但适用于传统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政策分析的理论工具是否可以简单嫁接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中去?如果不能,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政策、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政府角色和功能提出了哪些特殊的要求?无论是理清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思路,还是提出能够加快这类产业培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规范性的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都必须以实证意义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性质的正确理解为基础。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属性

    《决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可以看出,《决定》更多的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意义的角度出发来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一个强调“绩效”和“结果”的政策概念转变为可以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学术概念,就必须首先提炼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内涵。只有很好地抽象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经济学属性,才能尽可能充分地调动既有的经济学理论工具对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学术分析,才能将战略性新 兴产业理论研究纳入既有的经济学语言体系,避免这类研究成为空中楼阁。

    直观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涉及三个关键词,即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一词在经济学中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即生产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体。新兴产业一词主要出现于技术创新领域有关“产业动态性(industry dynamics)”问题的研究,指的是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初创期”的产业。新兴产业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它在“产品替代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时间或阶段的维度。如果产品替代性强调的是企业竞争性的话,那么引入时间维度的新兴产业强调的就是处于产业初创期的企业行为的特征。这里初创期指的是产业从技术培育到产业化再到产业进入者数量达到最大值之间的时期。①根据有关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新兴产业的初创期持续时间因行业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产业的初创期仅仅持续两三年,有的则甚至持续50多年(Klepper和Graddy,1990)。初创期的持续时间主要是由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成熟度决定的。其中,主导技术指的是某个新市场中出现的首个集成了大多数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特征的新产品或新工艺(Murmann和Frenken,2006);②成熟度指的是技术机会,即原有技术被新的技术创新所改进或替代的可能性的大小。主导技术的成熟度是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一个重要经济学维度。由于主导技术出现以后,产业竞争的焦点迅速由突破性的新产品创新转向旨在降低产品成本的过程技术创新,这时,基于规模经济性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数量快速下降,因此从时间维度观察新兴产业可以发现,主导技术越接近成熟,产业的初创期越接近尾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决定了这类产业相对于成熟产业必然具有显著的动态性。根据有关产业动态性的研究,市场成熟度是在技术成熟度之外刻画产业动态性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由于在主导技术出现之前,存在对潜在主导技术的不同理解,大量新企业(可能是新设企业,也可能是相关行业或无关行业既有企业的跨行业投资)携自己的产品或工艺技术进入该行业。大量新企业的进入不仅导致产业市场集中度下降,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技术竞争大大提高了市场结构的流动性,即市场份额在企业间的分布快速转换。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成熟度,一方面指的是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关注的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另一方面指的是产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随着新兴产业逐渐向成熟产业演化,在市场规模增速逐渐下降的同时,市场结构的流动性不断下降,产业组织结构逐渐向多种外生因素决定的长期均衡结构收敛。分行业截面来看,市场成熟度和主导技术成熟度并不存在简单的单调递增关系。因此,理论上任何一个现实的新兴产业都可以定位于由这两个维度决定的二维空间中,或者说,理论上这个二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对应一个潜在的新兴产业的某个特定的成长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战略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三个关键词中最缺乏经济学理论共识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所体现的经济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未来性和突破性;二是产业所面向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第一个特征决定了主导技术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更加“耐心”的投资和更加多样化的高强度学习和探索;第二个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涉及一国发展的深层次经济利益。也正因此,与传统产业相比,政府往往会通过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参与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不仅是企业层次、更是国家层次的博弈竞争的过程。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把技术培育作为产业生命周期的起点,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技术也必定是新兴的,与此相关的一个误导性的观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由新兴技术的进步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技术通常是、但并不必然是新兴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是由于既有技术经过“适用性的创新改进”或“技术融合”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也可能是因为一项新兴技术在成功应用到新的市场以后获得迅速的发展和完善。事实上,经济发展的历史并不缺乏这方面的案例,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为例,其原型技术并不是针对通信功能的技术,而是德国物理学家用来检测电磁波的实验设备,而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改进和完善是直到近年这项技术由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到大众消费市场以后才实现的(Day等,2000)。所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或既有产业)的成长路径并不是独立并行的,既有技术和新兴技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叉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正因为传统技术和产业与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使新兴产业竞争中的最终胜出者往往并不是新设企业,而是传统产业中在位企业多元化投资后形成的进入者(Dinlersoz和MacMillan,2009;Geroski,200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主导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结构的高流动性,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常常为产业领导者地位的确立和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提供重要的机会窗口。例如,在ICT技术兴起的时候,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有效的资本市场确立了其在半导体、计算机产业的领先地位。后发赶超国家常常是通过开辟新的技术路径、而不是沿袭发达国家既有的技术路径实现对传统产业强国的赶超。例如,日本通过发展数控机床技术实现了在机床行业对美国和欧洲的赶超,美国利用生物技术兴起的机会实现了对德国和瑞士等传统制药强国的赶超。对韩国经济增长经验的研究也表明,赶超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在比较优势显著的传统产业部门,而是在技术模式具有创新频率高、技术轨道可预见性弱等特点的新兴产业部门(典型如电子行业)实现的(Lee和Lim,2001)。然而,新兴的技术机会只是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在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领先或赶超的可能性。如果后发国家不具备适宜的资源基础和制度土壤,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会自然成长。因此,提出一个能够包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变量及其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对于推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是重要的。在对战略性新 兴产业问题进行概念化的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一个既具有一般性、又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要素、匹配、层次”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除了考虑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层次这两个基本问题外,还进一步引入了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动态匹配的问题。其基本逻辑如下:一是识别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一国某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通常需要技术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历史经验显示,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作用的显著性又存在差异(Mowery和Nelson,1999)。因此,识别关键要素并刻画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第一步。二是研究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特征,即要素之间的协同演进和共同内生问题。三是分析这些要素及其互动主要发生在什么位置和层次(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如下图所示。

    

    本框架第一个维度的工作是提炼影响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这些因素大致划分为技术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三种类型。首先来看技术性因素。要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首先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新兴技术和主导技术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前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范式理论,后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范式主要揭示的是技术之间的特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可能体现为特定技术作为一种问题解决模式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即技术所基于的特定的自然科学原理或技术创新的规则,也可能是特定技术所面临的知识环境的差异性,技术自身及其所处知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特定技术的创新机会、可收益性、累积性和知识基础的差异等方面。在特定的技术范式约束下,技术的演进总是遵循某种特定的方向和技术路径运行,新兴技术进步的过程既包含新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路径的出现,也包含在既有技术范式下技术沿某个特定路径的完善。特定新兴技术发展的过程既因技术范式的差异而存在特殊性,也存在一般性和共性。与新兴技术演进直接相关的两个模型分别是A-U模型和Hamilton模型。A-U模型可以视为Vernon理论在技术层面的应用,该模型将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明确阶段,流动阶段和转换阶段技术创新的鲜明特点分别是经常性的重大产品创新和重大过程性创新,流动阶段和转换阶段的分水岭是主导设计的形成;明确阶段则是产品技术和过程技术都基本成熟后以改进型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阶段(Utterback,1994)。Hamilton在A-U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兴技术演进模型。他的模型从企业创新策略的角度将新兴技术演进分为发现、探索、承诺和竞争等四个既衔接又部分重叠的阶段。其中,发现阶段的创新主要是科学推动的,技术进步具有非连续性;探索阶段的创新主要以发现可行的技术应用领域、技术完善、形成明显的市场概念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突出特征;承诺阶段的核心是选定技术路径和商业化战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培育特定的竞争能力,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选择主导设计、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出售或授权知识产权等;竞争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强化先动优势、产业进入和退出等(Hamilton,1985)。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经济性因素至少包括产业基础、市场结构、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前三个要素都是供给方面的因素。产业基础主要指的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相关性或市场相关性的传统产业的资源和优势,例如,美国和德国在医疗设备产业兴起时形成的竞争优势就与这两个国家之前在电子设备领域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的市场结构除了SCP范式意义上的市场集中度内容外,更主要指的是新兴产业中的重大创新和生产要素如何进行配置和组织。产业组织有时会成为制约具有巨大潜在市场价值的新兴技术被成功商业化的重要障碍。例如,美国生物领域之所以不能在生物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进而为投资者创造现实的商业价值,其主要原因是企业之间机会主义的短期交易、而不是长期的关系性合作,企业内部研发的分割、而不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科学和商业边界的过度模糊导致科学研究和商业效率的同时下降等产业组织因素的存在(Pisano,2006)。企业战略包括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创新、营销等职能性战略。在知识经济和价值链网络化的时代,商业模式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将企业内部或外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市场规模和客户需求特征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需求方面的因素。市场规模决定了研发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因而有利于形成配置效率(生产规模)和动态效率(创新)相互增强的机制(Mowery和Nelson,1999),而一国或地区市场需求的性质则常常成为主导技术和新兴技术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客户、特别是“领导性客户”在创新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新兴技术和产品功能不断完善、技术性能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Von Hippel,2005)。另外,“实验性消费者”不仅是新兴技术最初的市场来源,而且是对不成熟技术反馈需求信息、甚至直接改进技术的重要知识来源,因而对于主导技术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Malerba等,2003)。

    制度性因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果:一是制度性因素决定了产业系统中各类主体的抱负水平和激励水平,从而决定了整个系统学习的强度;二是作为集体行动的规则,制度起到协调创新系统不同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的作用。制度性因素大致可以分为政府的激励结构、产业政策以及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政府的激励结构是政府行为目标和导向的基础,决定了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本态度、功能和角色;在层级制的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周黎安,2008)。产业政策既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传统的支持性政策工具,也包括技术路线图等协调性政策手段以及具有供给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功能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同部门的产业政策可能会遵循某些共同的原则,例如,应当鼓励技术和企业的 多样性和竞争,应当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功能等(Mowery和Nelson,1999),但有效的产业政策通常都是部门特定的。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动态性,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微观制度(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企业理论研究的委托问题,而且还要符合“创新型企业”的制度要求,即战略化(保证企业的资源向长期的战略性领域投资)、融资支持(保证企业的战略行动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协调(企业内外部活动的协调一致)(Lazonick,2005)。

    “要素、匹配、层次”分析框架的第二个维度是研究优势来源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特征,该视角的研究包含三个层次:(1)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匹配。一方面,技术性因素会影响制度设计的逻辑和特征,例如,产业的技术范式决定了技术进步的模式——科学推动型还是需求拉动型,产品架构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关键技能和知识形成的位置(Fujimoto,2008),从而决定了一国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趋于成熟的背后是这些产业的部门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系统由旧的模式向新的结构进行深刻转变的过程。创新系统所嵌入的新旧制度体系转型的成本和特点决定了系统内技术演进的速度和方向。每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伴随着由共性技术、基础设施和经济组织方式所共同构成的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变迁,即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常常表现为“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的协同演进。也正因为每次技术革命的扩散都要遭遇根植于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在制度上的巨大抵抗(包括老式的实践、标准、习惯、思想和惯例等),所以每次技术革命的扩散都会在拓展期(deployment)之前经历一个大约二三十年的导入期(Installation)(Perez,2010)。因此,一个完整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分析必须既要包含一个最优的制度框架设计的静态分析,也要包含新旧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特别是对于某些并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要求、但应用在传统产业身上却看似行之有效的既有制度安排,这种有关制度锁定和突破的研究显得更有价值。

    (2)技术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的相互适应。一方面,在不同的技术范式下,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的创新行为会表现出差异性,例如,生物医药、电子等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由于其创新的技术机会丰富,因而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散且企业的创新资源主要投向重大的产品创新;对于基础化工、冶金等连续流程类的产业,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因而市场集中度高且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以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为主;对于机械等产品工程类的产业,由于技术机会一般,因而市场集中度介于前面两类行业之间,企业既注重产品创新也注重有利于新产品技术工程化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技术创新(Marsili,2001)。另一方面,经济性因素也会影响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方向。例如,市场集中度会影响技术创新的强度,且二者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具有不同战略资源、处于不同战略位置的企业会内生地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和产品架构;市场需求对技术的影响更加显著,有关“需求拉动”型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证据是,一些新兴技术(如互联网、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等)获得快速的发展不是因为科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而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更有前景的市场。

    (3)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相互匹配。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相互替代和补充关系在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化问题研究中尤为重要。企业将新兴技术进行商业化的机制通常包括策略性的手段和制度性的手段。其中,策略性的手段包括先动优势、保密、互补性资产和人力资源政策等;制度性的商业化手段通常有专利、政府采购、奖励和补贴等。策略性手段和政策性手段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互补充的,也可能是相互替代的。一方面,制度性的安排会对策略性机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例如,企业策略性商业化手段的有效性越弱,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内部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就越弱;另一方面,企业的策略性活动也会影响某些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例如,考虑到企业在商业化手段方面的差异性,最优专利制度的设计应该更有“弹性”——如引入“专利展期”制度,也即将专利保护期缩短,每次保护期结束后原专利持有人都需要重新向审查机构提出申请以获得下一个时期的专利保护(Cornelli和Schankerman,1999)。

    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的第三个维度是分析这些使得一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互动发生在经济系统中的哪个层次—国家、产业还是企业。首先,从发展的效果看,有可能一国在几乎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形成显著的领先优势,也可能仅在某些部门形成行业性的群体优势,但也可能仅在特定产业的少数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从影响的因素和机制看,技术性、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都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一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的竞争优势可能是由于国家层面存在某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环境性因素,也可能是由于部门层次存在的某种部门系统性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某种独特的资源或能力使然。尽管不同层次的因素和作用机制之间常常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很难严格区分企业的紧密合作和互动是部门层次的产业组织因素还是企业层次的能力原因,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基础既可能是国家层面的有效的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也可能是源于特定企业独具的企业家抱负和组织能力。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还是可以将其置于某个特定层次的问题背景下进行分析(Mowery和Nelson,1999)。有关层次分析的最主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可以促使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特定来源的微观机制到底是什么,这种研究的政策含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可以更加明确政策作用的对象和主体。

    “要素、匹配、层次”分析框架对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贡献在于,它涵盖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绩效的所有关键因素,因而具有理论的一般性和综合性;该框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因而具有动态性和理论框架的自洽性;同时该框架提出了影响作用和互动机制发生的层次,因而对于 问题提炼、实证性经验研究以及产业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发性。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新颖性决定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模型和标准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也仅仅是探索性的,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实践经验的支持。

    注释:

    ①有学者从产业增速、而不是技术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将新兴产业定义为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产业,见Low, M., Abrahamson, E., Movements, Bandwagons and Clones: Industry Evolu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No. 12, 1997, pp. 435-457。我们认为,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区间还应当包括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新兴技术出现的阶段,而新兴技术出现初期产业的增速可能很低、甚至产业化根本就没有开始。就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而言,将新兴产业等同于高增长行业尤其具有误导性。

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站;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因人们的需求而涌现出来。目前,大量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而国家对电子商务网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子商务网站的不断创新,网站的盈利能力已经成为了各大商务网站所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大商务网站所必须努力去改进的问题之一。

一、 什么是电子商务网站

所谓的电子商务网站通常情况下是指是在世界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形式中,利用因特网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或服务器应用模式状态下,买卖双方不用谋面即可以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的一种商品买卖方式,从而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及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的多种运行模式。电子商务网站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现代化的技术形式。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则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及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电子商务不等同于商务电子化。

另外,电子商务虽然在各国或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模式,但其关键依然是依靠着电子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行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它已不仅仅限于购物的主要内涵,还应包括了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也在不断更新中获求着利益的最大化,目前为止,最子商务的主要营销模式有以下几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营销的价值也逐渐得到广大企业主的认可和重视。在互联网web1.0时代,常用的网络营销有: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即时通讯营销、BBS营销、病毒式营销;但随着互联网发展web2.0时代,网络应用服务不断增多,网络营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起来,这包括:博客营销、播客营销、RSS营销、SN营销、创意广告营销、口碑营销、体验营销、趣味营销、知识营销、整合营销、事件营销等。

二、 影响商务网站盈利的因素

目前来看,虽然国内各家网无论从构造还是经营模式上都已经日趋成熟化,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除了少数的商务网站获是了盈利外,大多数的电子商务网站仍是处于停止不前或是发展缓慢的阶段,这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展速度,其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 外部因素所造成的问题

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大大地推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但是电子商务网站其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所涉及的系统工程范围也比较广泛,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支持,目前来看,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受到大的市场环境的影响,使许多电子商务网站没有一个健全的企业平台做为支撑,同时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使电子商务发展遇到许多决策性的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着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 内部因素所造成的原因

做为信息的时代,影响着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因素主是人。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下,有效地对信息、物流、资金进行管理是企业发展与盈利的关键性因素,在电子商务网站评定过程中,其内部指标是需要组织管理的人和资源两个方面,因此,人才是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关键。但就目前而言,电子商务网站的专业性人才还是十分缺失的,这是制约着电子多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增强电子商务网站盈利能力的措施

我国现正处于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电子商务网站做为一个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工式与购物方式的经营群体,其自身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满足于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必须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其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序发展。

1、 改善电子商务网站外部环境因素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开放性的并且有利于市场的大环境下,并且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环境的交易下,一定要加快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方式,为电子商务网站创建一个较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同时还在考虑到电子商务网站还会改变人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以及购物习惯。因此,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要开展信息的普及化教育,普及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提高人们对电子商务网站的认识和信息认知素质。另外,国内现存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因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发货渠道而使得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停滞不前。因此,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电子信息平台,同时建立起一个共享的数据互联网及内部网,以及信息交流平台,为电子商务网站建立一个完善的认证中心、支付、交易的平台。

2、 改善电子商务网站内部环境因素

人才是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目标任务。为此,想要培养专业性的电子商务人才,首先要明确所培养的目标,其目标应该是以适应现代化商务网站发展的,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计算机应用、信息、电子、商务理论等方面均优秀的人才,需要同时具备各种科学知识和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简单地说,电子商务专业性人才即是技术型的人才,也是管理型的人才,即是商务型的人才,也是复合型的人才。

3、 加强信息流的运转

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网站是需要信息流做为经营核心的,通常在互联网上流动的是伴随着商业、物流及资金流的各种信息,信息流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速度十分快,这就使其成为商业经营的必然主导力量,首先,信息流可以有效对抗成本,以信息流代替了物流与资金流的流动,如电子货币等,另外,信息流可以有效地对抗风险,在动作中,先以信息流做为流动,等到风险降低后,信息相对清晰时再伴以资金流、物流,目前,许多网站运营时都采用这种方式,先待买家确定信息并支付相应的金钱生再发货,或是待到下了定单后再进行生产,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并且减少资金风险。

4、 加强资金流的保障力度

资金流做为电子商务网站三个构成要素之一,是实现电子商务网站交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中,银行做为消费者与企业中间的连接纽带,对其正常的运营起十分得要的作用,银行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网站能否进行正常交易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例:在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中,首先消费者向企业发出购买的指示,然后消费者通过网站中的支付网关利用银行卡进行支付,而银行会通过银行卡网络向发卡行获求批准,并将确认信息通过网关再发送回企业,企业在获得支付信息后,向消费者进行发货,以此完全交易,因此,可以看出,银行是实现最后交易的关键性所在,离开了银行的支撑,使无法进行网络支付交易,也就无法完成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了。

5、 加强物流的支持力度

物流同样是电子商务网站三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消费者确定购买并完成支付,同时企业也收到了支付信息后,就要进行最关键的发货处理。因此,必须要提高物流的发货速度及服务质量,才能确保电子商务网站的交易成功率,也才能推动整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

结语

由上述论点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能力是与内外部环境、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分不开的,只有确保了这些外力因素的有序发展,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网站有序的发展。(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名称:职业教育中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061005

参考文献

[1]邱琳.浅谈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盈利策略[J].中国商贸,2011,(2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