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单位财务公开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贯彻执行市委《关于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将财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和加强廉政建设相结合,把财务收支处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经院党支部和院务会讨论决定,在院内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推行财务公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1)推行财务公开是政务公开工作的细节和深化,是依法行政内在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2)推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廉政建设,爱护和保护干部的主要手段,是贯彻落实中央八条规定的具体措施。
(3)只有推行财务公开、群众监督,才能切实把聚财、理财、管财这几个环节工作抓好、抓实。
(4)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的基本是求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严格标准、抓好落实、全面推行、强化宣传、严肃纪律。
2、具体实施内容
财务公开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收支标准公开、审批程序公开、财务结果公开。
(1)财务管理制度公开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制订、出台、公开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2)财务收支标准公开
收入标准依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的收费范围、要求,以及地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对单位各项收入进行建章立制,规范收入范围、支出标准,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执行。
(3)审批程序公开
制订切实可行的各项资金和经费开支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
(4)财务结果公开
财务结果公开是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包括单位期末整体收支情况,重大的收入项目如收费收入、罚没收入、资产处置收入等,重要的支出项目如会议费(含专项会议费、业务会议费)、药品、医疗设备采购和基本建设及维修费,以及一些公益性的一次性专项活动和大型活动经费等。
对一些公益性的一次性专项活动和大型活动,应严格制订预决算经费审批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机构,及时报告分管和主管领导审批。
对基本建设项目,要按照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标底必须由财政部门或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对设备的采购,仍坚持使用科室申请、设备科论证,院领导班子审核集体决策的办事程序。
财务结果公开要做到:定期、定人、定项目、定规范。
定期:分月公开,每月10日以前;年底公开全年财务结果。
定人:各项公用经费支出要尽可能公布到各职能科(室),如办公经费、业务经费、会议费、业务接待费和车辆修理费等。其中,对能公布到个人的要公布到人,如差旅费等。
定项目:指各项收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 民主理财制度 财务公开制度
一、我国现行乡村财务管理模式及问题
我国从1993年以来,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农村财务的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各地也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农村财会改革的措施,各级农经管理干部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行乡村财务模式
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村账乡监(管、审)、零户统管、会计委派(具体形式主要有:集中委派、分户委派和专项委派等)和财务等几种会计管理模式。
村账乡监:就是行政村、乡镇企业的财务收支及会计凭证,经村委和村民理财小组同意,报乡镇财政所审核监督。对合格的会计凭证,由村会计定期送到乡统一保管。村会计定期编制村财务报表,经乡镇财政所认可盖章后,作为村财务公开的依据。
零户统管:就是乡镇各单位取消原单位会计,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由乡镇财政所集中管理,实行报账制。
会计委派:会计委派制就是乡镇政府部门凭借管理职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监督村级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制度。
财务:财务制就是对村账由镇统一集中记账,对村集体资金在保持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交由镇政府专户管理。
2.我国现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
目前实行的农村财务模式并没有真正理顺农村财务关系,而是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较少考虑村级财务的自和自我完善的机制,没有处理好村民“自治”和政府“监督”的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为:
第一是不合法:上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首先在合法性上存在先天不足。因为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而在这几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村民或村委会花钱的最终审批权却掌握在乡镇政府管辖的会计机构手中,实际上等于乡镇政府涉嫌插手农村财务管理,明显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民自治的有关规定,更使村民及村委会的财务自主管理权遭到实质害。实行这样的措施,表面上是为解决农村财务混乱的问题,但其实际上却是在村民自治的格局下,乡镇夺回其对村控制权的权力博弈。
其次是不合理:以上几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政府借行政命令破坏村民自治格局下的正常“游戏规则”,使得乡镇侵占了村民及村民委员会对村级财务的控制权。使乡镇政府插手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包括农村财务管理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当然不利于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更不利于村民民主意识的培育。假如借故“村干部和村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财务自我管理水平低,村民的民主意识弱”,就干脆下权上收,这也是典型的“上智下愚”顽固观念在村民自治环节的反映和暴露。本是村民自己说了算的事,偏偏要政府为其“做主”,这就难怪一些村民担心,村里的财务交到乡镇以后,为乡镇政府侵占村级财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对乡镇政府的监督不力,极易造成乡镇政府滥用权力,对村级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再次是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一些地方规定村里一定数额的开支“必须由主管镇长审批”,如此规定,实际上已演变成“村财乡占”,再加上监督权过于集中,故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混乱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地方,乡镇竟规定对代管村收取比例高达10%的“代管费”。更有甚者,一些乡镇利用手中的权利,把“村账”当成了乡镇政府的“小金库”,侵占村民的合法财产;有的乡镇干部甚至把送给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各种“赞助”,也拿到“村账”上“实报实销”,这样的做法引起了群众反对。这些做法,破坏了正常的农村财务管理秩序,侵害了农民的集体利益,助长了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必然会影响农村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 改革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原则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维护集体和农民利益显得更加紧迫。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靠老办法不行,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创新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机制。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
2.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的管理办法,就是好办法。
3.是要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
4.是要适应农村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
5.是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
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是实行村民公治、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度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规范村组干部的财务行为,铲除农村腐败现象,遏制集体资金流失,增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为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充分发挥了村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使村级事务出现了“村民事务村民管,明明白白做主人”的崭新局面。
1.我国农村目前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为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弊端:
(1)民主理财组织不健全,民主理财制度不完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后,村委会成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可是民主理财组织的建立却未能与之同步,民主理财组织的产生仍按惯例:一是直接指派。即由村主要干部指派相关人员参加。二是个别推荐。即由村班子成员或各小组组长个别推荐理财人员。三是临时凑合。即为应付检查由村组临时编报理财小组人员名单,实际上从未组织理财活动。这些做法未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不能把真正原则性强、有能力、懂账务的人员推荐上来,未能树立理财组织的权威性。目前相当一部分村虽然成立了村级财务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机构的代表和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对财务公开漠不关心。还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变动频繁,交接工作不到位,致使出现“节节账”、“片片账”,民主管理失去效用,村民监督失去有效性。
(2)理财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随着社会的发展,记账方法和核算方法越来越科学,从整体上看,农村理财人员素质不高。从其基本构成来看,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年人多,青年人少;文化层次低的多,文化层次高的少;对会计知识一知半解的多,真正熟悉会计业务的少;追求私利的多,真心理财的少。直接影响实施民主理财的效果。有些理财人员存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他们不是代表群众的利益去理财,而是从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出发,遇到问题,不是绕道走,就是缄默无言。以这样的心态去理财,必将民主理财工作推向恶性循环。
(3)主管部门疏于管理,领导干部意识淡薄。我国新体制下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缺乏研究和探讨,管理模式陈旧僵化,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仅仅是应付,财务管理没有被足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疏于管理,甚至对村组财务不过问,认为这些事情有专人负责,财务工作无非是收入支出问题,你拿票据,我签字,到财务人员处报销。在村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制度缺乏,管理无序的问题,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些规章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个人说了算现象比较突出,财务监督薄弱。
(4)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目的是应付检查。虽然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财务公开管理制度,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按制度办事、违规操作问题时有发生,诸如公开内容笼统,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半公开、假公开的问题屡见不鲜,因而不能真实反映村级财务内容,致使群众看农村财务公开内容尤如“雾里看花”,看不懂、看不清。村级财务公开工作推行了几年,但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很不规范。财务公开随意性大,无计划,不定期,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不是为了管理好农村财务。
(5)审计部门监督不力,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县级审计局,二是乡政府下设的审计组织。虽然都有审计人员,但由于农村财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当年直接到村审计的很少;即使审计出问题,也没有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惩处,使审计工作走了过场。
2.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的对策
针对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着力点,抓紧、抓实、抓好。
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不可能是全员参加,只能是选派代表,具体人数可根据村组的规模确定,参照理财人员标准,通过选举产生,以理财组织的信誉来保证理财组织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农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群众对干部有意见,便说其有经济问题,并以此来蛊惑群众,使干群关系紧张,扰乱农村稳定。之所以有群众被蒙骗,实际上就是群众对理财小组不信任造成的。
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应由群众“点题”。村务公开应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把公开内容的选择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对村务公开的内容进行“点题”,变“村务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为“群众想看什么,村务就公开什么”,深化公开内容,让百姓明白,干部清白。同时,各村应组建由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监事会和理财小组,负责对每期村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审核,在公开栏里开辟“群众意见反馈栏”和“群众意见箱”,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开栏中公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村务公开由群众“点题”制度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辉.开展民主理财巡查,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J].河南农业,2005,4:42.
[2]池淑琴.村级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思考[J].经济师,2005,2:190.
(一)滥用集体资金,开支混乱。
有的村组织财经纪律意识不强,仍然存在着挤占挪用集体资金现象;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报冒领和重复报销的手法套取集体资金。比如在土地征用中,有一些村干部通过虚报土地征用面积和人数、款项,套取国家资金,截留挤占土地补偿费,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在:(1)会计核算不及时。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应每月报账一次,但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坐收坐支现象,不按时报账,有的半年报一次,有的一年只报一次帐;(2)收支票据不规范,入帐手续不完备,有的认为只要是正当和合理的支出,不管什么票据都可以记帐、报帐,甚至有的在合理支出凭证后没有任何的附件证明;(3)没有规范的费用审批手续。(4)现金制度形同虚设,部分村委会库存现金巨大。
(三)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大部分村没有建立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但执行不力,相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手续不健全。一些村财务管理制度比较松懈,财务报销制度不够规范,单据审核把关不严,在资金使用上就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来认真执行,不少村的财务收支和集体资产大多是村支书或村长一个人说了算,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屡禁不止。
(四)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民主理财不扎实。
目前许多村组织的财务公开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村组织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能定期公开的现象,有的虽然公开了,但是公开的内容不具体,不全面,财务公开的形式单一,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一些重要的收支内容隐瞒不公开,甚至搞假公开,由此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而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不能真正履行民主监督职责,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许多村民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对村级财务问题不敢管,管不了,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原因分析
1.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广大农村干部依然存在着知法犯法,不依法办事的心理和工作倾向。这些人往往认为: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自己不贪不占,是为村里办事,就不算违纪违法。还有的抛开法律制度的监督和制约,变村民自治为村干部自治,存在着“有机会捞一把”的侥幸心理,故意搞乱财务。
2.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目前各地基本上是由乡镇农经站承担“村帐乡代管”工作,乡镇对村级的管理注重具体事务的完成,而疏于教育、监督和管理,对资金账外做账或坐收坐支的情况不知情或放任自流,报帐审核时根本没有认真审查,即使发现的问题也不敢大胆指出,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使村级组织和干部在理财上存有较大随意性。另一方面,民主监督名存实亡,广大村民没权管,更谈不上民主理财。村中一切大小财务收支及大小村务,基本上少数几个人决策,有的甚至是支书一人独揽大权。
3.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财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走访调查的每个村级财务人员通过村民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这些人员都不是会计专业出身,缺少必要的财会业务知识和正规的培训,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计算的原始阶段,不懂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要求,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财会工作。
三、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
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规定,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如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结账报账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使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而从源头上减少腐败产生的机率。同时,加大宣传,提高乡镇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村干部自觉执行和项规章制度。
(二)加大村级财务公开力度,接受群众监督。
财务公开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各村级组织要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要求,规范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村民监督。一是公开时间要及时。村级财务情况应该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1次。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和集体资产去向等必须根据需要要随时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二是公开的内容要具体。财务公开内容要广泛、全面、具体,不能仅限于枯燥的财务报表,实行点题公开,群众要求公开什么内容,就公开什么内容,力求具体化,有的还要逐笔公开,不能遗漏和隐瞒。三是程序要规范。要认真发挥村财务监督小组、乡镇财政结算中心、镇纪委的三级监督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财务公开流程,对审核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或搞虚假公开的,要及时查明原因,有问题的要严肃查纠。
(三)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落实责任追究。
审计监督是规范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县、乡两级政府要按照财务管理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和审计监督制度,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内“一事一议”、村办企业上缴、等进行不定期审计,并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对在审计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等问题的,要责令如数退赔。
(四)重视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县乡主管部门要定期举办农村会计培训班,搞好岗前、岗中培训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会计从业证书,持证上岗。二是要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以案说纪和案例分析等途径,开展警示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真正发挥会计财务管理作用。
四、结语
1.1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事业单位很多领导不懂得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有的领导看不懂会计报表,不懂得应用会计信息分析财务状况。在经营运作中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是可以想象的,一些领导干部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把个人主观意志强加于财务管理之上,部分财会人员怕得罪领导,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造成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严重的后果。
1.2支出管理混乱,乱支滥用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些非税收入较集中,充裕的事业单位。一是公款吃喝,借开会学习考察的机会出国或在国内到处游山玩水。二是扩大津贴、补贴等范围,滥发奖金、实物、三是除工资之外的各项收入都不扣个人所得税。四是一些单位利用有业务往来的关系和上级关系,列入一些与本单位无关的支出,无形中加大成本开支,挤占经营支出。
1.3往来帐款管理太乱。一是往来帐款处理不及时,金额大且帐款时间长,有的个别领导干部到退休时财务帐上应有往来款不处理的情况,有的是买房款,还有的是出国占用公款不报销挂往来款不处理,向财政部门贷款不还等。大量挤占事业经费。二是隐瞒收入,实际收入不列入帐目。部分事业单位的收费不列入收入科目,直接列到“应付帐款”或“应收帐款”科目,隐瞒了事业收入,造成单位预算外(非税收入)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截留和转移。三是隐瞒支出,支出费用失去控制,在往来财务支出中不少款项是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的费用。
1.4内部制度不健全或搞形式主义。虽然单位有内部规章制度,但执行起来时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有的单位因人而异,比如辽宁省政府有规定,职工有大专文化的或本科文化的继续深造学习的,毕业后取得文凭的,单位按规定报销学费的一半,有的个别领导不按省政府文件办事,因人而异,政策对人不对事,因而财务帐目处理难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以至处理也经常变化,凡事按主管领导个人意识批示办理,规章制度虚设,工作效率底。严重影响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合法控制性差,单位收入来源复杂,支出约束不力,事业支出挤占专款专用支出的现象比较严重,经营支出挪用事业支出和专家专用支出的情况很普遍,整个支出界限比较混乱.
2、加强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措施
2.1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求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选一些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为人正派、廉洁、公平、业务能力高的人员充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其次,选出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但要精通财务本身的业务知识,还要精通财政、税务、审计及法律等一些与财务管理有一定联系的知识,且能不断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新形势,能转变其自身旧观念、旧想法。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属于粗放型的管理。由于事业单位千差万别,没有一套标准的管理方法随着事业当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因此,这就需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有一套良好的素质。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望提高。
2.2强化法律意识。在经济管理的工作中,我们应认识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是其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而强化财务监督,加强法制宣传及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则又是加强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肩负起财务法制法规宣传的重任,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法制宣传,强化法制观念,坚持按财务法制法规办事,坚决制止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保证财务监督有效地发挥作用。
2.3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根据其业务的特点、管理体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事业单位的特点。具体为:一要建立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和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二要建立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要建立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
2.4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引起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深刻变化。预算单位领导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预算编制的质量。编制部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相互协调,明确分工。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下,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执行《预算法》,加强单位预算管理,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31- 01
1 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村级财务管理较为混乱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村一级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即为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村官”损农的现象日渐增多,各地“村官”在直接掌管村民各项利益的同时,其权力却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管。实质上,村级财务应按照财产性质和种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国家直接给予农民的补贴、救济等,应与村集体管理支配的财产分开。但是,某些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执行既有的基本财务制度,常常出现肆意侵占各类补偿款项、违规提款、骗领专款等现象,严重侵蚀了农村集体与广大农民的利益。
1.2 “双代管”制落实不力
首先,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相脱节,会计核算职能的丧失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意识的松懈,上下级之间仅存在简单的“报账与审核”关系,这极易造成村集体收入、支出、资产与往来等不实情况的发生。其次,村集体资金使用效益低,周转速度慢;实行“双代管”后,部分村一级单位资金滥支乱用,招待费、会议费等弹性支出呈非正常性增长,某些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极易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最后,村集体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对内部容易发生、虚报冒领等薄弱环节难以实施有效监控。
1.3 村级财务无法及时公开
近年来,村级财务公开一直是各地村级财务管理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其存在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公开的内容不够深入、全面。某些乡村年初并没有公开年度财务计划,年末也没有公开年度财务执行情况,只将专业性较强的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公示敷衍了事,对村民较为关心的村级招待费支出、干部报酬、集体债务情况、项目招投标情况、收益分配等并没有予以充分列示。其次,对公示后反馈意见的处理不到位。当前,虽有“财务公开回执”等制度规定,但基本流于形式,真正的问题难以体现。
1.4 民主理财小组不够健全
作为村集体实行民主管理、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民主理财小组的建立与职能行使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前,某些行政村虽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但没有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一套较为规范、细化的理财程序和财务管理审批制度,其开展民主理财工作的操作性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该机制、该组织的作用。另外,鉴于农村知识结构偏低的特点,某些理财小组的人员构成与水平差强人意,许多小组成员工作责任心缺失,或受限于自身知识层次,基本上对相关政策仍是以服从为主。
2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策略
2.1 构建乡镇农村财务事务所
下一步,各地乡镇农村应因地制宜,适时构建起自身的财务事务所,并由后者负责制定本乡镇村级财务开支计划和管理制度,代管村级账目与资金,以及负责对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与此同时,乡镇农村财务事务所还应负责对辖区所有行政村的支出票据进行统一审批,在经由经办人、审批人、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后,提交至该所予以审批;凡大额度资金使用需事先申请,经乡镇或行政村分管领导签字后才可实施。另外,乡镇农村财务事务所还负责统一对村级财务进行年审,对财务公开后所产生的疑虑或事件,随时进行专项审计,对离任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及时对外公布。
2.2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程序
为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严谨性,各乡镇、行政村对村级开支、报账程序等应予以明确规定。首先,实行开支限额管理。小额支出可直接交由村党支部书记批准,较大额支出需交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报请民主理财小组通过后实施,大额支出则需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报乡镇政府审批后实施。其次,严肃报账程序与纪律。每月底,由村党支部书记召集民主理财小组会议,将上月收支凭证进行审议,审议后的凭证需交由经办人、审批人、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最后由报账员做报账处理。最后,坚持定期报账、结账与记账制度。每月初,各村报账员将本村上月收支凭证、原始凭证、收支明细表等交至财务事务所,由事务所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和记账。
2.3 提升民主理财工作的可操作性
作为实现财务公开、民主监督的有力保障,民主理财工作的适时性、执行力至关重要。为此,各地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应定期召开理财例会,审核本期有关的财务收支情况,并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依法办事、开支审批手续是否健全等进行重点审查。原则上说,民主理财会议必须2/3以上的成员参加才符合规程要求,审验内容必须经全体成员2/3以上的表决同意方能通过。针对个别村级领导对此工作的漠视现象,上级机关应予以批评教育,并将该项工作列入考核审查的范围内。与此同时,为提升民主理财小组的知识层次,可聘请相关高级财务、金融人员参加,报酬费用由县一级财政统一承担。
2.4 创新财务公开内容与形式
为了解决村级财务公开及时性、规范性、明晰性这一难题,各级机关应群策群力,查缺补漏,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员关注的焦点,创新财务公开的内容与形式。例如,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财务报表,降低专业用词的出现概率,创新报表的内容与格式。从各村实际出发,力争简洁明了、逐笔逐项地体现各村某一期间内发生的所有收入、支出事项,对本村重大投资事项、公益事业资金筹措和实施情况以及其他重大资金分配则应实行一事一公开制。再如,灵活掌握财务公开的时间、地点与形式。在时点上,年初应公开年度预算情况、财务计划,年末应公开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工程情况则应实时公开;在地点上,应根据村民居住集散、日常活动及人流量等情况,按照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予以分配;在形式上,应多采用公告栏与会议的形式,广泛接受咨询与质询。
主要参考文献
[1]肖敏玲.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