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第1篇

一、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模式及利弊分析

当前,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一般是以县一级为平台进行项目和资金整合,具体动作不外乎以下三种模式:

(一)集中管理模式。即以县为单位,成立统一的项目建设综合协调机构,将资金集中管理使用,各部门共同参与,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这种模式便于项目和资金的统筹,方便组织,能较好地体现政府意图,达到资金整合的最佳效果。但前提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作为支撑,不仅人员要相对固定,而且机构的负责人须具备很强的领导和协调相关部门的能力。反之,就难以保证各部门步调一致,造成部门职责不明,管理缺失,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不仅达不到整合效果,甚至还不如各部门各负其责。就现有条件看,这一模式执行难度较大。目前,各地均成立了由县一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并由相关部门牵头,抽调人员组建了临时办事机构。就短期或是某一项独立的工作而言,有一定的效果。但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长期而且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和坚强有力的领导作后盾。对于一个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建的松散联合体和临时机构,显然不具备执行这种模式的条件。从农业综合开发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将大大削弱农发机构的管理职能,不宜提倡和推广。

(二)合作开发模式。即对不同来源渠道的资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按单项工程分派建设任务,两个或者多个部门在同一区域内协同建设。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这种模式弊端较大。首先,合作开发的部门和领域有限。只有不同资金的使用范围相同,才能在同一地块实施项目,建立整合机制。其次,项目计划衔接难。由于各部门项目申报时间,申报要求不同,部门间申报的计划很难与所需整合建设的内容达成一致,即便是在申报环节达成了共识,也可能会因各部门申报要求的不同,在审批环节中被否定。第三,实施管理难。在同一地块,多部门协同建设,涉及施工单位不同、建设内容不同,施工时间、工艺、标准不同,相互影响不可避免,管理和协调难度大。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将无法全面农业综合开发成果。以农发部门和水利部门整合为例,农发部门侧重于整合农田的整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土地平整、机耕路、排灌沟渠的土方开挖、疏浚,配套建筑物等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多,承担责任大,项目效果最不易显现。相反,水利部门侧重的沟渠衬建设正是工程建设中的点晴之笔,最受群众喜爱,也最能体现其价值。如果长期这样合作,农发部门的声誉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统分结合模式。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招投标、统一报账方式、统一考核评比,按各部门资金量分块分部门实施。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各项目单位职责明确,互不干扰,易被接受;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可比性,有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且这种模式对所需要组建和综合协调机构的依存度不高,各部门只需按原有既定管理模式进行计划申报和组织实施项目,不会出现计划与建设内容脱节,不会因项目重叠产生纠纷;对整合的部门要求也不高,可以是两个或多个部门之间的组合,不受部门限制,资金无需捆绑,可以更大范围内的聚集资金,同时又便于审计和检查。相对以上两种模式而言,统分结合是目前较为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模式。唯一不足的是,该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资金用途,提高了投资标准。但如果换一种方式理解,就可以对这一模式作出合理的解释。以水利部门的小农水项目与农发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假设双方各投资130万元在一区域实施1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和10公里渠道防渗工程,采用分片实施模式,双方各承担500亩高标准农田和5公里的渠道防渗工程。表面上看,水利部门只完成了5公里的渠道防渗工程,农发部门也只完成了500亩任务。实际上,只要把两个片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农发部门完成了1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水利部门也完成了10公里的渠道防渗工程。其实际效果与农发部门先实施1000亩高标准农田,再整合水利部门实施10公里渠道防渗工程的结果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第2篇

改革的动因

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给农业和农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村民委员会数量从2005年到2009年逐年减少,全国平均每年减少2000多个村民委员会,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统计得出,只有8.8%的农民工愿意“退休”后返乡务农。农业生产关系若再不调整,再过5-10年,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农田搁荒问题将会愈演愈烈。

(一)组建合作农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农户逐步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聚,农民离农田较远,耕作不便;加上土地零散,实现规模经营需要一定的土地整理投入,一般农民又无法承担,迫切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二)组建合作农场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或创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跳出农门”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种地收入太低、种地条件太苦和不体面又不愿回村耕种。目前农业劳动力老化、弱化、兼业化现象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

(三)组建合作农场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需要。分散的小农经营带来农业科技难入户,农产品质量安全难控制,农业产业结构难调整,农产品市场供给难保障等问题。一方面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组织化、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化水平。

(四)组建合作农场是实现强村富民的内在需要。致富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合作农场使得“让更少的农民,耕种更多的土地,获得更多的收益,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成为可能。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又使农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农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农产品产量、质量进一步提升。因此,迫切需要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太仓的实践

兴办合作农场是江苏省太仓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又一新举措。太仓市探索发展了以村集体经营为主体的合作农场。合作农场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以土地、劳力、资金等形式入股,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合作农场不仅具有生命力,而且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其基本做法是:

(一)强化宣传发动。太仓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条件相对成熟的部分村先行先试。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服务好每个农民、管理好每块土地”的讨论活动,特别强调各村要牢牢掌控集体资源,紧抓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时机,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合作农场。通过各类会议和讨论活动,讲深讲透发展合作农场的目的及意义,统一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组建合作农场是加强集体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强村富民的重要路径。

(二)强化政策驱动。2011年4月,太仓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发展合作农场的意见》,明确了发展合作农场的方法和形式、发展合作农场的基本原则、组建合作农场的基本条件和程序、发展合作农场的主要政策措施、加强对发展合作农场的领导等。对发展合作农场主要有五条政策措施:一是积极引导兴办合作农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方式,向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做好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积极引导,加强指导,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合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作为贷款贴息,并在土地整治、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扶持合作农场发展。合作农场经营所上缴的税金中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全额奖励。种植水稻面积200亩以上的合作农场,由财政下拨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扶持金额为每亩每年400元,其中市、镇财政各补贴200元。对合作农场购置农机具给予优先扶持。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合作农场提供信贷支持。三是依法减免合作农场税收。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合作农场(参照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四是支持合作农场参与粮食和农资经营。合作农场可以开展化肥、农膜、农药等自用农业生产资料的购销业务。经批准,合作农场可以接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委托,向本组织成员农户代购粮食;所兴办的粮食加工企业,可以为成员代加工自用粮食,并对自建粮食烘干设施给予财政补贴。五是保障合作农场建设用地。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通知》(苏政发〔2009〕13号)精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机械存放场库用地,按照农业生产用地办理手续。合作组织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建设用地,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统筹安排用地计划,积极提供用地服务。《关于发展合作农场的意见》的出台,为推进全市合作农场的组建起到了指导、激励作用,促进了合作农场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三)强化示范带动。2010年5月,太仓市选择城厢镇东林村、电站村、沙溪镇半泾村、双凤镇勤力村作为市级试点村,逐步形成了粮食合作农场的东林模式,园艺蔬菜合作农场的半泾模式,林果合作农场的电站模式和水产合作农场的勤力模式,为全市树立了一批成功典范。

(四)强化上下联动。合作农场建设工作由市委农工办扎口管理。在组建合作农场时,采取自上而下指导、自下而上申报的方式,上下联动,规范操作。合作农场首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参股实现合作经营,通过依法组建并经工商登记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组建合作农场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合作制分配的原则和坚持紧密利益关系的原则。组建合作农场必须具备四有条件,即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成员,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的合作内容,有比较规范的合作农场章程,有一定的经营要素基础。在操作程序上,接受市委农工办具体业务指导,由村提出申请,经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委农工办审批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颁发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经批准登记的合作农场,凭营业执照,到经营所在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依法组建并经工商登记成立的合作农场,其生产经营活动及财产收益受法律保护,并以自有资产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组建时操作到位,为组建后规范运行奠定了基础。

初步的成效

太仓市在发展合作农场的实践中,虽然经历时间不长,但已初见成效:

(一)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合作农场的组建,一是解决了农民进城、进镇、进区集中居住后农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问题;二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农田分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历史性欠债问题;三是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组建合作农场,把集体的土地资源掌控好、经营好、管理好,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布局、形成连片种植、提高经营效益。城厢镇电站村通过平整土地,整理坡地,复垦宅基地,合理配置河道用地,耕地从3080亩增加到3983亩,增加近30%,做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河畅通,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得到提升。合作农场的兴建,为农地经营培育了一个新的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太仓市已组建的100家合作农场中,经营的土地面积达18.21万亩,占全市确权发证土地面积的51.15%,其中经营面积超1000亩的有87家,500亩以上1000亩以下的16家,200亩以上500亩以下的有7家。经营规模最大的新区小桥合作农场达4405亩,城厢镇的海丰、沙溪镇的胜利、浏河镇的稻花香等9家合作农场分别超过3500亩。全市合作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821亩,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合作农场具有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双重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购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使得农业基础更牢。合作农场内部完善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制,定产量、定成本、定报酬、定奖赔,使得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更有活力。合作农场一般选配年龄较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村农民负责生产经营,一批大学生村官相继走上了合作农场场长岗位。合作农场实行统一种子、统一肥药、统一机耕、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变为现实,使得农民队伍更优化。

(四)农民务农收入渠道得到拓宽。农民土地入社拿租金,全市平均按每亩800元计算。劳动力入社拿薪金,全市实际参与合作农场生产经营的职业农民数1877人,人均管理土地97.2亩,按每亩管理费300元计算,人均基本报酬近3万元,根据核定的产量和成本给予职业农民绩效奖惩。资金入社拿股金分红,一般按入股额的10%保底分红。村合作农场盈余部分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还进行二次分配。城厢镇东林村去年来自合作农场的二次分配人均200元,共计60万元。

(五)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兴办合作农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村土地资源变多了。一般每个村可增加20%的耕地,村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能获得与农民等值收益。二是生产成本变低了。灌溉用水节约了50%,管水员节约了80%,农药、化肥节约了20%,连片种植机耕、机收省油10%。三是产量质量变高了。每个村平均提高产量在10%以上,引进新品种,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更加明显。据对全市合作农场经营收益的初步统计,夏秋两熟每亩产出的收入扣除各项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土地有偿流转费(租金、保底分红)后,纯收益在400元左右(不含各项补贴),仅此一项,全市100个合作农场为村级经济增加了7284万元,村均增收75.09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有益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作农场在太仓的成功实践,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后经营的主体可以是集体、个人、工商企业,但最有效的主体应该是能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主体。

当前,有些地方把流转土地发包给个人或企业进行经营,流出土地的农民只能得到较少的流转费,经营土地的个人或企业因发展高效农业而获得了大部分的土地经营收益,农民和集体是省心、省力、省事了,但失去了农民持续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活力,失去了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市场供给的能力,失去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动力。而太仓市的合作农场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子,土地由村统一经营,保障了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这既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又使土地经营的所有收益归村集体和农民共享,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启示之二:在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农业经营方式可以是家庭经营、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村集体合作农场经营,但最有效的经营机制应该是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机制。

前三种经营方式较难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如果仅由集体统一经营,没有好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模式,就必然会“穿新鞋、走老路”。太仓市的合作农场在经营管理上采用“大承包、小包干”和“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方法。这消除了人们对合作农场是吃“大锅饭”的担忧,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生产积极性。

启示之三:推广新品种、新装备、新肥药、新农艺等各项农业科技的根本是让各项措施“下得了地”。

近年来,各种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经营主体老化弱化兼业化。太仓市的合作农场依托村集体经济实力,引进科技项目,实施科技富民工程。东林合作农场引进富硒技术生产大米,亩均效益是常规种植的12倍;电站合作农场引进江南大学食品加工技术和上海理工大学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技术,亩均效益是常规种植的10倍;勤力水产合作社引进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龙虾青虾套养技术,亩均效益是常规养殖的8倍。农业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启示之四:农民增收可以拓宽农业、就业、创业、物业等多种渠道,但最有效的方法应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务农人员收入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大体相当。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水利现代化;途径;宿迁

一、农村水利服务“三农”能力明显增强

1.强化统筹推进,农村水利灌排体系逐步完善近年,宿迁市狠抓政策扶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农村水利保障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宿迁市政府连续多年将农村水利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题召开冬春农村水利工作推进会,印发年度水务建设意见,明确农村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定期督查督办,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成立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市建成30万亩(1亩=1/15hm2,下同)以上大型灌区7处,中型灌区16处,控制耕地面积46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2%。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7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9%;节水灌溉面积3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强化工程建设,农村水利项目效益显著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为引领,以小型农村水利灌排设施改造为重点,宿迁市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十二五”以来,宿迁市农村水利工程投入达33.5亿元,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村水利重点县、千亿级粮食项目等一系列工程,共完成土方4亿m3,新建防渗渠道1600多km,完成小沟以上配套建筑物2.7万余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80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13万亩。在工程建设中,宿迁市始终把质量摆在首位,规范建设管理,打造民心工程。宿城区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多个县区多次在省级小型农村水利重点县考评中获优秀等级,累计获得省级奖励资金2270万元。3.强化河道整治,乡村水环境明显改善把农村水环境改善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大力实施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十二五”期间,编制完成了《农村河道轮浚规划》,全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共计投入约6亿元,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方便群众的原则,疏浚县级河道56条、乡级河道762条,整治村庄河塘6492处。在此基础上,加大“水美乡村”创建力度,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水美乡镇”7个、“水美乡村”7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4个。不仅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更提升了农村河塘水环境,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4.强化水利扶贫,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宿迁市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基础。在泗洪县西南岗地区,投入约4亿元,实施了水源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着力解决该区域水源缺乏问题。在黄墩湖滞洪区投入0.8亿元,成子湖片区投入约5亿元,涟沭片区投入约1.3亿元,先后实施了小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项目,着力提升重点扶贫区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5.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农村水利发展活力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农村水利改革的重要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推动,农村水利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宿豫区作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区之一,圆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市累计落实精准补贴资金835万元,节水奖励资金180万元。2017年全市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6.2万亩,近年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2.7万亩,居全省前列。二是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产权归属明确了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了管护责任,全市5.7万个小型水利工程全部登记在册,发放产权证书1955本,工程管护效果明显提升。

二、制约农村水利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1.农村水利保障能力较低宿迁于1996年设地级市,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城市。因建市迟,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农村水利底子薄,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农村水利保障水平较低。据2017年统计数据,宿迁市节水灌溉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4%,低于全省57%的比例。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9,低于全省平均的0.63。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率、完好率不高,导致输水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频发,输水效率低,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未彻底解决。2.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相对滞后宿迁市从2016年开始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目前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82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亟待加大。3.农村水利投入资金缺乏统筹整合目前,水利、发改、财政、国土、农开等多个部门对农村水利建设都有项目资金投入,由于投入渠道多,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标准不统一、建设不衔接、实施不同步的局面。宿迁市虽然出台了《县级农村水利规划》,但由于规划执行及刚性约束力不够,在具体实施中,工程布局上缺乏统一考虑,导致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各部门实施的农村水利项目申报程序、建设管理要求等不完全相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水利专业指导,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4.乡村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虽然宿迁市从2003年以来实施了4轮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但由于面广量大的乡村沟塘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总体水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镇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河道管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负荷率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水体污染。加之农村河道面广量大,河道管护人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垃圾随意抛弃入河,沟塘随意填埋,导致水系不连通,河沟不通畅,水体缺乏流动性,成为死水、黑水、臭水。5.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仍然是薄弱环节重建轻管一直是农村水利管理的薄弱环节。虽然宿迁市整体完成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农村水利工程管护主体,但是常态化开展管护工作需要稳定的管护队伍和管护经费,据初步测算,全市每年约需管护资金9000万元,县区财政压力较大。尤其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后移交给村集体管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村集体无力承担工程管护费用,导致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不及时,工程无人管护,甚至出现人为破坏、毁损水利设施的现象,影响了工程的长期效益发挥。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第4篇

中原经济区建设情况

《规划》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建设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一年以来,中原经济区建设成效明显。

1.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落地。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规划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中原经济区的最大亮点和龙头。2013年起实验区的专项规划编制、枢纽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政策争取等工作正在推进。河南省出台了“两级三层”管理体制,实行与省直部门直通车制度,郑州机场等重大项目正在推进,市区和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正在建设。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获批复,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最终将建设成以货运为主的航空货运中心。引进富士康等企业,是盘活航空港区的关键一步,生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端产品,通过网上交易发往各地,为中高端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2.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河南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瓶颈制约,虽然地处中原但不靠海和长江,开放成本较高,处于劣势地位。河南提出建设举省开放体制,引进了俄罗斯空桥、联邦快递、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按照规划,到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出口额达到2000亿美元,将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3.初步探索出四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一直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煤电铝、煤化工、水泥、建材等上游产业比重较大,下游产业比重过小,所以河南经济受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河南整体经济增速比较高;经济形势差的时候,对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需求降低,河南的经济增速就比较低。所以河南提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一个载体是指产业集聚区,三个体系是指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使中原经济区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规划》,中原经济区将探索建立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联动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规划》明确了郑州-焦作、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开封、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洛阳-平顶山等一批城际铁路,以及郑州-徐州、商丘-合肥-杭州、郑州-万州、郑州-济南、郑州-太原、郑州-合肥等一批快速铁路通道项目。最终目的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京广、陇海等十字型铁路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郑州-周口-合肥的铁路前期建设工作正在进行,郑州-万州的铁路将投入建设,建设米字型铁路,完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

基于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低、产业结构层次低、而农业地位突出的特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这三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农业发展支撑工业化,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发展提高工业支撑能力和服务业水平,并随着农民向城市转移,带动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下的城镇化、工业化和粮食安全目标完全是一致的。如果看到城镇化、工业化占地,就认为威胁到粮食安全,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般来说,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的地方粮食安全反而最有保障。所以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就是三化协调,走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让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耕地、粮食安全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一致的路子。河南省这一年的发展证明,它们确实是相互促进的。2013年河南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比较迅速,建设了一些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和三化协调先行区,吸引农民持续稳定而非候鸟式的转移,进城后原有的宅基地可以逐渐流转,农业规模化才能推进,也为农村土地的复耕创造条件。

“三化”协调发展必须以城镇化为引领。服务业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低。要发展服务业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河南省工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结构调整升级难度比较大,原因就在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教育、科技、文化投入产出率低,难以形成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民进城后能够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投入。河南正在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工程,这三项工程目的是全方位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河南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抓好新型城镇化会使河南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在城镇化问题上,河南省进行了大型的新型城镇化调研,出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即将制定出台河南省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三山一滩”扶贫开发规划,提出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一个总体来推进。

先行先试政策及效果

城乡二元的土地政策、户籍制度、产业结构等,严重制约新型城镇化,阻滞“三化”协调发展。

1.真正落实土地“双挂钩”政策。土地的“双挂钩”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是河南省在保证不突破耕地红线、不减少粮食生产基础上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打破土地瓶颈制约。2011年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用地大约需要60万亩用地指标,但实际获批的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低,农村土地整治特别是宅基地复耕大有可为。实行“人地挂钩”试点政策,通过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满足城市建设用地,对于实现富民强省至关重要。

当然也有人担心,郑州、洛阳这些大城市周边占的都是好地,而偏远的农村复耕的山坡地、滩地质量远不如郑州周边,这是个事实,并且新复耕的耕地地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怎样解决占补平衡中地力下降这个问题呢?目前河南集中力量搞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计划将几千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田。这样一来,虽然农村复耕的耕地质量低于城市郊区被占的好地,就这两块地比较粮食生产能力有可能下降,但通过把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标准粮田,增加的粮食生产能力要远远大于城市占地和农村复耕地之间的粮食产能差,完全能够抵消耕地占补平衡导致的产能下降。过去一年中,河南新增900万亩高标准粮田,粮食产量达到1142.74亿斤,实现十年增。这一事实说明,只要抓住高标准粮田建设这个关键,完全能够在占补平衡的同时提高耕地的整体产能。所以,在耕地占补平衡问题上要坚持系统思维,避免形而上学,积极满足工业化城市化用地,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复耕,大力改进中低产田,努力实现富民强省与粮食安全双赢。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与建设用地规划同步制定土地整治复耕规划,调动各方面节约用地、复耕土地、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把城乡耕地增减挂钩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2.破除城乡二元的户籍、社保、住房、教育体制。切实解决农民在城镇的户籍、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创造条件使他们愿意转让农村的宅基地和耕地承包权。

中央和河南省均提出,下一步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农民进城后,第一是户籍制度要改革,中小城市户口要赶快放开,尽快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第二,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教育牵动、住房牵动,改变三农投资“撒胡椒面”的做法,加大力度建设面向农民工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通过住房、教育拉动农民进城,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农村权益有保障,能流转。

当然城镇化不能搞运动,不能搞大轰大嗡,大干快上,不能强迫农民上楼,要尊重规律,科学推进,以免形成严重的城市病。对于政府而言,要允许、引导、帮助农民逐收入而居,给予农民自由迁徙居住的权利,积极提供跟踪服务,解决农民在城市的就业、户口、住房、社保、子女上学等问题,同时,严格控制农村新增宅基地,避免在农村形成新的“空巢”和“准空巢”。

后续建设观念要突破

1.警惕城镇化中的小农意识。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最大的争议在于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怎么走。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搞城镇化不行,走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道路,还是走中心城市带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这是要害问题。

河南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农本、村本思想根深蒂固,封闭保守,安土重迁,强调产业下乡,忽视农民进城,即使转移也要就地就近。发展工业要在农村就地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导致工业高度分散。搞城镇化要以小城镇为重点,“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缺乏规模效益、聚集效益。

一般来说,大城市作为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城市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所以只发展小城镇,非农产业太分散、成本高、发展慢,达不到产业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小必要规模,难以争取到更高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想让6000万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是不现实的,河南农民户均耕地只有5亩左右,如果农民不进城、不减少,在农村根本不可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靠政府投入财政将不堪负担。在村本思想影响下展开的产业下乡、教育下乡、文化下乡、工业下乡、商业下乡、村村通项目,投入巨大效果较差,升级很难。所以还得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中原城市群和其他省辖市周边发展有特色产业镇,不要再搞撒胡椒面式的城镇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心城市带动、做大做强郑州,难以解决城市病问题,所以应该让农民在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居住。这种观点对城市病缺乏科学认识。城市病产生的原因不是进城的人多了,而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落后于民众对城市化的需求。要破除对“城市病”的过度恐惧,树立通过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可以防治“城市病”的观念,用改革开放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不宜用阻碍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首先还得解放思想。

2. 通过改革建立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河南在结构调整、发展质量、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本在于体制机制。

比如城乡二元体制,中原经济区应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让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口自由流动。在户籍方面,不少地方还没有放开户口管制,城乡居民无法自由选择就业和居住地。在土地方面,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制度还很远,土地审批还很严格,基本农田占一分就要上报国务院批准,地方基本没有自。建议选择一些地方进行耕地面积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试点,即地方行政首长必须保证任期内耕地总面积不减少、辖区内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有关部门负责监督,在此基础上下放土地审批权。在社保方面,河南省外出打工的农民有1000多万,农民在沿海城市打工,企业缴纳的社保全无法转走,也是改革不到位的表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范文第5篇

一、建立地票交易制度的背景

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面临的土地供需矛盾亟待解决。宿迁作为新建地级市,受到土地利用空间严重不足的制约,实现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土地开发强度上为全省最低,只有15.58%,而全省2010年已达到20.11%。宿迁市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在3万亩以上,而每年国家及省实际安排的供给量仅1万亩左右,采取开源节流、自身挖潜和盘活存量等措施,是缓解目前土地供需矛盾有效途径。

二是不合理的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亟待调整。由于历史原因,宿迁现有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农村占比过大,城市总量小。全市199.2万亩建设用地中,农村居住用地达120.2万亩,占60.3%,户均占地约1.09亩,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不仅造成农村建设用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分房屋为“小瓦房”,居住条件差。随着宿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民改善房屋质量和居住条件的要求十分迫切。

三是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亟待提高。宿迁同全省水平相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相对不高,存在建设用地宽打宽用、工业项目容积率、建筑系数普遍较低等现象,建设用地亩均投资强度与苏南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是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别化亟待改进。中心城市和县城、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高,基础设施配套较齐全,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就业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在农村,大部分农民占据着大量的建设用地资源,从事着低效率、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综合配套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二、宿迁市地票交易的主要做法

(一)地票交易的内容及方式。根据形成地票的指标类型,把地票分为红票和绿票两种,用于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为绿票,用于非农建设补充耕地的占补平衡指标为红票。绿票交易范围为市区,红票的交易范围为市域。所有地票纳入交易中心采取挂牌方式公开交易,并遵循诚实信用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地票交易的主体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范围可控”的地票交易机制,规定市、县(区)两级政府(管委会)为地票交易的主体,即:市政府和各县区(开发区、园区、新城)政府(管委会)可以通过地票市场进行地票交易。地票交易的底价,以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形成建设用地指标和非农补充耕地指标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为基础,随着地票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地票价格由市场确定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地票交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为规范地票交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地票交易的保证金和成交价款的收取、收益的结算以及指标收购资金的筹集等,均按照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地票交易收益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非农建设补充耕地指标的收购。

(四)地票交易程序与监督管理。地票交易先后履行拟定方案报批、公告及挂牌、竞买人缴纳保证金及现场书面报价、揭牌确定竞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和《地票交易合同》、缴纳地票交易价款及颁发地票票证等程序。市地票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地票交易进行全程监管。

三、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市长向市场”的转变。通过地票交易,促进了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行政计划分配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计划分配与市场竞争复合模式,由市辖各区根据市场来决定自身用地计划指标需求数量和使用方向,达到了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预期目标。各区通过前6期交易的地票,基本解决了重大项目急需用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