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向传统服装行业取经
花费了很大力气研究传统女装行业,认为其意义有二:其一,商业逻辑超越渠道形式而存在,影响和塑造线下传统女装行业的商业逻辑同样也会影响女装电商行业,研究传统女装有助于发现和验证这些商业逻辑。其二,女装电商并不是从零开始,线下女装行业的竞争格局会影响女装电商的走向。
女装线下“无”品牌
在系统的梳理了中国线下女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后发现,中国女装传统行业还没有形成特别强势(以规模计)的品牌。那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女装品牌的持续性、规模化盈利能力也很欠缺。传统女装行业的品牌化进程远未完善。
经营效率低下是传统女装最根本的商业逻辑之困
不论是进驻商场渠道,还是独立开设专卖店,与其他细分服装行业相比,传统女装的渠道成本都很高。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女性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样化,导致基本物理终端的传统女装行业整体经营效率低下。
传统女装的两种商业模式
针对女装行业本身的特点,传统女装企业有两种可行的商业模式:高溢价和快时尚。高溢价的逻辑在于利用溢价利润弥补运营费用,而快时尚的逻辑则在于提高经营效率,摊薄运营费用。两种模式的典型分别是宝姿和I.T.。
传统女装的上线路径
电子商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野蛮生长到逐步规范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传统女装对电子商务的态度也经历从放任自流、严厉禁止再到积极拥抱的渐进式转变。国内外一二线女装品牌对电子商务态度的分化与转变塑造了线上女装竞争格局的演变过程。同时我们看到,能够处理好线上线下渠道冲突,并将线下资源为线上所用的传统品牌在上线以后拥有非常强的爆发能量。纯线上的女装品牌接下来将会在这些领域遭遇激烈的正面竞争。
传统女装的商业逻辑对女装电商的启示意义
女装终端需求分散,放到电商这个行业的表现就是转化率低。电子商务扁平化的渠道结构使得快时尚模式拥有较强的竞争力,韩都衣舍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但无边界和虚拟化的经营模式使得传统女装行业的高溢价模式在电商行业受到了很大限制。
女装电商的基因优势:线下分散,线上聚众
这使得女装电商在开拓小众市场时存在着天然的竞争优势。中国女装电商源源不断的有风格鲜明的个性化女装成长起来,裂帛和阿卡是其中的代表。
品牌促销指数反映了品牌对促销的依赖程度。这是本刊首创的一个指标,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品牌的新的视角。这个指标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通过与行业标杆和竞争对手的比较,它有助于商家找准自己的运营节奏。
对于大多人来说,说起房地产,我们更多的关注是住宅地产,其实房地产是土地和建筑物之间关系的体现,因此它不仅仅是单一住宅领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产业分工,商业地产也早就列入了房地产的领域,因此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将会成为一个多种产业共存的领域,我把它归结为产业地产。
现在,很多行业和土地的关系构成了产业地产,除了传统的住宅地产、工业地产,还有商旅文地产,比如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休闲地产、老年地产等等,这些统统都是产业地产。那么产业地产跟所谓的住宅地产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住宅地产的开发主要是开发完了以后把它销售掉,销售掉以后就供业主使用了,基本上来说它的价值只是在后来的市场运行中资产本身价值的变化,它不会产生新的GDP和新的收益,而其他的产业,除了可以实现我们前面的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在未来的运行过程中,它将会持续地对社会做贡献,产生反复持续、有规律的商业价值,不仅对投资人有收益,对就业有拉动,而且对GDP有稳定明显的贡献。所以未来的产业地产发展,我认为需要升级转型,通过创新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中,由传统的地产开发模式转型为地产运营模式,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大的趋势和商业模式。
前不久,湖南步步高集团开发建设并成功运营的商旅文超级巨型城市商业体长沙梅溪新天地就是这方面有效探索的样板。
现行商业地产和商业模式的缺憾
中国最早的传统商业就是购物,而后就发展到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的阶段。由于这样的一个商业演变过程丰富了消费市场,提高了消费水平,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促进商业发展的同时,它对社会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它既满足了社会的大需求,也推动了现在商业社会的大转型。
商业是城市的形象,但是目前中国商业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开发的品质低下、经营模式落后、文化内涵缺失。造成这些遗憾的原因,首先是政府管理缺位,政府没有一个部门来管理或服务于商业地产行业;其次是开发主体错位,商业地产90%是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而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公司主要目的就是第一轮开发以后把房子卖掉产生它的单一原始市场价值,对于商业运营战略未来和战略价值考虑欠缺;然后是商业物业运营管理不到位,除了简单的招租,大多谈不上运营管理水平;最后是缺乏营销创新能力,商业地产战略经营价值很低,除了原始的门店销售外,其所提供的服务体验和价值体验无论从感知角度还是增值角度都很微弱渺茫。
新型商业地产的出现
目前中国的商业主流还是传统商业,转型缓慢。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第二个方面就是新技术、新模式对于传统商业的_击已经非常明显,电商证明了中国的销售能力在上升,但是传统商业的销售增长能力却在下降,所以传统商业、房地产、商业零售投资、品牌互联网将走向合作与融合。需要提醒的是,网络商业平台是一个全新的载体,但是人们对实体购物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不管你怎么冲击它都不会改变。
所以商业地产要升级换代,它需要体验式、休闲式、娱乐式多形态多业态并举,现在中国商业最缺少的不是商铺的数量,而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感受和快乐体验的新型商铺。
商业是城市的形象,文化是商业的灵魂,未来的商业不仅是有形商品、工业品购物消费,还是文化消费、游憩消费,文化特色植入的游憩商业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又可以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步步高梅溪新天地,还有K11购物中心等等。
商业植入地产、文化、游憩功能元素,既可以提升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产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文化特色鲜明的游憩商业代表城市商业的未来,新型游憩商业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城市的游憩功能愈来愈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BD)作为一种新的功能区,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旅游者进行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城市的购物消费场所,又兼是景区的门户窗口功能,也属于旅游观光景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城市新地标。它将逐渐随着旅游者的多种需要而发展出其它的一些服务功能。未来很多城市尤其是新城区商业发展不能仅仅就商论商,商旅文并重,多重基因融合,是新型城市商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游憩商业
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功能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RBD,译为“游憩商业区”或“旅游商业区”。
游憩商业区的概念
游憩商业区是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由各类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密集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种特定零售商业区。
游憩商业区的功能
服务功能。游憩商业区的服务功能是为休闲、旅游者提供休闲、餐饮、交通、购物、甚至住宿等服务,以便使旅游者顺利完成在本游览区的旅游计划。
[关键词] 特许经营 电子商务 联合发展
电子商务正在成为21世纪主要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中,电子是手段和工具,商务才是主题。特许经营是一种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集团化、国际化,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的双赢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的结合将会成为商务模式的绝配。
一、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的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电子商务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和行政作业方式。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传统企业尚未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力;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及物流配送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这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商务活动的支付手段还比较落后,大部分电子商务是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即网上营销而网下支付,只有小部分实现了网上营销网上支付。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上缺少内在的驱动力。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少。为了推动电子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使它向纵深化、个性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除了需要推动法律法规的标准建设,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研究和开发好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2.特许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特许经营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不高。从国外经验看,一些特许组织都是在创出品牌知名度,具有成熟的品牌形象后才开始涉足特许经营,如果没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产品作支撑,没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特许权就毫无使用价值,也很难吸引到加盟者。而在我国,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少,知名度低,而且品牌缺乏文化含量和现代化的运作系统,从而阻碍了特许经营的开展。
(2)认识上的不足。特许经营是特许者与加盟者通过协议组成的分工合作体系,只有双方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双赢”。因此,我国特许经营企业首先必须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特许经营不等于卖牌子,收取授权费不是为了剥削加盟者的血汗,而是要为加盟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加盟者成功。
(3)标准化、自动化程度的差距。在实施特许经营过程中,大批量统一进货和多店铺统一经营,要求商品规格统一、质量稳定,生产工艺高度标准化,以便于连锁系统内统一经营战略、统一价格政策的实施和技术标准的推广运用。
(4)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特许经营并不简单意味着统一的商号、统一的装修、统一的产品等,加盟者得到的不仅仅是商号、产品或技术,更重要的是隐含在这些物质要素之下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它们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探索和积累下来的真正财富。
二、电子商务与特许经营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从理论上讲, 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是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的。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来分析。
1.特许经营为电子商务企业解决瓶颈问题。(1)特许经营是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的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特许经营能完全实施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从商流方面来看, 特许经营的采购由一部门进行, 这个部门的任务是熟悉所适销的商品货源, 与供应商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 通过批量进货降低成本, 从而实现商流的专业化。从物流方向看, 特许经营的物流专业化正是其对传统商业的绝对优势。
(2)特许经营可以解决电子商务“服务支持”的瓶颈。特许经营可以让电子商务技术从虚变实,落地生根。帮助企业开展产品推广、市场调查、品牌宣传和CI策划等等。
(3)特许经营可以帮助电子商务树立品牌。依托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将淡化消费者心目中的“虚”不务“实”的印象,迎合消费者求实不求虚的心态,培养消费者的信心,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这有利于帮助电子商务树立品牌形象。
2.电子商务给特许经营带来的好处。(1)传统特许经营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借助企业资源计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研发、生产、供应、营销等环节进行连接,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
(2)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企业外部资源。通过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组员管理等,确保对市场变化的及时了解和迅速反应,保持竞争优势。
(3)对特许经营的网上销售环节带来的好处更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在线销售突破地域的限制,扩大销售量;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查找产品和价格等。
总之,电子商务与特许经营的有效结合正是现代商业模式发展创新的切实体现。下面进一步分析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如何实现成功对接。
三、电子商务与特许经营联合发展的模式分析
传统特许经营石油特许经营总部、特许经营加盟店和受许单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的发展经历了从产品分销特许经营到生产特许经营,再到经营模式特许经营三个发展阶段。产品分销特许经营模式也被称为第一代特许经营,在汽车销售、加油站等行业有很好的应用;生产特许经营往往涉及到专利或占有技术诀窍的使用许可,比如可口可乐的罐装厂;经营模式特许经营也称“全套盈利公式型连锁”,这种模式在零售业、餐饮业、汽车行业以及房地产服务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麦当劳。
1.传统特许经营转向网络特许经营。(1)传统特许经营转向中间特许经营发展。一般而言,中间特许经营模式是指由网络公司等第三方帮助传统特许经营的这些加盟店实现电子商务,由网络公司实行统一管理,根据消费者和便利店之间的地理关系份配送货店,货到付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特许经营是传统特许经营向电子商务上的移植,是介于传统特许经营和网络特许经营的一种中间模式。传统特许经营转向中间特许经营如图所示。
图 传统特许经营向中间特许经营的演变
(2)中间特许经营转向网络特许经营。中间特许经营荏苒是以传统特许经营为母体,只是借助网络电子商务这一营销手段,来增加其经营收益。它在未进入网络环境之前,已经构成特许经营了。而网络特许经营是以网络环境为主题,以其为中心,然后发展出来的特许经营模式,是一种非常新颖的特许经营形式。关于网络特许经营的演变过程及运行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
2.电子商务与既有特许经营企业的整合。电子商务与既有特许经营企业的整合模式有两类,一类是契约合作体,另一类是股权合作体。
(1)契约合作体,又称非股权合作体。它是指公司相互统一共同采取某种经营方式的联合,各企业经营管理仍有独立性,而只是利用对方的业务特长。合作体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合作各方都以自己的身份承担法律责任。
(2)股权合作体。它是由合作各方通过签订合同而建立起来的契约式企业。它有自己的章程、管理形式、组织机构,由董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任命经营班子负责日常经营工作。
3.实体企业实行电子商务过程中自建特许经营网络。实体企业实行电子商务过程中,在完成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基本改造后,为了建立一个物流配送的地面支撑系统,可以考虑自行建立特许经营的网络。总部和各个加盟店之间,产权分离,经营权相对统一。实体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特许经营网络需要有一些基本条件。首先,特许经营要有自己的强势品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拥有很强的忠诚度、凝聚力和渗透性。其次是要有特有的技术和服务。特有的技术和服务是现代特许经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者是要有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特许者所推广的经营管理模式应该是特许人实行和总结出来,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和成功的。
四、总结和建议
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联合之后,相继有一系列的问题要进一步考虑:
1.如何解决网络特许经营的物流配送问题。2.如何解决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3.网络特许经营营销模式,及营销模型的构建及评价。4.网络特许经营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评价。
除了这些,在实现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真正的联合后,相继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这些问题将逐一讨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额贷款;农村金融;财务杠杆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35-02
一、陕西户县两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中,陕西户县成立了西安市信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西安市大洋汇鑫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6年9月18日正式揭牌营业。挂牌半年两家贷款公司就发放贷款124笔,累计金额1950.3万元,收回贷款22笔,金额331万元,贷款余额1619.3万元。
从贷款对象上看,两家贷款公司发放农户贷款883.3万元,占比54.55%;个体经营户贷款395万元,占比24.39%;微型企业贷款341万元,占比21.1%。从贷款用途看,种植业110万元,占比6.7%;养殖业146.3万元,占比9.2%;农产品加工302.3万元,占比18.67%;经商1057.7万元,占比65.32%。贷款质量方面实现“零不良”、贷款回收100%、利息回收100%。
二、小额贷款公司零负债,存在明显的财务资源浪费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只贷无负债”,发放贷款的资金全部为资本金,因此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它的运作存在明显的财务资源浪费。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银行牌照,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是正确的,但是不让负债就有点极端。
以一家虚拟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例,在资本金为2000万元、没有负债的情况下,其资产负债表可以表示为:
表1 模拟的只贷不存、零负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在这种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运作只能靠2000万元的资本金来周转使用,而这2000万元的资本金如果全部发放为贷款,则其后续运作只能靠贷款回收后的资金来维持。此时存在着财务资源的浪费,因为除非贷款损失达到100%,否则2000万元的资本金应该可以通过承担一定的负债来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
三、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适度负债,提高杠杆率
从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来说,可以让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借入资金(从银行贷款、发债等)的方式来负债,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第一年负债不超过净资产的50%,第二年负债不超过净资产的100%,第三年不超过净资产的200%,第四年不超过净资产的300%,这里的资本金起一个担保的作用。以后随着行业的成熟,权益负债率(即负债除以净资产)多大为宜(即放大倍数)可交给市场,不需要监管当局规定。
下面以上述例子中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简单加以说明。
表2第一年:负债不超过净资产的50%
(等价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33%)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小额贷款公司承担一定负债,则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规模将会扩大。在负债为净资产的50%时,其总资产可以扩大为原来的1.5倍;如果负债为净资产的100%,则总资产扩大为原来的2倍。因此,通过承担负债,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规模有所放大,财务杠杆发挥了一定作用,也能够发放更多的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如果定义“简单资本充足率”为净资产除以总资产(即就是权益比率),那么第一负债不超过净资产50%对应的简单资本充足率为67%;第二年负债不超过净资产100%对应的简单资本充足率为50%;第三年负债不超过净资产的200%,其对应的简单资本充足率为33%。第四年以后建议净资产负债率不超过300%,这时对应的简单的资本充足率为25%。
发展初期要进行审慎监管,因为:(1)作为一家准金融机构,其负责人的成长、中层的成长、商业模式的形成、内控制度的形成尤其是风险管理技术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是没有金融机构参股时,需要的过程会更长。(2)我国县域的一些投资者,其资本金的概念还需要加强。(3)监管者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4)美国对这类不吸收存款的放贷公司的监管属于非审慎监管,比如其没有净资产负债比率的要求,他们认为这是金融市场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现在的做法,我国不可简单套用,因为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机构,但是又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可以说是“准金融机构”,我们此类机构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需要一定的规范,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审慎监管。(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些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都达16%,美国一些不吸收存款的放贷机构也非常保守,净资产负债率也就400%左右,处于发展中的我国应该更加审慎为宜。(6)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属于小型机构,目前业务相对很简单,同时为了计算简单,所以本文选择使用净资产负债率而不选择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
表4 权益负债率与简单资本充足率的对应关系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负债的前提条件必须保证资本金足额到位,到位后不能抽逃资本金。资本监管和账户监管必须严格。
二是小额贷款公司负债时不可吸收公众资金,但可以通过从银行批发等渠道拆入资金。如果要吸收存款,就必须申请银行牌照。
三是只要商业模式成功,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负债,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就不一定想转为拥有牌照的银行,因为批发性资金来源也有其优势,监管上也是非审慎监管,这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此类机构存在的原因之一。
【Abstract】The modern enterprise is no longer having an eye on the profit only,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 new topic for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whole process about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ing into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 marketing, finds out the cause-related marketing and share value two marking new concep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brand value,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共享价值;善因营销
【Key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shared value; cause-related marketing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28-02
1 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金融危机和奶制品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中国社会开始关注企业责任问题,此后又经历三星、苹果等品牌手机爆炸伤人、饿了么网站黑作坊食品安全隐患、毒疫苗等事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责任”理解的偏差或主观忽视。在过去,利润最大化是主流经济学强调的重点,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逐利润,这个过程会自然带来产品和服务、消费和税收”。但长期的实践和争论之后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种常B,而不是高不可攀或者可攀可不攀的。一个卓越的企业领导必须对企业存在的经济性、合法性和合义性进行思考[1]。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渐得到完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塑造表面形象,到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长期战略;从认为造福社会就要牺牲企业利益,到以共享价值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转变过程分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营销理念、善因营销理念、战略型社会责任模式和共享价值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又可归纳为战术性和战略性两种层面。
2 早期战术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早已存在,比如春秋时期有关“义与利”的争论。1924年Oliver Sheldon首次对CSR下了定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实际上,仅仅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是一种狭隘的理解,1997年Carroll提出的层次责任理论更好地诠释了CSR,即CSR是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如慈善)组成的金字塔形(后来的学者将其完善为交互圆模式和同心轴模式)。[2]
2.2 社会责任营销理念
这一阶段把社会责任的概念融入企业使命中,是前一阶段的进步,在实施方式和动因上也有很大不同。实践表明,仅仅以义务和高尚来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不合理的,并且效果甚微,要让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必须转变经营观念。社会责任营销不是新的营销手段,而是新的营销观念。它不是短期的营销工具,也不仅是单纯的慈善捐款,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和长期品牌战略[3]。菲利普・科特勒(2010)指出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从产品为中心、顾客为中心,转变为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文精神导向[4]。中国学者李炳毅更是早在1998年就完整探讨了企业该如何有效地把社会责任融入公司战略中。
2.3 善因营销理念
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与艾丽斯岛基金合作开创善因营销(Cause Related Marketing),通过将信用卡的使用与公司捐赠结合起来筹集款项用于修复自由女神像。善因营销也称社会营销、慈善营销、公益事业相关联营销,包括了社会责任中伦理和慈善两个层次[5]。狭义的善因营销是指企业承诺将产品销售额与某项特定公益事业捐款相联系;广义的善因营销包括一切与公益事业相关的促销、公共关系和赞助活动,是营利与非营利领域的合作,达到企业、慈善团体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研究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受“移情”影响对善的企业有高度认同感,因此通常来说,善因营销能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联想度、形成品牌忠诚、提高销售量。但是,善因营销常常会失效,总结起原因如下:
①善因只是掩盖企业真实动机的工具;
②善因行为与消费者道德偏好错位;
③合作伙伴选择错误或与品牌匹配度较低;
④慈善并不能替代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保证质量。
3 现代战略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表明,早期战术性、一次性的慈善活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于是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应运而生。
3.1 战略型社会责任模式
战略型CSR是从长远的角度思考,从创造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企业的社会责任。该模式由“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2000)提出,波特认为泛泛的谈论社会问题意义不大,没有一个企业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它们必须解决与主营业务有关系的社会问题,选取的标准也不是看某项事业是否崇高,而是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企业。
3.2 共享价值的概念
在战略型CSR提出之后,波特给出了共享价值(Shared Value)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市场营销和企业战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波特在2006年和2011年两次探讨这一概念,并给出明确定义和实现方式。波特认为,共享价值并不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甚至也不是可持续发展,它是一条创造经济辉煌的全新之路。它并不是分享企业已有的价值,而是从价值链出发,做大整个经济的蛋糕。而企业解决社会问题,未必就会增加成本,因为它还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生产率[6]。科特勒也指出,未来的营销概念应该包括产品管理上的协同创新、顾客管理上的社区化和品牌管理上的特性塑造。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营销、善因营销、战略性社会责任模式和共享价值五个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演变和完善的过程,在定义和内涵上各有不同,却又互相渗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是商业伦理和市场营销观念可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毅,李东红.企业社会责任论[J].经济问题,1998(8):34-36.
【2】王伟芳.论企业领导的基本道德品性[J].兰州学刊,2007(4):71-73.
【3】赵曙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1):2-8+49.
【4】菲利普・科特勒,何麻温・卡塔加雅,伊万・塞蒂亚万.毕崇毅(译).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