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装备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党的十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国战略理念、战略思路、战略举措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世界历史充分表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要建设海洋强国,掌握世界一流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管理能力。
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十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海洋”两字,指出军队要“保卫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十五大报告提到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这些报告对海洋的表述都只有寥寥数字。十报告首次用40个字完整阐明海洋强国战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首先是反映了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我国近代百年屈辱,直接源自于海上的衰落。海权的丧失,多次打乱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之延后了至少上百年。历史荣辱表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建设海洋强国。其次是反映了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洞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之后,海洋作为国土空间和资源宝库的地位迅速显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成为沿海各国矛盾冲突多发的新焦点。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海上形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第三是反映了对未来的清晰谋划。海洋是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培育未来发展新增长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支持系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战略上突破“海上包围圈”,形成区域海洋控制权,进而推动“和谐海洋”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总之,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自近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深刻领会海洋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海洋强国战略,是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三位一体”的国土战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主攻方向。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拥有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总长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总长14000多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海岛7300多个,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着力开发海湾、海岛等海洋重点区域,培育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石油天然气等海洋产业,有望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保护海洋环境,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生态支撑。目前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溢油风险加剧等,随着新一轮沿海开发全面展开,加强海洋资源环境支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主权保障。海洋强国战略,首先是主权战略。没有海洋控制权,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海洋经济。必须树立海洋国土意识和全球战略意识,开创海洋发展的远大前景。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宏伟战略。近年来,为探索推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广东、山东、浙江、福建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这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海域面积占全国的30%以上,海岸线占全国的60%以上,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左右,是现阶段海洋强国建设的重点所在,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导区和先行区。其改革发展,将为全国海洋强国建设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广东省以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主载体,以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岛等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我国提升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2011年,广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郾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郾5%,连续17年领跑全国。
山东省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主载体,以青岛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2011年,山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3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郾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郾1%。
福建省以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主载体,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厦门市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深化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全国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海湾海岛综合开发示范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试验区”。2011年,福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41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郾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9?郾7%。
我省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主载体,以舟山群岛新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2011年,我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5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4%左右,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0%。从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来看,我省在海洋经济总量、比重等方面,跟广东、山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对策;广东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14-0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速高于GDP增速。但是,在面对海洋经济进入转型期的阶段,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跟不上产业转移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扎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海洋资源具有整体性、流动性和使用多样性等特点。需要将海洋资源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整合,内外联动,使之分布合理,体现出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结构优势。
一、 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特点
(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其区位优势突出、港口资源良好、海洋资源丰富、产业竞争力强。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对海洋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比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3.8个百分点,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均上一个台阶,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潜力也很突出。2004年广东省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41:40, 2010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2.8:44.6:52.6,2011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5.0:49.8:45.2,海洋经济已经实现了由过去的以渔为主,向二、三产业并举的重要转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的后劲更足。
(二)广东海洋产业区域分布特点
广东海洋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体现在珠三角经济增长极、粤东经济区域和粤西经济区域三个地理分区,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经济基础良好,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经济辐射能力非常强,是全国海洋经济三大核心之一。其海洋经济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港口资源、旅游资源和滩涂资源。其口资源主要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但是临港工业却发展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链条。粤东海洋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现代工业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其发展主要是以粗放型为主,离现代工业还有一定的距离。粤西经济区包括茂名、阳江、湛江三个市,其区位优势也很明显,是我国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海洋资源种类多、质量优,港口资源丰富优良,渔业资源丰富,浅水滩涂资源丰富。但是粤西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造成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广东具有很好的海洋资源优势,海洋经济基础雄厚,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广东“十五”期末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40:37,而同期全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7:31:52,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调整。广东下一步将在提升传统优势海洋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临海产业,同时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在产业方面,虽然广东海洋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首位,但以传统产业为主,层次较低,同构严重,过度依赖资源。广东省海水养殖业内部趋同性与单调性明显,滨海旅游业旅游产品项目重复,雷同现象严重,沿海石化建设等临海工业项目遍地开花。需要统筹协调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的临海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科技、滨海旅游等空间布局。
(二)海洋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海洋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由于区位与资源条件的不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状况与粤东、粤西的差别巨大。由于历史的原因,珠三角地区靠近港澳台,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总量大,发展海洋经济基础雄厚,且已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已取得非常好的发展成果。粤东粤西两翼虽然在临海产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劣势,海洋经济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海洋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海洋经济优势。
(三)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较少,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海洋生物制药业是广东的主体海洋产业,相对于山东和浙江等该产业较发达的地区,广东产业规模较小,技术层次较低,发展缓慢。目前,该行业主要布局在中山市火炬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没有涉及该行业[1]。广东的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清洁能源、港航物流服务和海洋勘探开发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乏力,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短板。
(四)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掠夺式的海洋开费了大量岸线资源,陆源排污总量不断增加,沿海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同行业在分配使用岸线、滩涂和浅海方面的矛盾开始出现并日益加剧,如渔业、盐业、农垦争占滩涂的矛盾一直存在,养殖、滨海旅游、海港建设相互影响的问题也很突出。例如,深圳东部海岸的港口区毗邻旅游区,加上大鹏湾海水交换的滞缓,湾内港口运输功能所产生的海水污染已使整个区域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功能受到影响。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一大阻碍。
三、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对策思路
(一)按照区域资源整合构建“三区”格局
根据海域自然属性的特点和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粤东、粤西两翼将重点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广东形成海洋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集聚国内外海洋科技方面的高端研究的资源进行海洋开发。充分发挥珠三角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高新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东西两翼工业主导作用,发挥临海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海石化工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海洋经济新格局[2]。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海洋药物、工业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和海洋生化制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广东参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广州、深圳、珠海、湛江、惠州等地布局建设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后勤基地、油气终端处理和加工储备基地。推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集群。
(二)围绕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三圈”格局
争相开发海洋资源最终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恶性竞争现象,要想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合理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加强区域合作。以珠三角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加强与港澳海洋产业合作,构建“粤港澳海洋经济圈”;以粤东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粤闽台海洋经济圈;以粤西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对接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构建粤桂琼海洋经济圈[3]。充分利用香港进行专项海洋开发的国际融资。通过低息、贴息、免抵押贷款等方式向从事海洋经济开发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给海洋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粤闽台海洋经济圈”合作的重点领域是打造汕厦蓝色经济带,其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汕头离台湾的距离仅180海里,仅次于福建的厦泉漳,是广东离台湾最近的地区,应率先建设粤闽台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学习借鉴福建试建“自由港”的改革发展实践,试建南澳“自由港”。而“粤桂琼海洋经济圈”的重点战略目标是形成粤西、北部湾、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培育湛江、茂名、北海、防城港和海口、三亚等6个海洋经济重点市,共同成为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核心区域[4]。
(三)根据“走出去”战略构建“三带”格局
“三带”指的是“海岸带”、“近海海域(含海岛地区)”、“深海海域”。“三带”格局是从统筹意义上来讲的,意指在开发海洋的同时要保证海岸带开发、近海海域开发、深海海域开发的统筹协调,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海洋资源。依托滨海、海洋与海岛产业与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快近海海岛的旅游资源开发。随着能源战略继续向海洋倾斜,海洋油气等资源开发方兴未艾,而且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资源量约184.58亿吨油当量,开发出来后,将对广东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将海洋油气开发纳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势在必行。广东海洋渔业集中于近海捕捞和沿海养殖,但导致的后果是近海渔业资源大量减少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下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需要将目光投向远海捕捞,要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完善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国际公共海底的战略性资源,包括大洋多金属矿产,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深海油气藏,深海微生物和极端环境的生物基因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都将对广东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合理产生深远影响。
四、促进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化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将海陆一体化提升到战略地位
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推进海陆经济的一体化。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临海的区位优势和海洋的开放性,发展临海产业,辐射带动陆域经济,形成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只有海陆联动,海陆一体,广东才能跳出陆域资源的制约,才能拓展腹地经济,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要站在海陆一体化的基础上,以海陆一体化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指导原则。注重海洋意识的培育、海陆文化的融合、海陆交通的衔接、海陆管理的统一与协调。通过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链的组接和综合管理,把本来相对孤立的海陆系统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实现海陆资源的更有效配置。重点推进当前海陆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发展,推进海陆产业关联度高的区域建设,推进以临海产业为核心的多个海陆产业群发展,编制跨行政界线的海陆经济区统筹发展规划。
(二)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管理
产业布局是一个决策与实施的过程,不但需要市场的调节,也需要政策从宏观进行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统一协调,多个海洋行政部门要分工合作,达到政策制定与实施协调和各个辅助功能到位,避免“九龙治水”,真正实现政府部门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持作用。根据广东省的具体情况,为了推进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化,必须建立健全海洋产业布局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经济职能,改进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经济规划编制工作,以进一步强化海洋产业布局的宏观指导[5]。强化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布局,着力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创新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海岛开发与保护,提高海洋与渔业执法能力,提升海洋公共服务水平,并且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三)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支持发展海洋高等教育,调整优化涉海高等院校的海洋学科专业设置,扩大相关专业办学规模,推进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具有国际水准与广东地域特色的海洋院校和专业,完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复合型海洋创新型人才。实施海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展计划、高层次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建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港澳台地区在海洋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涉海留学人员创业园为载体,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扶持力度,为引进人才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四)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就是科技与人才,必须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方式保证科技资金,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提供支撑。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兴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挥企业的主导力量和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走上发展苗种繁育、绿色养殖、深海生物制品等海洋科技产业化道路。发展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海洋装备业,通过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打造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增长点。着力强化海洋科技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争取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涉海重点实验室,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研究,建设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基地。
(五)完善环境保护政策体制机制
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控制陆海污染源、强化海洋开发项目的环境监管、加强海洋风险管理、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在控制陆域污染源方面,坚持陆海统筹的发展理念,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生态风险和资源消耗性产业在沿海布局,结合近岸海域污染状况和海域环境容量,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实施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限制保护区内及周边海域干扰保护对象、改变海域自然属性、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用海活动。对沿岸海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繁育空间和生态环境。着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海洋污染防治,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美丽港湾”、海洋公园、海洋牧场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海洋产业处于传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通过正确分析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发现广东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着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当粤西地区没有能力承受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任务时,海洋产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需要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从政策上支持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两翼的发展空间非常可观,须通过区域合作发挥地区优势,进行产业资源整合。通过内外联动,扩展发展空间,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毛伟、居占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 河北渔业,2013,(01):43-45.
[2] 董观志、郭明珠.广东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初步研究[J].新经济,2010,(08):88-90.
[3] 陈景春.鲁粤发展海洋经济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11,(03):66-68.
一、以效能回应需求,迅速部署抓好落实
2015年底,按照省政府先行探索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突破园区、聚力招引”的战略部署,印发了《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的通知》(日政办发〔2015〕43号),全市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正式推开。同时,抓住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战略机遇,我市规划的人工鱼礁集中建设区域迎来了项目建设集中阶段,区域用海集中评估评审也成为回应企业和群众热切期盼、降低制度易成本的迫切需要。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要求涉及的各有关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对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涉及的前置性评估评审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没有法定依据的,一律不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有法定依据的,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环保部门组织审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名录,实行告知承诺制;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审查区域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区域化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水利部门组织审查区域化水土保持方案,地震部门负责委托中介机构对重点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气象部门组织开展区域化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发改、经信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实行告知承诺制;海洋渔业部门负责对区域用海和集中用海的统一规划和组织评估;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评估报告审查、报批等工作。各个方面的举措环环相扣、分工合作、形成了改革的强大合力,确保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取得实效。
二、以区域化规模效应打造行政审批“快速车道”
(一)先行先试,突出创新抓好试点。选取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级试点,率先推进改革。一是坚持科学定位,推进园区内试点。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发展实际,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三期和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划出2000亩地作为试点区域。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区域功能定位,将项目节能、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雷电灾害风险等8个事项,确定为前置性评估评审事项。前置性评估评审事项先以园区为单位整体预办,不再让同一区域的创业者、投资者耗时费力重复办理,将评估评审由“零售”变“批发”、“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降低企业的非生产成本和政府的行政成本。目前,汽配园三期已完成420亩土地的场地平整和水电气等基础配套;生物医药产业园推进了500亩土地的场平,启动了路、水、供热等基础配套建设,都具备了项目落地条件。通过区域化评估评审,变“生地”为“熟地”,使以前的“项目等土地”变成现在的“土地等项目”。二是实行柔性管理,最大限度提高审批效率。在加快推进“串改并”和“模块化”审批的基础上,打破建设项目各项前置审批的固有流程,在总体规划框架内,确立了“提前+承诺”的评估评审工作框架。“提前”,就是在建设项目进入功能园区之前,根据已经形成的区域化评估评审成果,提前建立建设项目前置性评估评审事项控制指标目录清单。“承诺”,就是在形成园区控制指标目录清单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两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由申请人依据审批条件书面承诺,并凭承诺书完成其他审批手续;对其他6个前置审批事项,实行成果共享,无需另行组织编制和评估评审。通过这种“两提前一承诺”的柔性管理,变“串联式”、“单体化”为“并联式”、“模块化”,打破了部门和流程界限,多项审批事项同时受理、同时审批、同时办结,只需进行一次性集中前置审批,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投产的时限,从而节省企业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加快实现建设项目的规划落地、项目落地、开工落地。三是坚持市场运作,推动企业减费、政府减负。据测算,创业者投资一个实体工厂至少要盖92个公章,缴纳53笔费用,涉及23个中介,提供300多份材料,需66个环节,耗时2―3年时间,中介服务时间约占项目全部审批服务时间的60%―70%,且存在行业垄断、收费高等不规范问题,影响了项目审批进程,甚至成为影响政府行政效能的障碍。试点单位专门制定了《区域化评估评审相关费用结算办法》,加强对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和业务监管,通过开发区中介库,由政府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了评估机构,并成立了由财政局、纪工委、审计局、检察院组成的联合评审组,与评估机构进行价格商谈,确定相关费用,全部手续统一办理完毕后,与企业进行结算。这一做法打破了评估业务垄断和霸王条款等“瓶颈”,营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解决了中介机构编制报告时虚高要价的问题,节支率达到40%,工业项目落地时间可节省6到9个月,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大幅度缩短了投产周期。
(二)抢抓机遇,突破海上集中评审评估。一是创新实现区域用海和集中用海的统一规划。创新提出区域用海集中审查审批,对全市近岸适合人工鱼礁建设的三大片区、8468公倾海域进行了统一规划,涉及人工鱼礁项目上百个。重点打造海洲湾北部集中集约用海片区,实行整体规划、整体环评、整体论证、分步实施,初步完成《海洲湾北部临港产业聚集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石臼湾海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并已分别通过省政府审查同意转报国家海洋局批复。二是创新实现重点建设用海项目集中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日照市海洋功能区划》和《日照港总体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照区域用海集中审查审批的改革要求,石臼港区南作业区铁路空车牵出线陆域形成工程、岚山港区中作业区15万吨级油品码头配套工程、岚山港区中作业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配套罐区陆域形成工程等6个围填海项目已经纳入整体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大项目试点范围,无需单独进行使用论证和环评。据测算,单个项目节约资金40-50万元,节省审批时间80%以上,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前期资金和办理流程所花费的时间。近期日照港石臼港区南作业区又有4个重大用海项目提出集中审查办理的申请,这是对这项创新工作的直接肯定。
(三)“多评合一”,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日照市以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积极推动并联审批改革,开展“跨部门审批、模块化审批和市区一体化审批”。在区域化评审评估中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制度已经提上日程,实施意见和细则已经拿出意见。项目前期推进阶段所涉及的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碳排放影响评估、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技术评估及评估报告将一次报送,进行并联审批,统一出具“多评合一”报告,将进一步提升前置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三、以考核问效推进事中事后监管
牢牢抓住一个机遇
要抓住加快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战略机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于宁波来说,这不仅仅是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的一次战略机遇。更是全面推动“六个加快”战略部署、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我看主要有三条:一是强化机遇意识。借机加快发展。在宁波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我们抓住沿海对外开放的机遇,加大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建设力度,奠定了宁波工业基础;抓住市场化改革的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经济的规模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宁波新的增长极在哪里?又靠什么争创新优势?我看最大的空间就是海洋。最大的引擎就是海洋经济。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把实施海洋经济示范战略作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以海洋经济的兴起推动宁波新一轮大发展。二是深化机遇研究,借势扩大影响。机遇并不一定是具体的政策,更多的体现为对要素的集聚效应、体制机制的开放创新、经济增长的潜力预期,更多的体现为一个城市加快发展的趋势和在域竞争中的“气场”。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机遇在哪里,如何为我所用,善于借题发挥、借势而为,按照实施国家战略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开展招大引强工作,更深层次推进体制创新,切实把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三是细化机遇运用,借力推动工作。现代海洋经济不是封闭的。不仅仅局限于海洋,它是一个综合经济体系;发展海洋经济也不能就海洋而海洋,就沿海而沿海,而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来研究和部署,坚持海陆统筹,放大联动效应。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更要用好机遇,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之中,在具体实践中善于用海洋的理念来拓展发展思路,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善于借力推动“六个加快”各项工作的落实。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要从港口这一核心资源出发,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的转变,发挥好宁波港对全市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
正确认识两个地位
正确认识海洋经济在宁波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纵观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的发展,都是因海而兴、因海而强、因海而昌盛。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拥有无法估量的通道价值和战略价值,逐鹿海洋、竞争海洋、在保护中开发利用海洋,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主战略。可以说,21世纪已经进入了海洋世纪。谁对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战略”认识深、谋划早、起点高、措施实,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从我们国家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部署。近几年,又把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从北到南布局了10多个沿海开发重大域。就宁波来讲,当前既面临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又面临日益加剧的要素制约和各种“两难”问题。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既有利于突破资源要素环境约束,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又有利于提升传统海洋渔业和临港大工业、扩大港口物流和海洋新兴产业,拓展经济转型的空间,是“十二五”时期我市破解发展难题、落实主题主线的战略途径。因此,在推进新一轮发展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势,进一步强化海洋战略意识,把宁波的发展放到“两个1万平方公里”战略空间层面来谋划,大力推进陆海统筹发展。创新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提升海洋产业发展能级,向大海要土地、要资源、要能源、要空间,积极构筑新的发展平台、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正确认识宁波在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根据国家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今后浙江要形成“一核两翼三圈九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一核”就是宁波一舟山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什么是核心?我认为。核心就是建设海洋经济示范的主战场,就是国家战略的主要实践者。也就是说,浙江能不能真正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主要看宁波和舟山。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宁波和舟山的共同历史使命,也是对我们这几年海洋经济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能不能真正成为核心,承担起龙头引领作用,不是给你一个规划定位就可以形成的,也不是靠“喊”出来的,关键是“干”出来的,最终靠实绩来证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切实强化“两种理念”:一是开放合作的理念,二是主动担当的理念。一方面,要把核心建设作为是宁波、舟山两地合作发展的大载体、大平台。核心只能是一个,不是宁波,也不是舟山。而是一个域整体的概念。建设核心对于舟山来讲等于拥有了一个广阔的内陆腹地,对于宁波而言等于拥有了一个更为丰富的海洋开发空间。要从服务全省、全国大局出发,进一步完善两地开放合作机制,扩大合作开发领域,构建差异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繁荣的开放合作格局,真正把核心建设成为浙江参与域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核心建设中主动担当重任。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地和海洋经济大市,在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示范中,可以说既有基础条件,又有优势潜力,更有重要责任。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的定位,既切合宁波实际,也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更是勇于担当核心的一种体现。从国家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来看,涉及宁波的有50多项。从全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来看。宁波占了近1/3。从省里确定的三项核心任务来看,其中在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宁波不仅有特色和优势,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如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我市原油、铁矿石、塑料、液体化工等市场交易量位居全国
第一;在配套服务方面,国际航运、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展览三大中心将集聚为国际物流业配套的生产资源;在产业集聚方面,除了杭州湾新、梅山保税港等国家级开发外,由北而南谋划形成了一批沿海重大产业功能块。可以说,宁波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在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建设中大有作为。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坚定信心,放宽视野开辟发展新路,放开手脚创新体制机制,放大心量深化域合作,按照“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和我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扎扎实实推进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巩固放大宁波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始终坚持三大导向
坚持港口龙头导向。港口是连接海洋和陆地的结点,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龙头。宁波海洋经济要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最重要的是要放大港口优势,提高港口配置资源能力和港航服务能力。强化港口对海洋经济的带动辐射功能。目前,宁波在港口生产规模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先发优势。但总体上仍属于大进大出的运输枢纽港。下步,要围绕“加快打造国际强港”这一目标,走“大进、细分、精出、增效”的发展路子,扎实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向贸易物流港转型。一是增强港口辐射力。加快推进重大水运工程和集疏运网络建设,启动开展海铁联运综合发展试验建设,积极开发省内外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市场,全面深化与沪浙苏港口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宁波一舟山港的腹地。二是拉长物流产业链。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大宗散货储运基地和交割仓,引进培育一批龙头型物流集团,积极开展进口业务,大力发展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商贸型、增值型物流,打造具有超大规模和鲜明特色的进口市场产业群,力争到2015年市场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三是提高口岸竞争力。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沟通,争取把宁波一舟山港纳入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同等享受外贸集装箱转运、启运港退税、离岸金融、保税交割、汽车整车进口等特许政策,切实优化口岸服务,集聚更多的优质港航物流资源。
坚持转型发展导向。建设海洋经济示范。核心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要立足域比较优势,强化产业转型导向,重点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大工业要择优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临港大工业是宁波优势最强、贡献最大的产业门类,也是宁波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没有临港工业,生产性海洋服务业和新兴海洋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的依存。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发展临港大工业并不必然污染环境,关键看怎么样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认为,宁波的临港大工业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群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之路。“集群化”。就是要在产业集中集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补链型”中下游临港大工业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加快形成域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临港产业集群。“循环化”,就是要扎实推进临港工业园生态化改造,全面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生产方式,切实提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率。“高端化”,就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临港大工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优质钢铁、特种船舶、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加快推动我市临港大工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服务业要壮大规模。形成体系。海洋服务业处于海洋经济的高端环节,与“三位一体”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密切相关,是国际强港的重要体现。要借鉴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业集聚建设经验,高水平建设东部新城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保险、金融仓储、船舶融资等生产性海洋服务业。同时,要完善海洋旅游域布局,有序开发海滨休闲、旅游度假、海洋公园、游艇邮轮、渔业综合体等海洋旅游产品,加快建设象山港一石浦一三门湾海洋旅游带,力争建成浙江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海洋服务业集聚。海洋新兴产业要完善规划。特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是面向未来的全新产业,是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重点领域。相比于港航物流业和临港大工业,我市海洋新兴产业是一条“短腿”,而且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下步,要按照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发展的思路。抓紧编制海洋装备、清洁能源、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海水综合利用及深海开发、海洋新材料等六大海洋新兴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基地,推动海洋新兴产业上规模、上层次。
坚持创新驱动导向。现代海洋经济是科技主导型经济。从建设海洋经济示范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市海洋经济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导向,避免重走粗放增长的老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立足宁波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的特色和基础,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创新要素集聚、海洋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构建“蓝色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一是打造一批“蓝色创新平台”。按照“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的要求,大力整合市内海洋科技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内外优秀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加快宁波大学海洋综合性研究院和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组建海洋研究所,打造海洋领域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特别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有计划地发展一批企业海洋研发中心。培育一批科技型海洋龙头企业和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二是建设一批“蓝色服务基地”。围绕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高技术产业规模化和传统海洋产业技术升级,培育发展一批域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交易中心,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海洋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成果转化的服务基地,为涉海企业提供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三是培养引进一批“蓝色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海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研发、前沿技术科研、海洋基础科研等领域打造一批领军型人才。同时,要弘扬海洋文化,推进海洋文化与科技、经贸、产业的融合,积极申办国际海洋博览会,办好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海洋论坛、开渔节等活动,不断扩大宁波海洋文化的影响力。
着力完善四项机制
完善基础保障机制。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从最基础的事抓起做起。要坚持适度超前,统筹推进交通、电力、水
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在交通建设方面,要按照“一核两带十十岛”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建工程要抓进度、抓质量,已立项项目要抓落地、抓开工,规划拟建的要抓论证、抓申报,加快形成连接海陆、沟通块的快速通道。在水资源和能源建设方面,要加快跨域引供水重大工程、多水源供水系统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与省主干网配套的天然气管网。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强对沿海和海岛地的水资源和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在信息设施建设方面,要大力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扶持发展物联网技术,完善海洋信息系统,健全海洋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经济信息化水平。
完善政策扶持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探索建立财政扶持、企业为主、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海洋经济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培育、重大平台开发、海洋科技研发、生态环境保护、海岛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海洋新兴产业、涉海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要发挥企业投资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对涉海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采取股权置换、发行债券和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并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服务业、先进临港产业和海洋科技研发的投资项目,给予税费减免优惠。要深化水、电、土地等价格政策改革,优先安排重大涉海工程项目用地用海指标,对海岛地的重点项目建设给予适当倾斜。要完善促进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瞄准世界知名企业集团、财团和央企,引进一批海洋经济战略合作伙伴。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07-04
引言
早在2007年9月,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深入探讨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另外在201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会议,使得工程教育得到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工业企业等社会各界的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有了很大的变化,工程教育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合理、加强了实践教学等等,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工程教育方法匮乏、工程教育理论不成熟、工程实践教学不足、工程教育评价无标准等,使得高校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难以满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外知名高校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基于项目的教育(Project Based Education)”等工程教育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CDIO工程教育理念,它是由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提出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在MIT受到CDIO工程教育理念影响的毕业学生,得到企业的好评。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所著名大学都加入CDIO 的国际组织,这些学校的工程院系都已采用CDIO 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教学大纲,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本文将借鉴国际上成熟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教学探索与实践,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探讨如何建立并完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与模式,从而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一、基于CDIO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金赛(Mc.Kinsey)全球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弱,其中有确切数据提到,在2005年,大约60万毕业学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工程技术人员才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他认为存在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偏于理论,学生几乎没有工程项目的实际训练,而欧美的学生则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等综合工程素质,2010年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它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卓越计划就是要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而服务。
作为国际上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 “做中学”与“基于项目教育”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工程教育是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来综合培养学生。其理念是让学生通过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工程项目中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
从上面的CDIO工程教育方法可知,它与我国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法不同,,CDIO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学习,它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与其他学生协调合作来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听讲;它把工程知识与具体的项目挂钩,而不是复杂的理论和公式推导;它让学生去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而不是写作业、考试;它把学生放到有意义的、复杂的具体问题中,而不是坐在教室里看书学习;它强调通过实际项目学习隐含在工程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模式不仅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方案,还创建了实施过程和结果评价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CDIO 评价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参照工业界的需求制定的,因而能完全满足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
本文将把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中,参照CDIO工程教育的培养方案,选取一些典型的工程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反复训练、自主学习,通过这种“做中学”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课本上的一些基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才是他们终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也正适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有限的专业知识。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潜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同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内涵建设质量,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国家海洋装备事业的发展。具体的探索过程和实践内容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培养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工程人才,其培养模式为:四年制本科,“3 + 1” 模式,即三 年在校学习,累计一 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模式。通过在大型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让企业的专家和优秀工程师参与制订学生的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使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在企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开发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迄今为止,我们船舶工程专业与企业建立了三个实习基地:沪东中华(集团)有限公司、中海集团、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的建设将为我们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累计一年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学生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融入企业的工程素质,极大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了注重“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实际工程的建造与设计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制定适合“3+1”联合培养的新型课程教学方案
由于工程教育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其教学内容就必须结合工程、面向工程实践。根据CDIO的标准,教学大纲制定是基于实际的工程需求分析,制定的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以及培养目标必须分析企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时,把每一课程的开设都与该工程的建造、设计紧密相结合,教学大纲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界的实际需要,从而保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到工作单位中有用武之地。
在新型课程改革方面,我们根据CDIO的标准要求,选取典型的工程项目,按照项目的工程分析、生产设计、项目实施的过程,组织学生的教、学、做,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进行系统的生产设计,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并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此外,在课程设计与制作实践方面,设置基础层次和高级层次的课程设计与制作项目。例如:在大四阶段,开设“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海洋工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如图1所示),这种实际的设计项目让学生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开始,经历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使学生具备应用工程知识的能力、设计产品的能力和生产制作产品的能力。
图1 卓越船舶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部分)
而企业培养方案以学生普适性的理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具有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的设计和建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训练为主线,划分为企业工程教育、专业特色实习和专业综合设计三个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应用类课程训练、船舶企业实践、综合设计应用等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系统地学习专业领域知识,逐步地增长工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工程创新的能力。企业课程主要包括:船舶生产设计(必修)、造船企业经营与管理(选修)、先进造船技术(选修)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聘请企业工程师讲解,在企业完成本模块的教育,做到讲授、参观、实践穿行,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特色内容与企业实践充分结合。
1.船舶生产设计:第七学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或教育培训中心,由企业导师进行讲授、带领参观及实践穿行。 根据提供的船体某分段生产设计图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该图纸的识读、了解船体建造的各工艺阶段及加工顺序、确定该分段生产设计的要领,绘制工作图、工作辅作业图和管理图表的编制等。
2.造船企业经营与管理:第七学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由企业导师进行讲授。 现代造船模式、造船工程的计划管理、船体建造过程的管理和造船定制管理。
3.先进造船技术:第七学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由企业导师进行讲授。 船系统的组成、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敏捷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过程重组。
表1 企业工程教育方案
(三)提高船舶工程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
专业教师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力量,其自身就必须具备“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作为大学教师一员的专业教师又必须从教师职业要求出发,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所以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科类大学教师应是“卓越工程师”与“卓越大学教师”的结合体。根据CDIO的标准,要求积极采取措施让教师深入社会、企业,并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产品的设计和分析能力。具体措施包括:专业教师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利用假期到企业去工作、把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作为聘用和晋升的条件。因此,专业教师就应该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优秀工程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也要非常丰富。作为教师就应该主动深入企业积累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这不仅能在基础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的工程实例,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伟大工程师的榜样。
针对上述措施,我们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近两年来共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国内著名高校进行产学研3人次、国内访问学者2人次。将青年教师派到大型企业中去学习,并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传播企业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理念,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水平。
当专业教师从企业高校实践、学习回来,就鼓励他们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把工程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发表研究论文,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使教学效果臻于完善。另外,课堂教学应该选取典型的工程项目,确保项目训练的完整性以及工程基础知识的连贯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
(四)建立工程教育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教学是开辟和完善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内容之一,在人才培养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第一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第二课堂在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人员、规模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有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年级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方面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学生多样化、多元化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动力,让学生随时走出“理论”的课堂,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训,做到“研中学”、“做中学”。近两年来,本专业教师通过这种创新项目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与实际项目进行零距离接触,促使他们积极了解船舶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广博的工程背景知识下,冒出创新的火花。近两年来,船舶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十余次,例如:参加每年一次的“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如图2所示是学生创新项目“三体船连接桥新型结构形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这种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还能增进师生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图2 学生创新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图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以及当前国内工程培养还存在问题,本文借鉴国际上成熟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高校和大型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设计、工程建造项目为背景,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通过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发现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仅要派教师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工程训练,并获取实际工程经验,同时也要邀请企业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到校兼职任教或演讲;另外,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实践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将不断努力地改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法,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丁笑炯.探寻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之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2] 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