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商业模式

农产品商业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商业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产品商业模式

农产品商业模式范文第1篇

Abstract: Since 2012,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has developed explosively in our country. The fresh products supply chain which core is the E-commerce enterpris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SC in operation mode. This paper began with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fresh products SC, and analyz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SC which core is E-commerce enterprise. And then discussed its change in information flow and business flow and producing plan and logistics. At last it put up forward some relating advices.

Key words: fresh agriculture products; SCM; E-commerce enterprise; operating mode

生鲜农产品领域被称为电子商务最大一块蓝海。随着阿里、顺丰、京东、中粮、苏宁等企业的加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以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颠覆了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本文将试图分析以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的新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化。

1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是以批发市场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和运行的。链条从农户延伸到最终客户,节点企业数量众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批发市场流通效率不高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对保障城市供应、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总体规划,大部分农批市场地处市区地带,受到严重的交通制约;而且很多批发市场设立较早,后期建设没有跟进,物流设施设备以及技术相对落后,生鲜农产品损耗严重;而且流通环节的增加延长了流通时间。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1.2 质量安全隐患和高昂的流通成本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很难建立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以及物流设施、设备、操作流程、保鲜贮藏的一系列标准,因此质量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链条越长越不利于企业间合作关系,无法达到整体效率最优。因此造成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效率低下,市场混乱,供应链保障能力良莠不齐,市场各个模块没有系统性连接,配合不紧密,最终导致流通成本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

1.3 产销结合不紧密

传统链条中,分散的农户没有完全介入供应链活动之中,在与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对接中话语权不足,在农产品供应链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使风险更多地转移到了农户身上,且使其利益受到侵害。而且由于农户生产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严重的不对称,使农户的种植生产极具盲目性,因此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

1.4 信息化水平低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太低,信息流通不顺畅。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批发、运销、零售等环节的经营参与者以小规模生产者和商家为主体,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而且在农产品生产者、个体经营者和农产品经销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缺乏信息共享的意识,因此影响供应链整体运作。

2 电商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分析

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即以电子商务企业主导组织供应商、物流企业共同建立的功能网链,并由电商企业实施运营管理。近几年,随着电商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商企业纷纷将触角延伸到被誉为电商领域的最大蓝海――生鲜农产品市场,京东、阿里、苏宁、1号店等电商企业开始角逐电商领域这最大一块蛋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出现,使农产品市场和供应间的环节减少了,距离拉近了。需求信息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电商反馈到前端农户处。这样的条件下,农户的生产决策就会更贴近市场需求,甚至可以在用户拉动下进行生产。这使得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小农户对应大市场迎刃而解。

按照供应链运作的驱动力,可以将以生鲜农产品电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划分为两种类型: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下面就分别对这两种供应链结构进行分析。

2.1 推动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运作结构分析

如图1所示,在推动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结构中,电商企业作为核心环节,根据自身经营的生鲜农产品品类,寻找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向其采购并储备生鲜农产品。再根据顾客的订单情况,经由电商自建的物流或者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协助下从电商仓库转送或者直接从产地直接送达顾客。上游供应环节包括原产地农户、合作社或经销商,甚至部分电商也拥有自建基地,比如沱沱工社在北京平谷区马昌营镇自建有机农场1 050亩,以有机蔬菜和水果为主,面向顾客提供自产蔬果。推动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上游农户或合作社、经销商基本是要凭借自身对销售趋势的预测,来进行生鲜农产品的种植和收购,再根据电商企业的订单销售出去。推动式供应链对于电商企业而言要求较高,需要电商企业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要求电商拥有生鲜产品的具备专业的储存设施设备,对生鲜农产品能够进行高效的储存管理以及产品供应,从而保障对客户订单的满足。

2.2 拉动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运作结构分析

在拉动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中,供应链的运行是在订单的驱动下进行的。当客户下达订单后,电商企业需要按客户订单进行采购、备货、发货,完成订单。在这种结构中,电商企业需要与上游建立高度的信息共享与协调运行,以保证客户的订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特点,上游农户、合作社或经销商运行过程中,则基本还是拉动流程进行。在此结构中,电子商务企业通常不需建设仓储场所。比较常见的是在应季农产品的预售过程中,电商企业通过平台获得客户的预订信息,并迅速传递给上游供应商,供应商则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采摘和配送。较为极端的案例,是在淘宝聚划算平台曾在2014年推出的全国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客户可以按照聚划算平台的各种套餐,支付一定金额,自行设计一定规模土地上的种植计划,并在收获期获得土地上的全部产出。这种链条的运作是完全的拉动形式,从最前端农户的种植环节开始就是在客户订单下进行的,因此完全实现了市场供求的对应,为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

3 电商企业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革

对照传统供应链与电商企业为核心的新式供应链,可以发现电商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革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信息流变革――信息共享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下,信息的传递基本逐级经过供应链上众多节点企业传递的。节点企业只能依据上下游企业了解生鲜农产品供应或需求信息。作为供应源的农户而言,与市场需求方完全是信息割裂的。因此,牛鞭效应等问题普遍存在。而在电商企业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直接通过平台获取客户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并且借助信息平台与上游供应方及时共享,因此信息流更体现了共享与同步,从而为上下游企业的同步运作提供了有效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本身拥有信息流的管理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凭借着平台和背后强大的数据库,电商企业比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甚至零售商更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并对市场需求信息作出更准确的挖掘和分析,对客户消费行为、消费规律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而为供应链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流的变革,有助于消除上游农户与下游客户间的信息壁垒,为生鲜农产品供需对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2 商流变革――传统市场转向互联网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下,商流是在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商、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超等实体节点企业间进行的,主要是发生在现实市场环境中。基本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物流与商流并行的形式进行。但是在电商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中,商流的发生则是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客户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产品的挑选,并进行交易。客户的选择余地更大、商流资金流的进行更便捷。但从另一角度看,商流物流的分离,也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等问题。而且客户在没有看到真实产品的情况下,购买的主动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商流也有一定程度的制约。这也要求电商企业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展现产品生产、加工以及物流信息,严格管控产品质量,消除客户的种种顾虑。

3.3 生产计划变革――需求预估能力

由于生鲜农产品种植具有周期性特点,但其消费是持续性的,因此在电商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中,生产计划的制定也发生了变化。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供需完全分离的计划方式,电商企业为核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要依托平台优势,借助强大的数据资源,对需求进行相对精确的预测基础上,更合理地制定中长期采购计划,从而驱动上游农户、合作社制定合理的生产种植计划,以实现供应与需求对应。甚至可以考虑将看板管理思想引入到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中,根据客户的订单周期或历史订单规律,对需求品种以及时间进行预判断,结合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制定农产品的倒茬轮种计划,从而使产品供需更趋于一致。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在电商企业推出的生鲜农产品的预售中,电商企业根据预售订单信息,向上游农户或合作社发出采购订单,农户或农合在指定周期内,采摘生鲜农产品,并发给客户。如前面提到的阿里聚划算平台推出的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客户的订单,决定了土地上的种植品种,实现了完全的拉动式生产计划。这种生鲜农产品的预售形式,将订单农业做到了极致,也为农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思路。

3.4 物流变革――原产地直供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数量多,因此物流时间长、环节多,经常造成物流成本提高、产品损耗严重等问题。而以电商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下的节点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因此物流环节也相应减少,损耗也大幅降低。甚至还可以根据电商平台接收的订单信息,直接由原产地发往客户的更直接的物流过程。这种变革减少了生鲜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供需直接对接,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损耗。当然这对于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生鲜农产品物流质量,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冷链物流企业数量有限,物流成本偏高。这也是生鲜电商企业要突破的一道壁垒。

4 生鲜农产品电商为核心的供应链运作的相关建议

4.1 建立与上游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关系

电子商务企业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行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供应的不稳定。由于上游对接的是分散农户,因此作为核心企业的电商企业要想保证供应质量以及供应的稳定性,就需要与农户或农合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技术、信息、质量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扶持,同时对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还要重视对农户或合作社等组织的合作意识、履约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以保证链条运行的稳定和产品的品质。在这种模式变革之下,合作社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它既代表农户与电商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代表电商企业对农户提出质量、时间等要求。是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4.2 推行冷链物流跨区域合作

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物流的专用性、时效性是制约电商企业的瓶颈因素。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新鲜的产品送达到客户手中,除了要对库存品类、数量以及仓储技术合理管理外,还要对于运输配送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目前生鲜电商企业基本是采用外包和自建物流两种模式。自建物流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管控物流环节,确保物流质量,但是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物流的设施设备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只有资金雄厚的电商企业能够维持。因此电商企业应与冷链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关系,积极拓展区域合作伙伴,积极开展共同配送,推行跨区域运作。

农产品商业模式范文第2篇

1 农村便利店运输现状分析

1.1 便利店自提

便利店自提模式作为如今私营便利店最为传统的采购方式之一,其方式是自有车辆从便利店出发在一个或多个供货点采购所需货物后回到便利店完成一次采购活动。一般将小型便利店店内货架作为临时储存的区域。采用这种采购方式优势与劣势非常明显:一方面,便利店自己负责采购及运输,其过程可控程度高,并且采购运输活动可以随时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每次采购批量不大,运输活动也仅仅针对自有便利店服务,其采购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1.2 批发商配送

农村便利店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销售的商品的品类数量及采购规模不及城市连锁超市。通常具备采购实力的连锁超市会与批发商或者进一步与商品制造商协调采购后的运输问题。一般便利店只能向大型的批发商采购且议价能力弱,对于某些不具备运输条件的便利店,可以选择提供配送的批发商,将订单下放给批发商后,指定日期由批发商安排货物运送回门店。如图1所示,对于批发商A来说,便利店a,b,c,d,e,…,M,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商品需求。送货车按照milkrun的路线运输,假设送货车的运载量为10,批发商A从便利店a开始配送,a的需求量为2,b的需求量为3,c的需求量为5,a、b、c的需求量总和为10,配送车辆送完便利店c后回到仓库,开始下一次由便利店d开始的运输,直到每一个便利店配送完毕。[ZW(DY]Ronald H.Ballou.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ZW)]

图1 批发商循环配送模式示意

1.3 农村便利店现有采购运输模式不足

1.3.1 采购方面

独立的农村便利店各自寻找供应商合作伙伴,采购的价格和自身的谈判能力密切相关。通常来说,独立便利店采购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采购数量低,议价能力弱。由于仓储库位少,通常超市陈列架即为商品的主要储存点。

第二,独立便利店的采购实力弱,不具备与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实力。商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第三,采购地点局限于周边批发市场,采购种类缺乏多样性。

1.3.2 运输方面

在运输方面,无论是批发商配送,还是便利店自提的方式,高频次、低运输数量的运输方式都带来了相对较高的运输费率。

第一,若便利店自己到批发商提货,每家独立便利店需配备价格高昂的运输设备,但运输工具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第二,若是批发商配送的方式,由于批发商会集中某个地区的需求集中送货,因此送货时间不确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货物短缺。

2 联合采购、运输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人们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和以前不同。各个便利店更需要多元化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购买需求。独立便利店的采购特点带来高昂的物流成本,直接导致商品价格飙高。在各个便利店之间,其关系不仅只有竞争,更重要的一层关系是合作共赢。

联合采购以及运输可以有效解决独立便利店采购成本、物流成本高的问题。联合采购是指多个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合成的一个联盟,进行集中采购活动。联合运输通常是指使用某种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路线来运输不同托运人的货物,并安全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

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零售企业开始探讨向店铺联合运输,以提高物流效率,特别是从便利店总部向连锁门店配送的方式开始普及。曾经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日本有超过55.4%的零售企业采取共同运输的方式。

和独立的便利店采购运输相比,联合的方式降低了单次采购和运输成本。因此,要整合独立便利店的运输资源,与其他的独立便利店建立独立又合作的便利店联盟,以实现运输资源共享节约成本的目的。

2.1 联合采购的目标及优势

传统的采购模式涉及两个主体,企业和供应商。联合采购的主要目的是将多个独立便利店整合成一个采购整体。在采购上共同进退规范采购行为,避免同行业的恶意竞争,能有效增加和供应商的谈判筹码。联合采购下列优势是农村便利店独立采购所不具备的。

第一,多个村、镇的便利店采取联合采购,扩大了采购规模,提高了采购联盟对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若能联合具备采购实力的连锁超市或是联盟规模足够大,则可以面向生产厂商,缩短供应链,流通速度加快,采购价格更低,商品的质量也更能保证。

第二,以采购联盟的方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合同的方式合作,提高双方的信誉度,避免了由于合同关系时常变动带来的不稳定合作。稳定的合作营造出双方良好的合作,互利共赢。

第三,以联盟的方式联合采购,其采购实力增加,可提高便利店在售商品品类数量,扩大消费者选择空间,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2.2 联合运输的目标及优势

通常运输优化有三个目标,分别为运输成本优化、资本优化以及运输服务优化。其中运输成本优化的目标是,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将运输和装卸成本减到最低。资本优化的目标是减少物流系统设施投资,降低投资风险。运输服务优化的目标是用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投资,可以得到超过投资的收入增长。收入增长来源于物流水平的提高。对于在便利店联盟内的商家,采用联合运输可以具备以下作为独立门店所不具备的运输优势:

第一,若采取联合运输模式,依据各个门店的产品需求,化零为整,采取整车方式为联盟内成员配送。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单店单次配送的成本。

第二,各个门店的运输设施以及设备,资源共享,减少联盟内整体运输设施投资风险,联盟对运输设施拥有者给予补偿以平衡其资金投入。

第三,高效率多种类的运输方式,增加门店内产品种类,提高了门店的运输服务水平,门店客流量增加,带来门店营业收入增加。

第四,联盟内成员不仅共享运输资源,而且作为整体提高了对上游批发商的议价能力。同时建立联盟共有仓库,采取批量采购的方式得到更低的进货价格,增加进货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利润差。

3 可行性分析

任何在社会上稳步发展的企业都有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在这个商业模式当中交织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农村独立便利店来说,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是它的顾客、供应商、物流商、各类合作伙伴等,他们通过各式各样的交易结构相互拉扯,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生态系统。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不断优化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不存在永远完美的商业模式,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家们会不断将旧的商业模式切割,重组成新的商业模式,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其利益相关者联系如图2所示。

图2 联合采购、运输模式示意

农村的独立便利店依托于附近村民采购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存在于社会之中。不同的便利店销售的商品大同小异,这为联合不同便利店采购与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联合的目的是整合不同便利店采购与运输的需求,其参与者除开不同的便利店以及物流企业之外,我们还需要有一个第三方企业作为这次整合的主体企业。这个企业可以是活跃于城市的连锁超市,将农村便利店整合成自己企业旗下的便利店附属品牌,作为从城市流入农村消费品的销售渠道,丰富农村便利店的产品种类。与此同时,挖掘农村优质农副产品,作为城市连锁超市生鲜产品资源。以这样的方式直接对接农产品产地,有效缩短了供应链长度,实现双向 物流,为城市连锁超市供应更新鲜、价格低廉的优质农副产品提供可能。除了前文所述联合采购与运输本身带来的优势以外,针对便利店的联合采购与运输模式还有如下的优势:

第一,政府部门扶持。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常常存在“农户贱卖,终端客户高价买,中端批发商截取大量利益”的情况。例如在陕西省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产品依旧采取“农户―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个体摊贩―消费者”这样的销售渠道。另外,由于农户对市场没有良好的把控,常常导致优质农产品滞销问题。例如,山西省2000年苹果滞销,2011年油桃滞销。这些问题是农户看重一度热销的农产品,一哄而上盲目种植的结果。联合采购其运输本身并不是政府行为,但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大型城市企业联合农村,解决农户产品销售问题,增加农户收入,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样城市企业领头组织发展农村经济,联合中小企业一起发展壮大。

第二,有效优化供应链结构。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方面,越是新鲜的产品越是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爱,另一方面,与此相关的农副产品的供应链的情况却不能如人所愿。通常情况下,农产品流入销售市场有着一条长长的供应链。这直接导致了销售时间长,多次转手销售增加了农产品的损耗以及价格增高。以超市联合农村便利店的方式,将优质农副产品直接对接给超市,缩短供应链,减少运输时间。改进后的销售链条变为“农户―采购小组―配送中心―市场”,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直接从供应地到销售地,满足了农户以及顾客的需求,打开农户的销售渠道的同时也扩展了超市的采购渠道,双方均有获利。

第三,如果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准备取代已经成熟的旧的商业模式,则需让各个利益参与者看到更丰厚的利润,或整个环境的发展趋势。

建立联合运输系统需建立更为完善的物流设施体系,以及要求合作企业、加工企业有着更为优秀的业务水平,从短期投入来看,这种做法会增加在建设成本以及运营成本上的投入,但在另一方面,这三类企业的业务能力也迈上新的台阶,前期的投入资金会在随之加大的业务量的利润中得到有效补偿。最重要的是,建立联合运输、联合采购体系,在长远利益上必定是大于现有旧的零买零卖的模式的。

4 案例分析

在农村便利店的整合方面,苏果超市已有丰富的经验。苏果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如今苏果超市是江苏省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从1998年开始,苏果超市开始改变其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开始进入农村市场,在溧水县开了第一家门店后迅速扩张,苏果的加盟店覆盖了江苏80%的乡镇。如今其门店种类有如下几种。

第一,区域集体加盟店。若区域整体经济状况良好,那么整个区域供销社门店集中加入苏果连锁体系。

第二,区域选择性加盟。若区域不具备整体加盟苏果的实力,那么苏果选择相对有实力的企业加盟。

第三,苏果自营店。苏果一直在探索“店配合一”的模式。由这个直营店直接负责向区域范围内的加盟店农家店的商品配送业务。在已实行“店配合一”的区域,其对农家店统一配送的比例提升到60%~70%。

对于任何一种苏果门店,苏果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都会严格按照连锁经营的要求,对每一个门店实行进货渠道、配送方式、核算、价格、布点、管理、门店形象这七个方面的统一管理,确保各类门店“连起来,锁得住”,营造出连锁超市的规模效应。

农产品商业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 商品流通渠道 商业模式 市场

引言

目前,一个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村流通体系正在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农村商品流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民增收,抑制农民消费,阻碍着农村的市场化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已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和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及地位。将现代流通推广到农村,必定对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村流通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构建现代化农村商业模式。

1. 我国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通过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弊端,农产品流通渠道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农产品流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和实践界在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方面作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讨。比如构建以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从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易条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革新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提高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完善批发市场、构建农产品新型营销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零售业态和交易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渠道结构信息化、主体组织化及联盟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思路。

2. 如何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

在目前条件下,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的关键,应该针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从渠道关系、流通业态、流通技术和手段、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等五个层面进行创新。

2.1渠道关系创新

迄今为止,渠道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以效率和效益为重心以权力和冲突为重心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演变。而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正是渠道关系学派研究的重点。根据我国农业现实,可考虑从资源优势的角度发挥三个联盟主体(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农产品渠道联盟模式主要应涵盖生产、加工、流通三方面的内容。合作社(协会)指导下的农户生产联盟主要是以农户间共通性和互补性资源,建构产业群聚体系,整合农户间专业化技能、信息和生产设施等关键性资源,以一致性的定位,推动农产品生产技术化和规模化,推行横向渠道联盟。比如:蔬菜联盟、水果联盟、谷物联盟、西瓜联盟等。他们采取共同采购种苗、共同育苗、共同租地、共同采购种子、农药、肥料,共同采购农用机具进行农产品生产。因为农户的分散性和弱组织性,这种联盟应在合作社或者其他农业协会的指导下,遵循积极引导、操作透明和农户自愿的原则进行。

基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可考虑利用“龙头”加工企业农业生产技术和食品加工优势,通过建立“企业加工联盟体”,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这种联盟纵横模式都存在,但主要应该发展横向联盟的虚线矩形部分,使农产品物流基地的企业按照专业化的原则组织农产品物流活动,依靠整体优势和优势互补,形成一定的综合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而促进农产品物流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而且在存储、运输、装卸、加工、信息管理,中介等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和集成,从而在基地内可以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以其更有助于加速农产品流通速度。

2.2流通业态创新

商务部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努力提高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因此,流通业态的创新成为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关键。流通业态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营方面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业务,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发展有利于引导销售的超市化、配送集中化,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使之促进农产品物流向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

2.3流通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

业态的创新必须以流通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作为支撑,它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技术保证。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5%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要想减少流通损耗,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绩效,应该从实现物流系统高效率入手,把传统的物流途径简化为由生产者经配送中心到达零售终端,从而推动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

2.4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创新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政府主要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政府非市场化手段盛行。因此,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变“管理者”为“服务者”,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平台和政策保障。

一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政府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农村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识别真假信息;大力培训农村信息化管理人才。

二要转变对农产品流通主体支持方式。对农产品龙头企业而言,要将支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出口创汇、产业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转到发挥其对农户、特别是中小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上。财政支持要取消无偿支持的方式,改为全部通过贴息,或建立担保基金的方式进行。对农合组织,要加大对其在财税、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如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专项资金支持、信贷支持等。

三要完善农产品流通立法。国家要尽快制定有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公平交易等法律和法规。

结语

农产品商业模式范文第4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农产品市场是行业老大、品类老大的天然诞生地,先行一步的益海嘉里,旗下的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口福、胡姬花等,大约占市场份额四成以上,就是最好的例证。

还找什么?做老大的市场,就在我们一日三餐的厨房餐桌上,就在品牌集中度高度分散的农产品市场上!

路径一:发现行业,先者生存

每一个缺少强势品牌的行业和品类,都是宝贵的做老大的战略机会!

也许你没有想过,长期以来,我们天天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鲜肉、海鲜、禽蛋和众多调料,许多品类是品牌荒地,无人重视,甚至没有包装,裸奔着。一斤猕猴桃的价钱卖不过一个新西兰佳沛奇异果;还有许多产品,以产地命名,真假原产地品牌互相倾轧混战,阳澄湖大闸蟹年年打假年年假;还有一些领域,品牌集中度高度分散,湖南十几家香干企业都敌不过一个馋嘴猴香干;还有一些品牌,缺乏营销和管理经验,品牌价值做得不实,一有风吹草动,品牌同样遭殃。如五常香米事件、脐橙染色打蜡事件等。

行业不成熟,竞争不规范,恰恰是后来者的最大机会!不成熟的行业一定是“两低一无”的状态。“两低”,即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一无”,即没有强势领军品牌。找到这样的行业,就等于找到了做老大的机会。

传统的行业和品类也是做老大的好地方。

凉茶是传统的。几百年来,整个凉茶行业偏居两广,在街边叫卖。王老吉率先突破行业束缚,把凉茶灌进罐里,用现代营销在全国吆喝,王老吉火得一塌糊涂。

榨菜也是传统的,一提起榨菜,原来是大罐子散装的,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只有笼统的四川、涪陵等地域的概念。乌江榨菜率先扛起品类代表的大旗,做起了榨菜品类代表,在榨菜行业遥遥领先。

传统地域名品是非常珍稀、价值巨大的营销资源,有远见的企业要善于在传统名品的品类中发现机会,洞察价值,及早下手传统名品品类做品牌,做老大。

《大趋势》作者约翰・纳斯比特说得好:“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厨房里没有小市场,餐桌上孕育大品牌。现在正值农产品品牌快速生长的关键期,无数品类市场蕴含着众多做大企业做大品牌的战略机会。

路径二:瞄准龙头,以长击短

瞄准龙头的弱点,实施颠覆。

成功,有时是成功者的拌脚石。在局势已经发生变化了的时候,老牌企业凭经验办事、固守模式、不思创新等问题开始出现。颠覆者的机会来了!

在低温肉制品市场,得利斯是先行者,大传播手段用得不多。2007年,羽翼渐丰的雨润抓住得利斯弱点,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不间断地投播雨润低温火腿和雨润冷鲜肉广告,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空前提高,一举超越得利斯成为低温肉制品的代表品牌!

成功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是没有希望赶超的。后来者的成功逻辑应该是,成功者怕什么,我就做什么。

老大的对立面往往是老大最薄弱的点。如果你站在它的对立面,老大对你则无能为力。因为老大的优势和长项是不能改不能丢的。老大越是强大,特点越是鲜明,挑战者越容易在它的对立面找到机会。

可口可乐是经典的,百事可乐是年轻的;娃哈哈卖纯净水,农夫山泉就卖天然水;当和其正改变了完全克隆王老吉的跟随战略,诉求“和其正清火气,做人要大气”,同时主推“大瓶”装,情况才有了实质性的改观。

路径三:开创品类,老大天成

创造人无我有的竞争优势是所有竞争战略追求的核心。开创新品类,正是这样一种实效的蓝海战略!

用创意思维+创新技术创造全新产品,开创新品类。

喜之郎果冻――晶莹剔透口味清香爽滑;旺旺雪饼――一种由大米面做的饼干,有着爆米花的清香;波力海苔――像紫菜似的含在嘴里能化。

用技术工艺在老品类的基础上创新,创造新品类。

啤酒中的生啤、冰啤、原生啤;思念推出只有10克重的“玉珍珠”、“黑珍珠”系列袖珍汤圆;洋河蓝色经典“绵柔型”白酒;“木糖醇”口香糖等均属此类。

用创造或发现的新概念去抢占品类资源,为己所用,从而创造新品类。

“派”(夹心甜点)这个概念由好丽友从韩国带来,率先占有率先获益;三辉、盼盼等把面包袖珍化,单个分包,开创了“法式小面包”新品类;南方黑芝麻糊开创了糊品类,如今又创造了黑芝麻露。

用杂交营销理念创造新品类。

做加法:农夫果园将水果汁和蔬菜汁混合在一起,在纯果汁和果汁饮料之外,开创出果蔬汁市场;做减法,反向杂交:酒本来就是乙醇的代名词,打破它,无醇和低醇的酒诞生了。

还可以打乱原有的秩序和规则:牛奶本来是喝的,干吃它,诞生了可以嚼着吃的奶片;把早点当成正餐,永和豆浆让大陆人耳目一新;米饭是典型的主餐食品,能让它吃着玩吗?锅巴做到了;北京御食园将冰糖葫芦、甘薯袖珍化,改变食用场景,成为饭后茶余的休闲新宠。

路径四:模式驱动,整合为王

商业模式:在经营系统上构建差异化!

史玉柱预言:第三代企业家赢在商业模式!小肥羊的不蘸料火锅是一个产品创新,但是这种优势很容易流失,小肥羊最终能够成功,更大的制胜因素是由于采取了连锁经营的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的“保护”下,在全国开了600多家特许加盟店,进入了7个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用不同的方法(转下页)(接上页)做事。

麦当劳是全球最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可是麦当劳的总裁克罗克说自己是做房地产的。原来,麦当劳不是就快餐做快餐,它的快餐将房地产生意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店铺都经过精心考察租下来,租金20年不变。然后把店铺再租给加盟商,并向每个加盟商加收20%的租金,以后根据地产升值的情况进行递增。这就是典型的商业模式的力量。

整合与借势,模式创新的关键。

一家企业能够在多大的范围、多高的层次、多强的密度上去组织资源,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发展边界。

农产品商业模式范文第5篇

我们认为,部分原因是受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PE和VC行业全年募资及投资额下降;另外,2012年是农业经济运行的“小年”,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农业企业利润水平下滑,这也是农业投资放缓的主要因素。

2013年的农业投资,面临非常好的机遇:

其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经济回升必然带动农业经济的走强。经历了2012年的周期低谷,2013年部分农产品走势将会出现反弹,如猪肉价格,相关农业企业将会受益。

其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农村人口和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减少,为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机遇。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的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率已于2010年超过50%,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但距离发达国家70%-80%的城市化率还有较大差距,按照每年2%左右的发展速度,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10~15年。

其三,消费升级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机遇。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大量的、松散的农户所供应的农产品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从长期来看,还要依靠标准化、工厂化的农业企业来解决。

未来有四种类型的农业企业可能会脱颖而出:

1.规模型农业。农业本身是传统产业,在过往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大批靠规模取胜的企业,比如涉及大宗农产品的种植与养殖类的公司等。这类企业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对资金需求有较高的Cye门槛,后来者进入该领域短期内不会马上建立竞争优势。这类企业虽然短期利润率水平不高,但是盈利能力比较稳定,对于投资人来说是“现金牛”企业,商业模式成熟,可以快速的扩张和复制,而且在稳定的现金流保证下,企业可以向上游和下游同时拓展,延长产业链。

2.技术型农业。农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是不断有新技术加以应用,农业科技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比如种子、农药、兽用生物制品等,就属于这一类。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所从事的细分领域技术壁垒较高,通常需要大量的时间、人才和物力的积淀,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门槛较高。这类企业通常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估值,因此也是投资者竞相追逐的对象。而且这类企业的产品需要经过国家的登记和认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未来更容易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在行业整合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