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智慧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智慧课堂;创建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层出不
穷,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许多身处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思索的一件事情。笔者经过长期的总结和研究发现,智慧课堂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创设动感课堂――智慧课堂的前提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多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承载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来主导。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和定理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创建智慧课堂之前,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创设动感课堂,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人们经常用到的物品具有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由于在课下学生都积极地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因此,学生的热情都比较高,在课堂上他们都希望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课堂变得动感了,智慧课堂才有可能构建。
二、情境创设――智慧课堂的感知
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拿几个不同的物体到课堂上,如正方体、圆锥、圆柱、三棱柱、四棱柱和长方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分辨哪一个是长方体,并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自己过去所学习的长方形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很快就能够辨认出来,这样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而且在看到其他的不同物体时,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
三、动手操作――智慧课堂的关键
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热衷于表现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学到了一首新的诗词,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给父母,在课堂上他们也同样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动
手,向教师展示自己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
容,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所学知识的用途,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前文的“轴对称和平移”为例,在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计一个轴对称或者是平移的装饰图案。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极大的启发,使数学知识不再是僵硬、死板的知识,而是变得灵活多变起来。
四、生活化课堂――智慧课堂的核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的。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简单的乘除法以及随处可见的数字,这些知识的应用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必须要回归于生活。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脱离了生活,数学知识就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架起生活与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购物”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单独去超市尝试一次购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数学知识。再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些图形是在不断运动的,他们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和原理。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尝试,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并且生成智慧,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有助于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总之,智慧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想要构建好这种课堂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创设合m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智慧课堂才有可能成功构建,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以后进入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敏.聚焦智慧课堂 感受数学魅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3(4).
关键词:基于主题; 前置预设; 运用技巧; 智慧理答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81-001
什么是理答?简单地说,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与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候)、叫答(教师叫某个学生或学生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可以说,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本文就如何在品德课堂智慧理答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基于主体,智慧理答
有专家认为理答是引起、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通常把学生的回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此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如可以给予肯定或表扬,可以提供补充信息或必要的解释,可以探问或转问,也可以复述或重新组织学生的观点,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陈述正确的观点或答案。所有这些决策的生成,对于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教学对话的流畅性都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这样,课堂提问才有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的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作为课堂评价的一种特殊方式,课堂理答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承认由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学生理解水平高低所造成的学习层次存在差异,尽力做到以人为本。对于课堂问答,很多老师喜欢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不太重视理答。
例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
师:看,每天清晨,(出示图片)当我们还沉浸在梦乡,哪些人已经在为我们辛勤地劳动着了?
生①清洁工人已经开始打扫大街小巷。
师: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美丽、整洁的环境!
生②父母在为我们做早餐。
师:体谅父母的辛劳。
生③送报的叔叔大清早就将报纸送到了手中。
生④人民医院的医生也没休息。
师:你一下子就想到了医生,在你和医生之间一定发生过什么难忘的故事吧……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呀,这么多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一大清早就离开了那温暖的被窝。
看,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无论是冬天里的寒风大雪,还是夏日的骄阳酷暑,他们都早早的忙碌在了街头巷尾。从孩子的生活出发智慧理答,让课堂增添了无限亮点。
二、前置预设,智慧理答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虽没有这样愚笨的“渔夫”,可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其实,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给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真诚而富有激情的理答能够在课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巧妙地运用一些谚语、诗词、流行语、顺口溜等多种形式的语言理答,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有所收获。
三、运用技巧,智慧理答
课程标准指出:恰当、适时、具有针对性的提问,能拓宽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学过程按照预定的课堂目标深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当学生的回答和表述肤浅、粗糙、片面甚至有错误时,教师应紧追不舍,不断通过追问、转问、探问和反问等理答技巧去引导、点拨,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他们的认识。
例如一年级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布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搜集父母在一天中为自己做的事情。课上,学生纷纷交流:爸爸每天送我上学、妈妈每天给我做早饭、爸爸每天陪我玩游戏、妈妈帮我整理书包……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追问:是不是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越多就表示他们越疼爱自己呢?及时关注课堂中出现的认识偏差,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辩论中认识,在辩论中升华。
所以,当课堂出现分歧之时,老师不要一味地否定学生,制止学生,有的道理通过方式变换、巧妙点拨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感知,比直接告知更有效,从而实现智慧理答的价值追求。
理答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对话意识与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新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是不太关注理答行为的,往往是优秀的教师或者说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会关注课堂中的理答行为。教师如果坚持借助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下一次理答的质量,改善教学,长此以往,教师在不断丰富自己理答经验的同时,也发展了应对课堂的教学机智和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2011年第8期、2012年第11期、2012年第12期
[2]崔允教授.《课堂理答ABC》,东北师范大学
[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智慧 类型 实践
把教学智慧引入小学课堂的教学中,有利于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成果不太突出的现状,同时这也正是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和体现。
一、小学语文教学智慧类型归纳
1.联系实际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知性智慧和理性智慧的结合。一个人的阅历源自于生活,因此,从生活中联想课堂知识是最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教学智慧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教学智慧体验现实生活场景,模拟想象当时的现象,体验作者的感受。
在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别》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李白与好朋友孟浩然之间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亲人或者朋友离别时的感受。随后,教师再渲染情境:李白独自伫立在江边,回顾着这么多年来与孟浩然之间的点点滴滴,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而如今交通不便,天各一方,相见无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经历得到丰富与升华。
2.运用教育智慧,提升感官视觉能力。教育智慧不能单纯以知识的教授来实现,而是以教育思想火花的碰撞、相互的理解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例如,利用图画最为直观地展示了情境,使学生能够直接地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有利于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升华至抽象思维,感受作者内在的真实情感。直观的图画迎合了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极好地帮助了小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智慧策略的实践探索
1.对学生个体兴趣方向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人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初步时期,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兴趣方向和能力水平,向学生展示有利于其兴趣形成和发展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利用多媒体动画激发其对课内和课外知识的兴趣的方法在小学语文中被广泛使用。教师利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材料的具体情感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这些途径感知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个体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提问,发展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发展了。通过创设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问题来发展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善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
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引用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由此,教师提出问题:“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是微小的、美丽的,同时又是脆弱的呢?”由此通过问题来导入新课。通过这种巧设问题的方法,能锻炼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能力,能充分地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新课一开始时便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巧妙的问题能够开创一个让学生探求知识的契机。
3.加强师生的互动性,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小学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互动和活力的,寓教于乐是体现教学智慧的最佳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游戏,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潜意识中将学生在游戏中的状态带入学习之中,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和领会。
教学《狐狸和乌鸦》这课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中。教师也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使学生思考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做到游戏与学习有机结合,寓学于乐。此外,在课堂上可以设计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在师生的互动中建立互信的关系,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
4.巧用情境教学,营造智慧型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强调知、情、意、行合一。情境教学通过联系生活、语言描绘、实物演绎、角色扮演、艺术渲染、直观地再现情境,可以使学生:①整体感知,把握内容;②品味语言,再造想象;③揣摩意蕴,审美判断;④力求交融,产生共鸣。通过对意境的体会,形成一定的目标,从而知道自己的行动,实现知、情、意、行的相互交融。
1.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教学的前奏,它如同一出戏的“序幕”,起着酝酿小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悬念导入就是设置问题,令学生思考,激起小学生思维的波澜,造成“欲知又止,悬而未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促使小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例如,在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说:“同学们,老师现在要表演一个绝技,不用动笔算就能知道哪些数是2和5的倍数,大家信吗?谁来当小老师考考我啊?你们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一下老师的答案.”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习氛围高涨,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数,老师回答.“你们想学习老师的本领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这样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使小学生产生种种疑团,激起追根溯源、急欲寻求答案的学习欲望,像磁石一样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第一锤就敲在小学生的心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媒体,乐学不倦
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信息,为小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学习环境.多媒体能够化静为动,变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愉悦身心,乐学不倦.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一节课时,教师如果单纯地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媒体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相等么?再演示: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有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通过画面的不断闪烁,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图形的变化,周长也在变化.孩子们特别兴奋,他们在讨论、合作中明白了周长的变化,小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的境界之中,始终保持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小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解决问题,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力.
二、自主探究,感受数学魅力
1.自主学习,张扬个性
自主学习是以小学生作为数学探究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课堂学习目标.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民主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引导”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一节课时,比较0.27和0.4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十分位上的4比2大,那么这个小数就大.教师问:“你们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吗?”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后,想到把0.4化为0.40元,因为0.40就比0.20大,所以,0.27比0.4小.教师觉得加0的方法比较麻烦,但是加0后看起来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也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表扬了这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饶有兴趣,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这种平等的、民主的、不带支配性的师生关系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作交流,创新思维
关键词: 苏式课堂 大问题导学 发散性思维 智慧教学
“苏式课堂”是未来苏州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苏州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苏式课堂”项目研究共同体的一员,我校根植于苏州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思想精髓,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融合苏州地域文化背景,以“少教多学”总体策略为引领,自觉将“苏式课堂”理念融入教学价值追求,通过强化课前“预学”,细化课中“导学”,优化课后“辅学”,实现从全面依靠教师的“教”转向更多依靠学生的“学”。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谈谈我校在“大问题”导学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关于“问题”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推进教学进程,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一直以来,课堂普遍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所说的:“教师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艺术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课堂上很多教师是为了“牵引”而“问”,把重点放在提问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真正为了“不教”而“问”、为了“会学”而“问”的不多,以至于常常出现低效提问。
1.“面面俱到”之问。一些教师出于“面面俱到”的考虑,试图在一堂课上兼顾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学中既要有识字写字、词句教学,又要有阅读理解、朗读感悟,还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精妙。在有限的时间里,由于目标过散,问题过碎,环节过多,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虽然他们的大脑在不停地运转,但最终结果却是“一头雾水”。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中心,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却很难看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
2.“泛泛而谈”之问。也许是为了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只是针对文章蕴含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观设计提问。如“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这样写,好不好啊?”这些提问大多可以脱离课文的具体情境,似乎在什么课文中都可以提出。如果此刻教师对学生的作答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常常会依据文本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论自己的感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步步为营”之问。不少语文课上,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学生则是一个回答接着一个回答。看似师生之间有很多互动,但这种现象却反映出提问的低效。要么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答案;要么就是最初提出的问题太难或太偏,而学生的回答又不能满足教师的预期,于是教师不得不分解出若干铺垫性问题,“步步为营”,直到让学生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
二、为了“学习”的学习
传统课堂中,教师常常问个不停、讲个不停,学生多习惯于沉默、被动。这种“我教你学”的学习方式只能算是“低端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的“跟随者”。真正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自主规划、自由想象、自我探寻。因此,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正是少教多学“苏式课堂”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地。为此,我们主动更新教学理论,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大问题”为导学策略改变“一问到底”的传统课堂,不断丰富“苏式课堂”传承的“少教多学”内涵,让课堂教学走向低耗高效。
这里所说的“大问题”其实就是学科和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它是一节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展开的。“大问题”的“大”其实可以与“小问题”的“小”进行比较。首先,单位时间里,“大问题”数量少,“小问题”数量多,在“大问题”课堂里,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而在“小问题”课堂中,学生忙着回答问题,却少了思考问题的时间。简而言之,“大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大空间。其次,“大问题”对问题的要求高,问题抓住了知识理解的核心与基础,“大问题”解决了,许多“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大问题”要体现高度整合。“大问题”必须有高度的整合性。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要体现“主辅关系”,也就是说一堂课上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关系的“派生问题”,这些“派生问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它们的解决是围绕“大问题”的解决进行的。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大问题”既关系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大问题”必须基于学生当下兴趣与水平,并能激发和帮助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
2.“大问题”要体现适度开放。所谓“适度开放”,指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特想法。“大问题”激发的正是发散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像传统教学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解决途径与一种可能答案,结果是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开放式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多角度、多方向、多手段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3.“大问题”要体现深度启发。“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问题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让学生经过充分思考才能解开疑惑。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因此,教师要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让学生由这一问题产生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的联想与想象。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乐趣。
三、实现“智慧”的智慧
“苏式课堂”是继承传统、发现既有价值的课堂,也是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课堂。我们研究的“少教多学”苏式课堂是教师智慧引导,学生发现智慧、领悟智慧,运用智慧方式进行学习的课堂。为了实现这样的“智慧课堂”,教师必须智慧地设计“大问题”,运用“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因此,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是设计“大问题”的有效方法。
1.紧扣文章题目设疑导学
文章的题目常常就是整篇课文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就能窥见文本的大概。教师如果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来构思问题,既易于操作,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后,就紧紧围绕“奇妙”一词进行设疑:“互联网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这种‘奇妙’?”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画、说、写等学习活动,逐步深入感受互联网传输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再如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以“令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统领整堂课教学。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最终自主探究得出四种结论:难忘田老师的能说会道、才学出众;难忘田老师的上课方式;难忘田老师讲的故事;难忘田老师对我的深深影响。这样一来,不仅把整篇课文内容都串联起来,而且难忘之情、感恩之意萦绕不绝。
2.聚焦关键词语设疑导学。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这些主旨有的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的则突出表现在某一关键词语中。聚焦这些关键词语构思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文本。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以“纹丝不动”一词设计问题:“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从纹丝不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几个小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构成了直指文本核心内容的“大问题”。再如《天鹅的故事》一文中有一句写老天鹅带头用自己的身体重重扑打冰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扑打”解决这样的疑惑:“‘扑打’是什么意思?天鹅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重重扑打冰面?从‘扑打’一词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样教学过程流畅、条理清晰,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握中心句段设疑导学。文章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很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处画龙点睛的句或段。这些句段或概括课文内容,或蕴含文本中心,或架构文章结构。准确把握住这些句段,就能架起沟通文章的外显语言和内隐中心的桥梁。如《诚实与信任》一课,文章末尾小红车的主人说的那句话就是对整篇文章中心的提炼,教师可以通过这句话设疑: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然后带领学生潜入文本,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多次,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巧妙地架起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我从这句话入手进行设疑:“‘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你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到它的‘好’?”并以此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其实,设计“大问题”的切入口还有很多,无论何种切入方式都必须基于教学核心目标和学生最近发展区。常言道:“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让学生学会思考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的“问”,要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参考文献:
[1]韦娥群.用“大问题导学”进行有效教学[J].文理导航,2013(2).
[2]滕树果.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