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奇教案

神奇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奇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神奇教案

神奇教案范文第1篇

神奇的吸铁石

二、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儿接触过吸铁石,并被神奇的磁铁深深的吸引。让幼儿产生无尽的遐想。使他们感到惊奇,产生疑问。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亲手动手操作,发现磁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吸铁石的特性,了解磁铁的用处。

四、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吸铁石、铁片、回形针、布条、塑料、纸片等)

教具(娃娃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蝴蝶会飞的形式引入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操作。

用吸铁石吸一吸小盒里的物品,看一看磁铁能吸住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2、讨论吸铁石能吸住什么,引导幼儿知道磁铁能吸住铁制品。

3、请幼儿操作,隔着卡纸和塑料薄板,吸铁石能吸住铁制品吗?

4、引导幼儿了解吸铁石的用处。

(三)结束部分

用吸铁石找一找室内那些物品是铁做的。

神奇教案范文第2篇

本节课是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

【设计思想】

本节课用“魔术”作为教学引入,以“磁铁”作为整节课的教学载体,让学生通过游戏去发现并认识磁力。认识磁力后,学生的头脑里会产生“哪里磁力大”这样的问题,教学又引导学生依照“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深入展开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并发现磁铁的磁极。

【学生情况】

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这一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能力。探究过程就要从学生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的地方入手,制造机会、疑惑给学生,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另外,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磁铁,也有使用磁铁吸铁的经验,但对于真正的科学概念中的磁铁、磁力、磁极,以及磁铁的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与磁铁有关的游戏,期望他们能在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

2.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尊重科学事实。

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

(三)科学知识:

1.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

2.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师准备】

1.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图钉、硬币、铁屑、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小车、水槽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教师将一个小鸟图片放在纸板前,把磁铁放在纸板后,移动磁铁让小鸟自己动起来。)

师:魔术结束了,请同学们猜一猜小鸟是怎样动起来的。

(学生观察,并说出小鸟跳舞的理由)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揭开秘密吧,板书课题《神奇的磁铁》。

[评:从孩子们感兴趣的魔术入手,让他们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并通过充分的调动情绪和情境的创设,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认识磁铁,建立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磁铁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介绍磁铁)

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大家看老师今天就让这些磁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出示各种磁铁)

师:观察这些磁铁,你们有什么发现吗?S和N分别代表磁铁的两个磁极。(课件演示)

[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既尊重学生的观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自主探究,了解磁铁

师:磁铁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呢?下面我们来玩一玩磁铁,看看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1.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参与,并适时指导。

3.整理实验器材,完善实验记录。

4.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评:“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这一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直观地感受磁铁的性质。]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师:磁铁如此神奇,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如何被人们应用的呢?

(学生举例)

师:其实中国人很早就了解了磁铁的妙用,并创造了奇迹。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证实了这一点。(演示课件:司南、磁悬浮列车。)

[评:重视调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通过直观地再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智慧,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五、课堂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从学生“兴趣”出发,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开课伊始,我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让他们感兴趣的钓鱼游戏,通过游戏提出问题,即为什么有的同学钓不上鱼,而有的同学会钓很多鱼,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充分的情绪调动和情境创设,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

心理。

神奇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审计学; 教学案例; 设计; 运用

审计学作为会计学科中的核心专业课程,不仅是会计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体系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审计学却是人们普遍认为既难教也难学的一门课程。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审计学,笔者从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入手,系统地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

一、审计学案例教学势在必行

审计学的以下特点,内在要求审计学教学中要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来帮助老师讲授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审计学科的知识体系。

(一)审计学内容多,审计术语、理论晦涩,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对于本科生来讲,审计学中的一些概念如重要性、合理保证、认定等单从字面上看都有一些生僻,再加上其定义或含义多数是从英文的复合句中翻译过来的,其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很拗口。为了使学生对这些重要但难以理解的术语、理论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需要设计适当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浅显易懂地揭示这些概念和理论的真正含义。

(二)审计学内容多是说理性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传统的审计学教材内容枯燥,多是说理性的,整篇都在介绍审计准则条文、审计程序等,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审计学紧扣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不断变化引发审计理论更新快

从1991年到2004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分6批制定了独立审计准则,共计48个项目。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22项准则,并对26项准则进行了修订。随着审计准则的变化,审计理论更新快,对于准则变化前后以及审计理论沿革的脉络,学生不了解变化背后的故事和事实时,就无法理解其变化,也就无法清晰地掌握审计理论的发展。

(四)审计学本身具备较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

审计学本身属于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如何开展审计,如何执行审计业务,如何撰写审计报告等。这些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实务,需要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运作一遍,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二、审计学案例教学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方式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老师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理论和程序,辅之以提问和例题讲解、习题演练等传递具体知识、原理和方法,其特点是: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务操作;重老师讲解,轻学生互动;重死记硬背的考试,轻综合能力培养。

而审计学的案例教学方式从归纳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更为积极主动而非被动的角色,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讨论中,通过学生主动运用审计学基本理论和理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审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审计学案例教学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

为培养学生发散型、创新性的辩证思维方式,审计学案例教学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受到什么训练,学到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来锻炼学生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和过程,提升学生发散型、创新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强调个性化学习

审计学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其面对的现实要给出个人的解释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个人知识背景和认知基础上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三)强化深刻理解知识

审计学案例教学是基于经验和现实世界而展开的,容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因此学生不仅较容易接受,也容易引起共鸣或警惕,这样,学生一旦通过案例分析而掌握了相关知识,就比来自听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四)锻炼沟通能力

审计学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聆听、争辩和与人打交道的技巧,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审计学的案例背景材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行业千变万化的真实情况,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科学设计审计学教学案例

(一)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的局限性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审计学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审计学教学案例的设计存在以下局限性,导致长期以来审计学案例教学并不很成功。

1.审计学内容多,导致一旦安排案例讨论,审计课时紧张,案例讨论与系统审计知识的传授在时间安排上必然产生冲突。

2.审计学知识点琐碎,而一些案例往往是综合性的,难以对应地运用在相关的审计知识讲授当中。

3.审计案例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一个案例可能与不同的审计理论和观念对应,也体现在审计案例往往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会计处理等结合在一起,分析审计案例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这需要学生相应的系统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对学生会计、管理等学科知识体系掌握要求水平较高,当学生缺乏相应知识的储备时,审计学教学案例讨论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审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为了避免和克服这些问题,在设计审计学教学案例时,必须明确审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给审计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生动、逼真的情景或令人回味的历史事件穿插到审计学课堂教学中,会促使学生从晦涩难懂的审计学概念中走出来,饶有兴趣地探究审计学概念和理论背后的故事和事件,增进学生的求知和思考的愿望。

2.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并使之升华。与审计学知识点结合紧密的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感知案例过程和事件,引起学生对审计学产生共鸣,而且可以激发不断探究审计学相关知识背后的逻辑与哲理,提升学生对审计概念和理论的思考,并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和记忆。

3.使知识系统化、感性化,促使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综合性的案例分析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一个案例分析中归纳总结所学的众多知识点和理论,也使学习能够互动起来,运用自身对知识掌握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审计学知识系统化、感性化,真正实践一下知识如何转为能力。

4.教书育人。审计学的案例大多数涉及到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生活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涉及到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案例讨论和分析,教师可以把真、善、美的为人之道以及独立、客观、诚信的职业道德贯彻到每个学生头脑中,不仅是他们接受到审计相关知识,也使他们悟出做人和作为一个审计专业人士的基本素质和道理。

(三)审计学案例的设计

按照以上目标,在设计审计学案例时精心做出如下安排。

1.课前设计短小、趣味性强的案例。在教师讲授审计理论之前,先举几个短小、趣味性强、有代表性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时案例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所以案例可以不是特别有名或特别典型,但要一事一议,能和将要讲解的内容紧密结合,并且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2.课中设计实用性强的案例,并且要具有针对性。这时运用的案例并不要求是综合性的,但应注重知识的运用,注重某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注重案例与所学理论的相关性。这时案例的主要作用要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并且能引发他们的思考,真正起到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包括审计准则的内容、审计方法的应用,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熟练掌握。

3.课后设计大型的、典型的案例,要具备综合性、深刻性。这种案例不仅涉及到众多的审计知识点,也涉及到会计、税务、事务所管理、法律和政策等诸多方面,这种案例运用的主要作用不仅要老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加以系统和理顺,进而提升到审计学科整体的层面上综合认识问题,而且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这些原则,在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方面的构想如表1所示。

四、合理运用审计案例组织教学活动

在审计学案例教学中,审计案例设计是关键环节,但如何在审计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案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协同用心实践的一件事情。

(一)融合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科学安排审计案例教学内容和进度

本科教学具有其固有的规律,学生在规定的审计学课时内要系统、全面掌握审计学科的知识体系,这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融合起来,科学安排审计案例教学内容和进度。首先,教师要重点突出,清晰传授审计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缩短“填鸭式”灌输讲解时间,腾出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精心选择与之相配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能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的能力。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案例讨论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并领悟新知识的具体运用,每一个案例讨论后老师都要总结评析,以便把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明确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教师导演和学生主演的创造性

在审计学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其主要任务是选择设计适当的案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讨论;而学生是主演,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和思考。

1.教师要熟练和深化理解案例。审计学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准备,由于每个案例设计教学目标不同、案例涉及的内容不同,人们对案例的感受也不同,只有教师熟悉并深化理解案例本身,才能引导和掌控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达到教学目标,也才能通过学生们活跃的思想来丰富和完善案例。

2.教师在组织审计学案例教学中,要运用教学心理学的方式来巧妙地消除学生对案例望而生畏的情绪,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学生敷衍应付,激发学生学习创造、创造学习的积极性。

3.安排好学生对案例讨论预备知识的准备。每次案例讨论涉及到的会计、内部控制、政策等知识,需要老师指导学生事先主动收集资料、复习和熟悉与案例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减少案例讨论中的“跑题”或无法实现预期的案例教学目的。

4.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提问――探究分析――发现问题”,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课堂控制能力,深化教学主题

根据审计学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审计学案例教学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利用网站和教学辅助平台,要求学生到网站和教学辅助平台上把案例下载下来,分组在课余时间讨论,并制作ppt,推举一名演讲者在课堂上把案例小组谈论的情况以及分析过程和结果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对此案例可以向演讲小组提问并与之讨论,最后老师点评;二是课堂上教师把选择好的案例呈现出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与分析,然后要求持不同观点的进行课堂辩论,以此让学生进一步明晰其中的道理和所反映的审计知识和理论;三是让学生课堂上先阅读案例,然后选择不同学生扮演案例中的某一角色,模拟演示案例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采取的行为,让其他学生结合所学审计理论和知识进行评析。

在组织审计学案例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教师要注意掌控案例讨论的方向和进度,力争做到案例讨论中学生“听、看、写、想、笑”的有机结合,使得案例讨论不面面俱到、不跑题、不钻“牛角尖”,制造一个氛围,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华.审计治理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4).

[2] 刘淑芬.对审计实践教学得思考[J].会计之友,2007(02).

[3] 罗洪霞.设疑探究、巩固延伸――审计案例研究引探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01).

[4] 孙晓立.审计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4).

神奇教案范文第4篇

“秋波”频传眨眼盗走提包

2003年3月11日中午,王芳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马鞍路某发屋。进店后,王芳给丈夫递了个眼神,她看了看墙上的手提包,又看了看正在做头的老板。只一秒,丈夫李强立即明白了妻子的想法。

李强先是走上前与老板攀谈,当他把挡住老板视线的“角度”选好后,看了妻子一眼。王芳也心领神会,麻利地拿下墙上的包,夹在自己大衣内,她回头瞟了一下丈夫,又望了一下外面,李强完全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我们吃完饭再来算了,难得等。”李拉着王的手若无其事走出发屋。

1小时后,巡警在马鞍路另一理发店内抓获了准备再次作案的王芳和李强。

训练2月夫妇俩“心有灵犀”

据二人交代,为了做到配合默契,去年11月和12月,他们经过反复训练和实践,夫妇二人对相互的一个眼神代表的意思都会知晓。

神奇教案范文第5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阐述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的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包括合作机制、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内容。实践表明,基于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合作项目,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双方收获了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全方位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关键词 :深度校企合作;系统认证计划;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20-04

作者简介:贺道坤(1978—),男,湖北随州人,硕士,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

基金项目:受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批准文件号:苏教师[2010]27号)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职业教育要发展,校企合作是根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较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较好方法,是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创新举措。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事业及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自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学办学指导思想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上有了很多探索和成功的尝试,如“订单式”等。校企合作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合作主体趋于多元化,合作内容也更加丰富。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开展的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合作项目,以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实施、生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培养为目标,基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三方互动、均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简介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是一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SMSCP)是江苏省与德国政府进行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负责具体实施。

(一)认证课程

认证计划提供面向西门子的职业教育,采用德国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先进的系统教学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将西门子的教育和技术领域知识融合到课程教学中。认证分两个级别,学员通过相应认证后,将成为满足西门子公司需要的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一级认证包括四门课程(“电子与电气元件”、“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机械元件与机构”、“PLC技术”),二级认证包括六门课程(“过程控制技术”、“机械设计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与微控制器”、“PLC编程与通信”、“生产过程管理”),教师采用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先进的系统教学法进行英文授课。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员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英语技能的提高。除了校内学员可以参加认证课程培训以外,各西门子公司员工也可以根据需要参加认证课程的培训。认证课程的考试完全委托第三方实施完成,通过认证考试的学员将有机会到各西门子公司任职。

(二)系统教学法

系统教学法是一种由整体到局部、由系统到元件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实际的系统为教学系统,逐步对系统进行剖析,最终到元件个体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成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系统教学法注重信息系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意义接受,引导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仍然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学习为例,说明系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系统教学法更加强调系统的概念,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结构的孤立性,又利于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系统中。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

计划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

(一)合作机制的建立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是江苏省与德国政府进行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也是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在德国境外开展的合作计划。该项目由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负责协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培训讲师资格认证与培养、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指导、认证考试等工作;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协助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实训室建设、学生实习与就业等工作;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完成招生、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工作。合作方的每项工作都会进行三方沟通与协商,达成共识,取得最好效益。合作方必须定期举行电话会议,交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认证课程的开发

认证课程开课前期,合作方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维护与维修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行了调研,按照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的理念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系统教学法的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组织。课程实施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目前,已经开发了九本英文版认证课程讲义。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和影响力,在合作方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将认证课程嵌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在2010年将该认证计划项目纳入高考招生计划,开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向)。

(三)师资培养

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能力,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服务的教师科研队伍,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搭建服务于校企共同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各种共享平台。只有学校具备了上述合作条件,企业才会积极地参与合作,校企之间的利益机制才有可能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才有可能更牢固、更长远。为了保证认证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合作方通过三种途径加强对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

认证课程讲师资格认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选派8名教师共计18人次到柏林技术学院参加认证课程培训师的资格认证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取培训师资格。在德国重点学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开发的系统教学法,学习英文授课的技巧,提高口语水平。

互派教师授课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增强对认证计划的理解,掌握双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差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柏林技术学院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开展认证课程授课。目前,已经各自派两名认证课程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授课,并受到的学生的好评。

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帮助协调安排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认证课程教师到国内的西门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教师加入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共同从事项目开发活动,提高了技术水平,对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还免费为教师提供参加技术培训的机会。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计划项目,旨在培养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师。工程师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工业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和工业现场环境十分接近的实验室,满足教学的需要,学员结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角色,减少公司的培训成本。

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基础训练、仿真训练和实战训练”的“三段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双方投资建设了西门子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实训室内包括模块化生产线(MPS)和全集成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涵盖了可编程控制器、变频调试、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人机界面、组态监控、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仿真训练模块,引入了气动仿真软件、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仿真软件Diagnose-KIT、基于SIMIT的MPS仿真系统。

Diagnose-KIT软件 Diagnose-KIT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诊断模拟软件,软件包含若干机电一体化系统,每个系统都设置了若干个故障,学员可以通过该软件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模拟故障诊断。利用该故障诊断软件进行模拟故障诊断时,完全按照真实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软件为工程师提供了完成故障诊断所必需的技术文档,如电路图、液压、气动原理图、PLC外部接线图等。图2为Diagnose-KIT软件的操作界面,图3为与仿真软件中系统相对应的实际系统。

基于SIMIT的MPS仿真系统 计算机仿真作为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已经成为一门

新兴学科。西门子公司的SIMIT SCE 5.0是功能强大的仿真系统开发软件,它不仅可以用于简单的系统输入输出信号测试,还可以开发非常复杂的仿真系统作为PLC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基于SIMIT开发模块化生产线(MPS)仿真系统解决了实训室MPS系统不足的问题。每一个可视化的仿真子系统代表实际MPS系统的一个工作站,学生可以利用STEP 7编程,操作和控制这些虚拟的工作站,达到与实际系统相一致的控制要求。以MPS中第二站搬运站为例,开发出的仿真系统如图4所示。

(五)学生就业

任何一种合作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共同的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不可能深入开展,更不可能长久。在校企合作中,院校获取的是教育教学效果的利益,而最终的落脚点则首先是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服务于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协调下,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过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专场招聘会,上海西门子燃气轮机部件有限公司、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欧司朗彩显特种光源(昆山)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均到我院招聘人才。用人单位均表示,参加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语水平等方面均优于普通学生,学生综合素质受到了各西门子公司的一致好评。目前,学校与上述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部分公司已成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实习基地。

结语

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项目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展,受得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上,该项目作为江苏省中德合作典型项目成果展出,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关注。通过该项目,学院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合作主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学院也为各西门子公司培养了大量的适合企业需求、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作用,引导企业走进学校、学校深入企业,积极寻求全方位合作,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校企合作能给专业带来最真实的教学项目、最好的专业教师、最规范的评价体系、最合适的实训平台、最好的学习与岗位工作的结合点、最显著的职业素养养成效果等,这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聚合政府、学院、行业和企业的多方资源,开发具有更高综合效益的合作项目,形成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辉,严玮,田红,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2]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3]李红.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订单式教育”关联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4]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5]王少华.深层融合与零对接——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6]胡萍,赵菲菲.走校企合作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7]SIEMENS A G.Diagnose-KIT Manual[K].德国:STA Diagnose-KIT技术资料,2006.

[8]荣军,万军华,陈曦.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难点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9]SIEMENS AG.SIMIT Manual[K].德国:西门子SIMIT技术资料,2005.

[10]SIEMENS AG.STEP5.4 Manual[K].德国:西门子PLC技术资料,2008.

相关期刊更多

德语人文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奇闻怪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北桥杂志社

故事大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