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分包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工程 分包管理 风险控制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在项目上更加的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更加的成本化,不少建筑企业开始转变以往的大而全的管理理念,向精而强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产生的原因
1.1工程技术的要求
总承包商不可能具备承包合同的工程范围内的所有的专业的施工能力,在技术、人员、设备、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一应俱全,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只能采取工程分包的形式。通过工程的专业分包,更为有效率的利用社会资源,承担原来自己无法独立承担的工程项目,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增加收入。
1.2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有些项目工程的专业性要求非常强,但是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受专业性的限制,总承包商自己承担下来有时会力不从心,所以将它分包出去,分给那些报价低而又有能力的分包商承担,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损失还可以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1.3转移或减少风险
工作量可以通过分包有所减少,同样的,风险也可以通过分包进行部分转移或者减少,这样大家共享盈利共担风险,能够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1.4业主的要求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业主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存在一定的话语权,为了达到自己对工程施工效率的要求,部分业主会明确要求总承包商将一些工程中的项目分包出去,以便快速高质的完成项目工程。
2.建筑工程分包管理存在的风险
2.1违法分包的风险
有些项目工程的分包不能满足法律的相关规定或者是不能够达到法律的相应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要件的缺陷上:
(1)主体要件缺陷
项目承包过程涉及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主体要求,主体要件的缺陷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不足。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后,总承包商把工程项目分包给相应的分承包商,作为分包管理的主体,有的分承包商是不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单位或者个人;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承包单位承包建筑工程后,不遵守和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承包的全部工程转包给他人,或者是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其他承包单位。
(2)意思表示要件缺陷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分包过程中既没有主合同的相关约定,也没有取得建设单位的认可,即意思表示不完备,意思表示要件存在缺陷;另一种情况就是违反法律的规定建筑单位私自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冒充本企业的名义来承揽工程项目。这些都属于意思表示要件的缺陷。
2.2分包管理上的风险
(1)合同订立的不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分包时要依法订立相应的分包合同,但是在分包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常常存在着订立不规范,条款不严密的风险。分包合同的签订不仅关系到分包合同的履行和总合同的履行,还涉及到发生纠纷以后如何依据法律进行解决的重大问题。分包合同的不规范隐藏着发生相关问题责任无法正常划分的风险。
(2)管理制度的缺陷,造成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风险
目前有些建筑企业内部的分包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缺少相应的分包管理制度,导致一些信誉较差的分包单位在没有经过正常的招标程序就承包到了项目,并且在以后的施工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偷工减料,造成工程项目的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风险。
3.如何规避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3.1加强法律学习,强化风险意识
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在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过程中也不例外,把法治理念运用到企业生产的经营管理中去,不断强化广大的职工,尤其是管理阶层的领导和项目经理等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广泛的开展与工程分包管理有关的《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等法律的学习,把项目分包管理的风险从源头上降到最低。
3.2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分包管理的环节
为了减少相关管理人员的随意性和降低工程分包管理中的法律风险责任,要进行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完善,并坚持依法进行分包活动的原则进行项目工程的分包管理。在分包前进行分包策划,在分包工程竞标时,严把分包单位的资格,在分包单位入场后要严格的履行合约的要求,依法依规格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合同变更、竣工结算等程序,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3严格依法经营,规避施工分包合同管理的风险
施工单位要严格依法经营,健全管理机制,严格监管分包合同的资格预审、合同评审、签约等管理程序,从源头上解除合同上的法律漏洞。要做到在管理合同时,分包合同有关工程量变更及单价调整;不可抗力事件的损失承担;工期、竣工验收条件、方法、标准;违约责任等与总包合同约定的内容必须一致,规避合同管理上的风险。
4.结语
建筑工程的分包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的分工发展也催生了建筑工程的分包管理。企业采取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不但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也分担了相应的风险责任,形成了专业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展示了现代项目管理的较强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安江.分包管理的隐性风险[J].中国招标.2010(50)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内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内容众多,与工程管理内容类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总负责,确定分包工程质量的分包负责,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控制计划与控制措施;二是进度管理,对施工进度实施实时动态的跟踪管理,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业主进行施工总承包招标,留足充足的设计与施工时间;三是成本管理,总承包方建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控制项目施工中各方面消耗的成本加以控制,防止索赔或额外费用的发生;四是安全管理,施工总承包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产生责任制,确保实现施工安全目标;五是现场管理,施工总承包方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设计、布置和管理,加强场容、环境、水文、地质、消防、卫生等管理;六是合同管理,加强施工总承包合同施工的履行管理;要素管理,加强人力资源、材料、机械、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式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式很多,并可互相渗透进行管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目标管理,属于主动管理模式,总承包方对分包方提出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对各分包商进行管理;二是跟踪管理,保证目标完成并能满足相应要求,及时跟踪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延迟与损失;三是平衡管理,能抓住施工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使之更加有条不紊,预测工程施工中的矛盾并采取对策措施;四是计算机辅助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使总承包信息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提高总承包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水平。四种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式间的关系如图2。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与资质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制度应包括计划、责任、绩效、核算等内容。计划制度,是指为各方面形成合力,服务项目施工总目标,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根据施工单位与合同制度制定详细的年度、季度、月份计划,及时上报给监理公司;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追究方法,要求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确保参与工程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负责;绩效制度,是为保证计划和责任制度的落实,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的一种激励控制手段,应明确绩效评价标准与方法,完善绩效监督和奖惩体系;核算制度,是上述制度实行的基础,能监督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及其效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进行情况与效果控制,将核算落实到最小控制单位。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资质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的资质体系,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资质。特级资质标准,主要从企业资信能力、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科技进步水平、代表工程业绩等方面加以严格规定,明确企业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以上,净资产为3.6亿元以上,企业3年内平均工程结算收入为15亿元以上。一级、二级、三级资质标准,主要从企业工程质量、企业资信能力、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等方面加以规定,考察企业已建成的大坝、拦河闸、水电站、排水泵、隧洞等工程及拥有的相关设备,企业经理、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的管理经历、职称、人数。企业注册资金,3年内最高工程结算。完善资质体系可限定承包水利水电工程范围,一般由特级或一级资质企业来负责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业务。
三、结语
管理工程师、信息管理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总包负责人、土建及机电总包管理员;其岗位设置在不同的文件中名称要一致,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项;
② 总包未组织对各分包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管理、总承包管理实施方案
的培训与交底且形成记录的;
③未将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对总分包管理人员进行学习签到并发放各分包单位签收的(含甲分包),扣3分/项。
① 项目部应制订《项目总承包管理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项目管理各
项目标、实施流程、业主/总包/分包之间的管理关系,应明确总包对业主和分包需要提供的服务/协调/引领的事项,分包需要服从的事项和提供的配合。没有制订总包管理实施方案,扣10分;
② 内容缺失、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的,扣5分/项。
①《总承包管理实施方案》应通过协同平台报公司审批;
②标准化示范项目或总承包管理示范项目需编制《创示范方案》;
③项目部应对甲分包方案及技术交底进行收集并审查其编制、报审程序
的合法性。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项;
④对于甲分包,项目部要与之签订安全生产、治安消防、文明施工、扬尘治理等协议。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项。
①甲分包未参与生产例会、月度综合检查、关键部位/重大危险源的联合
验收,未签到签字或代签字造假的,扣3分/项;
②生产例会记录或月度综合检查记录中未包含甲分包的事项和问题的,有问题未签发整改通知单的,扣3分/项。
① 总进度计划、月、周进度计划未包含甲分包的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
总进度计划未包含十大分部工程、室外工程和各分部验收/专业系统验收的日期,扣2分/项;
②月计划、周计划未发放相关分包队伍签字认可的,扣5分/项。
总包未要求分包自行施工的相关分项工程进行自检与报验,并提供班组长签字的自检与报验记录表(项目部编制样表给班组长),扣3分/项。
① 总包应对分包提供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建立复核体系;
【关键词】施工总承包 工程管理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项目建设实施方式,是发达国家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它的核心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依托,以严密的管理和高新技术整合为契机,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总承包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成败,因此,提高总承包管理能力是企业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对施工总承包管理作一浅析。
一、必须严格遵守合同精神,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小组,负责合同的评审、拟定、谈判、签订和管理。坚持合同评审制度,无论合同类型、金额多少都坚持评审在前签订在后。同时认真研究总承包施工合同内容,领会总承包合同精神,再与承包单位拟定相应条款的分包合同,并组织各职能部门对拟定分包合同进行评审。明确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合同履约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完善分包合同中出现的缺陷,使合同履行责任更加完善和合理。制定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
(一)合同交底制度。
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对合同的主要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
(二)责任分解制度。
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小组或分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责任等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层层合同责任分解,层层合同责任落实到人,使各工程小组都能尽心尽职,共同完美地实施合同。
(三)进度款的审查批准制度。
目前工程进度款的申报通常都是由成本核算部门或预算部门提出的,成本核算人员往往对现场及合同情况不很熟悉,不能将费用索赔的全部项目及时纳入当月付款要求中。而能否及时要求索赔,是索赔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建议建立工程进度款的审查批准制度,由合同管理员从合同的角度对进度款进行审查。
(四)重视合同文本分析。
1.合法性分析。当事人(发包人、承包人和分包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践合同的一切条件,特别是否具备各种批准文件;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鉴于建设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合同签订前必须经法律顾问审查后才能签字盖章。
2.完备性分析。构成合同文件的各类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之处,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因此,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标准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定合同。
二、完善施工总承包组织结构
就现况而言,施工企业乃至企业集团,总体上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上,企业间还处于低水平重复竞争的状态。但是企业间在资源配置和技术水平上差别不大,转型能力很差,即便是少数的具有施工总承包能力的企业集团,也不具备对接市场需求的企业组织结构。更多的企业集团实际上是通过行政纽带联结的、大量的、目标市场差别微小的中小企业的堆砌,这种堆砌的结果并没有从本质上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及应对市场的竞争能力。这种组织形式不能使企业之间优势互补,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真正成为施工总承包企业,就必须对组织彻底进行变革。
面对今天的严酷竞争及市场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搞好并完善施工总承包管理,尽快建立起与市场对接的组织结构形态。我们应当从工程投标、技术支持能力、全面的工程管理、人才战略的实施、融资能力的提升等着眼,采用事业部的组织模式,将土建施工公司、道路及市政施工公司、海外工程施工公司、集团的生产、经营、技术及相关的职能部室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功能齐全、强劲有力的企业层与项目层。从更高的管理层面确立施工总承包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态,形成对接市场的运行机制,提升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水平。所以,尽快确立施工总承包组织结构,是完善总承包管理机制的首要任务。时不我待,高层经营决策者应从战略的高度来尽快组织完善施工总承包管理体制,尽快形成施工总承包的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
搞好施工总承包应当建立起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严格按《招标投标法》组织投标与施工。项目管理的能力如何,是施工总承包水平的重要标志。项目管理应当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宗旨。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按照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职能。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实施项目管理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然而要真正地抓好项目管理,却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与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水平比较,我们的差距还是较大的。所以,搞好施工总承包应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对项目建设实施系统的管理,确保项目管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与实施。作为项目管理体系,其基本的做法应当是:对项目组织、项目经理、项目投标、项目目标控制、项目技术设备管理、项目验收及评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措施,建立以项目合同为依据,以产值、利润、质量等量化指标为衡量标准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管理;问题;体系完善
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判断,大型建筑工程将成为城市改造的重点项目,其具有范围广、施工难、工期长、耗资大等诸多特点。若依旧单一地依靠某个承包单位完成项目,则工程建设期间会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发包方、承包方利益的增收。“分包制度”的推广应用,显著控制了大型工程建设的难度,以分包制为中心建立针对性的管理体系,这些是总承包单位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
1 工程分包管理的两种形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日趋增多,施工单位在工程承包及管理期间的任务更加繁重。分包制度是大型建筑工程管理的常用策略,必将成为工程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分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依法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的行为,该总承包人并不退出承包关系,其与第三人就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1、一般分包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已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1]。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2、指定分包
指定分包是一项重要的发包方式,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在国内房地产工程中也很常见,但国家建筑法体系内仍然主张业主指定分包商是不被允许的。因业主在招标阶段划分合同包时,考虑到某部分施工的工作内容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要求,一般承包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能力[2]。但如果以一个单独的合同对待又限于现场的施工条件或合同管理的复杂性,工程师无法合理地进行协调管理,为避免各独立合同之间的干扰,则只能将这部分工作发包给指定分包商实施的合同。指定分包商是由业主指定、选定,完成某项特定工作内容并与承包商签订分包合同的特殊分包商。
2 建筑工程管理采取分包制度的意义
面对日趋增长的建筑产业经济,政府部门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协调发展,以维持建筑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避免经济过度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住房建筑为例,各种层次的商品房价格均受到国家颁布的“限购”政策约束,对行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种特殊的经济局势,工程单位在发包或承包等操作环节更应加强细节控制,分包制度的运用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1、降低风险。调查显示,一些中小型承包单位常因无法承担投资风险而直接破产倒闭,阻碍了建筑产业经济的持续运营。推广分包制度可降低承包单位的风险系数,其本质上是“风险分担”的一种承包模式,总承包单位把建筑工程发包给分包单位,各自完成所负责的分包工程,出现风险问题后由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等双方自行负责,从而降低了总承包单位应承担的风险。
2、协调施工。从工程投资金额大小来说,建筑工程耗资百万至千万不等,一旦投资失败将给承包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施工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该阶段成本耗资占总投资的大部分不利[3]。施工单位若依旧坚持传统的作业模式,现场施工的难度及潜在问题也会逐渐增多。执行分包制度能够对总工程详细地划分,规划好每一项步骤的操作流程,协调不同项目的现场作业。
3、优化管理。优越的工程管理模式关系着项目建设的有序性,缺乏综合性的管理体制往往降低了承包单位的管理效率。分包制度根据建筑建造活动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编制出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案,从多个方面控制的潜在问题的出现,引导现场人员严格执行图纸规划的要求操作。如:分包单位承接总承包单位任务之后,可设计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流程,避免工程作业期间产生冲突。
4、保证质量。分包制度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承包单位,招投标活动阶段由建设单位全面审核参与竞争的承包单位。只有符合行业标准规定的承包单位才能获得工程承包权,分包单位获得工程承包权也需要经过专业审核。因而,建筑工程采取分包制度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先将建筑工程细分为几个小项目,再由分包单位逐一完成施工作业,从局部上把握的工程建设的质量。
3 积极完善分包管理体系的综合措施
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建设单位对于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均增大了管理力度,开始建立一批新型的工程管理体系。分包制度作为行业先进的工程规划措施,在分包、发包等操作流程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推广分包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未来总承包单位必须参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信息,设计出科学、合法、完善的分包制度。实践证明,分包管理体系完善的综合策略如下:
1、工程分析。考虑到建筑工程承包及分包的复杂性,做好工程分析工作是完善分包制度的前提。总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商谈工程合作方案之后,需参照具体的项目文件资料制定分包方案,全面性分析承包及分包工作的重点。如:招投标阶段由建设单位提供工程量清单,总承包单位投标时需具体分析工程的潜在风险、项目收益、作业难点等,将情况告知分包单位以加强防范。
2、单位考察。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工程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其有足够的条件完成工程建设活动。分包管理体系中的单位考察重点包括:一方面,建设单位要深入考察总承包单位的工程资历,保证其具备足够的承包实力才能授予承包权;另一方面,总承包单位在选择分包单位时,应从物资、技术、人员、设备等多个条件审核,尽量与条件优越的承包单位共同承担工程任务[4]。
3、编制合同。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文件,通过此文件的规定能够协调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其中产生的经济纠纷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分包管理体系编制的合同应注意:一是弄清债务关系,尤其是发生工程风险后各自需要承担的债务;二是明确收益分配,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利益分配要均衡,由合作双方共同协商规定具体的标准。
4、管理施工。无论是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务必要对施工阶段的现场操作严格管理,这是分包关系体系的关键要求。施工质量不仅决定了建筑工程分包体系的管理成效,也关系着项目建设的经济收益。总承包单位把工程项目发包给承包单位,需要求其制定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方案,以免工程质量问题影响了后期的竣工收益。如:建立作业监督体系,完善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效果。
4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关系着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及经济收益,推广分包制度不仅降低了总承包单位的经营风险,也从局部上控制了项目施工的质量。作为一项新型的工程管理制度,总承包单位在制定发包方案时需多方考虑工程风险,提前防范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为分包管理体系的运行创造良好的工程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绍才.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质量问题与综合管理[J].建筑工程管理,2010,15(7):33-35
[2]莫华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中的招投标管理制度[J].中小企业管理,2011,29(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