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行业和审计行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政府监管;会计师事务所
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一通知被注册会计师业内人士普遍视为迎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春天”。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政府监管环境,政府监管的范围、目标、定位将直接影响行业发展的前景。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处于大好发展时机,抓住机遇,直面竞争,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给予行业适度监管,这是一个迫切而且重要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边界的确定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政府监管部门主要从以下几点把握自身的监管行为:行业资格准入、执业活动过程和结果。跳出具体监管范围,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待政府监管的使命便是: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引导、监督、管理注册会计师行业,使其可持续地健康发展。由此推导出政府监管的目标是对行业发展的战略进行整体规划。这里的规划并不是从业人员数量、事务所总量、业务收入总额等等具体量化指标,而是政府基于其可控因素。对于行业前景的规划。在这一规划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合理界定政府监管的对象、范围。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关系。从国际范围来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因各国环境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历史上看,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一直是处于或此消彼张,或相互融合的状态。各种改革措施实际上是调整政府和市场的界限问题,而实际的效果如何,只能由事实回答。某项改革措施的开始实施到初见效果,不仅有着时滞问题,还有着信息传递的问题。因此,准确地预见改革措施的成本和收益非常复杂。尽管如此。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学习各国经验。掌握本国实际情况,根据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宏观调控行业发展。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关系也并非是将行业监管权做简单划分,形成你多我少的情况;界定两者问题在于明确各自角色定位和行为目标。通常认为,政府监管(或者独立监管机构)相对于行业自律而言,前者更多代表了公众利益。前者可以通过对行业协会的监管实现对行业的“再监管”,从而避免行业自律潜在的片面性和自利性。
二、政府应当掌掘经济信息话语权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已经引起了全球瞩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掌握经济信息的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国目前主要经济改革领域,通常也是政府主导的改革领域
对这些领域所释放的商业机会的争夺,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内事务所(以下简称:国内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所)的竞争。由于四大所普遍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深谙在中国环境“经营之道”,甚至比国内所更会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受到国际所品牌、规模、资金等影响,政府也多愿意信赖国际所。因此,在审计市场竞争中国际所胜出概率更大。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国内行业的发展,由此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于主管政府而言,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平等的看待、对待国际所和国内所;如何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如何平衡好国内所和国际所的发展。
(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市场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市场也必然成为全球重要的会计市场之一
笔者认为,经济信息话语权包括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信息披露规则等综合因素构成。这一话语权应当掌握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手中。国际化是全球趋势,即使国内市场广阔,四大所也没有必要覆盖整个国内会计服务市场,政府应对某些经济领域做出限制。比如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银行、金融领域等时,起码应该有国内所的参与。否则,中国的会计市场将被外资的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覆盖,其后果是使得政府在作决策时陷入被动。这点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主管部门应当齐心协力,对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把握住经济信息控制权的底线。必要时果断限制国际所的介入,或者提高警觉度,为国内所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加快本土所的进步步伐
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2008年的百强排名中,位居前列的一直都是四大所。国内所难以与其并肩齐驱。国内所在规模上落后于四大所,但是并不代表审计质量上一定远远落后于四大所。目前,本土所已经在加快学习外资所的运作模式,培养人才。现在有些项目本土所确实不能单独接下来,比如四大国有银行上市这样的项目,但要是政府出面。采用本土所与外资所项目合作的方式,这样对提升本土所的国际专业经验是很有帮助的。
三、全面认识行业发展中的商业化现象
当前,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商业化现象非常普遍,具体表现为事务所以企业经营的理念进行运作,如低价揽客、恶性竞争等。对于事务所而言,这种企业化经营的理念和独立性是完全背离的,这一点虽然人所共知,但却没有什么良策解决。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全面地认识。首先,这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原始积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次,从整个国际情况来看,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代表行业最高执业水准的跨国会计公司。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也在以企业化经营理念运作。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正是这种企业化的运作模式直接推动了事务所规模的扩张、业务的扩展、行业的发展。最后,从整个行业发展历史来看,行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企业化经营理念日占上风的历史,当然,这里面还有着其它影响因素。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必要认为这些仅仅是中国才特有的,这是全球面临的行业问题,只是在中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影响或者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真实原因,哪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可以通过时间来解决:哪些是政府监管不到位问题,需要提高监管力度和处罚程度;哪些是非政府因素导致,或者非财政部门导致。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在政府本身的力量范围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监管政策。
四、事务所合并和竞争问题
事务所的合并和竞争通常与审计市场竞争结构相关。赞同政府应当介入的理由包括:政府掌握着行业准入权,相应也掌握了审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总量,例如事务所的家数、规模构成等、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等。参与总量是形成审计市场竞争结构的基础。政府应当根据自身的监管目标,调整规范事务所的合并和竞争行为。不赞同政府介入的理由包括:市场总量是市场竞争结果,属于市场行为,事务所的合并和竞争是事务所自身的市场行为,只要事务
所愿意,它们之间的合并和竞争无需政府过问。
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关注于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事务所规模和审计师的任期如何影响独立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审计质量。上述竞争、规模和任期等都会直接受到合并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结论均尚未达成一致。因此。我们很难从理论研究的成果得出合并对于市场竞争结构的影响,也很难回答政府是否应当介入事务所的合并和竞争。
与合并和竞争问题相关的是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的关系。由于审计质量很难观测和衡量,研究者只能采取“迂回”方式进行研究。由于各个研究者对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定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四大所等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它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存在差异。
但是,在政府的监管实践中,政府对于事务所合并和竞争并非处于真空状态。美国审计市场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和竞争研究结果认为:美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大型公众公司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合并与审计价格、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之间难以建立直接联系;小型会计公司进入顶级行列面临一系列巨大障碍。可见,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际大型会计公司之间的合并同样令政府主管部门感到紧张。GOA(2003)为了确定合并是否会对市场竞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而采用了很多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政府是否应当制止合并。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到我国的审计市场中。第一,理论研究与监管实践应当有所区别:政府不是游离于市场之外进行监管。如果某种市场行为可能会有损市场的公平竞争,政府应当修正、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第二,加入WTO后,我们承认自身是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那么政府的职能也应随之相应改变,需要采用多种非行政的监管手段达到监管目标。
五、破除对国际所的迷信
2004年财政部重点课题“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研究”课题组就我国审计环境问题在陕西、上海、深圳、青海等地展开了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国内所对于四大所在中国市场的执业质量普遍感到“不容乐观”。“他们的胆子更大,我们不敢做的,他们很快就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了”。“他们做的底稿也有不少疏漏之处,如果放在我们这里,根本无法通过审核,而他们却已经出具了报告。”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会计人员应该是学无止境的,因为与工作相关的财会、税务类知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所以应该继续学习,并且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要不断深化对专业的理解,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持续提高胜任能力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应当充分体现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的规律,并使不同阶段的要求有所差异。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后可以继续参加国内的其他执业类考试,比如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会计是经济活动的语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巨大进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国际趋同将是大势所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在内地与香港间实现等效认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注册会计师更应通晓国际事务,从这点来考虑也可以考虑参加国外类似证书的考试,国外证书在国内认可程度比较高的包括: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职业资格。CIA需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简称 IIA)组织的考试取得;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会计师组织。ACCA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联合国确定其环球课程时,亦是以ACCA的课程作为蓝本;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AICPA全球最大,约40万会员;国内懂美国准则且具备AICPA资格的人才缺口约为25万,且AICPA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人均年薪超过40万;AICPA资格被亚洲国家视为荣誉及权威的象征。另外,对于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来说也可以考虑继续学习职称的内容,在企业工作对于职称有比较高的认可度,中级职称的考试对于注会人员来说难度不大,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并且具有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后,就可以报考高级会计师。
提高英语能力
2009年注册制度进行了改革,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注册会计师成为新的目标。但客观地讲,中国注册会计师水平与国际水准相比,还是不高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吸引世界各地投资者的同时,中国的优秀企业也走出国门,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也需要在人才选拔的考试中,逐步体现这方面的要求,英语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英语测试水平及国际认可度,以注册会计师在英语环境下应有的职业胜任能力为标准,通过测试,重点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将英语水平测试打造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通行证”的重要标志
重视审计与税法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审计人员拥有丰富的审计知识和审计经验,长期以来,我国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单位领导、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审计自身分析,很多企业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许多人误认为审计在工作目标上没有特定要求,审计无所谓“风险”可言;或者认为审计,即使出现工作上的误差或疏漏,也无须承担“风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工作更无从谈起。这对参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风险加大,对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1990年代初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等案件到近年来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系列造假案,无不与注册会计师串通舞弊、合谋造假,致使独立审计不仅未尽到客观、公正的监督鉴证职责,反而充当了公司违规造假欺骗投资者的帮凶有关。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作为注册会计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并进一步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执业素质。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风险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包括市场、研发、生产等方面),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一般常用分析工具,还要接受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训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具备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法律、市场、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对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2010年1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长23%;据此计算,税收收入仍占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2010年占比为88%,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对企业而言,税金则是一种负担,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企业要降低纳税成本,就要求会计人员精通税法。所谓精通,不仅是看了税法政策,而且要看懂,更重要的是会活学活用。
(一)专业胜任能力低
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可以进行专业的服务,不仅要求注会师具有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更应拥有可以保持并不断提高的能力。一旦无法保持和提升自身专业胜任能力,就很难完成被审计单位委托的工作,也就难以实现社会公众和被委托单位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需求。因此,当现有的法律规定和审计实务都发生变化时,注册会计师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也要与时俱进,保持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平,以保证能够始终为顾客提供专业水准较高的服务。就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现状来说,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注册会计师在完全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承接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业务,同时也不寻求与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相关的专业人士帮助,使得在执业过程中不能够发现潜藏的问题与风险,无法实施一些有效措施去避免能够对所发表的审计意见造成重要影响的问题和对他人利益的伤害,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二)不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应有的关注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进项审计执业时,严格遵守执业准则的要求,具备恪尽职守的责任感和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委托人和社会公众认真负责,勤勉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认真、全面、及时地完成工作任务。落实到鉴证服务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时刻秉持职业谨慎态度,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搜集并客观评价审计证据,尽职尽责地提供审计服务。虽然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在谨慎性方面有所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审计执业过程中很多审计人员并不能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严格执行每一项该有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若缺乏合理的职业谨慎性,执行审计业务并在出具鉴证报告时违背谨慎性原则,其行为将被视为一般过失;若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不保持,执业过程中对该注意的事项不加考虑则其行为被视为重大过失。不论是一般过失还是重大过失,对社会公众来讲,无异于是一种“犯罪”,注册会计师都难逃法律责任的追究。
(三)不能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时时刻刻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执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形式上的独立,更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以避免存在利害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干扰。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对外进行商业服务时,也需要保持公平公正,杜绝因个人私利或主观因素影响审计结果的判定。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公司管理层集决策、管理和监督权于一身,在审计活动中管理层充当了审计委托人的角色。被委托人的聘用与否以及业务费用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公司管理层,所以就会有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持客户关系与自身利益与公司管理者沆瀣一气共同造假。另一方面,很多上市公司打着解决区域就业和提升地方整体经济实力的幌子,鼓动地方政府支持甚至包庇他们的不法行为,这些情况也严重干扰了审计人员执业时候的独立性判断,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注册会计师设定门槛过低
我国对于注册会计师的最低门槛设定为高等专科学历,或具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方可参与注册会计师的评定。但是一览国内外各国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学历要求都是高于我国的。美国从2000年开始就将学历要求提高到了硕士研究生水平,而且规定要修够150学分,这一举措不仅限定了考生专业,更加保证了考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英国、德国等对于注册会计师考生要求至少学历在大学本科,日本虽然对学历没做明确规定,但需要参加三轮考试,一层一层深入选拔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优秀人员,只有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资格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考试合格即可通过。高学历的背后是高素质、高水准,相对应的就是未来注册会计师较高职业的道德水平。我国偏低的准入门槛严重影响了我国注会师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另一方面,很多培训机构为赚取更多的利润通过各种方式替尚未毕业的学生报名,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低下、专业素养不够的间接因素。
(二)市场虚假信息需求旺盛
审计造假的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和市场对虚假信息的大量需求。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诱使注册会计师共同参与其公司内部的财务造假,制造虚假的公开信息建立企业口碑,吸引投资者以及骗取社会公众和市场其他成员的关注和信任。相应的,注册会计师牟取个人私利就会迎合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帮助其掩盖恶意造假行为,在审计过程中减少该有的分析程序并开具无保留的审计意见。除此之外,市场上对于高质量的审计信息仿佛也并没有很高的关注度,信息使用者们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完全漠视企业财务信息或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这都使得虚假信息的数量不降反增。
(三)注册会计师制度不规范,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完善,相关的准则中不仅没有准确地划分职业道德的各个层次标准和执行界限,也没有高效地维持职业道德水准。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也缺乏相应的具体指导,距离规范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其次,除了相关内容未明确之外,还缺乏高效的监管机制,对注册会计师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打击和处罚力度不够。虽然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制定并实行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但是总的纲领还不完善,难以起到震慑的效果,使得财务信息造假和审计执业违规的现象屡禁不止。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提升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
第一,从实际出发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工作,时刻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均应督促注册会计师持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执业技能,完善落实后期培训的监督与考核制度,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第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学历与专业要求,将最低学历设置为本科,并增加对非财会专业考生的考核范围,资格认定方面将理论考试与实务操作相结合,增加职业道德在考核中所占比例。从行业准入的源头提高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第三,加大诚信宣传,完善注册会计师诚信体系。利用舆论和媒体,运用多样的宣传手段,提高诚信宣传力度。着重强调审计人员廉洁奉公、坚守行业准则、保持客观独立原则的重要性和违背诚信原则的严重后果。使注册会计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摒弃职业陋习,做到不弄虚作假、诚实守信、认真履行职责。
(二)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首先,改变审计委托关系。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一方面,需要从增加企业流通股数量入手改善企业治理结构,避免股东缺位造成的审计关系转变为雇佣关系。要解决审计委托关系的扭曲,就需要加强公司董事会在审计委托中发挥的作用。董事会作为企业众多股东的利益代表者,负有对企业管理层监督制衡的责任。董事会可以以企业代表者的身份对外公开招标选用会计师事务所,凡是存在违规记录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一律不考虑聘用,选择公众信赖度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支持并积极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保证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审计行业形成优胜劣汰的行业规则,避免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恶性竞争。其次,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也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管。行业自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业内部的执业风气。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根据平时的工作表现,每人建立业绩档案,结合年检和年终考核评定资格等级。考核范围应当涉及继续教育的执行、考核结果的判定、职业道德遵守和风险管控等各个方面,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可禁止执业直到合格为止。同时行业内的监管中应该严厉杜绝恶性降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存在,如有发现必须处以严厉的惩戒。最后,打击虚假信息市场。一般来讲,虚假信息主要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需求。他们为吸引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进行财务造假,夸大企业经营效益,并引诱注册会计师共同参与,使其违背客观独立的职业原则,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要杜绝虚假信息,监管部门就需要采取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措施,加大财务造假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来杜绝虚假信息的产生。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机制,让遵守诚信者感受到诚信带来的益处,让失信者受到严厉的惩罚和社会公众的唾弃,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以及与被审计单位勾结造假的行为一经查出,就进行全社会范围的通报,并且计入个人诚信档案。
(三)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利用法律强制性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后果,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不道德法律风险成本,使其能够预期违规操作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从而约束自身的行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执业人员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风险意识,严格按照标准执业。在违规成本提高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才会时刻警惕,提醒自己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持独立客观公正,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稳健发展越来越成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市场的啄木鸟,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建设职业道德的紧迫性日趋显现。只有注册会计师坚守职业道德,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规范经济市场秩序,发挥会计行业基本的监督职能,消除社会腐败。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体系,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良性发展。
作者:黄雪莹 单位: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一、审计专业人才就业状况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已经正式。这份基于对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和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跟踪调查研究的报告,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专题研究:教学培养评价”等三方面公布了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在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名)中,审计学专业排名第九;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中,审计学排名第五,其他九个专业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播音与主持艺术、给水排水工程、小学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音乐表演、金融学、新闻学。
对于想要报考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于审计专业的需求。由于高职专科层次的院校开设审计实务专业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招生年限也较短,报告没有显示高职专科层次的就业情况。但是这样的结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论到高职专科层次。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会计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该《会计人才规划》中得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到2015年,实现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才比例为5∶35∶60;到2020年,使这一比例为10∶40∶50。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增长50%;继续增加各类别初、中级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趋于合理。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审计实务专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前景。
二、“能力与素养并重,岗证课一体,课内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就业单位对各类审计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审计助理岗位、审计专员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电算化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设定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培养目标,把课内教学培养职业能力,课外社团锻炼职业素养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多层次实习实训教学的人才培养。
范红梅(2013年)在各知名网站上选取了全国各地对审计岗位人员的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几个特征:其一,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职业不需要过高学历;其二,在强调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对不同层级职位的人员在综合素质上均有较高的要求。以审计助理职位为例,要求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或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忍耐力强,能吃苦耐劳;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强等。审计相关行业协会也对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能力与素养并重”。
如何达到“能力与素养并重”?首先,实施“岗证课一体”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通过证书,适应社会需求,制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其次,课内外融合。课内指在课堂上和实习实训中完成任务,获取能力。课外是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学生社团,在活动中锻炼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
关键词:审计 职业 能力 策略
准确的发展战略和正确的方向以及科学的人才资源体系是每个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审计判断能力在西方国家已经被研究且运用了很长时间,成果也比较显著,尤其是在研究审计判断中认知心理学也得到了借鉴,审计判断的研究领域也得到扩展。不但审计人员提高了判断水平,而且审计理论也得到了丰富。我国的审计判断能力的研究刚刚开始,但是,注册会计师身边的环境与国外不同,恰好对研究我国的审计判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一、提高自身素质,积累执业经验
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转变传统观念是增强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要求。同时,职业判断能力对审计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充分认识。审计人员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改变墨守成规的陋习,更好地适应会计工作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新的需要。只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实践经验得到大幅度的丰富和提升,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才能更加精进。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职业判断能力的不同。恰当的审计判断是由广博的知识提供保证的,实际判断能力的提升,应该不断地提高专业审计技能及相关政策水平,为此,需要有目的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力求审计人员能够全面、稳妥的处理问题,尽量不要被主观偏见影响审计判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实践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高低,要想提升自身的判断准确度,就需要不断地积累执业经验。在执业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常做总结,多交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多的积累执业经验,锻炼职业判断能力。
二、建立审计责任制,成立质量控制系统
对审计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公司治理结构要完善,董事和监事会要积极监督财务活动和公司经营活动,以保证上市公司的审计信息被如实的披露和编制。二是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健全,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在建设中存在的一般规律,找到存在于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漏洞或者运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健全。对公司外部审计监管系统来说,法律规范、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都要充分起到作用,才能完成审计行业以规范的法律法规为准绳、政府的行政监管方向为主导、审计行业的自律性为基础的监管体系。审计在民间有一套规范的职业道德体系,其中有为规范会计事务所控制审核质量而专门做出的质量监控准则。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并规范运作,对审计责任进行明确,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更好地确保审计的质量,不断地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三、善于运用分析性复合程序,改良审计判断手段
审计人员应提高各种专业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重视分析性复核,加深了解对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方面,提高职业敏感度。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分析各种会计报表之间组成是否合理,通过对非会计信息分析在不同时间的可以相互比较的信息和同行业间不同单位的比较信息的走向,对审计事项进行专业判断。提高被审计单位所出现的重大会计错弊被发现的准确度,进而能够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化解审计风险。现在,审计行业正在逐步的以国际规则执行业务,应虚心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审计技术和执业经验的可行之处,能够让我们减少失败的案例,很好地提升自身的审计判断能力。
四、增强审计的风险导向性
现代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造就了日趋复杂化的经济业务。抽样是现代审计进行审计工作所采用的方法,但被审查企业的错误和舞弊不能保证全被发现。审计人员应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以风险为导向去发现问题。同时,成立风险基金,建立一个风险规避的机制,时刻保持强烈的职业谨慎态度进行审计判断,从而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五、对非会计信息要注重评价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应特别注意利用非会计信息,避免不能准确、有效发现会计错弊。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主要供货商、管理者素质、客户变化等进行了解,要把所有能影响会计报表公允的因素考虑进去,例如企业经营环境,企业异常交易等。
六、结语
现代化的审计工作正在逐渐趋于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专业水平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重要度有所降低,而职业判断能力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随着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不断扩大的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案例频繁发生。审计人员对职业判断的把握不准确是造成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熊烨. 消除审计职业判断障碍 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J]. 中国-东盟博览,2013(06)
[2]董丽,张杨婷. 基于新审计准则的提高审计职业判断绩效的方法[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3)
[3]李春红.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审计职业判断及质量提高[J]. 北方经贸,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