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校园平台;学习平台;诊改平台

1引言

伴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化发展,关注教育内部质量保障(InternalQualityAssurance,IQA)成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趋势。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履职、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广泛参与,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这是对新时期高职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了多元主体参与、内外部协调的质量保障新格局。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与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内部建构要素与各系统环节如何进行协调与互促,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运行如何更行之有效,是新时期下高职教育内部质保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以信息技术支撑,精准定位,通过定量分析模型,提供重要分析基础。

2平台搭建

部署智慧校园平台,平台有效实现“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突出应用”,实现学院教学与管理生态的电子化、流程化,提高了校园整体运行效率,推进了学院信息化建设。部署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平台建设,增加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学习模式,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提供立体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提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途径,促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借助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等技术,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推进实现课程、教材与资源一体化设计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拓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数据采集、师生知识管理、优质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资源制作、资源管理、资源应用和资源运营,打造优质数字资源创新研究、项目开发、示范应用、推广交流的基地。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内容涵盖学校各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课程专业特色,校企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实体、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微课、动画等多种资源类型。建设移动学习平台。通过便携式、可连接互联网的手持设备,实现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移动教学和学习,包括搭建课程、发起签到、组织课堂讨论、作业和试卷的布置及批改、随机提问等教师使用功能,查看课程列表及课程内容、课堂签到、完成作业,查看作业得分情况、课堂讨论、课堂评价等学生使用功能。建设支持对数据精细化垂直管理的常态化诊改信息平台,做到质量提升有理可讲、有据可依;建设具有柔性开放特色的常态化诊改信息平台,保证数据的开放共享;建设与质量提升体系同步的常态化诊改信息平台,支持根据质量提升体系的时间要求,及时采集数据与诊断改进平台数据实时互动,形成基于动态教学过程数据采集的检测诊断点。通过完善、重构、有机整合与集成,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通校企及学院内部部门协同研讨、协同科研、协同创新功能,为教师及科研团队获取相关信息情报提供保障服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为校企协同合作、学院内部多业务部门协同创新提供平台支撑,打通校企及学院内部部门协同合作之间的壁垒,让企业融入到一流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中,为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创新创建提供平台支撑;为科研、教学及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所需的高质量的信息、情报、文献保障服务体系,为教师及科研团队获取相关信息情报提供保障服务。建设健康产业终身教育平台,与学校资源库打通,充分利用学院师资及课程资源,可支撑实体班或虚拟班的各类社会培训及继续教育学习。

3多功能教室搭建

智慧教育系统包括环境体系、学习体系、教学模式、体制机制、大数据等要素。其中,环境体系是智慧教育的基础要素。所谓智慧教育的环境体系,是指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轻松、投入和有效的学习,最终实现培养卓越的国家人才的教育目标。环境体系对整个智慧教育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智慧的学习环境强调利用现代化技术创新教室设计,适应教学个性化需求,支持更为开放的情境式、探究式、讨论式、翻转式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推进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奠定基础。建设多媒体教室,对管理平台软件进行了升级,实现了教室与课表的对接,实现有课时自动开启多媒体设备。有效满足面向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教学需求,建设集智慧课堂系统、智慧组合型桌椅、智能交互式触控大屏、精品录播子系统、智能中控系统、教室管理系统、课堂直播互动系统一体化智慧教室。有效支持翻转课堂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创新型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考务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提供更为智能、高效和有力的物理环境支撑和信息传递交互环境支撑,促进新型教学模式与信息化的深度结合。智慧教室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集环境智慧调节、统一身份认证、自由拼接和互动讨论、智慧教学、常态化录播、资产管理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环境,运用智慧技术,支持智慧教与学,实现教室的智慧管理。有效满足面向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教学需求,建设集智慧课堂系统、智慧组合型桌椅、智能交互式触控大屏、精品录播子系统、智能中控系统、教室管理系统、课堂直播互动系统一体化智慧教室。有效支持翻转课堂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创新型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考务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提供更为智能、高效和有力的物理环境支撑和信息传递交互环境支撑,促进新型教学模式与信息化的深度结合。

4总结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范文第2篇

几年过去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产基础软件厂商的努力,加上“核高基”的支撑作用,国产中间件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景新海在5月31日至6月1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举办期间表示,“目前国产中间件的功能和支撑能力完全可以跟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

而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奉继承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国产中间件逐渐已从边缘产品变成了主流产品。

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

“十一五”期间,中创软件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核高基专项中的“国产中间件参考实现及平台”和“集成化中间件套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两个课题,并分别于今年3月和5月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针对“核高基”项目,中创软件联合多家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成立产业基地与应用联盟,发挥产学研优势,联合攻关,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景新海透露:“中创软件和课题承担单位共同努力,累计投入2万余人月,实现了国产中间件技术的创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核高基”中间件课题成果能够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复杂环境下的软件开发、远程部署等提供有效支撑。

在“核高基”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中创软件研发了中创Loong智慧平台。景新海介绍,中创Loong智慧平台在开放协作、创新持续、敏捷构建和信息安全等四个方面都迎合了IT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

在开放协作方面,该平台的界面兼容国际标准,支持异构环境。平台所采用的一体化的管理框架可支持智能适配和可视化监控,可以帮助最终用户和合作伙伴最大化地支持异构环境。

在持续创新方面,中创Loong智慧平台支持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其提供的应用组合可支持系统的快速部署,有助于用户缩短创新周期。

在敏捷构建方面,平台可以支持异地协同开发。平台通过采用复用性强的模块来帮助用户实现系统的敏捷构建,并通过统一管理开发与部署状态、可视化组装功能来保障应用构建质量,缩短构建周期。

在信息安全方面,平台除了通过遵循国际标准来保障门户和数据的安全外,还能为客户提供审计保障,并兼顾全面防护、统一监管和智能加固等功能。

关注应用创新

据悉,中创Loong智慧平台遵循国际标准和“核高基”中间件标准体系,已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对我国信息系统实现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内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也能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创Loong智慧平台已经延伸出信息安全保障、智慧化支撑平台、系统运行一体化监控、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压力测试、智能交通、市民卡、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能校车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移动办公、数字物流及众多社会管理领域的解决方案,在安全、国防、交通、金融、税务、航空和政务等领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校园; 建设模式;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10-22-04

Analysis of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 mode in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Li Xiumin, Shi Haiyan, Wang Xiji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It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smart campus from the aspects of campus for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ampus manag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of smart campus, through intelligent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the campus intelligent management has improved much. It effective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whereas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ata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 mod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科学进步,人类思想逐步发生改变,创造性的思维深入人心。“互联网+”与校园相结合,促使教育领域改革、教学模式等发生质的改变,校园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完全融合[1]。智慧校园的建设包含多个方面,通过云计算、互联网将校园运行中的所有数据结合起来,有效实现高校智能监控和智能识别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校园有三个核心特征:一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智能化服务平台及智能感知功能,二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信息服务与校园各应用领域相结合,三是在个性化定制服务基础上,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2]。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技术的一种较高的形式,将学校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3]。

“互联网+”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因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功能,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当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4]。

教育领域所衍生出的智慧校园是校园发展的新模式,“互联网+”的产生将推动智能生活的发展,智慧管理、智慧教学与智慧服务将是现代化校园新的发展方向。利用校园的智慧化管理来分析、研究、解决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创新管理将是未来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形态也逐步发生改变,“互联网+”行动计划[4]的提出,更进一步加快了智慧化的建设,拓宽了教育领域对于智慧校园的认识,智慧校园也将是教育领域发展过程中的高级形态,也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浙江大学很早就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并开始研究和建设,给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5]。上海交通大学在云计算基础上创建智慧校园图书馆。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采用一卡通管理服务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这些高校都对智慧校园建设作了各种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对智慧校园相关的概念等进行了研究。黄怀柔教授认为前期的数字校园思想虽然先进但有很多不足之处,而智慧校园理念恰好弥补了它的缺陷,将为高校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和管理服务。陈翠珠教授的观点是智慧校园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整合、分析评价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充分挖掘这些数据中潜在的利用价值。沈洁认为应该在物联网基础上把人与物理设施相结合,促进教育教学进一步优化[6]。

国外很多大学早已实行校园数字化管理。加利福尼亚大学采用了较为统一、集成化的管理系统,实现核心业务的动态管理。国外一些学者在智慧校园研究领域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Talal指出在校园里用一张智能卡可实现多种功能服务,真正做到方便快捷[7]。Michael和其他学者提出的ETHOC系统,重点对虚拟和物理的校园环境要素进行整合,用户可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学校生活。

“互联网+校园”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的学习模式,将教育、科研、服务以及生活融为一体的智慧化校园模式。

2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分析

2.1 校园形态智慧化

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信息化系统,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展开等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得以实现。智慧校园中数据是为整个校园提供个性化服务。每个数据对于他人都可能非常重要,这些数据也将在服务过程中挖掘更大的潜力,创造更多的活力。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改变前期以各种系统应用为核心而导致错综复杂、数据混乱的现象,以“数据技术”为核心,也将调整人与系统的关系,促使个性化交互的形成,数据也可高效的为使用者所用,形成智慧校园新的数据形态。

高校信息化发展中,信息技术向数据技术的数据形态的转变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技术形态的智慧化非常关键。智慧化的数据形态需要“云”、“网”、“端”的共同支持,三者相结合,促使技术形态的成立。例如2016年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建立基于三校区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利用可视化服务等实现各实物间的联通,同时采用多平台管理并且将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云计算对于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及服务。此外,建立基于手机APP端的移动办公服务功能,实现“微互动”、“微办公”以及“微服务”功能。

2.2 教学模式智慧化

智慧型的师生是未来建设与应用的核心,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采荷小学率先在学生社团中开展机器人项目活动,开发了机器人校本课程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通过机器人课程的开展,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智慧化教学模式。

2.3 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智慧化

在全校教学区域以及大部分公共场所逐步实现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校园内进一步实行云计算为基础的虚拟化管理。目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园借助VLAN等建立了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财务专网等各类校园网络服务,极大地满足了校园信息化发展需求。同时,搭建了校园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精品课程以及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管理[8]。常熟理工学院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有线和无线网络基础上建立RFID环境,自主研发资产管理系统以及教学管理系统,利用RFID技术开发各类校园应用系统,并且进行测试研究,以促进校园内真正实现物联网为基础的资产管理系统,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

部分学校开发了在线教学模块,实现在线辅导与评价,教师在线答疑、学生在线做作业和在线测试,全面开展智慧化教学[9]。2015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逐步实现教学资源智慧化,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在线视频教学等。各院校建立相应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课外拓展库、虚拟仿真库,实现智慧教学。

2.4 校园管理与服务智慧化

智慧校园的建设支持数据整合,呈现“一站式”新型服务模式[10]。在互联网基础上综合数据管理,实现高度集中的业务数据交换,为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2016年北京艾威康携“智慧校园一站式平台”亮相于高教仪器设备展览会,该平台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功能,包括管理、资源、环境以及服务的全方位智慧化管理。这种服务模式整合校园各项业务所产生的数据,达到数据资源共享效果[11]。

智慧校园建设中合理的数据分析和明智的处理措施将有助于校园的管理[12]。以招生为例,大学在招生中信息部门积极配合学校招生工作,提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比如关注不同生源地学生入学的绩点、入学成绩与毕业成绩以及最后的毕业去向,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从入学、在校学习到毕业工作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数据,及时做出问题反馈,为招生决策提供依据[13]。

2.5 各模式比较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相对于数字校园在各方面有很大提升,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度。从杭州采荷小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和北京艾威康的经验看,虽然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效促进智慧校园全面建设,但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缺陷。

杭州采荷小学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到位,但缺少一定的数据规范标准,信息资源不够完善,同时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不能适应时展要求。重庆师范学院各类应用系统建设相对较为齐全,但缺少统一规划,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化人才匮乏。艾威康推出一站式平台,虽然能基本满足智慧校园建设中各类应用系统的需要,但在实施等方面可能还缺少一定的指导。目前各校园对于“智慧校园”这一理念认识仍不够深刻,容易导致过分追求硬件建设,无法真正实现校园智慧化管理。因此,智慧校园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结合教育发展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促进校园建设模式的合理化。

3 智慧校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数据规模不足并且形式单一;重硬轻软,缺少标准化研究;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不符合时代要求;缺乏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对于理论的关注;缺少智慧型人才等[14]。为此,智慧校园建设对策有[15]:①组建大数据库。加大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多平台共享,促使大数据库的建设。②探索数据化标准规范。在各个部门间形成互助互利的交流模式,加强数据流动性,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16]。③进一步完善校园管理改革机制。对于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管理不当、效率低等问题加以改善,采用高效智能管理,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促进智慧校园的进一步发展。④增强智慧校园相关的理论研究。当然智慧校园目前是比较新的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形成智慧校园所独具特色的建设理论以及设计要求。⑤加强智慧型人才的培养。在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系统中,通过知识管理、在线教育等支撑平台,强化智慧型人才培养[17]。

4 结论

在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整合优化教育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学校构建随时随地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便捷安全、多层次的智能化服务是智慧校园发展的建设目标。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改造数字网络,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技术融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蒋家傅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

术,2013.2:45-46

[2] 于长虹,王运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

管理,2015.6(321):49-51

[3] 蒋东兴.“云端一体化”高校智慧校园畅想[J].中国教育网络,

2014.1:58-62

[4] 唐斯斯,杨现敏,单志广等.智慧教育与大数据[M].科学出版

社,2015.

[5] 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EB/OL].[2016-03-16].http://zuits.

/xxhjs/redir.php?catalog_id=187343.

[6] 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

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7] 江林升.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库共建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

教育,2011.11:133-136

[8] 刘敏斯,陈少波.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软件

导刊,2015.14(8):6-8

[9] 蒋东兴,付小龙,袁芳.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

讨[J].华东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报,2015.S1:119-125,131

[10] IT168信息化频道.智慧校园平台艾威康“一站式”平台引

关注[EB/OL].[2016-04-27].http:///a2016/

0427/2619/000002619084.shtml

[11] 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

电化教育,2014.332(5):88-99

[12] 杨文,赵洪光.基于网络技术的智慧型校园应用研究[J].信息

化教学,2015.15(9):117-118

[13] 江桂珍.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现代

中小学教育,2016.32(4):5-6

[14] 尹合栋,陈军.“互联网+”环境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

信息化建设构想[J].重庆高教研究,2015.3(6):87-94

[15] 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N].中国教育报,

2015.5.

[16] 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用[N].光明日报,

2015.6(14).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范文第4篇

立足“一区一城”

为房山加速发展提供新优势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以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北京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高端产业新支撑,由此房山提出要建设高端制造业新区;北京提出要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由此房山提出要建设现代生态休闲新城,这“一区一城”新定位的提出,是符合北京的要求和定位的,更是“十二五”时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具体分析,打造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就是要引进高端重大项目,构筑实体经济高地,打造首都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建设现代生态休闲新城,就是要建设更加宜业、宜居,更加有活力、有魅力的现代化新城,更好地承担起承接首都中心城区人口、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聚集首都高端要素的功能。

作为房山城市的前沿发展区、品牌园区,在“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中,高教园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年来,高教园区按照配套设施建设与满足高校需求相结合、高科技企业引进与高校学科优势相结合、园区产业发展与大学科技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始终把加快推进拆迁、拆改移项目作为建设前提,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基础,把加快推进高校基本建设作为龙头,把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作为抓手,把“建设大学城,为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拓展空间;打造智汇城,为区域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增添活力”作为任务使命,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园区。

截止目前,园区内土地一级开发任务全部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轨道交通房山线稳定运行,市政配套九通一平设施齐备。已签约入驻院校达到6所,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四所入驻高校已启用新校区开展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师生入驻规模已达三万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已进入建设、筹备阶段。公租房、教育实习基地、教师商品房等重点配套项目即将完工,配套中小学、市政交通一体化项目启动。智汇城科技创业园和中关村房山园获得批复,科技成果转化及智汇城科技创业园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相继展开。

致力新时期

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

新年伊始,对首都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破解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热点难点问题”。房山区委、区政府将此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求结合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启动相关研究,找准战略定位,确定战略重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高教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把高教园区建设成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区,把“智汇城”打造成人才高地、科技成果高地、科技服务高地、科技企业孵化地和集聚地,成为科技房山的发展引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契合区委、区政府提出的“321”发展格局,高教园区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以高教园区为智汇城核心区,依托高校科教资源,打造以教育实习基地为代表的科技孵化器和以车站一体化为代表的企业加速器,以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和智汇城孵化器机构为平台,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突出高端引领作用,形成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在“长良组团”布局,建设科技企业集聚和科技研发服务平台,打造与科技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配套平台区,作为支撑核心区研发业态的承载空间,协调配套各类研发平台和科教资源,推动产业主体在属地落地。以窦店、燕房组团和“两带一环”为智汇城服务区,以产业发展为诉求,协同创新联合体,及时转化技术研发成果,引导核心区产业孵化过程中涌现的优质企业向功能区迁移,打造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链,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以房山全境乃至京津冀为智汇城辐射区,利用核心区资源,根据其发展规划,提供科技、人才、信息服务,打造技术密集型产业特色小镇,形成“一镇一品”,助推全区协调发展。同时,借助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契机,“一路向南”辐射“京津冀”经济发展圈的发展。

瞄准定位

明确“智汇城”发展方向

按照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对房山区发展的要求,结合房山“一区一城”新房山战略和“三城、两带、一环”的总体布局,“智汇城”作为科技城区建设的开路先锋,以“以慧建园、以园汇智、以智育业、以业兴城”为根本点,以建设“北有中关村,南有智汇城”为着力点,以打造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区为着眼点,结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协同京津冀发展目标,打造成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功能区和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枢纽地。

以慧建园。按照住建部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智慧城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安防基础设施和环境家畜设施建设,强化智慧校园、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慧社区等智慧城市专项示范应用,提升园区在运行监测、政务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体现智汇城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和前瞻性,打造“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区”,为智汇城汇集高端智力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奠定基础。

以园汇智。以智汇城品牌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成立智汇城高新技术研究院,构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构和平台体系;通过对接“十百千计划”、“海归人才创业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引进高水平创业人才队伍;通过建设智汇城高端创新人才专家库,搭建高端人才智力平台,促进智力共享、信息交流和人才流动,为智汇城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以智育业。充分发挥智汇城资源禀赋和人才优势,面向房山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围绕生物医药与健康管理、文化创意与高端服务业、智能机械和光机电一体化、节能环保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建立科技孵化器、加速器,打造智汇城科技创业园示范基地等措施,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促进校企协同创新,与中关村形成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引领房山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业兴城。深化拓展智汇城品牌内涵,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现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条件,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引导企业集中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带动智汇城及周边区域发展,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纽带,合理布局产业与各项配套功能;形成“核心区、配套区、拓展区、辐射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出智慧城市和国际新城的示范作用,最终实现“北有中关村,南有智汇城”的宏伟愿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城市。

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范文第5篇

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之浙江优势

自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建设“数字浙江”的决策部署以来,各级各部门大力推进《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实施信息技术倍增行动计划、城乡统筹发展信息化行动计划和信息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达到新高度。

首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浙江省通信服务业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互联网普及率在省区中排第二(仅低于广东),光纤入户走在全国前列。省广电集团成功组建新蓝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迈出新步伐。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基本完成。

第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取得阶段性成效。机械、轻纺、电力等行业中信息化应用面达80%以上,并建成一批面向区域、行业、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电子商务全球领先,涌现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等一批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B2B网、淘宝网、支付宝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头羊,

第三,社会领域信息化稳步向纵深推进。网上技术交易、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等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主要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药品网上集中采购不断健全。“金保工程”等深入实施,杭州、嘉兴等地以“市民卡”为载体,集成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公共事业缴费、公共图书借阅等功能,便利了群众生活,并为公共服务跨区域对接提供了基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民信箱、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工程深入推进。

第四,政务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人口、公安等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在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加快。门户网站建设和应用全国领先。初步形成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网上办事应用系统。数字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公安户籍管理、劳动保障管理、民政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城市街道及社区。

综上所述,无论从信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还是从政府关注程度、产业应用需求等方面,浙江省都具有推进智慧城市的绝佳基础,加上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浙江建设智慧省将迎来重大契机。

华数助力之思路举措

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唯一的有线电视运营主体,其核心成员为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创新发展,华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数字电视行业的领军企业、浙江省数字电视发展的主平台和杭州信息化的主平台。

浙江华数对全省的有线网络进行跨代升级,对核心网、接入网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基于“超大型分布式绿色节能IDC机房”,构建覆盖全省的“云城市平台、云家庭平台、云电视平台、云宽带平台和云通信平台”,满足“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等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

浙江华数采用了全球最领先的100G光交换技术,建设覆盖浙江全省容量达4800G的超高速网络。形成“光纤与同轴、IP与广播、有线与无线”混合模式接入,全球最先进的网络架构。届时,浙江的不同城市、区域将实现超高速网络互联互通,海量媒体和信息数据瞬息可达。

建设思路之云战略。云服务提升瘦终端的业务空间;云媒体实现全业务模式下内容的丰富化和内容加载的便利化,并实现屏幕之间协同和媒体共享;云控制实现控制与显示分离,推动智能家庭规模化与所有终端的融合业务;云通讯实现IP与广播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二网优势,打造广电特色的通讯新模式;云宽带利用云存储技术打造海量存储空间,提供海量互联网数据业务缓存、镜像、节点,推出具有广电特色融合二网优势云宽带新模式,提升广电宽带业务竞争力。

建设思路之管战略。一是通过建设高带宽骨干网络的支撑,将原来分散的CDN服务模式转换为全部统一由中心端云媒体服务的新模式。可以达到降低投资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丰富业务形式、降低业务部署难度的目的;二是在接入网络发展中,从只关注接入带宽,提升到智能管道改善体验,突出家庭网络覆盖,配合云服务模式,通过家庭网络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接入,接入家庭所有的终端,尤其是家庭移动终端,在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争的主动权。

建设思路之端战略。一是指控制终端的接入面,从电视单一终端向手机、家庭移动终端、PC、家庭控制终端拓展,并实现业务间的关联;二是指实现终端的多元化,既要开发能力强、智能化的强终端,跟上时代脉搏,适应高密度业务订购使用;又要开发超低成本的终端,配合云系统,适应广覆盖、低业务密度的使用模式,降低业务覆盖成本;三是配合云宽带推出云电脑,通过触屏上网体验、高清视频体验、触控本地游戏,配合云端个人媒体中心,将宽带带入云时代;四是开发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客户端软件,通过强化社交、移动媒体、控制、通讯、云关联应用,控制移动互联网在家庭的主导权,实现移动互联网在家庭的全面渗透。

项目举措之跨代网升级工程。跨代网升级指在浙江省有线电视网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对核心网、接入网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同时对家庭网进行提前布局,实现家庭的有线无线一体化覆盖。形成融合“广播加交互”、“光纤加同轴”、“终端加云端”、“有线加无线”全球最先进的网络架构,支撑全业务的开展。

(1)核心网:

率先引进最新的100G光交换技术,采用新一代DWDM技术,可实现IP与光的融合,实现光电一体化大颗粒业务调度,通过光电两级保护与IP网三层路由保护相结合,增强了网络可靠性,提供良好的运维管理能力,克服了传统SDH、DWDM的不足,能有效地支持IP业务的传送。

浙江华数采用全球最先进思科的100G核心网络设备,构建全球第一个开通容量达2200G并可升级到4800G的全省骨干网络,实现100G到地市、10G到县的海量宽带网,满足智慧浙江的发展需要。

(2)接入网:

浙江华数通过超光网方案进行接入网的建设。超光网为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而设计的“光纤接入,同轴进家”的全球领先的网络架构。该方案融合了广播网的广播优势和IP网的双向优势,充分利用了有线网已规模部署的同轴电缆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广电网络的价值。

通过融合边缘CMTS、双模网关、EOC、电缆WIFI等方式,实现对全省家庭的全业务接入改造,根据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从4兆到200兆的家庭宽带接入。通过自主设计的超光网技术,实现家庭的有线无线一体化覆盖,使得老百姓在每个房间里都可以享受到无线覆盖带来的便利,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上网、家庭移动电视等新兴业务和应用。

超光网接入分为小区接入网和家庭接入网两部分。小区接入网实现广播网和IP网从光节点通过同轴电缆到楼道的综合传输,主要由华数自主创新的W-CMTS和双模网关构成。W-CMTS实现了400Mbps的双向数据接入和400Mbps的单向数据接入,可以满足宽带接入、高标清点播、轮播、广播、无线中继、智能家庭等业务接入的需要。

家庭接入网方案基于超光网技术的家庭接入网将入户同轴网络的带宽频率从目前的860MHz扩展到2.8GHz,扩展了近三倍,可以实现6Gbps以上单向数据接入、400Mbps双向宽带接入,在提供比目前光纤入户更高带宽的同时,可以接入WIFI无线信号和3G、LTE室内覆盖的信号,满足未来全高清频道、高清点播、3D视频点播和云游戏,以及家庭移动业务的需要。

项目举措之云服务建设工程。浙江华数将依托丰富的内容资源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全面提供跨网络、跨终端、泛在化的融合服务,基于“超大型分布式绿色节能IDC机房”,构建覆盖全省的“云城市平台、云家庭平台、云电视平台、云宽带平台和云通信平台”。满足“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等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

(1)超大型分布式绿色节能IDC机房: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液冷技术、空气循环技术和新型机柜,分别在杭州城区、杭州转塘、千岛湖、金华等构建超大型分布式绿色节能IDC机房,满足全省全业务的发展需要,同时为政府和行业提供高品质的专区、专柜、托管、租用、云存储、虚拟平台等服务。

(2)云城市平台:依托于绿色节能IDC和遍布全省的网络资源,为政府、行业、企业、社区提供云平台服务,实现电子政务云、便民服务云、城市安防云、智慧交通云、医疗健康云、教育科研云、中小企业云、电子商务云、文化出版云、旅游休闲云等服务,支撑智慧城市的全面发展。

(3)云家庭平台:构建连接运营商、社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云家庭平台,实现家庭娱乐、家庭安防、家庭健康、家庭通讯、家庭教育、家庭控制的全面普及,在数字电视服务的基础上,普及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全新数字家庭服务。

(4)云电视平台:依托媒体云和应用服务云构建云电视平台,提供除直播频道、视频点播外的实时交互电视、各类电视应用、个人媒体中心、个性化界面、网络录像机等云电视服务。

(5)云宽带平台:依托云存储、云缓存、云检索和云匹配技术,构建覆盖全省的云宽带平台。为老百姓提供超宽带、宽带、绿色宽带、经济宽带等层级式服务。通过云电脑一体机、云电脑等终端,提供触摸式家庭宽带电脑、手写笔家庭宽带电脑等服务,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电脑和宽带服务的需要。

(6)云通信平台:依托云交换、云聚合等技术,构建覆盖全省的云通信平台。实现家家户户通视频电话、人人手机与电视互通、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跨屏幕互通。使得用户无论在家里、办公室、途中,都可以享受到全媒体融合通信带来的便利。

通过全省有线电视网跨代升级工程的实施,浙江的有线电视网将成为“技术先进、平善、业务丰富”的全新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也将成为浙江最重要的“宣传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宽带通信基础设施”,为“建设智慧浙江、构建文化大省、发展战略新型产业”等战略的实施提供全面支撑。

(作者单位: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