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不断的发展,保险营销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所带来的优势,充分根据市场经济环境以及自己的发展策略建立合适的保险营销策略。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所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营销的观念比较保守

营销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的发展,保险营销策略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的理财观念开始多样化,理财方式也开始不断的多样化。[1]但是我国的保险行业由于长期一直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推销观念,营销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传统的营销观念得不到很好的改变使得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可用于互联网网络营销的险种受限

保险行业在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险种的划分已经很明确了。条款比较清晰,责权范围都比较明确,操作流程比较简单明了,这种各部分条款和操作流程都比较规范的险种,就很容易用于网络销售。[2]但是还有一部分险种,由于其投险的程序特别的复杂,内容条款不是大众能够很容易就理解的常规内容等等,无法通过网络平台很顺利进行操作,这些险种就不适合在网络上进行销售。因此,可以用于网络营销的险种受限成为保险行业网络营销的一个弊端。

(三)网络营销的监管制度不完善

传统的保险营销方式都是按照地区进行销售,每个区域都有专门负责监管的人员。同时设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保单发票的管理、保单有效性的鉴定以及保单内容的审核。而网络营销,没有明确的地域划分,不能及时的确定对应的工作人员,使得保险网络销售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3]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进行保险营销使营销风险增大

虽然互联网营销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和销售者带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4]网络营销,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的销售,其销售与购买活动是基于诚信。同时,如果保险的各项操作流程不严谨,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给保险单位以及购买者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保险营销观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人们投资生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保险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的引入新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理念。[5]要加强提高对互联网金融局势的分析能力,立足于市场,转变保险营销的观念。以完善管理为基础,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为动力,以提升营销效益为目标,建立以互联网金融模式为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促进保险业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互联网保险营销的创新理念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互联网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以及办公购物的便捷工具。[6]保险业应该充分根据市场发展的局势,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在不断完善现有产品的前提下,不断推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新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服务体系,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建立健全保险业网络营销的配套措施

网络营销除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网站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7]比如网络在线客服的管理,要建立一个在线客服人员的招聘、管理、业务计量与考核、晋升以及奖罚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在线客服人员具备很好的专业水平。同时要根据销售情况及时的改变网络硬件以及网点规划的方案,比如在网络营销的前期,通过网络购买保险的消费者不是很多,数据量不是很大,因此,完全可以采用集中式的数据管理方式。在网络营销发展的成熟期,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的管理方式应该改为分布式进行储存的方式,进行区域管理。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网络诈骗等各种不法行为层出不穷,盗号软件以及木马程序等不断出现,大大的增加了网络保险营销的风险。因此,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运用网络营销的初期将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先在网络上运行部分保险流程,在逐渐熟悉网络操作以及网络环境后,再逐步的将核心的业务转为网络运营。与此同时,在网站建设时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以保证网站的安全运营。

(四)加强网联网保险营销的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出现,一方面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给人们的生活理财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8]因此,保险行业既要与时俱进,不断采用新的销售理念,还要做好相关的风险分析,加强互联网营销风险的管理工作。要不断的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减少网络营销风险的发生率。同时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互联网安全技术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比如身份认证、加密等技术。最大限度的保证互联网安全措施的全面性,??用性,有效性。

(五)加强保险行业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更好的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保险行业应该建立专业的网络营销队伍,加强互联网专业营销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专业网络营销人员进行互联网技术与风险的培训,提升其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强化其互联网营销的风险意识。同时要还加强网络营销人员保险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以使保险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西省 中小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59-03

引言

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就是借助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用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非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

在金融脱媒,利率逐步放开,银行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银行同业及早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潜力,推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其互联网金融业务普遍较好。而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方式不同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其发展相对缓慢,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尤甚。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实地调研及网站体验等方式,分析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对策与建议的探讨,以期对山西中小商业银行及我国类似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同业,一方面快速推出各类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也开始从原来的金融互联网化道路,转变为尝试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职能部门或独立机构,摸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新的突破口。就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普遍较好,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层次不一,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普遍相对落后,但是他们在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尝试。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比如,晋商银行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城商行,在其网站开通有:小微网上银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针对不同客户群提供基础金融业务的办理,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但是尚未完善直接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线融资、网络信贷类产品亦不足;山西运城农村商业银行网站有个人网银、企业网银,但在“理财E站”,只有理财信息公布,而无实质交易界面,该银行的“小额农户贷款”产品,以农户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无需担保的贷款,方便农户进行贷款,但是网上只有申办流程,未能在网上提供实际办理贷款业务;尧都农商银行作为山西省首家改制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网上交易界面比如,“特惠商户”,信用卡业务下,只罗列了各个行业,竟然没有图片上传,截至2015年5月23日,“E融九州投融资平台”,有投资意向的人数仅166人,累计交易额仅13,000,000元;大同银行金融业务中: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卡业务、结算业务,无直接的网上银行及网络金融服务。有些小型银行没有网上业务,比如,类似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有存贷款业务,为小区域客户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未涉足;山西省长治银行发展惠普金融,推出创新型产品:“2013年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长治银行开展小微贷业务,截至2015年末,累计发放贷款达到27744万元,总计1487笔金额,而微贷中心营销客户累计达99792户,覆盖全市包含13个县市区全部小微客户的70%”。本质上来说,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也就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财业务,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收益的问题;另一类主要是面向本省资金需求者,特别是小微企业及个人急需资金者,通过在互联网信息,为资金需求者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对于这两类金融产品来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于发达地区客户群,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应不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提供方面缺乏个性化,产品不规范,使用过程出现诸多麻烦,高风险的品种又会造成不利影响。

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不足也有优势:首先,对山西省区域内的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在产品供给时,容易把握,“关系型”投融资易于建立。范围内的业务相对集中,审批环节少,容易决策,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业务调整速度快。其次,还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比如晋商银行可主要定位在山西省内发展,在本省内建立社区营业网点,重点在太原市建立社区物理营业网点,结合山西省会城市区域优势,客户个人基本信息、资金实力等信息容易获得。在区域内开展运营活动,可充分运用本地人才资源,因而,其信息成本、经营运作成本、固定设施成本等都较低。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发挥自身易于决策、业务集中的优势,及时高效满足客户需求,同等技术条件下,相比较外省及大型银行,更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有针对客户的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理财产品及提供结算便利条件等,不仅实现业务收入,还方便调整收入结构,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机遇与挑战

山西省中小银行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同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新的发展阶段中风险控制把握等问题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开始根据自身特色和当地环境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一是中小银行在山西本地和城间区域发展上更具竞争优势;二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重点发展省内或地市h域小规模区域的经营规划,在自己熟悉的“市场土地”上精细耕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挖掘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关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产变动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发展定位不甚成熟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多样化,客户追求服务个性化,需求高层次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要立足创新发展模式,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发展定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组织结构转变,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决策层,扮演好原本作为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得到客户特别是本省客户的认可。其次,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急需变革。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多数仍为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银行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调整客户结构,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电子商务交易信息不断完善客户信息,把握客户的经营行为,正确评价定位客户信用等级,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发展综合服务提供业务基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有效联合互联网各参与方,对银行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对相同类型的进行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传统银行要发展必须将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结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综合经营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虽然有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了网上互联网业务,搭建自身银行综合平台,但是还存在信息技术不完备,网上银行服务功能少,提供的服务有限,大多手机银行还不完善或者没有手机银行业务,这必然需要加强跨行业的合作,拓展不同产品和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完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除上述之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思路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总体思路: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利用区域优势,互联网低成本优势,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在资金理财、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探索以及省域联名账户基础上全方位合作理念,建立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省内区域范围的相对独立的体系。通过实施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及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建立,实现在大零售业务方面打造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

(二)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在总体思路基础上,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1)在市场定位方面,以客户结构中小化、经营对象地方化、产品服务个性化为策略。在客户选择上,应避免与国有大型银行重叠,避免脱离自身比较优势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应注重培养稳定的具有忠诚度的客户,可以通过关心初创期的小企业,扶植成长期的小企业,与小企业共同成长,相互支持,探索银企深度融合,形成稳固持久的银企关系。对于同样服务农村地区的山西省中小银行而言,专注服务“三农”,培养忠诚客户,也是理想的选择。(2)在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方面,可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数据整合,获取用户有效信息,关键交易数据,提供网络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备的用户信用评级体系,以便快速挖掘和分析系统用户数据。也可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将线下金融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实现在线金融服务,不断研发新的网络融资创新产品,提升知名度,开拓市场,利用其客户数据资源,拓展新的目标用户群,搭建客户基础数据平台。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要慎重,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提前制定有关的应对策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决策,提高服务质量。(3)在完善综合经营能力方面可搭建自有平台。借鉴国有四大银行成功的经验,建立省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根据地县市区域产品特点,进行各种电商交易,找准目标,比如农产品、土特产等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电商平台,这样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既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又弥补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允许信誉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链接,实现债权转让,资金流动,合理利用自有客户资源,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带动区域经济。还可与省内同等级的银行进行平台合作,针对同业金融产品,不定时地进行交流,对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流、物流、商流等相关信息进行交换,整合信息。与此同时,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顺应移动支付的大潮流,采取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并行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支出。为此,还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既要培养掌握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以及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又要关注国内外银行互联网金融新的举措,取长补短,学习其先进技术和思想,在借鉴中进步。

(三)构建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

结合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在客户定位、互联网银行发展方向、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产品业务体系。首先,推进互联网账务核算系统、联名账簟⒅绷支付机制、收银台建设,为互联网银行的产品部署、渠道合作、移动金融创新、融资授信产品的推出提供基础平台。应用零售信贷平台,通过山西省内中小商业银行零售信贷平台的授信模块功能,对多渠道合作客户进行征信评分,进行统一授信管理,对接信用卡借贷系统,促进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

其次,围绕互联网生态,建立专业化的线上营销机制,辅以传统媒体和网点渠道,开展以口耳相传为特征的微营销、众口营销,策划分享、体验、推荐、交易等系列营销活动,实现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提升山西省互联网银行品牌的知名度。此外,在积分与优惠机制方面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增强客户黏度、培养客户忠诚度。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服务。为快速响应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在传播推广、数据采集分析、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步引入优质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快速、专业的营销宣传配套服务。

最后,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索建设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诸如在加强客户体验,推动产品创新及引进,推进市场化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差异化财务管理以及完善在线直销银行风险管理措施与机制。并探索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发展配套措施和机制,构建山特的企业群、个人群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的网络银行的新业务新模式的体系,促进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与发展。

结语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商业模式、新运作机制和新表现形式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政府高层对互联网金融采取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兼顾并举的政策,互联网金融将更加规范有序发展。为此,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策略指引下,基于移动互联网及传统银行互联网化,银行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发展低成本优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等方式,在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方式探索等基础上增值应用方向不断发力。建立与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独立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打造山西地方特色的在线直销银行品牌,推出联名账户、线上理财、融资授信、信用支付、移动支付等产品线。通过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渠道与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构建,实现山西区域地方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以期为我国中小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2015至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任新利,课题编号:SSKLZDKT2015090)

参考文献:

[1] 郑岩.变革时代的痛点: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金融电子化,2015(12)

[2] 白志鹏.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天津经济,2015(8)

[3] 姜增玲.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当代经济,2016(19)

(作者单位:山西省商务学校 山西太原 030000)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长尾市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利基产品

一、长尾理论概述

“长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The Long Tail》一文中最早提出来的,用来描述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长尾理论挑战并延伸了传统“二八定律”。“二八定律”认为20%的产品会带来80%的收益。在此定律的指导下,头部的热门市场被看作目标市场,而互联网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局面。“长尾市场”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形成的。从供给方看,互联网的出现降低了利基产品的成本,使市场曲线中那条长长的尾部被看重;从需求方看,搜索引擎等相关技术的普及降低了消费者获取利基产品的信息成本,由个性化的需求形成细分市场。简言之,“二八定律”偏好核心消费力,“长尾理论”则重视铢积寸累的积累效应。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发展“长尾市场”的对比分析

目前,学术界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问题上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在公信力、资金实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开放、便捷和快速颠覆了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较于传统商业银行为新生事物,下文将以较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长尾市场”的优势与局限。

1.互联网金融发展“长尾市场”的比较优势

(1)产品种类多元化,服务边界模糊化

发展“长尾市场”,需要拓展交易可能性的集合边界,使利基产品远远多于热门产品,而互联网金融无疑扩大了服务的边界。第一,生产工具的普及是发展尾部利基市场的重要动力。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生产者呈指数化增长,实则推动了多样化产品的出现。而在传统金融机构下消费者选择空间较为狭窄,产品种类的限制必然制约了“长尾”的延伸。第二,在长尾市场中,利基产品远远多于畅销产品,市场进入丰饶经济时期。与传统金融锁定高端用户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导向多元化,只要客户有一定的信誉及支付能力,都可以成为其客户,其追求的是客户粘性而不单独追求盈利性。第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打破了时空限制。传统金融易受到网点分布、营业时间、地域差异的限制,尤其落后地区的服务便捷度低。互联网的出现,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交易的灵活性、即时性,服务的边界也非传统般分明而是趋于无边界化。

(2)获取产品的成本降低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网络搜索技术和互联网渗透作用的发展,获得利基产品的成本正在显著下降。第一,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经营成本低。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主要依靠实际网点,业务范围的拓展依赖于线下网点的发展,随之带来租赁成本、人力成本、软硬件成本等支出,固定成本必然居高不下。互联网金融在运营上降低了固定成本,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适合服务于长尾市场。第二,对于消费主体而言,消费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提供的资金一般是通过竞价和报价的方式确定价格,保证了交易价格的公开透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费用高的问题,降低其消费成本,通过互联网的扩散性,带来了范围经济且提高了长尾市场的流动性。

(3)供需契合强,市场流动性高

需求与供给的链接,使有个性需求的消费者接触到生产者,才能增强长尾市场的流动性,其一大推动力则为传播工具的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传播工具的优势在于更多的借助了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第一,有效提高了利基产品接触到更多潜在消费者的可能性。消费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借助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对比、自主决策,可以极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第二,有利于生产者精准投放广告。互联网金融通过信息集散处理,能统计出的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集合这些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可以分析出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习惯,进行客户细分,极大提高银行在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方面的有效性。第三,有利于实现交易的自动匹配。如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消费者获取有用信息,找到符合需求的利基产品,把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

2.互联网金融发展“长尾市场”的局限性

(1)社会公信力不足

移动互联网将金融交易的渗透面扩大数倍,在拉长的金融中介中,一方面金融机构掌握着消费者的真实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虚拟性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诸如P2P跑路的新闻屡未平息,前车之鉴使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信任危机,公信力的缺失也会影响利基产品的需求。

(2)消费者成本的付出

互联网金融的勃兴,消费者在在接受与学习的过程,必然将付出学习成本、通讯成本等来实现需求。且互联网金融的受众也略有局限,对于老年人群体以及不充分信任互联网的消费者而言,商业银行若对其存在金融排斥,其亦被自身能力或消费成本所限,也会成为互联网金融难以拓展的长尾市场部分。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长尾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无论互联网金融能否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通过比较仍可发现互联网金融在发展“长尾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较强,而商业银行若不能顺势而行,将很难拓展其“长尾市场”。

1.创新强化优势,延长长尾

商业银行自身具有互联网金融无法动摇的优势,在互联网冲击下,如何创新升级以巩固优势,开发差异化产品以延长长尾是其主要选择。第一,基于商业银行记录的社会公信力,升级线下网点,打造智能轻网点,开发自动化、便民化的网点服务,利用新型网点转型升级。第二,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精准营销,着力使标准化的模块化服务和专家式的高价值服务将相得益彰。第三,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等跨界合作,推出移动金融服务,为互联网企业注入专业与诚信的同时,也开拓了个性化产品的研发。

2.提高市场需求,抬高长尾

商业银行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需求以抬高长尾。首先,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受到诸多制肘,应自主搭建电商平台,积累交易数据,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着力搭建基于社交的电商平台,借助其便捷性及其积累的庞大客户群,实现主动获客。最后,在营销平台上开发推荐与资源整合系统,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3.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商业银行过度地将目光放在头部市场的VIP用户,此种金融排斥策略是“二八理论”的实际印证。互联网金融正是瞄准了这个契C,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下忽略的客户发起了精准的营销策略,直接动摇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下的客户根本。因此长尾市场的开拓,提高对小型客户的重视度必不可少。而传统商业银行在创新、吸收、学习互联网因素的同时,并不能完全依靠技术的改进和模式的创新根本上解决金融排斥的根结。那么对于用户的开放,制度的调整则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从制度层面转变思路也是当下所需要思考的。

参考文献:

[1]Anderson C:The Long,Tail,Wired,2004(10):170-177.

[2]杨素娟.长尾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盛行原因及商业银行策略分析[J].经济论坛,2016,05:65-67.

[3]刘勇.从长尾理论视角透视互联网金融[J].财会月刊,2016,11:99-102.

[4]陆岷峰,吴建平.长尾理论指导下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6:5-14.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竞争

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次互联网金融革命从上世纪末开始,其标志是网络银行、网络保险和网络证券的出现:网络银行,我国主要发展的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来办理业务,逐步代替传统银行业务,也被称作网上银行;网络保险,我国主要发展的是保险行业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提供服务,逐步替代传统行业的保险业务;网络证券,我国主要发展的是证券公司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提供证券交易的实时信息,以及证券的办理、咨询、数据分析等。

第二次互联网金融革命是从2010年开始,其标志是网络支付、金融搜索、网络借贷和金融超市的出现:网络支付,在传统的互联网交易中,因为信任问题导致买卖双方既不肯先发货,也不肯先付款,而阿里巴巴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买卖双方之间设立账户进行托管,有效的降低了风险,被公众普遍接受;金融搜索,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专业技术进行结合,通过智能后台提供贷款产品的搜索服务。有效地解决融资、贷款中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网络借贷,是民间通过拍拍、宜信、阿里巴巴金融、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在收取利息的前提下,向他人提供小额借贷的模式;网络金融超市,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建立自身的门户网站,推出一系列包括储蓄、理财在内的金融服务,通过网上商城的形式进行供公众选择。

二、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对比

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为以下几点。第一,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非常丰富。传统商业银行年代久h,多年的经营使其拥有极其丰富的客户资源。而公众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任也使商业银行推出关联互联网的电子银行后,用户数量增长十分迅速。

第二,商业银行的资产实力要相对雄厚。传统商业银行通过经营,积累了极其丰厚的资产。在资产规模方面,是互联网金融远不能相比的。

第三,商业银行的行业准入门槛高。商业银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也负担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商业银行的行业准入门槛高,同时被政府严格监管。

第四,商业银行有自身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商业银行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各类金融风险。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商业银行不断优化管理流程,避免来自信用、利率、汇率、法律等多方面的风险。

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以下几点。第一,互联网企业拥有海量交易信息与信用数据。互联网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而互联网电子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交易记录和客户信息,有助于甄选企业发放贷款。

第二,互联网企业拥有极为庞大的网络用户群。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用户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其中手机网民已经接近网民总数量的一半。

第三,互联网企业的操作流程方便快捷。互联网交易的流程大大简化,挑选货物、验货、支付货款在网上就可以实现,非常便利快捷。

第四,互联网的网络支付功能极为强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支付解决方案。

三、在当代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方法分析

第一、要注重顾客的体验。互联网企业适应当代开放的金融平台和营销手段以及有特点的金融商品还有其方便的操作过程吸引很多的客户使用,从而让商业银行有流失客户信息的危险。商业银行如果想在互联网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要注重客户体验,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优化一系列的业务操作流程。首先,要突破商业银行传统限制,归整好客户存款等一些信息资源,商业银行分析客户投资爱好,为顾客需求专门做一些特别好的金融商品和服务。其次,需要简化业务操作手续,减少一些业务的审批手续,提供更好更快服务。然后,要运用网络进行营销充分为顾客需要做好服务。

第二、要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人才。互联网的技术含量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互联网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商业银行员工一般是单纯的计算机专业或者是金融专业,缺少既精通电脑又了解银行业务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商业银行在招聘时要招高技能的人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经常对员工进行金融业务等知识的培训,建立一个能为客户提供最好服务的团队,保证商业银行快速发展。

第三、完全提高创新和应用水准。在当代互联网金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等各个流程都需要高科技的支持,科学技术的研发对商业银行竞争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商业银行要逐渐加大对互联网资金投入,打造合理规范的客户管理系统,在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将它带来的技术优势变成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要确保信息数据不外泄,减少因技术问题带来的风险,保证商业银行业务的正常发展。

四、总结

在当代互联网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和运用互联网企业之间互相竞争也相互合作。面对当代互联网企业的盛行,商业银行应该在相互合作中找寻机会共同赢利。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要建立合作关系,发展各自的优点,创造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共同拥有客户资源和客户信息。这样双方能共享客户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黄琳婷.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竞争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16,12(7):67-70

[2]刘倩,朱民武.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6,16(5):76-79

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策略范文第5篇

一、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规模、金融体系的模式架构和服务理念的创新程度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划分也使得复杂的金融交易简单化,在操作上更加方便快捷,易于被大众客户接受。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特点和互联网金融应用现实意义的分析,将互联网金融细致划分为五大类,如表1所示。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挑战和冲击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加速了金融机构的发展,促使其转变了管理理念并改变了制度架构,从而促进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交互发展,实现了两者的共同进步。同时,这种冲击和影响包括变更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改变业务流程、确立客户基础、提高服务效率、建立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完善其管理体制及运行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弱化中介角色。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推进,使得传统金融中银行这一主要金融中介的地位受到弱化,客户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可直接跳过银行这一中间人,这造成传统金融机构的职能被削弱,而这种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意义。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融通双方在进行金融交易时,脱离了以往模式下的银行或交易所等媒介机构,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融资过程。同时,对于信息的核实、认证、匹配等过程具有针对性与直接性,使媒介作用趋于萎缩。(2)减少收入来源。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最主要的收入还是利差收入,而净息差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指标。专业的技术、繁杂的知识和分散的业务流程都是传统银行业实现持续价值的关键要素。因此,在金融业相对垄断、市场价格未全面开放的前提下,银行需要取得政策上的优势和行政保护。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发生变动,客户消费需求和消费渠道的不同使其价值理念发生本质改变。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参与者逐渐趋于大众化,社会划分和专业化均被大大弱化,加之银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利率化市场的不断推进,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性愈发趋于明显。因此,对于银行的收入来源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其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3)动摇客户基础。任何经济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客户这一必然要素,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收益的基础。但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由于二八定律的支配[14],使得客户利益受到了损害。在这一定律下,银行只需服务20%的客户就可获得80%的利润,而剩余80%的客户却在为银行作贡献的同时享受着低端服务,这更加体现了客户的重要性。因此,一旦客户思想发生动摇,将会对银行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辽宁网民人数已达2453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55.9%,超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同时数据还显示,到2013年12月辽宁省网络购物网民数为1200万人,与2012年底相比上半年通过网络购物的网民增加200万人。互联网金融正是抓住这一被传统金融忽略的机遇,实现了对客户的精准营销,使得传统银行中的客户基础受到动摇。(4)改变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以网络金融平台来代替实体网点,以客户自行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来取代客户经理的营销模式,以自己动手办理业务来替换柜员经办的服务方式,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信息收集分析方面,互联网金融摒弃了传统方法中繁琐复杂的人工方式,运用云计算原理实现信息的搜集、处理及录入,并且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5)影响管理方式。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传统金融的管理方式,其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传统银行中呆板而繁杂的内部流程带来了冲击;二是削弱了以往传统银行对物理网点的依赖程度,使得银行在业务开展上不再受到限制,不仅管理体制得到了改进,其方便、快捷、高效率的优势也逐渐突显。以阿里信贷这一新型融资服务为例,其在服务流程上极为便捷,从贷款申请、审查到贷款发放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大大节省了办理业务的时间,减少了复杂的审批环节。

三、传统金融业的应对之策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的今天,传统金融业应积极主动应对,认真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竞争优势,分析共生和竞合的生态,争取跨界竞争的主动性,实现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1.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积极迎接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冲击下,如何抵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破除陈旧的体制,突出于“新”,立足于“变”,着力于“建”,不断地加大金融创新和变革的力度,应该引起各界的广泛参与和讨论。(1)树立新的战略理念。良好的经营理念决定正确的经营目标和方向。面对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业我们不应墨守成规,遵循以往传统的经营观念,而是要树立新的思想,体现新的见解,形成与互联网金融相匹配的战略思想。应将客户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制胜作为其经营理念;将市场第一、勇于竞争、善于创新作为其营销策略;将盈利第一、合理分配、增收节支作为其效益理念;将风险防范、流程简化、提高效率作为其管理理念,使其在战略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2)构建新的模式类型。一是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即将互联网通讯技术运用于传统服务模式中,改善其结构体制,形成有效结合,从而构建出新的服务模式。服务模式的新颖除表现在改善服务态度上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创立与互联网金融相匹配的互联网平台,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方便。二是构建新的产品模式,即打破产品固有的传统模式,创新出适合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利于其不断革新的新金融产品,从而适应客户的变化并满足其需求。(3)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在树立新的战略理念,构建新的模式类型,建立新的经营形态的基础上,应提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法,逐渐替换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重点突出其灵活而不生涩、高效而不僵滞的特点,并且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做到方便客户、服务客户、满足客户,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同时,还要强调风险控制,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的统筹发展。(4)建立新的经营形态。互联网金融一改过去宽泛而模糊的经营模式,在了解和服务客户的方法上实现改进,运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对所掌握的客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客户需求信息,并根据客户自身的喜好制定一对一服务的精准营销计划,时刻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业务转型,形成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应运用创新技术和先进工具创建互动参与系统,通过精心的筹划实现与客户的良性互动,从而加大对客户的吸引力,提升客户的向心力。

2.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主动调整转型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快速,但在短时间内全面替代传统金融也是不可能的。对于互联网金融,在顺应其发展趋势的同时应主动促进其对传统金融的发展,在立足于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转型,从而适应新的变化与发展。(1)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的建设是近年来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普及,也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要实现新领域的开拓,就必须充分运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完善现有业务基础上实现新突破。首先,要立足于重点客户,在专业上突显优势。从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竞争主要着眼于中小客户,这是由于大客户需要拥有更专业全面的服务,而互联网金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银行在深化重点客户服务方面要加大力度,提出创新观念,形成稳固的客户服务关系。其次,要关注一般客户,在效率上突出特色。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对一般客户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突显一般客户群的作用。在这一问题上,传统金融业应提高认知,注重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同时对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加以重视,并且在服务质量与效率上加大提升力度。最后,要区分不同的客户,在贴心服务上显差异。对不同的客户应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要求,在区别对待、差异服务的同时,使其感受到更高的贴心程度。(2)借助网点渠道,增强客户体验。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拥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网点渠道,银行应努力发挥这一优势,突显其特色。首先,追求渠道形象的新颖,即实现外观与服务内容上新的突破,一改传统方式给人们留下的杂乱无章的印象,对客户进行分区处理,在增加大堂服务引导人员和专业咨询人员比例的同时,减少柜台服务人员的数量,实现电子银行业务的普及。其次,突显渠道功能的全面。应努力实现网点业务综合化,使所有网点均可办理本银行已开办的所有业务,尽可能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缩减客户往返次数,精减业务的流程与环节,使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再次,提倡服务能力的高效,即提高银行一线人员的服务能力,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提高营销技巧、服务技能以及对新产品的认知程度,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人员。最后,加强客户体验的新鲜感。银行业务的本质与现代经济相同,都是体验经济。在客户体验上,银行应力争上游,以开放式营销模式增加客户体验类产品,从而吸引客户注意力,增强客户新鲜感。

3.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传统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模式创新与体制变革,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在与互联网金融竞争过程中实现突破,取得胜利。当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创新:(1)以产品创新体现竞争需求。产品是银行连接客户的纽带和桥梁,体现了任何服务的本质要求,只有产品得到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业务创新。同时,产品创新是互联网金融特色得以体现的关键,它指出了在对新产品开发时,一定要考虑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体现其新的竞争优势,在实现和电商企业合作的同时,还应着手创立自己“网上商城+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的综合化电商平台,从而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2)以方式创新适应变化需求。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使得银行的客户与市场大量流失,其生存空间也被不断压缩。在这一压力下,银行机构只有选择改变其原有的模式与方法,将方式创新着眼于管理上,使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要求,并遵循一切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前提的宗旨,在注重风险防范的同时,最低限度地使用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办法。此外,应通过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创新,进而实现营销过程的精准管理,在建立客户模型的基础上,加大数据金融服务能力创新力度,从而实现管理方式的变革。(3)以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业要积极应对,对与其相关的重要技术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如成立创新实验室等,对人力、物力进行充分配备,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形成更佳的融合。同时,要积极寻求与成熟的电商和支付平台合作的机会,节省自身平台建设的时间和成本,并与互联网金融形成良好的布局,成功实现数据、资金与平台的聚拢,实现服务创新上的新突破。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