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目前主要智能家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兴天下、安居宝、慧居智能率先推出智能家居终端,在行业中拉开数字化序幕。数字化萌芽初期,少数有实力的企业在朝阳产业中发挥引导作用,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培育市场。企业引导消费的模式在数字化技术发展初期推动了行业发展。

清科研究中心《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从行业发展现状,业内企业概况及投资风险与机遇角度描述了智能家居行业的沿革、发展与趋势。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去年1月到9月共发生智能家居行业投资案41起。已披露融资额3.66亿美元,已披露累计融资额7.7亿美元。该阶段投资主要分布在美国,共发生27起。企业主要集中于家电智能操控;水、电、暖气等能耗管理;空气、水净化设施;垃圾智能处理;在线节能与环保服务社区;防灾减灾;节能建材制造与节能建筑设计开发等环节。由数据可见,智能家居与新能源、新材料、清洁科技、移动互联网等行业互促互进,硬件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此外,智能家居的建设与高效的市政管理、公共服务密不可分。

典型案如NEST2013年获得8000万美元融资,今年被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国内如BroadLink获得1000多万元融资。今年初,CES、三星、LG、海信、长虹、海尔等传统电子和家电厂商集中展示家庭互联网概念产品。接着,谷歌斥巨资收购NEST,拉开智能家居的投资热潮。

今年小米春季会上,正式推出了小米电视2代和小米平板。易观智库分析师徐昊认为,小米两款终端设备,为其终端生态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显示,小米布局多屏终端生态,全领域进军互联网化生活。两款小米路由设备的为其日后发展智能家居打下基础,而在现阶段智能化远没有达到用户所期望的状态,小米电视在现阶段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客厅第一智能家居。小米电视此次配备更新的MIUI TV操作系统和独立的小米发烧级音响设备。从其更新结果来看,小米现阶段更注重于打造视听体验的极致效果。

徐昊表示,目前很多用户还没有培养出在智能电视上使用应用的习惯,更主要的行为还集中在通过电视去看丰富的视频资源。小米正是很好地抓住了这点市场特征,在用户目前常用的功能上打造极致效果,以加强现阶段用户对小米电视的黏性。平板电脑、小米手机、小米路由等与小米电视之间的无缝连接构建出家庭终端生态的闭环,为用户打造出更好的多屏协同娱乐生态服务基础。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建筑

1 物联网概述

对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业界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架构得到比较多的共识。其中感知层是整个架构的基础,传输层是整个信息传输的通道,应用层即输入输出控制的终端,满足各类应用的要求。因此,物联网不能算作是一种技术,它是从感知到传输的一系列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诸如RFID、传感器、二维码、网络通信等技术都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2 智能建筑系统构建

现代智能建筑将建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现代服务系统、现代管理系统等多种系统相结合(如下图所示),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高效、安全便利的现代化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按照业态分模块方面,行业里习惯讲建筑自动化系统工程,常规的电子系统有很多,电子巡更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等。机房工程,还有综合管线,包括电气培管、电气配线、电缆桥架、配电箱,综合管路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各个弱电系统缆线敷设和设备安装的必要设施,是各个弱电系统设备连接和集成的桥梁。除了常规弱电外,还有各业态所需的智能化子系统,如酒店智能化管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酒店客房控制系统等等。智能建筑技术是构建绿色建筑的重要技术标准与规范。

智能建筑组成框图

3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物联网形态

建筑智能化监控系统目前常用三层结构:管理层、控制层、现场总线。设备经传感器联网的特点是:物与物、物与人,多IO、实时、面向现场总线,形成连接互联网架构的逻辑设备,构建设备网站,实现管理和监控功能。

4 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物联网对智能建筑技术影响无处不在。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行业智能化正处于建设初期,基础硬件系统是主要的建设内容,同时对软件环境的建设需求也非常迫切。智能建筑呈现网络化、IP化、IT化、数字化的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建筑智能化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化技术产品被广泛采用,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广泛提升。前瞻估算,中国智能交通、医疗及建筑信息接入设备市场规模由2005年的不到10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45亿元左右。

5 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现代智能建筑为建筑电气提供了安装与敷设的平台。在现代智能建筑中,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必须安装多种现代化的电力设备,例如中央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强电系统、弱电系统以及导线等设备,而这些设备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数量较多,这就要求现代智能建筑给它们提供一个相当宽阔的空间,以实现各种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敷设,确保各种建筑电气设备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

6 在应用领域的未来

建筑安全智能化系统应用领域众多,目前其应用范围基本定位在高端为购物、地铁、商场、5A写字楼、博物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综合安保系统、报警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燃气报警、安检系统、人流统计、智能一卡通系统、公寓、观光层、会员卡消费等等。在未来时间里,要想真正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必须在现代建筑内安装、敷设各种现代化的智能设施,确保各种现代化设置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智能建筑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张公忠.物联网与智能建筑[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01).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IBM Pulse2012盛会3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8000名与会者出席了活动。本届大会以“优化世界的基础设施”(Optimizing the World's Infrastructure)为主题,着重强调了云+移动性对于整个基础架构的变革作用。IBM不仅在最近收购了相关企业,还迅速围绕这一方向在大会上了系列新品。此外,在实体资产管理方面,IBM在各个行业都有新的和进展,IBM Maximo资产管理软件为不少用户实实在在地节约了成本,提升了价值。IBM智慧建筑之路也越走越宽。

智慧的基础设施

作为IBM软件大家族的一员,IBM服务管理软件Tivoli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系统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表示,虚拟化和集中化催生绿色数据中心,IT服务管理变革需要标准化、集中化、合理化的服务目录,云计算则需要随需应变的IT交付解决方案,这些都意味着构建智慧的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Tivoli正是优化和构建智慧基础设施的关键。

而且,IBM本身也在使用Tivoli软件,并卓有成效:在安全性方面,IBM使用Tivoli端点管理软件(TEM)进行安全补丁管理后,工作站问题减少了78%,维护费用降低了1000万美元;在可用性方面,IBM使用TRSM/ITCAM/ITM处理业务流程管理,商业流程中断时间减少了一半;在云计算方面,IBM使用TSAM/ISDM/TUAM处理生产、测试云管理等应用,配置时间由原来的5天缩短到1个小时;此外,Tivoli家族的相关软件还在资产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帮助IBM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什么在驱动空前的技术变革?IBM认为,商业分析、移动性、虚拟化、云和安全分列前五大因素。而云+移动性的结合则更为紧密。IBM Tivoli软件总经理Danny Sabbah认为,云+移动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趋势。“移动性是云计算被企业接受的一大重要因素,因为33%的云扩展是由移动性所驱动的。”IBM为此正在将Tivoli打造成为实现端到端优化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而端到端就包括云、移动性、高安全和实体资产与设施的管理。

迎接云挑战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最近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近90%的企业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大规模采用和部署云。然而在部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虚拟影像散乱”(virtual image sprawl)问题。

虚拟影像通常为5千兆至20千兆字节,企业每天产生的虚拟影像可达到数千个,两者相乘得出的将是十分庞大的数字。大型企业拥有的虚拟机通常高达5000至两万个,这无疑是一项费用高昂而又极具挑战的任务。Daniel Sabbah表示:“虚拟影像每隔两年就会增至三倍,而计算能力同期只增长一倍,IT预算基本保持不变。这远远跟不上虚拟影像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按照当前的运作模式,企业每隔两年就要将云基础设施扩大1.5倍,员工也要增加一倍。从成本和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不具可持续性,并且与云计算的初衷正好相反。

此次大会上,IBM针对以上问题,新了IBM SmartCloud Foundation方案,可支持商业机构在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环境中安装、管理、配置和自动创建云服务,可控性大大超越原有产品,更好地控制云部署过程和现有生产环境。比如,新的IBM SmartCloud Provisioning软件帮助Dutch Cloud将200个虚拟机的配置时间从一个小时缩短到5分钟。

在改进服务质量方面, IBM在IBM SmartCloud Continuous Delivery中推出了新软件,将Rational Collaborative Lifecycle Management与IBM SmartCloud Provsioning结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最佳实践模式,帮助他们实现云服务生命周期综合管理。

据悉,IBM最近收购的Green Hat测试平台将进一步扩大这些功能。该平台可将应用程序转为云部署,从而简化测试周期、缩短开发周期。这样,通过端到到端的自动化、标准化和重复功能,用户的云交付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天。“低接触(low touch)”服务和自助服务能够将用户资源成本降低20%,并可同时提高部署的可预见性。通过情景交流的简化运营及开发协作,用户的业务敏捷性可提高40%。此外,通过加强开发、测试和运行过程中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可将应用程序服务的可用性提高20%。

管理移动设备

企业把云计算视为提高响应能力和改变IT经济状况的一种途径。同时,IT涉及的范围已从数据中心、网络和工作站延伸到了具有嵌入式智能的新型移动设备当中。在所有访问应用的设备中,已经有多达1/2的设备是移动设备。

IBM在上个月收购了以色列移动中间件厂商Worklight,并将其技术迅速整合到IBM Tivoli Endpoint Manager产品中,推出新的IBM Endpoint Manager for Mobile Devices。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移动环境,包括iPhone、iPad、基于Android的手机和平板电脑、Windows Phone和诺基亚Symbian设备。该产品在几分钟内即可安装完毕,能让企业以远程方式快速设置各类政策并监控员工设备,从而发现潜在的数据威胁,在设备丢失、被盗时及时删除数据。

此外,IBM还了IBM SmartCloud Control Desk等新产品,为用户提供完整配置的能力,帮助他们应对计划变更、突发事件和复杂IT环境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服务的连续性,提升响应速度和高效管理能力。

打造智慧建筑

自2010年2月IBM推出“智慧的建筑”计划以来,已经了一系列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其中整合了来自全行业的建筑自动化软件,用以管理数据中心之外的实体资产。IBM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能力、设施和空间管理能力以及先进的动态仪表板,可帮助业主及管理人员降低设施的运营开支和能源费用,并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及其可靠性。

此次IBM Pulse2012大会上,IBM Maximo资产管理软件也了更新内容,比如在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提升了员工和公共环境的安全程度,减少了环境风险;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加大了关键获取点的控制力度,提升了运营手段并优化了企业资产目录的管理。目前,IBM已经为博物馆、办公楼、仓库、工厂、电厂、实验室、校园、公寓、度假村等各类建筑提供管理技术,以节约成本、改善系统管理并减少碳排放。Danny Sabbah还宣布Maximo也开始提供交通运输、核能、石油和天然气等更为广泛的行业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IBM了一项具有标志性的案例,那就是IBM正在将卢浮宫打造成欧洲第一个智慧博物馆。这意味着卢浮宫不仅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开展艺术品保护及维护工作,同时还为每年数百万参观者的流量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卢浮宫博物馆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部门经理Metin Pelit表示,与IBM合作之前,工作人员借助纸质文件开展设施修缮及养护工作,涉及的服务商多达数百家。但是,要保证大部分展馆每天正常对外开放,他们就需要采用一种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工具。而IBM Maximo软件的综合数据库能帮助博物馆将各个流程可视化,这些流程包括展室及设施系统(如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电梯、每个展室或展馆的灯光以及2500多扇门的锁闭系统)的初始规划、清洁、维护及废弃处理。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企业情况:国家信息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以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科学决策为使命,面向政府和社会,积极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

在决策支持服务方面,多年来国家信息中心形成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色,在经济模型研制和应用中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所构建的模型分析系统在国家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的测算、模拟、论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国家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国家信息中心加大了信息化决策咨询服务力度。先后参加了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关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文件起草和编制工作,承担了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安全等专项规划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信息系统参与完成了一大批电子政务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较好地发挥了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特别是2002年以来,国家信息中心先后策划、设计或参与建设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金宏”工程)、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政党外交信息系统等一批重大电子政务工程,并圆满完成了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国家发改委子项建设任务。其中,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是我国首个跨部门、跨地区实现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的公共平台,具有探索与先行特点的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政务应用重大工程。依托此平台陆续部署国家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全国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平台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66号文件要求,牵头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地方部门接入网络平台,加强外网应用建设,促进外网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和数据共享。

在信息内容服务方面,国家信息中心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大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成为我国信息内容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汽车、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咨询服务逐步形成国内有影响的业务品牌。1996年,利用自主开发的专网平台和互联网平台建成的中国经济信息网正式开通,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企业集团、研究机构及海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及时权威的宏观经济、行业经济、区域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动态信息、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服务机构。

国家信息中心始终重视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和引进世界先进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经验。三十年来,通过开展合作研究、智力引进、培训交流等形式,与世界主要国际组织、主要国家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知名学术机构、IT厂商等建立了广泛联系,在经济预测、信息化研究、信息技术合作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扩大了中心国际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发展。

一、 主要业务:国家信息中心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支持,承担“智慧发改”建设实施管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大厅日常运转工作。

(二)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及相关管理工作,为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承担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开展定量分析模型开发和宏观政策仿真模拟。

(四)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趋势,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咨询。

(五)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与制造业等产业的决策咨询,主要包括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慧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产业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和咨询服务。

(六)开展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研究大数据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推动数据共享、开放与应用。开展大数据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核心算法模型等基础研究。

(七)承担信息安全政策咨询、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监测以及数据安全服务等,开展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

(八)协调指导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相关业务发展。

(九)开发建设“中国经济信息网”、承担“信用中国”网站、中国“一带一路”官网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

二、 项目名称:丝路国际教育创新港“智慧园”

合作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63309号

项目投资:国家信息中心专项基金

平安银行

承建单位:陕西建工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87年成立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8号

现有规模:事业单位

三、项目内容

总投资:45亿。

总用地:150亩。

建设内容:双子超高层200米高, 26.6万平方,55层,专家住宅楼15万平方。

建设周期:五年。

预计产值:年产值20亿。

预计利税:年利税5亿。

带动就业:3万人

四. 项目需求

(1) 需要50亩商业用地。

(2) 需要100亩配套住宅用地(专家住宅楼)。

(3) 商业用地容积率8专家楼容积率2.2。

(4) 应享受到政府地方税费减免政策。

(5) 应享受到集中供暖,制冷。

(6) 应享受到技术成果转化奖励。

四. 项目介绍:丝路国际教育创新港“智慧园”

项目结构简介

【摘要】随着丝路国际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长,大西安丝路国际智慧园这一概念也愈来愈受到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界的关注。本项目以规划了“智慧园区”定位较为完善的项目架构为标准,随着智慧园区建设发展及引进中国国家级大数据管理及数据处理中心,构建和引进全球智慧产业成果,使智慧园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国际服务功能,并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期提高智慧园区建设水平,在落实国家发改委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经济发展。

(1)国际智慧教育管理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库系统建设;

(2)国际教育认证中心;

(3)国际智慧教育科技创新平台;

(4)引进全球千位国际知名教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中心(智慧科技产业发展中心-超高层建筑);

国家信息中心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负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持,承担“智慧发改”建设实施管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务大厅日常运转工作。

(二)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及相关管理工作,为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承担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开展定量分析模型开发和宏观政策仿真模拟。

(四)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趋势,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咨询。

(五)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与制造业等产业的决策咨询,主要包括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慧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产业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和咨询服务。

(六)开展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研究大数据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推动数据共享、开放与应用。开展大数据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核心算法模型等基础研究。

(七)承担信息安全政策咨询、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监测以及数据安全服务等,开展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

(八)协调指导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相关业务发展。

(九)开发建设及“中国经济信息网”、承担“信用中国”网站、中国“一带一路”官网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

丝路国际教育创新港“智慧园”将成为全球最大人才中心之一,交大创新港不断升级改造实现华丽蜕变。从最早期的国际人才交流创新港平台和高等教育高科园规划,到全球最大的智慧教育信息产业园、国际化的高校科技城,再到国际智慧教育金融区,如今规划的丝路国际教育创新港“智慧园”,已经会成为全球高端人才的聚宝盆。

这座“双子塔”打造城市地标。围绕双子塔中心配有专为全球高端智慧教育人士打造的殿堂:从未来集聚发展的精准医疗中心、全球智慧教育中心、全球教育人才居住区、包括新零售消费在内的所有领先型产业结构布局等,其中引进的住建部推广应用的会呼吸的专家公寓填补了全球高端教育科技人员的高品位的住宅稀缺的现状,将为西咸新区国际教育创新港规划建设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水系连通的森林式覆盖率最高的达到品质教育新城增添了不少光彩,让这里成为这座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摩登都市的最具有生活品质要求的地方。

智慧建筑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创作性 方法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辩析

关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予它不尽相同的定义界说,但从其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渐呈现出相对明朗的观念势态。我们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职能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系统各要素,以期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城市设计的作业范围既涉及大范围的单系统设计,也包含细胞形态的解剖,其对象是多层面、多类别的组合,而城市区段层面是典型的客体对象。城市设计既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又是规划转向建筑设计的必要中介过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常导致概念上的模糊。一般而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较为明显,而与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之间的关系则时常使人迷惑,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获得城市设计自身明晰的基本特征:

其一,城市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精神,即以具体鲜活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以及历时和共时的文脉连续。而控规则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因此,可以说人与物的对峙是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基本分水岭。

其二,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而控规则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其三,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控规则往往是城市各子系统的分述罗列,而且偏重于各项子系统的分别研究。因此,关系整合与要素分离是二者间又一显在区别。

其四,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而控规则注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其主要运作媒界是技术指标和工程问题,理性逻辑是其主要属性。

由上述比较中看出现代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创作性特征,正如培根所言:“未来城市环境质量将依赖技巧高超、感觉敏锐的城市设计师的创造性想象和智力”(1)。

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创作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种观念设想或作品具有新颖鲜见或超前的形式和内涵;二是指这种观念设想和作品应适应现实、解决问题并巧妙且有效地达成目实;三是对上述观念设想和作品的持续、表现、评价、完善和充分发展。创作性与创造性时常可以通用(是英文Creativity的两种互通译本),但二者在语义上仍有些微区别,创造性更为强调独创和超前,面创作性强调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全面包容,同时还含有过程意义。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是由其自身的目的性质决定的。设计即是把各种要素组织进入较大的连贯的整体以达到原先预期的意图。在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下,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舞台,是历时态的延续,又是共时态的交溶,以人为本的场所论是城市设计理想和实践中的本质精髓。对于一个具体城市区段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要鼓励各种人群活动的合理交织、运动有序、生态和谐,并能给人以愉悦的整体审美感受。城市设计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清规戒律和模式范本,也不是某种先验公式的推演计算,每一个成果都是对特定城市或城市区段的独特解答。设计师在情感、智慧和经验的投入中完成理想与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各种思维方式的全面启动和复合,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顿悟相交织,而形象则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同时亦是对设计者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运用过程。现代城市设计者需要有社会、经济、人文、政策管理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

城市设计注重小组合作(Cocreativity),鼓励吸纳相关学科学者、开发商、政府官员及公众代表共同参与,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争取公众参与和认同。

城市设计创作方法论探讨

城市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于其创作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和有效。然而澄清这种方法理论却很困难,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因客观对象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因此试图去规范其设计创作的方法似乎是徒劳的。这里我们试图以描述城市设计创作的共性特征来探寻其创作的轨迹线索。

1.立意与构思立意即主题意识的确立,这是创作的灵魂。立意的过程即是在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的过程。现状分析提出基地现存的资源和问题,立意则需以该城市区段的定位为依据,这种定位又必须置身于城市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区段与相邻区段、区段与城市整体之间的功能互动机制,才能给出设计区段的正确定位。现存资源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和现存环境状况与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目标的确立。

构思由立意脱化出来,构思即是将城市设计的立意转化设计结构(又称概念设计),同时提出实现立意的方式构架。构思的直接结果是该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结构的建立。城市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必须也包涵了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设计者对各种设计因子的权重取舍以及自身的主观理解,情感经验等因素使得其立意与构思趋于个性化,并以多种构思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与相关参与的讨论、评比、比较和判断确定最终的构思方案。

2.分析与整合要解决一个现实具体的城市设计问题,首先必须进行客观有效的环境分析。分析包括前后两个不同时段,其一是指设计前期的现状调查分析;其二是指创作过程中对设计方案及成果的解剖分析。现状分析是要达成对现存环境的全面认识,它包括基地、人口、建筑设计质量、交通、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行为规律、自然条件、景观资源、经济投资计划等等资料。一般而言,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是两个重点内容:职能分析主要考察各项用地的使用状况与交通系统的联系以及这种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空间形态分析则涉及基地分析、图底分析、视觉序列分析、认识意象分析、类型学分析和空间注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空间形态分析提供了设计所必需的历时性形态积淀的背景资源,它为文脉承续提供了基础。设计过程及成果表达中的分析实质是对所设计环境各子系统的分项解析和表述,如:地块功能配置、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换乘系统分析、形态认识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等等。这种单系统的解析使创作成果的各个层面得以清晰的表达,同时也是设计进程中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质疑和修正的必要技术程序。

分析是城市设计的必要技术,而对环境各子系统和各单项要素的整合才是城市设计的本质性作为。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历时和共时相交溶的整体感受和影响,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城市设计必须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空间关联和文脉关联等,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设计者往往扮演开发进程中的协调员,化解矛盾,综合平衡。

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将改变过去仅仅由几何线条分划地块的封闭独立性。加强建筑布局、交通路线、开放空间、绿化体系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将成为一种新的形态风尚。立体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又一显在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职能的高度集聚与城市土地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突显,未来城市必将超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使用,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相互刺激补充。空间结构的立体化还意味着对用地进行地上、地面和地下三个层面的综合开发以构成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与此同时,立体化的形态组织方式也是化解或消减城市职能各项子系统之间矛盾冲突的良方(如机械交通与人行步道体系的矛盾,开放空间、生态平衡与土地区位价值的矛盾等)。总之,分析整合在创作过程中交替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整合。

3.直感与逻辑城市设计的过程是对城市环境的研究和创造的结合,因此必然表现出理性和感性共容互动的思维方式。研究过程首先是要素分析和理性判断,设计者运用逻辑方法对设计所及的各项要素之间各种因果、并列、互动、权重、矛盾等关系作用判断,设计目标的建立亦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但是,仅仅运用逻辑的方法无法得出具体生动的城市设计成果。城市设计是对理想城市生活情景的描绘,形态的建立最终必须依赖设计者对环境敏锐的整体感悟能力和直感创造能力,因此说形象思维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设计者可以在经验积累中选择运用各种有效的空间形态类型,如以网格构成的,以开敞空间为中心的,以建筑实体为中心的,或是以明确轴线构成的等等原型结构,而当代城市形态所包容的广泛且深刻的复杂性为传统城市形态所无法迄及,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立体网络的叠合结构,它可以涵括上述诸种空间结构原型,但其复杂程度和综合能力则远胜于它们。可以说这是对当代及未来城市设计者的空间组织和塑形能力提出的一项严重挑战。因此,城市设计者必须具备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为娴熟的空间驾驭技巧以及在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中整合城市职能秩序的能力。

4.图形与文本图形和文本是城市设计者最主要的操作媒界、交流媒界和成果表达形式。

图形是设计者心智创造的外化。图形资料一般包括设计构思草图和设计成果中对环境形态的三维表述、模型、立体模拟动画、摄像等。由于现代城市职能和空间的高度复杂性,因此系统化的城市设计还必须运用一系列系统的分析图形技术。这些分析图分别展现了环境的各个导面及相关系统。各层面、各子项系统的立体叠合和联结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形态。因此,分析图也是城市环境创作必不要少的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传统空间形体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形实质上是对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和政策的形象化三维表达,是一种明确的、可操作的形态描述方式,它使得设计地段内建筑与建筑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清晰可见,它给下一个层次的设计(如建筑设计)提出了由外向内的限定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的成果具有肯定性。同时又必须指出:城市设计又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动态的过程。上述图解形式并不等于环境建设的最终产品形式,而是关于形态的具原型意味的框架模型。例如街道空间轮廓线或是区段环境的立体动画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结构关系的建立,在后续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将此具体的建筑形态置于上述关系背景之中进行检视评判,从而取得对彼此关系的协调认同,CAD技术的运用为这种动态的设计和管理过程提供了方便之门。在城市设计驾驭下的一个环境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成果又具有非肯定性,是一种松驰的限定。如果说最终建成的环境形式与设计中的图形之间具有内在的却又是可以被察见的同构或同质关系,那么就可以说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文本即城市设计成果中一系列以文字描述为主的研究报告。一般来说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项目由来、研究程序、现状分析报告、设计依据、发展定位描述、目标描述、设计方案总体说明、各子项系统分析报告、实施可行性研究、建设程序计划、设计准则等。设立专项研究报告是现代城市设计重视理性论证的表现。

设计准则和图形文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配套使用。所谓设计准则是对城市设计客体要素的深入设计提出综合且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其具体内容包括对设计对象整体和局部的形态、位置、尺寸和指标等提出制约性的条例,对各可变因素的弹性设计提出相应的振幅范围。设计准则的制定是城市设计区别于规划和建设设计,也区别于传统形体空间设计的又一重要特征。其意义在于为城市设计注入了时间维度,它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间环境层次的转换提供了清晰的梯级承续关系,促进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互动。设计准则的制订使得城市设计由理想导向现实的行为,它是城市的设计与管理以及建设之间的桥梁,是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有章可寻的媒界基础。

以上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城市设计的创作性作了粗浅的探析。成功的城市设计首先来自于精巧且合理的立意和构思,在直感与逻辑的互动中,设计者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组合技巧,在对环境子系统和要素进行充分解剖的基础上实现形态的整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场所,并以图文并茂的灵活形式展现给所有关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