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故事论文

历史故事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故事论文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1篇

(一)历史故事的选取应该立足课本,参考教学计划,满足学生需要掌握的课本知识点的诉求

历史教材是学生和老师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任何形式的拓展都应该以课本为基础,不能脱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最好紧扣课本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述春秋战国历史时可以穿插“尊王攘夷”、“卧薪尝胆”“秦赵‘长平之战’”等,运用生动传神的历史故事将难点重点剖析清楚,从而利于学生理解,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二)历史故事的内容应该积极向上,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初中生正是处于好奇心极强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追求心理,选择一个内容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老师应该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选择历史故事时要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也是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能帮助他们快乐成长,传达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感。我记得曾讲述过司马迁写成千古名著《史记》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司马迁的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并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历史故事的选用要满足真实性原则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图书记载了很多有争议或负面的历史故事,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造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为此,需要广大基层教师对引进课堂的历史故事的可读性和真实性进行有效的辨别,尽量选择历史依据充实并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历史故事。

二、讲课中历史故事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的应用中要以故事讲人物,以人物讲事件,以人物和事件来串讲历史,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时间长河中,经历一场奇幻的旅程,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把握历史时间的过程和前因后果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从历史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感悟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厚重感。

(一)鼓励学生积累、讲述和交流历史故事,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渐渐退出讲台,给学生留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去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历史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样就从教师掌握主动权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渴望。例如在讲关于明清文化的知识点时,我先将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一些经典故事汇总在一起,然后让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探讨四大名著思想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分析出很多有用的知识点,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师在课堂中要扮演好角色,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度,除了留给学生空间,教师还要收集有效的历史素材,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对学生的知识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在课程开始讲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入教学课题,加深印象,便于学生接受。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课程的中间穿插历史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以故事来突破重难点,便于学生消化理解。研究表明,学生在一节课进入10到20分钟后就会产生注意力分散游离现象,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穿插一个历史故事,便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又集中到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以历史故事作为课程的结束,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课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师的教学中,常常出现草草收尾的现象,这样会使整堂课功亏一篑,如果以故事的趣味性结束一节课,给学生带来意犹未尽之感,假如再留下一两道思考的问题,或设置一个悬念,更会给学生新鲜感,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展现历史故事场面

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从形象、生动、直观的影像中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融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比如在学汉朝历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汉武大帝》中的某些精彩片段,了解他开创汉朝新纪元的一些举措,学习他的雄才伟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现的历史故事,形成一些历史事件概念,然后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研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观看历史影像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也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优化教学过程,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2篇

1.故事选取原则首先要有真实性。一旦讲述的故事与史料记载相违背,之后让学生了解到了就会对学生的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故事的真实性,在故事的选择上要符合史实,不能随意虚构,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性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其次就是趣味性。故事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故事本身就必须足够有趣,情节上要生动,内容要有新鲜感。再次就是可以结合现实,在历史教学中不一定就是用历史故事来谈论历史知识,也要让学生学会用历史来指导现实生活,在故事选择上尽量和现实有所衔接。最后就是具有针对性。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故事的选择上要和课程内容有很大关联,故事要针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义和思维能力。

2.融入历史故事导入新课在讲解新课之前不要直接进入主题,首先可以运用关于本节课程内容的历史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历史教学中如果导入环节非常的出彩,就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说是整堂历史课程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新课导入环节,老师可以讲述一个历史故事,为教学内容埋下伏笔,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使之能够沿着故事的脉络对有关的史实进行研究。这样,学生在接受老师讲的史实时也能够集中精神,将导学故事和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加深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唐朝安史之乱这一课程时,由于安史之乱原因有很多种,可以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来加强学生的印象。其中一点原因是唐玄宗后期沉迷酒色,统治腐败,里面有一重要人物就是杨贵妃,教师可以利用杨贵妃的故事来导入安史之乱的教学。“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写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千里迢迢把荔枝送到宫中。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导入课堂主要内容,学生在故事中进入到教学主体,让学生容易理解。

3.在课程中合理地插入有趣的故事为保障学生的听课状态一直保持兴奋和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开展,老师在教学中间要适当地插入和内容相关并且富含趣味的故事。比如在讲述东汉历史时可以讲述华佗的事迹。在学习楚汉之争时可以穿插鸿门宴的故事,在讲解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时可以给学生讲司马迁在忍受宫刑之后还能创作出《史记》的伟大精神。在课堂中插入历史故事,不仅能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实现教学的目的。

4.在课末插入历史故事,提升教学效果在一节课要结束的时候讲一个故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可能对知识有自己的看法和没有理解的部分,通过故事情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虽然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最后商鞅还是遭受车裂之刑。很多学生不免感到十分惋惜,为了让学生对商鞅变法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老师在课末给学生讲述商鞅被秦王追杀的故事:商鞅在逃跑的时候要入住客栈时,客栈老板用商鞅制定法令拒绝了它的要求。让学生理解商鞅就算被杀害了,但是变法没有停止,已经在发挥它的作用了。

二、结束语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3篇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规划对古镇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理山顺水———村落的空间关系,保证古镇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与古镇相协调,同时对古镇的原始空间形态加以控制,避免破坏古镇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挖掘传统空间元素,构建文化古镇入口空间.规划范围内,复原传统文化古镇元素,如山水格局、特色建筑、园林、文化景点、米市码头、河道空间、牌坊等,通过挖掘古镇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以体现历史文化古镇的地域特色.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4结语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4篇

一、抓住诗歌的题目

一首诗的题目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一般都能体现诗歌的写作缘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如:韦应易的《赋得暮雨送李胄》题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很明显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再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吧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精心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在试前内心不安的心情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了解写作诗歌的背景

诗人在诗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诗作者内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诗的主旨思想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如;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在35岁以前是接触到的是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这一时期的诗歌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35岁以后,由于诗人亲自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诗人被砺炼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用杜甫自己的话就是“穷年忧黎元”“三吏三别”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前期在作品中多是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而导致这一词时期的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国破家亡的悲哀,情绪比较消沉,写出的诗也比较凄婉,如《菩萨蛮》《含奴娇》《声声慢》等。

三、准确把握“诗眼”

诗眼乃是诗词中表现力最强和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词句。抓住诗眼便可知诗歌的情感脉络。如:

《过香积寺》《送李端》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少孤为客甲,多难识君迟。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其。

《过香积寺》的诗眼是“咽”与“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鸣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把作者无烦扰的寂静的心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送李端》诗,诗眼是“悲”这一悲贯穿了全篇,统领了全诗,全诗围绕“悲”展开写了身世之悲,又写了动乱社会漂泊这苦,给人以悲凉之感。

四、通晓“典故”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着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其特点有两方面:一是以古说今,言在古、义在今。二是以少代多,下语简、含义丰。依据掌握典故的寓意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的思想。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赵使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透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辛弃疾这是用此典,委婉地表达自己主动请缨想为国效力的愿望。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句中用“南冠”指代囚徒。语见《五传•成公九年》:“晋侯观守军,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骆宾王因上疏忤武后,遭到诬陷,以贪赃罪下狱,内心充满冤屈,明显此诗借“南冠”表达了自己凄恻的感情。

五、把握意象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委婉、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的载体。所以我们只有领悟诗歌的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些意象在古诗中反复的被使用,已经约定俗成成了某种情感的固定载体。如一提到,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一提到“鸿雁”,往往抒发羁旅伤愁或者思念亲人的情感等等。

再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就寄寓了作者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生出的无限悲愁之绪。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现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之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月光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乡思。通过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掌握诗歌所属的流派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研发显性知识知识管理评价模型

一、相关研究述评

1.知识管理

管理大师KarlEricSveiby博士在1986年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彼得·德鲁克首先用知识管理一词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和日本的野中郁次郎等人进行了知识创新企业的研究,又将知识管理的研究带人了新的高度。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地飞速发展,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讨论日益增多,这也正切合了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日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种类很多,并不统一,但知识管理的核心理念,知识管理的特征内涵都是一致的。知识管理即对知识进行的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选择、加工、传播、应用的过程,以期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2.研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研发过程可以看做是知识转换过程,将用户需求、技术知识转换为产品与工艺设计。知识转换的过程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的共享,员工之间的交流和知识的再创新。传统的企业中,知识很难转化为成果,是因为大量的隐性知识不能外显,而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个人的经验、技能、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表达,导致研发过程障碍重重,交流不畅,研发周期漫长。知识的转换过程显得非常重要。

有关文献研究表明: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研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陈劲(2004)从知识各项活动的维度研究了企业研发项目的知识管理问题;周勇士、张玉峰等(2004)从知识的运用方式维度探讨了项目研发中的知识获取和仓库体系构建等相关问题;张晓阳、孙宇等(2005)将产品的特点作为研发过程的依据,提出了研发过程每一个活动都以产品的功能性、可制造性、质量和可靠性为目标,是一个知识处理和转化的过程的观点。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企业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评价问题依然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企业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评价体系

1.研发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分类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如:OECD(1997)将知识分为四类:知道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道怎样做(knowhow);知道是谁(knowwho)。姜晓林(2008)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等等。归纳现有的文献,企业的显性知识一般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进行划分1)在企业内部可以按照知识发源人划分为个人显性知识和团体显性知识:个人显性知识就是个人掌握的,可以表达并可传递给团体的专利、技能等;团体显性知识是指企业所掌握的可以在团体成员之间交流的知识、技能等。2)在企业之间可以根据知识的共享程度划分为私有显性知识和共有显性知识。私有显性知识指被一方企业掌握但不与其他企业共享的显性知识。共有显性知识是指合作双方共同享有的以形式化语言存在的知识,如以图纸、共有专利等形式存在的知识等;3)从范围角度又可以划分为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企业外部显性知识: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就是企业内部产生的、可编码的、可表达的,并不被外界模仿和共享的知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外部知识是存在于组织外部的显性知识。

根据中小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任务的不同,可以将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的显性知识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文献[2][8][9]的相关研究,本文对企业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识别研发构思、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成果形成等阶段的显性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企业研发过程中各阶段所涉及的显现知识如表1所示。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知识的需求识别与检索困难,知识的来源复杂,科研过程中知识的共享途径不明朗,科研成果的保留方式不当,造成知识的流失和浪费等。有关知识管理的问题涉及不同类型的显性知识,即使同一类型的显性知识在企业研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见,客观上不可能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企业研发过程中的显性知识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在剥离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显性知识差异的前提下,可以从研发过程显性知识形成的共性环节中提取出一些共性的评价指标。这些共性评价指标可以为区分企业研发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显性知识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依据,也可以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改进显性知识管理的效率与有效性提供积极帮助。

从知识管理过程的共性角度出发,在剥离企业研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显性知识差异的前提下,本文将研发过程中的显性知识评价指标分为如下三类七个共性指标:1)反映企业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的获得与识别过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可识别程度、获取难易程度两个指标;2)反映企业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的传播与实现过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可共享性、可编码度两个指标;3)反映企业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的利用与维护过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当前有效性、可维护程度、将来可拓展性三个指标。上述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支持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显性知识的相对重要性,也可以用于对企业存在的显性知识类型进行综合评价,针对不同的评估结果对其显性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运用和维护,以便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对知识的管理更有针对性,研发的过程也会因此更加规范化、有条理化。

3.评价指标的赋权方法

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被广泛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各类评价之中。结合本文提出的企业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评价指标体系,下面对企业研发过程中AHP方法在显性知识评价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研发过程中显性知识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

(2)构造判断矩阵。准则层中同一层次的两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判断标度采用萨迪的1~9标度方法,即:两个元素相比时,两元素同样重要取值为1,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分别取值为3、5、79,而2、4、6、8则为相邻判断的中值。根据上述标度方法,建立显性知识指标层对综合评价层的判断矩阵A和显性知识方案层(类型层)对指标层的判断矩阵B1一B7。

(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入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CO,即Ac0=∞,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值,用MATLAB软件可以求得A和B1~B7的最大特征hm=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用随机一致性指标来检验,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为:CI=(入一I1)/(n一1),CR=CI/RI。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n为判断矩阵A的维数;CR为一致性比率;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可通过表2查出。本文中A的维数是7,所以RI为1.32。当CR<0.1时,选取的显性知识评价指标才是可取的。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设指标层的权重是a~a,,显性知识类型层关于指标层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分别是b。一b、b:。一b:、b。~b现求方案层各元素层次总排序权重Si,Si=∑aibi,i=1,2,…,7,根据此权重对不同类型显性知识进行综合评价。设显性知识类型层与指标层相关的因素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在单排序中经一致性检验,求得单排序一致性指标CI,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cI、RI已在层次单排序时求得,则方案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为CR=∑CIi/∑RIi。同样,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B1一B7可取,即选取的显性知识评价指标可取,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和研发过程中重要因素来决定各项指标的权值,并作出评价,加总求出综合分数来决定该类型显性知识的效用价值。

三、应用实例

以某企业研发部门所拥有的专利、技术论文、市场预测报告为例,应用图1的层次结构模型对上述三类的显性知识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根据图1结构模型,通过专家评分,建立A层对0层的判断矩阵为:

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CR1~CR7<0.1,所以Bl~B7都可取。

依据各特征向量‘1)1,(t)2,(1)3,,进行分析列表,见表3。

上例表明,在三种显性知识类型中,专利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