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材料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材料监理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因此,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无论在建筑、安装还是交通行业均是项目监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自己的监理实践,谈谈工程材料的监理与质量控制。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我们的监理委托合同中有关材料监理的内容是相似的,即:监理方有权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施工单位要在监理方的监督下,同时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的检验结果如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方独立抽、复检相结合,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坚持目测和检测相结合,抽检和监测相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改变过去只有施工单位自检为准,而没有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状况。这样可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二、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作为国际惯例的建设监理制度引入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使参建各方明确监理工作的性质、方法以及监理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监理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监理程序。在材料监理细则中,明确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在材料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则严格按材料监理规划、细则开展工作,使材料监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的轨道。
三、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
材料监理工程师进场后,首先了解施工单位的材料总体计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材料总体计划与施工进度相干致。在此基础上,每月25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提交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包括进货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材料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月进度计划予以审核,使材料进场计划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四、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
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因此,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监理方都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并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五、进场材料的质量监理
在材料监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场原材料的试(化)验工作。例如:对工程中使用的钢筋、水泥要求有出厂质保书,砂石、砖等要具有材质试验单,施工用水要有水质化验报告等,以掌握其技术参数资料。同时在监理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为提高试(化)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确保工程质量,甲方同意监理方独立对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施工单位的检验工作可在监理方指定的具有省一级实验资质的试验室中进行(主管部门有更高要求的,按主管部门要求),也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方在有临时资质的现场试验室中进行,监理方负责审核,以确认施工单位提供的试(化)验报告。
监理方应与施工单位同步进行材料的取样和试(化)验工作,监理方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当监理方提供的检验结果与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不相一致时,以监理方所提供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监理方在对现场材料的质量监理中,应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监控流程,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合同及材料监理细则办事。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理:
1.钢筋、水泥
鉴于目前钢材市场货源紧张,施工单位难以做到大批量进货,针对来料的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放、贮存,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对每批钢筋均要求做机械性能试验,特殊部位所用钢筋或进口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水泥要求做强度、安定性等试验,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场外。
2.钢筋焊接制品
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方可用于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仅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理。钢筋验收合格后,监理方可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监理方进行审核,并要求施焊人员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待有焊接操作上岗证的人员,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做焊接试件,试件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
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对成品的质量监理要按监理方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如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油样,坚持每200根接头取一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退回施工单位,并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3.混凝土
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加工材料,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的因素很多,诸如,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材料监理的一大内容便是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在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中,必须要在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首先审核混凝士的配合比是否正确,用于计量的各种表具、量具等是否俱全,搅拌时间是否适中,运输中是否发生离析,振捣、养护、试块留置等各环节均有施工人员专管,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重要结构必须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或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监理方提出的质量监控图进行。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加强管理。如杭州大厦二期工程的浇筑底板混凝土项目,监理人员在连续浇筑132小时的过程中跟班蹲点,对后台上料、搅拌、出料质量、振捣以及混凝土试块留置等均有专人管理,实行旁站监理,层层把关。根据现场配合比和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搅拌用水量,并随时检测计量设备的计量准确度,发现偏差,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加以整改。超级秘书网
六、试验室资质检查
以上曾提到,材料的试(化)验可在监理方监督下由施工单位在现场(若现场有试验室)进行,也可以在监理方监督下现场取样,由乙方和监理方同时进行试验。监理方所进行的检验.一方面用于平时的随机抽检.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施工单位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保证实验室的资质水平和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监理方审核通过的检验单位要具有省一级试验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其试验资质要检查,对乙方现场试验室同样要审核其临时资质和所用器具的准确可靠度,只有在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展工作。杭州大厦二期工程的浇筑底板混凝土中,由于底板混凝土集大体积、结构自防水、补偿收缩、泵送施工特性于一身,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特别是抗渗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材料监理人员亲自与施工单位一起事先与杭州建科院取得联系,要求其亲自指导抗渗试块的制作,且在做抗渗试验时,在监理方面的直接监督下进行,通过措施落实,层层把关,使3000多方防水混凝土的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经过几年的使用无一处漏水,得到了甲方的好评。
建筑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基本单元,其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具体是对材料的进、出、存三大环节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编制材料计划,采购订货,组织运输,库存保存,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内容。加强材料的管理对建筑企业有其重要的作用,首先组织好材料供应是保证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的物质保证,其次为了防止供应材料的中断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材料储备,这就必然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加强材料管理是管好流动资金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材料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产量和工效的保证,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二、建筑材料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建筑材料的采购问题。建筑材料的采购大多是由项目部完成,但是采购人员很多时候没有做好事前的预算,只有一个模糊的采购意识,没有详细计划,材料采购人员直接根据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同以及施工图等对整个项目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行情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导致材料的预算成本较大。甚至有些采购人员勾结材料供应商,材料采购过程暗箱操作,这种现象就难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导致施工过程中用到劣质材料,可能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和人身事故。
(2)材料收验员、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材料进场验收的时候,建筑企业材料管理人员把关不严,现场收验人员因为各种因素倦怠查验,致使材料数量不够或者质量不符合等。这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材料的合理化管理。材料管理人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素质,专业的系统管理知识,熟悉建材市场,掌握各种材料的综合性能,这样才能灵活的处理材料的进出场任务。
(3)企业材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公司材料管理机制不全,或干脆就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同时也没有具体的物资管理程序和材料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在各个环节就没有具体的条框来约束人和物的行为准则。因此,建筑企业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管理制度对规范管理,节约材料成本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做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具体措施
(1)材料采购的规范化。为了解决项目部采购预算模糊的问题,企业应该根据工程预算和材料消耗定额,分析编制出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同时采购人员应该改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拒绝回扣,抓好采购,入库及其使用前的检验环节,防止材料发生质量问题。建议成立纪律监察部,专门检查可能存在的弄虚作假、舞私作弊、损公肥私。
(2)加大材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各种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要求员工掌握包含各种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储存方法、堆放原则等等基本知识。同时也得加强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材料管理人员。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通常都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品种多样、数量较大,尤其是施工现场由于施工通常比较混乱,所以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较为繁琐艰巨。由于现场材料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材料浪费,工程造价提升等等。因此,施工企业为了降低工程建筑成本,应该严格管理施工现场材料,减少浪费,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好基础。下文将从讲述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的现场材料管理重要性出发,分析当下材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1、施工企业进行现场材料管理重要性
由于建筑工程都是以材料为基础来建设的,所以材料占据了工程造价的比重很大,为了确保材料有效利用、减少工程造价,应该严格进行材料管理,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严格管理控制。材料管理好坏也会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影响工程造价,所以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进行施工材料管理、不断优化材料管理手段,找到以往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措施。
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意识较差
通常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堆放的材料较多、施工设备与人员较多,所以施工现场比较乱。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侧重于施工安排,管理人员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分配施工人员、调动施工设备、安排施工材料上面,但是施工材料的管理却没有得到落实。施工现场管理是以完成施工任务、加快工作进度为核心的,忽略了材料管理不到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样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2、缺乏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
很多施工现场的材料乱放、工人随意拿取,因此很多工程在施工过半后,会出现材料不够的现象,需要补充材料,造成了工程造价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施工管理中缺乏统一规定的材料管理制度,没有规定材料堆放地点、申请材料使用程序等,所以材料使用与摆放存在很多问题。
2.3、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通常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较差,施工周期长,施工工程量较大,相对的,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长,且工作环境比较差。这也造成了很多材料管理专业人才不愿投入到施工现场工作的现象,很多施工企业都是在施工当地选择人员进行材料管理。而这部分负责管理材料的人员,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知识,缺乏相关管理经验,缺乏责任心。只注重看管材料避免丢失,主要是负责材料保管方面的。在施工现场并没有进行材料的合理分配、分类管理等工作。并没有减少材料的损耗与浪费,没有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
2.4、材料管理手段落后
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相当多,且材料特性不一样,保存方式也不相同,需要进行合理分类管理与保存。但是现下大部分的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进出货数量的统计,对于材料保存管理不到位,没有进行防潮、防火以及防盗等方面的安全管理,且大部分材料的摆放都杂乱无章,很难快速找到材料。由于建筑施工有前后顺序,但是很多材料管理人员在保存材料时,没有根据使用前后进行合理摆放,而是按照进货顺序,影响材料的获取与使用。
大部分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都还在使用手写报表,这样的材料统计方式容易出现漏、错信息,且信息量比较大,不方便查阅。且材料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盘点汇总,导致材料管理的书面记录没有参考作用。材料管理没有实现动态化,很多材料使用余量没有进行入库记录,造成了很多材料浪费。
2.5、忽略了材料使用管理
材料管理人员只注重材料统计、保存,并没有去进行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管理。所以,施工现场会出现材料乱用、浪费,甚至有部分人员会将工程材料进行变卖,对于使用不完的材料也没有进行及时回收,造成了工程造价上涨,经济损失极大。
3、改善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施工现场是材料使用的主要场所,如果不进行严格管理就会造成材料浪费,导致经济损失。所以,施工企业应该提高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意识,并对材料管理人员提高要求。将材料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材料出现短少现象时,管理人员互相推卸责任的意识。
施工与管理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在现场进行材料严格分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使用材料,减少浪费。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经常到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材料分配、使用情况,如果发现材料浪费现象进行严格管理,对于施工现场出现材料乱放、不按要求使用的现象,予以制止。及时找出材料浪费源头,进行合理解决。
注重施工现场的材料分类管理工作由于建筑工程中涉及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所以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摆放分类,让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找到所需材料,也方便材料的保存与分配。
3.2、构建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有据可依,施工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当中应该包括材料出入库制度,做好材料的购买与使用记录,可以及时发现材料使用状况。应该规定材料的现场使用申请制度,需要各施工分队负责人进行材料领取申请,避免因为随意分配造成材料流失。严格规定施工现场材料使用与摆放制度,所有使用剩余材料都应该返回到仓库,根据规定位置摆放材料,避免造成现场材料堆放杂乱,影响工程材料使用。还应该制定相关奖励与惩罚制度,表扬材料管理意识较好的施工分队,以此来调动施工人员材料管理积极性,对于造成材料浪费或者流失的人员应该进行惩罚,以此来达到材料管理的目的。
3.3、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材料管理中
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材料管理信息采集、记录、分析以及查询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管理效率。从材料入库开始,就将材料价格、规格型号以及数量输入系统,然后根据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统计,可以随时查询到材料使用情况,实现材料动态管理,且节约了统计时间,提高了材料管理效率。
3.4、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由于材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材料管理效果,所以施工企业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应该不断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做好这部分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4、结束语
随着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大量建筑工程在国内各地开始施工,施工企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达到相关质量要求,同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避免材料浪费,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大龙,张阳,李先骥,齐巍.浅析建筑工程中加强材料管理应采取的几点措施[J]. 辽宁建材. 2009(03)
[2] 刘权,潘继东,金之华.浅谈施工企业材料管理模式[J]. 交通财会. 1999(11)
【关键词】甲供材料;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控制措施
一、引言
这些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大屯矿区金屯房地产公司集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集中规模招标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屯公司系统的物资供应与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化,大屯矿区金屯房地产公司在新城嘉苑住房小区A、B、C、D、E区项目建设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全部采取了集中规模招标的甲供方式,有力保证了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要求,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甲供材料作为工程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材料的比重较大,通常是占工程总造价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其次由于甲供材料的程序复杂,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协调单位多,因此,做好甲供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对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工程质量的控制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甲供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供应商履约能力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甲供材料供应不及时,从而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2、目前甲供材料管理还不到位,控制流程不闭环,在计划、领用、退料、结算等环节中出现漏洞,普遍存在多领、重复计列、不准确等现象。
3、可以甲供的材料却没有甲供,增加了采购成本,造成工程成本提高。
4、甲供材料管理混乱,工程之间相互串项,工程与成本之间相互串项。
5、承包人在使用甲供材料时,“跑冒滴漏”现象普遍,造成浪费比较严重等情况。
6、承包人不按规定的供应范围使用或主观挪用。比如,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甲供材料仅用于主体工程单价承包项目,而总价承包项目(如临建设施等)所需材料则由承包人自行采购,但承包人在实施时却把甲供材料挪用于临建设施工程。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
公司系统内部的一些相关单位由于法制意识不强,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在招标、材料采购、供应等环节中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不严,合同管理不善,造成甲方的项目管理的被动,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风险、投资的风险。
2、甲供材料管理不被关注
大多数人认为甲供材料仅仅是一种实物,因而不太予以关注,大多数甲供材料涉及关联交易,由于疏于管理,直接的后果将是虚增造价,可能产生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
3、未建立健全甲供材料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甲供材料管理涉及基建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各类专业工程,其管理横跨多个部门,由于未建立健全甲供材料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各单位、各部门的管理各行其是,做法很多,加之考核、监督不到位,导致甲供材料的规范管理严重缺失,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四、加强甲供材料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1、进行甲供材料的事前控制,做好招标阶段的控制措施
(1)、建安工程招标,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定甲供材料仅用于单价承包项目,总价承包项目如临建设施等)不属于甲供材料范围。发包人按耗用指标×工程量(由总工程师确认)的总额控制,超领、超用按照市场采购价+运杂费+采购管理费计取。
(2)、做好材料采购控制,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供应商的资质、能力,明确材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材料稳定,及时供应,从源头上将不合格的供应商拒之门外。
(3)、制定实施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关于甲供材料的申报、审核、核销等有关规定,细化实施细则,规范操作流程,是甲供材料合理消耗,从而减少浪费现象。
(4)、编制甲供材料相信使用手册,可根据承包人在投标书中列出的甲供材料的消耗指标,安装合同标段汇总整理、编制《甲供材料使用手册》,以供材料管理使用。
(5)更新管理理念,确保实现预期管理效果,必须更新管理理念,实现由“职能型管理模式”向“流程型管理模式”转变。
2、加强事中控制,根据专业工程特点,不同的建设工程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1)基建、技改、电力安装等工程的材料供应可采用甲定乙供模式,即由施工单位自行控制材料量,按照招标价格向厂家购买,不与建设单位发生实物移交关系,工程管理部门根据设计施工用量进行结算。这种模式可称为甲定乙供模式。该类工程大多由多经单位施工,只要明确该类工程的主要装置性材料必须经招标中心进行招标,材料价格由业主控制即可。甲定乙供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减少中间管理环节,物资处可大幅减少材料管理人员;二是进一步促进工程结算的精细化管理,避免工程结算时,出现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导致增加工程投资;三是有利于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减少损失浪费
(2)外包工程、大修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仍实施原有的甲供材料管理模式,这些工程项目与基建、技改等项目相比要小得多,项目散,较适合采用甲供材料的管理模式。
(3)、土建项目(含小型基建工程)全部采用甲供材料管理模式,随着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土建项目(含小型基建工程)中的设备材料都能进行增值税抵扣,因此土建项目(含小型基建工程)的设备材料供应仍采用甲供材料管理方式。
(4)加强现场监管,业主可派驻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管,要求供应商的供货清单必须明确载明所供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金额,并经甲、乙、监理、供应商四方的核对签字;财务竣工决算时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经四方核对签字认可的交接单据作为凭据,及时核对与供应商的往来账款。
3、强调事后控制,进而完善项目管理,控制工程投资。
根据工程进度,对甲供材料的实施及时进行总结,及时收集甲供材料实施过程中有关招标、采购、供应等相关资料,对甲供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再分析、比较实际材料采购供应与控制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异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错纠偏,进而完善项目管理,控制工程投资。
五、结束语
甲供材料管理涉及基建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各类专业工程,其甲供材料的程序复杂,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协调单位多,因此,不论采用哪种模式,必须要先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控制流程和操作程序,加强制度、监管的执行力,堵塞漏洞才能管理好、控制好甲供材料过程,这对整个建筑项目的管理、工程质量、投资控制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杰 工程甲供材料管理方式探讨与研究 浙江电力公司
[2]苟代友 浅谈水电工程建设甲供材料的控制与管理 四川水力发电 2009.NO.02
[关键词]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内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一、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特点分析
现场材料管理就是及时地为施工工地提供材料保证的经济活动,是施工企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工程按期交付使用的关键。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分析,现场材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施工现场库房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项目经理在库存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好现场材料的特点,在材料保存和仓储建设寻找新的平衡。二是工程材料形体庞大,品种繁多,运输难度较大,材料的管理和供应要根据施工现场进度进行采购。三是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客户较为单一,工程产品具有量身定做的特征,这就要求施工方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完成,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就是现场材料的控制。四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材料信息系统建设。施工企业核心体系就是供应链体系,主要是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圆环型体系,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关注库存和材料使用情况,是整个施工企业的中枢系统。五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以现场材料为核心,要加强现场材料的考核评价,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一是内部牵制阶段,主要是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二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制度建设和完善阶段;三是会计控制管理阶段,主要是通过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四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主要是内部控制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五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主要是完善了内部控制概念框架和风险管理概念框架,形成了一贯性和整体性的框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单一性,投资项目数额巨大,施工周期较长,需要建设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施工中受地质影响较大,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安全、质量的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未能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与管理流程,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风险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监督力度不足,施工企业面临的各种施工风险加大,工程材料的实施监督管理和控制较为薄弱。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与沟通,施工企业需要多方配合,人员管理难度较大。施工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较为薄弱,缺乏预算控制和过程控制。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投资大、项目周期较长,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较大。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的管理面临的工程风险较大,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材料采购量大,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除了面临市场风险外,还存在操作风险、质量风险和操作风险。材料采购、使用风险频率较高,材料损失风险较大。
三、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现状分析
1.材料采购目标不明确,存在认识误区
施工企业对现场材料的采购重视程度不够,对采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采购不如施工重要。在采购过程中,只是由物资部经理授权审批后即可采购,授权层次较低,容易存在管理漏洞,出现暗箱操作,在施工企业中容易出现采购人员的逆向操作。材料采购往往是采购价格较高、服务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次。施工企业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较大。材料采购后,对于不同的材料,未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和保障,不区分重点,容易造成现场材料的损耗,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施工质量。
2.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主战场。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属于生产领域物料消耗的过程管理,是施工企业物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材料种类较多,包括水泥、泥沙、建筑板材、各种磨具模具、易燃易爆品和周转材料。企业只是制定了相关使用规定和存放管理规定,但是尚未形成制度性的约束,也没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评估和约束。材料的采购、使用、回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而不是现场管理这一阶段。现场材料的管理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不明确,职责划分存在相互交叉。没有建立起现场材料管理的流程和制度。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材料使用统计评价标准,致使相关管理办法流于形式,发挥不到内部控制的作用。
3.施工现场人员混杂,材料领购不登记
施工现场由于多个工程队干不同的工程,施工现场工程人员、工程队施工人员、材料供应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库存管理跟不上,不同施工对领用一批材料,无法区分各工程队的材料成本,导致材料管理混乱,管理难度较大。部分人员领用一些低值易耗品材料不登记,材料分配统计存在一定的误差。材料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企业法人管理控制项目进程,项目经理分管现场材料的机制制度尚未建立,项目经理权责不明晰。
4.现场材料浪费严重
在实施现场材料管理过程中,建筑材料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现场材料的采购环节,没有按照采购要求进行按需采购,采购的材料保管欠妥当,在材料的使用上缺乏严格控制,在材料的使用和领用上尚未实施限额领用制度,施工班长或工程人员领用材料上控制不严格,领用较为随意。对现场材料缺少专项管理,浪费现象严重。例如在一些木块的使用上,往往规划设计不当,没有充分利用边角料,材料损耗较大,废料的回收上也存在随意丢弃的现象,随建筑垃圾一块外运了。现场人员对材料的管理没有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只是以班组为单位,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一些小的现场材料,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看管,往往缺啥拿啥,管理控制较为混乱。
5.现场收料计量签收不规范
现场收料计量不准确,材料签收不规范。例如工程中钢筋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是点根数换算成重量的,材料员偷懒或其他原因,在收料过程中随意地签收了发料清单,实际到工地现场的材料存在短斤缺两的情况。混凝土等材料一般都是灌装进入施工场地,一车是否满载进场不能确定。
四、完善现场材料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
1.明确材料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任务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要明确管理目标和任务,确保提供不间断的物料供应和服务,以便施工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施工企业一旦缺少材料会停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要保证库存材料的供应,采用VMI供应管理模式,确保最低库存,减少材料的仓储成本。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要始终将材料质量作为材料采购的首要条件,假冒材料会给国家、集体带来巨大损失,要严把质量关,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的质量上要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将质量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及时发现有较大的具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分析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建立发展同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将采购的现场材料标准化,严格审核材料,按照指定的材料标准进行标准化采购。
2.完善材料招投标制度和大宗材料竞标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材料招投标制度和大宗材料竞标制度,强化材料供应商的准入机制和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实现材料采购的制度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为工程项目节约成本,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组建由主管副总经理和物资管理部、财务部、法务部等部门人员组建招投标工作小组,负责供应材料的招投标和竞标工作。有条件时建立现场材料采购供应商评价评审制度。保证供应商的评审工作公正、公平、公开,防止暗箱操作。
3.建立现场闲置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库存管理
为充分发挥闲置材料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现场闲置材料的管理,必须建立现场闲置材料管理制度,降低施工成本。要做好材料的调剂工作,统筹各项目工程用料安排,制定材料使用调剂方案,对闲置材料转让拍卖进行论证分析,各施工队要积极配合闲置材料的处置和账务处理工作,减少库存。加强库存管理,可以采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及时满足施工工程的需要,可以对库存材料以ABC分类管理的方式进行,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树立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库存管理、预算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现场材料内部控制管理环境,建立决策、监督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层层目标责任制,出现内部控制问题责任倒查。加强领导集体决策,探索实施工程队末位发言和总经理不分管现场材料工作。加强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确定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财务战略、投资决策、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重要决策加强风险识别和控制。加强材料预算管理控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
5.严格材料签收,规范材料计量
现场材料的入库和签收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材料入库登记和领用制度。加强现场控制审核,工地设“地秤”,进场车辆过秤,出场再秤,差量可以估算实际材料量。
[参 考 文 献]
[1]沈泽勋.S公司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改进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2013
[2]靳瑞萍.建筑施工企业内控管理初探[J].会计师,2014
[3]赵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塑胶地板项目施工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大学,2014
[4]曾华华.探讨制造企业材料内控管理中ERP的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