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课堂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以教材规定的内容、大纲提出的目标要求而定。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是一个教师教教材的过程。整堂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知识完全靠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在许多学科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常能看到教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从组织成效看,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却很少。反观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一些教师观念有误,似乎为了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主观上希望强调与学生的交流而特意安排合作学习,把这种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直接后果是:不能在课堂中组织学生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从而使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训练,不能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加上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较难把握等原因,导致许多合作学习活动显得比较生硬而肤浅,成为了一种摆设,更谈不上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进而导致课堂效率下降。
对于改进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课堂教学,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育人观的转变,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如: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与教学效果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教师应当不断的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课堂学习氛围,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和教师技能的提高,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更多地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宽松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享受一份自由表达的乐趣,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一股自我控制的力量,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为本理念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也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养成了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
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4个环节,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1)问题情境环节:让学生根据问题先自主的学习,基本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在小组内部由组长带领,要求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小组内部成员交流预习情况,明确小组学习成果。
2)自主探究环节: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将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拓展联系更多的相关内容,达到“提升”的目的。
3)展现提升环节:则是追求知识的“再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让有“创见”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通过“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
4)课堂检测环节: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环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都可以为师,人人也可以为生,而且人人都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人人都能获取小组其他成员肯定与鼓励的成功感。如果说小组展示是在小组之内获得激励的话,班内展示则使得展示者有了更大的荣耀。而且这个展示还不是平面的,还有组间互动,还有集中突破、点拨升华,这就使得这个过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质量与品位。这个学习过程,由于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小组所有成员几乎是一荣俱荣,一耻俱耻。为了给小组争光,每个小组成员都会不遗余力地努力,都会将自己的收获奉献给大家共享。于是,小组组员之间,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和谐体,一起去与其他小组一争高下。和谐与竞争的联姻,就有了既愉悦高效,又具一定品位的课堂景观。
参考文献
[1]陶继新,陈召华.《打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高效愉悦”课堂》.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23日
[2]桂爱华.《创设愉悦课堂教学氛围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考试周刊》,2009年22期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具有前瞻性的政策规划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方向,尤其是《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要全面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创设“英语智慧课堂”。
笔者以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以信息化元素成就英语智慧课堂。表1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1 运用信息技术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显现英语智慧课堂
利用PPT、Flash等制作课件,改善视觉效果,增大信息量,优化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真实语境,创造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徜徉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生”动,才能生动,唯有生动的、有新意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本单元的话题主线是青少年的困惑,其实作为初三学生是很有感触且有共鸣的,他们会有很多话想说。教师可以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学生平时埋头作业,无暇顾及娱乐和爱好的情景,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青少年跟父母、老师之间因学习和玩乐的矛盾而引发的一些不愉快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再现心中的困惑,拍成MV等。这样会迅速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配合老师,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Get the students interested,使智慧之花在课堂上萌动!
2 巧用信息技术元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实效,凸显英语智慧课堂
由于注入了多元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多感官并用,提升记忆能力;帮助学生多维度注入情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驱使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单元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表达出心中的困惑及找到解决的方法,当眼前的画面、耳旁的声音、自己参与的MV等出现时,学生心中想要表达的愿望一定会喷发出来,“会”就大声说出来。至于心理工作者的建议抑或父母、老师的建议,可以用拍摄成几分钟“微课”的形式告诉学生,感动、理解之情油然而生,师生情感达到互通互融的,课堂教学的实效达到至高点。Get the students focused,智慧之潮在课堂上涌动!
3 活用信息技术元素,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实现英语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元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勇于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生创造了条件。只有和他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学生,身上才会迸发出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和他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学生,才会形成和谐乐观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只有和他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学生,才会拥有今后经营自己幸福人生的能力。
首先,本单元教学中所需的一些画面、场景,还有MV的拍摄等,都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去完成,教师只是一名协助者和帮助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定体验着合作的快乐,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其次,单元里出现的语法内容是有关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其实学生早有积累,教师只要布置小组任务:Try to find structures with “Verb+to do” as many as possible!以小组竞赛的方式,一人动笔,组员齐动脑,激励学生思考归纳、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最后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学生集体的作品。
还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鼓励学生去发现其他国家他们的同龄人有什么困惑,可以从网上了解,可以从在国外的亲戚朋友那儿了解,然后对比找到自己的乐趣,正确对待不如意处。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和好朋友或父母、老师“share problems and happiness”。Get the students involved,智慧之果在课堂上滚动!
如果说信息化元素是实现智慧课堂的重要保证,那么智慧型教师是实现智慧课堂的重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教师的智慧体现在是否有敏锐的洞察、灵敏的反应和灵活的应对,体现在对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和创造性的驾驭。教师的智慧包括:
一是知性智慧,就是教师对于教育场景、教育过程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能直接做出判断的能力,它决定着智慧课堂的广度;
二是理性智慧,是更深层次的智慧,是教师对于原则的把握、规律的把控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能力,它决定着智慧课堂的高度;
三是情感智慧,情感提供强大的动力,是智慧的维持,它建立在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师爱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它决定着智慧课堂的宽度;
关键词:智慧教师 ;生命课堂;前提;熔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因此,中小学教师应把“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
一、智慧教师和生命课堂的内涵
(一)智慧教师具有的五种基本品质
1.从思想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师德在构成教师素质的元素中,居于核心位置。叶澜教授精辟地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而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本质上,通过千万个学生的生命,甚至可以说通过民族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智慧教师应建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基础上。
2.从情感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内心上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感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3.从文化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博专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的确,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视野不宽,就会知识贫乏,不善举例、比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如果底蕴不厚,就会智慧疲软,欠缺深度和厚度;如果修养不足,就会育人乏术,责任心虽强,艺术性却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如果情趣不多,就会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难与学生沟通。还何谈智慧教师?
4.从意志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勇于实践和不断创新
叶澜教授说:“教师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生命的本质就是创造,内在的魅力就是创造的魅力,也就是生命的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丰富和积累经验、总结和提升能力、提炼和形成智慧,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创新,才可能逐步由一般教师成长为智慧教师。
5.从行为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善于思考和经常总结
肖川博士在《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中说道: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锐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那些理所当然的常规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想法与做法,哪怕一点点。
(二)生命课堂的主要标志
1.生命课堂是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明晰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任何割裂 “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生命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和态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师风采纷呈、魅力无限;学生情趣被激发、智慧被开启、创造力得到发挥,主体地位凸显。这些无疑是生命课堂的重要特征。
3.生命课堂是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课堂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基于此,生命课堂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应该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
4.生命课堂是教学预设巧妙、生成精彩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交汇碰撞,火花不断迸发。新的信息、新的问题不断产生,通过讨论、辩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二、智慧教师与生命课堂的关系
智慧教师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生命课堂是锤炼智慧教师的熔炉。教师是在课堂中“学会教学”的,是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成长进步的,课堂是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三、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
(1)不断学习。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2)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学习只是培养智慧教师的前提,教育实践才是教师成为智慧教师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3)不断反思。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修正的过程。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
成为智慧教师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只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最终会成为一名智慧教师。
四、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的主要策略
策略之一:在学习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应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应从“独奏者”向“伴奏者”的角色转变。
策略之二:根据学习内容,巧妙设计师生、生生交谈以及辩论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学生思维。
策略之三:设法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引入情境教学。
策略之四:借助传媒、肢体语言等手段,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策略之五:尊重基于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成为教育人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王 鉴.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3]高江海,高瑞娟.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4]刘良华.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4-29.
【关 键 词】 智慧课堂;课堂评价;理念;指标;应用过程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HB093208)的总结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周仕龙,江苏省泰州市教学研究室,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伴随着智慧课堂的现实建构,智慧课堂的评价话题应运而生。事实上,只有当与智慧课堂实践态势相匹配的智慧课堂评价体系得以建立并顺势利用时,才可能成为对更鲜活、完美的生命的成全和奖掖。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智慧课堂正向发展的时代诉求、智慧课堂内蕴的规律要求,必将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转化为对智慧课堂评价的理念、指标及应用过程的追求。
一、在碰撞、延续中催生优化的理念
关于“智慧”,加德纳指出智慧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加德纳提出的智慧定义相对完整和精确。这一定义认为智慧是一种潜能,这些潜能能否被成功引发,要看那个文化所重视的价值观、所提供的机会,以及一个人在自身、家庭、教师和其他人影响下所做的选择和决定。也就是说潜能是可以有条件地激发和发掘的。这就为智慧课堂的评价提供了学理性的基础和可能。
建立在智慧课堂基础上的智慧课堂评价顺理成章地需要正视潜能及其引发的条件,它应该也必须区分于传统的课堂常规的评价,它需要突出对潜能的发现,也需要注重对文化环境的营造,但更需要能够统领并践行智慧课堂评价的优化的理念,因为理念是灵魂,它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理性支点,智慧课堂改革要赢得前所未有的效应,就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突破和更新。
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确立不是因循守旧,它需要在和传统的碰撞中除旧布新、在与传统的延续中继往开来,因此,智慧课堂评价是基于追求思想解放和效应生成的唤醒智慧的课堂评价。
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确立不是另砌炉灶,它是针对知识课堂评价而提出的智慧课堂评价,其特性兼具开启智慧的激发性、探究智慧的剖析性、生成智慧的创造性和拓展智慧的应变性,而其本质是一种追求创造性和智慧性的教学评价。智慧课堂评价的基本理念包括以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指向的教学目的观、以强调师生的情智交流为本体的教学过程观和以关注学生智慧发展质态为重点的教学效益观等三个方面。
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确立不是故弄玄虚,它力图从生命成长和感受的角度来强调实践性,就是强调智慧的在场和再生,其核心就是要让每一个“具体的人”真正地进入学习和生活的美妙现场,在感知和体验中启智求真和怡情悦性,并能够赢得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在再生中生命得到永恒的尊崇并获得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在甄别、扬弃中建构科学的指标
智慧课堂评价具有自身的特性,追求智慧并彰显智慧。它是历经了甄别和扬弃过程的典型的“这一个”,它的独自成体表现在:
1.建立了自主的价值评价系统:智慧课堂评价标准。
(1)课前:衔接和铺垫;课上:导入(开启智慧之门,发现问题);课上:分析(探究智慧之源,剖析问题);课上:训练(生成智慧之果,解决问题);课上:拓展(点燃智慧之炬,假设问题);课后:巩固和应用。一句话: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意在将课堂营造为优化教学的“最佳心育环境”。
(2)“课上:训练(生成智慧之果,解决问题)”的评价系统如下表:
2.形成了具体的观测评价系统,智慧课堂观测要点。
智慧课堂的一大智慧在于其将创生智慧加以了凸显,从而致力于将教学的功能和境界推向了智能的发展和提升,智慧课堂评价的一大贡献则在于变模糊为清晰、变笼统为具体,将难确定变成了可确定、难测定变成了可测定,从而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有机实践以及智慧课堂评价的有效实施。如,智慧课堂评价指标(A)课上:拓展(点燃智慧之炬,假设问题)。
权重:12分(原则上每个观测点1分,可随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评价标准(B1)契机营造:是否具备意识、创设契机、激发潜能。参考观测点(C)1.有培养学生自我假设问题能力的意识吗?2.给学生创设了提出和面对新问题的情境和契机了吗?3.善于激发学生潜能、激活课堂气氛吗?
评价标准(B2)问题假设:是否创意设问、高端指点、智慧闪光。参考观测点(C)4.学生能从若何的层面提出新问题吗?5.教师能高瞻远瞩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和引导吗?6.师生的智慧火花得到了迸发吗?
评价标准(B3)特长展示:是否善于讲解、精于设计、巧于展示。参考观测点(C)7.讲解有特长(幽默/风趣/契合主题/简明易懂)吗?8.板书、媒体、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的呈现、设计有独到之处吗?9.琴棋书画、唱念做打等的适度融入有特色吗?
评价标准(B4)拓展延伸:是否推介读物、联系时代、科学论证。参考观测点(C)10.拓宽知识面,推介了相关书刊文章吗?11.联系社会和生活,进行了纵向或横向比较吗?12.崇尚科学,注意了科学方法论的验证吗?
以上列举虽然只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但由于系统的建构坚持了调研、观察、测评和甄别,因此每个部分的评价布点、问题设定、项目合成、权重把握都突出了智慧课堂的评价主题和评价特质,因而具有主题鲜明性和操作系统性。、
3.提炼了灵活的机动评价系统,智慧课堂把握原则。
智慧课堂评价是有序的,但智慧课堂评价不唯序,智慧课堂评价的系统是具有科学能动性的系统,具有灵活的机动功能。
如:课前:衔接和铺垫,其中的衔接,要审视是否注意新旧联系、重视学情基点,具体包括:①注意了先前已学过的具有连续性的课文或章节了吗?②了解了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已具有的能力、已形成的素养了吗?其中的铺垫,要考量是否明确课型定位、提供学案预习,具体包括:①课型定位明确了吗?②布置预习并给每一位学生一份学案了吗?
课后:巩固和应用,其中的巩固,要把握是否关注错误纠正、落实跟踪训练,具体包括:①总结反馈,系统梳理了易错点和纠错法吗?②跟踪训练,对照目标再射一支箭了吗?其中的应用:要追问是否完成学情诊断、追求习惯养成,具体包括:①学以致用,给每一位学生一份学情诊断和建议书了吗?②习惯养成,能体现学会到会学、乐学、善学的转化了吗?
毫无疑问,整体系统的建构需要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这不是说所有的智慧课堂的教学要千课一面、万课一式,课前是否需要“衔接和铺垫”、课后是否需要“巩固和应用”以及这两个环节的具体评价的测评点哪一个要强调,强调到如何的程度,都需要因课而异、依课而设。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智慧课堂评价的智慧在于:坚持“开放建构”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自主优化,环节可以调整;坚持“”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适当变通,分值可以增减;坚持“创新发展”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及时更新,形式可以变化;坚持“风格多样”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扬长避短,内容可以取舍。
三、在转型、融合中推进有效的应用
现代教学的一大显著进步就是将素质育人提升到了智性的高度,并建构了智慧课堂实践体系;后现代教学的一大战略诉求就是召唤着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人本化和智性化,并期待着智慧课堂评价的导向和调控。
智慧课堂评价需要在转型和融合中有序应用并赢得效益。
1. 感性应用阶段,指明巧学妙练方向。智慧课堂评价确立了鲜明的指向:巧学妙练、智慧生成。
这评价指向在:课堂上凸显文本精髓和编写匠心是智慧,讲究设计艺术和调控技巧是智慧,重视灵感捕捉和有效生发是智慧,融合优质资源和区域特色是智慧,展示个性风格和创意追求也是智慧。
在“巧学妙练、智慧生成”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感知,例如:
(1)问卷调查题:你记得哪位好老师那富有智慧的教学镜头的?请作纪实性的描述和评价。
生:化学老师的。一节课上,他在讲到磷的着火点很低的时候,不是直接介绍书中的要点,也不是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而是捋起袖子,指着自己手上的一块伤斑笑着告诉我们:“这里面就藏着一段因为不知道磷的燃点低而被磷伤害的辛酸往事……”同学们深感老师的教学深入浅出、幽默风趣。
(2)听课、做笔记有无“高招”?班会开始了,黑板上的标题是“听课、做笔记有无‘高招’”。几位学生从各自的感觉或经验方面谈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会后,多数学生反映“很解渴”、“有道理”、“是高招”。一位学生说:“从小学到初三,我一直特别用功,有时真是‘废寝忘食’,可上高中后,深奥的内容,繁多的科目,让我难以招架。甚至,上课使劲支着两耳朵听,还是事倍功半。而有的同学好像不费力就听懂、记清了,考起试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今天,听几位同学一介绍,真是茅塞顿开呀!”
指点迷津――
会听课、会做笔记,与心理学讲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有直接关系。建议同学们试着按以下口诀实践一下:
眼捷手快:讲课纲目速写清;
线段符号:书本重点巧标明;
方法策略:例题步骤记难处;
梳理巩固:删繁就简得要领。
加强“巧学妙练”的体验及其评价,无疑在促进智慧生成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强了学习动力。
2. 理性应用阶段,探究智慧评价内涵。智慧课堂评价需要成就“在场”,智慧课堂评价也需要成就“再生”。这是因为:它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它是真实的“金字塔”,需要真心地面对、真诚地投入、真情地探索、真挚地拓展。在这一评价过程中,让师生共同探究。
(1)探究之一:认识“在场效能”。观察和体验是离不开在场的,从这个方面说,课堂需要讲究在场效能,评价也同样需要强调在场效能。那么,什么叫“在场效能”呢?在场,顾名思义,指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法国当代存在主义思想家马塞尔认为:在这种在场中,主客体的区别消失了,被超越了。按照马赛尔的反省,人类的思考进路不应该停留在以“我有”什么来界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应重视“我是”,透过主观的临在经验与客观的主体因“爱”结连而找到“我是”的价值,扩大“主观我”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而效能,则是指效力、效率和功效实现的合成,它=效率×目标,即:一个人或组织不能片面的追求效率,效率高不代表目的就可以实现,有了目标再乘以效率才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智慧课堂评价需要聚焦在场效能的研究和实践,因为我在场,所以我智慧;所以我有效,因为我在场。
(2)探究之二:理解“再生效应”。应变和创新是离不开再生的。从这个方面说,课堂需要关注再生效应,评价也同样需要关注再生效应。什么叫“再生效应”?再生一词,源于生物学,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再生:①死而复活;重生。②犹再造。③犹来生。④对某些废品加工,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的产品。)智慧课堂评价的“再生”,是指:再造和再现,即它不限于学校的某一节课、某一段经历,它需要并且可能在主体有即时需要时再造和再现,可以再次面对和实现。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经济学上的效应,指商品或者行为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应是指消费者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简而言之,智慧课堂评价的“再生效应”,是指:再造和再现的功能和效果,它是能动的和积极的,可作为和可促进的。
3. 智性应用阶段,提升生命发展境界。智慧课堂评价在推动进程中植入了自适的感受反馈程序。学生可以在过程参与和体验中实现感受梳理和评价反馈。
例如:一位学生写的《走过高三,我收获……》有这么两段,从中可以看到智慧课堂实践及评价所带来的变化和成果。
把思想叫醒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想成为成功的人,于是我试图:把自己的思想叫醒。要想叫醒思想,老师说:“要懂得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父母,爱祖国。” “还要学会思考,要有‘心’。”高三一年我对他们的话体会很深。老师精心准备的每一堂班会都对我教益很大,我心中萌发了更强烈的爱国思想,这些都使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才,真正能为祖国明天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年我也开始真正地思考,我学会了整理思路、锤炼语言,总结技巧、开拓视野。高三一年我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给心灵架起一道彩虹
自信是人生的一道彩虹,它让生命总有绚烂可言,总有明媚可赏。高三一年我的自信逐步确立,并最终成就了我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应该说高三上半学期是我的“黑色岁月”,成绩全面下滑,情绪也随之出现了波动,一度由高二期末的年级第一下滑到年级六十二名,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高三下半学期一开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分析了自己失利的原因,于是重新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我把“北大”在自己的方向标上暂且抹去(不是我不向往北大了,而是它给我的压力太大了),并贴上了一句适合我的:“普通没有期望值”。这句话很神,它马上让我焦躁不安的心绪平静下来,让自信与微笑又回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做着普通的我并接受着自己的普通,接受着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努力去完善自己,智慧地学习和考试,慢慢地我的心中现出了一道绚烂的彩虹。
由此可见,智慧课堂及其评价的智慧,从某种角度说,它还表现在将自我的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和反馈,从而照亮自己前进的路,让自己前行得更意气风发。
教育的转型升级,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把教育当作智慧活动的同时,要登高望远,有站在时代前列的眼光。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关注教育学生在校的3年,也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30年,还需要关注国家民族未来的300年,还要有把握教育规律的才能。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要革故鼎新,有描绘教育蓝图的理想。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智慧课堂的主旋律是: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智慧快乐地发展,并进而拥有适合自己的优质的教育。
智慧课堂评价的命题设定和学理探究让我们明晰:它符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具备建构主义的条件,它以先行的观念、科学的规划、开放的建构和生态的保障,催生了幸福在智慧的课堂里流淌,智慧在幸福的体验里浸润,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相融共生。
并且不止于此,智慧课堂评价研究和探索还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和领会到:智慧的尊崇,是一种崇高的理念。智慧的开启,是一种敏锐的发现。智慧的经营,是一种真切的投入。智慧的达成,是一种甘苦的体验。智慧的憧憬,是一种积极的定向。智慧的铭记,是一种永久的珍视。
参考文献:
[1] 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2] 刘兴策,.面向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酷爱读书、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不辍笔耕......这,就是我。我的名字叫,是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工作,任教五年级的语文、数学等科目。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了读书;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嗜书如命;记的最清楚的是,读书节期间,我赏读了《现代教师读本》、《国际教育新理念》、《陶行知教育文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效教学十讲》......捧读诸多部教育专著,恰似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丰富的营养,真是如鱼得水。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要说,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啊,书,是自我提高的不竭动力,只有读书,才能丰富自身智慧,只有读书,才能赢得可持续发展。
读书,使我懂得了教育的真谛;读书,使我能够更好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因为祖国的每一朵奇葩都需要我们去精心地呵护,需要我们倾注一生的爱。所以我说:“做一个好园丁,就要从读书开始。”
作为一个刻苦读书的人,在这里,我简要地回顾一下读书节活动中自己的表现及读书成果——
读书节活动期间,我忘我读书、勤奋钻研,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与知识技能;我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工作,积极投身课改实践,深入研讨有效教学;我勤于研读、不辍笔耕,大胆创新,教学成果不断涌现。
读书节活动期间,我遵循“多读书、读好书、勤实践、善思考”的原则,曾认真研读《国际教育新理念》等多部著作,并将理论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做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的确受益匪浅。
1.曾有教学论文《强化反思策略促进有效教学》在“教育科研电子期刊”第期发表。
2.在读书节活动中,我积极读书,争做表率,并且深入思考,勤于动笔,同时撰写了《兴趣: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赏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阅读高尔基的“童年”》、《我眼里的有效教学》等多篇赏析性文章、读书指导性文章以及读书体会文章。在小学读书节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我撰写的赏析性文章《兴趣: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赏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很荣幸地获得了奖项。
3.时刻不忘对学生的教育。读书节活动期间,我积极营建读书氛围,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小学读书节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我指导的学生读后感《从“走向街头”到“远大抱负”——有感于高尔基的“童年”》喜获奖励。
4.读书贵在励志。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我读书的最大愿望。我言传身教,我身体力行:课堂上,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与世界观的教育;课堂外,又以我的文学作品来激励学生。我的原创文学作品《远行》、《天边那最后一抹霞光》等多首“励志类”现代诗歌在多家报刊发表。这,不是更好的教育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