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课堂总结

智慧课堂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课堂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课堂总结

智慧课堂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82-01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是当下课堂教育中探讨的重点,由于外界对智慧型语文课堂有着不同的认知,从而导致对智慧型语文课堂的概念不一致。因此本文笔者将从教室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与课后总结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来定义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

一、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特点

1、教师备课阶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理念,实行科学化的智慧型教学。首先教师应参照课本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重视课文的课前讲解分析,巧妙的将上节课的课后教学反思与本节课的课前分析进行结合,以保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条理清晰的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增强度语文的学习。

2、教学阶段。合理构建科学性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习起到主导性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进行适当交流,了解学生对学习的见解与看法,根据学生的想法制定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达成共识,以保证增强教学时效。

3、课后总结阶段。课后总结是智慧型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型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总结可以根据“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课后总结”两方面来进行开展。教师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弊端。学生课后总结则是对当节课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二、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模式

1、教师积极采纳学生意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的学生表现大胆,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意见,会使有些教师感觉尴尬不敢面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这样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而智慧型语文教师应直面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探讨中发挥所长。例如:教师在讲解《春晓》这首古诗时,其中有一句“花落知多少”,教师按照诗词教材上的解释是“不知花儿落了多少”,但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样解释不妥当,较为简单直白,应该解释为“落了这么多花朵,会带走多少春光,体现出诗人的无限遐想和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才更加贴切”,这时教师应赞扬这位同学聪明,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氛围就变得活跃来,为学生创造了奇思妙想的空间,可见,教师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是多么重要,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增强语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会产生观点分歧的情况,为了避免学生有错误的观点,教师应及时积极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走入误区。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一文后,学生对狐狸和乌鸦有着不同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狐狸聪明才能从乌鸦那里得到食物,是乌鸦太虚荣导致狐狸一夸奖它就会唱歌,才会丢了食物。但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动物,它为了得到乌鸦口里的肉才会夸奖乌鸦,狐狸这是欺骗乌鸦是不对的。在学生探讨这两种观点时,语文教师可以对提出学生进行合理的问题:“假设乌鸦知道狐狸是为了骗取它口中的肉,那么它会不会把肉放到一旁来为狐狸唱歌呢?”这时学生就会认为: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乌鸦知道狐狸是为了骗取它口中的肉,肯定不会把肉让狐狸骗走,而是把肉放到一旁,或是不理狐狸。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学会开动脑筋思考,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在与同学探讨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之余,还调动起课堂积极性,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3、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学生会表现的另类,对课文的见解不循规蹈矩过于有创造性,然而作为智慧型语文教师不应批判学生这种另类表现合适包容学生,耐心引导学生,为学生灌输正确观念。小学生也存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要对学生信任和尊重,为学生搭建展现自身优势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长处,为课堂增添活力,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4、教师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指的是人应该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更应及时进行自身反省,反省课堂教学的表现与传播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与效果,从中领悟到教学的智慧。

总之,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入了解到教材知识和相关知识探究,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对知识的感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庆.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构建及实践要点解读[J].中华少年,2016(01).

智慧课堂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教师 ;生命课堂;前提;熔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就像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因此,中小学教师应把“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

一、智慧教师和生命课堂的内涵

(一)智慧教师具有的五种基本品质

1.从思想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师德在构成教师素质的元素中,居于核心位置。叶澜教授精辟地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而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本质上,通过千万个学生的生命,甚至可以说通过民族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智慧教师应建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基础上。

2.从情感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职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内心上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感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3.从文化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有博专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的确,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视野不宽,就会知识贫乏,不善举例、比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如果底蕴不厚,就会智慧疲软,欠缺深度和厚度;如果修养不足,就会育人乏术,责任心虽强,艺术性却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如果情趣不多,就会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难与学生沟通。还何谈智慧教师?

4.从意志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勇于实践和不断创新

叶澜教授说:“教师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职业……生命的本质就是创造,内在的魅力就是创造的魅力,也就是生命的魅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丰富和积累经验、总结和提升能力、提炼和形成智慧,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创新,才可能逐步由一般教师成长为智慧教师。

5.从行为品质角度说,智慧教师应该善于思考和经常总结

肖川博士在《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中说道: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锐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那些理所当然的常规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想法与做法,哪怕一点点。

(二)生命课堂的主要标志

1.生命课堂是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明晰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分别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任何割裂 “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生命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和态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师风采纷呈、魅力无限;学生情趣被激发、智慧被开启、创造力得到发挥,主体地位凸显。这些无疑是生命课堂的重要特征。

3.生命课堂是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课堂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基于此,生命课堂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应该激情澎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

4.生命课堂是教学预设巧妙、生成精彩的课堂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交汇碰撞,火花不断迸发。新的信息、新的问题不断产生,通过讨论、辩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二、智慧教师与生命课堂的关系

智慧教师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生命课堂是锤炼智慧教师的熔炉。教师是在课堂中“学会教学”的,是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成长进步的,课堂是教育思想生长和实践的土壤,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三、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

(1)不断学习。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2)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学习只是培养智慧教师的前提,教育实践才是教师成为智慧教师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3)不断反思。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修正的过程。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

成为智慧教师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只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最终会成为一名智慧教师。

四、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的主要策略

策略之一:在学习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应基于学情设计教学过程、环节。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应从“独奏者”向“伴奏者”的角色转变。

策略之二:根据学习内容,巧妙设计师生、生生交谈以及辩论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激活学生思维。

策略之三:设法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增强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引入情境教学。

策略之四:借助传媒、肢体语言等手段,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策略之五:尊重基于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方法。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成为教育人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叶 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王 鉴.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3]高江海,高瑞娟.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境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4]刘良华.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4-29.

智慧课堂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65-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积极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针对北京市延庆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滞后于课程改革进程的现实问题,重点围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实施措施

第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转变干部教师的观念,提升素养。笔者所在总课题组组织干部参观学习、市县拉手、县域内拉手活动;邀请专家对干部教师就智慧课堂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专题进行培训。转变干部教师观念,提升干部教师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通过干部教师的组班培训,干部教师跟上改革步伐。借助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北京市“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组班集中培训,使干部教师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课堂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紧紧跟上教育改革新步伐;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能够及时跟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第三,通过集体备课有效引导教师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好办学规模小的学校教师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切实做好为基层教师成长的服务工作。

第四,通过协作区开展走进学校活动,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以课标、教学指导意见和中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形成具有延庆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六,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分析,形成针对不同课型、内容、学生的教与学方式,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学课堂教学改革。

二 研究成效

1.研究成果

第一,初步形成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我们研究出的教学模式属于归纳范畴,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如延庆体校总结归纳出“126”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1”即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活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活动,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热闹的形式而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脱离目标去组织活动将是无根之木。“2”即两种操练方式:基础操练与拓展训练。基础操练是及时巩固基础知识不可或缺的方式,可以集中教授,让学生明晰本课的重难点。主要通过机械、半机械、自由操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明晰了本课的重难点后,进入学习时更容易在设定的情境中再次巩固重难点,为拓展训练做好知识储备。拓展训练是知识在运用中的一个总结巩固拓展过程,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6”即实施步骤共分六步:一是创设情景,唤醒智慧;二是呈现新知,启迪智慧;三是基础操练,分享智慧;四是课堂教学,领悟智慧;五是练习设计,内化智慧;六是拓展训练,深化智慧。

第二,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教师的智慧和能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无拘风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己的教学风格等,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香营学校的英语老师吴××根据学生喜欢唱歌和爱好音乐这一特点,将英语知识编成歌曲,引导学生爱上英语,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爱上了英语课,学习积极性也高了。物理老师耿××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解物理习题,学生能够抓住题干重点和运用知识,提高了做题速度,大大调动了学生做习题的积极性。再如延庆七中的老师采取研究性、探究性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培养了探究思维能力。

第三,多种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原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八达岭中学、刘斌堡中学、第三中学、第一中学都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收效显著。八达岭中学、刘斌堡中学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中学采取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各校有各校的办法和高招,如刘斌堡中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的整体协作,共同完成老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之前,要让每个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鼓励每个学生在组内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2.研究效果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归纳总结意识逐渐增强,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第一,教师成长。

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通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到教师在备课、上课、课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1)备课组课前充分研究,体现了教学预设的智慧。各备课组都能把集体备课工作放在首位,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基于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深入分析,进而预设完成有效的教学设计。(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如延庆四中鲁××老师在其“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的县级研究课中,充分运用一瓶可乐创设了一系列化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化学研究内容的思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3)及时捕捉信息,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各种信息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老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的,但更多的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逐渐推进过程中教师能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契机,加以引导、点拨,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体现了课堂生成中教师的教学智慧。(4)在课堂小结处再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一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问题的终结,而是用新知识再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开始,利用课尾总结,加以引导、点化,更能显示出小结在拓展延伸上的巨大功效。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体现出学科的思想、学科的方法,初步形成认知结构。如延庆四中生物组在每节课小结时,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概括本课内容、重点、关键,或利用提纲、图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5)在反思中积累智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每节课后教师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其次要反思教学方法,再次要反思教学价值。如第四中学初三数学组每天做解题方法的积累,并由组内年轻教师王×负责组内课后反思记录。反思中不仅积累了很多解题技巧,而且记录了许多教学方法。组内每位教师都能受到启发,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是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将学生放在首位,为学生的发展考虑,首先制订目标能够根据课标、教材、考纲、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可操作,改变了大而空的形式;其次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式或提问式向启发式、研究式转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初中教师和实验教师基本功成绩突出。我县参加北京市第二届初中教师和实验教师基本功比赛,成绩突出。4人获得市级一等奖、20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实现了中考学科一等奖零的突破,成绩处于郊区县前列。

第二,学生的变化。

一是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变化。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多了,改变了以往课堂只是少数几个尖子生表现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思维方法得到丰富,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无论是2人一组还是4人一组,小组的凝聚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的自信、活跃、合作能力迁移到课外,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在智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诊断自身的教学,立足于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采取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设计问题时紧密结合各知识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

智慧课堂总结范文第4篇

1什么是智慧型化学课堂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人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古希腊语中,“哲学”就是“爱智慧”。有的学者认为,智慧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感性、实践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源于生活,活化已知,探究未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注重过程,传递方法,启思释疑的课堂;应该是实验先导,注重积淀,适时以思,灵活机智的课堂;更应该是在体验中得到愉悦,求真中寻得快乐,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课堂。

2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的几个方面

一个课堂有没有智慧,决定于师、生、教学资源等,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所以,一个教师有没有智慧,要在课堂实践中来看,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2.1活化已知、探究未知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是给学生活化的知识,还是死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形式。我在讲授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时,介绍了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氧化剂KMnO4、K2Cr2O7、Fe3+、Cl2,还原剂Fe2+、I-、S2-、H2O2……,并没有停止于表象,而是增加了如下四个实验:

2.3 实践积累,适时反思

在这里,笔者所倡导的教学实践积累来自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运用,她是丰富化学智慧的源泉。某位老师讲解Na和水反应时,让同学做分组实验,让几位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补充和完善,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现象的要点:红、嘶(师)、浮(傅)、游、熔(泳),教师顺势一句“红师傅游泳――速度(反应)真快的“歇后语”归纳,自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可见,幽默语言、形象的比喻往往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上课,有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你的相对论和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你会怎么办?爱因斯坦答: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个小例中,我们看到了大师的幽默。

适时的反思也是积淀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包括了教材、教法、学法、试题、整个教学设计等等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教后记、案例、教学日志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关键是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滴闪光点,长期坚持,定能达到教学智慧的深化。

2.4 源于生活,实验先导

当今的化学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于知识的应用之中;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知识、生活、应用的融合,既增长着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才能体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生成,所以,化学教学必须实验先导,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功能。

我们可以预测,将生活、实验探究、思维融于一体的化学课堂,肯定是智慧型的课堂。在讲解Fe3+、Fe2+性质时,有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课堂设计,提供给大家赏析:

可见,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应用中深化理解知识,在过程中激疑、释疑,整节课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融、思维互动,也充溢着智慧。

3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3.1 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不是正比关系

学科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并不是正比关系,但是知识越多的人,他对教学智慧的理解、捕捉应更深刻和灵敏。

3.2 化学课堂是形成和展示智慧的主阵地

化学教学智慧并不是自己看书学来的,这只是别人的东西,大的智慧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也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

3.3 教学有“格”但更要出“格”

长期以来,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按部就班、程序化,就象车间的生产流程一样,这样的“格”对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和年青教师的成长有帮助,但教师必须进入教学设计的自由王国,才能有利于化学教学智慧的产生。

3.4 教学机智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

教学机智是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但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因为它缺少理性和深刻。

智慧课堂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23-1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概括

“智慧课堂”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一个过程。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获取知识;教师善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巧妙的疏导,以便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智慧课堂”在追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包含看重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

二、“智慧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智慧课堂”教学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在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的主动探究使得部分问题在课前自主预习中已能独立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在课堂上提交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解决,交流学习成果。如果组内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将问题示于组外进行组际合作交流,如果仍不能解决,则提交教师,由教师集中讲解答疑。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发现问题,了解学情。这样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2.从线性传递到交往互动的转变。

“智慧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和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它主要是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多边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式。该模式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团结、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动态开放的课堂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协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激发,思维得到及时疏通并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将教学活动推向深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整体参与的热情,从而使每个合作成员都能在已有基础上,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并在“同帮互助”的交往互动学习方式中实现整体提升。

3.从统一培养到独特一个的转变。

“智慧课堂”教学顺应泰州三中“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与特殊性、差异性、个别性相匹配的“智慧课堂”教学体系,让所有学生明了“你的才是最好的”的成长理念。“智慧课堂”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融入“因人施教”的理念,“主动建构、自适共享”的“智慧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一份学习计划,给每一个学生一份学情诊断,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参与机会,给每一个学生一个表达平台,给每一个学生一份成长记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独特的那一个”。

三、推动“智慧课堂”教学走向常态化的几点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借助行政力量对课堂教学转型起助推作用。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大环境下,置身其中的教师,锐意改革创新未必日子好过,而因循守旧满堂灌逼着学生进入书山题海抓出分数反而名利双收。因此,要想让已经熟悉传统教学流程甚至于已经初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去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确有一定难度,这就要借助行政力量的推动。泰州三中的做法是首先由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带头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上课,然后逐步推广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接下来在全体教师中推行。同时,教务处在安排示范课、青优课等活动时明确要求所有授课者必须按“智慧课堂”教学流程上课。另外,积极组织教学开放日,让“智慧课堂”教学走向常态。

2.重视校本培训,厘清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流程的认识。

要保证学生智慧地学,首先要解决教师能智慧地教,因此,加强校本培训,厘清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流程的认识尤为关键。首先,“智慧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的四大环节是“智慧课堂”的重要构成元素而非一节课的必备元素。任课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作合理取舍,可以依照这四个步骤组织教学,可以调整四个步骤的顺序,也可以增加或减少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总之,智慧的课堂本身应该是一个灵动的课堂,上课教师要依据课堂生成的情况对教学流程作合理调配。其次,不同的课型要区别对待,不能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固化。第三,互动对话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师生、生生之际的交流对话。不能忽视学生内心情感的独特体验,如果他沉浸在一些打动他的情景设置,引起他共鸣的精美文本中,也可视作他与教材、与生活的对话。第四,总结巩固一定要避免拔的习惯思维,学生能走到哪里,更多的时候要受他自身的认知态度、认识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些,更多着眼于学生将来的终身发展,他自己的顿悟带来的效益远强过别人的说教。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