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体育 游艺 杂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从2006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 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收录十类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其中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对全面促进非遗保护和体育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矛盾与解决。

1原真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与解决

原真性保护是指在非遗的保护利用中应保持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而不应被过度的开发、过分雅化,应保持其原始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这也是保护“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首要原则。

当前“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地方开始想通过商业旅游开发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使此类非遗被更为广泛的认识,使其得以延续和存在。商业旅游开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护了此类非遗的存在。但这种商业模式是否适合全部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也是值得商榷的,泛滥的商业化只会使其文化内涵及自身特质淹没在浓重的商业气息里,肆意开发而不注重原真性保护会丢失很多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这样就背离了我们保护传承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商业开发中成功的例子,如:吴桥杂技,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抓住非遗保护的机遇进行商业性开发。近些年,吴桥杂技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培训体系,并一直在努力地提升吴桥杂技的品牌影响力。

所以,原真性保护与商业开发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开发是调和这一矛盾的关键,结合当地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适当的商业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这一类非遗的传承保护。

2传统保护与项目创新的矛盾与解决

传统保护就是在对某一具体事项进行保护时,必须连同与它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制度风俗、艺术内容一起加以保护。让非遗尽可能多地保存传统的东西,这是多数人所能理解支持的,传统一直被看做是非遗的生命之源。

在调和传统保护与项目创新的矛盾过程中,可以引入“最少干预原则”,即:“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 但同时也必须区别于原作, 以使修复不致歪曲其原有的艺术特征和历史价值。”强调:“不许进行任何添加,除非它们不至于贬低该建筑物的有关部分、传统布局以及它的构图平衡和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以保持原址原貌为首要的原则,在传统项目失去传承活力或者无法继续传承的情况下,必须做一定的项目创新,这样才能保持延续的生命力。项目创新改良的部分一定要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且与原有的传统做出区别,而不是简单地混为一体,适当的创新是为了传承,而不应背离原有的传统本质。

现实中既实现了传统的保护传承,又通过项目的创新增强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活力的例子还是有的:如,抖空竹传统动作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根据空竹的传统组合,还可以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这样的创新让原来的套路动作更加丰富。这种创新是不是对几近消亡的体育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当然怎样对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原则是保留其最本质的文化传统、精神内涵,不可以只为了保护传承,而肆意更改,这只会使其外强中干,失去了可持续传承的活力,对于体育类非遗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叶。没有了传统的根,非遗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缺少了枝叶的非物质文化也是没有生机的,如何适度地把握传统保护和项目创新之间的矛盾,是落实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保护中的工作重点。

3“抢救第一”与“尊重风俗习惯”方针的矛盾与解决

2005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遗代表名录,确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抢救第一”的方针,同时也要以“尊重风俗习惯”为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濒临消亡和灭绝的境地,是应“尊重风俗习惯”恪守传承祖训还是应“抢救第一”只为传承?“抢救第一”与“尊重风俗习惯”已然成为一对亟待调和的矛盾。

抢救濒危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既要尽可能不去打破原有的风俗习惯,又要全力保障延续濒危非遗项目的生命力。首先,在传承机制上,对于开放式传承机制的非遗项目可以通过鼓励招收学员的形式进行,而一些只能通过家族式传承或师徒传承的,要最大限度“尊重风俗习惯”,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其次,应该重视非遗保护部门机构的建设,在地方非遗保护部门的带领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制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总体规划、保护工作方案;督促保护单位(个人)的传承保护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工作;负责非遗保护宣传推广、档案建设、全面管理工作;最后,如何具体协调非遗传承人权利与义务关系,正确处理“尊重风俗习惯”与“抢救第一”方针的矛盾,既赋予非遗传承人合法的权利,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进行扶持, 又规定传承人应履行的义务,同时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制度,加大对各级传承人的经费补助力度,能让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非遗的传承工作中来,让我们的非遗传承事业后继有人。

总而言之,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枚瑰宝,我们坚信,只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不断回顾思考,加强此类非遗的保护的力度和措施,“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必定会世代地传承下去,成为世界了解、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目标差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也谈我们的建议和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

[2]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

[3] 王俊奇.民俗体育文化通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03-228.

[4] 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101-104.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第2篇

“没吃陈麻花,到磁器口钱白花”。重庆磁器口古镇,很多店铺经营着同一种产品――麻花。好几家都打着“陈麻花”招牌,包装和口味大同小异。但生意最好的一家始终是“陈昌银麻花”,每天都排满长队。

为什么?陈麻花制作传统技艺先后被列为区级和重庆市级非遗项目,老板陈昌银更是公认的第四代传人,因此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觉得它最“正宗”。据说,陈昌银的麻花生意每年利润上百万元。

事实上,国内几乎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有非遗元素的纪念品出售,甚至连路边摆摊的小贩都说卖的是非遗产品,自己是非遗传承人。在众多文化生意形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因为“遗产”二字彰显的是稀缺性。

什么是非遗?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各地争相申遗,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截至2016年9月,已经评定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 37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 986人,省、市、县级非遗项目更是不计其数。

“非遗热”的背后,一方面是政府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抢救保护措施,以达到传承和发扬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民间试图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借助商业力量,对传统技艺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大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正在走出博物馆,借助生产和销售手段,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想要把非遗做成一门大生意;各种以非遗为主题的博览会、表演、旅游体验、文创市集、手工艺场纷至沓来。据保守估计,非遗拉动的是一个千亿级市场。

那些在现代生活中濒临消失的传统,如今正以“非遗”之名,成为各路企业和资本眼中的金矿,并试图用商业手段进行一场救赎。

商业化这味药引

根据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结果来看,我国有近90万项非遗资源。但如此庞大、丰富的非遗资源,并非都具备商业开发价值。

马斌是湖南一家演艺公司的老板,经常策划、组织一些地方民俗类节目进行商业化演出。在一次考察中,马斌发现一种源于土家族祭祀仪式的舞蹈,是当地的非遗项目,于是便把会跳这种舞蹈的村民组织到城里参加商演。

跳到一半,观众大呼“难看”。尴尬的马斌付完演出费之后,连夜把村民送回老家,从此再也不提这个舞蹈。

曾经还有人想把非专业性的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童谣包装成商业节目,引进到剧场。同样遭遇观众不买账。

马斌们的失败在于,这类用于祭祀和迎神赛会的民间舞蹈类非遗,如侗歌、苗舞等,历史上并无商业传统,又因社会发展失去了生存土壤。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其从原生态的土壤环境中抽离,强行包装成商演项目,很难符合现代观赏要求。

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商业化这味药引。相比之下,大量美术、手工艺、中医中药、戏剧、曲艺、音乐类的非遗项目更具优势。他们都是在千百年的生产、加工、销售、治疗、表演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才流传至今。

那么,具备商业价值的非遗项目有哪些特征?

首先,具备市场基础。比如,传统戏剧、评书、相声等,历史上本来就是通过商演的方式“走市场”的。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流量入口相对容易。

由白先勇操刀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起,已经上演近300场,并且场场爆满。白先勇团队主要动了关键的两刀,颇符合现在流行的“颜值”经济倾向,一是用现代舞台技术呈现传统戏剧;二是用年轻演员去吸引年轻观众,坚持高校巡演,培养未来的观演群体。

其次,本身就是商品。比如大量通过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器具、食品和药品。这类项目则需要从原来“高冷”的定位、单一类别中跳出,向大众消费品方向转型。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的代表,东阿阿胶的快消品策略以桃花姬阿胶糕最为典型。阿胶糕的定位本是滋补品,桃花姬则定位为女性白领的养颜零食。其体量与普通糖果一样大小,方便携带和食用,外包装带着浓郁的中国风,颜值颇佳。在营销方面,桃花姬在《甄执》《女医明妃传》等热播影视剧中以宫廷滋补美容佳品的形象“出镜”,成功俘获一干爱美女性。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马应龙。当年互联网上流传着“马应龙痔疮膏对黑眼圈有疗效”的偏方。马应龙借势在自己“八宝古方”基础上,研发出眼部护理品牌“瞳话”,并且借网络恶搞风潮好好地刷了一把存在感,甚至一度成为年度营销案例被研究。

活化路径2.0

对于已经被论证了具备商业开发条件的非遗,如何在当下出一条市场接受度高的金光大道?

开发新的场景和用途,是很多非遗项目拓展市场的突破口。

海南椰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长期作为高档工艺品销售。由于缺乏创新,样式老旧,椰雕也面临着市场瓶颈。

椰雕非遗传承人吴名驹尝试把传统手工艺嫁接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出可以通过蓝牙、Wi-Fi连接移动设备的椰雕音箱。现在,吴名驹团队主打以椰雕为核心的创意商品生产,比如椰雕蜡烛、椰雕茶叶罐等,让原本只供欣赏的传统椰雕与现实生活产生了更多链接。

北京前门大街,是老字号的聚集地,内联升布鞋总店就位于其中。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160年的历史。但在年轻消费者唱主角的今天,内联升却利用生产IP衍生品布鞋,实现了品牌向年轻化的过渡。

比如,内联升与迪士尼合作,取得其授权,推出了迪士尼公主和米奇系列时尚布鞋,打中了年轻女性和儿童的“萌点”。一直以来,内联升布鞋以成年男性消费者居多,拿到了迪士尼的IP授权后,“老门脸”秒变小萝莉。今年,内联升还与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合作,推出中国风浓郁的“大鱼海棠”主题布鞋,迅速成为网红,线上开售不到一天,就全部售罄。

不只是内联升,大量非遗老字号都面临着品牌老化的困境。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姿势和方式,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型,才是这类非遗品牌正确的玩法。

“非遗+旅游”是另一条活化路径。相较带有生产属性的手工技艺项目,民间音乐、舞蹈、传说、民俗等一些非生产性项目想走向市场,需要与一定的场景相结合,而旅游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场景。

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打造了许多与旅游相结合的非遗小镇、非遗体验馆、非遗传习基地等,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很多项目并没有深度挖掘非遗特点,呈现形式雷同单一。这种“场景化”过于简单,自然留不住游客。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等人打造的“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就将非遗元素成功融入旅游场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以根据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改编的《印象刘三姐》为例,十余年间常演不衰,观众超过1 200万人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究其原因,第一,《印象刘三姐》冲出了实体剧院模式,把漓江山水打造成实景舞台;第二,演出把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壮族民间风俗、生产生活方式等非遗元素组合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增强舞台效果,带给观众视听冲击;第三,聘请当地村民作演员,把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保留了原生态。

之后,印象团队又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印象武隆》中,起用川江号子传承人,在山水间重现了川江号子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

“印象系列”的成功,引爆了国内旅游演艺的热情。各地纷纷打开自己的非遗“宝库”进行挖掘,邀请名导和演艺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实景演出。在近年来“井喷”的旅游市场中,这些实景演出大多取得了不错的商业回报。

事实上,与物质和自然遗产相比,非遗的特点在于它是活态,只有通过不断的生产和展现,其文化基因才能被传承,才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商业价值。

非遗生意新维度

长期以来,分布在中国各地的手工艺非遗资源,大多数处于个体、零散、封闭的生产状态。加上很多手艺人经营渠道狭窄,导致产品销路不佳,规模化产出困难。对线上与线下、产出端与销售端、传统手艺与现代商业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6年1月,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旗下的非遗主题垂直电商平台“e飞蚁”上线,专门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推广平台,主打电商+营销+线下园区模式,帮助他们对接市场,联合销售手工艺产品。

目前,“e飞蚁”已签约了300余名非遗传承人和上千名专业匠人。除了线上展示和主题宣传,“e飞蚁”还在线下布局了多个非遗文化产业园。园区分为一街(中国非遗大街)、两核(非遗博览馆、非遗大戏院)、三区(非遗博览区、非遗体验区、非遗创意区)的布局建设,具备交易、展演、体验、美食、传习等功能。

另一种整合者模式的代表是重庆百工传艺,其模式为手工品电商平台漫淘网+线下手艺工场+在线教育平台手艺网。这相当于搭建一个非遗文化和技能的知识平台,将非遗传承人、手工艺爱好者和手工产品进行了有效连接。

本身就拥有平台优势和整合能力的阿里巴巴也切入了非遗市场。

2016年“阿里年货节”期间,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在线上发起“非遗众筹”。众筹产品全部由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高密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内联升老布鞋等非遗传承人进行手工制作。

Q版宫廷帝后像的木版年画、故宫气质的齐天大福剪纸、“探花”主题布鞋等萌版非遗作品上线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数据显示,项目上线仅半天,高密剪纸众筹项目筹款超过13万元,项目达成率1 300%,很快满额停筹;山东花饽饽和朱仙镇木版年画众筹项目达成率也超过150%。

“让天下手艺人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非遗资源整合者企业一个共同的目标。但互联网只是为非遗产品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平台和玩法,能否在更高的层面打开新的维度,才是推动整个非遗产业发展的关键。

资本的风正在吹来。2016年6月30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宣布“文化四板―非遗专板”上线,打造非遗产业产股权交易专业市场和资源整合平台。按照计划,非遗专板将为非遗项目提供包装、宣传、商业模式梳理、国际销售渠道建设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服务。

一个月后,由武汉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的“中国非遗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将面向全球募集,借鉴成熟资本市场“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采取专业项目投资运作方式解决非遗保护瓶颈问题,让非遗产品在市场、政策、金融方面得到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第3篇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形态的快速变革,传统媒体受到了现实而明显的威胁。全球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全球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认为,当前我们正处在50 年以来的第5 个周期——移动互联网周期。此前的大型机时代、小型机时代、个人电脑时代和桌面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和财富赢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新的赢家不断涌现,甚至蓬勃发展,另一些早期的赢家则可能每况愈下,报纸则是早期赢家的代表之一。

虽然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势头良好,但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不敢掉以轻心。集团坚持推动数字化转型,抓紧建设徐州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促进徐州报业从传统报业到数字报业的全面转型。徐州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徐州市唯一入库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作为集团“数字报业”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数字化处理技术和流程再造,有效地提高报业信息资源整合,从源头、渠道、终端上推动报业的健康发展。平台主体内容包括:两网(内网、外网)、三库(媒体内容库、业务运营库、管理库)、五平台(内容生产平台、业务处理平台、客户服务平台、决策管理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

资源转型,布局受众接触点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坚持推动数字化转型,抓紧建设徐州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促进徐州报业从传统报业到数字报业的全面转型。徐州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徐州市唯一入库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作为集团“数字报业”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数字化处理技术和流程再造,有效地提高报业信息资源整合,从源头、渠道、终端上推动报业的健康发展。平台主体内容包括:两网(内网、外网)、三库(媒体内容库、业务运营库、管理库)、五平台(内容生产平台、业务处理平台、客户服务平台、决策管理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着力打造徐州党报数字化平台,首期投资预计为1500万元,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2012年初率先在淮海经济区推出。系统终端机将布置在党政机关、居民社区、商场、超市、宾馆、车站、广场、银行等人群集中的地方,最大限度地覆盖徐州市所有高、中、低层的人群以及外来人口,项目开展初期拟建设终端约300—500个,覆盖受众的户外接触点。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党报数字化阅读平台覆盖到徐州市全部乡镇,与《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领跑生活》等媒体一道,形成新的传播和传媒产业集群。同时,公司继通过拍卖取得了徐州南区公交站亭广告经营权之后,2011年5月底又通过转让的方式,获得了徐州北区公交站亭广告经营权。总投资达到3200多万元,两次强力抢滩徐州户外广告市场,不仅掌握了徐州70%以上的公交站亭广告经营权,也解除了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严重缺失户外广告资源的担忧,更好地覆盖了受众户外接触点,为企业整合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逐步形成公交站台、LED大屏、居民小区等多位一体的公共信息终端和立体广告平台。

坚持促进管理体制转型,夯实核心竞争力

徐州文化悠久,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彭祖文化、两汉文化、运河文化的积淀极为深厚。从2006年到2008年三年时间里,徐州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整理出15大类、2700多个项目。目前,全市共有5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徐州梆子、江苏柳琴戏、徐州琴书、徐州剪纸、徐州香包、丰县糖人贡、邳州纸塑狮子头、邳州跑竹马等8个项目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数量之多居省辖市前列。

但是,徐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要转化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宝贵财富,还需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思路,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其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旅游;文化;古村;保护性开发

2015年11月20日,以“保护与活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古村大会在乌镇召开,古村保护与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古村落的保护是人们继承和发扬前人历史文化的需要,而古村落的发展则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热潮下,由于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保护观念意识的淡薄、盲目开发以及保护措施的落后,以及开发中没有做到立足于游客的需求,也没有深挖当地文化资源等原因,导致出现了“空村”、“千村一面”、环境污染、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使得一些古村落的原始风貌遭受破坏,甚至逐渐消亡。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问题值得深思。

一、宁夏镇北堡的旅游开发

镇北堡西部影城地处雄浑的贺兰山东麓,是贺兰山东麓旅游景区的亮点。镇北堡西部影城自成立以来,张贤亮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通过智力策划,设计、创意,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一片荒凉、两座废墟打造成银川首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被游客评为“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并被宁夏回汉乡亲誉为“宁夏之宝”。

(一)宁夏镇北堡的发展背景

1、历史背景

镇北堡位于贺兰山东麓、银川市西北郊空旷的荒野上,这里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贺兰山以北南侵势力入侵府城(银川城)而设置的驻军要塞,镇北堡也因此得名,当地称之为“老堡”和“新堡”。据方志记载,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两堡一南一北,均坐西朝东,紧邻沿山公路东侧的老堡东西长175米,南北宽160米,虽风蚀殆尽,但形制尚存。由此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所在地,新堡城池完整,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高10余米,墙体用黄土夯筑而成。新堡东面辟有半圆形瓮城,城门南侧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墙,城墙宽5米,墙上筑砌有1.8米高的谍墙垛口,城墙四角原建有角楼,现角楼基址仍依稀可见。

2、文化背景

最先发现古堡具潜在价值的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张贤亮六七十年代在那附近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时无意间发现了这座荒凉的古堡,在他获得后把镇北堡写进了他的文学作品――《绿化树》中,并在书中提到这里很适合拍电影。于20世纪80年代张贤亮将古堡介绍给了影视界,随着市场经济和大众旅游的兴起,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逐渐成为了一个影视拍摄兼旅游的基地,以其独特的古朴、荒凉、粗犷、黄土味、原始化和民间化等特色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影视剧的拍摄基地。集中了大量中华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再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战争方式和娱乐方式,体现了影视文化、历史文化、民间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特色。

(二)宁夏镇北堡的保护性开发――影视城+旅游

从荒废了的羊圈到如今的5A级景区,镇北堡通过三步战略变换,既“影视开发――影视文化旅游――‘复活’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实现了其华丽转身。

1、影视城的兴起――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

20世纪80年代,张贤亮先是把当地农户用来圈养牛羊的镇北堡写进了他的文学作品,其后有把这荒凉的村落介绍给了影视界,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著名导演在此拍摄了《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等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及《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锦衣卫》、《刺陵》等200部脍炙人口的影视片,许多蜚声国际影坛的中国导演、影星由此一举成名,故而镇北堡西部影城被赋予了“中国一绝,西北大观”和“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等称号。

2、影视城旅游的初步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两座古城堡,以及继承的发扬西北地区的特色文化,镇北堡西部影城依托两座古城堡,进行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引进了民间艺人现场操作“绝活”;借用电影传播镇北堡的文化元素;利用旅游景点不断地吸纳、充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保存;旅游者通过游览和体验,认识和了解到镇北堡反映出的影视文化以及西北风俗。

3、旅游“复活”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

为了增加镇北堡的文化意蕴,避免影视旅游的单一模式,镇北堡提出了“复活”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构想。一方面,镇北堡人从全国各地收集、收购了大量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物件,比如古家具、古代兵器、家庭灯具、房屋构件、生活生产用具等等。镇北堡将这些收购来的“古董”充实到古堡内相应的景点中,使这些古物件与古城堡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现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镇北堡引进大量民间“非遗”项目,刺绣、揩毡、捏泥人、皮影戏、京剧、秦腔、木偶戏、抛彩招亲、耍猴、斗鸡等近20种民间传统手艺和30多种非物质文化项目在镇北堡落户。传统手工艺人们现场为游客制作自己拿手的工艺品,让游客也可以自己参与体验,感受过去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方式,实现了对传统“非遗”的保护性开发。

镇北堡西部影城“借影视艺术之体,还民俗文化之魂”,以“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主线,逐步实现了从“出卖荒凉”向“出卖文化及历史”的跨越,成为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如今游客走进镇北堡西部影城就如同进入了当年的北方小城镇。

(三)宁夏镇北堡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途径

1、传统民俗的再现

扫房祭、打年糕、吃团圆饭、贴春联、猜灯谜、点灯盏、古典婚俗、跳火龙等传统民俗在镇北堡不是生硬的展示,而是采取真人真场景真材料来展现给游客,游客也可以参与到贴春联、猜灯谜等活动中来,让游客亲身经历、体验这些传统民俗。

2、传统工艺的展示与体验

捏面人、织布、打铁、刺绣、剪纸、画糖人、拉洋皮、蛋雕艺术、草编艺术、陶陶居、牛角梳制作、蓝印花布制作、皮影制作等这些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镇北堡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景区专门开设数十个展馆、工场和作坊,老艺人现场制作、展示这些工艺,游客置身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仿佛自己也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

3、传统娱乐艺术的表演

京剧、秦腔、术偶戏、皮影戏、石琴表演、抛彩招亲、耍猴、斗鸡等各种传统艺术展演,传扬了传统艺术。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使游客了解了传统艺术,也体验了过去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

4、民间生活用具融入“真实”生活场景

明清家具、铁犁、术车、油灯、战车、马车、栓马槽、石磨、门框门嵋 ,房屋构件等老物件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不是博物馆式的展示给游客,而是将它们融入到镇北堡的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去,让它们完全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

5、节日庆典活化民事活动

镇北堡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民间传统文化,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进行节事活化。在七夕节、传统年文化、剪纸艺术节举办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和小型的民俗体验活动,全面展示当地的传统风情。

6、制作与品尝突显民间饮食文化

豆腐坊、酒作坊、茶楼品茶、烤红薯、豆瓣糖、糖葫芦等镇北堡一大特色是其景区内的商业模式,引入传统美食店铺,游客观看美食制作过程、品尝美食,从而了解饮食文化,购物就是在观看文化内涵丰富的景点,游走中长见识。

7、古建筑保护

镇北堡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明朝古城遗址、清朝古城、瓮城、月城、角楼、古旧建筑石材术料、四合院民居,最大程度复原其古风古貌,很好地恢复和保持了镇北堡的原真风貌,游客仿佛是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

8、游客参与演戏传承影视服饰道具文化

游客可以扮演周星驰、周杰伦、巩俐等在相应影视作品中的角色,从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了影视拍摄过程中留下的各朝各代的服装、战袍、钻甲、饰品等服饰,刀、抢、棍、棒、人炮、战车、旗帜、古代兵器等各种历史道具。

二、宁夏镇北堡旅游开发的启示

宁夏镇北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西部影视城的成功打造,更是它切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游客的旅游需求,在深挖其自身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镇北堡成功的文化旅游开发,既完成了对古村落的保护,又实现了其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旅游的典范,给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旅游“复活”古村

传统文化依附于久远的历史文化空间,是古村最宝贵的财富,而挖掘、恢复、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村开发的灵魂。镇北堡通过多种形式对传统民俗、传统工艺、传统娱乐艺术、民间生活用具、民间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建筑文化艺术、影视服饰道具文化等文化进行了实体活化,增强了镇北堡景区的可体验性。所以通过借用旅游,保护性开发“复活”古村资源,不仅是挖掘和展示古村价值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方式,也是保护古镇环境、展示古镇价值、促进古镇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古村旅游开发要满足游客的需求

镇北堡影视文化旅游的开发,游客可以参与体验著名电影拍摄来圆明星梦,真正感受到“来时是游客,走时成明星”;触摸传统手工艺、观看地方特色表演,感悟文化的魅力;镇北堡西部影城着力打造的老银川一条街,让游客在对过往的追忆中感受时代变迁;同时推出旅游新概念――“养生休闲游”,在古色古香的环境里享受现代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倒“8”字的游览线路设计更是切合了“8――发”谐音的中国人传统心理诉求。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可谓是“步步呈胜景,处处有文化”,让游客可在移步换景中深刻体会到“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的奥妙,满足了我国游客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明的渴求。游客在镇北堡游览与体验过程中与传统手艺人的接触互动,尽情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实现了深度体验。镇北堡的保护性开发满足了游客对“新、奇、特”的追求,对“美”的享受,在游览中获得参与社会交往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游客在身心的共同愉悦中寻求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三、古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古村旅游开发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

古村应该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深度挖掘内涵丰富而又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旅游文化中,把历史和现实结合了起来,从而提升古村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挖掘既满足了千万游客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古村的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在古村旅游开发中,必须将传统历史文化传承弘扬作为当前重要内容。目前,古村旅游文化传承主要从以下4种方面进行:

1、古建保护:通过古建筑修葺,文化遗址保护,进行历史文化传承;

2、民俗体验:通过演艺、展览、节事体验等方式,进行民俗活化;

3、工艺传承:通过古作坊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进行民间工艺传承;

4、纪念品开发: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实体化。

(二)古村旅游开发要注重文化创意,做到历史与时代的融合

在古村落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中,大家关注得更多的还是古村的历史性,但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复古,忽略了古村资源的现代性。实际上在古村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上,应该注意适度地、有选择性和创新性地利用古村的历史文化,并且应该注意与现代社区生活方式相融合,不断注入创意元素。一方面,应该以现代化的设施来支撑古村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如此,就可以让人们置身古村去体验和品味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古村旅游开发可以引入影视、文艺等现代文化因子,如长岐古村借《十二道锋味》发展旅游。这样就可以让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成为古村的核心吸引力,从而使古村的生命力在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中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王觅.云水谣古村保护与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华侨大学,2014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模式范文第5篇

1、安溪铁观音集团:安溪铁观音集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国营福建省安溪茶厂,是乌龙茶行业历史最悠久的生产企业之一。

2、八马茶业: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是铁观音十三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立的品牌。

3、华祥苑:在茶业界,华祥苑动作频频,从打造儒士馆,到茶庄园建设,从全国各地的品牌推广活动,到OPO创新商业模式提出,华祥苑不断探索创新。

4、中闽魏氏:中闽魏氏创办于1999年,由魏氏嫡传后裔、铁观音第十代传人所成立,十多年来,中闽魏氏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生态茶庄园开发、种植、制作、加工、生产、销售、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茶业连锁机构,荣膺一产、二产、三产、四产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山国饮艺:山国饮艺成立于2002年,目前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已有500多家连锁分店,产品远销全球30几个国家。

6、三和茶业:同米兰世博会官方合作签订大单,成为2015米兰世博会赞助商,以茶为媒,串起中法两国情谊,带着铁观音走向世界,三和茶业的这些举动大受关注。多年来,三和名茶致力于在全球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从茶叶,茶具、茶叶包装等产品,延伸至茶文化、茶品牌等等,开启了一场又一场中欧文化交流盛宴。

7、新康有机茶:新康有机茶起源于1987年,是一家集乌龙茶生产、加工、销售、文化为一体的专业茶叶公司,尤其在有机茶叶种植和研发方面拥有领先技术,是有机铁观音的探索者。

8、日春茶业:日春茶业发源于铁观音的故乡——安溪县西坪镇,是一家集茶基地建设,茶叶、茶具、茶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龙头企业。秉承真不二价”的经营理念,日春茶叶广受欢迎。

9、冠和茶业:冠和茶业创建于1993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旗下拥有安溪祥华茶叶基地、安溪冠和茶叶加工厂、冠和铁观音专卖连锁机构等实体,成为集茶叶出口与品牌茶叶连锁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公司。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塑料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哲学动态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