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劳动价值论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情况有本质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直接解释和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部经济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

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人香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人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人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水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人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范文第2篇

尽管距离这一状态都还很远,但各国都早已开始了各种尝试。在美国智能建筑被称为WiseHouse,欧洲称SmartHome。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化住宅群是美国Scottsdale的DcRanch超大型智能住宅区,占地3359公顷,约有8000栋小别墅,每栋别墅设置16个信息点,仅综合布线造价就达2200万美元。此外,德国和日本都已对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制定了技术标准,而应用于智能建筑的产品,也已形成系列。

那么,国内的智能建筑行业在发展中究竟出现了怎样的特点。为此,中国信息化走访了国内的部分专家,希望通过他们的观点以飨读者。

黄久松:立足智能化 面向智慧城市

(中建协智能建筑分会会长)

随着智能建筑从单体建筑向建筑群、智能社区、智慧城市扩展,提高普及率和个性化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核心。加强智能建筑与节能、物联网的关联,针对不同个性进行创新,用科学化手段建好、管好、用好智能建筑,已经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重中之重。

必须看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寿命远低于建筑的寿命。目前,智能建筑在中国已超过一万栋,智能建筑的维护服务亟待加强。一栋智能建筑中,涉及到十几个专业工程。一般的物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无法达到。相关配套服务缺失,是目前智能建筑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相关用户有开放意识,需要有专业团队,把维护服务做起来。同时,国家也需要出台相关的标准,来对智能建筑维护服务市场进行监管。

此外,智能建筑行业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用智慧的思维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支撑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应遵从智慧城市真实的需求,不能单纯用智能建筑的技术,来勾画智慧城市。

许全胜:开放的心态打造BIM平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几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院)完成了许多外形复杂、引人瞩目的建筑,比如凤凰卫视传媒中心、深圳机场T3航站楼、重庆国际马戏城、绍兴体育场、珠海歌剧院等。在这些大型大体量的异形建筑顺利实施的背后,离不开北京院依托互联网,利用BIM和云技术,搭建的开放式建设工程服务平台。

建筑设计是一个行业,BIM技术使建筑设计质量更加高、效率、完成度更加高。工程建设是一个产业,在这个产业上BIM技术已经超越了对建筑设计本身的支持,可以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北京院一直强调以建筑创造为核心,我们推进BIM是看到了它对建筑设计重大的支持作用。在互联网和云技术的支撑下,目前北京院的围墙已经在打开了。我们希望跟相关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共享,包括软件提供方、专业顾问公司、相关的兄弟设计院、甲方等等,共同推动BIM设计合作平台在国内的发展,为城市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端宁:节能是重要方向

(江森自控中国区控制系统销售总经理)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范文第3篇

当今社会,物质建设日新月异,但人心往往浮躁焦虑。面对平地而起的宏伟建筑,人们往往只关注其落成后的辉煌,而提不起太多的兴趣去关注建筑本身。无论是充满着绿色、科技、人文理念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还是现代建筑奇迹的代表中央电视台新址,它们都是这个时代最令人震撼的建筑作品,然而鲜有人知晓它们之中蕴藏着一位东北企业家的智慧,他的名字叫杨景全。

启程

采访开始刚一入座,记者便被杨景全爽朗的笑声吸引,眼前这位东北汉子身材魁梧,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对于自己过去的经历,杨景全侃侃而谈,感慨颇深。

杨景全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在家乡完成了高中学业后,考入了大庆石油学校。毕业后,杨景全进入大庆的一家国企工作。在做了五年的计划采购员后,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单位最年轻的科长。就在对这份工作已经轻车熟路的时候,杨景全却越来越感到自己志不在此,对市场销售渴求的心一直在萌动。在和单位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后,杨景全提出希望单位把自己派到厂子最困难的地方,到前线做销售。

当时杨景全面对的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甲胺厂,然而在调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停产的厂子可以开始生产产品了。有了产品,杨景全马不停蹄的连续出差见客户,谈合作。比同龄人能吃苦,是杨景全给自己那段日子的评价:“出差九天,在火车上能坐六宿,在客户的家门口等着。”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儿,感染了好多客户,促成了合作。然而产品是销售出去了,出差回来的杨景全又发现了一个大难题:没有罐车运货。于是又开始到运销处联系车皮,从请车,锻修,辅修,检修,杨景全现学现弄。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打开了市场,杨景全也被提升为销售厂长。2000年,集团将他从大庆调到了首都北京,负责大庆塑钢建材在京的销售。

2002年底,大庆集团投资8000万,在北京昌平投建了两条哥伦比亚生产线,生产空心砖。杨景全看到产品质量不错,就放开手脚,用三个月的时间调研了整个北京市场。回忆起那段日子杨景全感概万千的说:“那三个月好像用尽了我一生的智慧。”三个月的时间,杨景全开的车耗费了1200升93号汽油,平均一天跑将近400公里的路程。也正是这关键的三个月,杨景全摸透了北京生产同类产品的四个大厂家的情况,他们的销售冠亚军,销售副总等资料全都了如指掌,也坚定了从事空心砖事业的信念。

在为空心砖四处奔走的日子里,杨景全越来越看好这个节能省耗的产品。他发现其它传统行业成本高,但是生产空心砖却属于废物利用的领域,杨景全有种预感:空心砖将来势必要取缔传统红砖的市场。2003年,杨景全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国企工作和收入,在北京自行创业,他成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研发中心,创立思诺恩科技公司。

成为标准

随着事业的深入发展,杨景全对整个行业的状况和自己的发展规划已经有了眉目。思诺恩打算做的空心砖尽管价格高,但比起传统红砖,却能给施工单位降低20%―30%的综合成本。因为普通红砖两面要各抹1公分的灰,外面还要有其它处理,而新型空心砖两面都不用抹灰、加板,砌速还快,能大大缩短工期。从综合造价看,优势不言自明。市场摸索到这种地步,属于思诺恩的商业机会确实已经凸显在前。但是,杨景全的创业还有硬仗要在后面打。

杨景全在创建思诺恩时,中国的建造业并不健康,凭着多年做市场营销的经验,他敏锐地看到了无序竞争、市场混乱中的机遇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前景。杨景全一手紧抓产品质量和诚信,一手将节能理念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企业生产向节能环保转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思诺恩科技(建筑)节能系统”,迎合了发展趋势,也引领了行业发展。

为了让自己的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杨景全认为为这个行业制定标准才是治本之策。于是他在高度重视研发的同时,通过与各级政府和设计单位的沟通,主动提高行业设计标准。不惜高薪聘请业内知名学者,搞讲座,设计图集。种种举动不仅为思诺恩创造出一片发展空间,而且通过设计标准的提高使自己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到2005年,思诺恩基本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标准,通过提升标准,思诺恩闯出了自己的一条环保之路。几年时间,思诺恩从生产普通空心砖到节能保温空心砖,再到思诺恩建筑墙体节能系统,杨景全力出一孔,真正把化废为宝这件事做深,并在2008年成了这个行业在北京的第一名,成为建筑墙体节能行业最早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在提到鸟巢、中央电视台新址、首都机场等大名鼎鼎的建筑时,杨景全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和兴奋,因为这些举世瞩目的建筑都采用了思诺恩的“砖”。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场低碳论坛上,思诺恩被政府颁发了“低碳企业标杆奖”。目前,杨景全创建的思诺恩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3处规模化生产基地,产品年产销量达到120万立方米,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北京地区节能墙体砖用量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思诺恩废物利用生产的新型节能砖共减少黏土用量270万吨,节约煤炭消耗6万余吨,减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13万吨。

在做出众多行业“第一个”和“第一名”的思诺恩,还首先提出了节省材料、节省工期、节省能耗,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耐火、隔音三项性能的理念,“三省三增”的理念得到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以及黑龙江建筑节能检测中心等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再一次颠覆了行业的标准。

渡己渡人

然而事业如日中天的杨景全,也面临着和其他“草根”企业家同样的困惑,钱是赚到了,企业也走向正轨,对事业很有办法的杨景全,从2007年开始,却总也不能寻求到内心的平和,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更多地管理知识。“最困惑的就是团队的服务打造”杨景全介绍说:“当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去一些知名大学里听教授们讲课,但是往往理论多,案例少,听课过程十分枯燥,又没有很好的落地效果。”

2009年的春天,杨景全接触到思八达缘起老师的研讨会。原本对于培训课程渐失感觉的他想着听听看,不行就走。然而他却被老师课上的一番开场白深深吸引,缘起老师说自己并不是什么老师,不要把他当做名师,他就是来帮大家的企业运转的。几句实实在在的话语降服了杨景全,也许是因为东北人骨子里的实在,这种讲课方式让杨景全耳目一新,听的是酣畅淋漓,头脑里各种想法涌动着,这种感觉是在别的地方学习时所没有的。

课间休息时,他便给管理团队打电话,指挥企业高管改变工作策略。但是杨景全发现,只是自己来上课,遥控企业员工的模式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思八达的智慧,如果不走进这个场,是收不到的。于是杨景全为公司的十个高管都报了名,集体上课。

谈到思八达掌门人刘一秒的智慧,杨景全非常赞同他的授课方式以及对授课人群的定位,还将一秒智慧进行总结:“和尚在庙宇里为有需求的人解答疑惑,但是需要人们走进庙里,然而一秒老师是走出固定的场所来渡人,而且对企业老板讲课,可以将智慧最快的传播。这种向上向善的起心动念是好的,是帮助人的。”他认为一秒智慧解决了众生难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民营企业的纠结,而不被重视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为民营企业家一员的杨景全谈到这个群体,言语里有些无奈。“民营企业家是被钱绑架,被情绑架,被社会绑架的群体。创业初期缺钱,赚了钱又不会分钱,留不住钱。和亲人合伙创业,企业发展起来后,又被亲人、妻子、孩子、老员工制约。创业初有项目也没人理,赚了钱后干事业的‘狼性’就没了,开始买名表住豪宅,成为任人宰割的‘小绵羊’。”杨景全认为与其将钱花在奢侈品商不如听听思八达的课程,思八达让他开阔了眼界,特别是那些高端的课。有钱之后,很多人追求名,而要名的人就需要爱面子,爱面子就必须有修为。在思八达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不仅可以互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能积聚很多重要资源,结交很多朋友,这个圈子非常重要。

于是整个2009年,杨景全开始“疯狂”听课,思八达的课程几乎听遍了,他特别赞同一秒老师说的智慧投资,而且不光花钱为自己的头脑投资,还给爱人,儿子和侄女都报了思八达的顶级课程。他认为留给孩子钱不如留给孩子一个智慧的头脑,而且思八达的课堂不像其他平台,而是让学员们自由交流,交换名片,这种胸怀和格局,可以让真实自然显现。

“学习了思八达的课程,我有三个特别大的收获”,杨景全动情的说:“第一个就是自己打开了,企业文化运转落地,员工之间和谐了。第二个就是思八达真实,简单,自然,让我解套,企业上下同频共振,心齐了。第三个就是在2011年‘收获’了第二个儿子。”原来杨景全的爱人一直觉得他体重超标,不同意再要孩子,上了思八达的课程,杨景全连吃了八天的素,每餐只吃水果沙拉,磨练了意志。当他再出现在爱人面前时已经瘦了十斤,这让妻子既心疼又感动。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范文第4篇

1.创造更宜人的环境

智慧楼宇从楼宇内人们的安全性、便捷性及舒适性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首先,智慧楼宇的火警消防系统与安全防范系统能第一时间保护人、财、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次,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中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模块也可通过快速的电话、网络等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与此同时,高度智慧的建筑设备控制与能源自动化系统,能通过调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舒适性。最终,智慧楼宇智慧的识别人们的需求,最终将楼宇创造出最宜人的环境。

2.绿色节能

如上文所述,智慧楼宇区别智能楼宇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多加了一个能源自动化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智能楼宇变成“绿色楼宇”,即智慧楼宇。由此可见,智慧楼宇的一大特性就是——绿色节能。传统的智能楼宇都是按照固定的参数来对设备进行匹配控制,而智慧楼宇会有更多的输入方式来获取动态数据,从而动态的控制设备,以达到绿色节能。比如:传统的智能楼宇控制空调只能按照既定的温度设定,而智慧楼宇会从室内外温度、室内人员活动情况,以及上下班时间等多种参数综合分析后再设定空调温度。

3.楼宇管理的成本最小化

根据美国绿建筑协会统计,一座大厦的生命周期为60年,启用后60年内的人力维护及营运费用约为建造成本的3倍。同样在日本,大厦的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机械设备及升降梯的人工维护费,占整个大厦营运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费用还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然而依赖高度集中的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成本的降低,还能简化维护程序,使人员配备更加合理,从而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4.智慧楼宇具有高度的集成性

智慧楼宇与传统建筑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建筑中分散的设备和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高度集成为一套统一协调的系统,从而最终使传统的智能物业更加安全、舒适、便利及节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智慧楼宇,以此达到各类资源信息以及智慧任务的重组与共享。

二、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特性分析

基于上一节中分析的特殊性,要做好智慧楼宇的物业管理也必须刘雅婧余凡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有其对应的工作重点。经笔者的研究,管理好智慧楼宇的物业管理应具有以下特性:

1.管理的高度适应性及灵活性

目前,智慧楼宇的发展已然成为了我国建筑经济市场中新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智能化的企业已经超过三千多家了。物业管理行业看到此契机后已纷纷与智慧楼宇管理相结合。在行业匹配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有报告显示,2010年建筑节能改造带来智慧楼宇系统集成200亿元的市场需求。我们预计2011年-2013年国家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将增加智慧楼宇系统集成市场需求分别为300亿元、350亿元和420亿元,相对于2010年,年复合增速达28.06%。同时,智慧楼宇行业如此迅猛的发展也急切需要配套的物业管理,由此可见,要让现今的物业管理能迅速跟上智慧楼宇发展的步伐,就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目标——强调管理的能耗降低

据统计,在楼宇中所有浪费的能量中,约有75%左右的能量用于设备运行时自身无用功的消耗,这是物业管理行业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还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能量是由于管理与监控的疏忽而浪费掉的,以及百分之十五的浪费是因为控制不力和设备运行失误所导致的,这25%的能源消耗是可以通过选择智慧物业管理而节省下来的。比如原始物业管理的夜班巡视中,只有依靠夜班巡查员手动的开启与关闭照明设备,夏日的办公场所也只有通过人工设置空调温度等,一旦疏忽,忘记关灯,或者一味追求凉爽而将空调温度设置过低,那么势将引起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而智慧楼宇物业管理就可通过程序设置,让机器自动来完成一些节能操作。例如夜间巡视时,特定路段的照明系统会随着物业巡更系统的激活而打开,在下一路段的巡更激活时关闭。办公场所的空调会根据室内、外温度综合调节,既让室内人员感觉舒适,又营造出一段从室外到室内温度的过渡区,让业主不会由于温度突变而造成生理上的不适。另,系统还会在非工作时间自动检测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智能判断是否关闭电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理念,即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的目标达成。

3.智慧楼宇物业管理的核心——强调维护的预判性

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范文第5篇

然而对于一个现代城市而言,更多的建筑正在趋于平庸,类似火柴盒一般的设计,迅速地在摊平着一个城市的面积,一环又一环,毫无新意。千城一面?当然,城市的发展在迅速“大饼化”的同时,寸土寸金的地价也在让建筑向着地上和地下两个维度发展,所以就有了摩天大楼、建筑综合体、地下环廊这些建筑形态。区别于火柴盒,因为高、大、异形,它们往往被冠以城市的地标,成为一个现代城市最流行的IN语。

无论是历史陈迹,还是流行IN语,有一点相同的是,建筑中贮存的人文精神从未消失。只不过对于陈迹,它的表现形式为手工的刀石斧凿,雕梁画栋;而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机械化、智能化的便捷、畅达、互联感知则是新的表现。这一点,在智能建筑概念兴起后,得到了业内更多的认同。

就智能建筑的内涵而言,BIM/物联网/新材料的应用,在继综合布线、安防、强弱电之后,成为新的关注点。BIM的应用,让建筑业进入到全生命周期管理时代,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则提高了建筑本身的智能化水平……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2012年我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这意味着我国智能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市场前景仍然巨大。

对于智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原因,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协会会长黄久松表示,可以从内、外因两个角度来总结。究其内因,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经成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