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按4-6人分好组,选出组长;
二.制定规则
(一)每一轮比赛每组派代表答题
第一轮、第二轮每组参赛代表须独立完成,严禁讨论(除第三轮合作讨论题外)。答题时若讨论则视为违反活动规则,取消答题资格。
(二)计时结束将题板亮出
由老师宣布答案,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若未在规定时间内作答,或未亮题板均视为弃权不计分。
三.比赛流程
(一)第一环节必答题
题目形式:单选题活动规则:每组派代表独立作答,老师读完题后,宣布答题开始,并开始计时每题10秒,代表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有效,超时答题视为弃权。得分细则:答对加1分,答错不扣分,该环节一共5题,每题1分,共计5分。这一环节结束后公布第一轮各组累计得分。预计时间:3分钟
(二)第二环节风险题
题目形式:多选题活动规则:每组派代表上台答题,依次按照抽选顺序作答,选手就位后主持人宣布开始答题,答题时间每题为30秒。得分细则: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共11题共计22分。说明:本轮结束后公布前两轮各组累计得分。预计时间:7分钟
(三)第三环节讨论题
题目形式:多选题活动规则:由老师播放题目,每题作答时间为1分钟,各组可以充分讨论,计时结束后开始作答,有各组组长亮题板。得分细则: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一共5题,共计10分。预计时间:7分钟
(四)第四环节挑战题
题目形式:单选题活动规则:小组合作答题,由老师播放题目,答题时间30秒,各组在规定时间内答题有效,否则视为答错或弃权。得分细则:答对加2分,答错不扣分,一共4题,共计8分。本轮结束后公布各组累计得分,并公布本次活动的前三名。预计时间:3分钟
(五)结果展示
由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组的成绩并加平时分。预计时间:2分钟
(六)效果评价
通过开展竞争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大家的竞争合作意识,为今后的生活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能遵守活动规则,各组代表能够独立作答。在风险题中同学们敢于挑战,在讨论题中也体现了同学们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基本掌握了销售业务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预计时间:3分钟
四.结论
(一)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可以改善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升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下,创造一种适宜互动交往的会计活动环境,使学生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相互合作的形式,发挥群体合作功能,共同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来思考,进行实践探索式的学习,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双重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教学过程为:主题导入、产生需求———个体展示、感知动作———组内讨论、体验要领———组织竞赛、强化技能———合作交流、愉悦身心等5个方面。会计学科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中的竞争与合作在校内老师之间、校内外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而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体,同时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可避免形式化的合作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加深对会计技术和会计技术人才能力结构的理解。
(二)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必然选择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会计学是一门特别强调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科。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采用异质分组、分层竞争、合作讨论、组长负责、现场团队评价等基本操作策略的一系列教学组织方式相对稳定的组合。会计学科的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通过校内老师之间在教学方案制定和教学能力展示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校内外老师之间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交流、合作与互动,以及校内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竞争和合作,强化了学生对会计学科的总体认识,增强了其动手操作能力。
(三)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实际工作中,特定单位的会计工作是在总部与分部、总部与分部会计团队的互动合作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我们将在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的老师(即校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分组模拟两种环境下的会计操作,或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实施该教学模式。在竞争与合作中,学生们在其成员能力各异的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明确的责任分工,从事学习活动,并穿插全班讲授或组间交流,同时组内成员之间、组别之间展开良性竞争,其目的是以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助与竞争来促进学习,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有效推进了师生互动,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使学生增强了社会适应性,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合作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是完善会计学科
理论与实操课程教材内容的最佳路径课题申请人在《浅谈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几个认识误区》(2008)就指出了当前高职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忽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忽视具体工作中的业务分工、忽视财务软件的实务操作、缺乏校外实训基地等。竞争合作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会计学科理论与实操课程教材内容,以使学会计学的高职生不至于不知道怎么动手建账、做账和查账。
(五)该模式可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1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包括生活、心理、安全、用药护理及物理疗法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1.1生活护理(1)饮食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适合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低糖、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发高血压患者更应注重低盐饮食,忌咸菜、腌制食品等。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拒绝饮食,无法自主进食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协助患者进食或完全喂食。要留心观察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行为,督促患者饮食均衡,避免挑食等不良习惯。注意有无因牙齿问题而导致进食困难的患者,及时给予对症治疗。(2)睡眠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多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早醒。由于神经系统紊乱,部分患者夜间异常兴奋,也有部分患者异常抑郁或焦虑,均可导致失眠。对夜间兴奋、吵闹扰民的患者加以劝阻,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失眠严重的可遵医嘱给予药物帮助睡觉,以保证患者拥有足够的睡眠。(3)行为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障碍,可出现更衣、如厕、上下楼梯等行为缺如,护理人员应勤助老年患者更换衣服、勤擦洗,保持身体干净,促进皮肤代谢。如厕障碍者需要随身照顾,以免大小便污染衣服,避免随地大小便的现象。老年患者视力减弱,应时刻关注其走路,尤其在上下楼梯,需要随时搀扶。尤其注意高血压严重患者,避免意外摔倒的发生。
1.1.2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与其他老年患者一样,甚至由于他们自身精神病的困扰,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家庭、社会、疾病等压力使得老年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或抑郁,丧偶等相关重大事件无一不刺激着情绪的变化,这对于病情进展是一种恶性因素。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老年患者的言情举表,及时加以开导、关心以及鼓励,可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开展大型座谈会,彼此打开心扉进行交流,从而缓解老年患者的孤独感;解释治疗的有效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绝望。做到不嘲笑、不责骂患者,宽容对待每位老年患者,争取获得其信任。对于躁动难制服的患者,必要时采取行动,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其在心理上获取一定的抚慰。
1.1.3物理疗法当患者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为受到某种外界因素影响,利用物理方法(如电波、超声波或某种更先进的仪器)对老年精神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可以选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期快速控制症状。
1.1.4安全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因精神问题使其反应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行走时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另外,老年患者的骨头脆弱易折,发生意外后容易骨折,尤其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多伴存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外界刺激,血管易破裂,抢救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应做防跌倒、防坠床等醒目标识,老年患者的鞋底应防滑,裤脚不宜过长,病房地砖应防滑或加防滑垫,病房及走廊应减少设施物品,保持路道通畅。卫生间应设置救护铃。同时,告知家属也应注意患者的出入安全。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要时刻关注情绪变化,尤其是思维受幻觉、妄想支配且内容不暴露的患者,应严防意外的发生。对有自伤、自杀、伤人倾向的患者应重点监护,同时关注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1.1.5用药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精神药物;另外,并发高血压患者,应结合降压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须严格遵医嘱发药,并保证患者无漏服、误服、延服药物等现象的发生。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神志不很清晰,须监督服药,确保用药准确,以便医生更好地掌握病情,准确增减药物剂量。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遵医服药对病情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重视,利于更好的治疗。
1.2观察指标
1.2.1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反映的是有焦虑倾向者的主观感受,分为4级:1级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级表示有时有,3级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级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判断标准: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其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事故发生率与血压平均值记录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的患者例数,计算其占总例数的百分比;监测患者血压,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1.2.3满意率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专业素质、患者焦虑改善度及舒适度等方面来评价,总分为100分,60分为分界值,小于60分为“差”,60~70分为“中”,70~80分为“良”,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满意率计算为评“优”和“良”总例数与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检测结果比较进行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检测结果显示,轻度焦虑41例、中度焦虑8例、重度焦虑1例;对照组患者中,轻度焦虑17例、中度焦虑23例、重度焦虑10例;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轻度焦虑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和血压均值比较观察组10例患者发生事故,发生率为20.0%;收缩压均值为(142.0±10.2)mmHg,舒张压均值为(89.0±6.3)mmHg。对照组42例患者发生事故,发生率为84.0%;收缩压均值为(150.0±12.4)mmHg,舒张压均值为(91.0±7.6)mmHg。观察组患者事故发生率和收缩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满意率调查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优”“良”“中”“差”分别有36、10、3、1例,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评“优”“良”“中”“差”分别有19、10、15、6例,满意率为58.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论文摘要:强调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并对区域经济理论中电信业研究的脉络进行了回顾,最后指出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加强这方面研究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蓬勃兴起,信息化浪潮不断涌动,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电信业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电信业的关注和研究。
1区域:电信业发展的立足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电信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上进行:一是技术的角度,二是经济的角度。如果撇开技术的角度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电信业的话,当前的研究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电信业的本质属性和一般意义上的规律性;二是从部门层面上的研究成果斐然。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立足于区域,产业的整体性是由普遍布于各个区域的内容构成的。中国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各区域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各区域电信业的普遍发展,很难想象中国电信业能有现在的发展成就,因此,探讨中国电信业的发展问题也应该从区域的角度着手。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经济活动的区域化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土面积的广大必然造成资源赋存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历史沿革轨迹、人文背景以及政策操作等方面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根植于本区域各种经济因素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存在,本身就说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共性,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差异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各区域各种经济活动差异性的综合表现。
“七五”以来,从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一方面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显著,另一方面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不平衡,而这些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差异有密切的联系。从区域的角度看,区域电信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和带动区域电信业的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区域电信业之间的差异上来;反过来,区域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使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趋增强,区域电信业之间的差异也必然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容进而促使差异的形成和强化。因此,从区域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至少会更加有利于以下的工作:
(1)全面了解各区域电信业发展的异同,掌握其规律性,为指导区域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充分认识电信业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指导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3)正确把握区域电信业之间以及区域电信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电信业之间、区域经济之间、区域电信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理论中电信业研究的痕迹
尽管在区域经济理论中并没有显著的对电信业的研究,但这并不妨碍区域经济理论为我们从区域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一,区域经济理论中所涉及的产业研究已反映出各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性;其二,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的透视,已经显现出电信业发展的区域痕迹。
2.1产业区位理论与电信业区位因子定位
产业区位理论是研究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HeinrichvonThunen)首开了产业区位研究的先河。他在1826年撰写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阐述了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性,认为各个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应具有各自适宜的区位。此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空前发展使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2]一书,创立了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其中运费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Palander)认为产业活动的位置应该以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为依据[3]。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EM)则分析了产品中转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并对制造业生产地域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详细研究[4]。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在1940年出版的《区位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工业活动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地点的观点[5]。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rd)也详细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等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的模式。另外,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hlin)和美国学者弗农(RVenon)还分别对贸易区位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区位进行了探讨。
上述这些理论所涉及的主要是工业企业、农业种植地带的区位选择[6],而没有涉及诸如交通、电信等第三产业。一般,我们将前者称为区位性产业,将后者称为非区位性产业[7],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前者具有比较强烈的区位指向性,聚集性明显,后者具有较强的非区位指向性,分散性明显。或者说,前者只布局于各种条件都适宜的区位,而后者则是在各个区位“遍在分布”。然而所谓非区位性、遍在分布的产业并非在各个区位的发展都是同等程度的。事实上,我们从上述理论所感知的是,产业布局于各个区位依赖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而产业在各个区位的发展也依赖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这既指区位性产业也指非区位性产业。
尽管上述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没有涉及交通、电信等第三产业,但是逐步地已将它们作为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提炼出来。由于电信业的出现比交通运输业晚得多,因此,交通运输状况基本上成为工业区位论之后各个区位理论都重点考虑的布局因子,按照这一思路,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随着通信作用的增强,通信因素也将会成为产业区位布局的重要因子。
2.2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与电信业区域传导效应
对于区域电信业的研究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就空间范围来看,区域所反映的空间远大于区位所反映的空间,区位经济活动只是“点”状经济活动,而区域经济活动是“面”状经济活动,而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着眼于区域内部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最突出的内容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相互间的影响。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eoisperrour)和代维尔(JRBoudeville)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集中于增长极,增长极的内涵中既包括具有支配和推进作用的主导产业,又包括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地区,通过增长极产生的扩散效应,带动临近地区或其它部门的共同发展[8]。梯度推移理论则强调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9]。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dral)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总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然后通过累积因果过程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由向中心流动;二是扩散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由中心向流动。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的产业关联效应理论明确指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将加剧两地区之间的差异,涓滴效应将缩小两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无论是极化效应还是涓滴效应,都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美国学者威廉姆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认识,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做了证实性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他认为,在一国经济的早期阶段,区域间的不均衡增长是显著的,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的增长差异会渐趋缩小,区域经济将越向均衡增长。这一假说承认区域经济差距由扩大到缩小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以上这些理论尽管由于立论的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政策启示有所差别(例如增长极理论、倒“U”型假说强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的非均衡增长,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强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非均衡增长),有些理论本身甚至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例如倒“U”型假说[10,11]),但这些理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共性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另外,这些理论都承认区域间存在着相互的经济联系,并突出表现为区域间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而我们从许多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这些效应的产生实际上与担负区域间经济联系任务的交通运输业的区域间发展分不开,通信业的出现尽管晚于交通运输业,但就生产性质来看,与交通运输业是类似的。实际上,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区域经济联系过程中,通信尤其是电信业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交通运输业一起,成为两条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而区域经济和区域电信业发展的状况,则直接影响电信业这条纽带的带动强度。
2.3区域自身经济发理论与电信业自身的区域色彩
霍依特(H.Hoyt)等人的经济基地理论[12],将区域经济结构划分为基本部门和非基本部门,基本部门是为区外广阔市场提品、技术、劳务等为主要职能的经济部门;非基本部门是以为区内提品、技术为主要职能的经济部门。该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是由基本部门带动的,基本部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而非基本部门是为区内服务的,其构成在各区差别不大,它只能与区域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基本部门以一定的联系方式对其他非基本部门产生影响,并延伸到区外,形成区际生产联系与合作。因此,基本部门的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乘数效应。然而,我们也看到,尽管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区域的基本经济部门,但区域非基本经济部门的作用不可抵估。一方面,非基本经济部门本身就构成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它对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基本经济部门为基本经济部门服务,因而间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第三,区域间基本经济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非基本经济部门。而依照这一理论的划分,区域通信业应该属于区域非基本经济部门的范畴,因此,我们对区域电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应给予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系列原来的不发达区域获得了迅速发展,而用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不能圆满地解释这些区域的发展,因此,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2.3.1新产业区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对近20年来在许多国家的一定区域内,中小企业的集聚而成功地形成成熟型产业的事例研究而出现的[13-16]。普遍认为,本地网络和根植性(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结构的影响[17])是新产业区的主要识别标志,专业化生产所形成的成熟产业是新产业区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在新产业区中,企业的生产内容更多的是高新技术产品,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也更多地依赖现代联系方式,由此,我们已看到在新产业区研究中通信的痕迹。实际上,对新产业区域研究本身也现现代联系方式有关。曾有学者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18],其意是指随着运输方式的现代化和信息传输的飞速发展,距离在经济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减弱,资本和工厂的运动变得更加容易,在这样“滑溜溜”的生产空间,有一个具有“粘性”的新产业区,便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2.3.2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科学研究动的迅速增加和各国贸易壁垒的显著降低,极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跨国公司具有自身的生产经营网络,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地理上分散活动的功能一体化,给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区域经济本地网络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之间的联系和冲突问题[19]。因此,如何协同全球网络与本地网络的关系,调节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矛盾,增强区域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新课题。而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明显促进因素是运输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区域本地网络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电信网,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是建立在各区域的电信网基础之上的。
2.3.3地方环境与学习创新
九十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学习创新——地方环境——区域增长的研究框架[20,21]。该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具有区域聚集特性,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地方环境,学习过程在知识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学习过程对地方环境有着高度的依赖。在这种地方环境下,相互联结企业、客户、研究机构、大学和地方行政当局的网络关系能够增强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提高各行为主体伴随竞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发现新解决方法的能力。实际上我们看到,尽管该理论更多地是在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区域聚集的原因,但其中也充分体现了对通信的关注,因为有利于创新的地方环境本身就包含着现代通信网络环境和发达的电信产业,同时,依赖于地方环境的学习过程也包含着对电信产品的充分消费。
3研究的必要性
在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了电信业,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就我国当前来看,发展信息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这其中就包含着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问题。而通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离不开通信产业,这些都集中于区域电信业的发展问题上,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今后的发展来看,从区域角度研究电信业的发展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要求:
3.1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
加速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电信是信息化的基础,电信产业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因此,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关注是信息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另外应该看到,国民经济信息化离不开区域经济的信息化,电信产业在各区域发展的状况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各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基础。由此来看,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从电信产业和区域双向上加强建设,尤其要求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和研究电信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问题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变化问题,以期找出不断发展的优势和政策制定的方向。
3.2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是进行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不断优化升级和不断现代化,加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电信产业的建设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使区域经济不断具有活力,能够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要落实到一定区域上,而区域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因此,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产业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国电信业的飞速发展是超常规式的,这种发展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都有重大影响,这就决定了更应该将电信业与区域结合起来。
3.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各个区域在发展中合理配置资源,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产生互动效应。电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明显的连带效应。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程度如何直接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的程度。将电信业落实到区域的范围进行研究,找出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特点、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能够使各个区域进一步明确电信业在其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联程度,从而为各区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投资和布局,提高本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保持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联系奠定基础。
3.4电信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电信业本身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性质,这就要求电信业的发展必须各个区域协调配合,以确保网络畅通。电信业的这一特性为电信业在各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电信业的区域性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性,只有真正了解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和结果,才能正确选择电信业的发展战略模式,为制定电信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Thunemn,J.H.Von(1826).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Weber,A.(1909).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7]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黄以柱.区域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9]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周振华.地区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陈栋生.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12]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Park,S.O.,Markusen,A.Generalizingnewindustrialdistricts:atheoreticalagendaandanapplicationfromanon-Westerneconomy[J].EnvironmentandPlanningA,1995.
[14]Markusen,A.Stickyplacesinslippyspace:atypologyofindustrialdistricts[J].EconomicGeography,1996.
[15]Grabber,G.Theembeddedfirm-onthesocioeconmicsofindustrialnetworks[M].London:Routledge,1993.
[16]Amin,A.Thegolbalizationoftheeconomy:anerosionofregionalnetworks?TheEmbeddedFirm[M].London:Routledge,1993.
商品买卖中,消费者往往属于弱势群体,近几年有关消费者维权的新闻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必须明确的是在经济法中,拥有绝对主体地位的人群是消费者,他们是受法律保护的群体。然而现实中商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件事,造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在此情况下,从经济法入手寻找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1.法律制度不够规范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很多法律法规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略有涉及,但由于内容过于零散抽象,因此很难应用于实际情况中,只有唯一一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够应对消费者可能遇到的权益问题,然而这显然无法满足逐年增加的消费者权益被侵犯案件,因此在消费者维权这条路上,最重要的是有法可依,能够完善法律法规,增加更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制度。
2.执法机构缺乏力度
关于消费者维权,首先要有法可依,其次就是执法必严。然而现实中相关执法部门却不能做到这点,甚至无视包庇违法犯罪行为。许多地方政府在面对规模庞大且极具专业性的违法活动时,不但不严厉打击,甚至会徇私舞弊;而个别政府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徇私枉法将本该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件仅以行政处罚敷衍了之;更有甚者,政府会利用权力之便,封锁本地市场,对本土产品继续地区保护,直接影响商品流通。
3.缺乏解决消费纠纷的救济机制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市场交易中在所难免会出现消费纠纷。只有当该纠纷涉及较大金额的消费或者损失严重,消费者才会想到拿起法律的武器寻求解决办法。然而实际市场交易中,许多消费纠纷涉及的资金都比较小,摩擦也不太大,这时很多消费者习惯息事宁人,不通过法律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正是因为消费者的纵容导致商家越来越无所忌惮,假货伪劣产品越来越多,这既损害了消费者本身的权益,也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4.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消费者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始终以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着。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是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某件商品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的结果就是买回去以后发现并不适用。第二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严格把控市场,导致市场中出现很多假货伪劣产品,而消费者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购买回家。二者都会造成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强化措施
1.完善市场规制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更好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首先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法规目标,对相关法规进行补充,完善立法目的、适应范围等方面的法律依据,补充不够完善的法律条例。其次建立一个完善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惩罚惩戒时做到有法可依,且明确惩罚赔偿的性质,区分其与物质损害、精神损害之间的不同与不可替代性;同时将赔偿制度中消费者应获赔偿保护的范围扩大,赔偿资金标准提高。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只要遭受到故意损害其利益的行为或者商家有重大过失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都可以再法律范围内得到帮助。
2.建立行之有效的执法机构
建立一个健全公正的执法机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第一步,需严格要求执法人员,保证执法人员刚正不阿,既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又有责任心与素养,只有执法人员纪律分明德才兼备,执法部门才能更加健全完善。其次要严厉惩治玩忽职守的官员,责问其上级领导,责任到人,加强执法力度,加重惩治强度。在整顿纪律,健全执法机构时,不仅要问责执法机构,还要对其他例如卫生行政、工商管理等关乎消费者权益的部门进行批评整顿,警醒各部门,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以便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拓宽司法救济渠道
许多消费者在其权益遭受侵犯时,虽有心维权,但却没有合适的维权渠道,因此,拓宽维权渠道非常重要。首先,一些公益团体或个人可展开公益诉讼活动,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则以人的身份为被害人进行诉讼。这样做能够有效的维护消费者,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持经济秩序,防止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其次相关部门可以适当降低消费者维权诉讼费,实现小额诉讼。这样消费者既不用担心高昂的诉讼费又可以很好的维护权益,且这种小额诉讼的方式灵活性非常大,即可口头约定也可书写成文;审理程序也大大简化,可以在晚上或者周末直接进行判决。
4.改进消费者弱势地位
改变消费者处于市场交易中弱势的地位是一件非常庞大的任务,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还需要整个社会的监督以及经营者的自我监督。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监管范围内所有商家的活动的监督。以食品为例,要监督检查食品是否处于保质期内,进货渠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其次整个社会要形成一股监督市场的风气,对商家报价进行比较,坚决抵制商家直接恶意竞争的行为,使销售市场能够井然有序的运行。最后对于经营者来说,为了维护经营者的品牌质量,应该严格把控自身服务场所、价格以及质量等可能影响声誉的因素,避免因为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而影响自身声誉。只有加强各方面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一)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经济法是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安排应该在专业课程讲授之前进行。但是,学生在学习经济法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目前高校中已经开设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但是在法律基础、经济法、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在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学习逻辑,学生应该首先掌握法律的基础知识,例如:法律规范、法律关系等概念的学习,法律基础的学习应该在经济法学习之前进行。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学中,《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经济法的开设时间是在同一个学期,一般是大一下学期。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的侧重点原本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同的专业仍然使用同一本教材—《经济法概论》,使用同样的教案,完全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性,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各个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并没有综合考虑相互的关联性,因此法律基础、经济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存在问题。法律基础教授的法律知识很有限,导致讲授法律基本知识的重担压在了经济法教学上,结果经济法教学内容所需讲的内容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无法实现素质教育。
(三)教学评价不全面。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考试方法过于简单,仅仅依赖考试来评价学生和教师显然是不全面的。另外,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重理论轻技能,这种忽视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极不利的。
(四)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在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运行法、市场调控法及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法等五大部分,课时方面设置大部分在50到30多个学时之间。传统的经济法教学往往以讲授式为主,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偏重说理。其优点是可是帮助学生快速的建立完整的经济法学知识体系框架。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现实脱节,很难法律本身的价值及法律的合理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具体的司法纠纷时很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产生严重脱节。很多人都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在最后在做到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在日后经济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创新,增强理论的实践性应用,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二、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一)创新教学计划,使经济法与基础课衔接。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为日后经济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两者具有前后的继承性。因此可以将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放在法律基础课程之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时间不能间隔太久。经济法与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课,后续开设经济类的专业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吃力或者是无所适从。
(二)教学内容因专业不同而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众多的法律条文和法规,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介绍清楚每一个条文,这就要求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有选择、有侧重的进行教学。例如: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市场主体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财会专业应将重点放在介绍财会、税收等法律上;农林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应重点介绍自然资源管理法规。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好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精心设计每一章节的内容,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好每一节课。
(三)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
以往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标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中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撰写专题论文,章节内容学习之后布置思考问题或者是作业题,通过对论文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通过过程性的评价不仅可以实时的让学生反馈学习结果,还有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另外,最后的考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闭卷的方式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论文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口试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四)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