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信息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为广大学生提供广泛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资源区域化差异问题。这是因为互联网可以汇集最前沿和最先进的教辅材料和师资力量,学生们通过视频在线授课以及公开课等网络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课外辅导,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信息化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利于学校德育的完善与进步。各学校也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作为教学辅助,电子化图书馆的建设,课堂信息化的改革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就对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内容枯燥的科目,电子设备的应用,信息化的授课形式和应用器材皆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中来,让学生快乐学习,兴趣学习。

将信息化应用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上来破解了长期以来偏远地区学生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难题。这些地区的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缺乏,而信息化的应用将帮助这些地区改变原有的教育结构,为该地区的中小学生带来真正的教育福利。据不完全统计,教育信息化的初步建成预计可以覆盖6.4万个教学点,满足了400多万偏远地区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推动中小学生教育模式改革,深化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们即将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促进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对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是基于社会公平的事业,是我们每个社会人都应该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没有教育何来我们今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对教育事业公平的捍卫便是这些成就下的基石,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无疑,教育信息化建设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去维护,去促进这最应该公平的事业,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平等而又优质的教育,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前路漫漫,更不应轻易懈怠。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智能感知技术在中小学作业减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探索》,一直探索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中小学作业“减负增效”的关键技术方案,这也是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的重点研究建设项目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日增,大范围云数据和信息化的使用也开始应用于中小学生作业减负中,在日常做作业中合理科学的感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自身情感变化,能够有效地调节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从而改善低效而又冗杂的作业形态,真正实现人性化教育,科学化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57亿,占中国网民的85.8%。互联网用户终将会渐渐向移动端发展,在线教育也会将跟随这个大潮流在教育事业中占领一席之地。仅2014年全年,中国在线教育的投资金额即高达9.1亿美元,未来几年之内势必会成为爆发式的增长。为何在线教育会发展的如此迅猛?这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建设,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依赖于设施的使用,更依赖于师资力量的打造和培养。教师资源不够优质,何以谈智慧教育?何以让学生平等的享受教育?互联网教育恰恰可以运用其自身存在的优点和发展空间带动教育,让教育资源共享,为整个社会的中小学生谋福利。

同样在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在美国公立学校中小学教育方面主要以服务本地区学生为主,而非进行全美无差别选拔,这就产生了教育区域性差异和种族差异,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不能得以推广。且教育资源来源单一,正常的教学秩序和高质量的教学项目无法正常开展,这就急需要一个信息化的教育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服务广大中小学生。而在私立学校的中小学教育方面,虽然拥有充足的资金、更好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源选拔,但是学费价格昂贵,不适合所有想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国适龄中小学生。另外无论在公立还是私立都需要准备标准考试成绩(SAT等),而教育的差异性影响了一部分美国考生的学习成绩,教育的公平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文第2篇

谈起自己的信息技术之路,潘老师回忆起了自己小学二年级与幻灯片结下的不解之缘。他说,那时机关大院每周六都会在篮球场放电影,放电影之前会放映一些科普的幻灯片。自己看后特别感兴趣,回家买了个放大镜、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又敲了个小铁盒,做了一个小小的幻灯放映机。然后,又用透明玻璃纸画了一套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幻灯片。他兴高采烈地招来了几个小朋友,向他们“显摆”自己的杰作!到五年级的时候,潘老师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宫的幻灯组,利用星期天到北京市少年宫给小朋友放幻灯。讲到这些,他还自豪地说:“在孙敬修老爷爷讲故事的时候,我还配合孙爷爷讲的故事,放过幻灯片呢!”他说,那才叫音像同步,形象、生动、有趣。

1982年2月,潘老师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化教育馆,第一个部门就是幻灯组。对此,潘老师不无风趣地说:“老天爷的安排都不会这么巧啊!”

北京电化教育馆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第一个专业的省级电化教育机构。在这里,潘老师先后担任过教学幻灯片编辑,电化教育杂志编辑、主编,影视制作部总编兼北京电视台“教育之窗”专栏主编;1988年担任了分管业务工作的副馆长。1991年潘老师参加了《北京市普通教育年鉴(1949-1991》的编写工作,担任了“电化教育”部分的主笔。1996年任馆长;1998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被授予北京市(现代教育技术)特级教师。2001年任北京电化教育馆与北京市教育科学院信息中心合并而成的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电化教育馆)书记、常务副馆长、副主任,直至2008年退休。

期间,潘老师还担任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电教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小学教育技术协作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从参加电教工作开始,潘老师就坚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听课数千节;应邀担任上百所学校的课题研究顾问,发表研究文章上百篇,做学术报告数百场。潘老师还是全国“八五”至“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总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担任多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创作活动评委、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委、全国教师多媒体大赛评委,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与实践竞赛活动(NOC)学生赛项总裁判长……

在教育技术战线三十余年,潘老师最深的感受是:无论是电化教育还是信息技术教育,无论是看得见的现代教学媒体还是看不见的云技术、云服务,一定都要落地,落到学校、落到课堂,要为促进当今基础教育主渠道——课堂的高效能、智慧化服务!

(小 波)

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有计算机进入一些中小学教室。针对这种情况,1988年美国的计算机教育专家就提出:对于中小学教师,最需要了解的就是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知识与技能”。他们认为:“成功的整合意味着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作为基本技能的机械训练的传递系统”。通过整合,“学生不仅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而且能够培养真实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在更多的中小学教室放置了计算机,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

1998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协会(ISTE)“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组(NETS)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指出:“课程整合涉及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进课程,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知识范围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允许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获取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专业地表达出来,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才是有效的。”

从美国人上世纪已经开展的关于整合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他们非常关注信息技术怎样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第二,他们特别关注怎样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工具,以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为了跟上全球信息化的步伐,我国政府也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加大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力度。

2000年10月,我国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同年11月,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文件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通过对上述重要文件的认真学习和钻研,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这就是:信息技术必须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课堂中发挥作用。

这个结论与美国人20世纪关于整合的实践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怎样才能做到使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和作用呢?积三十余年的电化教育学习、实践、探究之经验,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牢固树立课堂是实施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主渠道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在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几乎无所不能的技术优势,信息技术将人类世界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化时代。目前,这种优势集中体现为云技术和云服务。2011年,在“首届全国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展演”活动中,90%以上的IT产业部门的展区,都打出了“云技术”和“云服务”的巨幅广告。然而,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云技术和云服务,不少人(特别是中小学校的一些领导和教师)甚至会被一些技术专家和善于舶来概念的专家所误导,热衷于利用所谓的云技术和云服务,为中小学生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创建第二课堂、网络学校、远程教室、名师讲堂、题库……力图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开辟一个新的第二战场。

这样做可能产生四个不良后果。

第一,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不必要的第二战场之中。对于企业,是投入难以产生预期收益的极大浪费;对于财政拨款的中小学校,则是投入与绩效成反比的浪费。因为在学校上课已经很累了的学生,如果不是家长逼迫,几乎没有人放学后会在网上的第二课堂上课。

第二,增加家长的教育经济负担。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为中小学生开辟的第二战场(课堂)是免费的午餐。

第三,目前我们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他们几乎没有玩的时间,没有发展个人爱好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开辟一个新的第二战场,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无疑会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加重课业负担,剥夺他们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与机会,使中小学生的爱好、特长和个性化发展没有时间和空间。如果学生的爱好、特长和个性化发展没有时间和空间,谈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树立、形成和提升!中国又怎能从一个制造大国成为一个创造大国?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四,不利于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到课堂和教学之中,不利于教师主导地位与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当然,对于那些需要评职称、需要做课题研究的公开课、需要参加赛课的教师,或者边远地区的复式教学班和教学点的教师,精品课堂和名师讲堂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还是有很好的应用、学习与借鉴价值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树立课堂是实施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主渠道的思想,要求我们的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使信息技术的海量资源优势、远程实时互动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实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能与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终身发展能力的目标,在课堂上得到高效的实现。

我想,如果一个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小学40分钟/每节课、中学45分钟/每节课),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又怎能指望他在课外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呢?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训练和提高,难道要求他们在课外通过自学来得到弥补和提高吗?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探索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

有些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有的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不只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也不仅仅是传播媒体、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涉及教学过程中多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系统科学方法论问题。要处理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将这些要素融于整体之中。

经过一系列国家级和北京市的重点课题研究后,在我主编的21世纪教育技术学精品教材《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界定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与结果”(该教材第134页)。在这本教材中,还明确告诉我们,整合的目标是: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科内容结构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我一直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反馈的及时性等五个特点,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其实就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五个特点,使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

在对整合目标与方法的研究中,我又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研究。我的结论是:在课堂上,我们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才能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最优化,才能为学生赢得更多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机会。

(一)使学生由单纯依赖书本等文本资源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多种资源来学习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信息的载体已由单一的印刷载体,发展为多媒体。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直观、形象、有趣。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库和相关网站得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当这种学习方式逐渐被学生们所接受以后,书本将不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依据和唯一资源。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会逐渐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向利用资源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保障、支持和促成这种转变。

(二)使学生由简单的记忆式学习,转向学会意义建构的探究学习

过去,由于我们的教育功能比较注重选拔,而在选拔过程中又主要通过考试分数来确定取舍,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表现为对记忆力强弱的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也就只能是记忆式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当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环境和条件主动获取知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依靠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特别是资源共享和交互式功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由对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转向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搜索和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建构起对某一知识的认知。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保障、支持和促成这种意义建构式的探究性学习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目前风靡全球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得以推行。

(三)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学会自主学习

北京市东城区的一位小学生在学习了小学语文所有课文后,发现有7篇课文是与“桥”有关的,于是她就利用计算机将这7篇课文全做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中有动画、有录像、有音乐、有图画,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连老师都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引发了她对桥的兴趣,于是就设计制作了网页《桥》。在这个网页中,涉及桥梁知识、桥梁美学(从梵高的《大桥骤雨》、列奥纳多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到邮票中的桥和小朋友画的桥)、北京的桥、中国的桥、世界的桥、未来的桥、心中的桥等方面的内容。我敢说,语文教师中对桥的研究有这样深入的恐怕不多。对于这些桥梁知识,老师并没有教她,是信息技术帮助了她。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她设计大纲、编写脚本,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分析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料。她学会了图片扫描、学会了音视频处理、学会了使用开发工具、学会了打包,还学会了遵守网络法规……在网页的制作过程中,她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

我想,一位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自己做到的事,其他学生也不应当难以做到。关键在于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时候,是不是将“帮助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目标来研究和推进。

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个性化学习和自我发展性的学习。

(四)使学生由按部就班的线性学习,转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跨越式学习

在我们现在的班级授课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学习都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大家都按照同一个进度来学习,教师几乎难以顾及阅历不同、经历不同、潜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不同进度和不同需要。在这种异质同步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学习资源的结构不再是线性的文本结构了,而是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这种超文本的非线性结构,使得不同学习者在学习同一个知识内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内容开始学习。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学习容易掌握的内容,并迅速进入较深内容的学习。在一些网络教室,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他们常常会跳过某些内容而选择那些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就是要鼓励这种因人而异、独立自主的跨越式学习,就是要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这种跨越式的学习。

(五)使学生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

在首都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伟大胜利之后,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一位高中学生找到校长说:“在非典期间,我利用课堂在线和空中课堂的资源来学习,觉得效果很好。现在我们复课了,我能不能不到学校上课而继续在家利用网络和电视学习?”校长未置可否,因为他确实很难回答。如果同意了他的要求,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同意了他的要求,怎么向家长和社会交代?如果不同意,这个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又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生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地了,难道一定要把他们关在学校的围墙里?事实上,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就是在校园中、在教室里,学生通过互联网早已登录各种网站、早已进入各种网校开始了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

跳出学校的围墙进行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也是学习主体主动性的具体体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不是为了将学校的围墙砌得更高,而是帮助学生架起超越学校围墙的空中走廊,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但是要记住,这种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我们可以鼓励、支持、帮助学生学会种种学习方法,但是万万不可以这种学习方法取代学校的教育和课堂的教学。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完全能够支持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这些学习方法上的“革命性”变革,我们为什么不将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为什么一定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开发那些并不为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所欢迎的网上第二课堂呢!

搞定课堂,搞定40~45分钟吧!解放孩子,留给孩子们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吧!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如果想要搞定课堂教学的40~45分钟,为孩子们留下更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告诉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道理很简单,因为信息技术已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还不变行吗?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过去我们中小学的课程是以教师的教和知识与技能为中心的。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学陷入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知识转,大家都围着分数转”的怪圈。这种现象,既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也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过去对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们常常理解为“这是国家对教师的要求”。现在看来,这是大错而特错了。这是“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作为在于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高质量地实现国家规定的这些基本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中,我们过去往往十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我们称之为“双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却忽视“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实现,这是十分错误的。这是因为,没有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使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第一、第二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不经历一定的学习实践过程,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用并逐渐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生是难以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技能,树立起积极的世界观的。

(二)必须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功能与作用

教师的功能和作用要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这种指导和帮助主要体现在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学会意义建构的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进行非线性的跨越式学习,学会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学会上述五种学习方法,他就不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而且能够实现终身学习。

(三)使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技术阶段的时候,视听媒体主要被教师用来展示学生难以观察、教师难以讲明白的教学内容。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于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共同构成的多媒体的、交互性强的技术特征,使得它们除了具有视听媒体的上述功能之外,还具有软件的结构更具人性化、更符合人的思维个性,软件的应用过程更具参与性,软件的应用结果更具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和及时性等视听媒体所不具备的技术特征和技术优势。在整合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发挥和挖掘数字化信息媒体的这些优势,使它们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还要做到: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性参与性强、个人学习终端个性化学习特点突出的技术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的智慧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突出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适时、适当、适量地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最佳作用点是指: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最适合发挥现代教学媒体优势的教学目标。最佳作用时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或将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转化为良好心理状态,以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时间与机会。

(四)逐渐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表现,转变为课外教学设计中的隐表现

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可以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行意义建构式学习,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跨越式的、超越学校的自主学习,教师还起什么作用呢?实际上,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仍然在起着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的表现方式与以前的不同了。

对于整合意识较强、整合能力较高的教师而言,整合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还是作为一种方法都始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看不到教师更多的活动,听不到教师更多的讲授,却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教师的作用和存在。例如,在信息意识的渗透和建立过程中,在信息技术融入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利用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反馈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反思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协作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影响无所不在。而这些主导作用与影响,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师对学生参与过程与方式的设计,教师对学生学习反馈时机、方式和方法的设计等体现出来的;而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提问与通过视听媒体展示学习内容等具体教学活动来体现和发挥的。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一个接一个的提问和间或的板书,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已被巡视、个别辅导、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教师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活动所代替。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之所以能够这样泰然自若,是因为不管学生怎样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范围中进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通过他们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来的。这个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课件和学习主题网页的设计、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学生学习反馈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等。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需求聚焦 生态圈 云管端服务模式

一、引言

新技术快速颠覆各行业生态,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教育=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正在革命我们对教育的认知 。互联网教育已到了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欠缺的只是观念和整合。目前互联网教育产品总体上有两大类,一类是网上讲堂,本质上只是简单的视频观看,缺乏互动,对中小学生帮助不大;另一类是类似 “作业帮”的互动平台,能为中小学生提供问作业、同学圈、名师视频等功能,相对的覆盖用户群和功能点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家长、老师、学校等在其中的角色缺位,使得平台多少成为学生抄袭作业的工具,反而阻碍了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一种能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各类第三方提供综合服务的,基于完整生态圈的互联网教育学习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帮助广大学生成长,和对自我实现、情感关爱的述求。

二、业务需求和系统定位分析

2.1用户维度:聚焦各类角色需求,构建灵活生态

学生诉求:沟通咨询、在线学习、作业批改、专业认证、就业指导、社交等

家长诉求:辅导子女、状态守护、情感沟通

老师诉求:在线授课、远程帮助、在线支撑、班级状况掌握等

学校诉求:学生状况掌握、学生成绩提高、教育信息化

科研工作者诉求:学研天地、智慧支撑等

政府需求:区域教育状况分析,知识宣传

第三方需求:电商平台、应用植入、用户行为分析等

2.2时间维度: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长态演进

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我们的教育从学前启蒙教育:被动接受;K12教育:主动选择;到高等与职业教育;演化到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一生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而展开,形成一个横向、垂直、时间多维度交织的生态系统。

2.3系统定位

本系统主体是一个综合性教育学习平台,围绕“学习成长”这一核心目标,两端延伸各类互动授课、答疑、作业辅导、批改、专业认证、智慧支撑、状态守护、社交等应用以及教辅材料、器材及专业终端的提供,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满足用户的多层次述求,借助开放和创新,为用户创造联系情感、传递关爱、协力提升的强大纽带。

三、系统设计方案

3.1总体解决方案

建设“云-管-端”服务模式,聚集巨大用户群体,实施“开放平台”策略,构建“关爱共享移动互联新生态”,如下图所示:

产品建议以免费APP形式出现,提供一个给各类学生、家长、老师等围绕作业、学习乃至思想等进行沟通的社交平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采用积分模式,提高解答的积极性和平台人气(寻求答案扣积分,解答加积分,积分用于升级等级和兑换物品等);平台也将引入在线课程和老师辅导、答疑、家庭教师以及其他专业专业认证培训、考试等,并为各类学生、研究生、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产业人员提供在线知识库等智慧支撑服务。

3.2系统功能设计

产品的功能视图如下:

其中部分重要功能点列举如下:

各类增值应用及个性化服务,拟设置的代表包名:机器人老师、在线教师、名师讲堂、家庭教师(普通版、VIP版)、学霸社区、爱心羁绊、一站顾问等;各类教材、教辅器材的提供,拟设置的代表包名:在线书苑、智慧宝等;大数据服务,拟设置的代表包名:知识连连看、教育大数据等;业务流程外包(教育信息化),拟设置的代表包名: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网上教育局等;智慧支撑,拟设置的代表包名:百宝箱、学研天地、星云搜索等。

3.3系统技术架构及创新点

(1)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打造高可靠系统,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基于的基础技术架构如云计算、SOA等都具备分布式、松耦合等技术特征,使得系统具备整体上的高可靠性

(2)技术创新点

洞察、创新的闭环过程

实现“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洞察、创新的闭环过程,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闭环式的需求设别和业务创新,并不断拓展生态圈的范畴。

云管端服务模式

充分服务最广大用户SO(社交化)LO(本地化+位置服务)MO(移动化、泛在化)的应用特征,实现智能终端+网络+巨量应用的云管端服务模式

全维度智能化,构建面向媒体、内容的创新平台

实现对客户价值、体验即时洞察和即时服务定制、推送,实现全维度的智能化和开放:Web 3.0和SOA作为技术基础和底层架构,构成系统的骨骼;智能决策模块是系统的“大脑;大数据系统是系统的“神经系统”,实现“一收一发”;IP+IT”网络是系统的“四肢。

3.4可能的商业模式探讨

系统可对标业界潜在的商业模式,实现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合理的计划安排,可能的商业模式以及相应可设置的服务套餐名列举如下表:

四、结束语

各个层面的角色对本类系统应有着强烈的诉求,可以吸引巨量用户,而且对教育、提升、情感的重视中外皆然,因此本质上此类系统的用户拓展并不存在太多国界、文化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圈打造和开放平台的构建,可以便捷接入各类应用资源。相信本类系统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2015-2020年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年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文第4篇

两年前,《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在2010年8月7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 (Techonomy Conference)上语出惊人:纸质书将于5年内消亡。此后,电子书包便大行其道,风靡我国基础教育,大有取代传统书包之势。

但是,在电子书包实验与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悖的情况。一方面,教育技术专家、教育信息化产品生产厂商、国内教育信息化先行地区与学校认为,电子书包是大势所趋,必将取代传统书包。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面临不少棘手的问题,影响着电子书包的实验与推广。

我们不妨把对电子书包的理解梳理如下:

1. 轻便型电子终端产品

大多数教育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商认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手机等都能作为电子书包。由于新闻出版总署表态“将大力扶植‘电子书包’项目”,汉王、方正等数十家企业先后推出“电子书包”产品,定位为继早教机、电子辞典、点读机、学习机之后的第五代学生教辅产品。联想、三星、索尼、松下、惠普、英特尔、微软等IT巨头更不甘示弱,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子书包计划。实际上,这类电子书包无非是装有学习内容的电子终端。之所以五花八门,除了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之外,主要原因不外乎是追逐商业目的的“炒概念”。

2. 电子书包是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的统一体

祝智庭、郁晓华认为,“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是电子书包的三个核心要素,相对于第一个“硬”的要素,两个“软”的要素在今后电子书包的发展中将越来越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在“硬”的基础上如何架构“软”的支持和应用将成为决定电子书包成败的关键。这个表述成为了目前国内电子书包的权威表述。

3. 电子书包是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这个观点围绕电子书包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已经大大拓展了“书包”的内涵。电子书包的概念已经容纳不下“云计算”背景下新型学习方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而用系统平台来取代“电子书包”的表述,并且开始把主体引入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把电子终端、学习资源整合在学与教的系统平台中,是“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的统一体在实践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4. 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解

我国台湾地区认为,电子书包(E-Schoolbag,E-Bag,Netbag )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具有电脑的运算、储存和传送数字化资料、无线通讯等功能,并支持使用者在不同场地进行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工具。这个定义包括移动终端、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支持泛在学习的宗旨,把电子书包视为适应网络时代学习环境特点、替代传统学习方式的工具,并且把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展到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的“泛在学习”方式。

分析上述观点,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电子书包实验与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悖的现象,而且可以发现电子书包发展的走向。

造成理论与实践相悖的原因如下:

1. 谁来买单

移动终端、学习资源和平台服务,都需要企业参与。但是,中小学教育是免费的义务教育,教材由政府买单。如果采用电子书包,理想的终端是平板电脑,三四千元一台的终端设备由谁买单?终端里的资源由谁买单?由终端连接的网络服务由谁提供和买单?

现在,实验学校使用的电子书包都是由政府付费的,如果所有的中小学生都用上政府提供的电子书包,对各地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负担。如果由学生家长负担,恐怕很多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家长都难以承受,极有可能产生数字化环境下新的教育不均衡发生。

2. 电子书包里面放什么

电子书包首要的、核心的功能无疑是围绕电子教材开展学习活动。因此,电子书包里必须能够呈现电子教材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无法呈现电子教材,任何终端都不能称其为电子书包。

但是,由此带来的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之间的利益调整不可避免。虽然有关人士认为,只要拥有教材内容,电子书包在全国的普及也就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调查显示,有70%的家长和学校表示可以接受拥有教材内容的电子书包取代传统纸质课本。虽然“人教网”总经理已经表示:“人教社面市的所有教材形式都是数字化的”,并且“人教网”已经从事网络出版业务、开发数字产品,所开发的基础教育新课标教材在全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但是,电子书包的推进仍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一旦教材实现数字化,传统出版业将面临绝境。目前,国内至少有70%的出版社是靠教材、教辅资源生存,而且有的企业就是以教材发行为生。如果政府要求出版社必须提供电子版教材,那么传统出版业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依靠发行教材生存的商家也将因为失去传统物流的必要性而丧失其生存的理由。因此,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之间的博弈已经超出教育部门能够协调的范畴,这些超越教育的利益调整需要时间,它们能否依据市场规则实现网络时代的利益调整,将影响电子书包能否取代传统书包。

此外,教辅资料、数字学具等其他教学资源的出版、预装等,同样面临数字出版业、校本开发与传统出版业的博弈,这些超越教育的利益调整也需要时间,也会影响电子书包的发展进程。

3. 谁来实现教育服务的开发

电子书包不仅包含数字化教辅书和数字化学习工具,还将在此基础上向学习管理数字化领域延伸扩展,实现公共服务平台与电子书包之间的关联,即包括学生使用电子书包从事学习行为管理和绩效管理,教师使用电子书包从事教学组织、管理、指导、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联。如果不能实现这种关联,电子书包的功能将大打折扣。然而,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都无力承担这项工程,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及其家长以及企业和社会相关方面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目前,在公共服务平台协作方面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这种探索的进程会直接影响电子书包推广的层次和水平。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电子书包理论与实践相悖的事实,制约电子书包在基础教育中普及与推广,有必要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升级对“书包”概念的理解,合理规避矛盾,使“书包”的概念与“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关联起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与途径。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建设“三通两平台”的宏观规划和电子书包的微观实践基础上,依托“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架构,完全可以把实体书包(包括传统书包和电子书包)升级为移动的、虚拟的、概念的书包——云书包。

电子书包向“云书包”升级

“云书包”的概念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到“云计算”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产物,最早由笔者在“2012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电子书包创新教学应用研讨会”(2012年11月26日)上提出。其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把书包的实体放到“云”上,更大程度地让学生的肩膀减负;二是把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工具选择、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系统架构上来,办好教育工作者能够办好的事。

“云书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云计算”时代,用户可以使用终端享用云上提供的各种“云服务”,而不必知道享受的服务来自何方。前提是有网络、有终端。电子书包撇开其预置内容,其主要特性就是移动学习终端,无论你称它为电脑还是“书包”,都不会改变它的特性。

物联网是新一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智慧校园就是把物联网技术引入学校教育的产物。在智慧校园中,移动终端不仅能够实现课堂学习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身份认证,随时随地登录云端的公共服务平台、进入数字图书馆,以及进入数字实验室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技术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为了适应“三通两平台”建设需要,拓展教育创新空间,促进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战略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肩上过重的负担,我们丢掉实体书包,把“书包”架构在云上,使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只要在有电脑、能上网的地方,就能拿出“云书包”里的资源开展学习,包括同伴互动、师生互动、与专家互动等内化学习资源的方式,激发主体智慧创新。这样,你不一定要背着实体“书包”到处跑,只要有终端,无论移动终端,还是在学校使用机房里的电脑,抑或在家里通过台式电脑、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网,都能获得电子教材、辅助资料、学习工具等学习资源。尤其是在没有移动终端的地方,只要有台式电脑,能上网,一样可以享受“云服务”。在这样的前提下,终端不动但人可以动,只要有电脑,能上网,就能享受教育公共服务,可以不失为化解山区、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享受教育公共服务的一种选择。这样的特性与功能,只有虚拟的、作为“云计算”组成部分的“云书包”能够实现。当然,“云书包”借助移动终端开展学习更为理想。

传统书包、电子书包和云书包比较如图1所示。

智慧校园与“云书包”促进主体智慧发展

“智慧校园”最早由我国浙江大学于2010年10月提出。浙江大学认为,未来的校园信息化应该具有无处不在的便捷的上网环境;拥有一个数据环境,这就是计算环境、存储环境;拥有一个系统(物联系统)接入——支持各种智能终端、设施、设备联网的环境。按照这样的设想,未来“智慧校园”必须拥有三个平台:一是网络基础设施;二是云计算平台;三是物联感知系统。涉及网络系统建设、云计算背景下的新型服务模式、基于物联网的楼宇能耗监控网络系统建设、平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自助图书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等。此后,“智慧校园”很快引起高校和有前瞻发展需求的中小学校的关注,渐渐成为热门项目。

当前“智慧校园”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主体在“智慧”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倡导者的足够重视,“智慧”尚停留在主体的“对象”的意义上,实质上是数字化校园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概念下的延伸,缺乏信息化促进主体智慧发展的研究,存在着数字化校园新版的概念炒作嫌疑。而促进主体创新智慧发展正是“智慧校园”最重要的题中之义。

因此,把主体智慧化引入“智慧校园”领域,使“智慧校园”成为网络无所不在,工作(流程)智能主导,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智慧发展,实现智能化工作环境(客体)与人(主体)的智慧化发展的有效统一,从而提升“智慧校园”的内涵、质量和层次。

“智慧校园”的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基础设施网络化,二是教育管理智能化,三是师生发展智慧化。基础设施网络化是“智慧校园”的前提;教育管理智能化是“智慧校园”的运作方式;师生发展智慧化是“智慧校园”的根本目的和归宿,这个根本目的和归宿,把客体智能化和主体智慧化融为一体,使“智慧校园”从本质上区别于以往的数字化校园。

“智慧校园”促进主体智慧发展离不开“云书包”。

“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在“云计算”、“物联网”背景下的新发展。其主体智慧发展主要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管理者发展三个方面。

学生主体智慧发展主要通过学习活动实现,包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的内容及其相关资源,都可以通过“云书包”随时随地地获得,使学习具有了“泛在”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在“智慧校园”架构下,学生可以通过“云书包”获得学习任务、内容和其他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同化”,并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完成知识的“顺应”,把知识传递的学习过程改造成为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使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主动发现者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主体智慧发展主要通过课程开发、任务设计、学习指导与评价,以及网络工作坊研修等形式实现。在“云书包”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自主开发微课程,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更好地设计学习任务,并且在必要时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以及通过课程评价检测课程开发与学习设计的效果。尤其是涉及“云书包”的课程开发、任务设计、学习指导与评价的网络工作坊研讨,成为教师分享信息、借鉴经验、碰撞思想、激发教育智慧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平台。

教育管理者主体智慧发展主要通过“云书包”架构、课程开发指导、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教学组织与学生活动组织等方式不断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教学,改进与创新数字时代的教育教学组织。

中小学生智慧云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班级活动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01-03

口头表达能力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理解的能力。对中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它不仅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训练,也需要在生活中去培养,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锻炼。

一 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注意设计好教学环节。如根据课程内容课前设置问题,选择现实中常见的、学生关心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先行思考,做好准备,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回答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各抒己见,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回答不全面的也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其思考后再补充完善。

二是采用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向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创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如采取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建立学习小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智慧共享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

三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开展交流与合作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组织、引导、倾听、点评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形成探究成果,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开展自评与互评

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让自评和互评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自评可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如课前让学生自评准备情况,下课前说一说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情况,一周结束回顾评价自己一周的表现,学期结束谈一谈自己的成长与收获、不足与改进等。互评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锻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见解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增进沟通、建立友谊。同时,在互评中也能让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也可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习惯,真正实现在自评、互评中快乐成长。

2.组织班会活动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的议事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班会是一个说出心里话的场所,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迷茫与困惑的事说出来,同学们出谋划策集体讨论,班主任善诱指导,凝聚智慧,形成共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理自治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了解,从而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是“主角”,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3.举行说故事比赛

“说故事比赛”是如今很多中心小学经常开展的“读书系列活动”之一。说故事比赛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普通话水平,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对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分享阅读成果,提升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讲故事活动,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故事,题材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长短不一、难易不同的故事,可以先在家里说给父母听、说给亲朋友邻听,然后再说给同学和老师听。通过说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培养学生的自信,也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 架起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多数都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良好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言辞的学生多数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不畅的学生。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有自己的思想,然而多数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并不了解,因而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让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帮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班主任应发挥好纽带作用,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在关爱中吐露心声、感受亲情。

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不能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找出学生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既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也要成为学生家长的朋友,进而帮助双方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促使学生与家长顺利沟通,和谐共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了解父母的压力、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和对自己的期望等。教育学生见到父母要主动问好,每天找一点时间与父母主动谈谈自己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的话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犯了错,不要逃避,要向父母主动道歉,争得他们的原谅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与家长的语言交流、思想沟通,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 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学校克服课堂教学单一的缺陷,使教学得到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方面,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既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自我充实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因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没有与人良好交流的口才、没有实践经验等。学生也能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主动改变,今后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仅靠在校汲取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也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精心策划、主动参与。如参观走访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劳动等,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锤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时间安排上,双休日可以做一些就近走访与服务,做一些用时较短、简单而又容易完成的社区服务项目;寒暑假开展一些连续性的、系统性的调查走访和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报告等。

总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探索、创新,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安排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与师生、家人、街坊邻里及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激发他们表达沟通、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的兴趣和愿望,在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