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金融行业与世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契机,还连带着一些金融危机。例如:最近一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的商业银行承受了巨大的声誉危机,而声誉危机又引发了国内商业银行的诸多金融危机,进而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
声誉风险的相关内容
(一)声誉风险的内涵
行为以及事件的外部景象就是所谓的“声誉”,其是一种外部反应。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内涵是: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由活动行为或者外部活动引起的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进行负面评论的可能。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既可以是由其内部活动产生的,也可以是由外部的某些活动导致的。
(二)声誉风险的主要特征
1.关联性
声誉风险并不是相对于其他风险独立存在的。其同信用以及市场等风险息息相关,并互相推动。例如:当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违规操作,便会引发操作风险,而当风险产生时,社会各界便会对商业银行的内控以及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声誉风险。同时,还会因银行的声誉下降,而导致转户等行为发生,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2.无形性
声誉风险主要是由社会的负面评价产生的,这同其他银行风险相比,具有一个特殊特性,就是“无形性”。相对来讲,声誉风险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欠缺,国际上也没有较为实用的评估标准和手段。
3.传播性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速度显著提升。当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爆发时,便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对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声誉影响,更容易产生各类连锁反应,引起其他风险的出现。
4.突发性
目前,在媒体监督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银行的服务质量了解的更为清楚。如此,银行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产生一些重大的、不可预测的声誉危机。可知,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具有突发性。
(三)加强声誉风险管理需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声誉风险管理主要是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心似乎主要放在了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上面。事实上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风险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化解和反馈等多个环节,而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仅是声誉风险防范和化解环节的一个方面。声誉风险的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根源外因是推动。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的对象是声誉事件,属于针对外因进行管理的范畴。要想实现对声誉风险的“标本兼治”,就不能忽视声誉风险管理的其他重要环节。
误区二:声誉风险管理属于事后被动管理。关联性和被动性是声誉风险的重要特征,即声誉风险通常是由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引发的,可以看作是这些风险的衍生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誉风险管理等同于声誉事件发生后的被动管理。事后管理属于声誉风险管理的化解环节。对声誉风险完全可以采取类似于其他风险管理的“日常监管、积极防范、及时化解”的管理思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声誉事件发生或者减小声誉事件的伤害程度。
误区三:声誉风险理论研究滞后让实务部门难有作为。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最大困惑在于国内外对声誉风险的研究都非常薄弱,无法对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研究相比,声誉风险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寥寥无几。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也主要停留在概念介绍和管理理念的推广层面,较少涉及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这种局面确实给实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理论研究本身就是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务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探索必定会推动理论研究的开展,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对声誉风险的有效措施
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声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现今追求诚信的年代。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笔者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商业银行的实际管理现状,重点探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对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要的完善措施有:(1)进一步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的负责部门,并使其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识别、监测以及预警等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管理;(2)在银行的各业务部门都渗透声誉风险管理思想,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对各类与声誉风险相关的社会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避免产品的研发不当而导致的声誉风险出现;(3)声誉风险预警工作进一步加强,借助定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或者二者相结合,对银行业务部门以及各重点岗位或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其中存在的声誉风险影响因素,并对这些诱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4)构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在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促进决策能力的提升,并对声誉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形成声誉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强化员工声誉风险防范意识
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是预警与处理的基本前提,商业银行应通过讲座、培训、宣传等方式,积极培养员工良好的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和声誉管理技能,使声誉风险防范升华到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当中。
2.注重公众形象塑造
通过定期对涉及的相关危机客户进行回访、加大公共媒体宣传及开发新产品力度、投放银行形象广告、引进新的形象良好的高层管理人员等,塑造和维护公众形象,提升银行的整体美誉度。
3.加强信息披露
通过网站、新闻会和媒体采访等加强对外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银行业务和工作流程,降低银行与投资者和储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4.将声誉风险监管纳入到持续监管框架
要将声誉风险监管纳入到持续监管框架,将其作为日常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参考因素。发现商业银行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的负面信息后,要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三)提高声誉风险应对能力
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一是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声誉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制定预案,开展演练,提高对声誉风险的发现和声誉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建立投诉处理监督评估机制,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解决客户问题、确保客户合法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实施监督和评估。三是建立信息制度,当发生影响声誉的风险事件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尽最大可能消除负面影响。四是及时总结经验。对每次声誉危机及时进行梳理,找出危机隐患,总结解决之道,为今后防范和化解类似危机积累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声誉危机处置能力水平。
结论
银银合作业务,顾名思义,指银行之间的各项业务合作,业务范围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往人们对银银合作业务的认识和理解,大多限于资金拆借,对该类业务涉及的风险,则往往因交易双方都是“银行”,而将相关业务认定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随着今年6月份我国银行业“钱荒”问题的出现,市场对银银合作、尤其是银行间资金往来业务风险水平的判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银行间资金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的信任危机。我们认为,风险作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于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和操作环节中。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银银合作业务既是一类发展迅速的新兴业务,也是近年来同业市场聚焦的热点。如何对银银合作业务涉及的风险进行正确识别、科学计量和有效管理,将是决定该类业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银银合作业务的主要品种,试对银银合作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和简要分析,并对如何防范业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一、银银合作主要业务品种
银银合作业务的参与者,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年来,银银合作业务日益受到各家银行的关注和重视,业务创新不断出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目前我国银银合作业务主要品种包括以下几类:
(一)资产业务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资金或信用支持的业务,主要包括场内外资金拆借,债券投资、债券承销、债券交易,衍生品业务,担保与承诺,资产买卖、买入返售,票据融通业务,风险参与,以及银团贷款业务等。
(二)负债业务
银银合作负债业务是指银行之间吸收对方存款、拆入资金或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等业务。
(三)中间业务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现金领缴、现金寄库、现金押运,资金结算,理财产品托管,销售理财产品,推介客户,咨询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及结算业务等。
二、银银合作业务主要风险类型
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于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这两个领域。根据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可以将银银合作业务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五大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或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降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产业务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信用风险不仅广泛存在于资金往来和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还存在于担保、承诺及衍生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同时,授信项下的类中间业务也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一般而言,诱发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管理蕴含风险隐患,股东或出资人人为干预银行政策经营活动以转嫁其自身风险,等等。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资金往来业务是流动性风险最易发生的业务领域,目前,我国不少银行将同业业务作为管理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主动负债调整短期流动性,这在银行间市场波动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的“钱荒”现象,就是流动性风险的典型体现。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种,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利率波动会直接导致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具体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等四类。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银银合作的各类业务、各项操作和管理的环节。
(五)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风险属于衍生性风险,但它却最具破坏性,是对商业银行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合作伙伴和整个市场的信心,尤其对于银银合作业务而言,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一旦出现声誉风险,则很难在同业市场上取得良好发展。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爆料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违约事件,曾一度导致光大银行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正是声誉风险的典型案例。
三、相关建议
(一)客观看待和评价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银银合作业务是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广受商业银行关注的新兴业务。与一般法人相比,银行的资产规模大,扩张速度快,成立门槛高,受到的监管严格,资质水平普遍优于一般法人企业,因此,从总体上看,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水平低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因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银银合作业务一旦出现风险,其社会影响和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于银银合作业务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既不能盲目乐观,视其为零风险或风险极低,也不能矫枉过正,视其为洪水猛兽、甚至限制相关业务开展。
为有效管理银银合作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实际,针对银行类客户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特点,建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细化银银合作各个环节的要求,打造全天候、全流程、全品种的银银合作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银银合作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加强。该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明确各类业务的风险缓释工具及其应用,明确各类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管控要求,明确在交易对手经营失败时的风险补偿和成本分摊机制,从而强化市场约束,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维护银银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作。
二是建立银行类客户准入和评价体系,本着“严格准入、规范操作、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银行类客户的资产资本规模、股东背景、公司治理、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内外部评级结果等因素,制定可量化的客户准入标准,对于重点业务,还应实行名单制管理,从而实现对银行类客户及其业务品种的准入、与不同客户的合作策略等进行差异化管理,并视客户和合作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规范开展对银行类客户的评级授信相关工作,严格授用信管理,加强用信后管理,在授用信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信贷制度的规定,合理确定授信方案,严格按照授信方案的内容开展授信项下相关业务,及时跟踪信用发生的全过程,包括制定用信后管理方案、资金账户监管、用信后检查与日常跟踪、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档案管理、收息与信用收回等。此外,还要建立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建立健全资产质量监测、预警机制。
四是构建外部风险防控等级,确定专门的部门,牵头外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汇总和报告,并对潜在的外部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提前研判和分析,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并制定充分的应对预案,同时,加强对各级分支机构风险处置工作的指导。
(二)严格把关资产业务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提升
银银合作资产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市场风险。具体建议如下:
在信用风险方面,一是严格交易对手准入管理,必要时应实施名单制管理,二是纳入授信管理,确保在交易对手授信额度充足、可用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三是对于票据业务而言,应审查票据对应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严防“光票”交易导致的信贷空转,严防通过“假票”进行交易;对于担保承诺和风险参与类业务,也应审查相关交易和业务背景的真实性。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摆布资产负债,确保流动性安全,二是有效选取和使用风险缓释工具,合理实现风险补偿,尤其是对于票据买入返售业务而言,还需考查第二还款来源的还款能力,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确定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设置安全垫。
在声誉风险方面,一是审慎选择交易对手,二是高度关注交易对手外部风险信息,及时通报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三是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交易双方的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风险方面,一是加强市场化询价和报价,根据客户交易意向,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择优选择利率较高的业务需求配置资金,二是做好资金预报和利率、期限匹配,统筹调剂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三)高度重视中间业务风险,努力降低业务风险,规范业务管理
银银合作中间业务可分为授信项下业务和非授信项下业务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后者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对于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代开信用证、代开保函等,由于业务极易诱发声誉风险,应视同商业银行自营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业务等进行风险管理,且其相关管理要求甚至要比自营业务更加严格。2012年11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通知》要求,代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受托方和委托方采取有效措施审核票据项下真实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授信管理、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信用转换系数为100%等,都体现了上述风险管理思路。
对于非授信项下中间业务,如现金、咨询顾问业务等,在信用风险方面,要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责任义务和纠纷处理办法;在操作风险方面,要实现业务操作的准确合规,业务流程的科学高效,内部控制的严谨有效,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四)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实现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总是伴随着银银合作业务发展的始终,因此,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为有效防范并管理相关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树立银银合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合规操作意识,建立银银合作风险管控合规文化。把风险管控建设作为开展银银合作业务的根基,不断完善银银合作制度体系,着力提升银银合作风险建设的精细化水平,推动银银合作经营决策行为日趋规范。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的职责,也是同业业务部门的职责,事实上,同业业务部门恰是银银合作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同业业务部门应负责本部门、本条线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操作,相关从业人员也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转变只重营销而忽视风险、只重眼前效益而忽视潜在风险的观念,从客户选择、调查评估、业务操作、用信后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严格把关,防范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风险;规避;危机管理;实现
企业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爆发的危机称风险,失去控制的风险会转化为危机。现代危机管理已从单纯的反应型,朝着前期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防范危机发生的新型管理方向发展。
一、企业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异同
1.共同点分析。(1)两者性质基点相同。风险与危机都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或机会,是一种特殊事件的管理,能为企业带来转折的结果。损失与机会的得失都取决于各自管理的有效性。(2)核心管理过程相似。总体上都有事前的准备、事中的处理和事后的学习与变革,都要对各自的征兆进行识别。对风险(危机)类型、性质等进行分析,都要采用相应的手段降低、规避和控制事态。最后都有相应的总结与学习。核心管理过程的相似,意味着两者在管理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有共同之处。(3)都与不确定性有关。何时何地出现或爆发、威胁程度、损失大小、机遇多少、新的行为结果和决策效益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引起风险与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整个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不确定性降解的过程。(4)对信息需求的迫切性相同。风险的降低,需要获取进一步的信息,危机决策需要更全面的信息支持。信息一方面作为管理的支撑要素参与管理;另一方面信息以一种管理理念和手段,对风险(危机)管理带来新的突破。甚至有的学者就将风险(危机)管理过程界定为信息的管理过程。(5)都特别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家都意识到最佳的管理是降低、规避风险,预防危机的发生,所以都有相应的计划和预案,重视预处理。都树立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管理理念。(6)都有面对结果的压力。风险与危机处理不当都会恶化,带来严重的后果,决策者都面临着这种恶化的后果带来的压力,使得他们的决策不同于日常企业管理中的决策。
2.不同点分析。(1)管理定位不同。风险是一种领域确定和路径选择的定位,而危机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以及日常管理规范以避免危机的理念定位。因此,风险管理是种前期的战略选择,在于事先采取措施,消除风险,换来利益。而危机管理是种策略性应对措施,重点是及时反应,沟通与控制,减少损失。(2)管理结果不同。对于损失,风险只是可能性,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对风险进行规避,使结果可从损失变为收益。而危机,只要出现,必然有损失,损失是种绝对结果。(3)情境状况不同。风险管理不存在明显的情境管理,即使风险事件出现,也是一种长期缓慢的变化进程。而危机管理则有非常明显的危机情境,情境管理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4)决策背景不同。风险决策可以从容地收集相关信息,只存在于考虑信息成本的情况下,放弃收集。而危机决策是在巨大的情境压力下,在没有充足时间、充足有用信息和充足资源的紧急状态下的决策,从而决策的效率、效益都有较大差别。(5)对信息具体要求不同。虽然两者都迫切地需要信息,但风险管理对信息的需求体现在数量上的要求,只要有足够量的信息,就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不确定性,从而规避风险。而危机管理对信息的需求是在内部员工、利益相关者等之间快速、准确地流动,即信息质量与沟通的要求,以及在这些信息的分析基础上形成行动的有效性。(6)前期捕获征兆的目的不同。两者都重视前期各种征兆信号的捕捉与分析。但风险管理捕获征兆信号的目的在于识别和分析风险概率,而不是预警。某种程度上,风险管理不存在预警管理,而危机管理对征兆信号的侦测目的,就是为了危机预警,使企业启动危机应对预案,从人、财、物各方面做好应对准备。
风险的规避为危机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可以以小的代价实施对危机进行应急型和过程型管理。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方面优势:(1)整体上将危机管理的应急性策略与战略性规划结合,使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就考虑相应风险,以及有可能爆发的危机,在战略决策层面从区域和路径上避免遭遇危机,并将危机管理理念渗透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环节中,从战略上引起高度重视。(2)加强了危机的初始管理。这也是国内外诸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一致看法。初始管理的完善,可从源头做好危机的预防与管理。企业危机总是在一定的风险领域爆发,危机的出现就意味着前期风险管理的失败。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避免危机的爆发。(3)提高危机反应行动中的风险意识,降低遭受的损失。危机中的任何一项行动都面临加大损失的风险和减少损失的机遇,有效的风险意识,使危机中的决策者注意决策的效益性。可见,风险管理不仅是危机管理的基础,而且还贯穿于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4)信息的作用被加强。风险是由不确定引起的,危机情境更是遍布不确定性。而信息是降解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从而使信息分析与保障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二、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原则
1.站在全球角度指出现代企业危机具有如下特征:(1)冲击大、影响人员多。(2)高的经济花费,超过传统保险能力。(3)不可预测的,普遍的复合问题影响核心资源。(4)由于多重共振现象导致动态滚雪球效应。(5)应急反应系统迟钝。(6)在危机处理期间,巨大的不确定性难以消除。(7)威胁长时间存在。(8)集中而大量的行动者和组织出现在危机情境中。(9)沟通问题。(10)需重视各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看出,危机的影响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危机应对的主要力量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对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企业要对自己的核心资源有后备替代,要防止危机的负面连带。要经常检查应急系统,利用信息的展示和沟通联合各方利益人,有条理地引导危机情境中的物资、人员与信息。可见,企业危机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预防第一原则。在危机爆发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要求对企业可能发生危机的风险领域经常进行扫描,及早发现企业问题,进行预处理,避免危机发生。这也是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最为核心的原则,也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
2.充分准备原则。危机管理是一种特殊情境驱动的管理,相应的人员、资源、资金、设备等都会受到剧烈的冲击,产生强烈变动,使管理活动陷入被动。在危机情境中由于压力的存在,危机处理人员不能进行充分思考、理性的推测和综合的权衡,只能是一种就近就便的处理方式,从而使企业危机前的准备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3.及时处理原则。危机不等人,危机情境随时会发生变动,迟缓的反应会使现有危机诱发另一场危机。速度是处理中的关键,及时、快速地处理可表明企业对危机的态度,可使危机及早得以控制,缓解冲击,降低企业损失。
4.通力合作原则。从危机防范到危机处理,善后的危中找机,都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媒体共同面对,才能从资源、时间、人力、物力上给予保障。
5.诚实是金原则。企业不要企图在高曝光的现代社会对公众、对员工、对政府等多维利益相关者隐瞒事实,只有将问题充分暴露,才能表明企业的诚意,才能找到解决危机的突破口。
6.信息护航原则。企业危机管理离开信息的分析和管理,将陷入一片混乱。信息工作有计划而系统地开展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
三、基于风险规避的企业危机管理实现
虽然危机的爆发有前期征兆,可以预警,但是作为危机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爆发形式等都是突发性的。这也是企业问题管理、风险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根本性差异。也就是说,危机的不确定因素更大更多,从而对企业所造成的冲击与破坏也更强。任何类型的危机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类型危机的爆发。从而使企业危机处理面对的是一系列情境与事件,复杂性极强,对企业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巨大震撼。危机决策是一种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有限信息压力下的非程序化决策,从正常状态迅速转换到紧急状况的能力,是企业领导决策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危机情境中,个人直觉型快速决策至关重要。危机的双重性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同时也可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危机管理。
(1)谨慎细致的日常管理与预警。最高明的管理在于避免危机的发生。危机管理不是要等危机出现后才处理,而是一种管理理念在日常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渗透,谨慎而细致地处理企业日常活动中的问题,全面实施问题管理,使企业能尽可能避免危机。实施信号侦测,准确预警,使企业对无法避免的危机做好准备。(2)高效的危机情境管理。这是危机管理实现的核心,传统的危机管理就是对危机情境的管理,也是一些中小企业所倾向的危机管理实现方式。危机情境是企业危机是否存在、发生、扩散、处理效果等标志。危机情境被看成是一种环境,表现形式是信息。实际上危机情境不仅仅是指环境,它更多成分是表明危机状况的一种客观情势,包括现实危机情境和虚拟危机情境。(3)连贯的过程管理。这是基于风险规避的现代危机管理模式。危机管理是由危机前管理、危机中管理和危机后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连贯过程。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危机处理形成直接的影响,形成企业不同程度的损失。过程必须连贯和持续,是与危机蔓延比速度。所以,过程管理要直接和简洁。(4)快速有效的损失控制。企业危机必然带来相应损失,危机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降低组织的人、财、物等损失。在操作时,损失对象间的权衡与选择体现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定位。危机管理的损失控制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企业声誉,从某种程度上看,声誉是最大的损失,所以,危机管理必须实施有效的声誉恢复战略,将危机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契机。(5)连续而全面的信息保障。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控制与管理,可有效降低危机冲击;另一方面信息是其他管理活动的黏合剂,是有效实施其他管理的保障和支撑。信息的处理是危机管理的关键要素,许多危机的爆发、扩散都是以信息的方式表现。所以,在企业危机管理中,信息的保障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根据危机管理的应急模式和过程模式建立有效可靠的信息保障体系。(6)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不能因为危机而忽视利益相关者权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企业在危机处理中不能仅考虑企业自身的得失,还必须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关系。这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应急处理时要将各类型利益相关者进行统筹安排。
总的来说,风险管理是一种带有博弈性质的管理,而危机管理则是一种战争性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鲍勇剑等.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暴露出的重大违规事件比比皆是,银行业的财政和声誉损失严重。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银行业没有将合规视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合规风险并不是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风险。如今大量的银行合规风险事例的出现,合规风险引起了银行业的重点关注。我国银行业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自身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准确把握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的任务正是及时发现并制止风险产生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有时,合规风险也指诚信风险,因为银行的商誉有时与其一贯遵循的诚实廉正原则和公平交易原则密切相关。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合规政策和流程规定,以确保在违反法律、规则和标准的情形发生时,银行管理人员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
合规是银行业及相关及融机构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合规风险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涉及银行各层次的所有员工,随时、随处都可能会产生合规风险,只有银行管理好自身的合规风险,监管机构的合规性监管才可能有效。就银行而言,违规经营、道德风险是长期困扰和制约银行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源就在于我国的银行业一直没有将合规视为风险管理的一项活动,更没有将合规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源来管理,长期以来合规一直不是银行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因此,银行就要转变观念。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其岗位手册也是一个相关制度和相应做法持续修订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这一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合规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合规能为银行创造价值。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规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多数银行都是重业务拓展,而轻合规管理。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三是重执行层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人员约束。
(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合规管理没有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还没有成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对合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二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目前有的中小银行合规性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合规管理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有的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有的职责不清,出现管理真空。
(三)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合规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有的银行内部缺乏一整套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合规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奖励力度较小,惩罚措施较轻。
三、实施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提高银行业抗风险能力
通过全面引进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实现岗、责、人相匹配,以促进内部相互制衡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使全行风险管理能力与经营发展实现整体协调与匹配,为“平安银行”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合规保障。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是以流程和岗位责任为基础,在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中落实相关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的要求与规定,随流程落实内控,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人员执行力,系统地提升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从而有效解决和纠正在经营中有章不循、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不力而导致的合规失效问题。
(一)要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嵌入合规文化建设。如果银行上下都严格遵守高标准的道德行为准则,那么该银行合规风险的管理是最为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银行的组织文化建设,促使所有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守法律、规则和标准。银行在组建内部的合规部门时,应遵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规定的原则,而合规部门则应支持管理部门推进以职业操守为基础,建设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合规文化,从而促进形成高效的公司治理环境。建立一整套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做事方法;而且在银行内部,要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做到人人合规。所有员工都要有足够的职业谨慎、具有诚信正直的个人品行以及良好的风险意识和行为规范;银行内部要具有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所有员工理所当然要为他从事的职业和所在岗位的工作负责任的氛围,进而逐步形成合规文化,这对于银行有效管理包括合规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至关重要。
(二)要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实行流程程序性嵌入。在流程构造工作中,同步将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嵌入于业务流程的相应环节,以此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约束,确立岗位权威和流程操作的严肃性,引导、约束各层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大力提高每一位员工对具体业务流程操作的合规自律意识、规范操作责任与水平,进而加强流程风险的全程监控和管理。通过各级机构、各业务条线和全行的工作,确保法律、规则、准则和本行规章制度得到有效遵守,使本行避免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和声誉损失;在具体工作中,不仅以防险、查险为要务,更要注重发挥专业所长,从排险角度,对虽存在隐患或瑕疵但具有较高营销价值潜力的具体业务,提出和给予正面的建议、顾问和协助。特别是在合规管理需要与业务发展需要发生冲突时,要按照“风险是否可控、效益是否可测”原则加以处理,帮助业务部门从防范风险、优化方案、整合流程等方面积极加以改进。
(三)构建综合管理体系,提高合规建设水平。构建业务合规制、岗位责任制和守规监督考核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明晰各业务流程中主要操作环节的风险提示、准入条件、限制条件、禁入条件、预警信号、问题与危机处理等基本要求及退出条件等,使合规要求与相关业务线条、运作单元和岗位职责形成映射关系,促进经营运作与管理实现“操作循制度、过程可控制、结果有考核、违规有处罚”,为建立长效的遵章守制工作机制奠定基础。职能管理部门从实践层面上,为合规部门优化本行之“规”提供参考信息和意见,力求在制度的设计环节上,就充分考虑前瞻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消除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对重要制度的实施,还要充分考虑试点工作,并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补充完善,使制度设计既“合规”更具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一、日本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动向
日前,日本银行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特点适时公布了《危机后时代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报告,介绍了2009年6月以后日本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举措和今后监管重点。
(一)避免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新举措
1.本土机构外币融资难问题及应对之道。为了应对客户对外币借款需求的增加,日本金融机构在集团之间、总部和分支之间合理分配资金。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提高了外币流动性的警示级别,加强了总部对外币的集中控制,还通过分散融资对手和融资方式来稳定中长期外币资金来源,通过延长资金期限来减少资产负债错配。为了使用纽约联储提供的定期拍卖工具,日本金融机构还建立了日本政府债券抵押体系。其他外币直接融资措施也相继被采用,如发行外币债券、维护危机时期交易对手关系和进行期限超过一年的货币掉期交易等。
2.外资机构本币融资难问题及应对之道,2008年9月后,日本的外资金融机构面临非担保资金融资困难问题。另外,回购融资大幅减少也加剧了其日元资金紧张的窘境。为应对危机,外资机构提高了海外机构向日本划转资金的数量,增加了日本央行追加信贷工具的运用: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主要是降低了证券投资和反向回购资金投入数量。2009年以后,市场逐步趋稳,短期融资和回购业务有所回升,追加信贷工具使用量减少。但是,外资机构的资金状况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目前仍然对融资持保守态度。当外资金融机构本币资金状况趋紧时,日本央行非现场监管部门为其提供指导,督促其采用保守融资方式,例如通过提高预见性或长期融资来减少日常需要的资金数量。此外,还组织开展方式灵活的现场检查,检点包括应急方案在内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监管重点
1.评估流动性风险状况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近期金融危机表明不同业务类别和经营模式的机构流动性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外汇掉期市场中市场流动性的降低显著影响了外币融资。回购交易过去被认为是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是现在证券公司进行此类担保融资交易时面临较大困难,由于担保资产价格的下降和对交易风险关注程度的提高。一些机构被迫提高了保证金比例或减少了赊账余额。因此,业务的国际化程度和证券关联度、存款和市场融资的比例结构、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大小。要求各机构准确评估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并建立配套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日常融资的稳定性,日本央行将持续检查金融机构是否根据交易内容和融资工具特点减少融资工具和交易对手集中度,有效管理当日流动性。
2.增强金融机构危机后恢复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督促机构积极应对市场压力事件,提高迅速恢复能力。即当存款迅速流失或资金状况迅速恶化时,金融机构需要根据情况采取增加融资或销售资产等积极措施。另外,为了迅速执行这些措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灵活运用变得非常必要,例如加强内部报告和扩大管理范围等措施。金融机构应在平时制定应急方案。同时,预先持有易于变现的资产以便提高流动性压力恢复能力。机构应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决定流动性资产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压力测试。
3.建立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加强全球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已经达成共识。例如,全球范围内的外币交易掉期市场流动性降低已经使许多金融机构面临外币融资困难。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加强海外机构的当地融资能力,建立了不过分依赖集团内部跨境资金流转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日本金融机构中,出于有效使用国内充足日元资金的目的,许多机构使用集团内资金。
4.适当使用监管部门流动性支持。近期的挑战是如何确定金融机构对央行流动性支持的依赖程度。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采取了不同的流动性支持措施,例如扩大金融市场资金拨备和增加美元资金供给。这些措施被认为有助于保障未来融资和减缓市场压力。由于每一措施都具有紧急救助措施的特点,金融机构对其有抵触情绪,害怕损害其声誉。监管部门使用这些措施时十分小心,例如没有披露涉及的金融机构名单等。另外,单个金融机构有必要建立不过分依赖公共资源支持的自主风险管理体系,避免监管部门的流动性支持诱发金融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产生的道德风险。
二、中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比较分析
(一)中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差异
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在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却各有特点和侧重。主要表现在:
1、适用范围不同。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适用于银行、储蓄机构及信用社等所有存款机构,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而农村合作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2、流动性险的定义不同。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强调的是由于金融机构无力或预期无力提供流动性而导致银行财务状况或整体安全与稳健性受到影响的风险。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强涮虽然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并将其细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3、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同,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基本要素都包括: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及高管层的有效监控),完善的风险策略、政策和程序,完善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有效的应急计划。但具体规定却不尽相同。一是公司治理:二是战略、政策和程序:三是压力测试:四是内部控制:五是应急计划。
4.相比于我国流动性管理指引,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额外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担保头寸的管理。银行机构应
持续关注各种类型、各种情况下的担保品头寸状况。二是日间流动性头寸的管理。积极管理日间流动性头寸,以便在正常和压力状况下及时地履行支付结算义务,避免因不能履行义务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流动性资产储备。银行机构应当持有一定量的流动性资产缓冲。其总量依据压力测试、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状况来确定,同时应随时保证资产的可支配性,
5.相比于美国流动性管理政策,我国流动性管理指引额外强调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准确、及时、持续地计量、监测、管控和回报流动性风险状况。二是商业银行应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三是流动性管理方法和技术。对资产、负债流动性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管理作出了细致的规定。四是流动性风险监督管理的原则、监管程序及监管合作。五是附件中介绍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内部预警指标及应急计划内容。
三、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总体平稳发展中亦历经几次较突出的流动性困难,乃至局部性银行危机,按照流动性危机的主要诱因,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体内不良资产积聚下的通货膨胀冲击,以1988年工商银行出现的全国范围的挤兑现象为典型代表。第二阶段表现为90年代中后期“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泡沫经济破灭后小型银行金融机构的集中性关闭,以海南发展银行、全国多家城信社为代表。第三阶段表现为近年来个别银行金融机构或其分支机构因负面信息扩散导致的挤兑事件。尽管并未发生较大规模或较集中性的流动性危机,但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增大,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缩性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的相继实施,使一些地区,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受到严峻考验,充分暴露出流动性风险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局部患加大。吸取中外流动性风险历史经验教训,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随着我国银行业参与市场化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增大,但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我国银行机构整体上对流动性风险危机认识不足,如中长期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逐年增加,而部分银行通过存款活期化的形式降低融资成本,存贷款期限错配愈加严重;金融机构自身国际化程度较低,但走出国门愿望强烈等等,在业务拓展中对流动性风险的忽视、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全球化视野和经验等,都易在国内、国际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因此,督促、引导各银行机构切实提高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已尤为迫切。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已经涵盖了上述日本监管部门的相关策略和具体要点,操作性较强,具体指标和方法更加细致,但部分银行机构存在流动性管理政策、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影响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督促银行机构按照指引的要求,提高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并强化制度执行力,将切实提高其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其持续稳健运行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健全有序协调的运行机制。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护体系之间职责明晰、有序协调的运行机制是构筑有效金融安全网的核心,金融市场和创新技术越是发展越是需要更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存在制度上的模糊性。相对粗放的救助管理模式固化了商业银行对支付危机由政府担保的预期,进而弱化了其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尽管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发挥提高问题机构处置程序可信度及保护个人存款者利益的功能,但也可能会弱化市场原则,助长高风险金融机构及其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丰富了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同时,也使银行的融资渠道、业务模式、资产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流动性风险的来源、集聚和爆发路径更趋复杂,因此,更加稳健、严厉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既是应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务丰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晟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此外,建立全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2009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并组织全球银行业进行定量影响测算,致力于进一步提高跨国银行应对跨境流动性压力的能力,增强流动性风险跨境监管的一致性。日本银行业的具体实践进一步证明了全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趋紧密,在此情况下,各银行机构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增强全球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三)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一致性,审慎考虑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对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通过设置流动性缓冲区、限制流动性扩张速度以及强化压力测试,实施动态监控,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一致性。资金跨境流动、业务全球延伸,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传递的渠道和形式更趋多元化和难以预测,经济周期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加大,货币政策和央行流动性供给应更多地考虑建立风险承担机制并与金融失衡相关联,防范应对不足或退出太晚招致更深层次的脆弱性。在微观监管层面,应通过包括提高最低资本要求、动态监测和设置最低流动性比率等建立适度的流动性缓冲区,放慢“冒险性”建设和过度扩张速度,同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错配应充分考虑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压力情景,尤其要控制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长期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