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联想 直观 构词 谜语

牛津初中英语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素材,假如不能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词汇总量,那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可见,词汇量的多少和英语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的,正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里弗(River)指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英语的关键,如果缺乏词汇,那就就不能将所学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意念运用自如。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效率,并初见成效,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巧妙联想,活学活用

联想教学法是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形象法、合成法和派生法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此法比较适合一个新的单元或一节新课的导入,当教师展示这个单元或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主题)时,学生的表现会异常活跃,他们根据主题联想单词,学生脑海中的的旧词和新词蜂拥而至,既巩固、复习了旧词,又对新词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例如:我在执教8A Unit 4 “Wild Animals” 时,就先提出问题: “What words can you think of when I say ‘Giant Panda’?” 接着让学生在三分钟内把想到的单词写在纸上,力争多多益善。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优秀的学生完成了接近二十个新词,思维活跃的学生甚至多达三十个,最少的学生也可完成八个,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的丰满硕果,具体联想到的单词如下: white, bear, fat, black, zoo, strong, forest, bamboo shoot, bamboo,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slowly, protect, wild animal, rare, die, fur, dangerous (in danger), hunter, quiet, peaceful等。在这个联想的过程中,虽然各个层次的学生联想到到的单词存在较大差异,但已经高效发挥也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少数底子薄弱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会轻松愉快的学到一些新的非常实用的单词,诸如:高山(mountain),竹笋(bamboo shoot),稀有的(rare),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等等,这些学生对上述新词记忆牢固,长久不忘。

2. 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所谓直观教学就是教师适当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以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有关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比较适合直观教学法。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先用左手举起一只苹果,并设问: “What’s this? It’s an apple.” 接着再用右手举起两个苹果后提问学生: “What are these? They are apples.” 在我自问自答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学生答,如此反复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apple这个单词的词性和单复数,而且还在实际运用时游刃有余,琅琅上口。最后我把手中的苹果全部教师奖励给学生,把课堂推向到。因此,那课堂气氛就更好,从而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应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学法,不仅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节约时间,效果显著。

3. 驾驭构词,巩固单词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掌握词汇的构成规则,才能更有效的理解和记忆单词,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合成词、派生词等总结和记忆单词,而且根据所学的词汇构词方法来猜测、判断单词,从而更能轻松的学好单词。譬如:sad (adj.)―sadness (n),让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举出通类词: ill―illness, sick―sickness, dark―darkness, kind―kindness等,让学生自主归纳出 “adj.” + “-ness” “n”;再如,当加上“-er” 后缀构成表示人的名词,诸如: sing―singer, work―worker等, 如此的单词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为继续学好英语夯实基础。

4. 巧用谜语,提高效率

猜谜语是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在词汇教学中合理渗透谜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牢牢记住单词,有利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然而,有些教师认为猜谜语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的,他们没有真正体会到巧用谜语的甜头。实践证明:有些单词采用谜语形式让学生猜测,会达到意外的收获。例如: ①What has four legs but only one foot? (A bed.) ②What has a bed but never sleeps, a mouth but never speaks? (A river.) ③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A pear.) 等谜语都是通俗易懂的,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无定法,妙在有效。作为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教师必需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认真分析、总结学生学习英语词汇过程中的存在问题,针锋相对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打造丰富多彩的高效词汇教学模式不懈努力。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班班通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战。我国已经确立了经济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教育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目标。而基础教育“双基”目标的巩固、扩展与提高,及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与推广,都有赖于学校信息化的有效推进。有人说,“班班通”的使用给中小学带来的是又一次的课堂教学革命,这话一点也不假。现在,大多数中小学“班班通”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课堂教学,收效颇大,而中小学“班班通”的主要功能也体现了这一点。

一、“班班通”的使用,促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提高。

“班班通”的开通,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普及,而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从目前来看,各校学生的多媒体和网络学习意识在课堂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大型视频投影器和电子交互白板的配备也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投影屏幕让每一个同学都看得清所学内容;作业直接被展现,进行讲评,简单方便;图像被投放来欣赏,一目了然;视频被展播,直观形象。据调查,上课之前许多中小学学生总是非常关心是否用“班班通”设备,而都期盼着用“班班通”设备,他们也都认为,使用“班班通”上课,不知不觉就学到了东西。

二、班班通的使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虽然有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它更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答案是权威性的,教师在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学生几乎都依赖于老师,这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学校建成了“班班通”以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随时可以上网了解这种信息、掌握各种知识。这时,教师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的信条正在受到冲击,“生不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生”的现实,促使教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奋起直追,不断充电;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师生共同利用网络工具寻求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多地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其功能,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中小学“班班通”的使用效益,需要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的研究中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充分发挥“班班通”的各种功能,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取得突飞猛进地提升,基础教育改革必得以突破。

参考文献:

[1]吴忠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2)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第3篇

(一)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远离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国《教育学》教材有200多种,所有的教材有关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德育智体美劳、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班级管理等传统理论内容均占据了大量课程内容,高师教育学课程内容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教材的编写大都采用演绎法,先有许多概念和原理,然后进行推演,强调学科内容的逻辑系统性,适合教师讲授和学生记诵,但忽视教育实践现状与实践研究。“长期以来,宏大叙事的教育学话语掩盖了教育起源于生活世界的事实,鲜活的教育世界尚未真正进入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我们的教材习惯于用科学概念来描述教育,遮蔽了教育的本来面目,即忘记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存在。尽管许多有使命感的大学教师力图通过案例教学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范生疏远公共教育学的现状。”师范生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教育情境。调研、把握教育现象与问题,是教育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前提。教育学课程往往忽视实践探索,不能以调查研究所得的大量真实数据和真实案例把脉当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某些教材呈现的一些案例往往也远离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课程内容缺乏真实而坚实的实践支撑。

(二)课程实施重预设,轻生成和体验,缺乏开放性教育学课程实施常常停留于仅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显性的结论性知识的层面,而不注重对学生实践智慧发展能够产生根本性影响的隐性知识、实践知识的构建,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知识,不需实践也不需体验通过听听背背学到一些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只能、也只为解决考试之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未有所撼动,对学生未来的教育实践意义甚微。有些教师实施课程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但通常是:教师呈现一个个案例,然后围绕案例的主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运用相关教育学原理进行思考回答。如此的设计,只是就“问题”而论“教育实践”,而不是就“案例”体验“教育实践”,学生读着案例,思考着答案,收获的是相关理论知识和思维训练,而不能获得教育实践体验,案例教学未能体现教育实践的真谛和蕴意。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基本在高师院校的课堂,以课本、以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开放性。总之,目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还是基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工具层次的“知识中心”模式,课程实施中缺乏活动体验。学生的认知停留于书本知识,没有或者不能进行亲身实践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知识传授,但学生失去的是过程、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和对未来教育、教学生活的感悟。

(三)课程评价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全面性、预见性多数院校教育学课程评价实施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中填空题、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赋分比例较高,即使是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往往测试的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思辨,学生往往只需记忆教材知识点就可得高分,然而这种高分对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时的态度、情感、行为缺乏预见性。这种看似公正、科学的评价忽视了教育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实践性、复杂性,把学生未来的教育生活世界知识化、书本化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课程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狭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以上现状造成学生饱学教育学而不能解决来源于教育实践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情境中的一系列实际复杂问题,很多初任教师反应当他们开始正式教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在职前教师教育中没有做好充分应对准备的问题情境,面对着极其复杂的教学场景,常常会发现自己似乎置身于一片“沼泽似的低谷”中,以至于会受到强烈的“现实震撼”。“真正核心的是教师的实践本身,通过实践形成的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智慧,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它必须考虑到在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与决定,它根据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发生改变,它关注各种特别事件,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目标。”实践智慧视野里的教育学所需要的课程设计应该是一种基于教育理论、走出教育理论、基于课堂教学、走出课堂教学、面向中小学教育实践,融入真实教育情境的课程设计。其主要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学生实践智慧,初步实现学生的知与行的统一。

二、教师实践智慧视野里的教育学的构建

(一)强调生成性、表现性三维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从理论上说,课程目标设计应科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这样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教育学课程目标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性、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现状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将目标的设计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时,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表述。使课程目标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三维目标的实质就是改变“主知主义”的课程传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注重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行的共生共长。教师的实践与对实践的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源泉,但教师的实践与对实践的反思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实践智慧的培养不能忽视教育理论的作用。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从教育主体看,它要求教师在经验和公共教育理论之间有意识地建构合理的个人教育理论;从教育过程看,它要求教师把课程文本当作师生进行理解的“引子”,在师生已有前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共有知识,发展共享理解。据此,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掌握教育方法与技能,养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底蕴。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打破对教育常规的过分依赖;其次要树立在教育情景中反思的意识;再次要确立更具弹性的新教育常规。据此,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让学生亲历过程,体验教育现实,培养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的能力与习惯。教师拥有教育理论知识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以形成实践智慧,“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实践智慧强调教师对教育道德品性的彰显。据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强调学生对教育的自我体验,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与热爱之情,形成卓越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教育实践观。教育学每一单元、每一课的课程目标应强调课程三维目标的生成性和表现性,因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是变化的、难以预测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施课程、发展课程、评价课程。“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

(二)课程内容体系应加强案例研究,突出情境体验,密切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实践的操练是培养师范生实践智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教育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却无法直接用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无法预测教育情境。实践智慧的生成需要学生对教育、教学情境的认知和思考。因此,课程设计应突出情境体验。体验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受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狄尔泰(W.Dilthey)认为,自然的各种关联可依据可实证的事实加以说明,人的内心生活的各种关联只能在其对整体的理解中演示[10]2。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教育学教材应精选出案例材料。郑金洲认为:“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1]7案例是从具体的教育情景中选出的真实的事例,每一个事例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这些真实的情境与学生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活世界具有真实的联系,富有实践意义,其中存在着问题及其解决,都来自于实践的、服务实践。学生通过感知这些事例,如同进人特定的情景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与案例中的“现实”对接起来,学生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而是对实践有了明晰的体验。案例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案例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使用,能够有效地将多种课程资源启用起来。学生通过案例去探索其背后的教育理论,能主动构建一个与未来教育、教学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理论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学生实践智慧形成的理论基石。

(三)课程实施要强调与中小学的合作,注重活动体验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说:“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先进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放在教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实现。”为了儿童”的课程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大学不能完全提供这个特殊的环境,基础教育则为师范教育提供真实的实践场域。在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论述中,舒尔曼和佐藤学等学者在强调实践智慧的个体性之外,也指出合作或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中的作用。据此,教育课程的实施要力争建立大中小学合作制度。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创设了教育学教学的实践场域,可以让学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中,解放学生的感官,发挥学生的潜能,获得教育体验,升华教育教学情感,提升实践行为,养成学生的实践智慧。

(四)课程评价强调过程,强调情境《教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在于此。要“提倡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让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教学的真实性教育和基于胜任能力的教育。…与此相应,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应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课程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行多元的标准,应该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感知、记忆,更要关注其理解、运用的程度及“表现”状态。因此,评价应提供知识应用的具体环境,要求评定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真实性、情景性,考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体验思维过程以便于学生能形成对现实教育活动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学生对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

三、教师实践智慧视野里《教育学》课程运行的条件

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教育学》课程的良好运行,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一)打造“双师制”教师队伍目前,相当数量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难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根据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影响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双师制”,给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两种类型的教师,一个是教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导师,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侧重于提升学生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另一个可以聘请既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些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第一线的校长、名师和名家,做兼职教师,他们能在培养过程中展示当代教育实践问题,为教育学课程注入实践的活力,弥补大学教师长期远离基础教育实践的缺失。实行“双师制”,要制定相关制度,使双师明确各自应负的责任与权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培养出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教师。

(二)学校建立科学的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学校应重视公共《教育学》课程在未来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根据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实践智慧形成的规律、教育学课程目标,调整、完善《教育学》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体系。首先,课程管理要确立以学生实践智慧发展为本的原则,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其次,课程实施管理应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上课、辅导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要给教师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实践智慧培养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环境的实践性,让教师尽显生命的不同精彩;再次,建立一套能激发教师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实践智慧的《教育学》教与学的评价体系。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信息资源;设置情境;优化课堂

信息化发展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科学的办学行为和课堂模式,它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并能有效与语文阅读训练环节融合,不但能优化语文阅读训练过程,还能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效果。中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化,乃是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建构的需要,是语文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融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体地位的课程模式,已成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建构的有效对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如期高效完成,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又能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发展目标。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语文阅读训练教学实践,既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利于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益。传统教学想从诸渠道广泛阅读人文信息是很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可更好地启迪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吸纳语文信息的采撷能力,日益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乐趣。现在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资源,有益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良好语文阅读环境的营造,有益于关注语文阅读学习信息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益于关注语文阅读的广泛积累和整体感知,更有益于关注学生语文阅读的实践体验和自主探究。

中小学智慧教育课堂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国教师教育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不足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效果。

一、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结构特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可以概括地划分为基础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三大类。其中基础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等(包括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应用网络搜集信息的技能、使用教学软件技能等),这些技能是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是指所教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如理化专业师范生的演示实验技能等,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演算技能、数学符号书写技能、数学作图技能等,生物专业师范生的解剖和制作标本的技能等;教育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育技能、教研技能。其中教学技能包括教材分析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含使用教学媒体技能)、说课技能、指导课外活动技能等,教育技能主要包括班级管理技能、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与交流技能等;教研技能主要包括教育调研技能、实践反思技能和毕业论文撰写技能等。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多项职业技能合理的安排形成的有机联系的训练体系,不是开设几门课程所能解决,是贯穿于高师院校教学的全过程的一种训练活动,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体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在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

(一)技能训练缺乏系统性,各项技能训练效果差异大

对简单、容易操作的技能训练工作落实得好一些,而对操作过程复杂的技能训练项目落实得相对较差。比如“三笔字”、普通话是师范生接受的主要的技能训练内容,训练与考核机制完善,并列人学校课程计划。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中最主要的技能,它的训练应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更需系统训练。但这些技能的形成与个人的实践知识、内隐知识、个人价值向度、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实践性和个体性,这种实践性知识本质上是结构不良的知识。因此,教育教学技能的是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中培养难度大、训练过程复杂的“高耗低效”的训练项目。训练上缺乏统一的要求,管理上随意性大,往往导致训练过程的不规范、难监控、训练实效低等问题,致使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多数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技能不作硬性要求,不单独进行训练,一般只是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进行简单的训练。这势必导致学生学科专业技能不巩固、不扎实,使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从师任教过程中表现不出良好的专业示范性特点。

教师能力“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缺少任何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都将直接影响教师能力的质量、水平及其发挥。”只有对师范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才能形成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整合效应,师范生才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缺乏系统化的技能训练和各项职业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势必导致师范生专业素养上的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影响师范生培养质量。

(二)对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低,训练环节薄弱

自我国开始兴办师范教育起,就一直存在着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而这种观念之争反映在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计划上,就是课程门类和学时上的孰多孰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课程学分数一般在150一170左右,理论课程学时数一般在2500一2800左右。师范教育在与综合性大学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使二者难以得到有效的兼顾,任何一个方面的加强都将可能意味着另一个方面的削弱和牺牲。

我国高师院校学科专业体系是从培养中小学学科教师出发建立的,以文理门类的学科专业分类为依据,学科专业的主流地位使得现实中教师教育往往强调学科专业而忽视教育专业。“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不足10%,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英国为25 % ,德国为30%,法国为20%。两相比较,足见我过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薄弱。”教育课程体系单薄、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使得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缺少充分的理论支撑和训练时间保证。

技能是通过知识学习或专项训练掌握某项专门技术,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形成需要以充分的训练时间来保证。课内紧张的学时使高师院校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开设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从课外训练情况看:学生除了完成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外,有的学生要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有的学生要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等,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宝贵,很难安排大量规定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除规定时间外,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而且一些学生认为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练习态度不认真,练习过程敷衍了事,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无论从训练的规范性、系统性,还是练习的时间及学生练习的主动性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在高师院校,学术性的强势声音一直把职业技能视为简单机械训练的小儿科,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技术熟练者”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向“反思实践者”范式转变,反思实践、实践性知识、实践智慧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一些人便认为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已经成为过时的做法,不敢过多地提及和强调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的作用,非此即彼的极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使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受到了冷落。“教师的专业发展乃是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过程,这是一种寻求教师的‘人格化’‘个性化’和‘文化化’的过程,而‘技术化’的要害就在于否定了这种过程。认知与技能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过分偏重则可能导致教师沦为教育技术人员。”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过分偏重“技术化”的教师培养倾向,关注教师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但技能训练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技能训练与反思实践之间应该是基础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很难想象一个技能水平低、实践操作能力差的师范生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有出色的表现。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不是“过分偏重”,而是严重欠缺!

(三)训练形式相对孤立,训练过程缺乏有机整合

首先表现为技能训练缺乏统筹考虑。各高师院校一般采取的都是相互孤立的分项训练,各项技能训练基本上是互不联系,没有把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形成看作是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机系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只是各单项技能的简单组合,技能训练缺乏有机的整合。比如,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能培养上,注重了技术性知识的培养,却缺少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等实际技能的整合性培养。教育实习前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活动一般只是结合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和微格教学训练来进行,其它教育类课程更多的是偏重一般理论的讲解,不进行或较少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不能形成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合力作用。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但多数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前只是在最后一个学年进行为期8周左右的实习,没有把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始终,不利于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在综合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地发展。师范生实习前哪些方面的技能已经合格,是否具备了进行教育实习的基本条件,一般没有明确的要求,实习过程中大多也只是凭经验、印象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实习结果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整合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很多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人高师课程计划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能成为高师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是各师范专业自主性的一种行为,没有学分的规定,缺乏时间的保证。软性的要求,学生积极性调动困难,使训练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其次表现为学科课程对职业技能训练的支撑作用不强。学科课程是职业技能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就会变成一种缺乏指导的盲目活动。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上学科专业性、学术性的课程偏多,教师职业性、师范性的课程偏少,技能类课程学时偏少,课程安排上对学生技能形成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学科课程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一、二个学期就结束了,而技能训练往往需要经过几个学期的课外训练,由于相关课程学习已经结束,技能训练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生课外自主性的训练为主,训练过程中往往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影响训练效果。有的技能训练项目与课内学习内容的依存关系较低或找不到相关的支撑课程。比如,作为对学生书面语言技能培养的支撑课程《大学语文》主要以文学作品学习为主,在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学生的书面表达技能(常用文体写作技能)往往难以得到系统有效的培养和训练。课程支撑作用薄弱和松散的依存关系给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不强

首先表现在高师院校教师缺乏“师范性”意识,重学科专业轻教育专业,重理论学习轻联系实际,重知识传输轻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其次表现在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不过关,课堂教学“示范性”差;再次表现为教师对中小学教学实际情况不了解,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的能力不强。教育类课程理论教学脱离中小学实际,一些教学法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规范的教学示范,学生在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其他各科教师缺乏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教育实习。

(五)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与实习基地合作关系松散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综合应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实践智慧、缄默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起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环节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教育实习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教育实习一般集中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为期8周左右。去掉实习前准备训练和实习后的总结,还有6周左右的在实习学校的实习时间。进人实习学校第一、二周一般是熟悉中小学教学常规,做好试讲准备,真正的教学实习时间只有4一5周,上课时数一般在8一12节左右,组织学生活动1 -2次。这种短而集中的实习安排,由于学生缺少实习的经验,进人实习状态的适应期相对较长,一般至少需要2周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初步了解实习环境。当实习生还没有来得及对学校生活和教师角色有较全面体验,对教育教学活动有较深刻的反思,初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实习活动就结束了,实习过程中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也难以采取措施加以弥补。

2.与实习基地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双赢的合作机制。以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关系多是建立在教育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单边性、临时性、随意性,双方的合作缺乏互惠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这种单方面的实习活动往往被实习学校认为是一种临时性的任务,没有成为实习学校必须很好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小学对实习生教学能力往往缺乏足够的信任,加上实习过程对实习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实习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工作上表现得不积极、敷衍,影响实习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实施策略

(一)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师教育双专业特色

教育课程体系单薄、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和实践锻炼机会少,严重地制约着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比重应由占总学时不足10%提高到25 % - 30%左右为宜。在课程设置上,应改变教育类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老三门”为主的课程设置格局,增加课程门类,拓展课程深度,延长实习时间,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以往短而集中的单一性教育实践活动方式,采取阶段性与延续性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方式,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使教育实践过程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而且是师范生各项职业技能在不断联结、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获得综合性发展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上存在的“窄、杂、空、旧”的问题,融人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新要求,增加实用性强、实践指导作用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性内容,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特色,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依托学科课程,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认知目标与能力目标是高师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只有与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才能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在职业技能训练方案的制订上,要注意避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标准不统一、“两张皮”的现象。可以从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关系为出发点,选择技能训练项目,确立依托课程,安排负责教师,确定实践学分。由所依托学科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制订各单项技能的训练大纲,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要求、训练学期、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学期等。在管理模式上,应将职业技能训练纳人课程计划,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管理,既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有效落实,又使认知与实践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多、体系结构庞大,因此组织管理困难、训练过程不易监控,组织实施不当,往往容易使训练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形成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充分调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才能把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在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专长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将技能训练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专项技能竞赛活动等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专长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个性化发展;处理好技能训练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关系,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成长有机结合,防止过分的“技术化”倾向。

(三)加强高师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突出高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

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教师首先应该是专家,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作为高师院校教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能力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给学生作出表率和示范,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加强高师课堂教学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高师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突出教师的师表作用,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师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专门机构,基础教育一线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出口和就业市场。高师院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动态,熟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才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进行联系,更加自觉地以自身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应加强对教育技能类课程师资的培养,通过到中小学实践锻炼、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等形式,培育中小学教育专家式师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式、示范式、实践指导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育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优势互补的作用,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合作开展技能类课程教学的方式,分工协作,教学任务各有侧重,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和实践训练的针对性。

(四)开展全程式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职业技能的整合与提高

高师院校的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各学期安排的见习、研习、演习、实习、教育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及课内外职业技能训练等所有培养师范生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高师教育实践课程是一个全程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促进、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统整发展的过程,是“以实践课统整学科课,以学科课渗透实践课。实践课是学科课的统整平台,学科课是实践课的延伸与提升。”因此,必须把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在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贯穿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全学程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的顺序,确定各学期教育实践活动的技能训练重点,使师范生关于教师教育的理性认知和实践技能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不断提高,促进师范生教育智慧不断发展。

(五)与实习基地建立多元化、互惠共底的合作机制

临床的实践环境是构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平台,是帮助师范生获得实践体验,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必要基础,是促进师范生职业技能综合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实习基地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起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松散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合作缺乏互惠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是影响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