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体现“预防为主”,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水平,切实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从除“隐患”着手,将隐患消灭在萌牙状态,全面全过程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使生产现场人、机、物、料、环,管理诸系统实现最佳匹配,确保实习教学安全、有序进行。现根据江铜集团有关精神,借鉴校办工厂的经验,结合实训基地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无隐患管理的范围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l、实习、生产者的违章作业。

    a、违反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及有关规定。

    b、违反学校及工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及有关规定。

    c、违反本工种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与动作标准。

    2、管理者违章指挥。

    a、指派未取得操作证资格的学生、人员上岗作业。

    b、不执行危险作业申报监护制度,擅自决定进行危险作业,不顾安全准备工作,强行提前作业。

    c、对实习作业中的违章、违纪现象不制止;对实习现场隐患不及时整改。

    d、要求学生使用无安全保障的设备及工具或进入无安全保障的危险场所,或强令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装置等。

 e、强令身心有病的学生担任力所不及的作业,或者对处于危险状态学生不认真组织救援。

 f、实习管理者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不具备指挥生产的能力,而在指挥生产时凭个人想象蛮干。

   g、强令超限度运行设备。

  3、实习者、管理者违反劳动纪律。

    a、擅自代岗、离岗、睡岗。

    b、干私活,擅自开动机器、设备等。

    c、带小孩上班或擅自带亲友进人生产现场。

    d、工作现场嬉戏、打闹、追逐。

    e、协助作业时,不认真配合。

    f、担任监护时不坚持职守。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实习现场设施、设备无醒目安全标志。

    (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不齐全可靠。

    (三)实习现场及作业点未实行定置管理。各种物料堆放、设备安装停靠、工器具摆放不整齐、平稳、可靠;垃圾、碎屑、废油、废物等未及时清理干净;现场无安全通道或通道不畅通。

   (四)电气线路、开关、插座、动力、照明箱使用不规范,绝缘接地不完好可靠;各元器件与线路连接不可靠,严重发热或烧损;电气设备接地不好,架空线路不规范。超负荷运行动力设备。

  (五)物料运输、提升设备无安全停靠设施、断绳(带)保护、停靠栏杆、安全门、上下限位、断电开关、事故开关、通讯信号装置。

     (六)实习现场各种坑、洞、沟、池、轮、轴、台无可靠的盖板、护罩、栏杆、护沿等防护措施。

     (七)实习现场通风设备不完善,产尘、产毒、噪声超标等点无治理及防护措施。

     (八)实习现场防雷击设施、消防设备、设施不齐全。

     (九)各种设备、管道、设施、阀门不清洁,有跑、冒、滴、漏现象。

     (十)实习现场、通道、楼梯无充足照明,照明线路、开关灯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十一)实习现场不符合防洪渡汛要求。

     (十二)实验室、化验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十三)工作现场零乱,不整齐、不清洁、不卫生。

     (十四)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三、安全管理措施、规定不完善

    (一)各教研室(组)现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标准不健全、不完善,或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不严格、不规范。

    (二)与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不相符或有抵触。

    (三)对校及工厂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规程等不执行或执行不严。

    (四)对新建、改建、扩建、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不及时建立科学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规定或措施、规定无可操作性。

    (五)对新增工种、岗位未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程等。

    (六)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责任状签订不合规范。

    四、无隐患管理的措施

    l、坚持检查制度

    a、定期检查:教务科每月组织由教研室、教研组有关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教研室要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教务科要做好日检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

    b、专业性检查:由教务科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踩场所进行检查,如易燃易爆场所、交通、消防、电气、设备(起重、压力容器)检查等。

 c、季节性检查:由教务科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根据季节特点,为保护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防暑降温、秋冬季防火、防寒等。

 2、加强考核手段

    a、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考核标准:100———300元/次。

    h、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考核标准:100———300元/次。

    c、对管理上的问题考核标准:200———600元/次。

    d、对教研室第一责任人的考核: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责任部门第一责任人予以黄牌警告:

    I:各教研组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出三个隐患(含)以上的;

    Ⅱ:各教研组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出隐患的考核结果汇总超过500元(含)或年终累计超过2300元(含)的;

    Ⅲ: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责任未层层落实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责任教研室第一责任人予以低聘:

    I: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一次查出六个隐患(含)以上的;

    Ⅱ: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的:

    Ⅲ: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一次的事故隐患(除登记上报同意备案外)未及时整改的:

    Ⅳ、各部门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隐患的考核结果汇总超过1000元(含)或年终累计超过50O0元(含)的;

    Ⅴ:经校或教务科已查出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责任未层层分解落实,再次安全检查仍未签订责任状责任未分解落实的:

    Ⅵ:隐瞒事故不报的;

    Ⅶ:被两次黄牌警告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予以解聘:

  I:经校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两次(含)以上的事故隐患(除登记上报同意备案外),仍未落实整改的;

    Ⅱ:经校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的事故隐患(除登记上报同意备案外)因未及时落实整改导致发生事故的;

    Ⅲ:经校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管理者严重违章指挥,严重违反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及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规定的;

    Ⅳ:低聘期间被黄牌警告的;

    五、无隐患管理的考核程序

    (一)教务科每次安全检查后均下发《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通报》和《无隐患管理检查考核汇总表》。

    (二)当某个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达到黄牌警告条件时,工厂检查组将提请教务科办公会批准下达黄牌警告通知。

    (三)当某个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达到低聘或解聘条件时,教务科检查组将历次安全检查汇总材料提交学校党政联席会进行讨论,适时形文给予低聘或解聘。

  五、其他事项

    (一)各单位在自查中发现的隐患而自己无能力整改或短期不能整改完毕时,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报教务科。

    (二)凡不在考核范围内的(如事故、创建等)按学校其它文件执行,考核金额不列入此汇总金额中。

    (三)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教务科。

 

附件1:实习教师安全责任状

附件2:安全隐患通知书

附件3:安全隐患整改报告单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考试;实践

高校考试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学生作弊、教师泄题等不良现象,高校注重考试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了考试工作条例,组建专职监考队伍,成立了由校、院(系、部)领导、机关干部组成的巡考队伍,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考试组织、命题、评卷、考分登记等涉及考试工作的各个方面及考试运行的各个环节,以此来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考试环境,做到以考风促教风,以考风促学风,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作为地方医学院教务工作者,主要是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结合学校考试工作的实施情况,来谈谈医学院校在制定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1.加强考试工作的领导

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每学期末两周,高校专门规定为考试时间。因此,很多高校专门建立学校考试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考试管理工作。从目前高校考试工作实践来看,基本上都是实行校、院(系)两级主考制度。校级主考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负责全校的考试工作,教务处处长协助校级主考负责考试的安排、实施和考试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院(系)级主考由各院(系)院长(主任)担任,负责本院(系)考试工作,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协助院(系)主考做好本院(系)的考试管理工作。

2.考试试卷的命题要求

一般来说,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各个院系各专业教学计划所开课程,教师必须通过考试(查)形式给定学生成绩,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查)获取学分。必修课程、限选课程的考试(查)原则上以书面试卷的形式进行。以其它形式进行的考试(查),须报任课教师所在院(系)和教务处批准。

各院(系)应建立和完善试题库,试卷应由任相应课程、具有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题,命题时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试题加以控制,从试题的题型、题量、认知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和试题在考试范围内的合理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以保证试卷质量。试题库中的试题应由相应系(教研室)主任对其进行严格把关,如出现试题(卷)质量问题,先追究系(教研室)主任责任,然后再追究其他相关人员责任。

3.考试审批程序

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安排总表以外的课程),主讲教师到本人所在院(系)填写考试审批表,经系(教研室)主任、学生所属院(系)领导签署意见后,到教务处教务科办理考场借用手续。办完考试审批手续后,将考试审批表一份送交教务科备案,另一份送交学生所属院(系)用于安排监考教师。

4.考试试卷的制印

各类考试试卷,统一按教务处规定的模板进行制印,不得随意设计。试卷的印刷工作由印刷厂按院(系)和教务处指定的时间进行,要按要求印足试卷数量,印刷厂要严格保密制度,要安排专人负责试卷的签收、印刷、装订、保管、签领等工作,相邻两道工序之间应有严格的交接手续。各工序中出现的废卷应在下班前予以彻底销毁,防止试卷流失。对造成试卷流失、试题内容泄露的,根据事故情节轻重追究其责任。

5.考试考场管理

为做好考试工作,高校组建专职监考队伍,成立了由校、院(系、部)领导、机关干部组成的巡考队伍,督查考试情况,规范监考工作。

目前,高校都是实习考场主考老师负责制。主考教师于考前40分钟到院(系)教学秘书处领取试卷,同时领取考场报告单。考试过程中,主考教师不得远离考场,以确保能够及时说明或处理试卷上的印刷错误或其它问题。

监考教师须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考场,严格按照监考守则履行监考职责,对不严格按照监考守则进行监考的教师,将依据教学事故及差错的认定和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监考教师须认真填写考场报告单,在考场报告单里对考场中发生的学生违纪情况要进行详细描述。对夹带纸条、用通讯工具等作弊的学生,一定要收缴证据,以便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违纪处理。

教务处根据考试规模,有计划的安排中层领导干部进行考试巡视。巡视任务主要包括检查监考教师到位情况、履行监考职责情况和考场秩序等几个方面,同时协同教务处处理和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同时,学生所在院(系)和主讲教师所在院(系)也要安排有关人员对相关考试进行巡视。

6.考试成绩的评判

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要将试卷和一份考场报告单一起送交主考教师所在院(系),其所在院(系)要组织专人对试卷作密封等处理,而后通知主考教师所在系(教研室)组织教师在指定地点批阅试卷,统考课程由院(系)组织教师采取流水作业方式统一评分。每份试卷阅卷后,要将所有大题的得分和累计总分填在试卷首页相应题号得分和总分的方框内,并在核分人签名处签名。

参考文献:

[1]周清明. 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2]刘昕,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1.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主要由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督导部门负责,虽然在教学管理方面各有侧重,但都要通过对教学的教务安排与管理和对教学工作的督导与评价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这些部门首先必须为保证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查标准,做到考核有指标、分析有根据。其次,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时掌握各教学部门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及执行情况。再次,要经常与其他教学科室沟通联系,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网络,扩大教学质量管理信息源,增加信息量。最后,要建立质量管理档案,把各种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教籍材料、学籍材料等,进行搜集、整理、储存,为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有备可查、有据可考、有根可寻、有题可研的教学管理材料。

2.全面发挥教学部门的教与管双重功能,实现教与管的有机结合

教学部门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组织实施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教学质量管理的作用。要全面发挥教学部门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发挥三个教学群体的作用。一是要发挥教学部门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业务管理与指导作用,确实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既要指导教学工作,又要对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管理;既要布置教学任务,又要检查教学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二是要发挥学科教研室(组)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骨干作用。首先,从学科教研室(组)教师的知识结构上看,它一般由同类学科或邻近学科的教师组成,具有成员的学科知识类型趋同的特点,而教研室(组)负责人作为学科带头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处于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线。其次,从教研室(组)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层次上看,它不仅是实施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组织,而且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基层机构,处于教学与管理的最前沿,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状况,抓教学质量管理不注意发挥教研室(组)的基础作用,就会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落空。最后,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直接作用。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第一实施者,同时也应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教与管第一实施者的地位,是由其本职工作的最前卫性决定的,可以说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如果没有第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将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所以,学校要向教师经常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教育,实施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坚决纠正教学质量管理与己无关的观点,树立全员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形成抓教学质量管理从本人做起、从本学科着手、从本堂课开始,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到每位教师身上,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从教学环节抓起,使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

教学过程,如果从教学环节上考虑,是教与学的同步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过程。从教师教的过程看,一般有备课、讲课、辅导三个基本环节;从学生学的方面看,一般有预习、听课、复习三个基本环节。教师的教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学的各个环节要相互对位、了解。因此,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同步运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备课环节与学生的预习环节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听课中才能带着问题学习,而不会因课前不预习而导致头脑一片空白,教师的讲授也不会因课前不了解学生而出现无的放矢,基本做到课堂讲授能首先把握学生在预习中存留的难点和疑点,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讲课与听课做到有机配合。把教师的辅导环节和学生的复习环节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所以教学质量管理不仅要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还要检查教师的备课环节和辅导答疑环节,同时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了解来掌握教学质量情况。只有将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才能避免管理上出现漏洞,才能及时发现教学质量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化

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无规章则无管理,无管理则无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对稳定教学秩序、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从教学全过程入手,要逐步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学听评课制度、教师业务综合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等;在学的方面,从学生学的全过程开始,逐步建立一系列的学习考核评价制度等。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依制管理,科学评价,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5.实施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保证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

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做到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公正,必须采取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多以教学管理者的直观和经验为标准,以定性为主。对教师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也只能用“好”“较好”“一般”“较差”等定性评价的评语来表示。由于没有较为科学的数量指标,再加上主观随意性、片面性、局限性较强,因此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可信度不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将对教学质量的分析从传统的单一的定性分析过渡到较为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基本做法是,首先设计出教学质量评价的量比表,规定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拟出区别度的标准。根据各个项目在教学中的地位赋予权重,同时对不同的参评人员在综合评价中给出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从而构成多层次的权重矩阵。各方面各层次的参评人员按要求认真填表后,就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评判矩阵,并以此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复核,就可以得出定量评价数据,再对定量评价数据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定量综合评价的结果。由于定量综合评价的标准综合性强,而且参评人员面广也具有综合性。所以定量综合评价得出的数据基本上是准确的,评价结果所反映的状况较为接近客观实际。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基本上体现了教学质量评价所要求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是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6.学生具有教学质量反映功能,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合力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同样教学质量管理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工作。不应当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学管理的对象,而应该同时把学生看成是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组织机构上,要发挥学生会的学习部、班委会学习委员、各学科的课代表等在参与教学管理上的积极作用。在观念上要经常向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方面的教育活动,使之有深刻的认识。在参与形式上,要经常召开有学生参加的教学质量管理座谈会,或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教学质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人人遵守学习纪律,努力完成作业,高度重视学习质量,逐步克服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无兴趣,纪律上缺乏约束力、散漫放任等影响教学质量的惰性因素。

二、结语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一、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定位思考

教研室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如安排教学、政治学习、学术活动、教师培养……等等,那么要问,集体备课在教研室的诸多工作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对此,笔者只想借用我校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在课程评估汇报时所讲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来进行回答,那就是:“集体备课是教研室的第一要务”。“第一要务”教学工作理念的提出,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名言的真理性,亦即正确性。教研室全体教师,确立了这一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自然就会更加自觉地投入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换而言之,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工作,也就有了根本的思想保证。

哲学认为,客观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这一定位如从其依据审视,至少与教学、教师和教研室这“三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教学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也就决定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在教研室全部工作中所处之位置,之所以这样讲,因为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体备课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根本任务则是搞好教学,要搞好教学就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并借助群体的智慧、力量和经验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个人的教学准备工作,进而出色地去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教研室,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教学的单位,而集体备课又是教研室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活动形式,如果教研室不将集体备课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教研室也就名不副实了,说得严重一点,教研室也就名存实亡了。以上问题的提出,既揭示了集体备课在与“三教”联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又表明了“第一要务”教学工作理念的产生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吾认为,“第一要务”教学工作理念的提出,便属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首创。教学实践者既然都认可了集体备课在教研室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学校各级教学管理者就应正确面对它、热情支持它和充分肯定它。讲得更加具体一点,就是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清理一下自新疆医科大学成立以来所制定的有关教学管理文件,对有悖于“第一要务”的规定内容应及时予以修改,使这一观念进一步转化为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共同认识。

二、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作用的思考

能否正确、全面、深入地评价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之作用,一方面关系到前述的定位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该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

教研室集体备课的作用同样是多方面的,本文开篇讲到的,有利于充分发挥群智和高度凝聚群力,是其基本功能。吾以为,还可由这一基本功能派生出以下作用:其一,可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施教进行集体把关,为其教学提供最基本的质量保证;其二,有利于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传帮带工作;其三,也是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因为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各教研室基本上是一个小的多民族群体,集体备课活动就为各民族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供了最理想的场所。教学的经常的有序的交流,其结果必然会增进各族教师间的友情和团结。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哲学高度来思考该问题的继续发展会是什么结果的话,笔者认定,它又会反转过来促进包含集体备课在内的教研室全部工作的开展。用一句时髦的话对这一过程进行概括,这就叫做集体备课活动的“良性循环”。在此,笔者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教研室集体备课规定所表现出的多种作用,也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高校组织教学方面的微观体现。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其眼中多几分政治,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当然,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有的作用还潜存着,笔者没有发现;有的作用还会随着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于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以及形式上的不断创新而在形成过程中,这些都有待于老师们在各自的集体备课实践中去发现和总结。

三、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內容之思考

如果说前两点思考是通过对教研室集体备课重要意义的分析来解决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投入这项活动的问题,那么,接踵要阐述的则是怎样才能搞好教研室集体备课的问题。吾以为,要搞好教研室集体备课,就得在思想上明确其內容和了解其形式,否则,这项活动就会陷入盲动和形成无序状态。

教研室集体备课之内容非常丰富,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规范型内容和非规范型内容。规范型内容是指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手册中要求实施的内容。此类内容又分为两部分:一类系教案首页规定的内容,即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更新情况、教学方法和组织安排、教学手段、基本教材和参考书等六大项。这六项内容既是教师个人备课需要认真思考并填写的,同时也是教研室集体备课必须研讨的,特别是新版教材,一定要在使用前进行集体讨论。另一部分是教案尾页的规定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像教案首页那样书面化和格式化,只是在学校2003年12月下发的《新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手册(试用本)》(以下简称《工作手册》)第二季度78页提到其规定内容,即“包括小结、复习要点或思考题(应围绕知识点出思考题)、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等”。笔者之所以这样归类,因为学校办1999年12月6日颁布施行的《新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和《工作手册》中有关教研室集体备课的规定内容,都不如教案首、尾页所规定的内容那样详细和全面。非规范型内容是指上述规定项目以外而与提高教学质量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此项内容虽较前者来得更为广泛,但是由于其缺乏规范性,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增加一定的难度,不过它却能让广大教师在这一领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新实践。这种情况便是人们常说的事物的两面性在该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非规范型内容虽无章可循,然而教研室可以因时、因教师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宜。有关这方面的做法,笔者仅向同仁献上两例:一是针对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为使其首战获得成功,某教研室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专门安排了一次“如何上好第一堂课”的研讨活动;二是某教研室抓住民族教师通晓本民族语言的优势,开展了怎样运用民族语言去解释和阐发学科中的疑难概念与问题的探讨活动。笔者深信: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只要老师们在这块土地上进行辛勤耕耘,就定会获得丰硕的回报。

四、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形式之思考

明确教研室集体备课之内容,是开展好该项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継踵我们需要了解的另一重要条件,即集体备课之形式教研室集体备课之形式,同样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它也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规范型内容相适应的常规型形式,另一种是与非常规型内容相适应的较为灵活的非常规型形式。常规型形式可分为三种子型:主讲型、示范型和试验型。主讲型:由任教的主讲教师根据教案首、尾页的规定内容先行介绍个人的备课情况,然后展开研讨,这是集体备课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示范型:由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教学进度到知识点再到讲授技巧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示范性演教,然后大家进一步补充完善,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新任教的青年教师(儿少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进行过这一形式的尝试)和新版本教材的使用(免疫学教研室一直坚持这一活动);试验型:由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试验性讲课,然后由大家评教,这种形式教研室经常使用。非常规范型形式也大体上分为三种子类型,即交流型、学习型和专题型。交流型有内部交流和对外交流,如将本校相关学科教研室的老师或兄弟院校同行请进来和走出去进行经验交流,民族理论教研室做过这方面的成功尝试;学习型:指组织对备课知识、有关规定和经验(指书面类文章)的学习,如哲学教研室曾组织学习过《“十二备”要义综释》等文章;专题型:指根据教研室集体备课之需要,确定研讨专题,然后由专人进行准备,再在安排的时间内开展研讨活动。集体备课需要研究的专题极其为丰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它基本上是一块有待大家去开垦的处女地。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笔者拟出以下专题,供老师们运作时参考。

怎样备好开讲语和结束语;怎样运用新知识去巩固旧知识和运用旧知识去领会新知识;怎样处理好相关学科的重复内容;怎样收集和用好教学事例;版书安排的技改和艺术;怎样制作和运用好教学课件;实验课和理论课如何衔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如何配合使用;怎样用好彩色粉笔;怎样把握讲课时的语速和音量;怎样以姿势助语言;提问的技巧与艺术;怎样组织好课堂讨论;……等等。

五、关于教研室集体备课与提高教师素质之关系的思考

提高教师素质的办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等,这些教育是需要的,但吾以为,在“求远”(如赴外地学习、进修等)的同时,决不要“舍近”。其实教研室集体备课也是提高教师素质业务和思想的重要阵地,而且它具备了到外地进修学习所不具有的各种优越性。首先,集体备课与自身的教学业务结合最为紧密,可直接服务于教学,这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外地学习则不一样,其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还有一个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专业的转化过程;其次,集体备课对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优点:系统性是指对本学科知识内容能够从不同角度如重点难点……等进行系统学习和科学把握;全面性是指对本学科知识的讲授可从施教方法、手段、板书……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准备;针对性是指对本学科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专门性的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这一点,在外地学习则难以做到;再次,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心、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最后,我们还可以从经济角度来进行审视,教师在教研室开办的“集备学校”学习是免交学费的,如果细算这笔账,给学校节省的开支,那是相当可观的。故此,笔者建议:实施远近结合、内外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以加速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和思想素质。换而言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和积极开发教研室集体备课这一教育资源,将教师认真、主动、热情、积极投身集体备课活动,也纳入毕业后教育或继续教育的轨道。当然这样做是有条件的,至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符合上方有关规定的精神,请学校予以考虑。

六、关于健全教研室集体备课保障体制的思考

人们常说:“一朵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教研室这个群体中,出一两位教学能师不足为奇,最可贵的则是,让能师借助并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将全室教师带动起来,使之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能师的这一表现,在政治上称之为无私奉献精神或曰集体主义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是高质量教学所需要的。因为一两位能师至多解决了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质量问题,而绝大多数班级的学子则不能受益。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呼吁请学校各级教学管理者,应在原有基础上尽快健全和完善我校的教研室集体备课保障体制。教研室集体备课保障体制基本上分为三个层面,即教研室、教务处(科)和校院两级主管教学的领导。

教研室:(一)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本室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亦即为集体备课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在这一方面,皮肤科教研室有一条规定是可取的,即“没有三件法宝(手写教案、电子讲稿和自制多媒体课件),不能进入课堂”(这是室主任在课程评估会上所讲的原话)。当然这“三宝”需经集体备课讨论认可。(二)人数较多的教研室,可设立集体备课督导小组,为集体备课提供组织保证。(三)教研室主任应和教学主管部门尽量协商,确定本室的集体备课时间,在该时间内避开给该室教师排课,从而为集体备课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四)制定本室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集体备课计划,以保证该活动的有序开展。

教务处(科):应还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的本来地位,这是针对《条例》而言的。该《条例》共三章二十八条,而集体备课只是在第十四条第一款的第4点中作了规定。其具体内容是“4、集体备课:各教研室应1—2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协商讨论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要有记录和存档。”如果说这一规定在当时条件下,还能适应教研室的工作需要的话,那么,在五年后的今天,它则失去了该点的规范意义了。因为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实践,从内容到形式早已超越了其规定的范围。即使是后来出台的《工作手册》,虽然补充了一些内容,但也还是满足不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工作之需要。针对《条例》和《工作手册》的滞后现象和教研室集体备课实践发展的良好趋势,笔者建议,应尽快修改补充《条例》和《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在条件成熟时,出台专门的教研室集体备课管理单行条例。以此来详细规范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工作,使该项工作早日走上按章操作依规运行的轨道。

教研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摘要:教学工作在中职学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具有直接性、效能性、目的性功能,居于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教学部门的教与管的双重功能,从教学环节抓起,使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建立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化,要用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来保证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学生具有教学质量的反映功能,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合力作用。

关键词 :教学质量 管理 优化

职业学校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学工作完成,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育人成才的直接性、效能型和目的性功能是学校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教学工作的教书育人性使其居于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教学质量管理也必然处于核心位置,学校必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即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特点

教学质量管理,就是以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观念和责任感为出发点,运用一切科学手段和有效方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分析、评估,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益、保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管理形式。由于学校教学质量的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学质量管理本质上就是要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教的质量最终是由学生学的质量反映出来,其突出特点如下:

其一,学生是教学质量的反映。学生自身具有二重性,既是教师指导的客体,又是自我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如同一面镜子,既能反映出教师教的质量,又能反映出自己学习的质量状况。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我们在考查教学质量时,不仅要考查教师教的水平,还要考查学生学的状况,要通过对学生学的状况的考查来检验教师教的水平。

其二,学生学习质量具有不平衡性。在教师、教材、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班级学生会出现不等的学习质量层次,有的甚至相差悬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种现象,要求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分析找出解决学习质量问题的方法。

其三,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具有综合性。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即在量标上不仅要有学业水平上的要求,更要有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要求。受学生质量标准综合性的制约,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查,必须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权衡。

二、如何优化教学质量管理

1.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主要由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督导部门负责,虽然在教学管理方面各有侧重,但都要通过对教学的教务安排与管理和对教学工作的督导与评价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这些部门首先必须为保证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查标准,做到考核有指标、分析有根据。其次,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时掌握各教学部门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及执行情况。再次,要经常与其他教学科室沟通联系,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网络,扩大教学质量管理信息源,增加信息量。最后,要建立质量管理档案,把各种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教籍材料、学籍材料等,进行搜集、整理、储存,为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有备可查、有据可考、有根可寻、有题可研的教学管理材料。

2.全面发挥教学部门的教与管双重功能,实现教与管的有机结合

教学部门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组织实施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教学质量管理的作用。要全面发挥教学部门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发挥三个教学群体的作用。一是要发挥教学部门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业务管理与指导作用,确实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既要指导教学工作,又要对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管理;既要布置教学任务,又要检查教学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二是要发挥学科教研室(组)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骨干作用。首先,从学科教研室(组)教师的知识结构上看,它一般由同类学科或邻近学科的教师组成,具有成员的学科知识类型趋同的特点,而教研室(组)负责人作为学科带头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处于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线。其次,从教研室(组)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层次上看,它不仅是实施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组织,而且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基层机构,处于教学与管理的最前沿,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状况,抓教学质量管理不注意发挥教研室(组)的基础作用,就会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落空。最后,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直接作用。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第一实施者,同时也应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教与管第一实施者的地位,是由其本职工作的最前卫性决定的,可以说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如果没有第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将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所以,学校要向教师经常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教育,实施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坚决纠正教学质量管理与己无关的观点,树立全员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形成抓教学质量管理从本人做起、从本学科着手、从本堂课开始,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到每位教师身上,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从教学环节抓起,使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

教学过程,如果从教学环节上考虑,是教与学的同步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过程。从教师教的过程看,一般有备课、讲课、辅导三个基本环节;从学生学的方面看,一般有预习、听课、复习三个基本环节。教师的教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学的各个环节要相互对位、了解。因此,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同步运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备课环节与学生的预习环节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听课中才能带着问题学习,而不会因课前不预习而导致头脑一片空白,教师的讲授也不会因课前不了解学生而出现无的放矢,基本做到课堂讲授能首先把握学生在预习中存留的难点和疑点,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讲课与听课做到有机配合。把教师的辅导环节和学生的复习环节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所以教学质量管理不仅要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还要检查教师的备课环节和辅导答疑环节,同时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了解来掌握教学质量情况。只有将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才能避免管理上出现漏洞,才能及时发现教学质量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化

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无规章则无管理,无管理则无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对稳定教学秩序、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从教学全过程入手,要逐步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学听评课制度、教师业务综合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等;在学的方面,从学生学的全过程开始,逐步建立一系列的学习考核评价制度等。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依制管理,科学评价,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5.实施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保证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

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做到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公正,必须采取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多以教学管理者的直观和经验为标准,以定性为主。对教师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也只能用“好”“较好”“一般”“较差”等定性评价的评语来表示。由于没有较为科学的数量指标,再加上主观随意性、片面性、局限性较强,因此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可信度不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将对教学质量的分析从传统的单一的定性分析过渡到较为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基本做法是,首先设计出教学质量评价的量比表,规定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拟出区别度的标准。根据各个项目在教学中的地位赋予权重,同时对不同的参评人员在综合评价中给出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从而构成多层次的权重矩阵。各方面各层次的参评人员按要求认真填表后,就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评判矩阵,并以此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复核,就可以得出定量评价数据,再对定量评价数据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定量综合评价的结果。由于定量综合评价的标准综合性强,而且参评人员面广也具有综合性。所以定量综合评价得出的数据基本上是准确的,评价结果所反映的状况较为接近客观实际。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基本上体现了教学质量评价所要求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是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6.学生具有教学质量反映功能,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合力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同样教学质量管理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工作。不应当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学管理的对象,而应该同时把学生看成是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组织机构上,要发挥学生会的学习部、班委会学习委员、各学科的课代表等在参与教学管理上的积极作用。在观念上要经常向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方面的教育活动,使之有深刻的认识。在参与形式上,要经常召开有学生参加的教学质量管理座谈会,或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教学质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人人遵守学习纪律,努力完成作业,高度重视学习质量,逐步克服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无兴趣,纪律上缺乏约束力、散漫放任等影响教学质量的惰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