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建筑的特点

智能建筑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建筑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能建筑的特点

智能建筑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综合布线系统;个性特点

一、序言

建筑智能化是现代城市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新时代的医院建筑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综合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将语言、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 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医院智能化建设中的综合布线系统,除了一些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一些个性特征。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含义、组成及意义

1、综合布线系统的含义

综合布线系统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是目前流行的一种新型布线方式,它解决了常规布线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插接件,垂直、水平方向的线路一经布置,只需改变接线间的跳线,改变集线器,增加接线间的接线模块,便可满足用户对这些系统的扩展和移动。

2、推行综合布线系统的必要性

2.1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越性

1)具有更大的适用性、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将建筑物内通信网络、信息网络及控制网络组合在同一标准的系统上,使用统一配件、配线系统及插座。若终端应用设备变化或位置需要移动,只须将插头拔起,将变化后的终端设备插头插入或将拔起的插头插入变动地点处的插座上,再作一些跳线变动即可,极其方便、灵活。

2)从长远来看可降低工程成本

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的物理分层星形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多个分支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某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只须改变结点连接就可使网络的星型、总线型、环形等各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

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虽然一次性投资有所增加(据有关公司估计:布线系统仅占网络总投资的5%),但系统内信息点的故障、改动、增减不影响其它信号点的正常使用,不需另行敷设新线缆及安装新插座;可防止某种网络类型变化而重新拉线布槽,破坏大楼已装修的效果。

三、医院建筑的特点

医院建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办公型建筑和其它建筑相比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1、医院内人员密集,身份复杂,流动性大

在医院里除了医院领导、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病人、病人家属、健康保健或亚健康患者,另外医院内还有医院管理人员、物业人员等等。

2、医院内的设备密集,物流量大

除一般的水、暖、风及空调、电梯等楼宇控制设备等,医院内还安装了各种医疗专用设备:诸如CT机、磁共振机、X光机及彩色超声诊断仪、监护系统等。

3、医院内信息密集,流通复杂

现代化的医院均采用无纸化自动网络办公、就诊,医院的智能系统中应包含医疗办公系统、信息系统、医疗信息查询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管理(HIS)、医疗图像信息等等。所有这些系统均是立足于医院高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时实现大量的信息传送和流通。

四、医院建筑智能综合布线的个性特点

结合医院的三个显著特点在医院建筑综合布线各子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发现,按照常规的建设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布线系统的实际需求,诸如需要保证指数级的医生和病患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确切肯定的信息;需要保证系统能够支持多种应用网络同时运行,需要有更灵活、更便捷的通道支持医院内的设备运作。

医院综合布线系统有如下几个特点:。

1、分流性

医院网络承载了大量信息内容:诸如伴随医院人流、财流、物流所产生的医疗信息、财务核算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和决策分析信息,各类医疗相关的科研信息等。要进行信息的全程规范管理和资源的共享,搭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网络平台是首要问题。只有把所有信息进行规范的划分管理,构建各类应用网络,然后界定应用网络属性,最后运用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信息流动,才能达到资源共享。

进行医院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网络规划的前期,研究医疗行业各种应用网并分析其功能属性,以及如何进行布线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系统最佳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成为方案设计人员必做的功课。在充分领会医疗行业数据网络的应用,同时结合综合布线系统自身建设要求,运用分流技术,规划了内网、外网、示教网、教学网,四网独立同时满足各类网的带宽以及访问权限要求。其中内(局部域)网,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医用影像系统、医疗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检验实验室系统、临床医疗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含电子病历系统)等;对外(广域)网,包括医院网站、INTERNET;示教网,主要对应远程会诊、远程探视、远程会议等;教学网主要支持宿舍楼服务于专家和医务人员。其体现的优势:各网络分工明确、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率高。

2、突出的安全性

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原则有:先进性、成熟性、标准性、开放性、安全性、实用性、可扩展性、经济性。医院的综合布线系统会更突出强调安全性这个显著特点。有独立的研究表明,虽然布线基础设施的花销基本上占一个典型组织全部IT预算的5%,但一套完成不彻底或投入不足完成的布线系统引起的网络问题可能会占到所有网络问题的50%。因此在布线系统方面增加的投资能够指数级地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3、因地制宜的实效性

医院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点设置应按各医疗、管理部门的使用要求来决定;主干线部分应采用多模室外光缆和单模室外光缆,水平干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放射科采用屏蔽六类双绞线,语音线采用3类非屏蔽线。在结算中心、收费中心、示教室、会议中心等位置设置了光纤点,采用四芯多模光纤连接到层交换机上用于专线大数据量应用。综合布线系统中强调不需要片面的追求高标准、好设备的简单组合,而是需要带医院特点进行设置。设置一套基于标准的布线,医疗行业的标准是唯一的。在医疗保健设施中,需要首要考虑的一定是患者和操作安全,理想的布线框架将包括经过优化的铜缆布线设施和光纤布线设施,以在每一个网络区域内实现关键的功能。在为医疗设备进行结构化布线时,拥有可靠并且高效的网络非常关键,但临床业务的水平最为重要,同时还要考虑成本等其它因素。

4、网络无缝性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和病患者之间需要频繁地在院内移动、同时处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随着医疗仪器精密技术的不断提高,用于神经外科造影技术的图像文件通常会高达50-200M左右,若采用常规拍片、冲印、取件等流程对临床就诊非常不方便。这些都要求网络具备可移动性、传输速率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1]秦兆海,周鑫华.智能楼宇技术设计与施工.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智能建筑的特点范文第2篇

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特点明显,在这一时代人类对建筑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智能建筑出现。智能建筑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标志,现代科技水平越高,智能建筑功能越齐全,智能化水平也会越高。智能建筑融合了建筑艺术、信息技术等,可以说是各种先进技术结合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建筑发展需求。智能建筑不同与普通的建筑,其是一个动态性系统,具有发展性。智能建筑的使用寿命比较长,而其建筑结构应用的时间最长,但是普通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使用寿命只有6年左右,而自动化程度高的系统,可能只能应用3年左右。因此智能建筑设计人员,都会将其系统设计成开发式系统,这样智能建筑都能够随时的吸收新技术,随时的更换旧设备,以此确保智能建筑系统能够长期有效的运行。现代人类已经进入到了文明的时代,人们科技技术的应用以及生态保护都有一定的意识,为了能够满足人类对建筑的环保需求,设计人员应该选择应用环保的建材,同时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此能够满足建筑内活动需求。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提高智能建筑的使用变化能力,能够接受来自人为或者是自然的挑战,确保建筑能够在危险的情况下始终安全、健康,同时具备节能特性。智能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是能够将具体建筑的特点有效融合起来,既能够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共性,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智能建筑的个性。设计人员应该坚持个性化设计原则,所谓个性化设计简单的说就是设计人员站在大系统、动态化的角度对建筑系统进行分析,同时按照特定建筑的特点,按照系统运行的具体态势,使得细节设计更加出神。

2智能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智能建筑设计不同与其他普通类型的建筑设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多,设计人员只有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智能建筑系统功能才能够完全的体现。设计人员应该具有统筹兼顾的能力,以使智能建筑的各个功能能够彼此平衡,最终达到最佳的效果。

2.1过程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之前,设计需要对相关的设计标准有所了解,尤其是一些硬性规定的内容,必须掌握。其次,要建立智能建筑设计的管理目标,要将智能建筑的舒适度,智能建筑的环境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温度、空气、湿度、光线、噪音等方的调控能力和控制水平评价,为智能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和规范。加强对智能建筑结构设计的管理,要从智能建筑的结构形式、智能建筑的层高、智能建筑的力学结构特点方面入手,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以做到对智能建筑结构隐患的有效控制。要从智能建筑的功能体现入手,严格审查智能建筑空调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的功能,避免出现功能上的死角,确保智能建筑的功能稳定与完整。

2.2做好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

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从墙面、地面与天花板三个个重点环节入手,地面设计中应该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选用架空的方式,这样可以扩大地面下空间,使弱电系统和强电系统能够做到物理隔离,不但方便施工,而且也有利于建筑改造。墙面设计中应该考虑智能建筑中各功能设备的接口和位置,一般采用外接方式,在墙面上设计出设备的接线口、位置,以利于传感器和设备的功能实现和准确控制。设计天花板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暖通、消防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设计出相关系统的走线、出口,以实现智能建筑的通风、供暖、消防、照明等各项功能。

2.3改进智能建筑的屋顶设计

屋顶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关键部位,屋顶是智能建筑与大气和环境敞开和交换的重要部位,很容易产生热能的交换和积累,进而影响到智能建筑的居住性能、使用性能。同时屋顶也是智能建筑功能性设备的主要布设位置,雨水收集器、太阳能热水器、通信基站、风能设备在楼顶大量集中,造成智能建筑楼顶空间资源和电磁资源的紧张。应该在智能建筑屋顶的设计中积考虑保温隔热处理,阻断智能建筑屋顶产生热交换的可能。同时要根据智能建筑的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屋顶功能设备的布置,优化屋顶空间资源,降低楼顶设备产生噪声、震动和电子辐射的可能,提升智能建筑屋顶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2.4加强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的一个根本特征是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应该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节能工作,通过节能器具、系统的设计,降低智能建筑能耗的标准,控制智能建筑能源方面的消费,综合而全面地节约智能建筑运行的能源成本,实现智能建筑在节能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智能建筑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智能建筑设计管理结构设计屋顶设计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079-01

智能建筑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向建筑行业的应用与渗透,是当代高科技与古老的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完美地体现了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现已成为评价综合经济国力的具体表征之一,并将以龙头产业的面貌进入2l世纪,成为当今世界各类建筑特别是大型建筑的主流。

1 智能建筑的功能与价值分析

当前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时代,使人们对建筑物的高效化和多功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信息社会中的信息特征,建筑物智能化程度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在一个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结构的生命周期最长,而一般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有5~7年的生命周期,有的自动化系统仅有两至三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智能大厦系统做成开放式系统,它就能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更新旧的设备,从而使整个智能化系统设施运行得更好。随着可以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建筑材料科学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智能建筑不仅需要计算机控制,也需要相应功能的智能建材的配合。智能建筑是为了支持建筑内的所有活动,增强对使用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保证建筑空间的安全,健康和节能,智能建筑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于结合每一个具体建筑的特征和性能,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提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就是坚持以大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进行建筑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建筑的具体需求,根据系统运行状态,深入到特定细节的设计。

2 设计智能建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设计智能建筑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智能建筑的功能与系统特点,要以统筹兼顾的原则为出发点,平衡智能建筑各功能和各系统的关系,取得最佳的智能功能,做到对智能建筑优势和长处有效发挥的保证。在设计过程中要从下述几个重点问题入手。

2 . 1 做好智能建筑设计的过程管理

一是,在智能建筑设计前,应该明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内容和内涵,使《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硬性规范部分得以遵守,进而做到对智能建筑设计质量的保证,为智能建筑经济性、实用性提供保障。二是,要建立智能建筑设计的管理目标,要将智能建筑的舒适度,智能建筑的环境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温度、空气、湿度、光线、噪音等方的调控能力和控制水平评价,为智能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和规范。加强对智能建筑结构设计的管理,要从智能建筑的结构形式、智能建筑的层高、智能建筑的力学结构特点方面入手,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以做到对智能建筑结构隐患的有效控制。要从智能建筑的功能体现入手,严格审查智能建筑空调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的功能,避免出现功能上的死角,确保智能建筑的功能稳定与完整。

2 . 2 做好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

智能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从墙面、地面与天花板三个个重点环节入手,地面设计中应该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选用架空的方式,这样可以扩大地面下空间,使弱电系统和强电系统能够做到物理隔离,不但方便施工,而且也有利于建筑改造。墙面设计中应该考虑智能建筑中各功能设备的接口和位置,一般采用外接方式,在墙面上设计出设备的接线口、位置,以利于传感器和设备的功能实现和准确控制。设计天花板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暖通、消防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设计出相关系统的走线、出口,以实现智能建筑的通风、供暖、消防、照明等各项功能。

2 . 3 改进智能建筑的屋顶设计

屋顶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关键部位,屋顶是智能建筑与大气和环境敞开和交换的重要部位,很容易产生热能的交换和积累,进而影响到智能建筑的居住性能、使用性能。同时屋顶也是智能建筑功能性设备的主要布设位置,雨水收集器、太阳能热水器、通信基站、风能设备在楼顶大量集中,造成智能建筑楼顶空间资源和电磁资源的紧张。应该在智能建筑屋顶的设计中积极考虑保温隔热处理,阻断智能建筑屋顶产生热交换的可能。同时要根据智能建筑的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屋顶功能设备的布置,优化屋顶空间资源,降低楼顶设备产生噪声、震动和电子辐射的可能,提升智能建筑屋顶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2 . 4 加强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的一个根本特征是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应该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节能工作,通过节能器具、系统的设计,降低智能建筑能耗的标准,控制智能建筑能源方面的消费,综合而全面地节约智能建筑运行的能源成本,实现智能建筑在节能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智能建筑是应用信息技术,集成智能设备而形成的新型建筑类型,从历史的角度看智能建筑的出现是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出现使人们生活环境、交往条件和居住空间得到了重新优化。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应该把握科技与建筑发展的方向,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全面解读出发,控制智能建筑的关键环节与要点,积极进行智能建筑设计的创新,在不断研究和不断实践的前提下,创建智能建筑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徐莹.现代智能建筑中的空调设备自控系统[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7).

[2] 葛红,刘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以及改善对策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09(9).

[3] 陆伟良.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特征及实施[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11).

[4] 陆伟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分级及其实施方法探讨[J].广东建材,2000(2).

[5] 陈卫华.浅谈智能建筑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作者简介:

智能建筑的特点范文第4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规范和智能建筑的特点,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的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设计要求,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

0 引言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1]。它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梯及停车场系统等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综合协调,保证了各类设备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2]。本文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作简要的探讨。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原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火灾探测器将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燃烧气体、烟雾粒子、火焰和温度升高等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给火灾报警控制器,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同时自动接通消防专用电话,启动警报装置和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消防联动设备,并向消防部门报告,实现一方有灾多方支援的综合消防控制系统[3]。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拥有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梯及停车场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其建筑结构跨度大,管道竖井多,功能复杂多样,电气设备多、监控要求高,存在火灾隐患多、扑救难度大、损失重等特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肩负安全防范的重责。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方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分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根据智能建筑集中监视管理和综合协调各个子系统的管理特点,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是最为合适的方式[4]。

2.2 报警区域的划分

报警区域按照智能建筑的保护等级、耐火等级进行合理正确的划分。消防设计规范规定“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也就是说在报警区域,可以将同层的几个防火分区划为一个报警区域[5]。

2.3 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按照探测参数的不同,可分成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要根据智能建筑火灾的类型,发展特点、房屋高度、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来选择火灾探测器。并需要根据智能建筑的实际状况,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保环半径、面积、间距和数量等参数,这些都需要符合 G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6]。

2.4 火灾报警和警报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接收到火灾探测器的数据信息后,能够指示报警的位置和时间,启动消防联动设备。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方式多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一般采用总线制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分布式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可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警报信号。目前,智能建筑中多采用声光报警器。

2.5 消防联动

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警报信息,消防联动控制器输出联动信号,根据火灾信息联动启动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灯、建筑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电梯控制装置等。

消防联动要求必须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均能实现[7]。

3 小结

在生活中,稍有不慎火灾就会悄然而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结构功能和规范的设计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高效的重要保证。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布线安装方面有别于智能建筑中的其他控制系统,例如阻燃、敷设和单独的传输网络要求等。那么智能建筑中应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需要考虑二者的适配性,使它们能够以最好的方式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发龙.建筑智能技术的问题浅析[J].科学管理:2011.1

[2]魏宏飞,黄宗建.浅谈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化建筑[J].现代营销:2013.10

[3]林箐、王骥等.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系统研究[J].建筑科学:2008(7)

[4]方军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2.3

[5]徐栋.智能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3.1

智能建筑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高效舒适;楼宇自控;发展趋势

引言

自从1984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这一名词就立刻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由于建筑智能化的概念越来越宽广,各个国家对其内涵的描述也各有侧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1 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建筑是智能化了的建筑,就是具有了智能性质或状态的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20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 Ford)市建成,随后,在欧、美、日及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系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学科、高新技术的巧妙集成;也是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大量高新技术竞相在此应用,多功能可视电话、多媒体技术、电子邮件、卫星通讯、计算机国际通讯网络、智能保安与环境控制已不陌生;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能量无管线传输等最尖端的高科技也会在这片沃土上扎根成长。因此,为保持定义的严谨,不宜对设备与技术限制得太具体。

2 智能建筑的特点

像电子计算机技术得以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样,智能建筑不是少数人的杜撰,而是适应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条件的必然产物。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的脑力劳动急剧增加,相当多的人长期生活、学习与工作均在大厦中,办公室变成第二个“家”,因而,对办公环境与物质文明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除要求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外,更要求具备现代化的办公与通讯环境,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可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最新信息;手不提笔,便可利用上述情报,完成科研、设计,甚至重大的国际商贸交易。概括讲,智能建筑的优点如下:

2.1 创造了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环境。现在,不少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不符合卫生要求,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而智能建筑首先确保安全和健康,其防火与保安系统均已智能化;其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并能自动消毒,使之成为“安全健康大厦”。智能大厦对温度、湿度、照度均加以自动调节,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声音与味道,使人们像在家里一样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2 节能。在满足使用者对环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厦应通过其“智慧”,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气冷或热量来调节环境,以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消耗。按事先在日历上确定的程度,区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对室内环境实施不同标准的自动控制,下班后自动降低室内照度与温湿度控制标准,已成为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利用最新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经济性也是该类建筑得以迅速推广的重要原因。

2.3 能满足多种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要求。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有智能功能,除支持3A(或5A)功能的实现外,必须是开放式、大跨度框架结构,允许用户迅速而方便地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规划建筑平面。室内办公所必需的通讯与电力供应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室内分布着多种标准化的弱电与强电插座,只要改变跳接线,就可快速改变插座功能,如变程控电话为计算机通讯接口等。综上所述,智能建筑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极强,一天之内,使你的办公环境面目一新已不足为奇。

2.4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在智能建筑中,用户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可及时获得全球性金融商业情报、科技情报及各种数据库系统中的最新信息;通过国际计算机通讯网络,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商贸等各种业务工作。空前的高速度,大大有利于决策与竞争,这就是现代化公司或机构竞相租用或购买智能大厦的原因。

3 智能建筑的适用范围

在国外,智能建筑已获得巨大发展,开始人们只认识到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的必要性,故出现智能型写字楼、办公楼与综合楼等,并广泛用于商业、工业、交通、科研、政府办公与医院等场合。今日,智能建筑以其强劲的生命力与突出的经济效率,迅速向纵横发展。在发达国家,愈来愈多的单身贵族与职业妇女置身竞争而无暇处理家务,为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智能住宅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是:

通过自动防火、门禁与防盗系统保证安全性;通过中央监控系统保证家庭环境的健康与舒适;通过24小时电子信箱、国际直拨电话与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提供了与国内、外及时快速通信的手段,使通讯、咨询与社会服务实现智能化;应用多媒体等高技术,提供了学习、娱乐与工作良好的环境,并实现了自动管理家务。家务劳动完全自动化,自动烹调、水电煤气自动节能运行与自动计费,商品咨询与购物不出门。学习靠电脑,医护也靠电脑,自我检测健康状况的同时,与外部医疗机构联网进行诊断与预防。在智能住宅中,可以人工模拟空气流动、日照、风雨声与鸟鸣,使人置身于大自然中。

4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以及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紧迫地要求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规划、建设、投资、管理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无论是设计单位、产品供应商还是建筑开发商都应以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发展的智能建筑市场。随着智能建筑范围的扩大与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城市建设规划的变革,智能街区、智能城市在不远的未来必将提上日程。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智能建筑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实施管理都不够完善、成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意图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建设投资思路保守,工程建设水平不高,工程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如某些开发商只将智能建筑做为卖点炒作,片面的考虑成本降低而不去深刻地剖析用户的实际需求,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甚至因投资资金、系统整合等原因无法竣工,导致工程延期、投资浪费;有的智能建筑虽然已投入使用,但智能化的功能名存实亡,不能正常工作。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相当大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因此,与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对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的出现促使大量的电信信息、自动化、工业控制等产业迅速介入,但只是掌握了新产品和新技术不等于能做好智能建筑工程。智能建筑包涵着深刻的技术内涵和管理内涵,既有系统各自的技术要求和应用特点,又有各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连接;各系统既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协调性。只有遵循工程规律、遵守工程规范、符合设计要求、严格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做出好的工程。

另外,目前我国颁布的《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导则》、《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等标准及规范,仅对智能建筑、智能化小区的设计与施工起到指导和导向作用。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研制方面,我国还缺少相关的技术标淮与规范,导致国内的建筑智能系统大都采用国外进口的产品。因此,应制定并颁布适合我国同情的建筑智能化标准,以指导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正确发展。

总之,智能建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和深远的发展潜力,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便利之处,更顺应了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将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各环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使建筑物具有智能的“大脑”将是一个不朽的建筑主题。

参考文献:

[1]孙涛,姜虹. 关于智能建筑及其高速计算机网络FDDI的简要介绍[J]. 林区教学,2001(04)

[2]沈时迪. 国际上生态智能建筑发展趋势[J]. 住宅产业,2009(07)

[3]李旭. 智能建筑浅谈[J]. 中国科技信息,2005(07)

[4]黄久松. 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思考[J]. 智能建筑,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