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建立健全水利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水利档案工作的保证,水利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必须由水利管理权威部门制定,是水利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建设过程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涵盖了水利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的岗位责任制、文件归档制度、文件保管制度、档案鉴定制度。目前,在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贯彻与执行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档案资料管理职责不清,制定的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没有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水利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管理应承当的各自工作职责。二是水利建设项目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缺乏执行力度与监督、协调工作。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协调工作,可以保证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执行的对策

泉州市石壁水库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大盈溪上游,总库容6147万立方米,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中型水库。近年来,不断加大水库建设投入,先后开展了除险加固工程、灌区节水改造、信息化建设等工程项目。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石壁水库档案管理部门深入探讨如何强化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结合工作实践,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确档案资料管理各参建单位应负的职责是根本

1.明确档案资料管理各参建单位应负的职责有利于归档制度的执行。归档制度是保证水利建设项目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归档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文件材料和档案鉴定的重要依据。准确反映水利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监理过程的归档制度涵盖了各参建单位档案资料的形成与积累,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准确、系统,满足水利建设项目各项工作查考利用的需要。2.由于各参建单位在水利项目建设的工作性质不同,应参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制定适应各参建单位档案资料的形成与积累规律管理,操作性较强的档案资料工作职责,确保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符合国家规范。

(二)细化水利项目建设单位档案资料管理的责任是关键

为确保归档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质量,细分各参建单位的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能够保证档案资料形成与积累、归整理工作顺利开展。1.水利项目建设单位的责任。建立健全建设单位的档案工作网络体系,确定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各项目档案工作的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要负责建设单位形成的项目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立卷归档,同时组织、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的档案资料管理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及时向有关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已经组卷的水利建设项目档案。2.水利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单位的责任。将水利建设项目文件的管理列入项目计划,按照项目所属关系,将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负责人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勘察、设计单位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应将本单位形成的水利建设项目文件立卷后向建设单位移交。3.水利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负责整编承包水利建设项目施工范围内,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和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图。水利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档案人员要监督、指导各分包单位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包范围内的水利建设项目档案,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4.水利建设项目监理单位的责任。《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第十四条“工程建设监理程序”规定:工程建设监理应”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签署建设监理意见”,并在“建设监理任务完成后,向项目法人提交“工程建设监理档案资料”。因此,监理单位对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应负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是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对竣工图的完整、准确性进行监督和审查的责任:另一方面.应对监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与移交。

(三)依据项目生命期,做好水利项目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与协调工作

项目生命期确定了将水利建设项目的开始和结束连接起来的整个阶段,反映了在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过程中,谁做什么和怎么做,如何确保项目档案资料质量符合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这些工作内容是通过各参与水利项目建设的单位收集与整理项目档案资料来体现,每个阶段的项目任务各异,各阶段形成的项目文件比较完整地重现水利项目建设全过程。在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中,强化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必须依据项目档案形成与积累的生命期,加强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对项目全过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与协调工作。一是项目开工前的组织与协调。根据水利档案管理规定,归档的档案资料应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参与水利项目建设的各方应从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就应指定档案资料管理的责任机构与责任人,负责参建单位归档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移交工作,履行其档案资料的管理职责。此时,建设单位的档案部门应与监理单位一起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工作。在项目开工前,检查各参建单位是否已落实档案管理制度,专、兼职档案资料人员能否适应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针对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形成情况,制定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同时要求参与项目建设各方认真编写《交工档案资料编制说明》,并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讨论确认,形成各参建单位达成共识的《《交工档案资料编制说明》,作为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归档标准的依据性文件。二是施工过程中档案资料质量的检查指导与控制。具备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责任心强的档案人员,才能在施工过程对档案资料的管理真正在起到检查与指导作用。首先,档案管理人员要与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制定项目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在施工过程,建设单位要建立档案资料管理业务培训制度,对施工单位的兼职档案员提供适时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档案收集与整理存在的问题。其次,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对项目档案资料的实时监控功能。监理人员每天都工作在施工现场,能够随时检查施工单位形成的工序报验材料和隐蔽工程报验材料的档案资料是否符合标准,内容是否真实有效。归档的档案资料,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工程实体同见证材料数据档案相符,施工单位才能进行归档档案资料的组卷。最后,做好项目中间交工前的档案资料的检查与指导。各单位在中间交接验收前,组织参建各方人员对交工资料进行综合检责,但由于时间限制.一般也只会以抽查形式出现,归档资料有些会存在遗漏现象。这种情况的处理,需要提前通知施工单位进行自查,以确认的《交工资料编制说明》为依据,及时解决档案资料不规范的问题。在综合检查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各专业项目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档案员一定要到现场,分专业进行检查,对即将调离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整理的交工文件,要全部检查,出现问题,立即整改。竣工图部分重点确认变更到图与实物相符。随机资料要重点检查与设备开箱清单是否定相符,有无档案资料遗失情况,因种种原因而丢失的资料,应与厂家取得联系补齐丢失的资料。对未进行仪表联校等部分资料,中间交工后要随时跟踪检查,档案资料完整系统后归入交工文件中。三是编制文件竣工阶段,严格档案资料归档制度的执行。水利建设项目施工及设备安装调测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开始阶段签订的《交工档案资料编制说明》编制竣工文件,监理单位负责审核竣工文件,依据归档范围,要求竣工文件编制单位进一步收集所缺少的重要文件,文件数量应满足合同或者协议规定的份数。严格执行档案资料归档制度,例如,建设单位档案部门配合监理部门,审核项目文件整理与归档的质量。同时检查项目文件的组卷是否遵循水利建设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项目文件的组卷应达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法律性文件手续齐备,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四)推进水利建设项目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为执行制度奠定基础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Abstract: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large and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difficulty. At this stage,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at this stag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targeted measures to cope with, and for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respons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加大了对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所谓水利工程管理,是指在深入了解水利工程的性质以及具体作用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的趋利避害,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逐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引导和管理。

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将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可以说,质量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生命,优良的工程质量能给各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工程质量的优劣,对工程进度有着直接影响。劣质工程不仅会增加维修以及改造的费用,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

由此可见,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不能盲目追求进度,而轻视质量,更不能因为经济效益而放弃质量管理。只有深刻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

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技术力量薄弱,人员业务水平低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设计、施工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另外,有些人员在“等、靠、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不思进取,盲目懈怠。因此,相对于日益发展的技术水平来讲,他们的业务水平呈下降趋势,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初期都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了质量监督管理小组。与此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检查监督程序以及方法等。但时,由于大多数人员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专职人员技术力量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导致这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力度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对工程质量重视不足

目前,虽然国家反复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但是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为了避免工期延误业主提出索赔,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不得不“重进度、轻质量”,当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工期优先,将工程质量抛到一边。

三、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其一,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贯彻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相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且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使工程人员对工程质量真正负起责来。

其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施工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障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到位。

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的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切实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者是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事先分析,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从而避免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其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对于提高水利工程整体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方面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重在岗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几率。

其四,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原材料进场前,应向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在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另外,要重视对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较大的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

另外,为了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工作状态极佳,不会影响工程施工。

其五,规范技术管理

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各司其职,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采用的处理方法与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要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

在施工之前,还要进行图纸会审,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技术交底也是施工之前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

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都要派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避免发生人为工程质量事故。对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也都要严格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

从工程一开始就要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且要具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

对于工程的分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必须要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并做好资料的记录和整理,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监督与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打造真正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仁钟,章为民,蔡跃波等;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水电技术.2001.32

[2]曾金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广东水利水电;2007年04期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条红线 水功能区 双因子考核

中图分类号:S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50-02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黄冈市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厍星罗棋布,水资源相对丰富。按《湖北省水功能区划》划分布局,全市共划分32个一级水功能区,2014年纳入主要江河水功能区考核的有22个,涉及到4个保护区、7个保留区、5个开发利用区、2个缓冲区。

自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考核制度以来,水功能区达标考核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三条红线”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湖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鄂政办发[2013]69号)的明确要求。黄冈市2014年水功能区监测、评价工作,依据为《湖北省2014年度水功能区监测评价工作方案》和省水利厅鄂水利函[2014]493号文《关于印发《湖北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考核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要求,涉及黄冈市22个水功能区、35个水质监测断面。根据黄冈市水功能区达标率80%要求,按考核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两个参数评价,全市达标水功能区17个,达标率77.3%,其中黄州区、英山县、黄梅县、蕲春县、团风县、武穴市、麻城市等七县市(区)水质达标。

一、考核水功能区达标状况

2014年全市共布置了35处水质监测断面,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基本项目,即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24项;饮用水源地增加表2中补充项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5项指标;湖泊、水库增加叶绿素a、透明度2项指标,对22个水功能区进行了监测。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评价了22个考核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黄冈市双因子(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考核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17个,达标率77.3%。不达标的水功能区为:华阳河保留区、浠水英山~浠水保留区、巴水保留区、滠水源头保护区以及倒水红安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表1)。

二、考核水功能区水质状况

2014年黄冈市22个考核水功能区(分月)双因子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全市水质良好的Ⅱ类水有15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68.1%;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有3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13.7%;水质轻度污染的Ⅳ类水有3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13.7%;水质重度污染的Ⅴ类水有1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4.5%;其中长江水功能区水质相对较好,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水之间;水功能区考核不达标的五个断面,水质状况不稳定,从分月监测结果看,倒水红安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红安断面)、滠水源头保护区(上新集断面)水质较年初有所好转。

水功能一级区(不含开发利用区)共评价13个,水质良好的Ⅱ类水有7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53.8%;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有3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23.1%;水质轻度污染的Ⅳ类水有2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15.4%;水质重度污染的V类水有1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7.7%。

水功能二级区共评价9个,水质良好的Ⅱ类水有8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88.9%;水质轻度污染的Ⅳ类水有1个水功能区,占总数的11.1%(表2)。

三、不达标原因分析

(一)华阳河保留区

监测断面是武山湖出口官桥断面,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武山湖水质受到武穴城区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渔业养殖及流域内农业面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官桥断面长期监测水质不达标。

(二)浠水英山~浠水保留区

浠水英山~浠水保留区内共设白莲河、浠水、兰溪三个监测断面,浠水城区浠水沿线双桥、福瑞德化工厂等排污口排污较严重,导致浠水断面长期监测水质不达标。

(三)倒水红安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

监测断面为红安,断面所在城关水域区间内有烟厂、园艺河、二中、金沙小区等排污口排放废污水,导致倒水河红安断面监测水质不达标。

(四)滠水源头保护区

滠水源头保护区设上新集断面,据调查监测断面上游主要为农业面源和养殖场废水污染,导致上新集断面枯水期监测水质不达标。

(五)巴水保留区

巴水保留区设罗田尤河咀、团风马家潭两个监测断面,长河东门三水厂以下东门污水处理厂、民政污水处理厂、塔山河出口、妇幼保健院排污口、宏源化学污水管井等排污口以下河段至尤河咀断面水质一般不达标。

四、建议

(1)根据黄冈市水功能区划,合理利用水域水环境容量,以水体纳污能力为依据,在保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的前提下,科学计算并提出各排污口限制排放量,严格监测和监管,把水污染控制在源头上。

(2)科学控制各类园区排污,建议在工业规划和布局时,要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安排排污和受纳水体条件。

(3)设立环境准入门槛,禁止重污染、环保不达标和不能实现“三同时”建设的项目和企业落后,严格执行环境审批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工艺与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论证和审批管理。

(5)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对重点入河排污口设置监测断面,建设实时监测系统,确保达标排放。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水质监测;水质分析

水质监测工作是指通过监视和测定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通过组织开展重要水质监测,取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数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监测成果,为各级政府制定水资源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质量控制(Quality Management,QM) ,通过监视质量行程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的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在水质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水质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包含样品采集、样品保存与流转、实验室分析、数据检验与评估这四大环节。本文就以上四个方面,结合杭州水文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1 样品采集

重视样品采集和前处理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质量。

样品采集过程涉及采样地点、时间、人员、设备、交通等多个方面的要素,参考《水质采样技术规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等技术文件,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过程中的仪器选择非常重要,杭州站在常规水质监测过程中开展水质现场分析的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等。水质现场分析由于受场地、外界环境以及仪器设备性能的限制等,对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样仪器在采集样品前都应进行清洗、校准,检查仪器的检定标签及检测模块是否在有效期内。

2 样品的保存与流转

从实践角度来看,影响水质分析的质量原因往往出现在这一阶段。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仍在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样品在运输前应将容器盖子拧紧,并用采样箱装好,通过冷藏或冷冻,加入化学保存剂等方式,抑制样品的变化。水样采集后应及时送回实验室,不得在外逗留。样品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严格办理样品交接手续,由收样人员接收检查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唯一性编号。在完成样品符合性检查、标识、登记后,应尽快通知实验室分析人员领样。分析人员在领取样品时同样要求做好交接记录。

3 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内的监测分析是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人员、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耗材等,都是保证实验室监测质量的先决条件。

3.1 人员

实验室分析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水监测分析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承担水质分析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持证上岗。

3.2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监测项目互不干扰。产生废雾、废气的分析过程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水质监测之前应确保实验室环境因素符合仪器设备的运行要求。

3.3 仪器设备

根据监测项目和工作量要求,合理配备仪器设备。用于实验室分析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应能达到所需准确度,并符合相应分析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按照计量认证要求对仪器进行周期检定。仪器操作人员依据《作业指导书》使用、维护仪器,保证设备功能正常。

3.4 耗材

实验室耗材的质量同样会对水质分析的结果产生影响。实验室用水的水质、玻璃器皿的检定、化学试剂的有效性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4 数据检验与评估

水质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关系到水环境管理、水治理及水资源调配的各个方面,是水质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4.1 方法对照

由于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的可能性极小,采用方法比对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获得真值的最佳估计。

如水质样品中矿化度的监测依目的不同大致包括:质量法、电导法、阴阳离子加和法等。理论上,矿化度应等于溶解性固体重,但重碳酸盐在烘烤时转化为碳酸盐,其损失量约为HCO3―的一半。即矿化度≈∑阴离子量+∑阳离子量-1/2 HCO3―。

4.2 质量控制图

使用质量控制图可以不断地检验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时发现分析误差的异常变化或变化趋势,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常用的质量控制图包括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加标回收控制图和空白值控制图等。

以杭州站2014年度测定的20对高锰酸盐指数空白样的结果为例(见表1),分别计算均值和差值的上、下警告线和控制限,绘制均值-差值控制图。

计算可得 =0.53, =0.06,上控制限0.64,下控制限0.42;上警告限0.60,下警告限为0.46。8月,测得一对空白平行样品结果为0.91和0.78,差值在控制限范围内,但均值高于上控制限,查找原因,由于净水器滤芯老化造成出水CODMn含量偏高。更换滤芯后得到一组新的数据为0.46和0.54,则平均值为0.50,差值为0.08。分析结果的均值和差值均在精密度控制的范围内。

4.3 实验室间比对

在不同实验室不同人员,使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比较测定结果,加强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检验实验室的监测工作质量。杭州每年参加省中心、流域中心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以实际水样作为比对对象,结果令人满意。

5 结语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实验室软、硬件条件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由于条件限制,部分地区硬件条件得不到满足。但是通过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水质分析人员的自身素质,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积极主动的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水质分析中的随机测量误差和系统误差,就可以确保水质分析结论的可靠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玮,方航.浅谈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J].浙江水利科技,2012(1).

[2]赫元萍,唐雅萍,徐敏.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分析和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4).

[3]袁国富,张心昱,唐新斋.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水质监测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质分析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水环境中污染物进行监测,找出水污染因素并评价分析出污染物产生原因及污染途径,同时制定污染对策和采取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以为区域防治水污染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1]。水环境监测对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加强水环境及水资源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及在线自动监测等相比,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存在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健全、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滞后问题,距离“科学、准确、实时、动态”信息自动化监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和全面实时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数据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实践应用和水环境高效优质监测管理研究意义。

1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水环境监管现状来看,尚还缺乏科学合理、统一健全、动态修正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大多采取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区域水质监测和优化配置带来了局限,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水平。

1.1区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方面现状分析

为加强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1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上述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规范环境管理行为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现行水环境监测机构,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权限设置,实际管理中出现水环境监测站分布过多、管理权属混乱、监测设备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严重、信息孤立交互功能严重不足等问题,加上管理体制近10年未进行有效修正,存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滞后性”,监测方法、监测手段等得不到有效完善,监测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负责制条件下的水环境监测,其监测质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部分行政干预,出现水环境监测数据、水环境信息公开等存在“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区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无法统一、有序、优质的开展。

1.2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现状分析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为开展全程序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夯实了基础。同时,借助开放流服务平台,为区域水资源污染和优化调至提供了联防联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其质量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完善,具体表现为:(1)管理认证缺乏全面监测指标和有效质量控制。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大多注重事后控制,缺乏事前分析和风险预控理念,水质监测指标不全面、水质监控实时动态性较差,整体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和手段较缺乏。(2)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完善性。目前,环境监测部门对区域水资源监测的认证标准与制度,均是通过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两个标准进行鉴定。而实践工作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行业多、规模不同等问题,各地、各行业领域其所需要监测的指标和工作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认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实际和指标要求存在不匹配问题,制约了水环境监测业务的高效、优质和有针对性的开展[2]。(3)缺乏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管网络交流和信息服务平台。目前,不同部门在水资源的质量监管全程中存在重视的类别、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资源设备重复配置、信息孤立等问题,缺乏资源交互共享和信息实时公布的“科学、准确、实时、动态”的在线网络交流和服务平台。

2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深化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应构建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要通过培训、宣传和实际工作等多渠道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监测质量管理意识,同时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完善的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等水环境质量监管和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适合不同行业和工程领域的全面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统一水环境和水资源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避免出现信息相互矛盾、相互混淆等问题,提高水资源信息公开、质量监管工作透明度。

2.2合理放权加强区域水环境监测认定资质管理

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质量监测管理服务水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实施认证资质管理机制,通过资质认证一方面保证水环境监测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合理授权和资质认证,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顺利开展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服务工作,出具全面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及相关证明,并承担相应责任,提高与其他行业和工程间的水资源协同监管和合理配置水平。

2.3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能力

(1)提高样品采集水平。水质样品采集要注意采集点的合理布局,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多样性,同时样品采集数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不宜过多或过少。要注意把握好水质样品采集的深度,避免监测分数据受到表面污秽物或杂物等的影响,确保水质样品分析数据真实反映采集区水环境的实际质量。要按照地点、种类等合理进行分区编号,避免检测数据相互混淆,影响分析结果。(2)保证实验室监测水平。在实验工具、实验试剂和试液、实验环境、实验技术等方面均应满足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要求,严格遵循“量用为出、只进不出”的原则进行样品分析,并严格规范实验分析操作步骤,将样本监测分析的全流程具体化和过程动态复核,减少每一环节可能带来的误差,确保水环境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匹配性。(3)强化水环境监测分析工作。根据不同污染有针对性的制定水质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采取全面、先进的监测方法、监测技术和监测手段。合理运用多参数采集、自动化监测分析等先进设备。要加强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全面识别和分析能力,有效提高区域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完善性、准确可靠性和实时全面性,更好地满足区域水环境的质量控制需要,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和分析结果。

3结束语

水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收集污染资料,提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效率效益水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监测的体系制度建设和动态质量监管,综合提升水环境监测样本采集、数据分析能力,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实现对水环境现状的动态掌握,有效预防和防治水环境污染,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吕少银 单位:遵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