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扶贫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食药监安函[2012]75号
2012年06月29日
附件3:
一般缺陷举例
本附件列举了部分一般缺陷项目,但并未包含该类缺陷项目的全部,可根据需要增加其它缺陷项目。
厂房
— 人员可通过生产与包装区域的门直达室外。
— 地漏敞口/无存水弯。
— 液体和气体的出口处无标志。
— 不与暴露产品直接相邻或不直接位于暴露产品上方的表面有损坏。
— 生产区内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 休息、更衣、洗手和盥洗设施设置不当。
设备
— 设备与墙面的间距太小而无法清洁。
— 固定设备的基座连接处未完全密封。
— 使用临时性的方法和装置进行维修。
— 有缺陷或不用的设备未移出或未贴上适当的标识。
— 用于非高风险产品的小型设备未经确认符合要求。
清洁
— 书面清洁规程内容不完整,但厂区处于可接受的清洁状态。
— 清洁或健康卫生规程未有效实施。
生产管理
— 原辅料与产品处理的SOP内容不完整。
— 未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生产区域。
— 对接收物料的检查不完全。
质量管理
— 召回规程内容不完整。
原辅料检验
— 用于符合性检验的原辅料,未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即用于生产。
— 检验方法的验证内容不完整。
包装材料检验
— 运输和储藏规程内容不当。
— 过期/报废包装材料的处理不当。
— 检验项目不全。
— 质量标准不全。
— 一次接收的物料由多个批次构成,未考虑分开取样、检验与批准放行。
成品检验
— 物理指标的检验项目不全。
文件记录
— 产品的记录/文件内容不完整。
— 生产用建筑的平面图和标准不完整。
— 记录和凭证的保存时间不够。
— 无组织机构图。
— 清洁记录内容不完整。
样品
— 无原辅料样品。
— 成品或原料药样品数量不足。
— 贮存条件不正确。
稳定性
— 持续稳定性考察的批次不足。
— 检验项目不全。
— 样品数量不足以完成检验。
无菌产品
— 未监测灭菌用蒸气,以确保达到适当的质量要求且无添加的成分。
— 进入洁净区和无菌工艺生产区的最多人数控制不当。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 扶贫
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新的形势下,还需要开展其他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也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的表现,在此,本研究将探索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扶贫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措施。
一、高校思政辅导员开展心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心理扶贫是指对高校贫困生因贫而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关辅导,保证其心理健康、精神面貌良好的相关工作。目前高校思政辅导员开展心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报告说,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为贫困受到打击;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同时,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也不断发现有贫困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对社会的危害和自身的毁灭。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贫困生马加爵杀害四位同学;同年,东北林业大学贫困生付新彬因找不到工作而在毕业前夕自杀。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必须关注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并不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但相比起非贫困生,贫困生更容易具有以下心理问题:受挫感、自卑感、畸形自尊、抑郁、交际障碍、盲目攀比、不安全感、偏激和心态等。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来自其贫困家庭的影响、贫困生源地的影响、学生群体的影响、高校改革的影响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
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各项工作,要注意两个重点:一是解决其经济贫困问题,二是解决其精神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同等重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政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应该承担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工作。辅导员需要指导大学生成才,保护大学生权益,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大学生的生活。其中,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1)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如果不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思政工作者不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就业、经济困难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则思政工作会被学生误认为是讲大话、讲空话、讲假话,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泛泛说教,则不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实质上的建设性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者,如果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则起不到应有的模范作用,思政工作就无从谈起。在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思政辅导员要认真对待这一挑战,将其视为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近的。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绝不是简单之事,但其解决途径恰如思政工作,都是心灵与思想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不涉及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恰似政治工作中思想疙瘩的解决,思政工作的开展本质上就类似于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生不可能具有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树立了良好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贫困生也不会因贫困而滋生心理问题。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既是相关的,其工作方式也是相近的。解决贫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们的应尽义务。
(3)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和培养其人格。在新形势下,将大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是思政工作的切实目标。如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带着心理疾病和思想问题离开学校走进社会,则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就是失败的、无效的。所以,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两者都属于辅导员工作的范畴。
3、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职责由高校思政辅导员承担
如果说对贫困生的经济扶贫需要靠政府、社会、校方和思政辅导员的多方努力的话,那么对贫困生的心理扶贫则主要是辅导员的职责。
(1)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其中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可以说,如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最大的功劳应归于其思政辅导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最大的责任也应归于其思政辅导员。
(2)辅导员的工作条件。就工作条件而言,辅导员与学生是直接联系、密切联系的。大学生集体住宿、远离家庭,很大程度上也与社会有一定距离,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大学教师和同学们。由于工作安排不同,专业课教师一般与学生直接接触少,更不会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是内在的,而贫困生的心理倾向也偏于自闭,所以专业课教师一般难于接触到贫困生的心理隐私。而其他同学与贫困生年龄相仿、阅历不足,难以承担心理辅导的重任。所以最能了解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只能是其思政辅导员。
(3)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党、政府、社会和校方无疑都是关心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但最终落实这些关怀只能是通过学生的思政辅导员。没有常年工作在第一线、与贫困生直接频繁接触的辅导员,一切关心都难以落实。经济上扶贫相对较容易,这一点银行和政府就可以联手办到,社会其他各界也可以做很多工作,但心理扶贫却是极其艰巨而又极其细致的工作。笔者担任辅导员工作五年来,挽回过8个试图自杀的贫困生,其自杀倾向往往是日积月累、突然爆发,如果没有长期干预和快速反应,如果不能把握其心路、不能及时发现苗头,则8个宝贵的年轻生命就会无奈消逝。所以,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思政辅导员才能得到最终完成。
二、如何开展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心理扶贫工作
1、建立心理扶贫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
心理扶贫是高校思政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应被纳入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中。应在各高校推广专项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目标管理机制,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设定来整合相关工作。该目标管理机制应明确贫困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目标、手段、方式和奖惩等,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按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持续监控、预防为主,有效消除和减少贫困生的不良心理,确保其心理安全。
2、为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扶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高校思政辅导员肩负着贫困生心理扶贫的最主要责任,但是该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辅导员创造良好条件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提。
(1)各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保证经费和办公条件。
(2)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专项课程,系统而全面地提高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要为贫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有必要为贫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防患于未然;针对贫困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做好预防、干预、救助工作,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专门化。
3、辅导员相关素质的培养
思政辅导员自身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毕竟大部分并非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而且心理扶贫只是辅导员众多工作任务中的一项,其前期的知识结构、能力储备、技能培养也许并不能使之马上胜任相关工作。因此,素质培训就是思政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个必要准备,而且应该贯穿其工作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心理扶贫既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学习型、研究型的工作。辅导员既要以高度的热情、爱心、政治觉悟和责任感来开展心理扶贫,又要做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辅导员相关素质的培训和相关科研的探索,将是心理扶贫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目前必须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解决相关问题的责任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基层思政辅导员的肩上。相信在党、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之下,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能够得到逐步改善,使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得到推动。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心理扶贫目标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培养相关的素质和能力,会使思政辅导员的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柳君:贫困生更需心理扶贫[N].北京青年报,2007-4-28.
【关键字】 白内障; 扶贫工程; 心理; 护理
本院作为洛阳市“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治疗”的定点单位,已使全市近万名本无力承担白内障治疗费用的患者受益。这些患者因年龄 、经济、文化能力原因,术前心理状态极不稳定 。笔者在护理工作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对该类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了医生的手术,逐步探索出一套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收入本科参与“扶贫工程”的白内障患者732例,共758眼作为研究对象。该组男245例,女487例,年龄60~84岁,平均(69.4±2.1)岁。术前视力光感~0.3,单眼盲者706例,双眼盲者26例。患者均为单纯性白内障,无精神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中学及中专253例,小学及以下465例。全部患者均确诊白内障,经“扶贫工程”资格审查合格后,在局麻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2 心理状态分析
2.1 猜疑烦躁 参与“扶贫工程” 治疗的患者,最先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对扶贫工程的怀疑 。这些患者担心费用减免的真实性及术者的业务能力,害怕手术不成功反而使身心及经济方面增加负担,却又没有搜集信息的主动性,导致情绪低落,烦躁易怒。
2.2 焦虑恐惧 焦虑、恐惧是手术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老年人进入患者角色的初始反应[1]。患者均为老年人,当得知需要进行手术时会产生本能的恐惧,又处于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焦虑恐惧,严重者身体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等。
2.3 孤僻依赖 “白内障扶贫工程”中患者的视力最高不超过0.3,很多患者只是光感,他们的社会信息被严重剥夺,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差,因此患者易产生两种心理问题,孤僻,觉得自己老无所依,成为家人的累赘;依赖,患者视力障碍,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导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均下降,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生活管理信心不足,事事都依赖别人去做,希望有更多的亲友来关心他,从中得到安慰和温暖 [2]。
2.4 知识缺乏 接受“扶贫工程”治疗的患者,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加之生活贫困,他们缺乏获得白内障相关的专科医疗知识的途径。
3 护理干预
3.1 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取得患者认同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3] 。患者来院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护士,护士接待患者时的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对整个诊断治疗的评价。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患者充分感到受尊敬和爱护。特别对于本组研究对象,我们在询问病情时要更有耐心,不能因为患者的理解力有限而不耐烦。
3.2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取得最佳心态进行手术 多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睛视力长期低下,对手术治疗恢复信心不足。护士要主动和患者交流,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也可举出以往患者成功治愈的例子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信心与安全感,同时细致解答关于“扶贫工程”相关优惠措施,使患者明白就诊免除后顾之忧。
3.3 创造安静整洁的就医环境 稳定患者心理 本组患者因严重视力障碍,所以对声音、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特别敏感。若环境嘈杂,不断有人大声争论吵闹,患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必要的猜忌,无形中增加了心理负担。保持良好就诊秩序,有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缓解就诊及手术时的紧张心理。老年患者对外界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在寒暑天,一定要调节好适宜的温度,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就医环境 [4]。
3.4 提高自身素养 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 信任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扶贫工程”白内障手术从就诊检查确认到术后复查,全过程都是在门诊执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及治疗护理要点,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潜心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患者才敢放心的把自己交付给你,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3.5 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 恐惧来源于未知。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护士需仔细了解病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疑问,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详细介绍该项手术的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根据患者各自特点,选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用适宜的语言让患者明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白内障的最先进、最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法。
4 效果评价
4.1 方法 问卷调查。对732例参与“扶贫工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由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包括干预前后猜疑烦躁、焦虑恐惧、孤僻依赖、知识缺乏等心理状态比较)。调查结果分为5个等级:心理状态非常好、良好、可以、很差、极差。
问卷调查前,工作人员将目的、总的评分方法及要求向患者说明清楚,以取得合作。问卷调查时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提问,工作人员执笔代答。
4.2 统计学处理 对73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调查问卷687份。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5 结果
干预前患者心理状态非常好85例,良好132例,达标率为31.6%,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非常好103例,良好268例,达标率为54%,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因白内障致盲者为29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白内障发病率有逐年递增趋势,估计到2020年我国白内障人数将达到500万人[5]。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取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使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是护理医疗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本组患者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术前护理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术前白内障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其不良心态,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从而提高了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142-149.
[2] 边素轩,李旭超,张玉兰.老年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21-124.
[3] 符新玲.浅谈首因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 快乐阅读(上旬刊) ,2011,(7):63.
[4] 崔龙荣,张莉萍,邱福香.老年性白内障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1,13(5):943-944.
关键词:生态;经济贫困;产业扶贫;房县;效益;反思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十三五”期间中华民族必须要完成的伟大重任。中国特色农业产业是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特色产业可谓是脱贫攻坚的主动力、充电桩。而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如果只注重依靠资源发展经济,而忽视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后果是不堪设想。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只有坚持产业扶贫与自然生态并重,积极推进生态产业扶贫新模式,才能实现贫困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产业扶贫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生态产业扶贫的意义
以往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只重视发展产业经济,而忽视生态保护。甚至有人认为发展生态产业无法快速脱贫和致富,认为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好于城市和发达地区,不用担忧生态环境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是贫困地区最突出的优势,如果这个优势也失去了,那么贫困地区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吸引力便无法和城市或发达地区相比,所以在贫困地区开展新一轮的产业扶贫,决不能忽视生态保护、走以前的老路。发展地方经济不能涸泽而渔,在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必须从生态中发展价值,从生态中提升价值,因为这才是最根本、最持久的脱贫方式。
(二)生态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湖北省境内有四个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内33个县(市、区)均属于山区,都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于贫困山区来说,高山、丛林既是发展产业的优势,也是制约经济提升的桎梏。山区优势就体现在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立体性、资源禀赋的丰富性,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而耕地破碎,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也是贫困山区的集中写照。对于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的双重制约,湖北省如果照搬东部产业发展套路,显然是不实际的。从湖北经济发展公布的资料上看,过去湖北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盲目“跟风”,违背了湖北的客观实际,发展一些高耗能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损失。因此只有坚持产业扶贫与自然生态并重,才能实现贫困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产业扶贫实践及其成效
(一)生态产业扶贫实践探索历程
为确保“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湖北省将2月至3月定为“重大项目开工月”,项目类型涉及生态农业、新能源、旅游业等贯穿三大产业,旨在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助农增收的现实效益。湖北省房县位于秦巴山片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扶贫重大项目惠及地。在经济发展中,房县合理布局产业与项目,强化生态保护,从生态农业、光伏扶贫和生态旅游三个方面展开,积极实践生态产业扶贫并取得实效。
生态农业方面,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发展中药材、食用菌、高山蔬菜、烟叶种植等速效致富产业,大力发展核桃、茶叶等长效致富产业,坚持产业扶贫示范片区建设。以北城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平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房县建成全省生物医药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帮带贫困户合作机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确保贫困户合理分享资源开发效益。
光伏扶贫。发展经济必须首先解决能源问题,而传统的水电火电等能源项目,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房县通过大力开发绿色能源,既解决能源问题,又保护了环境。在省发改委、省能源局支持下,房县在军店镇中村,建设首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贫效果显著,综合效益明显。光伏发电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光伏发电既推动了绿色农业生产,扩大了土地资源使用率,又能保障贫困户收入,而且后续负担少,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旅游是无烟的工业,是长久可持续的经济来源。房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开展旅游扶贫,推动文、旅、农深度融合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基金,确定并支持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鼓励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参与旅游开发。
(二)扶贫效益分析
1、富民效应。富民效应主要从贫困地区、贫困社区、扶贫人口三个维度展开。对于贫困地区来说,生态产业扶贫实际上合理配置了资源,创新了传统种养模式,是一种集约式发展模式,不仅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使之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而且保障了原生态的环境,真正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以房县为例,2015年全县新建茶叶、核桃等产业基地14.7万亩、饲养山羊9.3万只,发展食用菌1800万袋,减少贫困人口达4.18万人。可见,以生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已初见成效。从贫困社区来看,生态产业项目实施以来,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并掀起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就业。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培训班的学习,在贫困村培养了一批种养技术能手,极大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和牲畜成活率。随着产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生产工业、运输服务等相继发展起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了就业多元化,提高了贫困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贫困人口来看,生态产业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人均饲养规模增大。房县军店镇三溪沟村产业采取“租金+薪金+股金”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创收。
2、生态效应。生态效应主要从生态意识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展开。生态意识的提升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房县在生态文明生态产业扶贫实施过程中,开展生态宜居工程,以建设全省林业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区园区绿化、集镇村庄绿化和贫困户“四旁”植树,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环境。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贫困户改变了原来长期封闭的贫困环境,逐渐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在绿色家园中谋求发展,构建了人居环境的和谐。
从生态效益来看,把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促进了人口、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避免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既合理配置了资源,又保障了经济的发展。通过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和生态林,一方面保持水土,减少了恶劣天气山坡塌方现象,一方面给贫困户创造了经济效益。
一、“教育反贫困”战略与现行开发式扶贫战略之比较
首先,笔者之所以建议采取教育反贫困战略新思路来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因为“教育反贫困”战略明显优于现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
(一)“教育反贫困”战略比之开发式扶贫战略有着直接而有效的反贫困效果
从20世纪60-90年代全球范围的反贫困实践来看,“教育反贫困”战略较之我国现行的开发式扶贫战略有着直接而有效的反贫困效果。这种战略的实施,基本上缓解了在反贫困过程中扶贫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和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同时由于扶贫资源具有广泛覆盖性和扶贫运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又做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教育因素在我国农村脱贫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RRI)生产与环境部高级研究员樊胜根在政府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影响研究中,利用我国1970年至1997年之间的省级数据,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了不同类型的政府投入的效果。分析表明,我国政府在农业研发、灌溉、教育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中,从全国来看,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大。每增加1万元的教育投资,就可使9个人脱贫,比科研投资的扶贫效果高出30%。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的扶贫效果更为显著。而现行的扶贫到户的开发式扶贫战略在“十五”以来的减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我国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明显减缓。据统计,1994-2000年的7年间,贫困人口共减少4800万,平均每年减少近700万;2001-2003年,共减少贫困人口300万,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另一方面,贫困群众在发展中弱势地位更加突出,199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10%最低收入层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5∶1,2003年则扩大到4.12∶1。
(二)通过扶贫到户的开发式扶贫战略受到扭曲不能在短期内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况,而通过教育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表明,在贫困面积大范围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快速的、即使是短期快速的经济增长,贫困发生率都会显著下降。但是,当一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下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这部分人口就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全面的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状况。而必须诉诸于相关的经济政策和社会调节机制。绝对贫困人口在身体、智力、素质诸方面的普遍低下,使其在参加地区的经济循环和经济增长中面临严重的屏障效应,从而陷入低层次、封闭的经济循环之中。通过教育改变贫困人口素质,以此改变贫困地区的资源状况,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反思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制定及相应政策的执行背离了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反贫困战略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三)教育反贫困战略较之于开发式扶贫战略更准确地瞄准了农村人口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实践表明,仅仅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反贫困方式,尽管可以较大幅度地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县域人均收入水平,但在实际上可能使那些预期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的贫困人口得不到好处。也就是说,绝对贫困人口往往游离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循环之外,地方经济的增长与广大贫困人口的普遍存在并存,从而强化区域二元经济结构,最终成为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制约条件。而事实证明,10多年来西部贫困地区的许多以富县为目的的工业项目不是由于投资过大、周期过长导致投资效益过差,就是因为项目选择不当、技术水平过低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呆滞、沉淀。即使以扶贫为由创办的不少扶贫经济实体,多数也并未真正使绝对贫困农户受益。
(四)较为忽视广泛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主要问题之一
它直接导致了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的反贫困过程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也是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质量较差和脱贫人口“返贫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只有向绝对贫困人口提供卫生保健、供水设施、教育设施和广泛的适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才能稳定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从而成为减轻贫困程度和遏制返贫的手段,而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就是使贫困人口切身受益的最重要的生产性投资之一。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认为,像所有的投资一样,人力投资是以牺牲眼前的资源却能够增加未来的生产力。在这种方式中,把扶贫看作是对国家经济资源消耗的观点是一种悲剧性的错误。
(五)满足绝对贫困人口基本需要所需要开发建设的基础设施如水利、供水、教育和卫生设施,一般应由政府部门组织
实践证明,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扶贫资源或由个人、企业按产业化原则进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可能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偏离扶贫开发项目设想的初衷,甚至违背扶贫方针。由党和政府直接组织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且可以大幅度改善并加强党和政府与西部贫困地区人民、特别是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
(六)通过“教育反贫困”战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对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具有双重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直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如居民供水、医疗、服务、交通、通信、电力等等,这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有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吸收更多的建设投资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教育和培训可以改变贫困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以实施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为契机,通过西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西部各民族团结、各地区共同繁荣和社会稳定进步。
二、提出“教育反贫困”战略新思路的现实基础
之所以选择“教育反贫困”的战略,是因为贫困地区的经济起飞必须从大力发展教育入手。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尤其是农民的素质,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使农民掌握脱贫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具体来讲:
(一)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会影响我国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20世纪末我国解决了贫穷和温饱问题,并要尽快进入小康社会,向富裕型迈进,到21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全面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但是中国的国情是,尚有60%的人口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差距在拉大,特别是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有近6000万人徘徊在温饱线上。如果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缓解和消除贫困,中国“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不利于民族团结与和睦、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目前,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61.5%的贫困县,61.8%的贫困人口;西部贫困县耕地总面积占全部贫困县耕地总面积的55.2%;西部地区贫困面最大,贫困状况比起其他地区更为严重,而且贫困的发生率最高,脱贫后的返贫率也最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意义重大。
(三)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东西部地区差距过大,已给落后的和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造成损害
西部地区有限的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非政策要求的逆向性流动,这包括资源、资金和人力等,加剧了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艰巨性。
(四)西部地区人民的真正参与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和保证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着内在的驱动力,而这种内驱力就是自由创造的人文精神。它是在社会、学校、家庭和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者必须并重,但就当前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具体情况而言,更加迫切需要的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因为技术科学本身在贫困地区开发、扎根,也还得靠人文社会科学为之开辟前进道路。只有通过教育,使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自觉地把自己置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科技竞争之中,置于东西部的巨大差距之中,生成“穷则思变”的观念,才会投身于西部反贫困的战略实施中去,身体力行地一步一步走向富裕。
(五)贫困不仅是指收入贫困,而且指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贫困以及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等
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本和公平的收入分配,而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西部农村反贫困要实现认识的转变与战略的调整,把过去只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温饱问题为主转变到更好地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立足于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对人的素质和技能进行全面提升,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实现整体推进。应该看到,中国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同时,新世纪头20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总体上也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使实施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不仅有了条件,并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实施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不仅直接关系到西部农村资源开发与转换进程、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总之,研究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意义非常重大,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制定“十一五”西部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政策方案和建议,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三、以“反贫困”为目的的“教育”的内容
以提高国民素质,反贫困为目的的“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技能教育(包括经营管理技能)、生计教育(包括消费方式改造)和观念改造。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教育是广义的概念,在教育形式上主要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以反贫困为目的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发展的全民教育,主要是防止弱势群体在教育发展中被边缘化,造成“教育隔离”,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妇女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