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折纸教案

折纸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折纸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折纸教案

折纸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人们在遭受到挫折时,每个人的心理和态度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屈服于挫折,有的战胜挫折。这些不同的反应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心理、身体等都会引起承受力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活动、小型辩论让学生体会对挫折的感受和挫折的两重性。通过事例的分析理解造成不同反应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待挫折的信心,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好的一面及坏的一面。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造成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的原因,是本框的重点,讲好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2、挫折的两重性是本框的难点。挫折本身是不好的事情,但它可以变成好事,这一点初一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希望教师注意教法。

教法建议

1、教师安排学生做活动,感受挫折,并谈心理感受。

2、发动学生搜集战胜挫折、屈服于挫折的事例。

3、小型辩论:挫折利弊之我见正方-----挫折对人有利;反方------挫折对人不利。

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产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遇到挫折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活动):教师找几位学生到前面,蒙住眼睛,装扮盲人。活动有:走动、绕障碍、搬东西、取学习用具等。

活动完毕:教师请这几位学生谈感受。

(投影):有两位好朋友在升学过程中双双落榜,两人都非常难过,其中一个人几天以后重振精神,开始复习功课,准备第二年再考,另一个人却一直情绪很低落,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学生分析材料说明了什么?

……

结论:遇到挫折人们的反应、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采取的态度也不一样。

(板书):1、面对挫折人们的态度不同

遭遇到挫折,人们反应、态度不一样,挫折对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作用?下面请八位辩手进行辩论。

(辩论会):大约十分钟。

通过同学们唇枪舌剑的辩论,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面对挫折时,因为态度、反应、承受力等不同,有的人向挫折屈服了,有的人却勇敢地战胜了挫折。同学们举了很多事例。

(1)、向挫折屈服

(2)、勇于战胜挫折

由同学们的辩论我们了解到挫折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人们能正确对待挫折,将不利变为有利,将失败转为成功时,挫折对于人们的意志品质就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就是挫折的两重作用。

消极作用给人的身体和心理上带来打击、压力,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给生活道路造成曲折。对一些承受能力弱的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刚才辩论会中同学们已经谈到了,孔子,家境贫寒,但是他经过不懈努力写出《春秋》,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屈原遇到当局政治腐败,写出了《离骚》。无臂青年刘京生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练出一“手”好毛笔字。这些人都是在逆境中将不利因素化为积极因素,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成绩。为什么人们在遇到挫折时态度,表现是不一样的呢?

3、造成人们对待挫折不同态度的原因

(1)、生活目标不同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遭受双耳失聪的打击之后,曾痛苦地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但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中,他咬住一根木棒顶端,将另一端插在钢琴的共鸣箱内借以听音。气势雄伟的音乐,渗透着贝多芬与耳聋搏斗的辛勤汗水。

孙膑被人诬告、陷害、挖掉双膝,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摧残,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不惜靠装疯卖傻苟活猪圈,后来在马陵道打败魏军并写出了传世的《兵法》。

(2)、生活态度不同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跑的过程中,失败了1200多次,终于获得成功。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乐观地说,我发现了1200多种不能作为灯丝的材料。

一位老音乐家在““中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7年草,等他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答道:“我怎么会老呢?我每天都在按四分之三拍铡草的。”

相反,如果没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除此以上原因之外,我们同学还能说一下还有哪些原因能影响我们对挫折的态度?

(学生回答)略

(3)、心理准备不同

刚才同学们在做的活动中体会到,遇到同一件事情,心理素质较强就显得冷静、从容,但心里准备不足,就表现得胆怯、害怕。因此可以看出心理准备不同也会影响承受挫折的能力。

(4)、身体状况不同

身体素质好的比体弱多病的人承受能力要强,同学们可以从自身和周围的人们看到。

(5)、得到帮助和支持的情况不同

折纸教案范文第2篇

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全的和有残疾的少年之间互相帮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手拉手情系贫困小朋友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活动口号】点滴爱心 点燃希望

【活动计划范围】

火车站小学 (毛老师 139x22)

组长 吴x 15926x885

郭x 135x1627

重庆路小学 (李老师 138x25180)

组长 潘x 135x4986

李x 13451279926

茅箭小学 (徐老师 1388x0596)

组长 张x 13597868791

黄x 15926156200

【活动前期准备】

1、 校团委宣传部做好宣传海报,宣传资料,宣传横幅,进行活动宣传。

2、 进行志愿者招募工作

3、 招募工作进行两轮(详见策划书)

4、 最后选定志愿者人数,并分好小组,选出小组长

5、 召开志愿者动员大会

6、 制定《安全协议书》及《合同书》

【活动实施细节】

1、由主要负责人在本校与受教学校进行联系(包括助教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助助教内容,荣誉证书等)

2、由本校老师与受教学校进行沟通,并签订《爱心助教合同书》[ ]

3、由老师召开活动前动员大会,并与志愿者签订《安全协议书》

3、爱心助教分小组进行,每组组长上交一份爱心助教课表合同书

4、活动期间志愿者以组为单位,在助教学校进行至少一次文艺活动

5、活动期间,爱心助教者要在受教学校指定地点签到

6、活动结束后,每组组长上交一份爱心助教工作总结,并进行存档。

7、学校根据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精神上的奖励

8、发放爱心助教期间志愿者乘车路费

【活动后期】

1、校团委将对本次活动进行后期整理工作,与受教学校进行沟通,并写工作总结存档

2、校团委将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进行通报表扬

【活动期望效果】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青年志愿者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加强本校与其它相关事业单位的联系,同时也给本校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

【活动经费】

宣传横幅

学生公交车费

荣誉证书

预计 元

折纸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遮罩层动画创造方法,理解遮罩层动画的原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遮罩层特点及创建方法;学习遮罩层运动、被遮罩层运动及二者同时运动的一般思路及操作步骤;探索可以作为遮罩层的对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巧妙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想法;增强学生协作意识;培养自我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遮罩层动画原理及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遮罩层动画的不同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1.搭“脚手架”,确定问题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课中,我们学习了Flas的两种主要运动形式――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理解了不同补间的原理和创作过程,但是有时候一些动画效果如探照灯、放大镜等又需要实现透过某个窗口看后面内容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动画是怎么实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电影镜头”,如图1所示,同时请同学们分析以下问题。

(1)上方的遮罩区域是什么内容?

(2)该动画的根本是谁在做什么运动?

(3)遮罩层和被遮罩层是什么关系?

图1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电影镜头”动画,激发起学生学习遮罩层动画的积极性。同时也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确立了“最近发展区”和学习主题,围绕问题搭建脚手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2.进入情境,思维扩展

师: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Flas是由一对遮罩图层实现遮罩效果的。这两个图层分别叫“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其中,在遮罩层,位图、渐变、填充、颜色、线条都被忽略。无论使用何种单色或渐变,填充区域都是透明的,其他区域都是完全不透明的。

教师边讲授边操作演示。

生:等于在遮罩层上挖了一个相应的洞。

师:是的。在刚才的遮罩层动画中,可以定义遮罩层中电影镜头对象的变化如尺寸、位置、形状等,最终显示的遮罩层动画效果也会随着电影镜头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恍然大悟。

师:因为遮罩动画是由两个图层组成,接下来,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遮罩层运动和被遮罩层运动的情况。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遮罩层运动的例子,如图2所示。

图2

师:在这个例子中,通过遮罩层圆圈的移动实现了探照灯的效果,其实质是在遮罩层中的圆圈内做了动作补间动画,而被遮罩层则是加了投影的文字。在设置好图层顺序后修改为遮罩层。下面请大家结合已学过的文字投影和动作补间试一下。

教师让学生自主尝试,并在巡视中指导,待学生将投影文字和动作补间完成后,及时给以指导。

设计意图: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知识框架相结合,通过分析将新例子与动作补间动画、投影文字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又使学生尽快进入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为后面“脚手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师:在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实现了遮罩层运动。那么反过来,我们再看一个被遮罩层运动的例子,如图3所示。

图3

师:这个例子通过被遮罩的移动实现了水波艺术字效果,通过原文件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水波字实质上是通过文字作为遮罩层、黑白色块作为被遮罩层来实现的。通过黑白色块的不断移动,产生明暗的感觉,和最上层的前置文字重叠起来,好像在水波上飘动一样。

生:文字也可以做遮罩吗?

师:是的,不仅普通形状,元件、文字都是可以做遮罩层的。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随心所欲地创作。

学生兴奋起来,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例子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使学生明确了步骤和方向,积极思考,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3.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师:我看大家都有些“蠢蠢欲动”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实践创作阶段,请大家自主思考,完成下面的放大镜动画。如图4所示,这是一个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同时运动的动画。要求:每3人为一小组共同协作完成,创作快的同学帮助一下稍慢的同学。前三份作品我们将面向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巡视时发现各小组基本能顺利完成放大镜动画,实现了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同时运动,但个别小组在放大镜手柄同步移动等外观的美化方面稍显不足。

图4

教师分别请领先完成的前三个小组代表演示放大镜的创作方法。

教师点评了三个小组的作品,肯定了其中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外层放大镜手柄随遮罩层一起运动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协作+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自我探索和协作学习,从而在一定的情境和框架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反思

整堂课采用了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分析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确立了“最近发展区”, 围绕问题搭建脚手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而通过两个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思维扩展,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最后,达到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和协作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折纸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胃管;留置时间;老年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疾病,如脑卒中、昏迷、老年痴呆等,易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而不能正常进食。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需留置胃管鼻饲,因为橡胶胃管的管壁较厚,管腔小、有异味、弹性差等缺点,临床上多采用硅胶胃管进行鼻饲,但是关于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长短不一,短则7d,长则31d[1-2]。留置时间过短,增加插管频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机械性刺激也增加了其感染的机会,而留置时间过长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便秘、鼻饲管堵塞、食物反流、胃潴留等[3]。本实验探讨硅胶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的安全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90例需长期放置胃管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均已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90例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为(73.6±3.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20例,肺性脑病患者12例,帕金森患者5例,混合型痴呆患者8例;观察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为(75.1±3.8)岁,疾病类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9例,肺性脑病患者13例,帕金森患者7例,混合型痴呆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的硅胶胃管均是由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按照常规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置管,置入深度为55~65cm,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置入合适的深度,常规方法固定,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每4周更换一次胃管,观察组患者每3周更换一次胃管。

1.3评价指标

拔出胃管后检查其前10cm的颜色,分为黄色、黄绿色、黄褐色、黑色,其颜色越深说明胃管材质变化越大;胃管前10cm处反折10s后压痕观察,分为不明显、明显、十分明显、有压痕;采用邵氏硬度计测量胃管前10cm处的硬度,范围为0~100HA,未使用胃管的硬度为30HA,硬度越大表示该胃管在置入过程中对食管及胃的粘膜损伤越大[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管前10cm颜色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颜色变化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胃管前10cm颜色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Z=-49.135,P=0.000。

2.2两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反折10s后压痕比较,见表2。观察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的压痕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反折10s后压痕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Z=-62.861,P=0.000。

2.3两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硬度比较,见表3。对照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3 两组患者胃管前10cm处硬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Z=-76.103,P=0.000。

3讨论

硅胶胃管在临床上较常使用,但对于胃管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胃管留置时间直接影响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易造成医院感染。常规规定每周更换一次胃管,但是胃管置入数量频繁容易造成鼻粘膜损伤,机体平衡紊乱,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的几率,而且造成患者精神紧张[5]。黄宗明[6]等报道,留置胃管2 d革兰阴性杆菌占19.64%,留置胃管4 d革兰阴性杆菌占66.67%,留置胃管6 d革兰阴性杆菌占56.52%,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4W更换胃管相比,每3W更换一次胃管,其胃管的颜色、压痕及硬度变化程度小,且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硅胶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时间最佳为3W,显著减少患者痛苦,且避免胃管过硬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马爱平,鲍玖,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置鼻饲管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5):311.

[2] 甘兰君.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8.

[3] 利森.简明临床膳食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

[4] 吕霞,胡红英,陈慕莹,等.硅胶胃管在老年患者胃内留置安全时间[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1):29-31.

[5] 亓文静,彭南海.鼻胃管留置时间与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49-50.

[6] 黄宗明,揭志刚.胃肠减压对胃癌患者呼吸道菌群影响的初步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5):24-26.

折纸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中职生 德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68-01

一、案例教学法对中职《哲学与人生》产生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教学结果。以前在开展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为主,应试型教育下,学生成为知识的载体,只需要掌握知识而不一定会利用知识。新课程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的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便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与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对德育课失去兴趣,好多学生甚至从来不学这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德育教师的难题。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解惑、传道。在课前教师需要把具体的案例和相关的资料给学生,学生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而且还要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报刊等查找更加丰富的资料以备课堂上自主学习时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教师在上课时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和激励,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这种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且用找到的资料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析,还要在抽象的概念与案例之间建立联系。

(2)案例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的案例本身就是存在争议性的实际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这种存在争议的问题正好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那么教师也就从以前灌输者的身份变成了设计者和激励者。

教师应该对具体案例进行筛选,注意帮助那些相对内向的学生,对那些思维走入困境的学生进行激励和心理辅导,最终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使中职生的德育课成绩得到提升。虽然教师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切记不可一味地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

《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科,其知识点较为杂而乱。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案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提供良好的基础。

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是从以前的纸上谈兵变成现在的实战演习。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应用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解析,从而发生由外而内的变化,这是一种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在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较多的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就能够懂得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智商与情商,最终确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二、案例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的正确实施

(1)拥有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堂是让学生好好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的基础。政治课具有非常强的实效性,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调整。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进行拟题和设定。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有些案例一用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这是不可取的,同时选题时一定要选那些对学生有吸引力的事件。例如我们可以选韩国“乐天玛特事件”对中国和韩国之间国际友谊的影响等这样的事件做《哲学与人生》课上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尽情发言。

(2)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所选案例能够达到的目标。要先对其有一定的预想效果,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最后不断完善案例,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对于预期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明确教学的目的:案例主要有哪些特点?案例能不能引用到今天要讲的课题中?利用哲学知识能不能将事件解释清楚?这些问题主要是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达到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目的。学生在讨论案例时最好是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和办事效率。

三、结语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讨论与互动的机会。案例教学法对中职生德育课《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美术教育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