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行业流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权法》在结合我国金融实践和司法实践,参酌各国法例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进行修改完善,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物权,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律。《物权法》的颁布出台,对银行业界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更关注如何落实《物权法》确立的各项对商业银行有益的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贯彻落实问题。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都有对不动产进行登记管理的职能,容易出现不动产登记管理不统一、不动产产权权属不清的情形。鉴于登记制度对维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意义,《物权法》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不动产权权利人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将非常有利,对商业银行有效确定担保物权也大有裨益。但是,《物权法》在规定统一登记制度的同时,对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则没有进一步说明,只是交由法律、行政法规在今后做细化规定。因此,根据《物权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统一登记制度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二是关于应收账款的问题。《物权法》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有权处分的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这一规定对应收账款质押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什么叫做应收账款?银行理解的应收账款和老百姓理解的应收账款还不一样,银行说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的应收货款,但比如说收租金的债权算不算?两个人之间的普通债权算不算?按理说也不能把它排除在外,只要是非证券化的金钱债务都应该是应收账款,但是,这一块将来怎么登记?此外,应收账款质权公示如何落实,具体如何登记?《物权法》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但是,商业银行如何通过信贷征信系统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问题未来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三是关于抵押权实现的问题。按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抵押担保当事人不能就抵押担保物权的实现达成协议,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判决出来之后才能执行,使得实现抵押担保权利的成本很高,时间也很长。《物权法》规定,如果当事人不能就担保物权的实现达成协议,抵押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拍卖或者变卖抵押财产。这一规定有利于商业银行等担保权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担保物权,节约交易成本。但是,也有人提出疑问:担保权人如何请求人民法院?是采取申请执行一样的程序,还是到人民法院登记就可以了呢?这些都为今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提供了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法律与合规部)
一中国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规模有限,在国际影响力不足
中国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是很多的,可是却没有在国际上著名的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有的甚至在几十年,而且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2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弱,仿制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医药企业因为各种原因,不太重视创新,多以仿制药为主,真正本土创新的药品数量很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使得我们更多的是在重复建设,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1.3医药行业集中度偏低,流通环节问题较多
在中国,老百姓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的抱怨由来已久,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药品流通的环节较多,层层分割利益,到达患者手中的药品自然与生产成本之间产生较大悬殊,从而使得患者对于医药企业暴利的想法层出不穷,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制药企业的利润多高,而是我们的医药流通领域侵吞了较多的药品利润,与欧洲国家相比,我们的医药行业集中度偏低。
1.4营销手段不当,影响医药企业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国外医药企业的冲击,可以说竞争是越来越白热化,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不是从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着手,而是采用不当的营销手段,使得这个原本阳光健康的产业埋上阴影,贿赂医疗人员,花费了大量的营销费用,这个费用最终会转移到药品价格上。
1.5企业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纵观所有的成功企业,少不了科学有效的管理,而中国的本土企业存在着较多的管理问题,任人唯亲、因人设岗,管理松散等等,缺乏高效严谨的管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在辉煌过一段时期后,就在竞争中销声匿迹了。
1.6融资体系不够完善,资金缺乏
目前,国内医药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处在创业初期的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更大,想获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很小,希望上市融资又收到企业规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风险投资和在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数量较少。
1.7药品质量问题不断
在高额的利益诱惑面前,不良企业制造假冒伪劣的药品流向市场,进行销售,严重危急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药品质量不过关,不仅仅影响的是我们的国内市场,更是影响我国药品的出口,使得我国药品的出口量收到严重打击,长此以往,必然也导致医药企业的发展出现问题。
1.8缺乏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护意识
医药企业在知识产权以及专利保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民族企业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创造出来的药物可能就因为意识问题而成为企业甚至民族的遗憾,在过去我们就曾吃过这样的亏,对于本来创新成果相对较少的国家而言,这无非是雪上加霜,最后只能自己尝尽心酸和悲哀。
1.9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出口的多为价格低廉、科技含量低的原料药、中药材等,但是进口的确实价格昂贵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这样的现状让中国的医药企业还停留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方,跟着西方的后面走着,真正所谓的国产创新药物基本没有出口的可能。
2.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2.1中国特殊国情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还处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导致了竞争力不足。就创新方面而言,国外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要比我们早几十年,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关注还是比较晚的。
2.2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在做创新药,资金主要还是企业自筹,包括贷款等等,国家能够给予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这样也制约了我们的民族企业自己做研发的动力和激情,如何在政策上给予创新药企业更多的支持,帮助企业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在未来还是我们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2.3医药行业的行业特性
众所周知,医药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新药的研发从前期筛选到最后推向市场,进行产业化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般来说,研发一种新药少之几个亿,多则几十亿,可能最终还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导致血本无归。
二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1.1人口因素,未来将实现稳步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药品的需求的增长也促进了医药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强,对于药品的需求量也增加,必将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1.2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国内的医药企业不仅要面对自身以及客观环境的挑战,还将面临来自大型跨国企业的挑战和竞争。
1.3药品价格将趋于合理
为了使得药品的价格更为合理,国家采取了众多的政策和制度来限制药品的药价。在未来,对于药品价格的调控力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强,面对这样的外部政策,不得不说对有些企业的发展还是产生了负面的印象,有些企业甚至因为低廉的利润,面临倒闭的风险。
1.4物流环节更为合理
目前,我国的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导致药品进入消费者的口袋时,已经变得十分昂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中间环节过多,增加了太多的附加费用。面对这样的现状,国家也在考虑如何合理设置物流环节,通过制度约束,政策引导等方式,力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让药品以合理的价格合理的流通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1.5医药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更大,竞争力提升
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很多小型企业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面临着兼并、重组,甚至一些企业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1.6行业更加规范,从业者素质提高
现在从事医药推广销售的人员的进入门槛还是比较低的,相应采取的营销手段也缺乏学术背景支持,将来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将实行学术推广的话,对于推广人员的要求必然会大幅度提升。
2.促进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2.1加强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任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医药行业因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是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应从多方面着手,鼓励企业多参与创新项目,给予更多的税收支持以及项目管理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2加大医药人才建设和培养
可以说,重视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推动我们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未来,我们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相应标准,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我们国家近些年陆陆续续颁布了许多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保证药品在研究、生产、销售各个领域的安全与规范,也加快了我们国家的药品走向世界的步伐。
2.4 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创新战略,培养竞争力
我们的民族企业要加强融资渠道,获得政府和外界合作单位更多的支持,采取与科研单位联合、整体吸收、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尽快建立起自己的科研中心和科研队。
2.5多开展与国际国内医药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多与国际上优秀的医药企业交流,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够扬长避短,少走弯路,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我们的本土医药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和交流。
2.6加快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发展
加快医疗体制改革,除了对于基层医疗药品的需求增加,同时还会促使企业更重视创新,还能有效改变现在的以药养医的现状,降低了药品的价格,透明化药品价格,有利于医药企业正当经营,良性竞争,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2.7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个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如果一个企业管理混乱,即使有非常好的产品,可能也无法避免被淘汰的风险。我们的本土医药企业在未来,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有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8加快推进医药企业的结构调整,合理利用资源
实行较为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及创新药品的审批制度,真正严把源头关,政府在源头上把好关,科学使用和配合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相信我们的企业机构会更合理,资源的利用率也会相应提高。
2.9加强营销手段的规范化和多样化,全力打造企业品牌形象
目前,我们的医药企业的营销手段还是比较有限,整体学术水平不高,要促进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我们就必须使得我们的营销手段逐步规范化和多样化,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思考合理合法有效的营销手段,加强客户管理和品牌建设,真正建设起来属于中国的走上世界的百年老字号企业。
2.10充分发挥中药产业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中药资源优势,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努力改变我国中药产品因为质量或者工艺不达标,无法走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的尴尬,我们应该加强中药的研究,提高国内的中药标准,与国际药品标准一致,真正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力产品和拳头产品。
参考文献
针对食品行业的重要分支――酒类行业,爱创也长期在跟踪研究,并实施了不少相关案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针对酒类行业追溯系统的建设,本刊特地采访了爱创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谢朝晖先生,为读者解惑。
记者:洒类产品追溯系统的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请介绍一下爱创开拓洒类行业的情况。
谢朝晖:说到酒类行业,爱创至少已经关注了三年时间,目前在啤酒等行业已经有成功案例,在白酒、葡萄酒等领域也有较大投入。
其实,爱创最早切入并取得重要成绩的行业是医药,为众多医药企业实施了追溯项目。不过食品与药品有紧密的关联度,都属于重要的民生行业,质量安全尤其重要。在进入医药行业时,我们自然而然地也在关注食品行业。并且,这两个领域的技术方案大同小异,在医药行业应用成熟的爱创追溯系统很容易复制到食品行业。
当然很多食品企业也有追溯的需求,也有食品企业找到爱创,我们就自然而顺利地进入了食品行业,实施了诸如伊利、华润雪花啤酒等大型项目。
华润雪花啤酒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及分销企业,作为全国性专业啤酒公司,目前在中国经营超过70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的21%份额,其中,雪花啤酒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单品销量第一的桂冠。华润雪花啤酒在产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窜货问题也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华润雪花啤酒的利益和品牌形象。因此,华润雪花啤酒产生了强烈的追溯需求。他们找到爱创,我们根据其具体情况规划了一套完整的防伪追溯的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
整个项目分为三大系统:生产线赋码、TTS双向追踪追溯、WMS仓库管理系统。通过这三大系统的全面运行,华润雪花啤酒建立起智能化的追溯平台,实现了生产环节追溯与销售流向追溯等功能,最终提高了企业的防窜货管理水平。初期,爱创产品在华润萧山、常州、上海、南京等工厂实施。随着系统的成功交付使用,华润全国其他省市的工厂也逐步引入了该解决方案。
记者:根据爱创的经验,请介绍一下酒类行业追溯方案的主要构成与特点。
谢朝晖:酒类追溯系统主要通过爱创TFS双向追溯系统完成。该系统包括了9大功能模块,分别为:
1.基础功能:完成系统的区域、监管部门、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用户信息等的维护管理,以及系统的各类后台服务。
2.企业出入库及库存管理系统:完成从生产企业到各级经销商的核注核销码的上报、出入库单查询及库存查询等功能。系统能无缝对接企业ERP系统,避免了重复上报和上报易出错等问题。系统支持多样化的上报码的方式,包括智能Wince扫描枪上报、批处理扫描枪上报、Web页面上报、Excel导人上报等,为流通各环节中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核注核销码的功能。
3.流向查询:完成了所赋码的流向查询、产品批号流向查询、窜货查询等功能。
4.库存监管:为企业提供了各类库存查询功能。
5.监管码管理:包括了监管码申请和查询功能。赋码系统可以从此处获取监管码,导人到生产线生产并形成关联关系文件。
6.计划管理:完成企业的年度生产和采购计划量,并追踪计划的执行情况。
7.窜货等预警:用户可以自定义超计划生产、超计划购买、库存上下限、窜货、产品有效期等预警信息。通过此功能可以处理各类预警。系统不仅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窜货预警,还可以通过定制规则引擎脚本,预报某地区将可能发生窜货,以便管理者加强监管。
8.消费者管理:提供消费者防伪查询功能,同时为窜货预警提供依据。消费者可以通过短信、语音电话、网站等多种途径查询产品信息。
9.报表:为厂家和经销商提供了数十个查询报表。
TTS双向追溯系统特点鲜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读取方案智能化、适应快速生产线速度、管理海量数据、可建立产品全流向管理平台、形成供应链运营监管平台等重要特点。
除了以上特点外,在具体的应用中,酒类追溯系统与医药相比,还有一些区别和特殊性。
首先,赋码方式和赋码技术不同。药品都有外包装,且通常为纸质包装,医药追溯只是在纸盒上赋码即可。但是酒不一样,多数时候是直接为酒瓶赋码,这需要做封口签。在赋码技术选择方面,药品比较简单,一般二维码就够用了;而酒类比较复杂,RFID、激光码、二维码、数字码等多种技术可单选,也可多选。
其次,系统的功能侧重点不同。相比较而言,医药行业更加注重物流管理和监管要求,而酒类更加注重防伪防窜功能。这与行业特点区别比较大有关系。
记者:目前酒类行业的追溯系统建设处于什么状况?
谢朝晖:虽然爱创已经关注并开拓酒类行业好几年,不过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在追溯系统的建设上,酒类行业才刚刚开始,还有待时日加以完善。
去年,商务部发文要求建立酒类全行业的追溯系统,并在五粮液、茅台、张裕等几家代表性酒企进行试点。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就效果来看,主要集中于RFID防伪领域。而防伪只是追溯系统的一部分,远远小于追溯系统的概念。
并且,目前的防伪系统建设也才刚开始,RFID技术能否在现实环境中成功应用还有待考验,一些诸如识读率、系统衔接等技术问题还需继续攻关。
等到RFID技术问题解决、现场应用成熟并大规模推广后,才能将其作为常用项融合进整个信息系统。否则,系统建设在前,一旦技术应用没过关,只能是无用功。这之后,才是建设并完善追溯系统的阶段。因此,我认为目前距离建立真正的酒类追溯系统还有相当距离,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全面启动。现阶段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但大家都在共同努力,爱创也在加油。
记者:酒类企业建设追溯系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点?
谢朝晖: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酒类企业在建设追溯系统时过度关注了防伪,而忽略了追溯系统的其他功能,以及最重要的供应链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追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项或几项新技术的应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简单讲,在生产环节,怎么将标签赋上去?如果生产速度很快,怎么赋码,如何保证赋码的准确性?赋完码以后怎么识读?进入物流环节后,怎么建立瓶酒、箱酒、整托盘酒之间的关联关系?怎么进行仓储管理,怎么掌握出库的配送去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这整个过程的系统都建设完成,才算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追溯系统。
OTC中的药用消费品行业值得关注
因为医院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挤压,部分药企转战OTC市场和第三终端(乡镇市场)。1990年我国OTC销售规模仅19亿元,2005年接近800亿元,15年OTC消费复合增长率为28%。OTC药品能满足消费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诊疗需求,预计未来OTC市场将保持14-15%的增速。但是,我们认为OTC销售完全是市场化竞争,企业需要长期市场积淀,过去十几年OTC市场经过激烈竞争,已经沉淀了一批优秀药企,新的企业进入壁垒越来越高,其中包括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OTC中的药用消费品最值得关注。药用消费品目前市场容量仅20亿元,预计在终端网络成倍增长和医药企业按消费品模式运作带动下,未来5年增长幅度超过10倍,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王老吉”凉茶等类似药用消费品也会在饮料市场出现井喷。
有价疫苗市场前景诱人
虽然政府对计划内疫苗投入加大,但计划内疫苗对于经销商来说利益较低,难以形成较高的积极性,随着计划内疫苗覆盖率逐步到位,1―2年内计划内疫苗景气度会大大降低。但疫苗是疾病防控重要有效的手段,疫苗生产企业正在积极投入有价疫苗研发和生产,并从终端拉动市场消费,未来有价疫苗前景诱人。我们认为,产品创新将决定有价疫苗的赢利能力。
医药分销企业将分享“蛋糕”
通过不断兼并重组垄断化、企业寡头化、经营规模化是国际医药分销产业的总体特点和发展趋势。美国医药分销业经过充分竞争,形成Mckesson、Cardinal、ABC占美国药品市场份额95%以上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日本医药分销业也是通过兼并重组逐步壮大,前三大药品分销企业Mediceo、Suzuken、Alfresa市场份额超过75%,前75家药品分销企业市场份额超过95%。中国医药分销业未来几年总体发展趋势是集中度不断提高,区域性分割局面有所打破,但仍主要呈区域性分布,其中国药集团的内部资源整合、华润可能以上海医药为平台整合华源医药分销业务,行业盈利模式变化将可能催生大的医药分销企业。中国最终将走向医、药分业,我们认为中国医药分销业更为长远的格局将会类似日本,前3-4家占四分之三以上市场份额,前几十家占95%以上市场分额,因此医药流通业将会是医药行业整合最快的行业。此外,医院药品销售居间人70%的市场份额逐步让出,大型医药分销企业品牌强、品种多,在分享该市场中占有优势。
跨国药企带来0EM生产和研发环节机遇
公安部消息称,葛兰素史克中国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向政府部门官员、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行贿。
“葛兰素史克事件”并非外企涉嫌在华行贿孤例,之前包括辉瑞制药、摩根士丹利、IBM、朗讯、沃尔玛、德普、艾利·丹尼森等诸多知名跨国公司都曾在华涉嫌商业贿赂。
神秘的市场推广费流向存疑
在医药行业利益链曝光的大背景下,人福医药年报中的“神秘推广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从人福医药披露的2012年年报数据来看,销售费用项下包含的“市场推广费”科目全年发生额高达49842.5万元,几乎相当于公司实现营业收入金额的十分之一;同时考虑到公司销售人员总数为2539人,则人均年支出“市场推广费”19.63万元、月均高达16358.97元。
这意味着人福医药的销售人员人均每天花出去的、所谓的“市场推广费”就超过500元。金额之高令人乍舌。
那么,人福医药的“巨额市场推广费”流向了何处?对此,一位深谙药品经销的业内人士向《经济》表示:“很多药厂都会以召开研讨会的形式,对医院采购人员和医生进行变相行贿,而销售人员人均每天支出500多元,这实在太不正常了。”
对此,人福医药对《经济》的质疑给予了以下回复:“人福医药销售收入排名第16位,销售费用排名第18位,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排名第81名,公司销售费用属于正常水平。”这项回答不免有用“同行业相比费用不高”来回避“本公司费用的合理性”的嫌疑。
被收购方缺乏核心竞争力
人福医药于2013年6月8日的第二版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最终于8月20日拿到了监管部门的批文,本次定向增发计划收购的北京医疗股权,估值高达9.79亿元。
这仅仅是从合法、合规的角度认可了人福医药的增发及对外收购方案,然而站在股东的角度来看待这次收购,却未必如收购预案中所述的那般美好。
因为从相关信息披露来看,北京医疗作为收购标的,其全部业务均来源于上海罗氏产品的经销,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经营的命脉全部掌握在上海罗氏的手中。
在定向增发预案中,人福医药认为“上海罗氏目前以及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其现有的与经销商的合作模式”。尽管在收购预案中与北京医疗原股东签有盈利承诺及补偿协议,但需要注意的是,补偿期限仅仅涉及收购后的三年,而如果在三年之后上海罗氏“反水”必然导致北京医疗的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进而拖累人福医药的业绩表现。倘若如此,又有谁来维护人福医药公众股东的利益呢?毕竟在目前收购过程中的资产评估价值,并不是仅评估未来三年的业绩。
这自然会引起投资者的担心:北京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又在哪里?人福医药以将近300%的溢价收购北京医疗的股权,是否缺乏合理性?
蹊跷收购背后的利益流转
人福医药曾于2012年度分两次收购了北京玛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玛诺生物”)股权。第一次是在2月24日从康普拉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40%的玛诺生物股权,第二次则是在5月18日从玛诺科技亚洲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22.5%的股权。前一次的收购对价为700万元,对应每1%的玛诺生物股权对价为17.5万元;而第二次收购对价则为600万元,对应每1%的玛诺生物股权对价为26.67万元。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两次收购时间相距不足3个月,但是玛诺生物股权估值却大涨了52.38%,那么在这飙涨的股权价格背后,估值是否合理呢?
同时根据人福医药在其2012年报中针对这两次收购资产的信息披露发现,第一次收购至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金额为88.48万元,而第二次收购至年末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金额骤降至-26.86万元。
从中不难看出人福医药收购的玛诺生物,在其第一次收购股权至第二次收购股权之间的经营业绩甚为理想,不到3个月便实现了115.34万元净利润。若以此计算,人福医药为其付出的收购市盈率仅为个位数,算是一笔较为“划算”的交易;但是经过第二次收购后,玛诺生物的经营情况就急转直下,不仅没有维持之前3个月实现的利润,甚至还为人福医药的全年业绩带来了亏损。
被控股股东侵占巨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