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虽然我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也有实质性的突破,但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成本总额较高、初始投入多,成本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多,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还是力不从心,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方式落后
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发电充足,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内蒙古地区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成本管理方式有些已经过时,没有达到成本管理精细化的要求。针对现阶段情况而言,内蒙古电力公司现行的成本管理制度仍然是粗线条的管理模式,分别表现为,第一,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与业务的联系较为薄弱,企业成本的反映主要是按照会计计算的结果为准,并没有提供具体业务的信息;第二,电力企业自己成本管理不足,电力企业公司全年成本具体应该用到什么方面,使用效果如何等只能在年末企业业绩考核的时候才能反映出来,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包含的内容、涵盖的范围较小,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电力企业成本信息存在虚假现象
企业成本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力企业成本的管理工作必须在企业成本信息的完整和可靠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因此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必须保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开展成本预算工作才有效。企业成本信息的虚假现象会直接影响企业成本预算的错误,导致成本预算支出出现偏差,给电力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国内蒙古地区电力企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外延化趋势明显,电力企业前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高投入,但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却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缺乏管理,不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内蒙古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了能够有效进行企业资本核算,更多的是注重对企业的监管,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当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存在对企业资金的随意乱用问题,造成了企业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使电力企业资金存在不必要浪费,从而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阻碍了电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四)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电力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思想薄弱,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与模式,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专业技术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发展。
二、开展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开展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我国革新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实现电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会议报告指出:“我国要逐步加大对电力企业的投资,这不仅是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电力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提高必要的支撑。”自从2011年以后,由于我国逐步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物价不断上涨,导致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导致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上升,电力企业能从银行借贷的资金减少,基于此,提供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利用率显得十分重要。由此可见,开展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创新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与时俱进
电力企业管理者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方式的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是导致我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力企业要创新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方式,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逐步转变更新过去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落后方式,从战略层面上全方位对企业成本进行探讨研究,提高企业成本的利用效率。
(二)提高电力企业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电力企业成本管理要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同步,要运用成本收益和收益成本等标准,建立一整套企业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核算、监督、实施等成本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在成本预算的过程中使用国家标准计算方法,提高成本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精确性,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减少企业资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三)完善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体系
企业成本管理要全面考虑企业会计工作,例如:对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专门负责监督企业成本的资金流动去向和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且记录。建立健全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体系,确保企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
(四)提升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修养
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素质,还应该提高自身修养,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企业需要落实好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对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再培训,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要转变自身观念,与时俱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四、结束语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产品的质量成本是指在建筑产品(工程项目)的设计、实现及使用阶段为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损失,是建筑质量管理的
经济表现。根据质量成本的定义,一般将其分为四个组成部分:预防成本(Preventioncost)、鉴定成本(AppraisaI cost)、内部损失(InternaI faiIure cost)、外部损失(ExternaI faiIure cost),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俗称为PAF法。质量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预测、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决策方案、统计核算,最终达到从质量中要效益的目的。
1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及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据统计资料表明[1],近几年来,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已卓有成效,具体反映在房屋竣工面积的优良品率大幅上升。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2012年房屋竣工面积优良品率已达到43.04%,较上一年增长了14.9%。然而,量大面广的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仍然不理想,一般房屋工程质量形势仍很严峻。2012年9月,建设部、监察部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联合检查组对除外的30个省市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了检查,共抽查了275个工程,其中一些工程因勘察、设计、施工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而存在结构安全或防火隐患。如控制性钻孔数量不足、结构计算书不全、抗震构造柱设置不符合规定、混凝土强度不足、楼板厚度不均匀、钢筋严重偏位等。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发生的一些房屋倒塌、桥梁坍塌等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经济、财产乃至生命的损失,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建筑业质量管理现状的反思。各部门、各企业都逐渐意识到了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TOM等正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但效果并不明显,有些企业甚至失败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绝大多数人并未真正领悟到质量不仅是免费的而且是增值的,但前提条件是要将质量管理与经济管理紧密结合,即要考虑质量的经济性。离开成本谈质量是没有意义的。例如目前房地产业的中低档房尤受青睐,就是因为对目前大多数消费群体来说高档房的建设标准存在质量过剩,其滞销一方面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资金周转问题,另一方面使国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这个例子也说明产品的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及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水平。这个适宜的质量水平如何确定及如何评价质量管理的效果正是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的范畴。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的完整统计数据,美国建筑业协会(CII)统计结果表明,建筑产品的返工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12.4%。英国AbduI-rahman调查报告中的结果为5%~6%。虽然所占的比例降低了,可是对于工程产品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成本来说,5%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据我国的统计结果表明,每年因建筑物倒塌造成损失高达1 000亿元人民币。因此对社会各界关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呼吁,必须重新审视,研究建筑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正是当务之急。
2 建筑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我国仅少数企业开展了质量成本管理,而且这些企业大多只停留在做事后的部分成本(如损失成本)的统计工作。真正能提供四个部分完整数据的很少,建筑企业开展这项工作的就更少了,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
2.1 认识观念的问题
(1) 由于长期以来建筑产品大多数都是国有资产,其建设责任主体长期得不到落实,使人们对“建筑产品”是商品的认识不足,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将工程项目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结合起来,偏离了商品的根本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讲质量成本管理是缺乏认识前提的。
(2) 对建筑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的关系缺乏认识。首先,很多人的认识仍停留在“高质量就要高成本”上,将质量与成本完全对立起来[2]。其次,人们虽然了解到劣质产品的一些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却并不能肯定。朱兰博士的质量成本理论中“矿中黄金”的概念经典地揭示了企业通过对不良品的开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市场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1)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需求的迅猛增加,加之建筑业的低门槛,导致建筑企业无限制地扩张,造成了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严重不平衡,供远大于求;而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及
法规未能跟上或没有落实执行,使建筑市场竞争过度而无序。
(2) 由于建筑行业属于高地方保护的产业(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地方保护程度排在各行业的第四位),整个市场缺乏真正的完全竞争环境,不利于各地区技术、管理经验的交流与渗透。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一些强制性法律、法规不能彻底执行,也扰乱了建筑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使某些并不优秀的建筑企业在招揽工程项目时却能拿到工程任务,降低了其他企业认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及质量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甚至怀疑起其必要性,从而阻碍了该项工作的推行。
2.3 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内部条件不成熟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质量成本的分析、预测、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决策方案、统计核算,最终达到从质量中要效益的目的。可见,质量成本管理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而目前我国企业中运用管理会计的还较少,使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所需的一些数据资料无法从现有的会计体系中得到,加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任务,影响了企业在做决策时对其效应/ 费用比的认同程度。现代化的质量管理也要求建筑企业建立起基于计算机的质量管理信息
系统,以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效率。再在此基础上开发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降低质量成本管理的成本。然而,当前大多数企业只实现了低水平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使质量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失去了可快速准确共享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了其成本。
2.4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硬件短缺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技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计算机、网络等一些硬件设备不齐全,阻碍了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3 建筑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探讨
针对本文阐述的我国建筑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当前促进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改善质量管理的绩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加强宣传教育,加深对质量成本的认识要意识到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降低的空间也很大,因此应进行全员的宣传教育。首先是对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重要意义的教育,其次是对企业的统计和财会人员进行教育,以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3.2 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秩序管制
首先,立法和执法部门要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拒不服从者给予严惩;其次要逐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之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制定相关条款,打破地区间正常竞争的障碍,逐步消除地方保护和垄断,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做好准备。
3.3 改善企业内部的软、硬件,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首先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如计算机的普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减轻全体员工的工作负担,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来。按部门进行统计核算,对工作效果明显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将质量成本管理的绩效直接与员工利益挂钩,鼓励各部门争相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其次,要建立起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并逐步采纳管理会计体系,不断提高会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充分的基础数据,减轻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成本模式;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顾客导向、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科技发达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管理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要立足于整体的战略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我国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尤其是对责任会计和标准成本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其中的核心和重点是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从本质上来说,我国所实行的成本管理体系仍属于传统理论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较较罕见的白花、消费方式及观念的变革、竞争的加剧,在实际应用中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和弊端。尽管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和成本企划管理模式本身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但作为作业成本管理基础的作业成本计算却为我国的成本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解决,而成本企划管理中在产品未进入生产阶段而事先将成本限制在阅读范围之内的源流管理思想更值得我们学习。因而借鉴它们先进的思想方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我国企业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效的现代成本管理系统应具备一项基本功能:(1)可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公司的营运状况和竞争能力,从而降低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风险。(2)制定完善而简练的成本核算项目和核算程序,划分成本费用责任中心。(3)成本管理应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其中的重点应放在事前管理上。(4)成本控制应该是包括各个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控制。(5)设定目标成本并将之分解到各责任中心直至个人,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把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6.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建立全公司范围内的成本降低合理化建议制度和降低成本的奖励制度。
以上为构建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从具体内容上来说,应分为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五个方面。
一、成本计划
由于存在市场竞争,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企业在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时,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顾客的认知价值,确定计划价格,减去计划利润及税金,从而确定计划成本。另外,计划成本的确定主要包括:程中游制造计划成本、物流计划成本、营销计划成本、开发设计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报废处理成本。
二、成本核算
新的成本核算模式将以作业成本计算为主体进行构建。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是一个组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一切活动,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成本目标(产品、服务、顾客等)中去,所以,作业也是资源耗费与成本目标的中介和桥梁。确认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步骤。作业成本计算依据成本动因将费用分配到成本目标。作业成本计算依据成本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成本目标的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第二阶段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目标。
三、成本控制
计划成本的真正实现,关键在于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与激励,企业应根据分解到各作业的计划成本,编制作业计划成本预算,对作业成本实施控制。企业必须在员工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将成本控制的理念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充分调动各作业中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对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四、成本分析
进行成本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分析计划成本与设计成本的差异愿意来发现生产作业过程中成本控制的不足之处,从而通过工艺流程方向、产品设计等形式对成本动因进行选择、油画、控制、革新,提高作业效率,改进现有成本状况,最终达到计划成本。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应依据各作业中心的计划成本预算及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来进行,通过控制并调节各作业中心的活动,督促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缺点,巩固成绩,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把责任和物质利益直接结合,奖励先进,推动落后,激励全体员工为实现目标成本而努力。
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是经营环境变化的产物,管理方式与管理观念同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它充分利用了当今各成本管理模式的优点,使成本管理面向市场,对企业适应竞争环境、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31-45.
[2]陈 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1:43-65.
[3]陈 洁:试论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财税,2001(1):23-25.
关键词:工业企业 成本管理与控制 现状 建议
一、成本管理在工业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1、根据价格规律,成本是影响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价格,是产品最终投放到市场能否带来收益的重要因素。成本是工业企业定价的基础,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质量、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谁的产品价格低,谁就能取胜。但价格的高低取决于成本,如果成本高而定价低,势必导致亏损,所以要想定价低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因此,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价格而言是极为必要的。
2、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工业企业获得盈利的重要保障
由于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因此,成本管理是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保证。同时,成本管理也是工业企业挖潜的主要措施,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有三:一是提高售价;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另上新产品。在这三种途径里,提高售价与另上新产品都要收到买方市场的影响,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工业企业里,而降低和控制成本是企业能够通过内部的调节来完成并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企业是否盈利有重要作用。
3、适应市场经济现代化的需要
我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行列,世界大企业纷纷来华开拓市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国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现代工业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转变观念,使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与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扩大成本管理范畴,由单纯制造成本的管理,向前扩展到涉及成本、工艺选择成本的管理,向后扩展到市场成本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同世界大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才能振兴民族经济。
二、现阶段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1、管理观念落后,片面强调减少支出和节约原材料的使用
节流是企业在资本无法扩大在生产情况下选择的提高受益最常见的方法,强调减少支出,节约原材料的使用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该减则减,该加则加,不可过分执著。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如上下游企业、竞争者及相关领域如成本管理的组织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校对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使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管理方法简陋陈旧,无法从全局掌握
虽然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很陈旧,已明显不适应信的经济环境的要求。在大量的企业中,对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还是依赖于会计的账本和报表,而财务人员对成本的核算和统筹是一种事后行为,并不具有前瞻性,无法对企业的发展安排提供更直接有力的数据支持。所以高层仅依据财务提供的数据进行成本运作是不可靠的。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以节约开支、节省生产材料为限,过分强调原料采购的价格低廉、压榨供应方利润空间、使用低廉的劳动力,忽略了企业设计成本、市场成本、竞争者及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因素,是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费用而控制支出,而不是追求支出与收益的相对低成本。采用这种成本管理方法一是不能保证所搜集、处理的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二是不能保证这些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当相关人员根据这些有效性差的信息来分析问题、查明原因,解决问题时,会发现路子走得越来越远。
3、成本管理的制度性、系统性较差
现阶段,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的放弃,既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又加大了成本。没有明确的制度、流程保障,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不规范化、专业化。这也使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有的工业企业由于未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没有对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明确分工,执行人对自身的职责范围也是含糊不清。在产品的生产阶段,各部门责任不清,容易造成直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失控;在管理服务阶段,企业对差旅费、招待费等管理费用的归口管理不严,使部门之间责任不清,产生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支出。
4、成本管理数据滞后
首先,为了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财会人员往往依据会计报表来提供数据。因为许多企业领导为了对生产班组或者某个生产线进行业绩考核,要求会计人员准确提供详细的成本核算数据,这种考核机制只能对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而无法再进行追溯控制,对过程成本控制于事无补;其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有的工业企业虽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仍然停留在初级记账核算阶段,还没有能够真正运用分析工具或模块,对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综合分析。
三、完善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建议
1、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工业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有选择性地采用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科学准确地计算反映出产品所耗费的成本。通过使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及自动化系统,大力开发电算化件的管理、控制功能,充分挖掘电算化技术的潜力,在企业电算化管理中形成采购、生产、销售等多模块的综合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有助于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便于企业及时掌握产品的成本信息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
2、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还必须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相联系,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成本的投入与价值产出之间的对比来分析评价成本投入的必要性,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成本与收益的配比,争取在企业的承受限度内实现企业收益的增加。
3、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包括:首先是健全企业的原始记录,这主要有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原材料、动力消耗记录,物资供应方面的记录,劳动工资方面的记录,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记录等。其次,建立严格的定额制度。所谓定额制度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定额里消耗的物料成本、取得的收益都应当规定一定的定额,以此来进行考核。再次,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和清仓盘点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材料采购、运输、检验制度,防止盲目采购,压缩资金占用,减少不合理的损耗,保证生产需要。二是建立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制度以利于正确计算成本,控制材料消耗和实行定额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材料保管、盘点制度,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防止在库材料损失。各项财产物资供应定期清仓盘点,查明盈亏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以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完整。
4、建立以ERP为中心的现代成本信息处理系统
在信息社会里,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提供有效的数据,是降低产品成本重要途径之一。要解决数据滞后问题,企业可以考虑在企业内部引入ERP系统。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简称。通过引入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而且能通过生产的自动化来降低人工成本;更主要的是由于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市场的变化,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迎合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 建筑安装企业 成本控制 经济效益
一、目标成本管理概述
目标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目标成本管理包含价格引导的成本管理、关注顾客、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跨职能合作、生命周期成本削减和价值链参与六大实施原则,通过这六项原则将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的利润和成本规划方法区别开来,成为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体系,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二、建筑安装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现阶段,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一部分建筑安装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在不断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目标成本管理范围狭窄
建筑安装企业在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于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而忽略了企业外部价值链。考虑较多的是生产环节的目标成本,对于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目标成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内外目标成本管理脱节。对于建筑安装企业而言,一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难以开展,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不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目标成本管理范围狭窄。
(二)目标成本管理粗放
建筑安装企业在进行成本对象划分的时候,往往划分得过粗,划分在一起的成本对象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不能够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水平。仅仅关注显性成本,忽视了隐性成本,重点考虑财务方面的信息,轻视了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建筑安装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容易出现由于施工不正确而造成的浪费与损失,这些就是隐性成本。
(三)全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成本管理并非仅仅是建筑安装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事,而应当让所有员工都主动参与到成本控制当中来。目前,许多建筑安装企业不注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员工是主力军,工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员工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严格执行目标成本。而如果员工积极性不高,就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四)成本竞争意识有待加强
现阶段,建筑安装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要对自身的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与其进行成本竞争。但是,许多建筑安装公司的成本竞争意识都不强,不能够正确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
三、建筑安全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对策
针对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拓宽目标成本管理范围
目标成本管理的六大原则之一就是价值链参与,建筑安装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对象必须是整个价值链,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也包括企业外部价值链。既要重视生产环节的目标成本,也要重视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目标成本。不管是上游供应商,还是下游客户和经销商,他们都属于目标成本的考虑范畴。另外,要放眼全局,认真考虑整个建筑安装行业的价值链,制定科学有效地目标成本控制方案,拓宽目标成本的管理范围。
(二)转变目标成本管理方式
目标成本既包括显性成本,也包括隐性成本。建筑安装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成本很复杂,大多是显性成本,财务人员可以直接核算出来,例如,人工成本、设备费用、材料费用等,大多数建筑安装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在显性成本管理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一些隐性成本,例如,施工过程中的工期延期、材料浪费、后期维护等,往往考虑不周全。因此,要加强对隐性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确保成本管理的全面性。
(三)目标成本管理过程全员化
成本管理并非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建筑安装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通过采用激励机制的方式来鼓励员工参与成本控制,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成本竞争意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筑安装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的关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了解,才能够意识到差距与不足,从而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建筑安装企业树立成本竞争意识,不仅能够帮助其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还有利于帮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四、结束语
对于建筑安装企业来说,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对于实现其财务目标、获取利润最大化有重要帮助。现阶段,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通过拓宽目标成本管理范围、转变目标成本管理方式、目标成本管理过程全员化和提高成本竞争意识等措施来提高其目标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瑞.建安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J].河北企业,20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