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文献综述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
商业模式一词虽然早在1957年就出现了,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却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商业模式备受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在理论研究中,各个研究者从自己的视角对商业模式提出定义,虽然这一词的出现频率极高,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权威版本。
(一)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
Timmers(1998)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服务与信息流构成的一个系统流程,能对企业商业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润来源进行描述。Stewart(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描述企业获得并且保持其持续收益流的逻辑陈述。Mahadeven(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相关利益方之间价值流、收入流和物流的唯一混合体。Hamel(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存在于经营者头脑中关于如何经营、如何满足顾客需求的并且已经付诸实践的概念。Amit和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是企业为自己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Afuah等(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并利用资源,为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以赚取利润的方法。Dubosson-Torbay(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对价值进行创造、营销和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是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的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的描述。Applegate(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复杂商业现实的简化,通过这种简化,商业模式可用来分析商业活动的结构、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活动响应现实世界的方式。Petrovic(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其目的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它存在于真实商业活动的背后,是企业战略在抽象层面的一个概念化描述,在企业商业执行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Weill等(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的顾客、合作伙伴与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关系与角色的描述,目的在于辨认主要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向以及参与主体能获得的主要利益。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关于企业如何运作的解释。Morris等(2003)将商业模式的定义为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Osterwalder等(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Doz&Kosonen(2010) 从两种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商业模式客观上体现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互补者、合作者及其他股东之间结构性的且相互依存的业务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内部单元或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观上体现企业如何理解所处环境并展示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机制。
(二)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概念的界定
王波和彭亚利(2002) 提出了对商业模式的两种理解: 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即企业的运营机制;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指一个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即客户界面、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的各环节要素的可能组合,而每一种有意义的形态组合称为商业模式原型。罗珉等( 2005) 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以及运作的那些基础假设条件和经营行为手段和措施。马君(2007)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李振勇(2009)认为,商业模式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化的,或者利益相关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盈利目的的整体解决方案。魏炜和朱武祥(2010)认为,商业模式是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人的条件。
二、商业模式的要素
由于商业模式概念的多样性及研究者对商业模式认识的侧重点不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划分也呈现出高度的差异性。
各个研究者由于采用不同的归纳方法,以及考察深度和广度不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数量差别较大,但有些要素是被重复提到的,如价值主张、经济模式、顾客界面/关系、伙伴网络/角色、内部结构/关联行为和目标市场等。本文从价值流向完整过程的角度出发,将商业模式划分为四个板块: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维护,每个版块包括一些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商业模式的四大板块
表1 商业模式构成板块和要素
构成模块 构成要素
价值 目标客户定位
主张 客户需求定位
价值 确定业务范围
创造 设计盈利模式
价 品牌模式
值 渠道模式
传 服务模式
递 客户关系管理
价值 整合产业链
维护 建立利润壁垒
摘要:SoLoMo 是基于位置和移动网络提供的一种社交化的服务,应用于旅游业,可以为游客提供基于移动网络和当前位置的本地化、社区化的旅游服务。本文以自助游散客用户群体的特色体验旅游需求为切入点,对基于SoLoMo 的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构建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结构关系模型。
关键词 :SoLoMo;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结构关系模型
一、基于SoLoMo 的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的提出与界定
SoLoMo 是著名IT 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在2011年2月提出的概念。他把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热的三个
关键词 整合在一起:So即Social(社交)、Lo即Local(本地位置)、Mo即Mobile(移动网络)。SoLoMo是基于位置和移动网络提供的一种社交化的服务,是互联网未来创新和发展的趋势,应用于旅游业,So可译为Society(社区化),具体是指可以为游客提供基于移动网络和当前位置的本地化、社区化的服务,非常适合自助游散客,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旅游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特色体验旅游的商业模式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细分化,为喜欢新、奇、特、想以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角来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细分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解决方案。本文将以自助游散客个性化旅游需求中的“特色体验旅游”需求为切入点,将“特色体验旅游”元素聚合起来,运用SoLoMo的服务方式,满足游客的“特色体验旅游”需求,基于目的地旅游资源构建以“特色旅游活动+特色住宿”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二、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特色体验旅游的商业模式是以自助游散客新奇特的个性化旅游需求为切入点,提供“特色旅游活动+特色住宿”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定位为运用更适合这部分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方式,为想以独特的个性化视角来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并对价格因素不敏感的细分人群服务。
特色体验旅游商业模式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主张为出发点,围绕价值主张进行企业定位,决定企业提供的价值内容,并构建相应的价值网络,确定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核心能力,搭建伙伴网络,关注客户关系,明晰盈利模式。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用户价值主张、价值网络、营销策略、核心能力、伙伴网络、客户关系、盈利模式七个要素。
用户价值主张:即用户需求的利益组合。特色体验旅游企业首先应关注目标用户的需求,围绕目标用户的需求提供价值内容,决定企业的定位,提供细分产品。企业定位时还应考虑企业自身在价值链中的角色,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的生存。
价值网络: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的运营组织架构。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保证企业向目标用户高效率的传递价值内容并更好的为企业进行价值配置。企业需要将创造价值的组织模块构建成高效可操作的价值网络。其中关键业务流程设计,应以效率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原则;设立技术和数据分析模块,基于技术的商业模式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也受制于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手段。数据更是移动互联企业的一笔财富,它能使企业更了解自己的用户。同时组织架构应注意融入创新机制,无论是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
营销策略: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获取用户的一系列途径和方法。企业如何辨识用户、接触用户、吸引用户、保留用户、分析用户数据、创新产品、不断提升用户价值。这些都是企业营销策划需要做的工作。营销对于互联及移动互联企业至关重要,它是企业流量的重要获取途径,没有流量企业就没有机会将用户需要的信息传达给用户,为用户服务的同时无法获取用户。同样有一定流量之后企业如何持续获取用户、保留用户、增加用户粘性及如何有效的建立产品的分销渠道也都需要营销策略发挥重要作用。
核心能力: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应与资源匹配,以保证达到企业经营的预期效果。同时企业应有关键资源的获取能力,获取企业运转所需要的相对重要的资源。但企业更应发掘有价值、稀缺性、模仿成本高或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并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旅游移动互联企业应将为用户极致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培养。
伙伴网络: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以更好的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的,与其它公司之间建立的合作网络。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开放、协作、分享,越多人参与,网络的价值就越大,用户需求越能得到满足,每一个参与协作的组织从中获取的收益也越大。移动互联企业要积极的以开放的心态与可能的伙伴建立合作网络,最大程度的扩展协作,不仅仅是与协作方对接整合资源,更是要建立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另外伙伴网络中合作模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关系着企业和伙伴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是否均能获益,影响着未来合作关系的发展。
客户关系: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主动与客户建立起的某种联系。客户关系对互联及移动互联企业具有特殊意义,不仅是作为企业营销或者企业服务的一个附属项目,而是企业的核心内容。高度关注客户关系可以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重复使用率,甚至产生粉丝并变现为粉丝经济。用户对企业持续的关注和使用也是企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来源,同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潜力,是企业向平台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盈利模式:即特色体验旅游企业相对稳定和系统的盈利途径和方式。盈利模式包括收入来源、成本结构和利润潜力。盈利是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成功的盈利模式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增长。企业应找到清晰明确的盈利模式以保证企业价值的最终实现。
上述七种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共同作用,构建了特色体验旅游的商业模式。用户价值主张决定企业的价值网络、营销策略、伙伴网络、盈利模式;营销策略、价值网络、伙伴网络共同维护客户关系;核心能力作用于企业的整体运营。其结构关系模型见图一。
体验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能够抓住体验旅游时代旅游者的核心需求就能更快的占领未来市场的先机。特色体验旅游正是找准了一部分旅游者的特殊旅游需求,精耕细作。特色体验旅游不仅是体验旅游,更是深度的体验旅游,一种特殊角度的体验旅游,更符合未来年轻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将带给旅游者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同时这些优质的用户也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臧丽娜,李欣.基于SoLoMo应用的传播互动新模式[J].济南:山东大学,2014(7):130-133.
[2]龙亚萍.基于SoLoMo的移动商务模式构建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3]王波.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3-4.
[4]牟少霞.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4).
[5]张玉篙.移动商务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探讨[J].管理学家,2011(3):15.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实施;核心战略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研究
商业模式(Bussiness Model)起源于1957年,到本世纪才飞速发展。Osterwalde等认为商业模式可以分三类:一为概念描述型,分信息流、服务流以及产品流,因为存在潜在收益,所以扮演不同角色。Jonas和Thomas一致认为应该包括企业战略,组织框架,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二为抽象型,描述一些共同特征,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三为特定真实型,描述特定的模式,包括Dell模式、eBay模式等其他模式。翁君奕(2007)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组合,核心界面认为任何商业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构件合理性。但是罗珉等认为,商业模式是以基础条件等进行运作。
二、要素型商业模式研究
(一)、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商业模式概念高度不一致致使构成要素也不统一。具有代表性的有,JonasHedman等认为应包括组织资源、竞争者和顾客等等。加里·哈默尔认为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价值网络、核心战略、战略资源与客户界面。另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是Amit和Zott提车的商业模式三要素,内容、交易控制和结构。同时代的Afuah和Tucci提出商业模式应包含收益、能力、顾客价值等等,在网络上可应用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
(二)、商业模式的类型研究
起源于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型可分为B2C和B2B两种类型。Morris依据企业成长期不同分三层次,分别为基础层、特有层、规则层,每层包括六要素。基础层表示在导入期、特有层表示成长期,规则层表示成熟期。黄培、陈俊芳认为应分三层次,分别是内中外三层。从本质上说,商业模式蕴含着企业价值的创造。
三、商业模式发展核心战略研究
(一)、市场机会拉动力
商业模式为了抓住市场机会从而产生动力。Lindgardt等(2009)认为,创新能带来企业特有的商机,通过结论得出,经济倒退蕴含无限商机,可以让企业重焕生机。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在金融危机时刻,公司对商业模式创新性的高度一致认可。特定时期创新行为更加重要,也更能解释。创新焕发企业的动因很多,其核心就一个: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他都是外在形式。
(二)、商业模式亟待创新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创新。Malhetra(2001)认为,事先驱动的商业模式更能适应连续、动态、激进的商业环境变革。Sosna等(20l0)认为特定商业模式的持续性应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认同此点,但商业模式的内在机制未得到很好的解释,影响其企业创新。
(三)、商业模式发展的核心战略
以价值创新为灵魂、以占领客户为中心、以经济联盟为载体、以应变能力为关键、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商业模式突破性发展的灵魂在于价值创新,借助商业模式这个平台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消费者看来,考虑眼前利益,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只有把竞争视角深入到用户中,才能进入到竞争空间;王雪梅等指出:商业模式的发展核心是以经济联盟为载体,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价值曲线来看,其中1/3来自企业内部,2/3来自企业之间,他们彼此之间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形成更强竞争力。伴随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脱离信息网络,企业最终将无竞争力可言。(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翁君奕.商务模式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4—16.
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实现社会、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是包括企业管理观念、方法、技术、手段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
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持续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价格竞争和规模竞争手段,竞争力就会不断降低、市场空间就会不断缩小;只有不断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占领高新科技的前沿阵地,才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赢得主动。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和服务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价值链高端升级,从而赢得更加广阔的价值增值空间。从这个角度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价值。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使得企业间的知识联盟成为可能,并催生了大量网络化企业组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竞争已经由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网络化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变迁速度的加快,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导致这些企业即使实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也未必能增加企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开辟新的创收渠道,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和发展网络化企业组织,才能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赢。为此,可以调整或引入新的网络组织参与者,通过设计新产品、改善产品性能等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改善;也可以重新设计和优化网络组织之间关系,改变参与者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和功能等,以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关系的优化。
[关键词]商业模式分类;绩效;回归
1商业模式分类
商业模式的分类作为商业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商I模式研究的一个难点。商业模式的定义诸多,其内涵涉及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等各种类型、多方面因素(原磊,2007),因此将商业模式涉及所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进行分类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商业模式概念真正广泛引起学者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展开的(原磊,2007),因此早期商业模式研究多带有明显的网络特征。随着新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各种新信息新元素层出不穷,想要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类方法也几乎难以实现。
同其他事物的分类法一样,商业模式的分类法不能、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显然,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分类方法。但也同其他事物分类法一样,商业模式分类研究也应该是建立在清晰的研究目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该研究目的的一套全面、实用、可信、稳定的分类体系。